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成本调查概述

合集下载

农产品成本价格统计分析

农产品成本价格统计分析

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建议
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
通过政府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方式,保 障农产品价格稳定,提高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鼓励农民和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 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
民收入。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市 场监管,防止恶意压价等行为,保护 农民利益。
间接成本
间接与农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农业机械折旧、农 业贷款利息等。
机会成本
放弃其他投资或就业机会所损失的收益,是农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
农产品成本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农产品成本的影响较 大,如气候变化、土壤质量、水 资源等因素都会影响农产品的生 长和产量,从而影响成本。
技术水平
农产品成本价格统计 分析
目录
CONTENTS
• 农产品成本概述 • 农产品成本价格统计方法 • 农产品成本价格统计分析 • 农产品成本价格政策建议 • 农产品成本价格案例分析
01 农产品成本概述
农产品成本的构成
直接成本
直接与农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包括种子、肥料、农药、饲料等 农业生产资料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人工费用。
农产品成本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农产品成本价格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当农产品成本 价格上涨时,农民的生产成本会增加,可能导致农民的收入 减少。
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农产品成本价格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农 产品成本价格能够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04 农产品成本价格政策建议
降低农产品成本的措施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推广农业科技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调查和核算的指标。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1.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种子、化肥、农药、农膜、人工、机械使用费等成本。

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农产品生产流程成本:主要指从种子选育、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成本。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农产品销售成本:主要包括销售渠道费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市场宣传费用等成本。

通过对农产品销售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减少销售成本。

4.农产品质量成本:主要指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而进行的投入,包括农药残留检测费用、质量认证费用等成本。

通过对农产品质量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5.农产品环境成本:主要指为了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而进行的投入,包括土壤修复费用、水资源保护费用等成本。

通过对农产品环境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

通过对农产品成本进行调查和核算,可以提供给农业生产者准确的成本数据,帮助其了解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决策。

2.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

通过对农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环节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支持政府农业政策制定。

通过对农产品成本进行调查和核算,可以提供给政府有关农业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帮助政府科学制定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一、成本调查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农产品成本作为决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产品的成本构成,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进行了这次农产品成本调查。

本次调查以全国范围内的主要农产品为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深入剖析了农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调查方法与流程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

我们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广泛收集了农产品生产者的成本数据;同时,我们还深入到农产品生产一线,与生产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和成本构成。

在调查流程方面,我们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规范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明确了调查目标、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等;其次,我们进行了充分的预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试运行和修改;最后,我们进行了正式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三、成本构成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农产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种子、肥料和农药成本:这是农产品生产中最基本的投入,其成本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劳动力成本: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在农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土地成本: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市场的竞争性决定了土地成本的高低。

机械作业成本: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作业成本在农产品成本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运输和销售成本: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同时销售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也会增加成本。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成本管理水平不高。

资源利用效率低: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如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

2023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

2023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

2023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3年,我们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目的是了解各个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情况。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农产品价格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工作内容1. 确定调查范围我们根据国家政策和农业发展现状,确定了调查的农产品范围,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

在每个农产品范围内,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生产基地进行调查。

2. 编制调查问卷为了全面了解各个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情况,我们编制了详细的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了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施肥、农药使用情况、劳动力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 调查数据采集我们组织了一支调查团队,赴各地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团队与农民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了解他们的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成本的构成。

同时,我们还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获取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数据。

4.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我们综合考虑了不同地区的生产环境、土壤条件、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对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得到了综合的农产品生产成本。

三、工作成果1. 农产品生产成本报告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编制了一份农产品生产成本报告。

报告对各个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报告中包括了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构成、农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以及各地区的生产成本差异等内容。

该报告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政策。

2. 农民培训和指导除了调查工作,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农民培训和指导活动。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针对不同的农产品进行了培训,向农民介绍了节约成本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调查范围有限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们只能选择了部分农产品进行调查。

未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涵盖更多种类的农产品。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按上级的要求,我们对本村—的粮食、烟叶、蔬菜三种农作物的种植和家庭生猪饲养的成本进行了专项调查分析。

一、主要农牧产品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㈠农产品成本核算1、水稻种植:被调查户张阿铨( 年农产品核算记账户) 、水稻种植成本核算。

,水稻播种面积59亩,投入总成本15711.9元,平均成本266.3元/亩,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8231.9元,每亩平均139.5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7480元,每亩平均126.8元。

产出稻谷总产量34800公斤,平均亩产589.8公斤。

水稻总收入48720元,每亩平均收入825.8元。

产品销售综合价1.4元/公斤,产品成本价0.45元/公斤,产品盈利0.95元/公斤。

净收入33008.1元,每亩平均559.5元。

总投工日347.5个,每亩平均5.9个,每个工日平均工资95元,每亩利润率67.8%。

,水稻播种面积59亩,投入总成本37708元,平均成本639元/亩,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14428.6元,每亩平均244.6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23280元,每亩平均394.6元。

