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未来转型之路

合集下载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监理行业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监理行业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监理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常态。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类别和规模上的多样化。

过去,监理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如铁路、公路、桥梁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地、商业地产、文化娱乐设施等市政工程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监理行业的服务对象也从单一的大型项目扩展到更加多样化的项目领域。

新常态下监理企业面临着人才缺口和需求变化的挑战。

一方面,监理行业的规模急剧扩大,但监理人才的供给并未相应提高,导致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监理企业需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传统的监理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在管理和创新方面存在不足。

新常态下监理企业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一方面,监理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通过引进智能监控和信息技术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

监理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对市场的竞争和行业发展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常态,监理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合作与沟通。

在过去,监理企业往往是居于被动地位,只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测,但在新常态下,监理企业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设计中,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多样化和规模的扩大上,监理企业面临着人才缺口和需求变化的挑战,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监理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改革,并加强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合作与沟通,以适应新的常态。

监理公司未来发展及转型建议

监理公司未来发展及转型建议

监理公司未来发展及转型建议近几年来,中国建设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监理行业也正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监理公司需要积极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拓展服务领域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监理公司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

比如,开发房屋建筑管理服务、设备安装监理服务、地基工程质量监理服务、园林绿化监理服务等新的服务领域,通过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多元化服务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推动互联网+、智慧监理应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监理公司也有必要努力跟进,融合信息技术和建筑监理技术,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理应用。

例如,通过建立监理信息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提高监理效率和质量;发展智能监理技术,实现远程监理、无人机监理、虚拟监理等新型监理服务,提高监理服务效率和全过程把控。

三、提高监理服务质量在提高服务领域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同时,监理公司还应关注提高监理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品质,以满足客户对服务质量的需求。

比如,完善监理标准和规范,深入推进现场管理,实现现场查验和监理服务全程跟进,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提高监理效果和服务满意度。

四、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监理行业是一个关键行业,要想建立专业化人才,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

在人才培养方面,监理公司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管理等制度,鼓励员工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同时,可以适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收更多具有高端技能的人才,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

总之,监理行业在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同时,需要积极转型、拓展服务领域,推动新技术应用,注重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管理,努力开拓新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我国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工程管理 |·163·2019年第12期我国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董海鸿,付金玉(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摘 要:文章通过对监理行业内外部情况进行分析,从重新定位行业的角度出发,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盈利能力,提出了中国监理行业转型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工程监理;整合流程工程咨询;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2-0163-02作者简介:董海鸿(1977—),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1 中国的监理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是统一的国家计划(包括具体的项目计划),以及国家统一的财政拨款。

采用两种方式:对于一般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行组建和管理;对于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部将由相关单位组成并由其管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使用有偿使用投资(即“转移和转移贷款”),投资责任制,投资主体多样化,以及项目招标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形式势在必行。

否则,很难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第三阶段:建设部于1988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一个施工监督系统。

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改革措施,施工监理制度旨在改变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专业的施工监理机构,协助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水平和投资效率。

建设项目监督系统于1988年开始试点。

5年后,它逐渐被推进。

国家推进建设项目监督制度,使建设项目监督进入全国综合实施阶段。

2 目前监理行业现状自中国监理体系实施以来,工程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业主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监理企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

监理企业工程咨询转型方案

监理企业工程咨询转型方案

监理企业工程咨询转型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

而在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中,监理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按时完工,以及保障工程投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科技的不断创新,监理企业在服务模式、技术手段、人才队伍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转型。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建筑行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和升级。

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监理企业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也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监理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分析1. 实现服务模式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监理企业工程咨询要求提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理服务,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按时完工。

通过升级服务模式,实现全方位的监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2. 强化技术手段和装备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监理企业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强化技术手段和装备能力,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3. 发掘和培养专业人才监理企业需要发掘和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的团队,以应对项目业务和技术挑战。

4. 健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使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三、转型路径1. 服务模式升级监理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方案,提供全方位的监理服务。

例如,可以创新监理流程和服务模式,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提高工程监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2. 强化技术手段和装备能力监理企业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工程监理的水平和质量。

例如,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监理流程中引入BIM技术,实现工程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集成化应用;可以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提高工程监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也越来越长。

同时,监理作为一种专业服务,在整个建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监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监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建筑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等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监理行业将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BIM等平台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效率和监理服务的水平。

