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荧光翡翠的呈色机理
碧玉 荧光的原理

碧玉荧光的原理碧玉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其荧光效应是其独特的特性之一。
荧光是指物体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后,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在碧玉上,荧光效应使得它在特定光照条件下展现出绚丽的颜色。
那么,碧玉荧光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了解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由电磁波构成的,具有波粒二象性。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多种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荧光效应。
荧光效应是物质吸收光能后,部分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重新辐射出来。
碧玉荧光的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是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是解释物质中电子能量分布的理论。
在晶体中,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带中,其中价带和导带是最重要的两个能带。
当碧玉受到紫外光照射时,部分电子会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中,形成激发态。
当电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荧光的形式辐射出来,使得碧玉呈现出明亮的颜色。
其次是能级结构理论。
能级结构理论是解释原子或分子中电子能级分布的理论。
在碧玉中,荧光效应是由掺杂的离子引起的。
掺杂是指将其他元素引入到晶体中,改变其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碧玉中,掺杂的离子会产生额外的能级,这些能级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碧玉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会发出绚丽的荧光颜色。
除了能带理论和能级结构理论,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以影响碧玉的荧光效应。
例如,晶体中的杂质含量、晶体的结构、晶体的形状等都会对荧光效应产生影响。
此外,光源的波长和强度也会对荧光效应产生影响。
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到碧玉上时,会激发不同的能级,从而产生不同的荧光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荧光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特性。
只有具备特定结构和成分的物质才能展现出荧光效应。
而碧玉正是其中之一,它的荧光效应使得它在珠宝和装饰品中备受喜爱。
总结起来,碧玉荧光的原理是由能带理论和能级结构理论解释的。
能带理论解释了电子能量分布在晶体中的情况,能级结构理论解释了掺杂离子引入晶体后产生的额外能级。
除此之外,晶体的结构、杂质含量以及光源的波长和强度等因素也会对碧玉的荧光效应产生影响。
荧光粉发光原理

荧光粉发光原理
荧光粉发光原理是基于荧光效应的物理过程。
当荧光粉受到激发能量,如紫外光或蓝光,时,其中的荧光物质吸收能量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
随后,这些电子会通过非辐射性转换返回基态。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电子释放出余下的能量,它们转化为可见光能量。
这种释放出的可见光能量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荧光。
荧光粉发光的颜色取决于荧光物质的化学成分。
不同的化学成分导致不同的电子能级差,进而决定了发射的光子频率和波长。
例如,某些荧光粉会发出绿色或红色的荧光,这是因为荧光物质的电子能级差对应于可见光的这些颜色。
在实际应用中,荧光粉常被添加到各种产品中,如彩色墨水、荧光笔、荧光粉末涂料等。
当这些产品暴露于紫外线或蓝光下时,荧光粉便会吸收能量并发出明亮的荧光。
这种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发光材料、荧光显示屏和荧光灯等领域。
总结来说,荧光粉发光原理是基于荧光物质通过激发和转换能量实现的,这种转换释放出可见光能量,从而产生荧光。
不同的荧光物质会发射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荧光粉的广泛应用使得这种发光原理成为许多产品中常见的特性。
荧光法鉴定手镯的原理

荧光法鉴定手镯的原理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鉴定手镯的方法,通过检测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荧光发射情况,来判断手镯的真伪和成分。
荧光法主要依靠材料的荧光特性,即在受到紫外光照射后产生的自发光现象。
荧光是一种电子在激发状态与基态之间跃迁时放射出的光。
光照射到物质上,物质中的某些分子吸收了光的能量,电子由基态跃迁为激发态。
在短暂的时间内,电子又会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就是荧光发射。
在荧光法鉴定手镯时,首先需要使用紫外光源照射手镯,激发其中的分子。
紫外光源通常为紫外线灯管或激光器,其波长一般为365nm。
照射时,荧光检验员将手镯放置在荧光检验室的检验台上,然后开启紫外光源,使光线照射到手镯上。
当紫外光射到手镯上时,如果手镯是由荧光性材料制作的,那么荧光材料会吸收紫外光的能量并激发起来。
随后,激发态的荧光分子会马上发射出能量,并转为基态,以光子的形式放射出来。
这些发射出的光子组成了由暗光转为光明的荧光。
荧光的颜色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其荧光的颜色也不同。
因此,根据手镯发射的荧光颜色,可以对手镯的材质做出判断。
一般来说,荧光发射强度越高,说明手镯中荧光材料的含量越多,质量越好。
同时,荧光法还可以用于检验某些精工制作或特殊工艺处理过的手镯。
因为这些手镯通常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一些特殊的荧光材料,通过荧光发射来增加手镯的亮度或美观度。
通过荧光法可以对此类手镯进行鉴定。
在实际应用中,荧光法可以结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如红外光谱法、x射线荧光法等。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鉴定手镯的材质和成分,避免对手镯的误判。
此外,荧光法也可以用于手镯的质量把控和生产监督,确保手镯的质量。
综上所述,荧光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荧光发射情况来鉴定手镯的方法。
它利用物质在受到紫外光激发后产生荧光的特性,来判断手镯的真伪、成分和质量。
通过观察荧光发射的颜色和强度,可以对手镯进行准确的鉴定。
翡翠的起胶,起荧光和有刚性,三个词都说明了种老你是否能分辩了

