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32013级物理实验绪论作业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检测题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738d94af45b307e87197d4.png)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检测题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竖直放置.在管子的底部固定一电荷量为Q (Q >0)的点电荷.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 2的管口A 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点电荷由静止释放,在距离底部点电荷为h 1的B 处速度恰好为零.现让一个电荷量为q 、质量为3m 的点电荷仍在A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点电荷运动过程中:(1)定性分析点电荷做何运动?(从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2)速度最大处与底部点电荷的距离 (3)运动到B 处的速度大小【答案】(1)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2)3KQqr mg=(3)2123()3B v g h h =-【解析】 【详解】(1)由题意知,小球应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即开始时重力应大于库仑力;而在下落中,库仑力增大,故下落时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即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2)当重力等于库仑力时,合力为零,此时速度最大,23kQqF mg r 库==解得:3kQqr mg=(3)点电荷在下落中受重力和电库仑力,由动能定理可得:mgh +W E =0;即W E =-mgh ;当小球质量变为3m 时,库仑力不变,故库仑力做功不变,由动能定理可得:3mgh-mgh =123mv 2; 解得:2123()3B v g h h =-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动力学知识及库仑力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同时还应注意点电荷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开始时重力一定大于库仑力.2.如图所示,两异种点电荷的电荷量均为Q ,绝缘竖直平面过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 且与连线垂直,平面上A 、O 、B 三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AO BO L ==,点电荷到O 点的距离也为L 。
2018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三模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三模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a8ed32647d27284b735138.png)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物理试卷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 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 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答案】D【解析】A、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于不知道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根据△U=W+Q无法确定气体的内能增加还是减小,故A错误。
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0,由于不知道外界对气体做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U=W+Q无法确定气体的内能增加还是减小,故B错误。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的标志,所以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故C错误。
D、温度一定,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密集程度越大,单位面积撞击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在运用来分析问题时,首先必须理解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掌握它的符号法则:①W>0,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W<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②Q>0,表示系统吸热;Q<0,表示系统放热;③△U>0,表示系统内能增加;△U<0,表示内能减少.我们判断内能变化时,做功和热传递都要考虑.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C.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D.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答案】C【点睛】能级间跃迁时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波长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3. 图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M是该时刻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质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B. 质点M的振幅最大C. 质点M的位移始终最大D. 质点M的位移有时为0【答案】C【解析】M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振幅最大,即是加强点,加强点在振动过程中始终是加强的,AB正确;加强点在振动过程中位移从-2A到零再到2A,也是做周期性变化的,C错误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波峰和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叠加,振动减弱.注意振动加强点是振幅最大,不是始终处于波峰或波谷位置.4. 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50Hz的交变电压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c26ba920be1e650e52ea99cf.png)
号位封座密号场不考订装号证考准只卷名姓此级班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 届高三 3 月月考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所示。
对于两束单色光来说()A. a、 b 两种光通过同样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 a 光的条纹宽度更宽B. 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a 光比 b 光小,光子能量 a 光比 b 光大,在玻璃中的 a 光波长比 b 光波长短C. a 光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 b 光一定不能使该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 若逐渐增大复色可见光在平板玻璃上表面的入射角,则a光首先会在平板玻璃下表面发生全反射现象2.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有些含有铀、钍的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
人们若经常处于高浓度氡环境中,氡会经呼吸进入人体并停留于呼吸道中进行放射性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
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引发肺癌、白血病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23892 U 衰变为氡22286 Rn 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B.处于激发态的氡原子发出一束蓝光照射到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若这束蓝光被遮住一半,则不会产生光电效应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负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D. 放射性元素在发生α衰变时2个中子和设中子、质子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 m3,则 2(m1+m2)=m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4.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1=2.0m 和 x2=12m 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实线和虚线所示。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4套题含答案)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4套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c7415650e52ea551898dd.png)
测试题 4
1-4 ADBN
9:与测试 1 类似
量(未知) ,实验测得 T 与 m 的关系,且算出 值并列于下表: i m/kg T/s 1.5493 1.9511 2.3507 2.7506 3.1503 3.5495 3.9506 4.3506 4.7511 5:(1.518 0.003)mm 6:0.02mA、0.09mA 7:BCD 8:AC
,那末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B.
