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 第2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 流动与控制 PPT
体育社会学ppt课件

第一节 社会学概述
一、社会学的定义 二、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四、社会学的特点和功能
30
一、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从某种角
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社会主体的人, 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 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 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学科。
在大众体育领域,着重研究影响和制约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 上社会因素;还要研究大众体育的参加群体以及体育群体形成、 发展和解体的过程,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体育关系,体育群体与其 他集团的关系等。
在学校体育领域,研究学校体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校体育与社区 体育、家庭体育之间的关系,学校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体的关系; 业余训练与学校体育中的融合问题以及家庭对学生参加体育训练 的支持或反对的程度;研究学校体育中的人员社会互动和各种体 育群体发生、发展、解体的规律等。
25
六、体育社会学研究是一种综合集成技术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成为一种综合集成
技术,即三个“板块”的高度综合: (一)专家群体(主要是各种有关专家和管理
人员); (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验的数据和各种信息
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三)把各种基础学科的科学理论与个人的经
验知识结合起来。
26
32
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是社会,二是个人及社会行为,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1、从整体上研究社会 2、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
7
体育现象的扩大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如奥林匹克运动的 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竞技活动的参与等); 体育文化的普及(如体育教育的普及、人的主体 意识在体育中的觉醒、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等); 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结合(如电视转播的 出现和繁荣); 体育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发展(如体育人口的迅速 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的社会化、体育管理的社团 化)。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第一章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1体育社会现象概述2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3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几个基本命题。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从、流动和控制1社会分从与体育运动2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3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第三章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1体育运动与经济的互动2体育运动与政治的互动3人口结构中的体育运动4体育运动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的互动6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第四章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1文化的一般概述2文化的要素与特性3体育文化的概述4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第五章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1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1社会恶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2社会中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3社会良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第六章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1不同制度的体育运动2体育运动的制度结构3中国体育制度的演变与创新第七章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1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2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3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第八章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1生活方式的概述2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3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的改善4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第九章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竞技体育概述2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3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4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5竞技体育的分类6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第十章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实惠体育概述2社会体育参与概述3社会体育与社会健康第十一章体育群体与人群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群体概述2体育群体概述3老年人体育4妇女体育5农民工体育6残疾人体育第十二章体育运动的民族与宗教问题1民族问题概述2体育运动与民族3体育与民族主义4宗教原理5体育与宗教关系6警惕邪教利用体育借尸还魂第十三章体育的社会问题1体育社会问题概述2体育社会问题特点和种类3体育社会人体的预防和解决第十四章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1体育社会学学科方法论2体育社会学研究程序3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方法绪论1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体育现象扩大化与复杂化的趋势,传统体育教育的理论已无法全面回答这样的体育运动中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控制

05
应对体育运动中社会 分层与流动控制的策 略与建议
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分层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打破地域、城乡、校际等壁垒,促进体育资源均衡配置
