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联锁控制电路设计报告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课件
![《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e43d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1.png)
短路保护
通过熔断器实现电路的短路保护 ,当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熔断 器熔断,切断电路,防止故障扩
大。
欠压保护
通过欠压继电器实现电路的欠压 保护,当电路电压过低时,欠压 继电器动作,切断控制电路,防
止电动机在欠压状态下运行。
04
CHAPTER
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安装与 调试
安装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 准备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包括电动机、开关、接触器、导线等。
问题三
电路过热或冒烟
解决方案
立即切断电源,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或过载现象,如有 需要更换相应的电气元件。
05
CHAPTER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电动机 正反转电路广泛应用于传送带、 机械臂等设备的控制,实现物料 的传送、加工和装配等作业。
物料输送
通过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控制传送 带的运动方向,实现物料的连续 输送和精确分拣,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详细描述
要使电动机反转,需要改变接入的三相电源的顺序。当电源按照L3、L2、L1的 顺序提供电流时,旋转磁场的方向将发生改变。这个改变后的旋转磁场将驱动 电动机的转子按照反向方向旋转。
正反转电路的切换
总结词
通过改变接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的顺序,可以实现在正转和反转之间的切换。
详细描述
在正反转电路中,通常会有一个开关或继电器用于切换三相电源的接入顺序。当开关处于正向位置时,三相电源 按照L1、L2、L3的顺序接入,电动机正转;当开关处于反向位置时,三相电源按照L3、L2、L1的顺序接入,电 动机反转。这种电路切换方式使得电动机能够方便地在正转和反转之间转换。
详细描述
步进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
![步进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db87e6e009581b6bd9ebac.png)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步进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4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013年6月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内容 (1)三、设计步骤 (1)1.硬件电路设计 (1)1.1.硬件电路组成框图 (1)1.2.各单元电路及工作原理 (2)1.3.绘制原理图 (5)1.4.元件计算 (5)1.5.元件清单列表 (6)2.程序设计 (6)2.1绘制程序流程图 (6)2.2汇编程序 (8)四、调试与仿真 (9)五、硬件调试结果 (11)六、心得体会 (13)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4)步进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能通过独立思考。
二、设计内容采用80C51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通过IO口输出的具有时序的方波作为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正转,反转。
用按钮开关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设两个开关其中一个按钮被按下时步进电机正转另一个按钮被按下时,则步进电机反转。
用数码管显示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当电机正转时数码管显示CC,反转时显示AA。
三、设计步骤1.硬件电路设计1.1.硬件电路组成框图因为步进电机的控制是通过脉冲信号来控制的,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所以怎样产生这个脉冲信号和产生怎样的信号是电机控制的关键。
用软件控制单片机产生脉冲信号,通过单片机的P1口输出脉冲信号,因为所选电机是两相的,所以只需要P1口的低四位 P1.0~P1.3分别接到电机的四根电线上。
可以通过调整输出脉冲的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转速,通过改变输入脉冲的顺序来改变转动方向,P0口接LED数码管,可以显示当前的电机转速和转向,设置复位键可使正在转动的电机停止转动,大概可分为如下图所示的几部分。
电动机正转反转点动正转电动反转急停plc课程设计
![电动机正转反转点动正转电动反转急停plc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2af6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b.png)
摘要从70年代初开始,不到三十年时间里,PLC生产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生产PLC及其网络的厂家有二百多家,生产大约有400多个品种的PLC产品。
而如今,对旧有电机进行PLC改造已经非常普遍,针对于旧有的电机,其电气控制为继电控制,而在继电控制中,接触触点多,所以故障也多,操作人员维修任务较大,机械使用率较低。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的需要,对于电动机用PLC改造其继电器控制电路,克服了以上缺点,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为提高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机的故障。
分析了电动机正反转、电气控制原理,保留电机主电路由PLC取代复杂的电气连线控制,设计出由PLC为镗床的控制电路。
该系统开发周期仅为三天,期间完成了将电机的控制电路用PLC梯形图实现,大大的简化了电路,从而降低电机的故障、更加便于控制、也降低了维修的难度目录摘 要.......................................................................................................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 ............................................................................................... 3 1.1 1.1 设计背景与意设计背景与意设计背景与意义义 ........................................................................... 4 1.2 PLC 在电动机正反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中的应用概转控制中的应用概转控制中的应用概况况 ........................................ 