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千古运河演变史

千古运河演变史

千古运河(含常州段)演变史一、大运河及常州段的变迁◆大运河的变迁京杭运河也称大运河,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原为1789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1869年开成的苏伊士运河,全长173公里,我国运河比它长10倍。

1914年开成的巴拿马运河,全长公81.3公里,我们的运河比它长20倍,而且时间比它们早2000多年)。

京杭运河与万里长城,在中国大地上正好组成一个“人”字,长城是阳刚的一撇,运河是深沉的一捺,它们同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象征和瑰宝。

“挖运河”与“筑长城”二者用征完全不同,“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沟通。

有人以为京杭大运河就是隋炀帝下令开挖的,其实这个说法是片面的。

京杭大运河最早还是在江南地区开挖的。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为了讨伐楚国,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开凿数十公里由苏州望亭到盛泽方向的叫胥河(吴楚运河),它可以西通太湖,北进长江,用于运送兵员和粮草,这也就是当年最早江南运河的前身,比隋炀皇帝开挖运河早了1000年。

周敬五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接位后,听取谋臣范蠡之谏,为了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中原。

他号令数十万民工开凿江南运河,由苏州的望亭经无锡一直开到常州奔牛,由于奔牛向丹阳方向的地势高亢,挖掘难度太大,所以运河从奔牛拐了一个弯向北由(老)孟河接通长江,全长170华里。

开挖江南运河后的第九年,即公元前486年,在苏北又开凿了邗沟(扬州—淮安)也叫里运河,长175华里,加上江南运河,吴王夫差时期一共开凿345华里。

时间过了约30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公元前210年,他带了小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到江南各地巡视,来到丹阳和丹徒地区,听到传闻:“运阳之间,内藏天子之气,需要渲泄”。

于是,秦始皇号令组织数万民工(另传说:秦始皇还发派三千赫衣因徒来开凿),开通了由奔牛经丹阳到丹徒辛丰镇的运河,全长42.6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长的,工程量最大的,与长江并列的“黄金水道”是与长城,坎儿井并列的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从春秋一直建设到元代,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京杭大运河,顾名思义是北京到杭州的一条运河。

最早在春秋时期开凿。

春秋时期各国战事频繁,需要将部队快速输送到战争前线,尽量快的解决战事而开凿。

吴王夫差就曾经命人开凿邗沟,用来输送兵力,达到军事目的。

隋朝统一中原后,开皇九年(589年),取得陈朝广大疆域的隋文帝将“冠于诸王”,平陈有功的儿子杨广派往扬州。

任大总管府总督。

总统南方四十四州军事,替自己管辖东南半壁江山。

605年杨广与朝臣密谋,害死文帝,缢死杨勇,坐上史称炀帝的宝座。

炀帝登基之后,便将富户均迁至洛阳,又为交通开直达吴会地区运河,征发“年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筑河。

发河南淮北诸民众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不从者斩三族(父母族,妻族)。

并从五家之内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负责民工的饮食。

更令十万民众加深山阳渎(隋文帝曾命大将开凿)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拿通济渠来说,西起洛阳城西,绕城南并洛水入黄河,东行入淮水,全长八百里。

渠宽不得小于四十步(一步1.3米),河边还要种植柳树。

不过也足够快,大业八年三月(605)动工,八月竣工,但也消耗大量民力,挖好了隋的坟墓。

“男丁不供,始役妇女”而且监工还毒打劳工,仅一年,三百六十万民工即死二百五十万。

历经各个朝代花费大量民力建造的运河,究竟是为了什么?中国的封建经济虽说自给自足,但也需要交通。

大江大河不在少数,但就缺少一条纵贯南北的运粮之道,南方产稻,产丝,无运河则需绕道海路,或沿河道向北,均花费巨大。

产生了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中国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连接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在国内外旅游者中享有盛誉,被誉为“东方的威尼斯”。

本文将探讨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

一、运河的起源和初步建设公元前486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间的战争不断,吴王夫差决定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便供应军队粮食和军需品。