2. 专业化与多元化发展监理行业作为一项专业服务,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未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增加,监理行业将呈现出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监理师将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未来建筑工程的需求。

3. 智能化监理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监理将成为监理行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通过物联网技术,监理师可以实时监控建筑工程的各项指标,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并确保工程质量。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质量检测与评估、工程进度管理等方面,提高监理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建筑业也在不断探索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未来,监理行业将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的监理工作中,推动建筑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监理师将需要具备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确保建筑工程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5. 国际化经营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的跨国合作越来越多。

监理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到国际建筑工程项目中。

未来,监理行业将加强与国际监理机构的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的监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结论监理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应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推动智能化监理的发展,同时注重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监理行业是指为各类工程项目提供独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服务的行业。

近年来,监理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出现了一些新的常态。

本文将分析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以及监理企业的转型。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表现在技术升级和服务拓展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监理行业在技术上进行了升级,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软件系统,能够更精确地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和数据分析。

监理企业也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提供传统的工程施工监理服务,还拓展了工程咨询、环境评估、安全评估等领域的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还表现在规范发展和行业协会建设方面。

为了规范行业秩序,监理行业建立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了监理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责任,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

监理行业还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建设和活动,加强了行业内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行业的共同发展。

监理企业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

传统的监理企业主要以项目为中心,依赖人工和经验进行工程监理。

而现在的监理企业开始采取专业化、精细化和协同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团队合作机制,提高了监理效率和质量。

监理企业还加强了与相关方的合作,与施工方、设计单位等建立了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实现了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还表现在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

监理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质量口碑的宣传,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监理企业还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拓展了国内外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是在技术升级、服务拓展、规范发展和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监理企业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监理行业将继续朝着多元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监理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监理行业也日趋重要,成为建筑、工程、交通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监理行业在过去几年中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变革,需要监理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新常态和转型角度,对监理行业进行分析。

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这对于监理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先是机遇方面,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标准和规定,这为监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市场需求。

新常态下,国家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更高,对监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新常态下的转型也给监理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需求结构的变化。

以前,许多监理企业主要从事国内工程项目的监理,但现在,随着中国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工程项目。

这对监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更强的国际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监理行业本身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随着监理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以获取市场份额。

监理行业还面临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压力,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面对新常态和转型的挑战时,监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监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和相关企业等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项目合作,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专业化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建立高效的团队,为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监理行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监理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监理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日益受到重视。

建筑监理的职责是保证建筑工程按照法规和规范进行,并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的控制。

在不断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监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一、专业化发展建筑监理行业正向着专业化发展方向迈进。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化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建筑监理需要具备更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

建筑监理师将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他们拥有丰富的建筑工程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工程管理和技术手段,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监理服务。

二、信息化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监理行业也逐渐引入信息化技术。

监理单位通过使用信息化系统,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

监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时获取工程进展情况、质量控制数据和成本预算等信息,从而更加高效地监理工程项目。

三、绿色建筑监理绿色建筑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监理行业也将跟随其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监理注重环保和节能,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监理师需要具备相关的环保专业知识,注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以确保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筑质量安全建筑质量安全一直是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

建筑监理行业将继续在建筑质量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监理师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技能,对建筑质量、结构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五、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建筑监理行业也越来越需要与国际接轨。

国际建筑监理标准和规范的引入将推动中国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的建筑监理企业也将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和合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

六、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建筑监理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除了加强新人的培养和引进,还需要对现有的监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项目全过程服务:监理企业未来转型之路

项目全过程服务:监理企业未来转型之路

项目全过程服务:监理企业未来转型之路我国建立工程监理制度的最初构想是对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即从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到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保修阶段都实行监理。

但由于工程监理的产生和发展基础,首先以施工阶段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为主,人员的配备、工作内容等方面都较强地体现了施工阶段的监理。

因此,从实际出发,《建筑法》明确将工程监理定位为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

将工程监理定位在施工阶段,在实际工作中特别称为“施工监理”,但这并不表明除施工阶段其他阶段可以不实施监督、管理或咨询。

为了比较准确界定,将工程监理企业在建设工程的招标、勘察、设计、设备采购、保修等阶段的服务称为其他咨询服务或项目管理,这样既与法律法规相衔接,也便于社会各方能够接受。

工程监理企业在从事施工监理这一基本业务时,一般称为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与同属工程咨询业或建筑服务业范畴的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单位等一样,向业主提供的是专业服务,但监理单位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服务,准确地说是提供管理服务。