产出稻谷总产量33100公斤,平均亩产561公斤。

水稻总收入69600元,每亩平均收入1179.7元,产品销售综合价2.1元/公斤,产品成本价1.14元/公斤,产品盈利0.96元/公斤。

水稻净收入31891.4元,每亩平均540.5元,总投工日360个,每亩平均6.1个,每个工日平均工资88.7元,每亩利润率45.8%。

2、蔬菜种植:被调查户张阿彩(外来户)、种植菜芋成本核算。

,种植菜芋3亩,投入总成本1797元,平均成本 599元/亩,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707元,每亩平均235.67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1090元,每亩平均363.33元。

产出菜芋总产量5900公斤,平均亩产1966.67公斤。

菜芋总收入7200元,每亩平均收入2400元。

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第三章 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安徽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始于建国初期。

1960年以前,一般是根据工作需要,对一些农产品作临时性的调查核算。

1960年4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农业部、粮食部通知精神,省粮食厅、农业厅、财政厅、商业厅下发《关于帮助人民公社开展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工作的联合通知》,确定了调查地区和调查品种。

1962年11月,国家统计局、粮食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发《制发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劳动生产率调查方案》的文件,对调查表格作了统一规定,使这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安徽省以省统计局为主,粮食、供销等部门参加,在全省22个县的22个生产队,调查核算了小麦、早稻、中稻、山芋、高梁、玉米、大豆、油菜籽、芝麻、花生、棉花、烤烟、茶叶等13种农产品1960~1962年的生产成本。

调查方法一般采用访问农户、召开座谈会与研究会计帐册相结合。

1962年以后中断了此项工作,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重新重视了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1979年,国家物价局与有关部、委召开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会议,重新布置了此项工作,决定由物价部门牵头,各有关业务单位分工负责。

此后,全国上下健全了专门组织,充实了专业人员,调整了调查品种。

1984年12月,国家物价局等8部局下发《关于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和若干问题的通知》,对一些具体问题,如工价标准、成本开支范围等作了统一规定,使这项工作进一步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农产品物流成本调查报告

农产品物流成本调查报告

农产品物流成本调查报告一、引言农产品物流是指将农产品从产地运送到加工地或市场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包括采摘、分类、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

农产品物流成本是指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费用和成本,如采摘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运输成本等。

本报告旨在对农产品物流成本进行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2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和10家物流公司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各项费用的金额、产生原因、成本构成等。

每家企业和物流公司的调查内容基本相同,以便比较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采摘成本:平均每公斤农产品的采摘成本为0.5元。

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工具设备租赁费、耗材费用等。

其中,人工成本占比最高。

2.包装成本:平均每公斤农产品的包装成本为0.6元。

主要包括包装材料费、包装工人工资等。

瓶装、袋装、罐装等不同种类的包装方式导致成本有所差异。

3.储存成本:平均每公斤农产品的储存成本为0.4元。

主要包括仓储费用、设备折旧费用、保险费用等。

不同存储方式和时长也导致成本的差异,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4.运输成本:平均每公斤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为0.8元。

主要包括运输车辆费用、司机工资、汽油费用等。

长距离运输和小额运输通常会增加成本。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农产品物流成本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物流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占比较高,说明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运输成本较高,说明物流配送的效率还有待提高;3.包装成本较高,说明包装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还有改进的空间;4.不同存储方式和时长导致储存成本有所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五、优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加大对物流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物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2.加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3.积极探索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成本;4.根据产品特性和销售周期合理选择储存方式,有效控制储存成本。

农产品成本分析报告

农产品成本分析报告

农产品成本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农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以便农业生产者和相关利益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通过对农产品的成本分析,我们能够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2. 数据收集和处理为了进行农产品的成本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1. 劳动力成本:该项成本包括农民和雇佣工人的工资、保险和福利等费用。

2. 农业用地成本:该项成本包括土地租金或购买费用。

3. 农业设施和设备成本:该项成本包括大棚、温室、灌溉设备、机械设备和农具等费用。

4. 农产品种子和肥料成本:该项成本包括购买种子和肥料的费用。

5. 农产品农药和杀虫剂成本:该项成本包括购买农药和杀虫剂的费用。

6. 农产品收获和包装成本:该项成本包括收获、清洗、包装和运输等费用。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和相关统计数据收集了上述数据,并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和汇总,以便进行后续的成本分析。

3. 成本分析结果根据我们对农产品的成本分析,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成本结果:1. 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劳动力成本通常是农产品生产的最大成本之一。

以种植水果为例,劳动力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30%左右。

2. 农业用地成本占比较高:农业用地成本通常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成本之一。

以种植蔬菜为例,农业用地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20%左右。

3. 农业设施和设备成本较大:农业设施和设备成本通常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成本之一。

