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1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文摘1992。5

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

李剑鸣

一、欧洲文明向美洲的扩张

所谓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实际就是欧洲文明向美洲大陆的移植与扩张,是白种移民对新世界的征服与改造。这一过程以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为起点,历时数百年,其后果与影响均有世界历史意义。欧洲文明体系内部已有的变动,因为与新大陆文明发生接触而加速;另一方面,美洲的面貌在旧世界文明的冲击下也为之一新,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文化传统乃至种族生存,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5-16世纪以来,新旧世界文明的撞击、冲突与融合,塑造了印第安人新的历史命运。

两个半球文明的接触,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意味着人类在打破闭塞隔绝、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担负这一使命的,既不是新世界的居民,也不是整个旧世界,而是地处亚欧大陆最西端的英、法、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之所以如此,其根源在于西欧文明的特性之中。那时,旧世界存在的几大文明体系中,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均以内陆农业为基础,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内向凝聚性,缺乏外向发展的刺激与欲求。在西亚北非文明圈中,阿拉伯人的商业贸易很早就十分发达,且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但发现新大陆的却不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的商业以原初贵重物产为支柱,没有国内产业作为基础,故没有向外扩张以建立一体化的贸易网络的必要。西欧诸国虽然也以商业贸易闻名于世,但其贸易的重点不在自然物产,而是国内制成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差异。以国内产业为依托的贸易,必须在原料、加工和市场之间建立牢固而持久的联系,从而形成联结国内外的一体化商业贸易网络,而这一网络的建立,又必须通过外向扩展才能实现。这就赋予了西欧文明强烈的扩张特性。美洲的发现、非洲的殖民、澳洲的开发、亚洲的沉沦,都是西欧文明扩张特性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就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与交换方式发展趋势而言,美洲印第安人卷入世界历史的统一运动中,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当西欧扩张的触角伸向美洲时,两个大陆的文明处于截然不同的发展层次上。西欧诸国自12、13世纪以来,城市和商业以及基于牲畜养殖的毛纺织业,均已获得较大的发展,生产和交换的变革,搬出了打破各种关卡壁垒的要求,外向扩张亦已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同时,国内经济转型所造成的入口、资源、宗教及政治压力,也迫切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减压阀"。所有这些,就构成西欧率先向海外发展的综合动力。

被航海探险家们意外发现的"新大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西欧文明扩张之地,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不发达,又加速了其扩张过程。在哥伦布到这美洲时,从北至南的整个大陆上散布着无数印第安部落,除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曾创造出比较完整的定居农业文明外,绝大多数部落还处于渔猎采集时代。而且,在他们向较高文明阶段迈进的道路上,存在不少难以克服的障碍。其一,各部落均拥有各自的语系和方言,没有在较大范围内形成通用的语言,使各部落间的交往沟通发生困难;其二,印第安人没有驯养马匹和发明车轮,文明最为发达的阿兹特克人仅驯养了狗、火鸡、鸭等动物,印加人的骆马主要用于衣食,而不能作兽力工具,没有马匹和车轮,使远距离的交通运输几乎难以进行,部落的迁徙流动亦不方便,这就是印第安人中游牧部落极少的原因;其三,印第安人不会冶铁技术,没有铁制工具,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谋生手段十分有限。这些障碍对于文明进化来说都是致命的弱点。不能在较大范围的交流沟通,难以远距离往来交换,使各部落在相当孤立闭塞的状态中分散发展,不能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生产工具的原始简陋,则使劳动产品难有剩余,而没有剩余产品,交换和财产私有制就不能发展。所以,当欧洲白人来到美洲大陆时,在这里生息繁衍数万年的土著居民仍处于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其文明呈停滞状态。这就是印第安人遭到欧洲文明冲击或毁灭的基本原因。