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推动优质体育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延伸,缩小城乡和校际 间的体育发展差距。
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确保机会公平
建立科学、公正的体育人才选拔机制,避免社会分层对运动员选拔的不良影响,为每个 人提供平等的参与和竞争机会。
流动控制不仅影响体育运动的实际流动情况,还会影响人们对社会 分层的认知和态度。
社会分层与流动控制的互动关系分析
社会分层是流动控制的基础
社会分层决定了不同社会阶层在体育运动中的起点和机会,为流动控制提供了基础。
流动控制是社会分层的手段
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流动控制,可以调整不同社会阶层在体育领域中的地位和机会,从而实 现或维护特定的社会分层。
技术交流受限
流动控制限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使得一些 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理念无法得到广泛应用,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
赛事举办受限
流动控制可能对国际赛事的举办造成限制,使得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无 法参加国际比赛,降低了比赛的竞争水平和观赏性。
社会分层与流动控制带来的其他问题
社会认同问题
体育运动中的流动控制实践
1 2
运动员流动控制
通过选拔、培养、转会等手段,对运动员的流动 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实现运动员资源的优化配置 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赛事资源流动控制
对赛事的资金、场地、设备等资源进行管理和调 控,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
体育信息流动控制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对体育信息进行传 播和管理,以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参与体育运动 。
体育社会学(第二章)卢元镇第四版

1不要高估体育控制的社会功能 2安全阀有时会产生副作用 3防止社会越轨行为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1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 2体育的社会控制作用 3体育的社会控制机构
体育的社会控制机构
行政机构
主要指各级政府 的体育行政机构, 包括各级的政府 领导、管理部门。
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
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校、 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 研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 新闻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行 政型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 开设的医院及门诊部等。
与终 间身 断参 性与 参 与
与主 被动 动参 参与 与
04 03 02 01
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分层
01
主动参与 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价 值观念,对体育运动和身 体娱乐产生浓厚兴趣,自 觉主动地坚持体育活动。
02
被动参与
是人们迫于某种社会压力 被迫进入或在特定环境下 被卷入体育中来。
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
职业体育
体育组织官员、政府 体育官员、社团专职 管理者、竞技体育中 的教练员、运动员、 体育教师、职业运动 员等。
业余体育
裁判员、体育锻炼娱 乐参与者
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现象
A
B
C
运动项目 的社会阶 层
体育参与 的职业分 层
运动项目 的技术分 层
体育社会流动方式
01 垂直流动与
水平流动
02 自然流动与
非自然流动
03 体育的职业流动
体育社会流动方式
体育的职业流动
• 博拉·米卢蒂诺维奇
• 著名足球教练,生于前南斯拉夫,现已加入 墨西哥国籍。
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 案例2:足球选员
❖ 至于球员进入国家队必须“上供”,则更是足球圈内
世人皆知的“秘密”。记者就曾听到这样一个传闻,说 某国足主帅上任后,非常愿意使用一位与其是老乡,但 能力非常一般的球员。原来,这位球员包了一个20万元 的大红包送给主帅,为的就是依靠国脚的头衔,在与俱 乐部签合同时索要高价。
❖ 除了球员,各级国字号的国内教练,也是这其中的 主角。细心的球迷应该可以发现,每当一支新的国字号 球队组建时,教练的面孔似乎总是那么几个人,几乎成 了“御用教练”。而且,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在进入 国字号前,缺少在联赛中执教的经验,进入国字号球队 ,给人一种“镀金”的感觉——在跟媒体和球迷“混了 个脸熟”之后,再在足协的“推荐”下到俱乐部任教, 成绩好可以继续干下去,成绩不好再回国字号,这样的 人其实并不在少数。
社会流动定义
广义:社会流动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 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 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 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狭义:社会流动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或社 会阶级向另一个社会地位或社会阶级的变化。
我们既需要站在春天里,憧憬新的一年的美好;更需要站在春 天里,为这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去奋斗!
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曾夺全国举重冠军女子当搓澡工,生活拮据。 2008年,邹春兰跟丈夫一起来到长春市的这家大众浴池打工, 靠给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十几年前邹春兰曾是闪耀体坛的 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我现在只有不到小 学3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会。”邹春兰说。由于常年从事体育训 练,邹春兰把学业彻底荒废了。除了没有文化,她还缺乏一技之长。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个集团的心态比较稳定, 但是现在这个集团感到了制度环境对他们的威胁,离 散倾向很重。但是他们现在对改革存有很大疑虑。
第二章 体育与社会 体育社会学课件PPT

• 1、社会的定义 • (1)社会唯实派社会是一个实体,高于个体。 • (2)社会唯名派社会是个体的集合,个体是真实的。 • (3)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2、社会的构成要素 • (1)政治(2)经济(3)文化 • 3、社会的功能 • (1)整合功能:政治整合、市场整合等手段(2)交流功
运动的利用。 • 2、体育对宗教的作用 • (1)作为仪式增强宗教的神秘色彩 • (2)增进宗教活动的渲染力 • (3)身体的节制与宗教认同相得益彰 • (4)但是现代体育对宗教有解构作用
第三节 体育与社会变迁
九、社会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 1、经济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 体育的发展以经济提供的支持为基础;社会个体的收入高
六、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 1、文化对体育的作用 • 不同文化模式对体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农耕文化