4 1.3 1.3 设计要求与任设计要求与任设计要求与任务务 ........................................................................... 5 1.3.1 1.3.1 三相异步电三相异步电三相异步电机正机正反转控制要求........................................... 5 1.3.2 1.3.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 6 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系统设计 ............................................................................. 6 2.1 2.1 确定方案确定方案 ...................................................................................... 6 2.2硬件设计 ....................................................................................... 9 2.2.1电动机的选择 ..................................................................... 9 2.2.2 PLC 选型与地址选型与地址分配分配 ........................................................ 102.2.3 2.2.3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 ......................................................................... 112.2.4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 12 2.2.5熔断器 .............................................................................. 132.2.6速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 14 2.3程序设计 ..................................................................................... 14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调试 ...................................................................................... 183.1电动机可逆运行控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制电路的调试制电路的调试................................................. 18 3.2故障现象预处理 .......................................................................... 18第四章第四章 总结 ............................................................................................. 1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0第一章绪论电能是现代大量应用的一种能量形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658cec4c52d380eb63946d40.png)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姓名教学设计方案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作业:1、正反转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结构、名称、符号及工作原理。
2、登陆.dgxue./ (电工学习交流网)进行交流学习。
拓展容: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课后可登录电工学习自主学习,回顾课堂,进行拓展学习。
巩固新知,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5min板书教学反思成功:任务驱动是本课的教学主线,合作探究是学生的学习主线,在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设计,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
教学中,我巧妙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理论直观化;仿真课件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环境,为实际接线操作做好准备。
不足:在仿真模拟环节中,我观察到有部分学生操作不畅,此部分容还需要增加实训课时,得以强化。
教案2、设计主电路主电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如图所示。
由KM1输入电机的相序为L1、L2、L3;由KM2输入电机的相序为L3、L2、L1。
当KM1闭合时,电机正转;当KM2闭合时,电机反转。
如果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会出现什么情况?3、设计控制电路。
如上图所示,两条控制支路各控制电机一个转向,两条控制分支必需接入常闭触头,实现联锁,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4、画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图。
直观地看到电路的动态工作原理,归纳出电动机实现反转的原理,做好第二个知识储备。
运用多媒体动画及音效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工作原理。
正转分析: KM1辅助常闭触点断开按下SB1→KM1线圈得电吸合 KM1主触点闭合-----→ 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停转分析:按下SB3→电动机停止反转分析: KM2辅助常闭触点断开按下SB2→KM2线圈得电吸合 KM2主触点闭合----→ KM2辅助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反转→按下SB3→电动机停止四、实训操作、技能深化学生进行仿真软件操作。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报告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ea423931126edb6f1a10e8.png)
