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消化道、呼吸道、血液循环等跨膜运输的生理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跨越细胞膜的。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质能够穿过细胞膜,而有些物质却不能穿过?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3.案例分析(15分钟)以胆固醇跨越细胞膜为例,通过分析胆固醇在细胞膜中的转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具体过程和区别。

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需要通过跨膜运输来获取所需物质。

4.实验设计(30分钟)分为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个实验环节。

a.主动转运实验设计:学生将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含有不同浓度的溶液,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设计实验验证物质跨膜运输是需要能量的,并观察主动转运的动态过程。

b.被动转运实验设计:学生通过将不同大小颗粒溶质放入不同大小孔的膜中,观察溶质在膜中的穿透过程,设计实验验证溶质的跨膜运输是否受到被动力的驱动。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溶质可以通过膜穿透,有些溶质却不能通过。

5.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特点。

6.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给出一些生活中物质跨膜运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生活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释其他相关现象。

7.课堂小结(5分钟)复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教案(详案)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教案(详案)

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及运用建模思想构建生物学数学模型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课程标准的理解(1)课程标准: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图表数据解读。

(2)我的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三种跨膜运输和胞吞胞吐方式,这与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描述这些运输方式的基本特征,并且与之前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训练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学会分析资料及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举例说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探究,说明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d、能正确解读柱形图。

(2)能力目标a、通过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思考,总结归纳出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b、通过学生对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的探究和对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

c、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d、通过学生绘制概念图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e、通过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实例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方式。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教具:细胞膜模型、物质跨膜运输动画、PPT课件。

2.学具:实验报告、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细胞膜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细胞膜的作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膜的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1自由扩散:展示动画,解释自由扩散的特点,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1.2协助扩散:展示动画,解释协助扩散的特点,如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1.3主动运输:展示动画,解释主动运输的特点,如氨基酸、离子的跨膜运输。

2.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2.1物质浓度梯度:讲解浓度梯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2.2膜的通透性:讲解膜的通透性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展示细胞吸水、失水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案例二:展示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1.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失水现象,分析原因。

2.实验二:观察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2.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画、实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积极参与,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主动运输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六、教学拓展1.进一步讲解物质跨膜运输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列表比较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不同点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表格方式进行总结的能力,并调动学生的积极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特点2)图表数据的解读三.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2)图表数据的解读四.教学过程:根据物质是否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可以将运输方式分为两种: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方向:高浓度→低浓度实例:水,氧气,甘油等2)协助扩散: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方向:高浓度→低浓度特点:需要载体蛋白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思考与讨论: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概念: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运输方式。

方向:低浓度→高浓度特点: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实例:K+,Na+,Ca2+等无机离子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1下列物质中,通过人体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 A.甘油 B.葡萄糖 C.钠离子 D.氧气2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3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B.都需要消耗能量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4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高许多倍,仍可从海水中吸收碘,表明海带对碘的吸收具有()A.选择性B.独立性C.专一性D.高效性5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因为前者特点是()A.必须有载体蛋白B.需要消耗能量C.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到高浓度的一侧D.上述三项都具备6与人体血浆中K+进入红细胞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中心体7下图是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庄梅燕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庄梅燕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物质跨膜运输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通过各种方式跨越膜的过程。

2. 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性:物质跨膜运输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的关键过程,对于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如何进入细胞内部。

2. 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跨膜运输的分类和原理。

教学资源:1. 相关PPT或教学图片。

2. 参考教材或学术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概念的理解。

教案章节:二、扩散教学目标:1. 理解扩散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扩散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扩散的定义:扩散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2. 扩散的原理:扩散是由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碰撞和随机运动导致的。

3. 扩散的速率:扩散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膜的厚度和物质的分子质量有关。

教学活动:1. 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方式。

2. 讲解扩散的概念和原理。

3. 讨论扩散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资源:1. 相关PPT或教学图片。

2. 实验视频或动画:展示扩散过程。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扩散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扩散速率影响因素的理解。

教案章节:三、渗透教学目标:1. 理解渗透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渗透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渗透的定义:渗透是指溶液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2. 渗透的原理:渗透是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孔隙,使得膜两侧的浓度差异减小。

3. 渗透的速率:渗透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梯度、膜的厚度和孔隙大小有关。

教学活动:1. 回顾前两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方式。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膜结构及其功能;2.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理解物质跨膜运输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重要性;4.形成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深入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在细胞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3.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图示和实例,详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学生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探究物质跨膜运输在细胞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1.讲义和课件;2.实验器材和材料;3.绘图工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导入(5分钟)•讲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与其他生命体系有何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及讨论(30分钟)1.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的,磷脂分子的疏水部分朝内,亲水部分朝外,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