翡翠的起胶,起荧光和有刚性,三个词都说明了种老你是否能分辩了展开全文“刚性“”起荧“”起胶“经常听商家说:这翡翠种老肉细,起光起荧,刚性十足值得收藏!什么?起荧?刚性?什么鬼?又一商家说:瞧这翡翠多漂亮,都起胶了!什么?起胶?又是什么鬼?你是否同样被翡翠的这些专业术语所困惑呢?或许你早就听说过这些词汇,那你真的懂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这些个术语都什么意思。
一.什么叫刚性翡翠刚性的产生是由于翡翠质地非常细腻,晶粒间结合非常紧密,且硬度及净度极高,通过抛光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光感锐利清晰,反差对比强烈,所产生的光学效应使人在感官上感受到如钢的表面一般坚硬刚毅,寒光冷冷的感觉。
产生刚性有四个条件:1.种老2.净度高3.表面是弧面4.精抛光但是具备这些也不一定能产生刚性,而不具备则一定不会产生刚性。
这就是翡翠的奇妙之处,每件翡翠的基本构成稍有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效果都会不一样。
二、什么是起荧再来说起荧,荧就是荧光(莹光)。
翡翠的起荧现象是因为微粒晶体排列整齐有序,从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是翡翠的矿物成分在高压低温变质作用下的产物。
一件翡翠内部颗粒细小,凭肉眼几乎不可见,这就是所谓的“种老、肉细”,再加上后期雕刻造型的配合,以及适当的光线,就会有荧光(莹光)这样的现象出现。
荧光说白了就是一种光学现象。
翡翠起荧光,再通俗的说就是一件翡翠通过光线的折射使整块翡翠明暗不均,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荧光越强反差就越明显。
三、起胶与起荧不一样的是起胶是由于晶体排列较无序加上光线进入后所产生的效果,简单的说就是它不像起莹那样微微泛光,而是是整块的、连绵不绝,于是看上去就像是一块胶一样。
起胶的翡翠给人感觉十分温润,目前市场上大受欢迎的“木那”的料子就有这种感觉。
而无色玻璃种起的“胶”绝不是一般的胶的概念,它把翡翠走向透明极致形成的强玻璃光泽又重新拉回了温润的玉感范畴,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不刻意出彩,却掩盖不住王者的气魄!那么,刚性,起荧,起胶这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一件翡翠显刚性的大多同时起荧,但起荧的不一定具有刚性,而起胶和起荧一般是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块翡翠上的,因为它们是两种分子不同的排序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翡翠的颜色与色彩学的关系

翡翠的颜色与色彩学的关系作者:杨华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10期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其中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又名绿羽鸟),合称翡翠。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因而我们也常说,红为翡绿为翠,但翡翠的颜色不只是红和绿。
我们通常能看到的颜色有红、黄、绿、紫、蓝、黑、白,如此看来翡翠颜色的复杂性远不是用单一色彩可以描述出来的,单就翡翠的绿色,都很难找到两块绿色完全相同的翠,翡翠颜色的多样性和翡翠的成因关系密切,所展现出来的颜色与生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参与度有关,因此翡翠颜色的判定全靠個人的眼睛辨识能力,而这种辨识能力又有很多个人喜好的主观因素掺杂,所以使得翡翠颜色没有统一或相对的标准可言。
翡翠可以呈现各种颜色,按照翡翠颜色的地质作用成因,可以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
原生色,是指翡翠在地表以下,在各种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
这种颜色与翡翠的矿物化学元素、矿物成分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在翡翠晶体的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颜色。
它是比较固定的颜色,是用酸不能溶走的。
例如白色系列、紫色系列、各种色调的绿色系列和黑色系列翡翠的颜色,都是属于原生色。
次生色,是指外力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
翡翠露出地表之后,处于地表常温、常压、氧化、多水的条件下,许多矿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再加上日夜温差的变化等原因,就会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
由于氧化和水解作用的结果,在翡翠外表就会形成风化壳。
风化壳经常呈现黄色、棕色、棕红色和褐红色。
这些颜色,是由于翡翠中含铁矿物风化后释放出来的氧化铁呈胶体淋滤渗透于翡翠晶体颗粒之间的空隙中或微细裂隙中所致。
这些颜色,不是翡翠晶体固有的颜色。
这些颜色是不稳定的,用强酸浸泡有可能完全溶走,从而使翡翠褪色。
原生色与翡翠的化学成分有关,引起翡翠或其他宝石致色,必须含有色素离子。
什么样的翡翠会“起荧”?