设计报告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学院: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小组成员:张良彬(2010160106)杨建灵(2010160116)刘小平 (2010160463)高林飞(2010160129)程鹏(2010160105)指导教师:杨应文老师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1、电动机型号Y160L-8型2、设计要求(1)完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2)完成所有设备及导线的选择;(3)写出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封面 (1)二、任务书 (2)三、目录......................................................................................................................3四、内容(1)、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选择...................................................................4(2)、电路的组合.....................................................................................................5(3)、设备及导线的选择....................................................................................6(4)、元器件汇总表...............................................................................................9(5)、设计说明书....................................................................................................10(6)、实验注意事项..............................................................................................10五、参考文献............................................. .............................................................11一、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1、电动机正转线路设计(如下图示)正转主电路正转控制电路2、电动机反转线路设计(如下图示)反转主电路反转控制电路3、主电路的组合:利用KM1控制原来的主电路(即正转)和KM2控制主电路一、三相相序的改变(即反转)。
电机学课程设计报告PPT课件
![电机学课程设计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bafc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9.png)
(a) 外形图
常开触点 (b) 结构
按钮开关的外形和符号
7
结
构1 符 号
2 3
SB
1 43
SB
按钮帽
复位弹簧 支柱连杆
常闭静触头
2
桥式静触头
4
常开静触头
外壳
SB
动画
名 常闭按钮 称 (停止按钮)
常开按钮 (起动按钮)
复合按钮
8
4.1.3 接触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
(a) 外形
用于控制电路流 过的小电流 (无 需加灭弧装置)
属于同一器件的线圈和触点用相同的文字表示
常用的交流接触器有CJ10、CJ12、CJ20和3TB等系列。
接触器技术指标: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
如CJ10系列主触点额定电流5、10、20、40、75、 120A等数种;额定工作电压通常是220V或380V。 11
KM 复合按钮
34
点动时: 按下SB3
电机运转 FR
~ SB1
先断开
SB2 SB3
KM
KM
通电 闭合
后闭合 自锁触点不起作用
35
松开SB3 FR
~ SB1
后闭合
SB2 SB3
KM
KM
断电 断开
先断开
36
松开SB3 电机停转 实现点动 用途:试车、检修以及车床主轴的调整等。
FR
~ SB1
后闭合
SB2 SB3
常用的熔断器有插入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 器、管式熔断器和有填料式熔断器。 符号 FU
(熔1)断电器灯额、定电电炉流等IF电的阻选性择负
载
IF > IL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963c2aa58da0116d1749ac.png)
PLC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三相异步电机联锁正反转控制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姓名:某某学号: 401042009指导教师:王海珍职称:讲师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PLC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PLC已跃居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生产机械往往要求运动部件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起动,这就要求拖动电动机能作正、反向旋转.由电机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就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1,电动机正转运行,且KM1,KMY接通。
2s后KMY断开,KM 接通,即完成正转启动.按下停止按钮SB2,电动机停止运行。
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电动机反转运行,且KM2,KMY接通。
2s后KMY断开,KM 接通,即完成反转启动。
目录第一章PLC概述 (1)1。
1 PLC的产生 (1)1。
2 PLC的定义 (1)1.3 PLC的特点及应用 (2)1.4 PLC的基本结构 (4)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设计 (7)2。
1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7)2。
2 启动时就星型接法30秒后转为三角形运行直到停止反之亦然 (9)2。
3。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12)2。
4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的工作原理 (13)2.5 指令的介绍 (14)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PLC概述1。
1 PLC的产生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紧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同名的控制器,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
![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6368115901020207409cd6.png)
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动手接线,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对PLC基本结构的了解。
3、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PLC逻辑顺序编程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三菱PLC的开发工具软件和软元件。
二、实验内容
三.硬件电路图
将PLC与实验装置上面的接线端子连接,通过PLC来对上面的电机进行控制。
四、
五、PLC梯形图
PLC梯形图如下:
I/O分配如下:
六、
七、工作原理
当启动按钮SB1按下时,X0接通,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当停止按钮SB2接通时,X1接通,系统停止工作。
当SB1按下而SB2断开时,且电机没有进行正转或反转,此时若按下SB3,即正转按钮,,则X3接通,此时Y0输出为1,正转接触器KM1吸合,电机正转。