以温室种植为例,农业设施和设备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15%左右。

4. 农产品种子和肥料成本占比适中:农产品种子和肥料成本通常占据农产品的一部分成本。

以种植水稻为例,农产品种子和肥料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10%左右。

5. 农产品农药和杀虫剂成本较小:农产品农药和杀虫剂成本通常是农产品生产的较小成本。

以种植玉米为例,农产品农药和杀虫剂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5%左右。

6. 农产品收获和包装成本适中:农产品收获和包装成本通常是农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成本。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方案§目的意义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水平,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农业宏观调控,科学有效地组织指导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标解释一、调查面积.调查面积按生产单位和农户所调查品种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计算,不按耕地面积、收获面积和计划播种面积计算.如遇灾害全部或部分改种其它作物,则按各种作物实际种植面积计算.间作、套种的作物按各种作物占有面积折算,不要多算或少算.多年生作物如苎麻、甘蔗按当年留存的可收面积计算.在核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多茬季作物的核算问题.种植业产品要“按每亩每茬季计算”.有的品种,如桑蚕茧、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三茬春茧、夏茧、秋茧.对于一年多茬的,在填报农本调查表时,不能将几茬的成本数据累加填列,而应当将几茬的数据按茬数平均后填列一般可彩简单平均方法.茬与茬之间产量、生长期、费用和用工情况相差较大,可按产量或生长天数加权平均.如两茬作物,应当将两茬的各项指标相加后除以2;三茬作物相加后除以3,其它依此类推.注意,多茬作物是指一年可以收获多次、且收获期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的作物,与日常所说的一茬意义并不完全一样.象韭菜那样随割随长,收获期间隔很短的作物,一般不作为多茬品种处理.现在温室技术发达,许多蔬菜品种一年可以生长和收获多次,有应季蔬菜,还有反季蔬菜等,这种情况一般应作为多茬季作物处理,也就是说其产量、成本和费用均按每茬季分别核算,年终计算出其平均每茬季的成本收益数据,但不能加总.二套种、间种作物面积和产量核算问题.套种、间种是指在一种作物生长期间同时或先后种植其他作物,以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一种耕作方法.套种、间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一般分别按不同作物分别所占的耕地面积比例计算.如棉麦套种一亩地,其中小麦占地约为60%,棉花占地约为40%,则小麦种植面积按亩计算,棉花种植面积按亩计算.套种、间种期间共同发生的费用,按两种作物面积或生长天数分摊.二、主产品产量和主产品产值.这两项指标是农本核算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主产品产量.根据农本工作的特殊性,主产品产量,粮食按原粮计算,其中大豆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鲜薯计算;棉花按皮棉计算;花生按带壳干花生果计算.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产量计算单位.2001年开始,全国农本调查使用新的调查表,所有数量指标一律采用公斤核算,在填报调查表时应注意这一点.2、产量计算标准.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填报玉米产量时尤应注意.由于东北玉米含水量大,其实际水份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水份,计算产量时应按水份折算公式将实际产量折算为标准水份计算的产量.折算公式为:实际产量×1—实际水份/1—标准水份.例如,黑龙江某县平均一亩玉米实际产量为600公斤,实际含水率为20%,国家规定的标准水份为14%,则折算成标准水份的产量为600×1—20%/1—14%=558公斤.注意,玉米产量应按标准水份折算,但产值不能变动,即按农民出售玉米后实际得到的产值计算,而不能按照标准水份的价格来核算产值.3、产量不要过于偏离社会水平.由于调查样本设置不尽合理,而导致主产品产量明显偏高或偏低,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核算时要注意调整.二主产品产值.主产品产值是指主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出售后所得到的收入和自食自用部分折价计算的收入之和.自食自用的产品原则上都要按照市场平均价格计算.对于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基本完结的产品,这一项比较容易核算.但对于一些产品,尤其是上报直报调查表时,由于地域的差异,总会出现上报截止日期之前产品生产过程没有完全结束或者产品销售过程尚未开始,这就给产值的核算带来一定困难.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有市场价格的,按照当时市场价格进行核算;2、签订了购销合同的,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核算;3、市场上没有交易价格或采价很困难的,按上年价格结合当时形势进行预测,按预测价格核算.不要因为尚未销售就不填列产值指标.4、产值不要过于偏离社会水平.由于调查样本设置不尽合理,而导致主产品产值明显偏高或偏低,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核算时要注意调整.三因灾减产或减收的成本核算问题.农本调查,既要充分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要保证其代表性.有的调查户,成本、费用和用工情况都很正常,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虫害、水灾、旱灾,造成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产出很小甚至完全无产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完全无产出的,如属个别现象,主产品产量、主副产品产值按当地平均水平填报;如属普遍现象,该调查点数据不参与汇总.2、产出很小的,如属普遍现象,该调查点情况有代表性,则应该计入;属特殊情况和个别现象的,物质费用和数量按实填报,主副产品产量和产值按当地平均水平填报.3、质量严重下降的,如属普遍现象,按实计算其产量和产值;如属个别现象,按当地平均等级核算产量,并按重新核算后的等级计算其产值.三、副产品产值.对于大多数农产品来说,其副产品都会有一定的价值.凡是可以利用的副产品,不管生产单位、农户是否入帐列为收入,都要计算.