什么样的翡翠会“起荧”?
荧光,在宝石学中是指宝石矿物在受外界能量(如紫外线、X射线等)激发时发光、激发源撤除后发光立即停止的现象;“起荧”则是翡翠市场上流行的商业名词,形容在晃动翡翠时产生的一种柔和的、朦朦胧胧的白光,好似晚上薄云游动下的月光,飘逸灵动。
那么,什么样的翡翠才有此奇妙现象呢?
颜色
一般来说,白色、无色的翡翠“起荧”现象明显,绿色及其他深色翡翠虽然也可有“起荧”现象,但浓郁的颜色会削弱其效果。
加工
当光线射入抛光良好的弧面型翡翠饰品(手镯、戒面及局部呈弧面型的雕件等),可以发生折射、反射从而使光线在翡翠内部或凝聚、或发散,进而产生“起荧”现象。
因此,弧面型琢形和抛光程度也是翡翠“起荧”的必要条件。
翡翠的质地
翡翠的质地是出现“起荧”现象的最重要因素,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越细,质地越细腻,透明度越高,则“起荧”现象越容易发生,一般来说,玻璃种和冰种翡翠可有此现象,因此,“起荧”翡翠一般为品质优良的精品,价格昂贵。
值得注意的是,“物极必反”,若翡翠的透明度极高,清澈如水,使入射光线直接穿透翡翠,则不能出现“起荧”现象。
翡翠荧光反应的原理

翡翠荧光反应的原理
翡翠荧光是一种特殊的荧光现象,它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
1. 矿石结构:翡翠是一种复杂的铁镁铝硅酸盐矿石,其中含有少量的铬离子(Cr3+)。
这些铬离子占据了矿石晶格中的特定位置,形成了翡翠的晶体结构。
2. 分子能级:铬离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它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荧光现象。
在翡翠的晶格中,铬离子的d轨道分裂成了不同的能级。
正常情况下,铬离子的一个电子会处于较高的d能级中。
当翡翠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紫外线的能量足够激发翡翠中的电子跃迁到较高的d能级上。
这个跃迁过程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使得翡翠对紫外线呈现出吸收性质。
当紫外线停止照射时,电子会自发地返回到低能级上,释放出能量。
这些释放出的能量具有不同的波长,主要集中在翡翠的绿色和红色区域。
这就是为什么翡翠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呈现出明亮的荧光颜色,通常是绿色。
同时,一些翡翠还会呈现出红色的荧光。
这是因为翡翠中的铬离子存在不同的电子能级跃迁,导致了荧光颜色的差异。
总而言之,翡翠荧光的原理是在紫外线照射下,铬离子的电子跃迁产生能量差,并以可见光的形式向周围环境发射,形成翡翠特有的荧光现象。
浅粉红色翡翠的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分析

‟ ∑ ˋ ∭; ∯∑ ˋ ‟ ∳ ∰ ∭ ∰ ∳ ‟ ∭ ’ ˇ ; ⦠ ‟ 0 0. 6 4 5 0 3 0 0. 6 5 5 0; 1 6 0. 0 1 6 0; 3 3 0. 1 6 9 0 3
1 引 言
近年来 ,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主体颜色呈粉红色 , 并往往具有 明显白色 条 带 状 结 构 的 翡 翠 品 种 , 这类翡翠 产于缅甸的帕敢和美菱角地区 , 产出时带 黑 色皮 。 浅粉红色 翡 翠 的 白 色 条 带 有 粗 有 细 , 呈平 产量极为稀少 ,
1, 2] 行状 、 雁形状分布 , 肉眼可观察到白色与粉色之间的 界限 [ 。 然而 , 国内外文献资料上很少介绍这类具有白 ] 3 色条带的浅粉红色翡翠 , 甚至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 颜色鲜艳的浅粉红色翡翠因产量极为稀少具有较高的经 ] 2 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 它的出现也无疑增加了翡翠家族的品种 。 欧阳秋眉等[ 曾对这类粉色翡翠进行了宝石学
摘要 通过对白色条带的浅粉红色翡翠进行 X 射线荧光 ( 光谱 、 拉曼光谱和紫外 可 见 光 ( ) 吸收光谱 X R F) UV V I S 的测试分析 , 得出其属于硬玉型翡翠 , 特征拉曼 位 移 有 3 分别是由 S 7 7, 7 0 0和1 0 3 9c m-1 , i O 的 不 对 称 弯 曲 振 动、
特征研究 , 并提出白色条带是由于剪切应力而呈碎裂结构形成 , 粉色则是由含极少量 M n和 F e元素而致色的 。 [ ] 4 2+ 粉紫 、 紫和蓝紫等 , 其中 C u r t i s s 认为翡翠的粉色是与晶格中的 M n 致色有关 。 紫色翡翠的颜色可分为浅紫 、
[ ,] 2+ 2- 3+ 浅紫和粉紫色与粉色翡翠的 色调较为 接 近 , 之间的电荷 R o s s m a n5 6 认 为 翡 翠 的 浅 紫 色 是 由 F e O F e
珠光粉的原理