同理按下SB4,则X3为1,Y1为1,KM2吸合,点击反转。
若电机在正转过程中按下SB3,则电机停止正转,寄存器M1接通,而后计时器T0进行2秒计时,计时完成后T0为1,X1,X2,Y0均为0且M1为1,则Y1接通,进入反转。
同理课设计电机反转过程中按下正转按钮后延时2s进入正转。
八、
九、使用说明书
按下启动按钮SB1,再按下正转按钮SB3.,正传接触器KM1吸合,电机正转。
再按下反转按钮SB4,经过短暂延时(2s)后(可以避免机械接触器反应迟钝所造成的事故),反转接触器KM2吸合,电机反转。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9d9a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9.png)
四、教学资源工具准备
教学资源:PPT、教材、微课
其他:电工工具、万用表、耗材、PLC综合实训室
五、教学活动过程
项目
内容
活动一课程思政
1.集合点名,清点学生人数,将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观察学生表现,引入“细节决定成败”。
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测量。
活动二课程引入
1.复习电气控制线路课程中改变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8.编译、下载、运行程序
9.调试与观察
10.利用微课,讲解参考程序
11.利用实操过程中犯的细微错误导致结果的不同,引入;细节决定成败。
活动五 任务评价
1.根据项目评价表对学生的任务情况进行评分,小组成员作为“裁判”互相评分,教师作为“裁判长”仲裁。
2.总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及课后拓展
拓展训练
六、教学体会
2.掌握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方法
3.掌握互锁的概念及用法
4.进一步熟悉梯形图编程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选择
学情分析:知识和技能上,学生已经学过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使用PLC进行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与电气控制课的内容较相似,学生对改为用PLC控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外,也要求学生心细、团结合作,以集体的智慧来完成控制项目。
2.引入使用PLC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
活动三知识储备
1.接触器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2.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活动四任务实施
1.控制要求:项目 2.6.1:有一台电动机,要求能实现“正-停-反”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变量表
3.实验验证
课程设计电动机正反转
![课程设计电动机正反转](https://img.taocdn.com/s3/m/c072f3a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a.png)
课程设计电动机正反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动机正反转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电动机正反转的物理意义和实现方法;•掌握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动机正反转问题;•能够熟练操作电动机,实现正反转控制;•能够进行电动机故障排除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动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方法和电动机的操作维护。
具体安排如下:1.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动机的类型和特点;•电动机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2.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方法:•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原理;•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方法的应用。
3.电动机的操作维护:•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电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电动机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动机,进行正反转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拓展知识;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电动机正反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4.实验设备:提供电动机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电动机,进行正反转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79e23c358f5f61fb736667c.png)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成绩: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一、设计任务与要求任务:电机正反转电路图的设计、画图,电路板的绘图、制作,安装、焊接元器件。
要求: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的电路设计,使学生掌握三极管用作开关管时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驱动方法、H桥电路的构成和特点,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电路设计和电类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使用三段拨码开关控制H桥控制电路的上电。
如果电源接在2端,则电流流通的路径是Vcc Q2 电机Q4,电机正转。
如果电源接在3端,则则电流流通的路径是Vcc Q2 电机Q4,则电机反转。
二极管D1-D4此处用作续流二级管。
单相电机的启动绕组串接有一个合适的电容,借助于移相电容使其定子的两绕组获得相差90度的两个旋转磁场而能自动旋转起来。
要改变电机的转向,需要在电机绕组引出线的接点上、找出启动绕组,将原来串接电容的一端、与原来接公用点的另一端线对调、连接,就能达到改变转向的目的。
如果该电机主、副绕组一样,需要随意控制转向的;只需将原来接电容器的电源线通过一个双控开关,与电机电容的两端线连接,操作开关改变电源接入电容的方向、就能控制电机的转向了。
方案论证:设计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当按下正转按钮时,小型直流电动机正转,正转指示灯亮;当按下反转按钮时,小型直流电动机反转,反转指示灯亮;无按键时,电动机不转。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单元电路设计:1)用晶闸管整流方式实现直流电压连续可调,功率因数高,谐波小,输出波形好。
