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七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1104e926fff705cc170a6e.png)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b45661451e79b89680226c4.png)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对酒当.歌(对着)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饱)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口中所含的食物)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 C解析 A .韵:本性、气质。
B.悠悠:长久的样子。
D.厌: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 .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忧伤..以终老 ②慷慨..(慨.当以慷.) 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A .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C .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 ②“慷慨”在诗中是“情绪激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以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鼓瑟吹笙答案 A解析A.“遗”,赠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人教版必修2第7课《诗三首》精选同步习题1(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7课《诗三首》精选同步习题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d8b77ba0d4a7302763a86.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第7课《诗三首》精选同步习题1(含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
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
③漉:过滤。
④近局:近邻。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宇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
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3.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
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
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
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后检测: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后检测: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743327a76e58fafab003c0.png)
第7课 诗三首(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伶俜.(pīn) 芙蓉.(rón ɡ)畏葸.(xǐ) 子衿.(jīn)B .坍圮.(pǐ) 阡.陌(qiān)慷慨.(kǎi) 譬.如(bì)C .契.阔(qiè) 悖.谬(bèi)守拙.(zhuō) 吐哺.(bǔ)D .阑珊.(shān) 羁.鸟(jī)痊.愈(quán) 樊.笼(f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迁徙 装扮 提心掉胆 不记前嫌B .沧桑 琼浆 如雷贯耳 乘龙快婿C .搅和 精典 旁征博引 一诺千斤D .厮杀 诚恳 攻城略地 锲阔谈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 遗:赠送B .羁鸟..恋旧林 羁鸟:束缚在笼里的鸟C .榆柳荫.后檐 荫:树的影子D .但.为君故 但:只是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B.⎩⎪⎨⎪⎧ 但为君故.故.遣将守关者C.⎩⎪⎨⎪⎧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请息交以绝.游D.⎩⎪⎨⎪⎧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人生几何C.沉吟..至今D.误落尘网..中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9题。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何理解“守拙”这个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说说“无尘杂”“有余闲”和“返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7课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7课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11925133d4b14e84246819.png)
第二单元第7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同心:指感情深厚B.但.为君故但:但是C.桃李罗.堂前罗:罗列D.暧暧..远人村暧暧:昏暗,模糊【答案】B【解析】“但”应解释为“只,只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D.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B.何时可掇.掇:停止C.枉.用相存枉:枉驾D.绕树三匝.匝:周、圈【答案】B【解析】掇:拾取,采取。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答案】A【解析】“”通“宴”。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为仲卿母所遣D.狗吠深巷中【答案】C【解析】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D.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汝岂得自由C.忧思....难忘D.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B.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C.忧思,古今义均指“忧愁的思绪。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4620714102de2bd9705884a.png)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答案:B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答案:A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答案:A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答案:D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答案:C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第07课 诗三首-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第07课 诗三首-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69b5911a37f111f1855b28.png)
第二单元第7课 诗三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谄谀(chán ) 稼穑艰难(sè) 譬如(pì) 如蚁附膻(shān ) B .子衿(jīn ) 趾高气扬(zhǐ) 堑壕(zhán ) 绕树三匝(zā) C .龃龉(jǔ) 运筹帷幄(wò) 羁鸟(jī)风声鹤唳(lì) D .谈(yàn )唾手可得(tuò)吐哺(bǔ)叽叽喳喳(chā)【答案】C【解析】A 项,“谄”读chǎn ;B 项,“堑”读qiàn ;D 项,“喳”读zhā。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去.日苦多(逝去的) 池鱼思故.渊(旧,原来的) 少无适俗韵.(韵律)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焜黄华叶衰.(衰败)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嫌恶)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哺育)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B .⎩⎪⎨⎪⎧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 .⎩⎪⎨⎪⎧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案】D【解析】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A.逆以煎.我怀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高.余冠之岌岌兮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一样,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名词做状语;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名词做动词。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134a48b5022aaea998f0fde.png)
