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古诗文阅读及评分规则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才知道我小的时候,春秋才问蛄蟪
(0分)
[例7]:才知道我的见识少,春秋问蛄蟪。 ……春天和秋天的到来还需问蛄蟪。 ……就像春秋对于蛄蟪一样。 (1分)
[例8]:才知道wenku.baidu.com的见识很少,就像拿春秋询问蛄蟪。
这才知道我的见识太小,正如同拿春秋之事来询 问蛄蟪。 (2分)
考生例句:
[例9]:A.才明白自己见识短浅,好似不知春秋的夏蝉。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答案】 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
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 融。
3.译出“非……所有”句式得1分。
考生例句:
[例1]:张茂先爽快的样子失去了,老人才拿出酒果饷
出来,很少有人这样。(0分)
[例2]:张茂先爽快的样子失去,老人才拿出酒果食用,这 不是清洁的人才拥有的。(1分)
[例3]:张茂先首先见书开心的迷失自己,老人于是拿出酒
果来吃,鲜美的非人世所能吃到的。(1分)
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卷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传统文化经典 阅读和古诗文默写四个方面,10个小题,共37 分,分值与去年相同。
其中主观题28分,全省的平均得分为14.85 分,难度系数为近0.53。
文言文翻译和文段断句共10分,全省平均得 分为5.02分,难度值0.50;古诗鉴赏和传统经 典文化阅读共12分,平均分为5.39分,难度值 0.45分;默写题共6分,平均得分为4.44,难度 值0.74。
第19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 人世所有。(3分)
【答案】 :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 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 拥有的。 三个得分点:
1.“爽然自失”译出“茫然”、“失落”等类似意 思,得1分;
2.“饷之”译出“给他吃”、“款待他”等类似意 思, 得1分;
考生例句:
[例4]:张茂先感到神清气爽顾自失神,老人于是拿出美酒 鲜果给他吃,新鲜干净不是人世所有的。(2分)
[例5]:张茂先清楚地发现了自己的过失,老人于是拿出酒 和果实来招待他,鲜美光洁不是人世间所能拥有的。 (3分)
(2)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
【答案】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 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评分细则
1.答出“对仗”、“对偶”手法,给1分; 2.答出“拟人”手法或有分析的,给1分; 3.答出“借景抒情”或有对借景抒情作具体分析,
(含点出残破之景,亡国之痛等),给1分。
考生例句
[例14] :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了破败的寝园,残破的 石马。废弃的宫殿等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表达出诗 人对失去东都的痛惜与悲伤之情。(1分)
答案调整:
【答案】进言者这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 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 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八处必断,两处可断可不断)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 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七处必断四处可断可不断)
评分标准:
断对两处(或三处)给1分,断 对四处(或五处)给2分,断对六处 以上给3分;在得分的基础上,断错 一处不扣分,断错两处(或三处)扣 1分,断错四处(或五处)扣2分, 断错六处以上扣3分,可断可不断处 ,均不计分。
考生例句
[例10]: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0分) (对3错4)
B.(这样)才知道我的见识少,(好像)只能活一 夏的蝉一样不知道春天和秋天。
C.才知道我见识狭隘,像拿春秋之事问蝉一样。 (4分)
翻译题复习思考
1.扎实翻译要点,平常强调落实赋分点。 2.多练习难直译的,句意抽象的句子。
语境意识 事理逻辑
第20题 断句题
20.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 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 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 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 异此
2. 较多考生认为,在不甚理解的情况下, 宁可多断,强行断句,侥幸能断准确多些, 反而导致扣分更大,得分更低。实际上, 少断又有把握的断句比胡乱多断得分要高。
诗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共四个得分点: 1.“见小”翻译出“见识浅陋、浅薄”等类似意思,得1
分; 2.“蛄蟪”,即蟪蛄,译出“蝉”“知了”,得1分; 3.“春秋问蛄蟪”,如果翻译成“向蛄蟪(蝉)问春秋”
或“用/以/拿春秋问蛄蟪(蝉)”类似句法,仅得1分; 4.如果能翻译出“蝉不知道春秋/四季的转换”这层意思的,
可得2分。
考生例句:
[例11]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1分)(对6错4)
考生例句
[例12]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2分)(对6错2)
[例13]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3分)(对7处)
断句小得
1.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 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的动词或宾语等断句。