监理单位及其监理工程师依靠他们对工程管理的丰富经验和“勤奋而谨慎”的专业精神,在业主委托和授权后,依据施工合同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造价控制,协助或者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监理服务的核心是合同管理,监理服务的基本手段是组织协调与信息管理,而工程技术只是提供监理服务的基础。

我国工程建设长期遵循严格划分阶段的建设程序管理,工程实施阶段主要实行“设计-招标-施工”(DBB)模式。

在DBB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实行“三方管理模式”,即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有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三方参与的项目管理模式。

这也是主要的国际惯例之一。

国际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咨询顾问的运作,我国各行业的施工合同都表明了以监理工程师为中心的格局,建设法规也明确了监理工程师的法律地位。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随着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理行业作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监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监理企业如何进行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成为了摆在每一家监理企业面前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监理行业的新常态出发,结合监理企业的转型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监理行业的新常态1.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评估,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标准要求。

国家对监理企业的资质认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监理人员的资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意味着监理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新的政策法规的要求。

2.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监理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

传统的现场监理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多采用了机器人、传感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监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监理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了监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随着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对监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不仅仅是在建筑工程领域,交通、水利、环保等领域的监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建筑工程监理领域,高铁、地铁、核电等复杂项目的监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求监理企业具备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专业能力。

二、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1.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监理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监理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监理能力和水平。

通过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监理技术产品,树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监理企业需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不断完善监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确保监理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复杂项目的监理工作。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

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与监理企业的转型分析近年来,我国建筑监理行业发展迅速,监理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然而,随着建筑监理行业逐渐成熟,监理行业的新常态也愈发明显。

在这种新常态下,监理企业需要进行转型,才能适应市场需要、提高竞争力。

首先,监理企业需要适应政策变化。

在我国,建筑监理的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和创新,监理企业必须跟上这些变化。

比如近年来出台的《全国工程建设项目监理规范》,对建筑监理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监理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

监理企业需要重视政策变化,加强政策研究和学习,做好政策解读和实施。

其次,监理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监理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来进行品牌建设。

第三,监理企业需要实施差异化战略。

在监理行业中,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监理企业需要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来区别于其他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差异化战略可以从服务品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多方面入手,做到在服务品质、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第四,监理企业需要开拓市场。

市场开拓是企业转型的基础,监理企业需要加强市场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

同时,监理企业需要拓展服务范围,把握强势领域,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第五,监理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建筑监理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监理企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吸引、培养和留住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总之,监理行业的新常态给监理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监理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实施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

只有在不断的转型和创新中,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监理行业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领域的迅速发展,监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监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采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

监理行业也不例外,逐渐引入了各种信息化工具和软件,用于监督工程项目的进展和管理相关数据。

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监理行业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

3. 多元化服务模式传统的监理行业主要以工程项目的合规性监督为主要职责,但未来的监理服务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除了合规性监督,监理机构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项目管理、风险评估、质量控制等。

这些服务将帮助项目方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4. 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开始加大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监理行业也将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监理机构将扮演重要角色,监督工程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工程项目朝着低碳、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5. 国际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跨越国界进行。

监理行业也将面临国际化的发展。

国际化将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监理机构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6.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监理行业也不例外。

未来,共享经济将渗透到监理行业中。

监理机构可以通过共享人力和资源,提供更高效和灵活的监理服务。

同时,监理机构也可以借助共享经济平台,扩大自身的市场影响力。

7. 创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监理行业将大量应用创新技术。

例如,无人机可以用于工程项目的巡检和监测;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对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模拟。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监理行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

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监理行业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的行业。

未来,监理行业将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智慧化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监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监理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巨大机遇。

以下是几个监理行业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创新趋势:1.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集成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

未来,监理机构有望通过BIM技术实现对项目的全面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效率。

2. 无人机应用无人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已经日渐普遍,未来监理行业中也将广泛采用此技术。

无人机可以通过高清摄像机拍摄建筑工程的全景图像,采集建筑物的尺寸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巡检,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建筑工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未来,监理行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和工程进度的实时监测,从而提升监理的精准性和反应速度。

4.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监理人员提供沉浸式和交互式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预测潜在问题并进行决策。

这些技术将在未来的监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管理是未来监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几个智慧化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决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监理行业可以通过分析和利用大量的项目数据,实现对项目的数据驱动决策。