第7课*诗三首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还顾.望旧乡眷顾。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礼遇。
D.少无适俗韵.情趣,韵致。
解析A项,回头看;C项,问候,怀念;D项,本性,气质。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乐也B.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会当凌绝.顶解析A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
B项,分别为动词,离开;动词,距离。
C项,分别为动词,归附;动词,回,返回。
D项,分别为动词,断绝;副词,极。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忧伤..以终老D.依依..墟里烟解析A项,这里指“感情深厚”;B项,这里指“多少”;D项,这里指“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答案 C4.请根据《涉江采芙蓉》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解析这种类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
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围绕“还顾”“望”“长路” 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②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盼归焦灼的意境;③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示例)艰难跋涉的旅人,停伫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
5.请根据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90个字左右。
答:答案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86572843169a4517723a3ec.png)
第7课诗三首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墟.(xū)里鼓瑟.(sè) 羁.(jī)鸟樊.(fán)笼B.三匝.(zā) 暧暧.(ài) 遗.(wèi)谁朝.(zhāo)露C.子衿.(jīn) 吹笙.(shēnɡ) 守拙.(zhuō) 阡陌.(mÒ)D.呦呦.(yōu) 譬.(bì)如吐哺.(pǔ) 度阡.(qiān)2、下列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沉吟至今绿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食野之萍长路漫浩浩鸡鸣桑树巅C.慨当以慷复得返自然兰泽多芳草D.我有嘉宾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对着B、方.宅十余亩方:四周C、采之欲遗.谁遗:赠送D、枉用相存.存:存在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䜩,心念旧恩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归.心A.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B.乌鹊南.飞(《短歌行》)C.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D.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6、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开荒南野际(《归园田居》其一)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B、沛公安在(《鸿门宴》)C、误落尘网中(《归园田居》其一)D、何以解忧(《短歌行》)7、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B、“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官员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建安风骨”是一种文学倾向,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D、《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ed750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9.png)
7* 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骨得我去尊敬去仰。
他不追求名利和荣富,不五斗米折腰,不在眼前奴媚骨,不随大流赢得世俗的;他有弘大的理想,即使悲痛、低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用文人的任和节气全力自己的理想,种骨、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常会我感回味⋯⋯美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恋旧林字体美文夜的尽,即是拂晓夏的夜非常漫,屋内有些便掩上到达楼下。
静坐泉旁,看到孩子快地嬉,非常敬羡。
我已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月了,不可以再像从前那为所欲为了。
不一样的年段,予我不一样的物需乞降精神需求;越大越,句毫无掩地表述了我现在的感情。
于各样力,心有些疲有些。
酒当歌,人生几何。
低声吟着曹操的《短歌行》,着明月痛一杯,地抹去心里的孤独。
夜本是很孤独的,但,有明月的夜却不是孤独的。
因,当全部人都不陪你的候,她在静静地陪着你,在深情地看着你。
《园田居》,我会了陶渊明“不五斗米折腰”的宏气势。
他的种崇敬精神我十分敬重和欣。
史河,:有几个人面惑而不心,又有几个人不想当大官呢?我想能做到的人微不足道吧。
但陶渊明却能做到。
他“樊”中虞我的生活,断然拒了一个物的世界,拒了一个他不喜的世界,把立足点落在了自己心里的田园。
“ 恋旧林,池思故渊。
”字里行无不流露出他神往着自由,盼望重返大自然的抱。
和自然成了他的媒介。
陶渊明生活的代是一个乱世,在那的一个生计的境中,他除了自己,不可以得其余更多的。
于是,他了拒,拒了无数人朝思暮想的生活。
我拒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利。
而且,我有种勇气和利。
夜地静了下来,玩累的孩子也早已回家。
我却未曾想着走开,抬仰望着天空。
坐累了,就毫无拘地躺在草坪上。
不想,不想呼吸,只想静静地看着月亮和星星,看看夜的尽!夜已很深,却无尽。
夜很深,不星星月亮的退去,只天空有些泛;只听⋯⋯ 的声音,清工已开始清路了,隐约的有人也开始晨了。
夜的尽,即是拂晓!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准好了?【内发掘】“ 恋旧林,池思故渊。
” 于儿来,天是它的神往,山林是它的家园,翔是它的生命,但是《园田居》中的只不意出的“ ”,早已离了家园,失掉了自由。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3143d0b43323968001c9218.png)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b505c69eae009581becd6.png)
第7课 *诗三首乐观地生活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使你不会迷惘;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使你更加坚强;乐观是困苦中的从容,使你更有思想;乐观是艰难时的信念,使你充满希望;乐观是贫穷时的力量,使你拼搏向上;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使你更加强壮。
拥有乐观,就可以健康成长;拥有乐观,就有了奋进的力量;拥有乐观,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拥有乐观,就有了希望的曙光;拥有乐观,就能够创造明天的辉煌。