珠光粉的原理珠光粉是一种在化妆品中常用的颜料,其主要作用是为化妆品赋予反射光泽的效果。
它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和干涉效应。
首先,珠光粉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或者云母,通常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形成微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的直径一般在5至100微米之间,其中较大的颗粒可以带来更明显的光反射效果。
当光线照射到涂有珠光粉的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直接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珠光粉中,并在微粒表面发生多次反射。
这些多次反射导致光的干涉效应,使得光线在不同的角度和路径下发生相位差,从而产生了色彩的变化。
具体来说,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珠光粉表面时,正常入射的光会发生反射,产生明亮的白色。
而当光线以其他角度入射时,会发生折射和干涉,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角度下相位差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这就是为什么珠光粉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颜色效果的原因。
此外,珠光粉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影响其反射光泽的特性。
较大的颗粒会产生粗糙表面,从而导致光线的散射和多次反射增强,使得颜色更加明亮且具有较高的遮盖性。
而较小的颗粒则会产生光滑的表面,从而减少光线的散射和多次反射,使得颜色更加细腻且具有较强的透明感。
此外,除了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珠光粉的颜色还可以通过涂层或者添加特定的色素来调整。
涂层可以改变颗粒表面的折射率和反射性能,从而改变珠光粉的颜色和光泽效果。
而添加特定的色素则可以使珠光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从而满足不同化妆品产品的需求。
总的来说,珠光粉利用光的折射和干涉效应,通过微粒的颗粒大小和形状、涂层以及添加特定色素等手段,实现了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和反射光泽,使得化妆品更具吸引力和光泽感。
怎么判断翡翠颜色是染色的?7步教你识破染色翡翠

怎么判断翡翠颜色是染色的?7步教你识破染色翡翠一:人眼观察人眼观察虽然可能准确性不那么高,但却是一种很直观便捷的方法。
如果用人眼观察翡翠的颜色,色调浮夸,很不自然的话,大概率这个翡翠是人工上色。
上色翡翠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般是颜色匀称的,但是颜色没有浓淡之分。
还有一种是颜色不太匀称的,但是一般都外浓里浅。
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高倍放大镜主要用来观察那种十分像真品的翡翠,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留意翡翠的填充颜色,在两种色调交汇的地方看色调是否自然,发现真色与假色在色彩方面的差别。
三:沸水浸泡沸水浸泡对于辨别上色翡翠也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对于那种用无机物原材料上色的翡翠,放到沸水里浸泡一定时间,水就会变色。
但这个方法并不是对所有上色翡翠都有效!上色翡翠怎么辨别2翡翠上色的辨别首先利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天然翡翠具有高于染色翡翠的润泽度和透明度,而且水头十足,颜色饱满正常,而上色的润泽度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表面比较枯燥,颜色夸张,不自然;其次天然的翡翠在紫外线荧光灯的照耀下一般没有荧光反响,而被上色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使用查氏滤色镜进行鉴别,辐照上色的翡翠,其绿色仅在表面,呈环带状或斑块状分布,这样的C货翡翠在查氏镜下呈紫赤色,而天然的不会。
1/利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天然翡翠一般具有高于染色翡翠的润泽度和透明度,而且水头十足,颜色饱满正常,而上色翡翠润泽度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表面比较枯燥,而且颜色夸张,不自然天然翡翠一般具有高于上色翡翠的润泽度和透明度,而且水头十足,颜色饱满正常,而上色翡翠润泽度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表面比较枯燥,而且颜色是否夸张,是否反差大,不正,不自然。
颜色不夸张的C货有两种情况,一是色不均匀,但裂隙等组织疏松处存在堆积:二是色均匀,无色丝、色根,与真品差别是无色头色尾之分,也无浓淡之分,这样的为注入有色胶所致。
2/使用特定灯光照射鉴别,天然的翡翠,在紫外线荧光灯的照耀下一般没有荧光反响,而被上色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可用紫外线荧光灯:天然的翡翠,在紫外线荧光灯的照耀下一般没有荧光反响,而被上色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
翡翠abc鉴别方法

翡翠abc鉴别方法许多人在选择翡翠的时候,要绿、要透、要水、没有杂质、没有裂纹,这几点是对的,还有一点,必需要是真货、自然A货翡翠。
其他的才是考虑选翡翠的标准。
当今翡翠市场上,B货日益增多,以冒充自然A货翡翠,虽然经常让人很迷惑,但也并不是无章可循,自然翡翠和经过酸洗的B货翡翠都有其固有的特征,在肯定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区分的。
翡翠abc鉴别方法如下:要了解翡翠A货和B货、C货的区分,首先要弄清晰什么叫翡翠A货?、B货、C货!翡翠A货,是纯自然翡翠,没有经过任何额外的处理。
A货翡翠原石只经过开料、切片、雕琢、打磨、抛光等物理加工过程变成翡翠成品或半成品。
翡翠B货,经强酸浸蚀和注胶的翡翠制品。
B货在加工过程中,不只是进行物理加工,还进行化学处理,用强酸对翡翠进行酸洗(除掉翡翠地子里的黑点杂色使之变得干净美丽,造成了翡翠的内部结构疏松),酸洗后填充明胶或者树脂加以凝固。
翡翠C货,是经过人工加色处理翡翠的统称,C货翡翠的名称的来源于Color,意思是加色、染色,取第一个字母的C,来代表这一类翡翠。
一般来说,C货翡翠根据染色染料可分为:有机物染料染色的、无机物(Cr盐)染料染色的两种,假如根据染色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染色、部分染色和色上加色的三种类型。
翡翠B+C货,经过酸洗后去杂质并充填染色的,俗称B+C货。
C 货翡翠常见染成绿色的,也有染成黄色、紫色、红色的,加色的目的就是为了满意人们对翡翠颜色的追求与宠爱。
但是,染过色的翡翠耐久性较差,当遇到紫外线的照耀、高温或接触化学液体时,染料会发生改变或被溶解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掉色,影响佩戴。
B货上有黑斑俗称脏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破坏玉石的分子结构,去掉脏、绵增加透亮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充填物注入因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增加透亮度作用。
稍微撞击,声音沉闷,没有A货的嘹亮声。
B货翡翠初看颜色不错,但细致视察,颜色发呆发邪,灯下视察,透亮度各处一样,有较强的荧光。
翡翠荧光知识点总结图