)
A.
C. 4.
D. )相对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应。 A.第一位有效数字 B.第二位有效数字 C.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D.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二、填空题: 5.
则 J+u(J)=( 6.
三、多项选择题: 7.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 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 ,则 C D 8. 与 表示真值落在
3.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
25℃,现用一把在 20℃时校准的钢尺测量高度 h,又知测时间 t 的秒表比标准表走得稍快, 忽略其他误差,则 g 的测量值有( ) A.正误差 B.负误差 C.正负误差部分抵偿 D.误差的正负不定 A 4.如图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不计电表的内阻而产生的 误差是( ) V A.可定系统误差 B.不定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二、填空题:
5.已知 f=lnR,
(相对不确定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某数字三用表测量电压的准确度可以表示为 31.72V,则其不确定度 u(V)= 三、多项选择题: 0.03
,则 3.5838 0.0003 , (电压表满刻度值为 99.99V) 。 ( ) D.抵偿性 )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3章 第3节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3章 第3节](https://img.taocdn.com/s3/m/9b3032aaa417866fb84a8ef9.png)
第3节磁感应强度磁通量1.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 的________叫磁感应强度.通常用字母B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特,符号是T、B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极所指的方向。
公式:B=________、公式在应用中应注意两点:①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②通电导线长度L很短时,B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同时,因它所在处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很小,可近似认为磁场是匀强磁场.2。
磁通量: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__________的平面且面积为S,我们把B与S的__________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简称________,用字母Φ表示,则Φ=________,单位:________、3.匀强磁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相同的磁场,它的磁感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方向就是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B.B的方向与小磁针在任何情况下N极受力方向一致C.B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D.B的方向就是该处磁场的方向5。
在测定某磁场中一点的磁场强弱时,得到下图所示的几个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6。
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1所示,则()图1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7。
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错误!中,有关各物理量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由F、I和L决定 B。
F由B、I和L决定C.I由B、F和L决定D.L由B、F和I决定8、如图2所示是三根平行直导线的截面图,若它们的电流强度大小都相同,且ab=ac =ad,则a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图2A.垂直纸面指向纸里 B。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与解析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6abaeba300a6c30c229fff.png)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与解析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1. 下面哪种说法正确?DA.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
B.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计算器数码显示位数的多少决定。
C.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所用的单位决定。
D.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2. 某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n=1.6532(0.0007),下面对该结果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CA.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有两种可能,即n=1.6525 或n=1.6539 。
B.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是(1.6525,1.6539)区间内的任何值。
C.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有较大的概率位于(1.6525,1.6539)区间内。
D.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不在(1.6525,1.6539)区间内。
3.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 这样做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 这样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C. 这样做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与真值也没关系。
4.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A. 系统误差是没有规律的误差。
B. 系统误差就是指来源于测量仪器的误差。
C. 系统误差是正性误差。
D. 系统误差是可正可负的。
5. 用最小分度为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个?CA. 56.4(0.1)s C. 56.40(0.06)sB. 56.40(0.10)s D. 56.4(0.2)s6. 已知D HM24πρ = ,其中M = 276.180(0.020)g ,D = 3.662(0.005)cm,H = 12.180(0.010)cm,M、D、H 这三个测量量中哪一个量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AA. M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绪论练习题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绪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916c4e6bd97f192279e9eb.png)