魏武帝——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封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战,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诗风慷慨悲凉。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写诗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不受束缚,独辟蹊径,并继承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
曹操主要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
后人辑有《曹操集》。
一代归隐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语文第7课 诗三首过关习题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语文第7课 诗三首过关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b3b810a32d7375a41780bd.png)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人生几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墟里烟(3)依依..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沉吟至今..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1)古义:指感情深厚今义:齐心(2)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留恋,不忍离开(4)古义: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今义:迟疑不决,低声自语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__》。
(2)陶渊明,一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五柳先生,东晋田园诗人,《饮酒》是其名篇之一,其中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
”(3)曹操,即魏武帝,字________,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__________家、军事家、诗人。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2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d4593c3ec3a87c24028c48a.png)
诗三首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造房B.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C.悠然..见南山安闲自得D.飞鸟相与.还互相参与【解析】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解析】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答案】 B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解析】“西晋”应该为“东晋”。
【答案】 C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
——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解析】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
【答案】 D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
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三首》
【重点列表】
重点名称重要指数
重点1概括诗歌的内容☆☆☆☆☆
重点2 意象、意境、情感☆☆☆☆☆
【重点详解】
重点1:概括诗歌内容
【要点解读】
概括诗歌的画面要求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括找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对诗歌的画面进行简要的描述,概括诗歌创设的意境特征以及蕴含的情感。
【考向】概括诗歌内容
【例题】《短歌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自己虚心纳士,竭尽诚心的态度。
诗歌的第一层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
从诗歌的后面三层的意思来看,作者想表达倾诉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名师点睛】
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对点练习】
《归园田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
重点2:意象、意境、情感
【要点解读】
1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通俗的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包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2.什么是意境
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考向】意象、意境、情感
【例题】《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名师点睛】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寄寓了诗人特定思想感情的景物,通常称为意象。
如月亮就是个常见的意象,人们由月圆联想到人的团圆,而当人无法团圆时,就自然产生思乡怀人之情;由月残则会想到人的分离,从而表达出内心的孤单、寂寞、凄凉之情。
【对点练习】
《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趁热打铁】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五言诗大兴的局面。
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
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①《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
②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
③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④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
⑤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⑥③②C.②④⑤①③⑥D.②④⑤⑥①③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的作品,是《楚辞》的代表作。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它与《木兰诗》齐名,合称为“乐府双璧”。
D.《归园田居》共有五首,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
3.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通过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来抒发思念之情和内心的痛苦与惆怅。
起首“涉江采荚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以之赠亲朋,可传达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祝福等感情。
B.《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
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于命运、人生的看法。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C.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汉末的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D.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期杰出的田园诗人,其作品的特点是简洁自然,质朴平实,清新含蓄,韵味隽永。
《归园田居》写的是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①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①弃捐:抛弃,抛开。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5分)
(2)请结合诗中语句简析本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
(8分)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它的作用。
(4分)
(2)诗的结尾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