翡翠荧光知识点总结图翡翠荧光的特点:1. 颜色变化翡翠荧光的特点之一是颜色的变化。
在紫外线照射下,翡翠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绿色、蓝色、粉红色等。
这种颜色变化使翡翠更加具有魅力。
2. 光泽增强翡翠荧光还可以增强翡翠的光泽。
当翡翠暴露在紫外线下时,它的光泽会变得更加明亮,更加迷人。
这种光泽效应使翡翠在阳光下或人造光线下更加闪耀。
3. 鉴别作用翡翠荧光还可以用来鉴别真假翡翠。
很多假冒的翡翠在紫外线下是不会发出荧光的,而真正的翡翠在紫外线下是会有特殊的荧光效应的。
因此,通过观察翡翠在紫外线下的荧光效应,可以很好地鉴别真假翡翠。
4. 化学成分翡翠荧光的产生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通常来说,翡翠中含有一定量的铬元素,这种元素在紫外线下会产生荧光效应。
而且,一些特定的翡翠宝石会因为不同的化学成分而显示出不同的荧光效应,这也给翡翠的鉴别和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翡翠荧光的影响:1. 价格影响翡翠的荧光效应会影响其价格。
一般来说,具有比较明显荧光效应的翡翠会更加受欢迎,也会更加昂贵。
因为这种荧光效应可以使翡翠看起来更加美丽,并且在阳光下或人造光线下更加引人注目。
2. 饰品设计翡翠的荧光效应也会影响到饰品的设计。
设计师可以根据翡翠的荧光效应来设计更加吸引人的饰品,使得饰品更加独特和具有艺术感。
3. 现代科技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也开始利用翡翠的荧光效应来进行创作。
他们通过特殊的灯光和控制技术,使得翡翠的荧光效应可以被更好地展现出来,从而创作出更加奇特和有趣的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翡翠荧光是翡翠宝石独特的一种性质,它使得翡翠更加具有魅力,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鉴别和创作的可能。
在未来,翡翠的荧光效应可能会被更加充分地利用,使得翡翠在艺术和饰品领域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
浅谈翡翠表面残留的抛光粉

浅谈翡翠表面残留的抛光粉经常有人疑惑说,A货翡翠的鉴定证书上写:见抛光粉残余,这是代表什么意思?下面给大家看看国检的一篇文章。
翡翠颜色的体现形式:1.自然色:不管是翠绿色还是褐红色,其颜色的富存状态均是在硬玉晶体内部成色。
颜色是以整个颗粒状态、脉状或不规则状态分布,有透明感,分布比较自然。
2.次生色:颜色的产生是在成玉之后形成,其分布规律主要是在缝隙间或矿物颗粒间分布,受缝隙的控制,呈网状、片状、浸染状,颜色分布不均匀,不具结晶状态。
3.表层色:是一种人工浸染色。
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翡翠的表面涂一层有色的物质,像绿漆,使翡翠看起来鲜艳漂亮(如图1所示);二是在翡翠的近表面浸入一些有色物质,像抛光粉,从而使白色或色彩不鲜艳的翡翠增色。
这两种处理的颜色很容易还原褪色。
图1近期,就玉器商家委托送检样品来看,经常出现翡翠饰品表面残留抛光粉的情况。
其翡翠饰品表面残留抛光粉末主要是以绿色、蓝色和紫色等为主。
翡翠的抛光工序中加入颜色鲜艳的抛光粉末,以改善翡翠的体色,使原本为较淡体色的翡翠表面蒙上一层浅浅的绿色或紫色,使翡翠的价格有所增值。
现将常见的三种残留抛光粉的颜色情况在显微照相下予以举例说明:绿色抛光粉主要用于浅绿体色的翡翠表面,使原本绿色色根附近的绿色面积增加或使原本不是很浓的绿色色根部位颜色加深(如图2所示)。
图2蓝色抛光粉主要用于体表颜色近于白色的翡翠表层裂隙中,使蓝色抛光粉通过表面裂隙渗入翡翠内部,以仿“飘蓝花“翡翠(如图2所示)。
图3紫色抛光粉主要用于原本为浅绿色的翡翠表面,使浅绿色翡翠体表面蒙上一层淡淡的紫色,以仿“春带彩”翡翠(如图4所示)。
紫色抛光粉也可用于原本为浅紫色的翡翠表面使浅紫色颜色加深(如图5所示)。
图4图5翡翠表面残留抛光粉样品的鉴别方法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只要是通过强/冷光源下肉眼仔细观察或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即可发现残留痕迹。
存在鲜艳颜色抛光粉的样品在肉眼观察时局部可见到颜色集中呈点状、网状和片状分布于翡翠表面的微裂隙间并延裂隙集中处大量散开分布等特点来鉴别区分。
荧光粉的原理