向市场出售的副产品按实际出售收入计算;未出售的副产品,价值较高的,不管是否加以利用,凡当地有市场价格的,一律按市价折价计算注意要扣除运杂费,没有市场价格的,利用起来的成本反而超过了其价值,可以不计副产品产值.例如,有些副产品价值极低,如运到市场上出售,运费甚至超过价格,这种情况下副产品产值可以不填列.计算副产品产值时,一定要把副产品与间种、套种作物区分开来.副产品指与主产品密切相关的、一般与主产品属于同一作物不同部分的产品,如水稻,其主产品是稻谷,副产品是稻草;棉花主产品是去籽后的皮棉,副产品是棉秸、棉籽等.而与主产品不属于同一作物的,如棉花地里套种向日葵,西红柿地里间种豆角等,其套种、间种作物产值不能按副产品产值计算,而只能按照套种、间种作物所占耕面积分别计算.主要农作物主、副产品产量关系参考比例表注:陆地棉衣分一般在30—36%之间,即100公斤籽棉可得皮棉30—36公斤,为了便于统一核算,我们统一规定100公斤籽棉折换皮棉33公斤.四、物质费用.(一)直接生产费用.指可直接计入某种作物的物质费用.1、种籽、种苗费.指实际播种使用的自留种籽和购买种籽、种苗、秧苗等支出.种籽费用的核算办法是:自购的按购进价格加运杂费计算;农户自留种籽同样要按照正常购买期相同质量和等级的种籽市场价格计算,种籽市场价格一般应按种籽公司出售价格计算.农户自育种籽所发生的各项人工、肥料、农药、农膜、灌溉等支出,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不计入种籽费,以免重复核算.2、农家肥费.农家肥主要包括粪肥、绿肥、饼肥和菌肥.1购买的农家肥均按实际购买价加运杂费计算;2自积的粪肥,按当地规定的价格或市价计算;3自产的饼肥,按当地规定的价格按市价计算;4绿肥、菌肥按成本作价;5用以沤肥的农作物副产品,应作价计入肥料费内.3、化肥费.化肥费按实际购买价格计算.4、塑料薄膜费.主要包括棚膜费和地膜费,两项费用分摊方法不一样.其中,地膜支出一次性计入地膜费,棚膜按两年分摊计算.当然,有的地区地膜可以多次使用,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多次分摊.5、农药费.购买的按实际价格加运费计算,自产的参照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或生产成本作价.除草剂费用计入农药费中.6、畜力费.租借畜力耕种的,按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自有畜力的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1参照当地习惯按一个畜工相当于几个人工计算;2按当地的畜力价格计算.7、机械作业费.机械作业费是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进行翻耕、播种、收获、脱粒、运输等作业的费用,注意机械作业费中不包括排灌费,排灌机械作业费用单独核算填报.机械作业费,由他人作业的,按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自己作业的,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计算.8、排灌费.1请人排灌的,按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2自行排灌的,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3由集体经济或企业统一负担、无需农户支付的排灌费,应按实际排灌费用分摊计入“排灌费”;4多种作物同时排灌的,应按各作物用水量情况分摊排灌费;5一些地区为节省水资源,而收取水资源费.虽然水资源费与实际排灌可能关系不大,为方便核算,可以将水资源费计入排灌费中.9、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费是反映烤制烟叶、烘炒茶叶等初制加工,蔬菜大棚保暖等生产过程中耗用的煤、柴油、电等燃料动力的支出,也就是说,除了烤烟、茶叶及大棚蔬菜外,其它品种均没有燃料动力费这项支出.这一点请务必注意.机种、机收、机播等机械作业、排灌时所耗用的燃料费用计入相应的机械作业费和排灌费项目,不计入燃料动力费.10、棚架材料费.指用了温室育苗、防寒防冻防晒及农作物支撑物等所发生的棚架材料费用,如木材、钢架、草帘、遮阳瓦、防雨篷等费用支出,不包括农膜支出.它是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低值易耗品,一般价值较低,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对于金额较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应按使用年限分摊其费用.以上10项由国家补贴或优惠扶持的计算时因干市场价格计入成本中.11、其它直接生产费用.“其它直接费用”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用于该品种生产的、各项直接费用指标不能包涵的费用.如种植业中主要包括雇工支出超过当地工价部分的费用、购买桑叶费用等.如果成本数据表中出现“其它直接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很可能是有些费用应分别计入前面各项指标而没有分列出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认真对待.二间接生产费用.指与两种以上作物有关,需要经过分摊才能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种设施、设备如生产用房屋和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池塘、网箱、船网工具、经济林木、防护林、产役畜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各种生产用具和设备单位价值在一百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可列为固定资产不包括农膜.各项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统一定为10%.要注意几点:1租赁承包经营的,承包费中已包括原有固定资产折旧,不应再计提折旧,只计提经营者新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在前面各项已经计提的折旧不要重复计算.21994年以后集体或个人修建的水库、堤坝、水渠、机井、水泥晒场等都要提取折旧,但政府投资修建的不提取折旧.3在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畜力费等指标中,有的已经包含了一部分固定资产的费用,如机械作业费中使用自有机械作业的,已经包含机械的折旧费.使用自有排灌设备的,排灌费中也已包含了排灌设备的折旧费用;使用自有耕畜的,畜力费已包含耕畜的折旧费用时就不应重复计算.2、初期生产费用分解.包括统一秋翻土地翻、压、耙、磨和平整土地发生的费用支出.3、小农具购置及修理费.小农具购置费指当年购置的小件农具、工具、用具等.价格低的,可以一次摊销,价格高的可以分年摊销.修理费,指当年修理农机具、各项生产设备和生产用房等费用.需要注意,这些费用已计入直接费用的部分不要重复计算.4、土地承包费.在实际生活中,承包户向发包人支付的承包费中,除租用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费用外,常常包括其它一些费用,如提留统筹费、管理费、统一排灌费、机耕费、水利费等等,这些费用不应属于承包费.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几点:1应尽可能将那些可以分离出来的费用从承包费中分列出来,分别填报.2一次性交纳承包费,可经营多年的,按经营年限分摊.3没有使用承包土地的品种不要分摊承包费.4没有收取土地承包费的不计算.5、管理费及其他间接生产费.