2)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直流整流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环节:触发控制电路、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检测与故障保护电路。
3)主电路电力电子开关器件采用拨码开关。
4)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图1 电路原理图表1 元件清单五、安装与调试按照原理图和元件清单,在电路板上焊接好元件后,实物图如图2所示。
Plc课程设计设计一个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Plc课程设计设计一个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3b9de84977232f60dccca109.png)
目录一、电机正反转设计1、课程设计要求 (2)1.1 动作要求 (2)1.2 设计要求 (3)2、元器件选择 (3)3、元器件布局图 (3)4、原理图 (4)5、PLC程序 (5)6、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7、收获 (7)二、PAC两位计算器程序设计1、题目要求分析 (8)1.1课题内容 (8)1.2课题要求 (8)2、设计思路分析 (8)3、控制系统的I/O及地址分配 (9)4、电器控制系统原理图 (10)4.1系统原理图 (10)5、项目模拟设计 (11)5.1项目梯形图设计 (11)5.2项目运行结果图: (18)6、总结 (23)7、参考文献 (23)一、可编程控制器设计1、课程设计要求1.1 动作要求(1)用以下工具和元器件设计一个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要求用双向转换开关进行手动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和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切换。
给定元器件如下:给定工具如下:(2)手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当电机静止时,按下正向启动按钮时,电机正转;当电机静止时,按下反向启动按钮时,电机反转;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电机停止旋转;当电机正在正转时,按下反向启动按钮,没有反映,必须先使电机停下来,按下反向启动按钮,电机才反转;反之亦然。
(3)使用PLC控制自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1)当电机静止时,接触第一个限位开关,电机正转;当接触第二个限位开关时,电机停止,3秒后电机开始反转;当再次接触第一个限位开关时,时机停止,3秒后电机开始正转;(2)当按下停止按钮时,无论电机正转还是反转,电机停止。
(3)当电机静止时,首先接触第二个限位开关时,电机首先反转,其它动作与(1)同。
1.2 设计要求(1)完成原理图的设计。
要求使用AutoCAD绘图;(2)在实验室中完成电路的搭建、编程和调试,要求3天内完成;2、元器件选择序号元件类型数量序号元件类型数量1 电源220VAC 1 10 PLC S7200 CPU226 12 开关电源220VAC--24VDC 2 10 电机24VDC 13 低压断路器两路一组 2 11 指示灯220VAC 24 按钮非自锁类型 4 12 指示灯24VDC 25 急停按钮自锁类型 2 13 导线 1.5m2若干6 双向转换开关 1 14 导线0.5m2若干7 限位开关 2 15 导轨若干8 电流继电器24VDC 2 169 接触器交-交 2 173、元器件布局图4、原理图5、PLC程序当按下正传按钮时(I0.0),中间继电器(M0.0)得电,最终M0.4始终得电。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a4b5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6.png)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原理和接线方法。
3. 学生能解释PLC程序中涉及的逻辑运算和梯形图的表示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操作PLC编程软件,编写电机正反转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工作,并确保安全可靠。
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分析并修正控制程序中的错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工程实践中的规范操作。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PLC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已具备基础的电气工程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PLC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1.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2. 教学过程中强调安全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原理。
- 梯形图编程方法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 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 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与安全操作规范。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介绍PLC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其功能和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 第二周:讲解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分析电路图。
- 第三周:学习梯形图编程方法,编写简单的电机控制程序。
- 第四周:实践操作,分组进行PLC编程和电机控制电路接线。
正反转控制电路课程设计
![正反转控制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c760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a.png)
正反转控制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 学生能描述并分析正反转控制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与作用。
3. 学生能解释正反转控制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的正反转控制问题。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实现课程目标,为学生后续学习电子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 介绍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演示并指导学生完成电路的接线过程。
- 学习调试方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正反转控制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 讨论不同场景下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4. 小组设计与制作正反转控制电路- 学生分组,明确分工,进行电路设计与制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设计成果,进行交流与讨论。