荧光粉的原理荧光粉,又称荧光颜料,是一种特殊的发光材料,它在紫外线或蓝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出可见光。
荧光粉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荧光灯、荧光笔、荧光涂料等,而其原理也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本文将围绕荧光粉的原理展开讨论。
荧光粉的发光原理主要是通过荧光效应实现的。
当荧光粉受到紫外线或蓝光的照射时,其内部的原子或分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电子跃迁至激发态,形成激发态的电子。
而激发态的电子并不稳定,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退激发,返回基态。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释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形成可见光。
这就是荧光粉发光的基本原理。
荧光粉的发光原理还涉及到能级结构的问题。
在荧光粉内部,存在着多级能级的结构,当外界光源照射到荧光粉上时,处于基态的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
而激发态的电子并不稳定,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退激发,返回基态。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释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形成可见光。
这就是荧光粉发光的基本原理。
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取决于其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不同的荧光粉会吸收和发射不同波长的光,因此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比如,钴酸锌荧光粉会发出蓝色的光,铅橙荧光粉会发出橙色的光,而硫化锌荧光粉则会发出绿色的光。
这种特性使得荧光粉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光效。
除了荧光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外,其粒径和形状也会影响其发光效果。
一般来说,粒径较小的荧光粉会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发光效果,而粒径较大的荧光粉则会呈现出不均匀的发光效果。
而荧光粉的形状也会影响其在材料中的分散性和透光性,从而影响其发光效果。
总的来说,荧光粉的发光原理是通过吸收外界光能,电子跃迁至激发态,再退激发至基态释放能量的过程实现的。
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结构,同时也受到粒径和形状的影响。
了解荧光粉的发光原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荧光产品,也为荧光材料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们对荧光粉的原理有所帮助。
翡翠的颜色特征及成因

二、次生色
次生色:行上将其称为翡翠“皮”的颜色。 次生色是外生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 即由次生矿物造成的颜色。
分布特征:存在翡翠的各种微细孔隙中, 沿裂隙、晶体颗粒边界分布,形成网格状 的色形。
外观特征:颗粒很小,很难看见,造成翡 翠带有黄色、褐红色、灰绿色等。
1、氧化次生色
(1)色调特征: 主要的色彩有土黄色、 红褐色、褐红色等,
微观上,颜色沿裂隙和晶粒边界分布, 形成树根状(网状)结构。
原生绿色与次生绿色相互叠加
次生色的色形为树根状、网格状,其本质 是沿裂隙分布的次生物质造成的颜色。
次生色是外来机械渗入晶体空隙中,这种 颜色在化学上是不稳定的,用强酸侵泡有 可能完全溶走,从而使翡翠褪色。
原生色是比较固定的颜色,用酸是不可能 溶走的。
原生色的色形有脉状(色根)、斑块状、 团块状,其本质是矿物晶体颗粒的颜色;
原生色的成因和特征
(1)绿色翡翠的含矿溶液沿早期翡翠矿体的 裂隙,微裂隙活动形成脉状的绿色翡翠 (色根);Fra bibliotek翡翠的色根
在色翡翠或其他颜色的翡翠成品或翡翠原 料中,经常可以看见一点状或者是条带状 的,颜色比较深一些的颜色(如绿色), 慢慢渐变过渡到相对较浅的颜色,这类颜 色深一些的颜色就称为色根。
色根在赌石中经常见到的一个词——癣, 是同一种东西,只是颜色非常深、面积大 的叫做翡翠的癣,面积小的叫色根。
(2)紫色翡翠的颜色比较浅,通常成片分布, 与白色翡翠的界线模糊,团块状分布,微 观上形成小斑块状的色形。
(3)灰黑色是翡翠中粗大的角闪石晶体造成 的,呈边界清晰的团块状。
(4)灰绿色是翡翠中的绿辉石微晶集合体造 成的,呈条带状或者团块状。
原生色与次生色之分——“肉色”与“皮色”
翡翠呈色机理探讨

—
表 1 不 同颜 色 翡 翠 的 电子 探 针 分 析 ( WB /0 2 1— )
F( 1 2号 )
F 2
75 .7
77 . 4
1.7 42
80 .9
1 .9 41
l .4 22
4 .0 94
5 培7 7
O1 .7
02 -1
02 .6
翡翠的矿物组成 划分成 四大类 : ①辉石族 矿物—— 硬玉、 钠铬辉 石和绿辉石 ; 闪石族矿物 ; ② ③长石族矿物——钠长石。④ 其他矿物 。
121 辉 石 族 矿 物 的 影 响 硬 玉是 大 多 数 翡 翠 的 主 要 组 成 矿 物 , 含 .. 其 量 直 接 影 响着 翡 翠 的颜 色 特 征 和 档 次高 低 。 色 、 色 、 红 紫 白色 翡翠 中硬 玉 含 量 占 9 % 以上 。 苹 果 绿 、 绿 色 、 母 绿 色 、 9 翠 祖 深绿 色 翡 翠 也 基 本 上 是 由硬 玉组 成 的 , 祖 母 绿色 和 深绿 色翡 翠 中含 少量 的绿 辉 石或 霓石 但 。 在 以硬 玉 为 主 的翡 翠 中 , 钠铬 辉 石是 翠 绿 色 ; 在 以钠 铬 辉石 为 主 而 的翡 翠 中 , 铬 辉石 是 深绿 或 黑 绿色 , 于颜 色深 , 得 翡翠 不 透 明日 钠 由 使 。 1 . 闪 石族 矿 物 对 翡 翠 质 量 的影 响 闪 石 族 矿 物 翡 翠 中有 的 呈 黄 .2 2 绿 色或 深 绿 色 , 的 呈蓝 绿 色或 蓝 色 ( 所 谓 的 “ 蓝花 ”) 有 即 飘 。 1 . 长 石族 矿 物 对 翡 翠 质 量 的影 响 少 量 的 钠 长 石 的存 在 可 以改 .3 2
2 次 生 颜 色呈 色 机 理
翡翠飘雪的原理