监理人员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做出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决策,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云计算和移动技术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普及将让监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项目的相关信息,并实时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策略分析摘要: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策略一、工程监理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框架为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工程监理企业和行业发展,提高监理人的职业地位和收益,推进工程管理学科和事业的发展,工程监理应积极考虑转型升级。

工程监理的转型升级应结合我国国情,对标国际相关行业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创新成果,分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是管理类服务的升级,宜分两步实施,其中第一阶段/1工程监理从施工阶段提供服务向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提升,第一阶段/2从提供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服务向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项目前期、实施期和运营期)的工程管理(包括开发管理、项目管理和设施管理)服务提升。

我国监理行业关于第一阶段的目标虽提出了很多年,但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与对标国际的要求差距不小。

(2)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设计和施工的分离以及设计和管理类咨询的分离。

第二阶段的实施,不仅包括管理升级,还包括提供服务的转型。

全过程工程咨询指的是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咨询,全过程的工程咨询不能片面理解为各种管理类服务的“叠加”,它不等同于所谓的一体化项目管理或全过程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管理服务。

它包括规划、设计类服务和工程建设管理类服务。

(3)要关注国际项目交付的新发展方向,当工程建设管理团队发展到一定的专业执业水平时,应寻求新的转型升级空间。

(4)我国工程监理有规模较大的和规模较小的,也有为不同工程对象服务的多种类型的企业。

企业在转型升级时,应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按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逐步实施,有条件的先行,而不可能是“一刀切、齐步走”。

二、工程监理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一带一路”建设,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扩大了,工程监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加大了行业的竞争基于此,企业做好内功才能开拓新市场,管理的提升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监理行业市场在逐步规范,监管越来越严厉,违规成本成上升趋势,迫使企业从全面预算管理中创收、节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成为企业规范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协调、平衡各监理项目部的经营目标,将企业战略目标细化分解,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施措施并落实;监理企业的核心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都是趋利的。

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是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是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创歷展PROJECT MANAGEMENT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是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许景波(浙江育才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摘要:转型升级是监理企业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国家及地方都在大力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下,监理企业借助深度参与全 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契机,拓展服务模式、增强盈利和竞争能力,最终转型升级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介绍了监理行业的现状,分析了 有关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探讨了监理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优势和意义,以期对监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起 到指导作用。

文章编号:1007-4104 (2020) 11-0010-02关键词: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监理;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 407.9文献标识码:B0引言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 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全过程工程咨询开始有了政策理 论依据,并且逐步向整个工程建设领域推进和展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 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 [2019] 515号)明确了培育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两个着 力点,即重点培育发展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建设全 过程咨询。

在全国已实施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案例中,全过 程工程咨询服务范围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代建)、投资 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采购、造价咨询、设计 优化、B IM 技术服务等内容。

其中,大多数的全过程工程 咨询项目都包含了项目管理(代建)和工程监理服务。

由 此可见,监理工作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 环;其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成 败,甚至会影响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今后的政策导向。

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监理企业可以通过联合经 营、并购重组等方式拓展工程监理服务以外的上下游业务, 转型升级为综合性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骨干企业。

浅谈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转型升级

浅谈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转型升级

浅谈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转型升级摘要:我国从1988年起推行建设监理制度至今已经30年,监理制度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伴随着建筑行业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法律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监理业务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

监理企业内部在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也产生了强大的改革需求。

本文从若干角度对监理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正在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监理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管理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日益繁荣,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我国一度积极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监理行业也曾有过自己的春天。

但如今监理行业似乎已经成为夕阳产业,监理行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有:监理取费低、定位不清晰;监理行业人才结构失衡、总体素质较低;业务量减小、市场萎缩。

各监理企业在目前国家规定部分工程必须实施监理的环境下已经处境艰难,未来应该如何转型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关于征求进一步推进工程监理行业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工作;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同样是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该文件为监理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依法履职;服务主体多元化;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显而易见,在政策的引导下,监理的服务模式需要创新,咨询服务需要多元化。

可以预期,未来全过程工程咨询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监理行业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

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业务范围在政策的引导下,很多地方出台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的试行办法。