这条运河连接了大江南北,便于军队和物资的运输。

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它的价值。

在公元前486年之后,运河逐渐扩展,开始连接更远的地区,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通道。

二、大运河的繁荣和延伸到了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运河从初步的南北连接,发展成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干线。

许多城市和乡村沿河而建,繁荣了起来。

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也随之增长。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大运河,唐代政府开始设置运河河道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航道的畅通,如疏浚航道、修建桥梁和水闸等。

宋代时,大运河的发展再度迎来了巅峰。

在南宋时期,大运河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这个时候,许多著名的城市,如扬州、杭州、苏州和开封等,沿运河而建,成为商业繁荣的重要地区。

三、衰落和重建尽管大运河在宋代繁荣一时,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迁,大运河开始逐渐衰落。

在这个时期,因为航道的淤塞和水患的频发,大运河的贸易和交通逐渐减少。

然而,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大运河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在1958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大运河进行全面的疏浚和修复工程。

这一工程历时15年之久,涉及多个省份和城市,对恢复大运河的航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大运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沿河而建的古镇、运河文化和独特的运河风光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同时,大运河也起到了水运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语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

京杭大运河开凿及演变史

京杭大运河开凿及演变史

京杭大运河开凿及演变史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隋朝大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控制南方经济中心会稽(绍兴),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淮安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淮安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藉漕运之利,发展迅速。

隋朝时分为四段:(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第3期运河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阶段。

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

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撰文/董肖肖明清阶段的京杭大运河,其主要的特征在于经由山东地区的改进实现南北的贯通。

从历史背景上来看,元代、明代和清代最终都建都于北京。

元朝建都北京使得京杭大运河在改造的过程中以面向北京通航为主要目的进行运河的改建,而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都城方向与发展路径都不相同。

明代初期,其建都金陵的特点使得其对京杭大运河北部通行能力的完善并不重视。

在这一时间段,京杭大运河中会通河这一段由于黄河的影响以及重视程度的不足再加上水源也不够充足,种种因素下会通河在明代初期逐渐淤塞。

随着明朝的发展,明永乐年间,明朝从金陵迁都到北京。

都城的变化使得大运河通行北京的不足之处被重视,其疏通的问题开始重新探讨。

元朝时期开展大运河的改建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对于山东境内的运河改造工程。

但是由于明朝初期重视程度的不足,当时的京杭大运河会通河的淤泥阻塞,长久失修使得该段河流丧失了通行能力。

而到了明朝的改造中,会通河淤塞已经成为了大运河疏通过程中的重要改造阶段。

因此当建都北京之后,物资的供应问题使得京杭大运河的改建提上日程的同时,明朝京杭大运河的改建施工的重点仍然是在山东境内,改建的核心放在了会通河的重新通行上。

当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通河的重新通航工程建设并不顺利。

虽然历史上通常将明清时代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兴盛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运河改建,也面临了许多实际的问题。

虽然元朝实现了北京到杭州的直接通行,将隋唐时期的运河弯曲变成了直线通行的状态,但是明朝前期定居南京的问题也使得京杭大运河出现了局部淤塞的情况。

因此在明代迁都北京之后,为了实现江南到北京的有效运输,其最初疏通会通河主要借鉴了治水专家汶上老人白英的意见,通过水源的解决以及船闸的增加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功能。

明朝为了实现京杭大运河通行能力的提升,在贯通会通河,解决水源问题的同时也采取了一定的治理办法来保障来缓解黄河对于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通过对南四湖西线的改道,将其从西线改为东线,实现了运河免受黄河影响的同时,还以调节水位的形式通过运河东堤水闸的设定来保障运河的通航安全。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人工运河,它源于中国隋朝时期,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以下是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历史:1.早期开凿和用途: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吴国时期。

吴国为了军事目的开凿了胥溪和邗沟两条运河,这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南北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杭州的运河,这一工程在隋唐两代多次进行扩建和完善。

