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PPT免费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合集下载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 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 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 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

这篇课文运用了(外貌 ) 描写,( 神态 )描写, (动作 )描写,( 语言 )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老班长 ( )高大光辉的英 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忠于革命 ( )和 舍己为人 ( )的革命精神 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红军过草地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
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
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 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 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 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 生命代价。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再读课文,做好批注:
1、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2、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 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 话的理解。
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 灿烂的金色 的光芒 !
思考: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 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 “金色的鱼钩”呢?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思考: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 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 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 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色 的 鱼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 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 (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 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 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 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上,到处只 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没有吃的 ,同志们就挖野菜,把枪套、皮 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 这样的东西,在草地里也成了不 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 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 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同 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 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 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
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
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 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 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 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 生命代价。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 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 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 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 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 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课文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 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 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 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 垂不朽。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思考: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 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 “金色的鱼钩”呢?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
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
针扎着喉管,失声喊 起来: “老班长,你怎 么· · · · · · ”
读“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观察插 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思考:老班长的前后表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喜出望外
奄奄一息
奄奄:形容气息微弱。 一息:表示只有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气若游丝
无边无涯: 没有边际。
收敛:减弱或消失。 本课指老班长的 笑容消失。
课文主要讲了( )长征途中,一 位( )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 心尽力照顾( )个生病的( )过草地, 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色 的 鱼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思考: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认读下列词语: 颧骨 两鬓 合拢 收敛 搀扶 回味 蚯蚓 严峻 勉强 粗糙 瞻仰 弥漫 红噎 情绪 斑白
青稞 熬过 念叨 严厉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接受任务:草地途中,照顾我们
金色的鱼钩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忠 于 革 命 、 舍 己 为 人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12 (共15张PPT)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12 (共15张PPT)
金色的鱼钩
学习生字
搪瓷碗 颧骨 熬过 抽噎 收敛 掣起钓竿 奄奄一息
读读下列词语
肠胃病 队伍 炊事班 皱纹 唉
青稞 合不拢 鱼汤 碗筷 喉管 支吾 弥漫 鱼饵 蚯蚓 情绪 拧成
疙瘩 搀扶 毅力 俯身 粗糙 衣兜
瞻仰 红锈 闪烁 塞了铅块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红军当年从这里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当堂检测
这篇课文运用了( )描写, ( )描写,( )描写,( )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 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 ,鼓舞和震撼。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
多。课外找《倔强的小红军》来读读。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色 的 鱼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
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
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 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 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 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 生命代价。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 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 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 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 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 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 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 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 色 的 鱼 钩
接受任务: 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 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舍忠 己于 为革 人命
再读课文,做好批注:
1、什么地方最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 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 句话的理解。
思考: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 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 “金色的鱼钩”呢?

这篇课文运用了( 语言)描 写,( 动作)描写,(神态 ) 描写,( 心理 )描写等手法, 塑造了( 老班长 )高大光辉的 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 忠于革命)和( 舍己为人)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
和震撼。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 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

结构梳理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 进入草地,照顾病号 艰难前进: 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后代瞻仰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 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 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崇高品质。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新课引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 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 理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这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 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留下这个 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为 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
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
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 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 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 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 生命代价。
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
和四川盆地连接段的川西北草原,纵横 300 余千米,
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在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
风雹来去无常。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
行军时,稍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色 的 鱼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 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 (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 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 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完成学习任务:
(1)圈出要认的生字,读通课文,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
认读下列词语: 颧骨 两鬓 驼背 衰弱 青稞 收敛 抽噎 熬过 蚯蚓 情绪 念叨 粗糙 斑白 严厉 红锈
威胁 合拢 搀扶 回味 严峻 勉强 瞻仰 弥漫 宿营地 搪瓷碗
做批注的方法:
• • • • • 1、从这里我体会到了…… 2、读了这句(这段)话我想到了…… 3、这个词语说明了…… 4、我读懂了…… 5、这里是( )描写,我感受到了……