模式、商业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体育文化。在不 同文化模式下,体育形式、结构、理念有差异。 文化模式影响体育的机理是同构共生。 • 2、体育对文化的作用 • 体育对文化模式维持、文化发展和传播具有重大 意义。比如游牧民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体育 活动对游牧文化模式维持生存的意义。
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参与程度与水平 • 2、社会制度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 影响表现在体育行为、体育制度、体育问题和体育结构等
方面 • 3、文化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 表现在对体育理念、体育形式等方面的影响 • 4、社会变迁方向对体育的影响 • 正向变迁有助于体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体育发展;负
向变迁阻碍体育发展,文化大革命对体育的影响。
能:语言及其他社会要素对交流的作用(3)导向功能: 社会的规则导向作用(4)继承与发展功能:社会对人类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用。
体育社会学课件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一、社会流动理论
社会流动是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位置或社会地位 的变动过程或现象,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转变为另一个阶级、 一个阶层转变至另一个阶层、一种职业转变为另一种职业、 一种社会地位转变为另一种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三 、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
体育的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
体
校、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研所、社会
育
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新闻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
的 事
行政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开设的医院及门
业
诊。Leabharlann 、企业机
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可以参与组 织化较高程度的体育运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三)体育领域的几种分层形式
01 运动项目的社会阶层 02 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 03 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标准:
韦伯主张从财富、权力和 声望三个标准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中国社会学者李强认为:社会分层、阶级 分层标准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旨在 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更强 调社会不平等中对立与冲突的一面。二、 旨在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依此目的划 分的阶层、阶级的标准可以较为宽泛。
体育社会学 ppt课件

• 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资源、社会声望或社会地 位方面的不平等,体现的是等级制的地位结构。
• 社会分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表现。各个社会 分层之间的关系更影响着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
• 社会分层实质上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 社会不平等的类型
• (一)体质的或自然的不平等
• 人们与生俱来的体力、外貌和智力等方面的差别导致的不 平等。例如:天生丽质、力大如牛。
• (二)社会的或认为的不平等
• 由于制度使人拥有不同的生活资料、社会资源。决定人的 地位和收入的不平等。
• 社会资源的类型:
–物质资源——财富、资本等 –关系资源——地位、声望和权力等 –文化资源——知识、技能和素养等
各类社会资源因相对或绝对稀缺性而具有社会价值 各类社会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社会分层标准
• 社会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定社会发展 阶段或者特定的社会类型有不同的社会分 层现象。
•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次序:
• 法律秩序(特指权利分层)
• 经济秩序(特指经济分层)
•
通常是阶级的划分
• 社会秩序(特指声望)
(三)社会分层的量化
• 1、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 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 分比。
• (二)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参照系)
1.代内流动(Career mobility)。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 变动。通过研究代内流动,不仅可以考察一个人一生中的升降沉浮,而且能 够发现整个社会流动的规律。 2.代际流动(Generational mobility)。代际流动是指上下两代人之间在 社会地位上的变动。代际流动率越低,说明该社会的等级结构封闭性越强; 代际流动率越高,说明该社会的等级结构开放性越强。
体育社会学(第二章)

• 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资源、社会声望或社会地 位方面的不平等,体现的是等级制的地位结构。
• 社会分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表现。各个社会 分层之间的关系更影响着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
B
3
• 社会分层实质上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 社会不平等的类型
• (一)体质的或自然的不平等
各类社会资源因相对或绝对稀缺性而具有社会价值 各类社会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5
(二)社会分层标准
• 社会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定社会发展 阶段或者特定的社会类型有不同的社会分 层现象。
•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次序:
• 法律秩序(特指权利分层)
• 经济秩序(特指经济分层)
•
通常是阶级的划分
1.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人 口的性别年龄变化的过程,反映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流动反映的 是人的社会属性。 2.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的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或人口流动,它是 指人口在地理空间(或地域)位置上的一切移动,社会流动是社会成 员在社会空间上的移动。 3.人口的社会变动。人口的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的社会构成的变动即 人口的阶级构成、民族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构成和宗教构成等方面 的变动。人口的社会变动会导致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一定会导致人口 的社会变动。
B
17
社会流动的类型
• (一)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向度)
1.水平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水平流动也称为横向流动,是指一个 人从一个社会位置上移到另一个同等或同一水平的社会位置。 2.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垂直流动也称为纵向流动或上下流动, 是指一个人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社会位置上。