2.宋代和元代的发展:宋代时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加凸显。

北宋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和扩建,使得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和政治中心的重要通道。

元朝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向北方转移,为了连接南北两京(南京和北京),元朝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

3.清代至近现代的变迁:清代时期,由于黄河泛滥、战争和社会动荡等原因,京杭大运河一度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清政府的治理和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京杭大运河在20世纪初重新焕发生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和现代化改造,使其成为连接南北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

4.文化意义与遗产价值:京杭大运河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价值:a. 历史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通过研究运河沿岸的古迹、历史城镇和文化遗产,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b. 水利工程价值:京杭大运河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

它体现了古人对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和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c. 经济发展价值: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今天,通过对运河的整治和开发,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

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

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条著名的内陆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起于北京,止于杭州,跨越京、津、冀、鲁、苏、皖、浙七个省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交通动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发展历程。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即位,开始修建京杭大运河。

历经十余年的建设,公元609年,大运河正式贯通。

此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都对运河进行了不断的修建和改造,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

在唐朝和宋朝,大量河工和商业活动沿运河而展开,大量财富也在运河中形成。

由于运河的连接性和南北流量的连接性,许多商人追求着沿着河流的财富,而且他们都在忙碌的运河交汇口地带建造了一些城市。

元朝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的衰落和商品流转量的减少,运河开始衰落,并受到了一些破坏。

只有明朝在修建大运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再次加强和发展,特别是挖掘内部水路,增加贸易数量,与日后清朝运河发展有关。

以清代统治居多,当时运河商业的含义几乎滞留在城市间和乡村间的商业运河。

清代前期,矿工和商人之间在津浦线之间的运河中心的运输量是巨大的。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由于铁路和公路的大量修建和发展,大运河的交通逐渐减少,终端城市的经济相对较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衰退不止,而是越来越慢。

到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运河已经不维修或彻底废弃。

2006年,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陆续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修缮,再次恢复了其历史遗产的价值。

如今,京杭大运河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目的地,许多游客和商人都会在沿途的城市停留和交流。

总的来说,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内陆水运线路。

虽然它曾经经历过历史的起伏和波折,但是一直以来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作出了杰出贡献。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的大运河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目的地,继续为多元化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大运河的历史

大运河的历史

大运河的历史中国大运河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那么关于大运河的历史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关于大运河的历史,欢迎大家阅读!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春秋至隋朝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

吴王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齐、称霸中原。

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劳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

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风狂浪急,风险颇大。

公元前486年,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

该运河以南端的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

邗沟的开凿,是有史记载的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的开端。

扬州、淮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邗沟的开凿而诞生。

邗沟也是淮扬运河的前身,此后一直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为水运要道。

与此同时,浙东运河的前身——山阴故水道也基本形成,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兴建年代最早,并且至今依然保存较好的人工运河之一。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动机已超越了军事目的,此时天下已统一。

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

隋朝至元朝初年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四百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

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造通济渠。

同年又改造邗沟,称山阳渎。

京杭大运河历史

京杭大运河历史

京杭大运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一项水利工程,连接北京和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穿越包括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九个省份,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大运河的修建历经漫长岁月,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辉煌的历史,也承载了无数人民的生活和梦想。

1.大运河的开凿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运河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的邯郸运河,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扩建、维修及加强,逐渐发展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雏形。

秦代时期更是开凿了大运河的主干线,以便陆海交通运输,对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隋唐时期,大运河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水系,尤其其在唐朝时期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得运河成为了连接北方与南方的主要交通干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2.大运河的隆盛与兴盛隋唐时期,大运河更加繁荣兴旺,尤其隋炀帝在位期间,修筑运河工程,大力发展,并开创了大运河的繁荣时期。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长达365天河航组,规模宏大,沿岸城市相继兴起,商贾云集,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运河上的船只往来频繁,船队络绎不绝,各种商品的交流贸易也迎来了辉煌发展,为唐王朝的繁荣与盛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大运河的沿革与变迁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技术的变革,大运河在元明清时期经历了反复的兴衰,曾经有一段时间荒废凋零,直至明清时期得到了复兴与发展。