翡翠飘雪的原理翡翠飘雪是一种特殊的翡翠珠宝加工技术,通过在翡翠上刻制出微小的凹槽,然后填充上粉末翡翠材料再进行烧结而成的。
这种加工技术被称为“飘雪”是因为填充的粉末翡翠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因为折射和反射的不同而呈现出闪烁的效果,就像飘雪一样美丽而闪耀。
翡翠飘雪的原理涉及到翡翠的物理特性,以及粉末翡翠材料的加工工艺。
首先,翡翠是一种宝石矿物,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通常由铝和硅元素组成。
翡翠的结晶形态为累晶形,具有块状和纤维状的两种形式。
在加工过程中,翡翠首先被切割成适当的形状,然后进行加工和打磨,形成所需的凹槽。
其次,粉末翡翠材料是通过机械研磨和混合的方式制备而成的。
这些粉末材料的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在翡翠飘雪过程中,这些粉末翡翠被填充到翡翠的凹槽中,并将其压实。
粉末翡翠材料的填充和压实是翡翠飘雪的关键步骤。
在填充过程中,粉末翡翠填满凹槽并与翡翠表面接触。
接下来,通过适当的加热处理,粉末翡翠材料在高温下开始烧结。
烧结是一种固体颗粒通过加热和压力作用下的结合过程。
在烧结过程中,翡翠凹槽中的粉末翡翠材料与周围的翡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在凹槽填充和烧结完成之后,翡翠表面会形成微凹槽和粉末翡翠材料的微小结晶。
这些微凹槽和微小结晶会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反射和折射的效果,从而呈现出翡翠飘雪的闪烁效果。
光线打在翡翠飘雪上,经过不同方向的折射和反射,使得翡翠飘雪显现出多样的颜色和闪烁效果。
总的来说,翡翠飘雪通过填充粉末翡翠材料到翡翠凹槽中,并进行烧结,形成微小的结晶和凹槽,从而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闪烁效果。
这种特殊的加工技术使得翡翠珠宝更加独特和美丽,成为翡翠制品市场上的一种热门工艺。
荧光粉色值cmyk

荧光粉色值cmyk
在设计软件中,荧光粉(也称为霓虹粉或亮粉色)的颜色值使用CMYK色彩模式表示时,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印刷材料和打印机可能产生略微不同的结果。
然而,一个常见的CMYK值用来表示荧光粉色可能是:
- C(Cyan):0%
- M(Magenta):100%
- Y(Yellow):10%
- K(Key/Black):0%
请注意,这个值只是一个参考,实际的CMYK值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打印环境和所需的精确颜色进行调整。
设计师通常会使用色彩管理工具和打样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颜色符合预期。
在RGB色彩模式下,荧光粉可能会有一个更明确的颜色值,例如:
- R(Red):255
- G(Green):0
- B(Blue):127
这个RGB值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屏幕上表示,但请记住,从屏幕到印刷品的颜色转换通常涉及颜色校正和调整,因为RGB是基于光的色彩模式,而CMYK 是基于颜料的色彩模式,两者表现颜色的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
珠光的原理