-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937e92a312b3169a551a452.png)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报告题目: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成绩评阅人院系:控制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1401 学号: 1443121033 姓名:苏鹏指导教师:张晓娟2016年10月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1)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3设计内容 (1)3.1 原理及内容 (1)3.2 控制任务 (1)3.2.1任务分析 (1)3.2.2PLC的型号选择 (2)3.3系统硬件设计 (2)3.3.1 I/O分配 (2)3.3.2 PLC硬件接线图 (3)3.4系统软件设计 (4)3.4.1软件程序的编写 (4)3.4.2组态的创建 (4)3.5系统调试过程 (5)4总结 (5)参考文献 (6)附录完整程序 (7)1课程设计目的电动机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电动机的控制主要是实现电动机的起动、停止、正反转、调速和制动等运行方式的控制,并以此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电气控制系统的实现,主要有继电-接触器控制和PLC控制等方法。
PLC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设备的控制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不按停止按钮,直接按正、反转按钮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因此需要采用按钮互锁。
为了减小正、反转换向瞬间电流对电动机的冲击,适当延长变换过程,即在正向运转状态时,先按停止按钮停止正转,几秒后再按反转按钮,电动机反转;反转改为正转的过程与此相同。
3设计内容3.1 原理及内容(1)正向启动: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1,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2)反向启动: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3、L2、L1,即反向运行。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8057336529647d26285241.png)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姓名教学设计方案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作业:1、正反转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结构、名称、符号及工作原理。
2、登陆.dgxue./ (电工学习交流网)进行交流学习。
拓展容: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课后可登录电工学习自主学习,回顾课堂,进行拓展学习。
巩固新知,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5min板书教学反思成功:任务驱动是本课的教学主线,合作探究是学生的学习主线,在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设计,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
教学中,我巧妙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理论直观化;仿真课件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环境,为实际接线操作做好准备。
不足:在仿真模拟环节中,我观察到有部分学生操作不畅,此部分容还需要增加实训课时,得以强化。
教案2、设计主电路主电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如图所示。
由KM1输入电机的相序为L1、L2、L3;由KM2输入电机的相序为L3、L2、L1。
当KM1闭合时,电机正转;当KM2闭合时,电机反转。
如果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会出现什么情况?3、设计控制电路。
如上图所示,两条控制支路各控制电机一个转向,两条控制分支必需接入常闭触头,实现联锁,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4、画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图。
直观地看到电路的动态工作原理,归纳出电动机实现反转的原理,做好第二个知识储备。
运用多媒体动画及音效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工作原理。
正转分析:KM1辅助常闭触点断开按下SB1→KM1线圈得电吸合KM1主触点闭合-----→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停转分析:按下SB3→电动机停止反转分析:KM2辅助常闭触点断开按下SB2→KM2线圈得电吸合KM2主触点闭合----→KM2辅助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反转→按下SB3→电动机停止四、实训操作、技能深化学生进行仿真软件操作。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 (1)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 (1)](https://img.taocdn.com/s3/m/256ab873b0717fd5370cdc62.png)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接触器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设计任务生产过程中,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往往要求能进行正反方向的运动,这就是拖动电机能作正反向旋转。
由电机原理可知,将接至电机的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即可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
但为了避免误动作引起电源相间短路,往往在这两个相反方向的单相运行线路中加设必要的机械及电气互锁。
按照电机正反转操作顺序的不同,分别有“正—停—反”和“正—反—停”两种控制线路。
对于“正—停—反”控制线路,要实现电机有“正转—反转”或“反转—正转”的控制,都必须按下停止按钮,再进行方向起动。
然而对于生产过程中要求频繁的实现正反转的电机,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辅助工时,往往要求能直接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
本课题要求对接触器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进行设计。