其他间接生产费是不能计入折旧、小农具购置或修理费等项目的其他与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种植业中的其它间接生产费用包括记帐用的文具、帐册费用;与直接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当年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和平整土地的费用以及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保险费等.间接生产费用不是直接生产过程直接消耗的.而是需要经过分摊才能计入作物成本.种植业产品应分摊部分,应按产值或播种面积在各种作物间进行分摊.管理费.指用于村级包括村以下干部报酬和管理方面的开支.不少地区的管理费包含在“三提五统”之中,应从其中分离出来.难以分开的,可由各地规定一个管理费占提留统筹费的比例.村提留、乡统筹.村提留一般包括三部分:公益金、公积金和村级管理费.村级管理费是用于村干部报酬和管理的开支,应当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之所以将村级管理费从村提留中单列出来,是因为村级管理费是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与生产本身有关;而公益金属于利润再分配范畴,与生产过程无关;公积金虽然有一部分用于兴修水利、购买固定资产,是为生产服务的,但这些费用在折旧费或其他指标中均已体现,如再将公积金计入成本,势必造成重复计算,而且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将公积金中用于生产的那部分分解出来,况且从性质上为看,公积金同样属于利润再分配范畴.因此,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将公积金、公益金均作为成本外支出,而将村级管理费计入成本准确说法是计入期间费用.实际生产中,村提留、乡统筹一般是一起收缴的,具体提留多少、统筹多少,农民并不一定清楚.对于这种情况,各地在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以县或地方为单位,规定一个比例,按此比例核算填报.某些省市在费改税改革后,原有的村级管理费已纳入农业税附加中征收,计算时应按实际提取.财务费.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和金融机构手续费等.注意只有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及手续费才可计入财务费.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其利息不能计入财务费.6、销售费用.是指为销售该产品时发生的费用.五、劳动用工.一直接生产用工.指可直接计入某种作物的用工.1、播种前翻耕整地用工;2、种子准备及播种用工包括育苗和秧苗管理用工;3、施肥用工;4、排灌用工;5、田间管理用工包括中耕除草、打药治虫、看护庄稼用工;6、收获用工包括收打入库;7、初制加工用工;8、其他直接生产用工.二间接生产用工.指需在两种以上作物分摊的用工.1、初期生产用工分摊:指与“初期生产费用”相对应所发生的用工,两者分摊方法一致.2、积肥用工:指积造农家肥所耗用的工日,按各种作物的施肥用工数量分摊.此项用工也可以折价计入直接生产费用中的“农家肥”项目,但不能重复计算.3、经营管理用工:指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用工,如购买生产资料用工、学习生产技术用工等.4、义务工与积累工:依照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农民每年应承担的义务工和积累工.出人工的,按实际出工数计算;实行以资带劳的,可不计算用工.而直接将出资额计在间接生产费中的“其他间接生产费”项目下,要避免重复计算.一些地区农村费改税改革后取消义务工与积累工,则不再计算.5、其他间接用工:不能计入上述各项,又与农业生产有间接关系的用工.以上5项,应按播种面积在各种作物之间进行分摊.6、销售用工:指到市场销售农副产品所发生的用工,按实际发生情况计入相应的作物.相互换工或临时雇工的,区别情况计入成本.相互换工管吃的,只计算用工量,不计算其他开支;单方面雇工、既付工资又管吃的,所发生的工资和伙食费用一并计入“其他直接生产费用”,不再计算用工量.六、标准劳动日.中等劳动力在一般劳动强度下工作一天8小时的工作量为标准劳动日.具体折算方法,各地有所不同.现统一规定以当地的习惯算法为准计算标准用工数.七、劳动日工价.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一个中等劳动力劳动一个标准工作日的报酬.我国农业劳动大部分属于农民自己的劳动,其劳动报酬不通过直接的货币计量来体现,而是通过产品销售收入予以补偿.但为了保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完整性,必须对农民自己劳动进行货币核算.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上年当年社会商品每劳农民上年生活费支出每个农业零售价格指数动日=人均生活÷×劳动力负÷254天×工价费支出城镇居民上年担人口数 100可支配收入应注意几点:1各品种成本收益汇总采用按统一工价和地区工价分别汇总的办法.对全国来说,全国劳动日工价称为统一工价,各省工价称为地区工价.2不管是统一工价还是地区工价,都是依据劳动日工价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一些地区把当地的雇工工价作为地区工价,这是不对的.但支付工资的农业企业的劳动日工价可按农业工人的实际日工资填报.3农本汇总要求采用当年的劳动日工价,其中全年汇总时采用当年实际劳动日工价,直报或预测时可采用预测的当年劳动日工价.八、税金.指当年缴纳的各种税金分摊到该种产品上的金额.种植业税金包括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种植业税金,属于多种作物共同的,按须纳税作物耕地面积结合播种面积分摊.目前有些地区正在进行农村费改税改革,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费,原来计入村提留、乡统筹中的费用,在改革后作为农业税附加与农业税一并征收.我们的总成本是不包含农业税和农业附加税的.如果计算,则为含税成本,但由此会带来成本核算中的税金和总成本可能有较大增加.各地在调查时应予注意,并在分析时作出说明.九、成本外支出.指实际已经发生、而不能计入上述各个成本项目的提留、摊派等费用支出.十、尾数处理.主副产品产量、面积、用工数量和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一位;金额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十一、数据汇总问题.县级对调查户数据的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汇总.§成本汇总报表成本收益与劳动生产率汇总表每亩物质费用汇总表作物种类:每亩劳动用工汇总表§工作要求每年夏收作物的成本资料应于当年9月底以前,按要求汇总审核后由各省区、市农业厅局报送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E-mail;每年秋收作物的成本资料应于第二年的4月底前上报.各省区、市承担的调查品种见下表.。