(0分)
[例7]:才知道我的见识少,春秋问蛄蟪。 ……春天和秋天的到来还需问蛄蟪。 ……就像春秋对于蛄蟪一样。 (1分)
[例8]:才知道wenku.baidu.com的见识很少,就像拿春秋询问蛄蟪。
这才知道我的见识太小,正如同拿春秋之事来询 问蛄蟪。 (2分)
考生例句:
[例9]:A.才明白自己见识短浅,好似不知春秋的夏蝉。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答案】 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
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 融。
3.译出“非……所有”句式得1分。
考生例句:
[例1]:张茂先爽快的样子失去了,老人才拿出酒果饷
出来,很少有人这样。(0分)
[例2]:张茂先爽快的样子失去,老人才拿出酒果食用,这 不是清洁的人才拥有的。(1分)
[例3]:张茂先首先见书开心的迷失自己,老人于是拿出酒
果来吃,鲜美的非人世所能吃到的。(1分)
高考语文卷“古诗文”阅卷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传统文化经典 阅读和古诗文默写四个方面,10个小题,共37 分,分值与去年相同。
其中主观题28分,全省的平均得分为14.85 分,难度系数为近0.53。
文言文翻译和文段断句共10分,全省平均得 分为5.02分,难度值0.50;古诗鉴赏和传统经 典文化阅读共12分,平均分为5.39分,难度值 0.45分;默写题共6分,平均得分为4.44,难度 值0.74。
第19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 人世所有。(3分)
【答案】 :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 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 拥有的。 三个得分点:
1.“爽然自失”译出“茫然”、“失落”等类似意 思,得1分;
2.“饷之”译出“给他吃”、“款待他”等类似意 思, 得1分;
考生例句:
[例4]:张茂先感到神清气爽顾自失神,老人于是拿出美酒 鲜果给他吃,新鲜干净不是人世所有的。(2分)
[例5]:张茂先清楚地发现了自己的过失,老人于是拿出酒 和果实来招待他,鲜美光洁不是人世间所能拥有的。 (3分)
(2)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
【答案】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 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评分细则
1.答出“对仗”、“对偶”手法,给1分; 2.答出“拟人”手法或有分析的,给1分; 3.答出“借景抒情”或有对借景抒情作具体分析,
(含点出残破之景,亡国之痛等),给1分。
考生例句
[例14] :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了破败的寝园,残破的 石马。废弃的宫殿等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表达出诗 人对失去东都的痛惜与悲伤之情。(1分)
答案调整:
【答案】进言者这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 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 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八处必断,两处可断可不断)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 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七处必断四处可断可不断)
评分标准:
断对两处(或三处)给1分,断 对四处(或五处)给2分,断对六处 以上给3分;在得分的基础上,断错 一处不扣分,断错两处(或三处)扣 1分,断错四处(或五处)扣2分, 断错六处以上扣3分,可断可不断处 ,均不计分。
考生例句
[例10]: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0分) (对3错4)
B.(这样)才知道我的见识少,(好像)只能活一 夏的蝉一样不知道春天和秋天。
C.才知道我见识狭隘,像拿春秋之事问蝉一样。 (4分)
翻译题复习思考
1.扎实翻译要点,平常强调落实赋分点。 2.多练习难直译的,句意抽象的句子。
语境意识 事理逻辑
第20题 断句题
20.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 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 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 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 异此
2. 较多考生认为,在不甚理解的情况下, 宁可多断,强行断句,侥幸能断准确多些, 反而导致扣分更大,得分更低。实际上, 少断又有把握的断句比胡乱多断得分要高。
诗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共四个得分点: 1.“见小”翻译出“见识浅陋、浅薄”等类似意思,得1
分; 2.“蛄蟪”,即蟪蛄,译出“蝉”“知了”,得1分; 3.“春秋问蛄蟪”,如果翻译成“向蛄蟪(蝉)问春秋”
或“用/以/拿春秋问蛄蟪(蝉)”类似句法,仅得1分; 4.如果能翻译出“蝉不知道春秋/四季的转换”这层意思的,
可得2分。
考生例句:
[例11]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1分)(对6错4)
考生例句
[例12]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2分)(对6错2)
[例13]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 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 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3分)(对7处)
断句小得
1.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 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的动词或宾语等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