《体育与社会运行》课件

资源过度集中
过度商业化
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导致资 源过度集中,影响社会公平。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趋势可能导致过度 追求商业利益,影响比赛的公正性和 观赏性。
社会压力和不稳定因素
大型体育赛事可能给举办城市和地区 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如交通拥堵、 房价上涨等,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素。
总结词:定义清晰
详细描述: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 经济部门的总和。体育产品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和无形的体育服务,以及各类相 关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体育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全面覆盖
详细描述:体育产业可以分为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两大类。其中,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健身 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中介等,而体育用品制造业则涵盖了体育器材、运动装备、体育服 装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政治力量可以影响体育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和引导体育事业的发 展。
体育对政治的促进
体育可以促进国家形象、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国家和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可以成为外交手段和国际交 流的桥梁。
体育与经济
经济对体育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 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结词:对比鲜明
VS
详细描述: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存在 一定差异。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较 为成熟,市场体系完善,品牌影响力 较强。而发展中国家则具有较大的市 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未来,国内外体 育产业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 同推动全球体育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02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 、流动与控制
•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一、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含义 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 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是社会 系统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表现。 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如冲突、整合等)更影响 着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 (二)社会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定社会发展阶段 或者特定的社会类型有不同的社会分层现象,通常 是依据个体所具备的社会特质,这些社会特质可以 是正式法律规定的,也可以是因为从事的职业或行 业身份而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人就被区分为有序 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或现象。
4.保护公共体育秩序;
5.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 场繁荣。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三)体育的社会团体 1.体育社团的性质:民间性、非盈利性、互益 性、同类相聚性。 2.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 动、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成员 发展。 3.体育社团的种类:竞技运动类社团、社会体 育类社团、体育科学学术社团、体育观众社团、 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体育经济型社团 ; 4.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 (1)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2)体育社团的宫民二重性 ①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 ②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 ③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二、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一)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二)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 (三)体育的职业流动 1.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 2.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 3.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 4.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加大,速 度加快。由于职业体育的国际化发展,体育人才 的洲际、国际范围的流动规模正在扩大,甚至出 现了经营运动人才的中介公司、经纪人。 5.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6.体育界与外界的流动逐步增加。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控制

4. 我国体育社团的基本特征 整体基础薄弱 官民二重性(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 推动、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服务与 管理功能的错位)
(三)体育的人才流动的趋势 1. 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 2. 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 3.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 4.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 家大,速度加快。 5.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6.体育界与外界的流动逐步增加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一、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
以体育活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1.体育社团的性质 (1)民间性
聚性