06444_完整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06444_完整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金色的鱼钩等故事,引导学 生认识到忠诚、奉献等品质的重
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4/1/26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红色经典故事的熏陶和感染,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01
金色的鱼钩故事中老班长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了共产党员
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
舍己为人、勇于牺牲
02
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为了照顾战友而不惜牺牲自己,展现了
崇高的道德品质。
坚守职责、不辱使命
03
故事中老班长始终坚守职责,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了任务,体
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在当代社会中传承红色基因
1 2
弘扬革命精神
通过金色的鱼钩等红色经典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红色基因融入国民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3
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促进文 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4/1/26
13
2024/1/26
3
《金色的鱼钩》创作背景
1935年秋,红四方 面军进入草地,许多 同志得了肠胃病
即将走出草地时,老 班长牺牲了
2024/1/26
老班长接受任务,尽 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
4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杨旭,1932年出生于四川省马 边县,中国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雪山小太阳》、《 七根火柴》、《三人行》、《一

《金色的鱼钩》 课件

《金色的鱼钩》 课件

富有想象力和感情表达
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情表达,使人 们陶醉其中。
影响和评价
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
《金色的鱼钩》广受儿童读者欢迎,被认为是 儿童文学经典之一。
被誉为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作品因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精湛建筑的人物形 象而被广泛评价。
结论
传递快乐与感动
《金色的鱼钩》通过感人的故事传递快乐和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一部展现生活中的幸福与感动、传递人情温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介绍
作品简介
《金色的鱼钩》是一本儿童小说,讲述了夏天孩子们的友情和钓鱼的乐趣。
作介绍
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描写生动细腻的故事而闻名。
主要内容
1
第一章:盛夏的故事
天气炎热,孩子们度过快乐的夏日,体验友情和竞争的故事。
2
第二章:钓鱼的乐趣
爷爷教孙子钓鱼的经历,包括钓鱼的技巧、耐心和成功捕获的喜悦。
主题
1 生活中的快乐
《金色的鱼钩》展现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 快乐和幸福的故事。
2 友情和家庭
作品通过描绘孩子间的友情和与爷爷的亲密 关系,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文学风格
描写华丽、文笔流畅
作者的描写技巧华丽而流畅,令读者沉浸在故 事中。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秀PPT课件

照料——( 照顾 ) 充满——( 弥漫 )
安排——( 安顿 ) 严峻——( 严厉 )
二、下列段落中省略号表示( C )。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 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A.没照顾好战士,老班长感到愧疚 B.老班长不好意思把话说完 C.话未说完,老班长就牺牲了
我会认
huò

táng
ěr
liǎn





chān yǎn

zhā
xiù



n瞻

多音字
(hé) 温和、柔和

(hè) 曲高和寡
(huò) 拌和、和药
(huó) 和面
词语解释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 吸微弱的样子。
造句: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努力下,这个奄奄一息的战 士终于得救了。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自读提示
1.默写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 具书解决。
3.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的语句,把 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字词识记
读一读
quán
bìn
神地看。 ( 无边无涯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时整间体感19知35年秋天
地点 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
人物 炊事理班清长文(章主顺要序人,物概)、括三主个要病内号容。
起因 指导员派炊事事班情长发照展顾顺三序个病号
经过
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想尽办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35张PPT)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35张PPT)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 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 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 一棵一棵地摸……”
虽然自己的身体很差,但是为了让小战 士有营养摄入,不辞辛苦。
语言
近反义词
字词乐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奄奄一息 命在旦夕
作业布置
1、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 的鱼钩”的故事吧。 2、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一写。
作者简介
杨旭,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作家,1956年 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 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 《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 小说《半个冒险家》。
借助小标题,按时间顺序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935年秋天,老班长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 号走出草地;三个病号走不快,加上受到饥饿的威胁,他们的身 体越来越弱,老班长非常着急。一天,老班长洗衣时发现水塘里 有鱼,就开始给病号们钓鱼补给,增加营养;有一天,小梁发现 老班长自己不吃鱼的秘密——继续忍受着饥饿的折磨,甚至拿他 们吃剩的草根和鱼骨头充饥;第二天,小梁坚持给老班长让鱼汤, 可老班长却严厉地要小梁服从党的安排;就这样,他们坚持走到 了草地的边缘,可就在这天上午老班长却倒下了,不幸牺牲。
这里为什么要写“我”的心理?除了此处有“我”的心理, 还有哪里有?有什么作用?
神态
这句话表面是在写鱼钩,实际上是写老班长,他 亲手做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他那舍己为 人的精神永放光芒!
写下你想对老班长说的话吧。 老班长,我想对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初识老班长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 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 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读第三自然段,概括我们在路 途中遇到的困难
三个病号走不快 饥饿威胁着我们 我们一天天瘦下去
这些天他比我们瘦的还厉害呢!
高度的责任感 无私奉献的精神
夜里钓鱼摸野菜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 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 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 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 摸……”
寻找食物极其艰难,非常辛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 也送不到嘴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 极了。
“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 人。”“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 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 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 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 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多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 十多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 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 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关于长征你了解多少呢?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腊子口战役 娄山关大捷 陕北会师
金色的鱼钩
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鱼钩
嚼 肠胃 斑白 宿营 威胁 佐料 安顿 衰落 支吾 蚯蚓 情绪 收敛 抽噎 目不转睛 奄奄 一息 两鬓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鱼钩》【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鱼钩》【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语言 描写
动作 描写
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 给的任务,不怕苦,不怕 难,哪怕牺牲自己。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 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 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 得一棵一棵地摸……”
语言描写
艰难
钓鱼 找鱼饵 找野菜
关心战士 不怕吃苦
语言描写
临终之际仍不忘嘱托 战士走出草地去
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忠于革命 尽职尽责 舍己为人
作者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意?
“金色的鱼钩”不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更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闪耀的思想光芒,象征 着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结构梳理
做鱼钩辛苦钓鱼