尤其到清代,大运河得到了重新疏浚和加固,使运河的航运更加通畅,促进了长江与海洋之间的物资贸易,使得大运河一度再次兴盛起来。

直至近现代,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式微,但是其历史价值却愈发凸显,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4.大运河的文化与遗产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缩影。

大运河沿线遍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景点和古迹,如扬州、苏州、绍兴等,这些城市和景点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沿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之一、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主要水系:黄河和长江。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开始修建大运河的工程是在隋朝,又被称为隋运河。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建和拓宽,成为了一条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

下面是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的详细介绍。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周朝的列国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的水灾问题,开始修建运河来调水。

这些运河被称为“沟渠”,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雏形。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各个朝代都在不断修建和扩展运河。

其中,隋朝的大运河工程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

大运河的修建始于公元605年,由当时的隋炀帝亲自主导。

隋炀帝立志要把他的都城洛阳和他的南方行宫长安通过运河连接起来,并以此来增加军事和经济的便利性。

大运河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资,但最终在588年后终于完成了。

隋运河的全长达2000多公里,从南到北穿越了浙江、河南、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

它有着完善的水利设施,包括堤岸、闸门和泄洪口等。

大运河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变得更加便利。

它也成为了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大运河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逐渐由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手中。

唐朝的大运河经过数次改建和拓宽,使得它的通航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唐朝的大运河主要用于军事物资运输和皇室游览,也为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到了宋朝时期,大运河的运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宋朝的大运河在堆砌和维修上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人力,使得它成为一条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大运河的商业繁荣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如扬州、杭州和汴京(今河南开封)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衰落也逐渐显现出来。

大运河的修筑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随着其他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如铁路和公路,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减弱。

记载京杭大运河的史料

记载京杭大运河的史料

记载京杭大运河的史料京杭大运河:元朝至当代的史诗般的见证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见证了中国从元朝至今的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将通过元朝至当代七个阶段,深入探讨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意义。

元朝:薛澄与《河防通议》元朝时期,薛澄在编辑《河防通议》时,详细记录了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的相关河道、工程和治理。

薛澄的著作成为后人研究元代运河的重要史料。

在元朝的统治下,京杭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明朝:《京杭运河》与王硕明朝时期,王硕编写了《京杭运河》一书,详细介绍了京杭运河的河道、治理、工程和历史。

王硕在书中强调了运河在国家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指出运河的开凿和疏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朝:《运河志》与《运河全图》清朝时期,内务府编写了《运河志》,系统记载了京杭运河的历史、治理和工程。

同时,清康熙年间的《运河全图》则以详尽的方式描述了京杭运河的全貌及沿岸城镇。

这两部作品展示了清朝对运河的重视和关注,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民国:章心绰与《大运河》民国时期,章心绰在其著作《大运河》中,对京杭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指出,京杭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也强调了运河在当代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当代:国家文物局与中国水利报当代,国家文物局出版的《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汇总了大量关于京杭运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学者们提供了便捷的研究途径。

此外,中国水利报的《京杭大运河历史与保护》一文,对京杭运河的历史、作用及保护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文章指出,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后世的福祉。

同时,也强调了运河的治理和维护要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从元朝至当代,京杭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京杭大运河修建历史变化

京杭大运河修建历史变化

撰文/王 锐京杭大运河修建历史变化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古代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2014年京杭大运河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影响着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从某一方面来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缩影。

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吴运河,后来在隋炀帝时期将大运河的功能发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后期到了元明清时期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货物运输,运河又被称为漕河。

到了近代运河逐渐失去了航运功能,2002年的南水北调工程再一次使运河获得了繁荣。

京杭大运河的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千米,始修于春秋时期。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穿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个水系,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枢纽。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将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的沟通。

运河在隋朝到清朝民末之间一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清朝民末随着火车的修建,交通形式多样化,运河渐渐失去了贯穿地域联系交通的重要性。