物理实验绪论作业(2013级)姓名 班级 学号 上课时间 成绩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将所选结果的标号(字母)填入下表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择结果1.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下面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B .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随机误差。
C .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少误差,也与其真值无关。
2. 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u X ,X 是测量值,u 是标准不确定度,下列哪种解释是正确的?A.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可能是u X -或u X +。
B.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位于区间)(u X u X +-,之内的可能性(概率)较大。
C.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一定是位于)(u X u X +-,之间的某一数值。
D. 以上解释都不对。
3. 下面每组中有不同的被测物理量,全部属于间接测量的是哪一组?A . 用分光计测量介质的折射率,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理的密度。
B .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毫秒计测量时间。
C .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用螺旋测微尺测量刚珠的直径,用透镜成像原理测量焦距。
D . 用天平测量物理的质量,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4. 下面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A. 测量一个物理量时,使用的单位不同,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就不同。
B. 进行有效数字运算时,计算器显示的位数越多,得到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就越多。
C.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D.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可疑位就是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所在位。
5. 如果下面的几组数据修约中取4位有效数字,那么完全正确的是那一组? A.5.3163修约为5.316, 4.76752修约为4.767. B.10.455修约为10.46, 15.0054修约为15.00. C.1.5160修约为1.516, 5.73258修约为5.733. D.62.5149修约为62.51, 9.21859修约为9.219. 6. 用一台天平分别测量了物体a 和物体b 的质量,测量次数相同,得到的测量数据a m 和bm (b a m m ≠),下面的说法那个正确?A.测量数据a m 和b m 有相同精度。
北航物理实验测试题1
![北航物理实验测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c726f2f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2.png)
北航物理实验测试题1大学物理实验试题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罚球1.对一物理量展开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就是()a:真值b:最吻合真值的值c:误差最小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2.对y?ax?b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a时,恰当的解方法就是()a、a?tg?(?为所作直线与座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y(?x、?y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x?yc、a?(?x、?y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xb、a?标值之差)y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值)(x、x3.用伏安法测量某一阻值略为10?的电阻,电压表0.5级,量程300mv应选d、a?独以以下哪种电流表(数等内阻影响和功率管制)()a、电流表0.5级、量程20ma,b、电流表1.5级、量程30ma,c、电流表0.5级、量程50ma,d、电流表1.5级、量程75ma。
4.以下结果定义恰当的就是()a、r?8.62108?8.02041?102mmb、r?(8.621?80)?102mmc、r?(8.621?0.008)md、r?(8.621?0.0081)?102mm15.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读数错误的是()a、存有量程1500mv,分格数为150格的电压表测得电压值250.5mvb、分度值1′的角游标测出值11?39?c、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59.32mmd、分度值为0.01mm的读数显微镜读数为30.098mm6.用惠斯通电桥测量中等阻值的电阻,当电桥均衡时,rx=(r1/r2)rs,以下因素中不引起rx测量误差的因素是:()a、电源电压有微小的变化b、r1.r2和rs的阻值不准确c、触电阻及接线电阻过大d、温度变化的影响。
7.在用弯曲法测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x的求得方法就是()a、图解法b、放大法c、逐差法d、最小二乘法8.用电子示波器观测李萨例如图形时,图形不平衡,必须调节()a、扫描频率旋扭b、fx、fy其中任意一个c、电平旋扭d、水平或直角移位旋抖9.模拟法描绘静电场实验中,在描绘静电场图形时,电力线应该()a、沿半径方向,始于圆心,中止于无穷远b、沿半径方向,起于圆心,终止于外圆环电极内表面c、沿半径方向,起于内圆柱电极外表面,终止于无穷远d、沿半径方向,始于内圆柱电极外表面,中止于外圆环电极内表面210.在现在采用的教材中,轻易测量结果测评时,用uc?22则表示测ua?ub量结果总的标准不确认度,其中,ua?sx/n?(x?i?1ni?x)2n(n?1)(6?n?10),ub?a/3,则理解正确的是()a、制备后的置信概率p≈95%b、ub仅是仪器误差是影响c、一般ub远大于uad、ub采用了经验评定。
2013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绪论考试模拟试题 答案
![2013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绪论考试模拟试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c9454c33687e21af45a997.png)