农产品成本调查

农产品成本调查

2、准确性原则
在我国,农民很少采用会计报表方式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状况进行核算,这给农产品成本调查带来了较大困难。调查户 虽然被要求在成本登记簿上逐日逐项登记各项投入产出情况, 但仍然可能存在较多的错填、漏填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1)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项目较多,调查户容易忽略一些 细小的成本项目;
我区农畜产品调查工作的发展
我区农畜产品成本调查是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网 络的组成部分。
专业成本调查队伍的建设:从1984年组建我区农 畜产品成本调查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中的体制 改革、机构改革,成本调查队伍已基本稳定。 目前,我区十二个盟市都组建专业的成本调 查队伍,齐备人员,机构的名称正在逐步统一。 (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 各旗县(区、市)按规定设置1~2名专职或 兼职的成本调查人员。
农畜产品调查网络的建设:根据我区的实 际情况,自治区对全区十二个盟市的四十 个旗县(区)、近600多个农户的农畜产品 生产成本进行常年调查。调查品种有粮食 、油料、经济作物、中药材、蔬菜、城市 副食品和畜产品七大类27个主要品种。
二、农畜产品成本调查 对象、范围、内容
1、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对象
(2)调查户由于素质及经验等原因,对一些项目的理解存 在偏差,不能按要求分类填列;
(3)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存在大量的非凭证交易,农 民对于所购买的各种生产投入品的质量、规格、成分等不一定 清楚,许多与生产有关的收支行为及具体数额只能依靠记忆来 填报;
(4)农户个人原因或其它因素也会产生数据错误。 此外,即使调查户填报的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农本调查工
2、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范围
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范围 按照《农产 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规定:“列入政府 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农产品,必需开 展成本调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农产品中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宗产品,可以根 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成本调查。” 具体调查品种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 有关业务部门协商确定。

农业产品成本调研报告总结

农业产品成本调研报告总结

农业产品成本调研报告总结农业产品成本调研报告总结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与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状况,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农业产品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成本、种子、化肥与农药、劳动力成本等。

土地成本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成本,特别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土地租赁费用不断攀升,对农业生产者产生了较大压力。

种子、化肥与农药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相关产品的市场供应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力成本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繁忙的农事季节,农民需要聘用大量临时工,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

其次,农产品成本存在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农产品的种植条件、天气、灾害等因素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

例如,干旱季节需要增加灌溉设备和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农产品遭受自然灾害或疫病威胁时,会增加防治成本。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政策法规也会对农产品成本产生影响。

市场需求旺盛时,农产品供应不足,价格上涨,进而推动农产品成本的增加;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农业补贴等措施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例如优惠农机购置补贴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成本。

再次,农产品的成本控制对农业生产者的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农业生产者正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一方面,农民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推行农业装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三是积极参与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利用规模效应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增加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农产品的成本调整也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补贴政策、减税政策等方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市场应加强监管,遏制市场恶意垄断,减少农产品中间环节的利润,降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总而言之,农产品成本调研揭示了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构成与变化情况,对农业生产者的经营决策起到指导作用。

农业成本调研报告

农业成本调研报告

农业成本调研报告农业成本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的成本情况,为农业生产部门提供参考,优化经营管理,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农民和农业企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70份,有效问卷456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三、农业生产成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0%的农民和90%的农业企业认为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而对于成本过高的原因,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劳动力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供应不足,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2. 邮费和运输成本上升:农产品的邮费和运输成本随着油价的上涨而增加,这使得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也随之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压力。

3. 技术投入成本巨大:现代农业趋向于机械化、自动化,但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购置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此外,农药、化肥和种子等农业用品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四、解决方案为了应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压力,调查结果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政府支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投入力度,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技术创新: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和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建立合作社: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共同采购农资,降低农业用品的成本,并通过集中销售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4. 培训和教育: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管理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

五、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较为普遍。

政府的支持、技术创新、合作社建立和培训教育等措施都有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对于农业部门来说,应加强与政府和农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成本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农产品成本调查指标解释 ()

农产品成本调查指标解释 ()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08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一)全国种植业生产成本收益与劳动生产率调查汇总表(农市成本1表) (4)(二)全国种植业每亩物质费用汇总表(农市成本2表) (5)(三)全国种植业每亩用工汇总表(农市成本3表) (6)四、主要指标解释 (7)一、总说明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变动情况,对于各级政府研究和制定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对于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农业的指导,科学组织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是十处必要的。