二、仪器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 电源及仪表控制屏 1 提供三相四线制380V、220V电压2 M14型异步电动机 13 万用表、剥线钳、螺丝刀、尖嘴钳等(自备)1套4 导线若干5678910三、设计要求1. 接触器联锁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设计,对原理图进行说明;2. 接触器连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端子接线图设计;3. 根据设计的图纸进行实际线路搭建、调试,实现接触器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四、成果要求1. 课程设计任务书;2. 设计说明书;3. 控制线路原理图及端子接线图(CAD图);4. 控制线路实际接线图(实物图);五、参考资料1.何巨兰主编.电机与电气控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许翏主编.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李崇华主编.电气控制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4.程绪琦主编. AutoCAD 2006中文版标准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李莉, 施喜平. 电气工程CA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概述 (2)(1).三相异步电动机 (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4).三相异步电机的启动方法 (9)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 (15)(1).设计目的 (15)(2).设计原理 (15)(3).设计内容及要求 (15)(4).设计步骤 (16)1).器材选取 (16)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联锁控制电路的设计 (17)3).带信号灯及过载保护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 (18)3.总结及心得体会 (19)4.主要参考文献 (21)1.概述(1).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电工设备总称为电机。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
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称为发电机,而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叫做电动机。
在生产上主要用的是交流电动机,特别三相异步电动机,因为它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
它被广泛地用来驱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锻压机、传送带、铸造机械、功率不大的通风机及水泵等。
对于各种电动机我们应该了解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1)基本构造;(2)工作原理;(3)表示转速与转矩之间关系的机械特性;(4)起动、调速及制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应用场合和如何正确使用。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为定子(固定部分)和转子(旋转部分)。
此外还有端盖、风扇等附属部分,如图1-1所示。
图 1-1 三相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1).定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由三部分组成:定子定子铁心由厚度为0.5mm的,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硅钢片内圆上有均匀分布的槽,其作用是嵌放定子三相绕组AX、BY、CZ。
定子绕组三组用漆包线绕制好的,对称地嵌入定子铁心槽内的相同的线圈。
这三相绕组可接成星形或三角形。
机座机座用铸铁或铸钢制成,其作用是固定铁心和绕组2).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由三部分组成:转子转子铁心由厚度为0.5mm的,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硅钢片外圆上有均匀分布的槽,其作用是嵌放转子三相绕组。
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有两种形式:鼠笼式 --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绕线式 --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转轴转轴上加机械负载鼠笼式电动机由于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成为了生产上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电动机。
为了保证转子能够自由旋转,在定子与转子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气隙,中小型电动机的空气隙约在0.2~1.0mm之间。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基本原理为了说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做如下演示实验,如图1-2所示。
图 1-2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1).演示实验:在装有手柄的蹄形磁铁的两极间放置一个闭合导体,当转动手柄带动蹄形磁铁旋转时,将发现导体也跟着旋;若改变磁铁的转向,则导体的转向也跟着改变。
(2).现象解释:当磁铁旋转时,磁铁与闭合的导体发生相对运动,鼠笼式导体切割磁力线而在其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又使导体受到一个电磁力的作用,于是导体就沿磁铁的旋转方向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转子转动的方向和磁极旋转的方向相同。
(3).结论:欲使异步电动机旋转,必须有旋转的磁场和闭合的转子绕组。
2).旋转磁场(1).产生图1-3表示最简单的三相定子绕组AX 、BY 、CZ ,它们在空间按互差1200的规律对称排列。
并接成星形与三相电源U 、V 、W 相联。
则三相定子绕组便通过三相对称电流:随着电流在定子绕组中通过,在三相定子绕组中就会产生旋转磁场(图1-4)。
00sin sin(120)sin(120)U m V m W m i I t i I t i I t ωωω=⎧⎪=-⎨⎪=+⎩A i A iB i CX B YCZ图 1-3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接线当ωt=00时,0A i =,AX 绕组中无电流;B i 为负,BY 绕组中的电流从Y 流入B1流出;C i 为正,CZ 绕组中的电流从C 流入Z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1-4(a )所示。
当ωt=1200时,0B i =,BY 绕组中无电流;A i 为正,AX 绕组中的电流从A 流入X 流出;C i 为负,CZ 绕组中的电流从Z 流入C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1-4(b )所示。
当ωt=2400时,0C i =,CZ 绕组中无电流;A i 为负,AX 绕组中的电流从X 流入A 流出;B i 为正,BY 绕组中的电流从B 流入Y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1-4(c )所示。
可见,当定子绕组中的电流变化一个周期时,合成磁场也按电流的相序方向在空间旋转一周。
随着定子绕组中的三相电流不断地作周期性变化,产生的合成磁场也不断地旋,因此称为旋转磁场。