这里引用某地方管理文件划定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业务范围。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范围包括:(一)编制项目建议书,包括项目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等;(二)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资金申请报告等;(三)协助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等工作;(四)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有关手续;(五)协助建设单位与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或施工企业及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供应商等签订合同并监督实施;(六)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设计要求、组织评审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监督实施,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优化、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并进行投资控制;(七)招标代理;(八)工程监理、设备监理等监理工作;(九)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实施用款计划,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和工程决算,处理工程索赔,(十)组织竣工验收,向建设单位移交竣工档案资料,配合审计,生产试运行及工程保修期管理,组织项目后评估;(十一)工程咨询合同约定的其他工作。

未来监理企业的发展之路

未来监理企业的发展之路

未来监理企业的发展之路导读:监理制度引入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发展25年来,从试点、推广到写入我国《建筑法》走过了一段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从目前情况看,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监理体系、标准和制度,客观地评价,中国监理行业虽然还有很多方面亟需规范和提升,但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投资等关键工作上,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置身于世界第一大建筑市场,6600多家同质企业,72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一个大行业,如何摆脱白热化监理同质低位竞争,向产业链高端转型,就成为了监理企业必须思考的紧迫话题。

六大问题严重制约监理企业发展一、监理现有市场空间狭小由于我国固有的国情,现阶段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服务被分割。

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工作须由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具工程咨询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承担;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工作,须由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工程设计单位或者业主承担;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则由工程监理单位承担。

还有一些项目的造价控制已转由专门的造价咨询单位承担,致使很多监理服务被局限在施工阶段,甚至被局限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某些责任重大方面的监督管理。

某些项目由于监理范围与施工承包范围不一致,致使监理工程师不能通过系统的管理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二、监理责任权利失衡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监理单位除原有责任外还承担了安全管理的连带责任。

从工程建设的完整性来说,监理责任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外延是合适的。

但在司法界,由于责任界定不清,监理的安全责任被无限扩大,有关部门对监理处罚不当或处罚过重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监理人员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而锒铛入狱。

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各类注册工程师中,监理工程师的收入处于垫底位置,远低于设计人员。

低收益、高风险,不仅严重挫伤了监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致使业内一些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三、工程监理市场竞争激烈自实施建设监理制以来,全国各地监理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水平良莠不齐,为了企业的利益而生存,参与投标竞争的监理单位行为不规范,如低于成本竞争,围标、挂靠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造成多年来监理费收费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现象,监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低下,无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监理工作,监理水平难以提高。

工程监理的困境与转型

工程监理的困境与转型

工程监理的困境与转型摘要:纵观我国的建设工程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在建设行业的多方主体中,业主方和施工方一直是建设市场中最稳固的两方。

这得益于二者相对固定的市场主体性质,即建设主体和施工主体,以及相对明确的法律关系,即基于工程承揽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实践中,整个建设工程市场就是一个以这两方主体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体系。

在传统市场关系中,此体系包含五方主体:建设方、勘察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而其中勘察方、设计方和监理方主体在实践中常常作为建设方的雇佣而存在。

但是,随着市场的运行发展,作为这三方“附庸”之一的监理主体,在市场中的定位呈现愈渐模糊的趋势,且其作用和价值也相比于其他主体存在更多争议。

因此,监理转型的声音不绝于耳。

关键词:监理困境;监理转型;全过程咨询引言建设工程监理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进度检查和成本管理。

为实现预期的项目监控目标,明确项目监控的基础知识,在各个环节执行的监控任务,并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和与这些任务相关的措施,以确保建设优质项目。

监理人员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施工企业对监管者给予应有的重视,切实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监管者整体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对监管者进行现场检查。

1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意义1)辅助工程决策作为建设第三方,参与建设工程活动首要意义就是辅助建设单位评估工程项目成本、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方案可行性,保证建设单位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利于后续工程活动开展。

2)开展信息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开展信息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存储信息、审查信息、辨别信息。

在存储信息过程中,监理能够保证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审查信息时,监理能够保证信息客观性、全面性;辨别信息时,监理能够更加公正且犀利地辨别信息。

在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信息多且来源广泛,其中不乏误导性信息,因此,工程监理需履行职责,提升建设工程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理企业未来转型之路来源:建筑时报加快调整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服务于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已成为业内议论的热点。

目前,许多监理企业在完成工程监理基本业务的同时,正在大力发展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等关联业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真正由一家监理咨询企业在一个项目上实现“全过程服务”的却没有。

因而,监理企业如何从单一施工监理服务转型为项目“全过程”服务,则是行业需要共同努力的。

本文作者从多方面提出了对监理企业全过程服务的一些思考与建议,颇有启发。

我国建立工程监理制度的最初构想是对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即从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到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保修阶段都实行监理。