物理实验绪论考试模拟试题(第四题答案)四、计算题(共4分)31.动态法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为 2436067.1f dm l E =,测量后算得f =(897.5±1.04)Hz ,l =(150.1±0.16)mm ,m =(37.87±0.029)g ,d =(5.998±0.0048)mm ,试给出E 测量结果的正确表述,要求写出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
(为避免计算过程的误差累积,不确定度按中间结果提供,其有效数字均多保留了1~2位)解: 11243333243102806.15.897)10998.5(1087.37)101.150(6067.16067.1⨯=⨯⨯⨯⨯⨯==---f d m l E (N/m 2) (数值计算正确0.5分)00514.0)(4)(2)()(3)(2222=⎥⎦⎤⎢⎣⎡+⎥⎦⎤⎢⎣⎡+⎥⎦⎤⎢⎣⎡+⎥⎦⎤⎢⎣⎡=d d u f f u m m u l l u E E u (共1.5分,其中公式1分,结果0.5分) 8111058.600514.0102806.1)()(⨯=⨯⨯=⋅=EE u E E u (N/m 2) (结果0.5分) 最后结果表述 E ±u (E )=(1.281±0.007)×1011(N/m 2) 单位还可为Pa 、kg/ms 2(结果正确表述1.5分,其中取位0.5分,对齐0.5分,单位0.5分) 32.弹簧振子的周期T 与振子质量m 的关系为km m T 0π2+=,其中m 0是所谓弹簧的等效质量(未知)。
试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倔强系数k 。
要求写出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并给出最终结果表述。
解: 由公式 k m m T 0π2+= 得 m kk m T 2022π4π4+= (公式推导0.5分)由于T 2精度较高,故令 x ≡ T 2,y ≡ m ,即 220π4T km m +-= (变量选择0.5分)设 则 又 0000577.030001.03)(==∆=m y u b ∴ =)(1)()(22b b x x k y u b u -=0.000064 (s 2/kg) 显然可略即 k = 4π2b = 4×3.141592×0.20012=7.9003(kg/s 2) (k 结果0.5分)u (k )= 4π2u (b )= 4π2u a (b )=0.01549 (不确定度计算0.5分)33.弹簧振子的周期T 与振子质量m 的关系为km m T 0π2+=,其中m 0是所谓弹簧的等效质量(未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巩固作业:2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选修3-1).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巩固作业:2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选修3-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e8b858dda38376bae1fae29.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课后巩固作业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2.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用多用电表测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测量其电阻时应选择的电路是( )3.(2010·安徽高考)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mm.4.某同学做“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1)需要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名称和符号).(2)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Ω.5.(2011·广州高二检测)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提供的电源是一节内阻可不计的干电池,被测金属丝的直径小于1 mm,长度约为80 cm,阻值约为3 Ω,使用的电压表有3 V(内阻约为3 kΩ)和15 V(内阻约为15 kΩ)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6 A(内阻约为0.1 Ω)和3 A(内阻约为0.02 Ω)两个量程,供限流用的滑动变阻器有:A.0~10 Ω;B.0~100 Ω;C.0~1 500 Ω三种,可供选择的实验电路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1)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_____mm.(2)为减小电阻的测量误差,应选用_____图所示的电路.(3)为了使测量便于调节,应选用编号为_____的滑动变阻器.(4)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V.(5)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A.6.(探究创新)某同学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接触电阻不计),两电极相距L=0.700 m,其间充满待测的导电溶液.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测量: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30 kΩ)、电流表(量程300 μA,内阻约50 Ω)、滑动变阻器(100 Ω,1 A)、电池组(电动势E=12 V,内阻r=6 Ω)、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下表是他测量通过管中导电液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他还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所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_____cm;(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已描点,请作出U-I图象,根据图象求出电阻R=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计算导电溶液的电阻率表达式是ρ=_____(用R、d、L表示),测量值为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导电溶液电阻的电路图,并在图中补画出未连接的导线.答案解析1.【解析】选A、C.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A错误;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应在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C错误;由于金属丝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D正确.2.【解析】选D.由欧姆表可以读得电阻丝的电阻值为4 Ω,为较小电阻,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该用电流表外接法,题干中要求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故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D正确.3.【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从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上读出的读数为0.5 mm,由可动刻度读出的读数为11.7×0.01 mm=0.117 mm,因此金属丝直径为0.5 mm+0.117 mm=0.617 mm.答案:0.6174.【解析】(1)由UR RS I=ρ=、l得ρ=2Ud4Iπl.