为此,我部决定组织开展以重要农作物为主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品种由农业部汇总的品种暂定为13个,即早籼稻、中籼稻、粳稻、梗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花生果、葵花籽、甘蔗、甜菜。

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地的需要适当增加调查品种。

二、调查点的确定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原则上在现有农业物价信息网点县中开展,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需要适当增加调查县的数量;县里要选择生产水平在本县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农户(制切查品种不少于5户)作为成本调查户;每户可以承担一个调查品种,也可承担多个调查品种。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

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
(1)农户资金成本调查:就指在农户在生产活动中购买资金分析农户支付资金的结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资金支出的指标包括:储蓄资金、家庭贷款、银行贷款等。

(2)社会资金成本调查:就指各行政财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投入的财政资金调查,财政资金的指标包括:财政补助、投入购买设备和材料等。

(1)农副产品成本调查:就指农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投入的农副产品分析,即农户购买农副产品,使用农副产品作为种子及肥料等的成本分析调查。

农副产品成本的指标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无机肥、畜牧兽药等。

(2)农业机械投入成本调查:就指农户在生产活动中投入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成本分析调查,即农户购买机械设备的成本分析调查,机械投入成本的指标包括农业机械及其配件。

(3)材料投入成本调查:就指农户在生产活动中投入的各种材料成本的调查和分析,即农户购买材料的成本分析调查,材料投入成本的指标包括:农膜、拖拉机轮胎、管件、绳索等。

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

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

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是在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展开的。

本次调查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物质费用、技术投入费用等,为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

2. 数据收集: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线上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数据。

调查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渔业等不同种类的农产品。

3.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

通过对各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比较和分析,找出成本高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优化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成果和经验1. 成果展示: 本次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各个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情况,对比了不同农产品的成本差异,并找出了主要的成本构成和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以地域为区分的农产品成本地图,直观展示了不同地区农产品成本的差异情况。

2. 经验总结: 本次调查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发现了数据收集的难点在于调查对象的多样性和分布广泛。

为了提高调查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我们应该加强对调查对象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其次,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提高数据的解读能力和准确度。

四、工作建议和展望1.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等措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2. 建议继续加强农产品成本的调查工作,在不同时间段和地区进行多次调查,持续监测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动态变化,并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

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总结一、引言农产品成本调查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科学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于____年对农产品成本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此次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供有益的指导意见。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涵盖我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出售等环节。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业主体进行,实地走访则着重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农产品成本构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农产品成本主要由劳动力成本、种子与肥料成本、农药成本、机械设备成本、土地租赁成本、加工成本和市场推广成本等构成。

其中,劳动力成本和种子与肥料成本占比较大。

2. 农产品成本经济性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产品成本经济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劳动力成本过高:人工成本一直是农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和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这给农业经济带来了一定压力。

(2)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民普遍使用农药和化肥,但过量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3)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导致农产品价格难以形成合理的供需关系,农产品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回收。

四、问题分析与对策1. 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问题为了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

2. 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同时,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减少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

3.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

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

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是我国农业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调查和分析,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的简要介绍。

一、制度背景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源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是政府为了了解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农产品生产者,包括农民、农业企业等。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费用、人工费用、土地费用、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成本。

通过调查,了解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调查方法和程序农产品成本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程序包括:1. 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制定调查方案;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生产记录、财务数据等;3. 实地调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情况;4.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报告;5. 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四、制度意义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对于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政府可以了解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该制度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产品成本调查还可以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供参考,为市场调节提供依据。

总之,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是我国农业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该制度,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是指评估和分析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成本因素,以确定成本构成和成本规模。

这些指标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成本结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解释农产品成本调查的主要指标。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为生产农产品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和机械等直接与生产相关的支出。

间接费用包括农场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

生产成本是决定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农产品生产者来说,了解和控制生产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2.劳动成本:劳动成本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与劳动力有关的费用。

包括雇佣农民、支付工资、提供福利等。

劳动成本是农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决策者来说,有效管理和优化劳动力资源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3.能源成本:能源成本是指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能源所产生的费用。

主要包括燃料、电力、水和其他能源的费用。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能源成本也成为影响农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减少浪费,是农产品生产者降低成本的关键策略。

4.机械设备成本:机械设备成本是指农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农机具和其他设备的费用。

包括购买、维修、保养和燃料等费用。

农机具和其他设备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质量,因此合理选择和管理农机具和设备是确保农产品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5.投资成本:投资成本是指为农产品生产而进行的投资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土地购买、建设农场、购买农机具和设备等费用。