但由于工程监理的产生和发展基础,首先以施工阶段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为主,人员的配备、工作内容等方面都较强地体现了施工阶段的监理。

因此,从实际出发,《建筑法》明确将工程监理定位为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

将工程监理定位在施工阶段,在实际工作中特别称为“施工监理”,但这并不表明除施工阶段其他阶段可以不实施监督、管理或咨询。

为了比较准确界定,将工程监理企业在建设工程的招标、勘察、设计、设备采购、保修等阶段的服务称为其他咨询服务或项目管理,这样既与法律法规相衔接,也便于社会各方能够接受。

工程监理企业在从事施工监理这一基本业务时,一般称为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与同属工程咨询业或建筑服务业范畴的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单位等一样,向业主提供的是专业服务,但监理单位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服务,准确地说是提供管理服务。

监理单位及其监理工程师依靠他们对工程管理的丰富经验和“勤奋而谨慎”的专业精神,在业主委托和授权后,依据施工合同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造价控制,协助或者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监理服务的核心是合同管理,监理服务的基本手段是组织协调与信息管理,而工程技术只是提供监理服务的基础。

我国工程建设长期遵循严格划分阶段的建设程序管理,工程实施阶段主要实行“设计-招标-施工”(DBB)模式。

在DBB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实行“三方管理模式”,即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有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三方参与的项目管理模式。

这也是主要的国际惯例之一。

国际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咨询顾问的运作,我国各行业的施工合同都表明了以监理工程师为中心的格局,建设法规也明确了监理工程师的法律地位。

这是工程监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多年来,流行于国际工程咨询业最响亮的口号是“扩展业务边界”,其含义十分广泛,不仅意味着工程咨询业要不断开拓新的技术和经济服务领域,而且在业务思想和方法上要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体制和社会文化延伸。

在这样的形势下,工程监理企业已经不可能只关注基本业务的市场份额,而是应当积极开展多方面的业务,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勘察-设计-采购-建造-经营”介入,根据实施各种总承包模式的需求,积极形成自身优势,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以此提高竞争水平和盈利水平。

监理企业必须切实提升项目实施组织能力根据我国现行工程建设程序,决策阶段之后的实施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试生产、竣工验收等环节逐步进行,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行政许可事项和法律规定事项需要业主(建设单位)亲自办理,而按照市场准入制,各个不同的阶段一般要求不同的单位来实施。

我国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要将原先分离的工程建设阶段进行聚合。

原先不同建设阶段的工作由不同单位来完成,现在要集合几个建设阶段的工作由一个单位来完成,采用诸如设计-建造(DB)模式,设计-采购-建造(EPC)模式等,相比之下显然更有效率。

当我国承包商真正走向更大范围和深度的承包的时候,工程监理企业也就不得不走向更全面的项目管理服务,而不能再固守和停留在施工监理层面上。

一个工程监理企业能够向业主同时提供不同建设阶段各方面的服务,必然会减少一些参与主体界面及各主体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更高层面的竞争和发展!一个工程监理企业应该发展成能够提供全面、全过程专业服务的企业。

当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确立之后,工程监理企业按照项目管理合同约定,在工程设计阶段,负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等工作;在工程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并承担合同约定的相应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

这是未来成为国际性工程咨询公司的发展模式。

为此,工程监理企业要切实提升自己的全过程组织工程实施的能力。

只有首先具备程序管理能力,才有向全面的优质服务发展的基础条件。

监理企业必须有效提升合同管理能力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早已建立起项目法人责任制(业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这四项基本制度构筑了建筑市场的硬件,其中的招标制和监理制成为保证业主目标最重要的制度。

招标保证经济,监理保证效率,这是工程实施的两个基本原则。

招投标过程的实质是签订合同的过程,其目的也是签订一份“好”的合同!有言在先,先说后干,而不是干了再说。

仅就工程监理基本业务而言,施工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一道形成监理工作的直接依据,施工招标与施工监理于是可比拟为工程施工项目实施的“立法环节”与“执法环节”。

在现实情况下,工程监理企业要提供优质管理服务,特别需要注意与招标代理及造价咨询的“无缝连接”。

业主和监理单位面对的是“有经验的承包商”。

他们技术上过硬,管理能力强,熟悉承包方式及合同条件,了解工程实施的各种环境。

承包商在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承包运作分为两大过程:一是对业主的招标作出反应,也就是投标,这是获得合同的过程;二是中标及签订合同后在业主委托的监理工程师监督下的施工过程,这是履行合同的过程。