珠光的原理珠光,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光效,常常出现在珠宝、贝壳、珍珠等物体表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赞叹。
那么,珠光的原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珠光的形成原理。
珠光是由于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分光线会穿过物体表面并发生折射。
这种反射和折射的作用,使得人们在观察物体时,能够看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其次,珠光的颜色和光泽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与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些特定的材料表面,会存在着微小的凹凸结构或者微小的颗粒。
当光线照射到这些表面时,由于光线的波长和表面结构的尺度相当,会发生衍射现象,使得不同波长的光线以不同的角度被反射或折射,从而产生出多彩的珠光效果。
而物体表面的光滑度和折射率也会影响珠光的颜色和光泽,使得不同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另外,珠光的原理还与光线的入射角度有关。
当光线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射和折射效果,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颜色。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珠宝或者贝壳时,会看到不同的珠光效果的原因。
总的来说,珠光的原理是由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效应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光滑度和折射率,以及光线的入射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珠光的颜色和光泽。
因此,珠光的美丽和神秘正是由这些微观的物理效应所决定的。
通过对珠光原理的了解,我们不仅能够欣赏珠光的美丽,更能够深入理解光的物理特性和微观结构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认识珠光,增进对光学原理的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发现和欣赏珠光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色荧光翡翠的呈色机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翡翠珠宝市场也逐渐走向繁荣,翡
翠的价格日益高涨,翡翠原石的开采亦日益加剧。
自2012年以来,翡翠市场中
逐渐出现了一种在紫外荧光灯下通体呈现粉色荧光的翡翠。
这种翡翠的普遍特点
是价值不是很高,颗粒较粗,在40倍显微镜下明显可见颗粒,红外光谱图谱显
示为天然翡翠,仅含有轻微蜡峰,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显示主要元素为Na、Al、Si、O,少量杂质元素Ca、Fe、Mg。
研究显示,这种翡翠为天然翡翠,发荧光部
分极有可能为翡翠本身的成分,是一种紫外荧光可以发出粉色荧光的天然翡翠。
关键词:粉色荧光;翡翠;红外光谱;电子探针
The coloration mechanism of pink fluorescent jadeite
Yang xiaorong1,Pan jian2
(China Cloud Union Gem & Jade Quality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Kunming 650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the jadeite jewelry market has gradually become prosperous,the price of jadeite is increasing,and
the exploitation of jadeite is also increasing. Since 2012,a kind of light-colored jadeite has gradually appeared in the jadeite market,which shows pink fluorescence under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lamp.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this kind of jadeite is that its value is not very high,and its particles are relatively coarse. The coarse particles can be seen clearly under 40 time microscope. Infrared spectrum shows that it is natural jadeite with only slight wax peaks. Electron probe X-ray micro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kind of jadeite has the main elements Na,Al,Si,O,and a small amount of impurity elements Ca,Fe and Mg. Research shows that this kind of jadeite
is natural jadeite,and the fluorescent part is very likely to be the component of jadeite itself,which is a kind of natural jadeite that can emit pink fluorescence by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Key words:pink fluorescent;jadeite;infrared spectrum;electron probe X-ray.
1背景
近10年来,翡翠原料的持续开发导致翡翠资源日益减少,随着缅甸政府控制原料出口,翡翠矿石资源在市面上更加稀缺,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在紫外荧光灯下发强粉色荧光的翡翠,初步研究应该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翡翠原料。
2 样品
2.1 样品的外观特征
此次用来做测试的翡翠原料是一只翡翠手镯(如图1),此种手镯颗粒较粗,透明度不高。
翡翠手镯在紫外荧光照射时通体呈现粉色荧光,由于深色部分的体色较深,粉色荧光呈
现的不明显,因此,笔者选取翡翠样品的浅色部位,经紫外荧光笔照射呈现强粉色荧光(如
图2)。
图2 翡翠样品的紫外荧光特征
Fig.2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adeite sample
2.2样品的基本特征
翡翠样品的折射率为1.66(点测),密度为3.28,分光镜下无特征吸收光谱。
3.测试方法
3.1放大显微镜特征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翡翠颗粒结构紧密,显示为天然翡翠放大特征(如图3)。
图3 翡翠样品显微镜下特征
Fig.3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adeite sample
3.2 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
将翡翠样品置于红外光谱仪中测试,可见此翡翠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显示为硬玉的特征吸收峰(如图4),且红外光谱透射吸收峰显示为天然翡翠吸收峰,仅出现微量的蜡的吸收峰。
由于在翡翠饰品的加工过程中,用蜡来润滑为常规工序,因此,有微量的蜡的吸收峰被视为是正常的。
图4 翡翠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Fig.4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Jadeite Sample
3.3 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测试
此次在翡翠样品的四个区域选择了四个点进行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其中区域1和区域4的点指向翡翠颗粒区域,区域2和区域3的点指向翡翠颗粒间隙区域(如图5)。
如测试结果所示,四个区域共同的结果显示为主要成分为Na、Al、Si、O,其中区域1和区域4含有少量杂质元素Ca、Fe、Mg(如图6-9)。
图5 电子探针扫描区域指示
Fig.5 Electron Probe Scanning Area Indication
图9 区域4电子探针扫描结果
Fig.9 Electron Probe Scanning Result of Area4
笔者将样品放在沸水中煮一个小时之后,用紫外荧光笔照射翡翠手镯相同位置,发现粉红色荧光依然非常明显(如图10-11)。
图10-11 沸水煮后翡翠样品紫外荧光特征
Fig.10-11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Jadeite Samples Boiled for one hour
图12 沸水煮一小时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Fig.12 Infrared spectra of sample boiled for one hour
但是,此时用红外光谱测试样品时可以看到,翡翠样品用于抛光时使用的轻微蜡峰已经基本消失(如图12)。
4.测试结果
该翡翠样品折射率1.66(点测),密度3.28,分光镜下无特征吸收光谱。
放大观察可见天然翡翠特征,红外光谱图谱为天然翡翠特征吸收峰,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显示为天然翡翠化学成分,含少量微量元素。
将翡翠样品置于煮沸的水中一个小时,翡翠样品中的蜡峰基本消失,而导致该翡翠样品呈现粉红色紫外荧光的物质依然存在。
5.推论
目前所做的一系列测试显示,此类翡翠样品为天然翡翠,含有少量的蜡峰,不影响翡翠定名为天然翡翠。
粉红色呈现紫外荧光的物质在高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而蜡质消失。
因此,初步推测造成此种翡翠呈现粉红色紫外荧光的物质为翡翠本身的成分。
参考文献:
[1]系统宝石学,张蓓莉,地质出版社;
[2]应用翡翠宝石学,袁心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的基础及应用,曾毅、吴伟、高建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