投资成本是农业生产者长期投入的一部分,对于决策者来说,合理安排投资,并减少投资成本,是提高投资回报率和降低风险的关键。

6.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费用。

包括农业规划、生产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等费用。

管理成本对于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决策者应该注重管理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畜产品调查网络的建设:根据我区的实 际情况,自治区对全区十二个盟市的四十 个旗县(区)、近600多个农户的农畜产品 生产成本进行常年调查。调查品种有粮食 、油料、经济作物、中药材、蔬菜、城市 副食品和畜产品七大类27个主要品种。
二、农畜产品成本调查 对象、范围、内容
1、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对象
2、准确性原则
在我国,农民很少采用会计报表方式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状况进行核算,这给农产品成本调查带来了较大困难。调查户 虽然被要求在成本登记簿上逐日逐项登记各项投入产出情况, 但仍然可能存在较多的错填、漏填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1)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项目较多,调查户容易忽略一些 细小的成本项目;
(三一)、、农农Biblioteka 产品品成成本调本查调的基查本的原则基本要求
(二)、农产品成本指标的核算原则 (三)、农产品成本调查样本的确定
(一)、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基本原 则
1、代表性原则 2、准确性原则 3、实效性原则
1、代表性原则
农产品成本调查的代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产 品成本调查对象(包括农户、农场、林场、养 殖场等)的设置上。为保持调查数据的代表性, 应当使所选定的调查对象能够代表当地不同条 件、不同类型生产者的平均生产成本水平,并 且不同条件、不同类型调查对象数量占全部调 查对象总量的比例应当基本相当于其实际比例, 这样才能使汇总得到的成本数据能代表当地社 会生产成本水平。
2、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范围
3、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内容
1、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对象
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对象 包括从事农 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销售、加工等 活动的一般农户、农村专业户、国有和集 体农(林、养殖、牧、鱼)场等以农副产 品生产经营对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目前我国农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主要为 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一般农牧户。
3、实效性原则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是为政府制定相关农业政 策服务的,制定任何一项政策必须尽可能地掌握 最新的情况和信息。农产品生产一般周期较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加之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较弱,不同年度的农产品成本收益水平 可能相差较大。因此,只有保证农产品成本调查 数据的时效性,及时提供最新的农产品成本收益 资料,才能使农本调查工作更好地为国家制定农 产品价格政策和其它农业经济政策服务。
2、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范围
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范围 按照《农产 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规定:“列入政府 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农产品,必需开 展成本调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农产品中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宗产品,可以根 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成本调查。” 具体调查品种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 有关业务部门协商确定。
(二)、农产品成本指标的核算原 则
1、社会水平原则
2、市场价值原则
1、社会水平原则
社会水平原则是指农产品成本核算必须保证代 表性,能够反映社会平均水平。农产品成本调查 主要采用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方法,加之我国农 户数量异常庞大,调查样本数据占总样本比例很 小,每一个调查样本的成本数据是否有代表性, 对总体水平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农产品成本调 查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要认真把握社会水平 原则,分析样本设置是否具有代表性,分析每一 项数据是否反映了当地的一般水平,并作出相应 的修订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调查数据的 质量。
目前全国统一调查品种有粮食、油料、
经济作物、土特产品、水果、中药材、蔬 菜、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十大类80个 主要品种。
目前我区统一调查品种有七大类27个
品种。
3、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内容
农畜产品成本调查的内容 包括农畜产 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投入产出情况,以 及影响农牧民实际收入的各项成本外支出 情况、土地成本、政府补贴等情况。调查 重点是农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以货币形 式计算的劳动和物质耗费,以及产品销售 数量和销售收入等。农畜产品成本调查主 要不是反映我国农业生产总体投入产出情 况,而是反映某个具体农畜产品的单位面 积和单位重量成本收益情况。
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发展状况 我区农产品成本调查发展状况
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始于1953年,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1984年组建专业农 产品成本调查队伍以来,全国物价系统已 建立起一个拥有1550个调查县、60000多 农调户的规模庞大的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 调查区域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产品成本调查 因其独特的调查角度、健全的调查网络和 权威的调查数据,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调 查统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调查户由于素质及经验等原因,对一些项目的理解存 在偏差,不能按要求分类填列;
(3)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存在大量的非凭证交易,农 民对于所购买的各种生产投入品的质量、规格、成分等不一定 清楚,许多与生产有关的收支行为及具体数额只能依靠记忆来 填报;
(4)农户个人原因或其它因素也会产生数据错误。 此外,即使调查户填报的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农本调查工
农产品成本调查 概述
2012年3月
成本调查的作用及意义
成本调查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与有关业务 部门为满足宏观经济调控和价格管理的需 要,按照规定的统一调查表式和方法,对 产品生产成本及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调查, 得到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的行政活动。产 品生产成本调查是价格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性工作。
一、农产品成本调查发展状况
作人员在采集、分类、汇总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也 可能会产生数据误差。
(准确性原则)
鉴于此,农本调查必须始终把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应当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 工作:
一是农产品成本调查表式设计应当科学、合理; 二是不断完善农产品成本调查登记册,既要保证
所有成本收益指标都能反映出来,又要使表式尽量简 单易填; 三是认真、细致地做好原始数据的审查、核实、 归类和分摊工作; 四是避免数据出现整理误差、计算误差和再加工 误差。
我区农畜产品调查工作的发展
我区农畜产品成本调查是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网 络的组成部分。
专业成本调查队伍的建设:从1984年组建我区农 畜产品成本调查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中的体制 改革、机构改革,成本调查队伍已基本稳定。 目前,我区十二个盟市都组建专业的成本调 查队伍,齐备人员,机构的名称正在逐步统一。 (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 各旗县(区、市)按规定设置1~2名专职或 兼职的成本调查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