但对于业主而言,这两个过程却可能不是同一个管理服务主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在同一个工程上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的服务,监理企业应当主动介入施工招标过程。

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和合同管理经验,也需要依据合同进行工程监理,而监理工程师还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进行解释以及处理合同争议,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协助业主签订一份好的合同。

事实上,在起初设计工程监理服务的时候,监理单位是要求提供施工准备阶段即施工招标的服务的。

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应当由业主承担责任的事件,例如业主供应材料迟缓造成承包商停工待料,业主应给予费用补偿。

当承包商提出施工索赔时,监理工程师要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来决定索赔是否成立,并且决定索赔额是多少,这对监理工程师的公正性、公平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承包商常常对本应索赔的事件要求作一般签证处理,这时有相当一些监理工程师只是签字“情况属实”,没有依据合同判断是否属于承包商的合同责任或风险,也没有对业主应当给予多少补偿给出明确意见。

这种情况的发生,正是业主不满意监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监理必须提高合同管理服务水平、规范监理操作的地方。

在国际工程上,工程师正逐步成为业主的代表或者业主方人员,客观上只能要求自己承担决定“索赔是否成立”的责任,而应将决定“予以索赔多少”的工作交由独立的造价工程师来承担。

实际工作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主委托造价咨询单位实行施工全过程的造价跟踪与控制,这样监理单位与造价咨询单位又出现了新的合作要求。

作一个假设,如果工程监理失去造价控制的能力和授权,只承担质量和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将是一句空话,工程监理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

监理企业必须全面提升造价管理能力在当前,工程监理企业要真正提供优质管理服务,除了要切实提高计量计价业务水平外,需要重视提高对合同计价体系的认识和工程财务管理水平。

合同计价体系是指在合同中关于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应该包括完整的约定,是一整套关于计价与结算的系统。

其中计价的内容应当包括合同价款的构成、计价依据、计价程序、计价方法、合同类型、风险分担,价款支付的内容应包括预付款支付、中间支付、竣工支付以及清单项目支付、总价项目支付、零星项目支付,价款调整应包括变更、调价、索赔、合同终止时的价款确定,此外还应该有关于保险、担保等约定。

在招标承包制下,所有这些内容都应当通过招标文件的报价要求、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合同条件等得到具体体现,其中工程量清单又必须与图纸、合同条件和技术规范密切结合。

全球建筑市场主流理念是以合同为计价体系的形态,而非在定标后进行合同谈判,也不是在合同之外另有工程价款结算的规定或规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实现,要求体现市场竞争性及合同法定化,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已经为实现这一造价控制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般认为,我国主要属于“成文法”国家,合同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来签订。

因为国家在诸多方面都颁布有法律、法规、规章和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许多合同中常写“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合同条件简捷、简单,尤其是计价结算类条款严重缺失,许多人持有“国家有规定,合同干什么要那么罗嗦”的想法,留下了“合同没有约定的,由双方协商解决”的巨大空间。

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迫切要求建立起“通过招标投标确定合同价款,依据施工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的思想观念。

监理作为管理服务,应当深知“计划是依据”的重要性。

以与工程财务或工程结算资金有关的计划为例,无论是作为国际惯例典型代表的FIDIC施工合同条件,还是我国对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都对工程资金使用计划提出了要求,既为业主保证工程支付而筹措资金所需要,也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准进行造价偏差分析所需要。

随着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工程实施的方式不仅是工程建设阶段走向聚合,也开始与不同的融资方式相组合,形成各种工程发承包模式,再加上大力推行代建制的形势,工程资金使用计划将越显得重要。

因而,全面的计划管理能力是工程监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十分重要的能力。

监理企业必须尽快提升设计管理能力我国的工程建设主要采用DBB模式。

世界各国的设计施工分割各有不同,但我国是最彻底的,要求承包商严格按图施工。

这种分工,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难以形成实质性的总承包能力,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

对于设计缺陷,承包商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企业对此也应当自觉作同样要求,尤其是担负工程量清单编制任务,面对设计深度不足以准确描述清单项目时,更应该主动提出设计的不足之处,要求业主转告设计单位予以解决。

工程监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向提供优质管理服务迈进一大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