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U、I、l、d,(2)电压表读数是2.40 V,电流表读数是0.46 A,电阻R= U 2.40I0.46=Ω≈5.22 Ω.答案:(1)加在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直径d (2)5.225.【解析】(1)固定尺上的读数为0.5 mm ,可动尺上的读数为30.6,所以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5 mm +30.6×0.01 mm =0.806 mm.(2)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是小电阻,所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即选用图乙所示电路.(3)由于实验所用电源是一节干电池,其电动势E =1.5 V ,所以用编号为A 的滑动变阻器做限流电阻,才能使电路中的电流有明显变化.(4)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超过1.5 V ,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3 V.(5)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I max =1.53A=0.5 A ,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0.6 A.答案:(1)0.806 (2)乙 (3)A (4)3 (5)0.66.【解析】(1)d=30 mm+15×0.05 mm=30.75 mm=3.075 cm(2)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的斜率求得电阻R 为4.4×104~4.8×104 Ω.(3)玻璃管的横截面积21S d 4=π,由R S=ρl 得ρ=2Rd 4Lπ代入数据得电阻率为(49±2) Ω·m. (4)由前面的测量结果可知,电阻较大,所以电流表用内接法;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电压的测量范围是0~11 V,所以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和连线图如图答案:(1)3.075 (2)见解析图 4.4×104~4.8×104(3)2Rd4L49±2 (4)见解析图。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1: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1: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c96a39d7312b3169a551a441.png)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多选)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 .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答案] BD2.(多选)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将会使ρ测<ρ真B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并联引起了电阻丝分压的减小而引起测量误差C .由ρ=πd 2U4Il 可知,I 、d 、U 、l 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会引起ρ的误差D .由ρ=πd 2U4Il 可知对实验结果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 的测量[答案] ACD[解析] 由于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将导致R 测<R 真,由ρ=RSl 可知ρ测<ρ真,A 对;虽然电压表的并联引起了电阻丝分压的减小,但是计算电阻丝的电阻用的是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对应关系,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会使电流I 的测量值偏大,电阻测量值偏小,引起误差,B 错;由ρ=πd 2U 4Il可知I 、d 、U 、l 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会引起ρ的误差,但由于直径的指数为2,所以对结果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d 的测量,C 、D 对.3.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现有量程为3 V 、内阻约为3 kΩ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 A 、内阻约为0.1 Ω的电流表.采用分压电路接线,图1甲是实物的部分连线图,待测电阻为图乙中的R 1,其阻值约为5 Ω.图1(1)测R 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 (填“a ”或“b ”)、导线②连接 (填“c ”或“d ”).(2)正确接线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用作图法求得R 1的阻值为 Ω.(3)已知图乙中R 2与R 1是材料相同、厚度相等、表面为正方形的两导体,R 2的边长是R 1的110,若测R 2的阻值,则最优的连线应选 (填选项). A .①连接a ,②连接c B .①连接a ,②连接d C .①连接b ,②连接cD .①连接b ,②连接d[答案] (1)a d (2)见[解析]图 4.6(4.4~4.7均可) (3)B[解析] (1)因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R 1的阻值,则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而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故测R 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a ,导线②连接d ; (2)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如图所示,则R 1=ΔUΔI≈4.6 Ω;(3)设R1的边长为l,厚度为h,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得R1=ρlhl =ρh,R2=ρl10hl10=ρh=R1,要测R2的阻值,与测量R1一样,最优的连线应为①连接a,②连接d,选项B正确.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 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15 kΩ);B.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为75 kΩ);C.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2 Ω);D.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E.变阻器R1(0~10 Ω,0.6 A);F.变阻器R2(0~2 000 Ω,0.1 A);G.电池组E(电动势为3 V);H.开关S,导线若干.(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填器材前面的序号).(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如图2中 (选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如图3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图2图3(3)若用毫米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及两电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mm,电阻值为Ω.