新旧大陆在社会发展梯级上的悬殊位置,决定了两个世界文明的接触不可能是和平的和平等的。西欧诸国正逐步走向以工商业为主导的资本主义时代,其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和制度,远较印第安人发达,而且,其开发利用自然的方式与程度,直接威胁着印第安人的生存环境。土地、水域、森林这些印第安人的衣食之源,都为白种移民用来为其更先进的生产与交换服务。于是,那些未被武力征服而毁灭的印第安人,也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变迁而遇到严重的生存危机。在北美尤其如此。

但就人类发展的长远进程而言,欧洲文明的入侵或许正是印第安人跳出文明停滞状态的一个历史机遇。欧洲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马匹、车轮和铁器,而且给印第安人造成了强大的生存竞争的压力,提供了唯一可能在较大范围通行的统一语言,为印第安人打破孤立停滞和闭塞隔绝造成了契机。但这一契机既非欧洲殖民者主观所为,也不为印第安人所希冀,因此不能认为欧洲文明的入侵乃是印第安人难得的幸事。实际上,在资本主义文明步步进逼的巨大压力下,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历史选择的能力,两个世界文明相遇为他们造成的摆脱原始停滞状态的机遇,正是历史强加给他们的。美洲印第安人证是由于未能(也不可能)顺利地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所以走到了灭亡的边缘。欧洲文明的冲击在

给印第安人的社会发展投下强烈的催变剂的同时,更多地是给他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获得发展的仅是少数部落,绝大多数部落或遭毁灭,或仍旧停滞不前。

北美和拉美的历史发展已经表明,两个地区的印第安人在文明撞击中的命运是不完全一样的。差异的根源在于文明接触的条件、过程和方式的不同。向拉美地区进行殖民与扩张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国内封建王权和贵族势力较为强大,它们热衷于海外扩张,其目的是为王室获取金银财宝。为达到这一目的,王室多雇佣一些生性残暴的冒险家前往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征服和屠戮,以夺取其宝藏。待到所有强悍的部落均被征服后,西、葡两国才开始大规模移民。在这一过程中,母国的各种封建制度和习俗均被移植过来,所建立的殖民地不过是宗主国在新大陆的翻版。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拉开独立后各国的发展,而且也制约着印第安人的命运。拉美地区有不少进入定居农耕阶段的部落,其生活方式相对稳定,对土地的依附性较强,因而在被征服后便沦为奴隶,或与其他人种通婚。印第安人通过这些方式直接进入主流社会,走上与其他人种共同发展的道路。其他一些较为偏僻地区的印第安人,由于与外界较少接触,仍按照原有的生活方式而存在。所有这些,都使印第安人的传统得到较多的保留。

北美的情况与此不同。向现今的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殖民的,主要是英、法、荷兰这几个资本主义较早发达的国家。它们向北美殖民,固然也带有掠取财宝的动机,但更主要的则是开发资源,扩充市场,建立殖民贸易体系。为此,在大批移民之前,英、法等国不是进行大举征服,而是展开多方探查,搜集当地的自然及人文资料,然后组织殖民贸易公司,开始有计划地移民和开发。移民的开端基本上是和平的,白人到达北美后也并未像去拉美的殖民者一样沉湎于开矿探宝,而是定居开发,兴办产业,很快与宗主国建立起贸易上的联系。正是由于侧重开发,移民们便有必要了解和借鉴土著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使印白双方在17、18世纪基本上能够和平相处。

随着开发的深入,种族关系趋于紧张,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征服过程大为加速。北美印第安人自身的情况与拉美地区存在诸多差别。除东部林地有一些部落从事定居农耕外,绝大部分部落均以渔猎采集为生,不存在如阿兹特克人或印加人那样的文明体系。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印第安人不可能对白种文明的扩张组织起强大的抵抗,另一方面也使印第安人无法接受白人强加给他们的奴隶地位,故长期未能卷入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体系中,两种文明的融合程度大大低于拉美地区。这是北美地区的主体文明中较少印第安特色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