ωt i i A i B i C O 120° 240° 360°×××××······A AA X X XB B BY Y Y C C C Z Z Z ×图 1-4 旋转磁场的形成(2).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磁场的方向是由三相绕组中电流相序决定的,若想改变旋转磁场的方向,只要改变通入定子绕组的电流相序,即将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即可。
这时,转子的旋转方向也跟着改变。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与转速1).极数(磁极对数p)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就是旋转磁场的极数。
旋转磁场的极数和三相绕组的安排有关。
当每相绕组只有一个线圈,绕组的始端之间相差1200空间角时,产生的旋转磁场具有一对极,即p=1;当每相绕组为两个线圈串联,绕组的始端之间相差600空间角时,产生的旋转磁场具有两对极,即p=2;同理,如果要产生三对极,即p=3的旋转磁场,则每相绕组必须有均匀安排在空间的串联的三个线圈,绕组的始端之间相差400(=1200/p)空间角。
极数p与绕组的始端之间的空间角θ的关系为:0120θ=p2).转速n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转速n0与电动机磁极对数p 有关,它们的关系是:1060f n p(1-1) 由(1-1)可知,旋转磁场的转速n0决定于电流频率f1和磁场的极数p 。
对某一异步电动机而言,f1和p 通常是一定的,所以磁场转速n0是个常数。
在我国,工频f1=50Hz ,因此对应于不同极对数p 的旋转磁场转速n0,见表1-1表1-1 p1 2 3 4 5 6 n0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3).转差率s电动机转子转动方向与磁场旋转的方向相同,但转子的转速n 不可能达到与旋转磁场的转速n0相等,否则转子与旋转磁场之间就没有相对运动,因而磁力线就不切割转子导体,转子电动势、转子电流以及转矩也就都不存在。
也就是说旋转磁场与转子之间存在转速差,因此我们把这种电动机称为异步电动机,又因为这种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基础上的,故又称为感应电动机。
旋转磁场的转速n0常称为同步转速。
转差率s ——用来表示转子转速n 与磁场转速n0相差的程度的物理量。
即:000n n n s n n -∆== (1-2) 转差率是异步电动机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当旋转磁场以同步转速n0开始旋转时,转子则因机械惯性尚未转动,转子的瞬间转速n=0,这时转差率S=1。
转子转动起来之后,n>0,(n0-n )差值减小,电动机的转差率S<1。
如果转轴上的阻转矩加大,则转子转速n 降低,即异步程度加大,才能产生足够大的感受电动势和电流,产生足够大的电磁转矩,这时的转差率S 增大。
反之,S 减小。
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转速与同步转速一般很接近,转差率很小。
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约为0.015~0.06之间。
根据式(1-2),可以得到电动机的转速常用公式()01n s n =- (1-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路与转子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中的电磁关系同变压器类似,定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的原绕组,转子绕组(一般是短接的)相当于副绕组。
给定子绕组接上三相电源电压,则定子中就有三相电流通过,此三相电流产生旋转磁场,其磁力线通过定子和转子铁心而闭合,这个磁场在转子和定子的每相绕组中都要感应出电动势。
(4).三相异步电机的启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主要有直接起动、传统减压启动和软启动三种启动方法。
下面就分别做详细介绍。
1).直接起动直接起动,也叫全压起动。
起动时通过一些直接起动设备,将全部电源电压(即全压)直接加到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进行起动。
一般情况下,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3~8倍,起动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2倍。
根据对国产电动机实际测量,某些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甚至可以达到8~12倍。
直接起动的起动线路是最简单的,如图1-5所示。
然而这种起动方法有诸多不足。
对于需要频繁起动的电动机,过大的起动电流会造成电动机的发热,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电动机绕组在电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可能引起短路进而烧毁电动机;另外过大的起动电流,会使线路电压降增大,造成电网电压的显著下降,从而影响同一电网的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有时甚至使它们停下来或无法带负载起动。
这是因为Ts及Tm均与电网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网电压的显著下降,可使Ts及Tm 均下降到低于Tz。
一般情况下,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小于7.5kW时允许直接起动。
如果功率大于7.5kW,而电源总容量较大,能符合下式要求的话,电动机也可允许直接起动。
()()111134st N kv A I K I kw ⎡⎤⋅=≤+⎢⎥⎣⎦电源总容量起动电动总功率 如果不能满足上式的要求,则必须采用减压启动的方法,通过减压,把启动电流Ist 限制到允许的数值。
M 3~FU 1FU 2FU3KM图1-5直接启动原理图2).传统减压起动减压起动是在起动时先降低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待起动后,再把电压恢复到额定值。
减压起动虽然可以减小起动电流,但是同时起动转矩也会减小。
因此,减压起动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轻载或空载情况。
传统减压起动的具体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以下三种减压起动的方法:(1).定子串接电阻或电抗起动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相当于降低定子绕组的外加电压。
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可知:起动电流正比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因而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可以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
但考虑到起动转矩与定子绕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起动转矩会降低的更多。
因此,这种起动方法仅仅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场合。
对于容量较小的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但对于容量较大的异步电动机,考虑到串接电阻会造成铜耗较大,故采用定子绕组串电抗降压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