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影响并孕育着运河周边的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

京杭大运河周边的建筑例如会馆、码头、漕运衙门等都是为了运河而修建的。

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是在现实生活上的进一步提升,各个地区的民俗体现着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及特有的风土人情以及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物产丰饶、气候温婉的扬州形成了活泼轻快的扬州小调,在贫瘠、千沟百壑的黄土高原形成了苍凉、雄浑的秦腔。

运河周边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例如运河渔民的“交船头”“满载会”等独特的民俗,都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而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希望满载而归、丰衣足食的朴实愿望。

在运河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当地独特的运河号子,运河号子的前身是人们在挑土、下桩、打桩的时候唱的。

号子整体的艺术感觉较为粗扩、豪放、雄劲有力,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可以振奋精神。

京杭大运河建设的意义京杭大运河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面的意义,另一个是社会方面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京杭⼤运河的历史变迁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的⽔利⼯程,⼜名京杭⼤运河、南北⼤运河。

⼤运河北起北京,南⾄杭州,经天津、河北、⼭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系,全长1794公⾥。

⼤运河⾃开凿⾄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

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经变迁。

隋朝以后,⼤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运交通⼲线,⽽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

从周⾄隋 ⼤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长江三⾓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锡⾄常州北⼊长江到扬州的“古故⽔道”,并开凿邗沟(⾃扬州到江⽔,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淮安⼊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阳渎,后⼜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

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

⼯程西段⾃今洛阳西郊引⾕、洛⼆⽔⼊黄河;⼯程东段⾃荣阳县汜⽔镇东北引黄河⽔,循汴⽔(原淮河⽀流),经商丘、宿县、泗县⼊淮通济渠⼜名汴渠,是漕运的⼲道。

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引黄河⽀流沁⽔⼊今卫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经⽆锡、苏州、嘉兴⾄杭州通钱塘江。

⾄此,建成以洛阳为中⼼,由永济渠、通济渠、⼭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的⼤运河。

唐宋两代 唐、宋两代对⼤运河继续进⾏疏浚整修。

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

将⾃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深,⼜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

宋时将运河⼟岸改建为⽯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

运河的通过能⼒也得到了提⾼。

北宋元丰⼆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通济渠)引黄河⽔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了清汴⼯程,开渠50⾥,直接引伊洛⽔⼊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

宋元时期的京杭大运河

宋元时期的京杭大运河

宋元时期的京杭⼤运河宋元时期的京杭⼤运河京杭⼤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系、纵贯南北的⽔上交通要道。

北起北京,南⾄杭州,流经天津、河北、⼭东、江苏和浙江四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系,全长1794公⾥。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社会进步和⽂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今仍在发挥着巨⼤作⽤。

京杭⼤运河显⽰了我国古代⽔利航运⼯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化遗存,孕育了⼀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信息。

宋元时期运河的整修及治理京杭⼤运河的开凿与演变⼤致分为三期。

第⼀期指运河的萌芽时期,即东周春秋时期。

第⼆期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宋元时期的⼤运河⼤致处于第三期。

宋朝对运河的变迁影响较少,主要是对⼤运河进⾏疏浚整修。

尤其重视⼤运河的维护、利⽤和开发,克服江淮⼀带地势低洼、运河之⽔⼤量流失的问题。

赵匡胤(即宋太祖)夺取了后周的统治权建⽴了北宋王朝。

⾯对⼏⼗万⼤军粮秣军需和庞⼤的政府⽇常开⽀,选择⼀个最佳的城市作为国都是⾄关重要的⼤问题。

赵匡胤曾想到过隋唐旧都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地⽅“居国之中”,且易守难攻,诸多朝⾂也倾向于此地。