硬咽草根鱼骨


命令战士喝鱼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钩 奄奄一息让鱼汤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 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 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 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 意思只有我知道。
命令
对比
语言描写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
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 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
只有战友,没有自己
的,沉重极了。 心理描写
沉重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 听范读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 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 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的感人事迹。
我会读

xié
青稞 威胁
táng
搪瓷碗
liǎn chān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整版】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整版】

表现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品读课文
外貌描写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
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
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
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了草地边
品读课文
第一件事(6—19)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 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我”的追问下试图隐瞒真相, 装出刚刚吃过鱼的样子。
品读课文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 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语言描写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我”看到老班长艰难地吞咽草根和鱼骨头 时的感受,更能表明“我”看到这种情景时 内心的难受程度。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
我会读

青稞
xié
威胁
tánɡ
搪瓷
liǎn chān
收敛 搀扶

抽噎
yǎn
奄奄一息
ěr
鱼饵
zhān
瞻仰
初读课文 词语解释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B )
品读课文
语言描写
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 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 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 困难出来啦!’”

《金色的鱼钩》PPT免费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免费课件

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
可分为四个部分:
(1-2) 接受任务。 (3-22) 护送病号。 (23-33) 壮烈牺牲。 (34) 永远怀念。
第一部分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 保护三个小病号过草地。 请同学们找出对这位可敬的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第一次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 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描写
老班长看着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 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的还厉害呢!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身 体也在变瘦变差,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 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 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 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 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 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 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45平方厘米.
故 25答.案请你为你:分不×别。要计算太图一脆的表弱面!积、”图二最的体后积这. 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6200(元)
=261
=72(元)
老班长安慰“我”,给“我”做思想工作。
小结:
我们走到草地的边缘,老班长却牺 牲了。

小学语文六上《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小学语文六上《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精神,也象征着希望和 胜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鱼钩”:代表老班长为小分队付出的牺牲和奉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重点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老班长,你为什么不吃鱼?” -> 表达了小分队对老班 长的关心和敬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早就吃过啦,你们吃吧!” > 老班长为了小分队的生存,自己只吃了鱼骨头。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金色的鱼钩所代表的深层意义,探讨它在故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反映人物的 性格和价值观。
分组活动:模拟表演故事情节
总结词:实践应用
详细描述: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模拟表演故事中的关键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 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01
总结词:反馈评估
02
详细描述:通过简短的课堂小测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 困惑和问题。
04 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总结词:理解感悟
详细描述:读后感应包含对《金色的 鱼钩》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 想等方面的理解,以及个人对故事的 感悟和思考。
收集与金色的鱼钩相关的资料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小学语文六上《金色 的鱼钩》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解析 • 互动环节 • 课后作业 • 教师总结
01 课程导入
故事背景
历史背景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物资匮 乏,人员疲惫,面临着巨大的生 存挑战。
情境描述
讲述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食物 极度匮乏,老班长为了照顾其他 战友,决定牺牲自己,用缝衣针 做鱼钩,为战友钓鱼。

