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峡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三峡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一业兴,百业旺。2014年,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临夏州委州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永靖县作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黄河三峡旅游区已成为甘肃省十大王牌景点之一。今年1月召开的中共永靖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明确提出了“旅游领先”的工作理念,要把黄河三峡旅游业作为推动发展的区域首位产业,“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黄河三峡旅游经济升级版”。在此时机之下,分析和探讨黄河三峡旅游业发展形势,找寻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河三峡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产业,以打造兰州都市圈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特色旅游品牌宣传、不断规

范旅游市场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黄河三峡的知名度大幅提高。目前,全县已开发旅游景点30多处,旅游公司4家,旅游船舶公司6家,旅游船舶200多艘,旅游饭店60余家(星级饭店2家),旅行社2家,农家乐210家(星级农家乐22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5万人,日可接待游客3万人次。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从2010年的108.8万人次和3.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64.45万人次和11.4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5%,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拉动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

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旅游规划编制初步完成

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根据黄河三峡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我县编制完成了《甘肃临夏黄河三峡大旅游区总体规划》、《抱龙山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吧咪山景区修建性规划》,正在编制《黄河三峡大景区修建性详规》和《太极岛枣园新村改造提升规划》,规划对每个景点精心设计,做到“点、线、面相衔接,景、林、路相配套,游、购、娱一体化”,旅游发展指导进一步强化。

二、景区基础建设初见成效

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先后实施了甘肃永靖黄河水电

博览园暨刘家峡大坝码头旅游基础设施、太极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吧咪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炳灵石林开发、恐龙博物馆、向阳码头至万佛谷旅游公路、炳灵寺申遗修缮等一批旅游建设项目。

积极招商引资,实施了太阳岛欢乐城、抱龙山综合开发、黄河明珠大酒店、令牌国际大酒店、帝豪酒店、福门开元酒店等一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改建了电力、煜峰、尚阁、倾城假日等10多家宾馆。

积极建好城市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县城刘家峡完善城市内外路网,先后实施了川北上线路拓宽改造、城区过街天桥、金河湾黄河大桥、县城中环路、滨河南路、县城至三塬二级公路等十大城市道路骨干工程;建成了川南商贸一条街、时代国际商贸中心、康盛惠民医院,古城新区学校、医院、商业步行街、文体中心等工程,以及如意、生态、水景三大公园,使古城新区与太极岛景区有机融合。

三、黄河三峡景区知名度不断扩大

近年来,县上按照“政府主导、活动支撑、媒体塑造”的宣传促销思路,全力宣传黄河三峡旅游形象,有效扩大了黄河三峡知名度。主要做法包括: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12次在兰州、西宁、银川、西安召开了旅游宣传推介会,并邀请国内多次家旅行社老总到黄河三峡实地考察旅游资源。

参加省上旅游整合宣传活动,在央视朝闻天下、甘肃电视台播放黄河三峡风光片,在《甘肃日报》、《兰州晨报》、《东方之旅》等报刊上制作黄河三峡旅游宣传专版,在《读者》、中国旅游报、西部风情、自驾游等杂志上集中介绍黄河三峡旅游产品。

依托网络平台开通了黄河三峡旅游网和新华社刘家峡旅游网。

协助中央电视台《日出东方》、《江山多娇》、《远方的家》、内蒙电视台《小吃搜天下》、省旅游局甘肃旅游形象宣传片、泰国安美德集团“大篷车”、丝绸之路申遗等7个摄制组完成了在我县的拍摄工作。

编辑出版了《永靖画册》、《黄河三峡旅游指南》、《黄河三峡旅游招商引资指南》、黄河三峡风光片、黄河三峡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

成功承办了中华龙舟大赛·甘肃永靖站龙舟大赛和黄河三峡超级六项户外山地挑战赛,并举办了七届黄河三峡草莓采摘节,四届休闲垂钓比赛,八届吧咪山登山节和三届游泳比赛。

四、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必要举措。永靖县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行政执法局,与县旅游局“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统一管理黄

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环境卫生、项目建设、旅游车船、宾馆饭店、农家乐及一切旅游经营行为。旅游综合执法队,有效解决了旅游执法中多头执法,相互推诿,对旅游市场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在“统一管理、统一排班、统一价格、统一售票、分类调度”的“四统一分”管理基础上,采取了海事、旅游齐抓共管新机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做到了管理有章可循,服务有标准可依。与此同时,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完善,旅游服务人员得到系统培训。

存在的问题

客观来讲,近年来黄河三峡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而且,黄河三峡景区的美誉度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方式单一化,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景区开发层次低,多数景区景点处于传统的自然发展状态,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娱乐性、体验性、演艺性旅游项目,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从旅游消费方式来看,

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特色旅游较少。旅游产品大都是初级开发状态,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待开发水平。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扩大的步伐。景区道路、电讯、供水等通畅度不高,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垃圾桶等数量严重不足,水上加油设施缺乏,船舶加油安全隐患大;配套功能不完善,旅游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项目缺乏。

三、体制机制严重不畅。黄河三峡景区各景点管理部门分属文物部门、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水电厂、旅游公司、林业部门、县政府、集团公司、地产公司、省属单位、旅游公司、个体经营户管理开发,旅游景点管理部门多,资源整合难度大,旅游开发形不成合力;旅游市场管理没有形成长效的联动机制,部门协调难度大;景区没有实行通票制,旅行社利润薄,组团旅游的积极性不高;旅游船舶公司多,管理不规范,水上旅游客运秩序混乱;景区管理和经营没有分离,缺乏投资实体,没有做到投资渠道以市场为主,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土地、税费、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不够有力,含金量不高,吸引力不大,难以吸引大企业进驻,项目支撑明显不足。

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不够。文化、林业、文物、农牧、交通、水利、建设等相关部门与旅游发展的产业融合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