–细胞膜中还含有一些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物质。

2.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的体液平衡,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

–细胞膜能够选择性地对物质进行渗透,实现物质的运输。

–细胞膜还能够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

三、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渗透实验,观察渗透对细胞膜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点名复习本堂课所讲内容,并引出下一课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及讨论(30分钟)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动运输:包括原位运输和溶酶体运输两种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依赖梯度的运输和胞吞、胞吐等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式和特点;能够判断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学习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总结,提升分析图表的能力。

3.调动自觉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提问:细胞膜的作用?学生思考作答:细胞膜将细胞内的物质和细胞外的环境分隔开来,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继续提问:细胞要生活下去就必须从外界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什么活动。

那么物质怎样通过细胞膜呢?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跨膜运输的物质分类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回顾一下初中物理学过的扩散现象。

2.被动运输教师演示蓝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实验,提问: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观察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得出:这是简单的扩散现象。

提问:人体内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学生思考回答:二者原理相同。

教师列举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提问: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总结:物质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直接穿过细胞膜脂双层。

教师明确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展示自由扩散示意图。

并且教师绘画示意图在副板书上。

提问:离子和大分子葡萄糖无法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它们是怎样跨膜的呢?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借助载体蛋白,从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

教师明确协助扩散概念,多媒体展示协助扩散示意图,并出示空白表格,要求学生对比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异同。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3. 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自由扩散的特点和实例。

3. 协助扩散的特点和实例。

4. 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

5.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案设计: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跨膜运输?为什么物质需要跨膜运输?二、自由扩散(10分钟)1. 提问:自由扩散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自由扩散的原理和特点。

3. 举例说明自由扩散的实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三、协助扩散(10分钟)1. 提问:协助扩散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协助扩散的原理和特点。

3. 举例说明协助扩散的实例,如红细胞的葡萄糖运输。

四、主动运输(10分钟)1. 提问:主动运输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主动运输的原理和特点。

3. 举例说明主动运输的实例,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钾离子等。

五、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0分钟)1. 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的物质跨膜运输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 举例说明如何解释现象,如人体排出代谢废物、药物吸收等。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 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15: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设计15: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1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只有正常的和外界交换所需的物质,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介绍了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所受的限制也不同。

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胞的其它生命活动中物质的进出过程和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在本章前两节学习后,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结构基础)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现象分析)。

在这节中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理解会比较容易。

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引导法。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教科书、板书等。

七、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哪蛋白质的作用是什么呢?”出示图:引导学生据图思考:蛋白质的作用,与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关。

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比较这些方式的异同。

”思考1.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 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4.能透过膜的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样吗?新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知识构架。

教学设计20: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设计20: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
2、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类比;
3、培养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

(三)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
2、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定义及区别;
2、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及其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
四、教学策略
探究法、讲述法、自主归纳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1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

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三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能够区分和应用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生命过程中物质运输机制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扩散解释扩散的定义和原理;给出扩散的实例和应用;讨论扩散的速率和因素。

3. 渗透解释渗透的定义和原理;给出渗透的实例和应用;讨论渗透的速率和因素。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细胞需要跨膜运输物质?”;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演示使用PPT或板书,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使用模型或实验现象,演示扩散和渗透的原理和过程。

3. 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一些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解答;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评价学生的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PPT或板书使用PPT或板书,清晰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的讲解;使用图表和图片,直观地展示扩散和渗透的原理和过程。

2. 模型或实验器材使用模型或实验器材,直观地演示扩散和渗透的原理和过程;提供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六、教学延伸1. 比较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的异同分析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条件;讨论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适用情境。

2. 探讨物质跨膜运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讨论物质跨膜运输的研究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三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

能够区分和应用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图示,观察和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利用模型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物质跨膜运输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物质的定义和特点跨膜运输的概念和意义2. 第二节:扩散扩散的定义和过程扩散的速率和平衡影响扩散的因素3. 第三节:渗透渗透的定义和条件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半透膜的选择和应用4. 第四节: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定义和过程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机制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5. 第五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讨论和解释实例中的现象和问题三、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和投影片: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图示和实例。

2. 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半透膜、不同物质的溶液、测量工具等。

3. 参考资料和书籍: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料和教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投影片,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三种主要方式。

3. 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和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理解,并进行交流和解释。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掌握情况。

六、第六节: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概念和功能。

讨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例、设计、反思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例、设计、反思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决坐标数据图表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难点主动运输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离子的这种运输方式称为主动运输【多媒体动画演示】主动运输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主动运输的意义。