2.体育社团的功能 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 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 成员发展 维护成员的个别权益和群体权益 3.体育社团的种类 竞技体育类社团,如:单项运动协会、运动俱乐部等 社会体育类社团,如:老年人体协、健美俱乐部等。 体育科学学术类社团,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 体育观众类社团,如:球迷协会。 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如:高尔夫俱乐部、保龄球俱 乐部等。 体育经济型社团,如:同行业协会,象体育经纪人协 会等。
2.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体育领域的一些特殊的制度 3.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通过制定体育的方针、政策、调拨体育经费、 任免体育官员和审批体育社团等来实现行政控 制。 4.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纪律――是一定社会集团规定并要求所属成员 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之和。纪律不同于法律的 是,其控制范围只限于本集团。
水平流动:指体育人员不改变社会地位级别,只改变群 体、组织或社区关系的流动。如运动员的同级转会。对 个人存在“机会”而已。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

三、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
(一)体育的行政机构
政府对体育的管理和介入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增强民族体质,维护社会健康; 2.加强主要政治观念与价值观念一致性,促进社
会团结;
3.提高国家和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威信和知名 度,提高公民对政治领袖的支持率;
4.保护公共体育秩序; 5.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
第三讲
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换教室
郑小凤 《体育社会学》周一(6,7)调整后 地点为博A208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一、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含义 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
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也就是说,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
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繁荣。
(二)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 体育的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校、
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研所、社会体育 指导中心、体育新闻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行 政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开设的医院及门 诊部等。
体育的企业单位包括生产体育产品的工厂、经营 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娱乐市场的经营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体育 事业单位兴办的第三产业等。
(二)社会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定社会发展 阶段或者特定的社会类型有不同的社会分 层现象。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秩序:法律秩序、 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法律秩序是指权力分层
财富和收入
经济地位
社
会
分
权力
层
政治地位
声望
社会地位
社会分层的结果——呈现不同的社会阶层
体育社会学——第2章社会流动

案例2:足球选员。 至于球员进入国家队必须“上供”,则更是足球 圈内世人皆知的“秘密”。记者就曾听到这样一个 传闻,说某国足主帅上任后,非常愿意使用一位与 其是老乡,但能力非常一般的球员。原来,这位球 员包了一个20万元的大红包送给主帅,为的就是依 靠国脚的头衔,在与俱乐部签合同时索要高价。 除了球员,各级国字号的国内教练,也是这其 中的主角。细心的球迷应该可以发现,每当一支新 的国字号球队组建时,教练的面孔似乎总是那么几 个人,几乎成了“御用教练”。而且,这些人中的 绝大多数,在进入国字号前,缺少在联赛中执教的 经验,进入国字号球队,给人一种“镀金”的感 觉——在跟媒体和球迷“混了个脸熟”之后,再在 足协的“推荐”下到俱乐部任教,成绩好可以继续 干下去,成绩不好再回国字号,这样的人其实并不 在少数。
当代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2):普通获益者集团
过去的研究证明,这个集团非常大,它包括各个 阶层的人,其中有一般干部、一般工人、农民、 职工等。
1995、1996年以后,普通获益者集团的利益开始受 损,收入增长开始停滞,很大一部分人开始从此集团退 出去。
当代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3):利益相对受损集团
举重冠军邹春兰 退役后当起了搓 澡工,自行车冠 军贾根萍则生活 在被垃圾包围的 简易平房里,而 有的女足队员退 役之后还不如邹 春兰,很多女足 球员都没有工作。 至于下岗、做小 生意谋生、生活 根本没有着落的 事例更是比比皆 是。
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职业运动员社会分层的解释: 1、项目市场化的解释; 2、运动员保障基金的介绍; 3、自身能力的解释; 4、成绩资本转化的解释。
讨论一:
财富、权力、声望与运动员成绩资本是何 种关系,与其社会阶层的形成是何种关系。 姚明——声望——财富——权利(上海政 协委员)
体育社会学 第三节 讲义

页
二、体育的社会控制作用
(三)对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
国际运动竞赛,不仅为种族和个体的战斗热情找到发泄的途径, 国际运动竞赛,不仅为种族和个体的战斗热情找到发泄的途径,而且还 可消弭战争的危险性,它的效果是:第一, 可消弭战争的危险性,它的效果是:第一,它们促进不同种族或团体间人与 人的相互认识。第二,它们促使人们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和团结。因此, 人的相互认识。第二,它们促使人们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和团结。因此,可以 说体育运动是战争的天敌,在体育运动的竞赛场合, 说体育运动是战争的天敌,在体育运动的竞赛场合,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劝诫 人们放下手中武器的“休战宣言” 和平声明” 人们放下手中武器的“休战宣言”、“和平声明”。所以说奥林匹克运动会 是唯一的当某一国国旗升起时不会引起他国敌视的场合。 是唯一的当某一国国旗升起时不会引起他国敌视的场合。
页
青少年犯罪
网络成瘾
页
三、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
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
体育的行政机构
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 体育的事业、
体育的社会团体
页
(一)体育的行政机构
