德育为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为先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这这些祖国的未来,我更能深刻体会到在教育中把德育工作抓起来的重要性。本文就是针对初中的班级管理,基于德育为先的方针,提出的几点浅薄意见。
关键词:德育;初中;班级管理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所以,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班级教学中推行德育为先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应用爱的去包容每一个学生
教育家夏?D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教育学生,爱是前提,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的职业品质。原苏联的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一个班级,小到三十人,大到五十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尊重这种个性的存在,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成绩好就对他倍加关注,更不能因为一个学生成绩差而对他不理不睬。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刚刚摆脱了稚嫩,但他们毕竟没有多少生活的阅历,犯错在所难免。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从孩童到少年,再从少年到成年,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所以,教师应该
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的错误。犯错不可怕,知错能改才是更加优秀的品质。当教师用爱去包容学生,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时候,一定也能够得到学生信任的回馈,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在开展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时候,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一样,当老师和学生的力在一个方向上的时候,这种合力可以更好的推动一个事物的前进。
二、教师应该先严格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学生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教师往往以各种各样的条件去严格要求学生,但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孔子的这句话可以给教师一些启发,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又如何去要求学生?所以,在要求学生之前,教师要先要求自己。而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又是一个
喜爱模仿的年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形象,使自己的德行在学生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像初中物理学习的镜像知识,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学生可以看到自己。
三、开展班级活动,从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味的填鸭式学习,显然是和教育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应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有时间离开课本,走到生活中去实践。这样不仅能更好的融合书本上的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品质。
关于学生德育实践的活动种类也及其广泛。就其内容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人际交往的德育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等。在这里我主要提倡后面两种,一种是通过社会性的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来培养一些素养。例如每年的6月5号环保日,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自发的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当看到一些行人不环保行为的时候,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去制止这些行为,并试着去说服他爱护环境。相信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学生们一定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种值得提倡的活动就是自理自立的实践。如果说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是从外部对学生进行渗透,那么自理自立就是从学生内部去实现自觉。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反思活动,让学生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当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
身问题的时候,改变就会发生在不知不觉中。
四、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形成一种合力
我们知道一个学生形成怎样的一种品质,和他所处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家庭和学校是一个小环境,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所以,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与学生的周身环境能否形成一种合力,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学生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W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只有整个社会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改变现有应试教育的环境,帮助学生脱离一味学习的现状,助其培养更加全面的素养。除了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关键,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有
些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去关心孩子,学生很可能会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教师和学生父母的有效沟通,很可能会改变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进而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相信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方合力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必然会更加顺利。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浪下,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掌舵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指明灯的作用。所以,只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实现真正的以德育人。
参考文献:
[1]德育及公民教育在香港课程改革中的理念、策略和实践经验[J].张永雄.中国德育.2006
[2]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和谐关系初探[J].李瑾.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