15.《金色的鱼钩》课件 (共30张PPT)

15.《金色的鱼钩》课件 (共30张PPT)

2023/12/15
19
交流探究
交流探究:老班长笑了几次?笑得一样吗?在笑容 背后,蕴含着老班长怎样的内心想法?
2023/12/15
20
研读品悟
语言、神情 描写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 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 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情景导入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 个伟大奇迹,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今天, 就先让我们一起拜读红军老炊事班长等英模人物的故 事《金色的鱼钩》,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感受他们的光辉形象吧!
2023/12/15
2
学习目标
1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这个笑,是老班长故意装出来的。他想用这个笑脸来 营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
2023/12/15
21
研读品悟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 出了一丝笑意。
这个笑,是真的笑了。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了,喝下去, 对同志们就有好处。因此,老班长笑了。但是,同志们吃的 东西太少了,老班长远远不会为同志们吃了这么“一丁点” 东西而开怀大笑,所以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2023/12/15
18
研读品悟
语言描写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
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
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
你们都瘦得……”
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不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班长安慰“我”,给“我”做思想工作。
小结:
我们走到草地的边缘,老班长却牺 牲了。
第四部分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 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 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 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 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 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先吃呢。”
为了把营养留给战友,老班长自己没有吃鱼,体现了他
高度的责任感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 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从小梁的表情、语言、心理和老班长吃鱼骨时的神情的描写, 我们既感受到老班长吃这些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的困难和痛苦, 又表明小梁看到这种情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
第二部分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不到半个月,两袋青 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 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老班长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合不拢眼”指睡不着觉。是因为“饥饿威胁着我们”,如 果再找不到吃的,大家就有生命危险。
鱼 钩
23-33
接受任务——保存鱼钩 子孙瞻仰 (教育)
34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一、选词填空
闪耀 闪烁 闪动 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 )着灿烂的光芒! 2.太阳升起来了, ( 闪耀 )着夺目的光辉。。
挽留 挽救 营救 1.客人要走了,妈妈真诚地( 挽留 )。 2.要( 挽救 )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东西。
二、反义词
脆弱( 坚强) 粗糙(细腻 ) 饱满(瘦弱 ) 低沉( 高昂) 浪费(节约 )
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 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第一次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 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描写
老班长看着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 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的还厉害呢!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身 体也在变瘦变差,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 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பைடு நூலகம்ěr
liǎn





chān
yǎn

zhān
xiù





多音字
(hé) 温和、柔和

(hè) 曲高和寡
(huò) 拌和、和药
(huó) 和面
词语解释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 吸微弱的样子。
造句: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努力下,这个奄奄一息的战 士终于得救了。
抽噎:指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哭,抽泣。
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
可分为四个部分:
(1-2) 接受任务。 (3-22) 护送病号。 (23-33) 壮烈牺牲。 (34) 永远怀念。
第一部分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 保护三个小病号过草地。 请同学们找出对这位可敬的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造句:他松开手,她在地上瘫成一团, 痛苦地抽噎起来。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造句:运动员目不转睛的盯着球。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 受党的嘱托,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 士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3.金色的鱼钩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颧骨、收敛、疙瘩、无边无涯、奄奄一息”等词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 为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重点) 4.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 的含义。(难点)
主旨归纳
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 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 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 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草地途中 照顾我们 (亲切)
1-2

护送病号——设法钓鱼 自己不吃 (焦急)

3-22
的 壮烈牺牲——安定情绪 昏迷不醒 (鼓励)
表现了老班长发现鱼时,无比高兴的心 情。因为鱼可以给三个病号补身体。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
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这是一篇讲述有关鱼钩的故事。 是的,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课文就是 围绕这个普普通通的鱼钩讲述了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段感人的 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泛黄的历史,走进草地深处,来感受这个动人 的故事吧!
我会认
huò

táng
小结:
这部分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 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 儿鱼。
第三部分
默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1.接近草地边沿时,小病员是怎样的情形?老班长呢? 2.老班长怎么对小病员说?大家心情怎样? 3.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 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 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 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 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