主要指各级政府的体育行政机构,包括体育的政府领导、管理部门。在我国, 主要指各级政府的体育行政机构,包括体育的政府领导、管理部门。在我国, 20世纪 年代开始实行体育运动委员制 90年代末在国务院实行的机构 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体育运动委员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体育运动委员制。90年代末在国务院实行的机构 改革过程中,体委制被体育局制取代。 改革过程中,体委制被体育局制取代。 在我国,体育与政府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政府对体育的管理和介入表现在 在我国,体育与政府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以下几个方面: 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民族体质,维护社会健康; 增强民族体质,维护社会健康; 2.加强主要政治观念与价值观念一致性,促进社会团结; 加强主要政治观念与价值观念一致性,促进社会团结; 3.提高国家和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威信和知名度,提高公民对政治 提高国家和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威信和知名度, 领袖的支持率; 领袖的支持率; 4.保护公共体育秩序; 保护公共体育秩序; 5.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繁荣。 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繁荣。 在我国体育的行政机构还包括国防、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体育机构, 在我国体育的行政机构还包括国防、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体育机构,以及工 妇联、 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中的体育部门
《体育的社会控制》PPT课件

一、当今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本质 二、当今社会结构分化中的
体育运动 三、体育结构化和重新整合中
存在的问题
精选ppt
第一节 体育中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概念
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 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施行约束的全部过 程。
2
第一节 体育中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体育中的社会控制
一、冲突理论对人的攻击性的阐述 二、体育运动可以成为社会的
安全阀
第三节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 社会学分析
一、当今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本质 二、当今社会结构分化中的
体育运动 三、体育结构化和重新整合中
存在的问题
精选ppt
• (三)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 在体育社会中,也要借助纪律的力
量来加以控制。体育中的纪律必须与社 会的法律精神相符,超越法律的纪律和 惩罚有可能侵犯人权,是不允许的。
其次,社会控制也是社会结构和角色定向的一个 重要方面,没有社会控制的奖励与惩罚,不可能 完成角色定向的社会化过程,行程各种角色关系 的社会结构。
第三,社会控制不是消极地限制个人和团体的行 动,而是积极引导,去协调个人、团体、国家、 社会整体的平衡发展。
精选ppt
4
第一节 体育中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体育中的社会控制
一、冲突理论对人的攻击性的阐述 二、体育运动可以成为社会的
安全阀
第三节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 社会学分析
一、当今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本质 二、当今社会结构分化中的
体育运动 三、体育结构化和重新整合中
存在的问题
精选ppt
• 社会控制的意义与作用
• 社会运动有两种状态:有序状态和失序 状态。
• 社会控制的实质是维持社会秩序。 • 社会控制的研究,乃是研究如何维持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分化、垂直分化
按照某一标准分化的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 而这些群体之间没有高低顺序上的差别— —水平分化;(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若分化的群体出现高低顺序的不同层次— —垂直分化;(厅级、处级、科级)
邓亚萍:正式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副秘 书长、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2009年4月16日,正式就任共青团北京 市委副书记。1997年后,邓亚萍结束运 动员生涯后开始了11年的求学之路, 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 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 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如今 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狭义:社会流动指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地 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动过程或现象,人可以从一个阶 级转变为另一个阶级、一个阶层转变至另一个阶层、 一种职业转变为另一种职业、一种社会地位转变为 另一种社会地位。P42
二、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社会流动的类型
(1)从流动的方向看:
除了球员,各级国字号的国内教练,也是这其 中的主角。细心的球迷应该可以发现,每当一支新 的国字号球队组建时,教练的面孔似乎总是那么几 个人,几乎成了“御用教练”。而且,这些人中的 绝大多数,在进入国字号前,缺少在联赛中执教的 经验,进入国字号球队,给人一种“镀金”的感 觉——在跟媒体和球迷“混了个脸熟”之后,再在 足协的“推荐”下到俱乐部任教,成绩好可以继续 干下去,成绩不好再回国字号,这样的人其实并不 在少数。
3、孙立平:断裂社会与社会溃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
(1)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
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社会资源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三类:
经济资源、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声誉。
A.三种稀缺资源的分配形式:
弥散型分配,即分配不同种类资源时实行的是不同的原则。 一体化的配置原则 。
1995、1996年以后,普通获益者集团的利益开始受 损,收入增长开始停滞,很大一部分人开始从此集团退 出去。
当代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3):利益相对受损集团
1995年以前,这个集团的数量不是很大,1995年 以后由于大量失业下岗职工进入,这个集团的数 量就比较大了。
这个利益受损集团不是由各个年龄段的人员组成的 ,它主要是由45岁以上年龄的人组成的,而这个年龄 的人下岗以后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所以这个集团利 益受损的时间可能是比较长期的。
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2、职业运动员的主要分层标准:成绩资本 但也有可能在成绩资本之外承袭其他资本,
如财产、声望、权力资本。
传统社会分层的主要维度: 财产、声望、权力
一、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在财富、声望和权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案例1:
郭艾伦。
对于新近入选中国男篮的郭 艾伦来说,世青赛上的出色 表现虽然让他成了媒体的焦 点,却未能让他摆脱自己名 字前的前缀——国家队教练 郭士强的侄子。被媒体冠以 新一代天才球员的郭艾伦, 似乎在刻意保持着叔叔郭士 强希望的低调。正如他自己 所言,“作为一个没打过联 赛的球员,能入选国家队是 一件很荣幸也很意外的事。 一路走过来,大家告诫我最 多的就是要低调,要努力。”
讨论一:
财富、权力、声望与运动员成绩资本是何 种关系,与其社会阶层的形成是何种关系。
姚明——声望——财富——权利(上海政 协委员)
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李宁: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手;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 事长。