然⽽那⾥距经济发达的江南路途遥远,虽有运河沟通,但⼀路转运耗费颇多。

若建都于江南⼜不利于北⽅安定。

经朝野上下反复商议,终于决定把国都建在⼤运河中段的汴州城(即汴京,今河南开封)。

这⾥地处北⽅,⽽汴河位于运河中部,南北交通都很⽅便,可以充分利⽤和发挥⼤运河的运输效能,国家可以坐享其利。

因此,北宋⼀朝⼗分重视⼤运河的维护、利⽤和开发。

为了把⼤量的粮⾷从江南运到汴京,把浩繁的军需物资运到北⽅抗辽守边,宋朝统治者对⼤运河全线进⾏了严格的整治。

为了保证运输的顺利进⾏,在运河上重新恢复了唐朝所实⾏的分段运输法,并在江南各地建⽴了转运司,负责汇集江南各地的物资并且担负储备和向北⽅发运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运河历史变迁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

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

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京杭运河的干流与支流
京杭大运河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

枯水时,水源由太湖补给。

1.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武林头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

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县
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9.2l公里。

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60吨级。

杭申乙线。

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江沿岸各城市。

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9.78公里,河道宽60―70米,通航高水位4.25米,低水位2.40米,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100吨级。

2.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横泾港、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大运河历史演变
从周至隋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

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

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荣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
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唐宋两代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

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

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

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

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通济渠)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

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运输组织方面,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

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渐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11.62亿公斤)。

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称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对外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

元代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武阳决口,灌封丘南下,夺泗水,从今淮阴夺淮入海。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

初期漕运路线,是由江淮溯黄河向西北至封丘(开封北)县中砾镇,转陆运180里至新乡入卫河,水运经天津至今通县,再陆运至大都。

这条运输路线不仅
绕道过远,且要水陆转运。

1282年动工挖济州河,自今济宁引洸、汶、泗水为源,向北开河150里接济水(相当于后来的大清河位置,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

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一是由济水入海,经渤海湾至天津;一是由东阿旱站(东平北)向北陆运200里至临清入今卫河。

沿前一路线,漕船常遭海涛风浪之险,沿后一路线每遇夏秋霖潦,粮车跋涉艰难。

于是在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

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所以在会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济宁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

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在溯白河至通县。

1291年——1293年,元朝从仅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建闸20座。

从此,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

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

大运河建成后,元朝专设都漕司正、副二使,总管运河和漕运事宜。

但因会通河航道窄浅,水源不足,年漕运量不到10万石。

明清两代明、清两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

明代整通惠河闸坝,恢复通航;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引汶水人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主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

为使运河免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和避开360里的黄河航程,明朝先后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自今山东济宁南阳镇
以南的南四湖东相继开河440里,使原经沛,除州入黄河的原泗水运河路线(今南四湖西线),改道为经夏镇、韩庄、台儿庄到县入黄河的今南四湖东线,即韩庄运河线。

此外,为保障运河通航安全,还修建了洪泽湖大堤和高邮湖一带的运河西堤,并在运河东堤建平水闸,以调节运河水位。

清朝于1681~1688年,在黄河东测,约由今骆马湖以北至淮阴开中河、皂河近200里,北接韩庄运河,南接今里运河,从而使运河路线完全与黄河河道分开。

明清两代规定运河漕的载重量为400石。

明朝漕船载重吃水不得超过3尺,年漕运量约400万石。

清代规定漕船载重吃水不得超过3尺5寸,年漕运量约400万石。

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全线南北断航,清朝后期和是华民国时期,曾几度倡议治理运河,但均未付诸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和1957年兴建江阴船闸和杨柳青、宿迁千吨级船闸,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

1959年以后,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除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8000万吨,并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目前大运河济宁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发挥航运效益。

济宁以南至杭州河段,已建成16座通航梯级,其中大型船闸12座。

运河及其沿岸河流、湖泊已节节设闸控制,洪水期调泄,枯水期补给,江水北调工程已初具规模。

徐州以南河段,船闸年通过船舶吨位已达1370余万吨,年货运量达5500万吨。

为适应货运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济宁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业已开始,将进一步浚深扩宽航道,加建复线船闸,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港口吞吐能力,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500~4000万吨,承担起年运量1亿吨的总货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