【讨论】大家发现葡萄糖进入不同的细胞运输方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竞赛抢答】比较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名称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浓度高浓度到浓度高浓度到低浓度低浓度到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需要不需要需要举例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对点演练】分析坐标图: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通过动画归纳总结学生小组讨论。

分小组抢答。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记忆更加深刻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小组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要进行跨膜运输,那么大分子物质可不可以跨膜呢?如果不能它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运输的呢?【多媒体动画演示】胞吞、胞吐过程提问:(1)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2)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些内容涉及到了?学生观察、思考协作能力。

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记忆更加深刻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系统归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浓度差载体数量、种类等能量
补充: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⑴自由扩散运输速率与浓度差之间的关系曲线图:⑵协助扩运输速率与浓度差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⑶协助扩散运输速率与耗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⑶主动运输运输速率与氧分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由学生自己分析载体数量如何影响主动运输)
跟踪演练:
⑵胞吞胞吐具有什么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示胞吞胞吐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胞吞胞吐这种现象说明细胞膜或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什么特点?
(三)、板书设计
第3节物质扩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
特点
自由扩散
实例:水、气体(O2、CO2等)甘油、脂肪酸、乙醇、苯、尿素等化合物。
特 点
协助扩散
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⑵协助扩散
呈现“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葡萄糖是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的,对于细胞来说,葡萄糖又是必需的,说明葡萄糖不能直接通过脂质,而要借助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比葡萄糖大很多,蛋白质可以承载着葡萄糖,把它从膜的一侧运输到另一侧,膜上这样的蛋白质很多,我们叫做“载体”,载体具有专一性。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比如血浆中的葡萄糖比红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要高,这时它就可通过“载体蛋白”顺着相对含量梯度进入红细胞,我们把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叫做协助扩散。)
[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
⑴呈现“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现象,分析讨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⑵多媒体展示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详细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
[解决方法]
⑴学习主动运输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被动运输的一些特点,故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主动运输的特点并进行归纳。
以提问的方式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
⑴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是什么?(都是顺着相对含量梯度进出细胞)
⑵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吗?
⑶如果只有被动运输,能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吗?
⑷课本P6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浓度高,血液中碘浓度低,如果只有被动运输,它就会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细胞外,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特点
特点
二、主动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吕梁离市区江阴高级中学冯小华
一、知识结构
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跨膜运输协助扩散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主动运输
膜泡运输
二、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提问:主动运输有哪些特点呢?
填写表格比较几种跨膜运输方式:
各种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需要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低


水、气体、甘油、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质
协助扩散
高低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高


各种离子的跨膜运输
总结: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运输速率的因素(引导学生,比如:这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只属于协助扩散的特征和只属于主动运输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二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由学生来完成,并且小组内讨论最终定稿。接下来留给学生学生思考:如果这两个图呈现的是DNA的特征和RNA的特征,如何表示呢?)
二、主动运输
呈现课本图4-1并阅读左面的文字思考:
⑴这些离子跨膜运输时一般沿着什么方向?
⑵这些离子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吗?
⑶这些离子跨膜运输时需要能量吗?
丽藻细胞液中的Na+、K+、Cl+等浓度都比它生活的池水中高好多倍,但是细胞却可以逆浓度梯度吸收这些物质,由于逆浓度梯度,所以需要能量。我们把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大部分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
第1课时
导入: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结合第一节中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提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多种方式,为学生有效发散思维提供背景:
⑴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
⑵细胞膜的结构是怎样的?
⑶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联系呢?
结合多媒体介绍初中物理学习中认识到的一种现象,在溶液或空气中物质可以由密度大的一侧向密度小的一侧运动,得出扩散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组织学生深入讨论:
下图是洋葱根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能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三、胞吞、胞吐
学生阅读课本P72有关胞吞胞吐的材料,思考:
⑴一些大分子、大颗粒物质进出细胞能直接通过细胞膜吗?前面学习的那三种运输方式可以实现吗?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⑵通过图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教具准备
各种过程的动态展示、查阅相关资料。
八、学生活动
1、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学习。
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找出主动、被动运输的区别。
九、教学程序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以及重点、难点的完成过程
⑴自由扩散的概念是什么?
⑵葡糖糖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⑶Ca2+、Mg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⑷这几种运输方式的不同点在哪呢?
一、被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
⑴自由扩散
我们的细胞在无时无刻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多媒体展示扩散的现象;再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同时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讨论后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并用多媒体呈现H2O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结合旁栏例举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及种类(易溶于脂质分子的甘油、脂肪酸、乙醇、苯、尿素等化合物都可以这种方式进出);请同学叙述一下该方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