姚明:NBA球员,个人财富已经高达1 亿7千万人民币。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 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 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 层
2、李强:四大利益集团
当代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1): 特殊获利者集团
这个集团在改革20年中是获利最大的,比如民营企 业家、老板、经理、各种工程的承包人、市场上的 各种经纪人、歌星影星等明星,以及与外资、外企
举重冠军邹春兰 退役后当起了搓 澡工,自行车冠 军贾根萍则生活 在被垃圾包围的 简易平房里,而 有的女足队员退 役之后还不如邹 春兰,很多女足 球员都没有工作。 至于下岗、做小 生意谋生、生活 根本没有着落的 事例更是比比皆 是。
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职业运动员社会分层的解释: 1、项目市场化的解释; 2、运动员保障基金的介绍; 3、自身能力的解释; 4、成绩资本转化的解释。
B.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 90年代,社会中各种资源日益集,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 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 现象。P37
社会分层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 响着人们的社会表现。
90年代之前的职业运动员社会分层主要维度: 社会福利与声望。如厅级干部与运动员级别。
特征:平等化(工龄;退役待遇;免费医疗等) 90年代之后的职业运动员社会分层主要维度:
经济收入与声望。 特征:差异显著(工资对经济收入影响较低;劳 动力市场,成绩资本与其他资本的自由转化。)
主要原因:体育领域的市场化与社会福利改革。
概念与背景回顾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 推进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结构性的 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 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 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 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 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 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 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 的分化机制。
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
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甚至画出了一条向上倾 斜的需求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经 济学家们发现,凡勃伦物品包含两种效用,一 种是实际使用效用,另外一种是炫耀性消费效 用,而后者由价格决定,价格越高,炫耀性消 费效用就越高,凡勃伦物品在市场上也就越受 欢迎。
凡伯伦(Thorstien Veblen)生动地探讨了19世纪体育 参与方式与上流社会的生活风格之间的亲和特性。 他指出社会上层的体育活动旨在展现其雄厚的经 济资本与崇高的社会声望。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 从事手工及生产性劳动会导致社会地位低下,无 需劳动与休闲活动彰显高贵的社会地位。而上流 社会甚至认为赋闲不足已显示他们的上层身份, 只有通过体育活动消磨时间和花费金钱方能体现 其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花费不菲的体育运动项 目成为上流社会炫耀其社会优越感的主要途径之 一,这些体育项目包括赛艇、马术、网球与高尔 夫球等。
2、职业运动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保 险的完善——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 举措。
3、通过体育技巧的普及促进社会流动,实 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融通。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一、概念与背景回顾
社会流动定义:
广义:社会流动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 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 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 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 流动与控制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社会分层概述 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概念与背景回顾
社会分层定义
分层(stratification)本被用来指地质构造的不 同层面。
社会学家借用这一概念分析社会结构,描述人 类社会中个体和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不平等。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就是按照一 定的标准,将人群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即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质构造 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案例2:足球选员。 至于球员进入国家队必须“上供”,则更是足球
圈内世人皆知的“秘密”。记者就曾听到这样一个 传闻,说某国足主帅上任后,非常愿意使用一位与 其是老乡,但能力非常一般的球员。原来,这位球 员包了一个20万元的大红包送给主帅,为的就是依 靠国脚的头衔,在与俱乐部签合同时索要高价。
概念与背景回顾
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 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 定。
与1978年以前的阶级结构相比,这一新的 社会阶层结构在基本构成成分、结构形态、 等级秩序、关系类型和分化机制等方面都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概念与背景回顾
(一)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分层
再分配体制:将社会中的主要资源集中到国家手 中,然后依据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同的位置进行 再分配(Polanyi,1957)。
(三)对体育运动的不同参与方式和程度 会促进其社会流动。
案例: 球场文化与球场“政治”。
三、社会分层对于 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一)竞技体育的非平等化属性。 (二)职业体育的市场化结果。 (三)作为文化资本的体育参与方式和程
度(布迪厄,区隔)。
1、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空间会 促进竞技成绩的提高。
当代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4):社会底层集团
西南、西北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 失业下岗人员中的生活极端困难者、贫困的农民 和居无定所、无正当职业的外出打工者。
底层社会中的某些人带有社会仇恨情绪。由于文化 大革命的政治启发作用,所有的人都懂得基本的政治道 理。这种反社会倾向和社会暴力倾向对改革威胁很大, 已成为严重的不稳定因素,
韦伯的社会分层秩序论P38
法律秩序:权利分层,特指党政; 经济秩序:经济分层,阶级的划分; 社会秩序:声望分层,身份差别表示;
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1、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2、体育参与人员的社会分层
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分层
(一)90年代以来,职业运动员社会分层现象 日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