图4[答案] (1)ADEGH (2)乙 见[解析]图 (3)0.635(0.633~0.637均可) 2.4[解析] (1)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为3 V ,所以电压表应选A ;被测电阻约为5 Ω,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I =E R x =35 A =0.6 A ,电流表应选D ;根据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可知,变阻器应选E ;还要选用电池组、开关和导线若干.故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DEGH. (2)由于R V R x >R xR A,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应选题图乙所示电路,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从螺旋测微器可以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0.5 mm +13.5×0.01 mm =0.635 mm ,从电压表可以读出电阻两端电压为1.20 V ,从电流表可以读出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50 A ,被测金属丝的阻值为R x =U x I x =1.200.50Ω=2.4 Ω.5.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 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约为250 Ω)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电流、电压能从0开始调节).(1)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图5(2)图5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3)求出的电阻值R= .(保留3位有效数字)(4)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6甲、乙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直径为.图6(5)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 .(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见[解析]图(2)见[解析](3)229 Ω(221~237 Ω均正确)(4)0.800 cm0.190 cm(5)8.11×10-2Ω·m[解析](1)由于R<R A R V,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要求测量电流、电压从0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如图所示.(2)①作U-I图线,图线应为过原点的直线,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偏离直线较远的点(左起第2个点)应舍弃;②求该直线的斜率k,则R=k.(3)在图象中的直线上取两点,求出R≈229 Ω.(4)题图甲读数l=8 mm+0×0.02 mm=8.00 mm=0.800 cm题图乙读数d=1 mm+45×0.02 mm=1.90 mm=0.190 cm(5)由R=ρlS ,得ρ=RSl=229×π×(0.1902×10-2)20.800×10-2Ω·m≈8.11×10-2Ω·m6.(2018·辽宁师大附中期末)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A.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00 ΩB.电源E,电动势约为3.0 V,内阻可忽略不计C.电流表A1,量程为0~10 mA,内电阻r1=20 ΩD.电流表A2,量程为0~20 mA,内电阻r2约为8 ΩE.定值电阻R0,阻值R0=80 Ω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 Ω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 Ω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图7(1)为了测量电阻,你认为应选择图7中的图作为实验电路(填“甲”、“乙”或“丙”).(2)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填“R1”或“R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填“a”或“b”)端.[答案](1)乙(2)R1b7.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待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x.图8(1)请写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 (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8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cm,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mm.(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论使用电流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11 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按如图9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由于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图9利用该电路进行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是:第一步:先将R 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单刀双掷开关S 2掷向1闭合,闭合开关S 1,调节滑动变阻器R 1和R 2,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尽量大些(不超过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1、I 1.第二步:保持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 2掷向2闭合,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2、I 2.请写出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 x 的表达式R x = .[答案] (1)πd 2R x 4l(2)36.50(36.48~36.52均可) 0.797(0.796~0.798均可) (3)U 1I 1-U 2I 2。
北京理工大附中2018年5月三模物理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北京理工大附中2018年5月三模物理试题 含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5efc67277232f60ddcca1af.png)
13.医院有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彩超,就是向病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
这一技术主要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理学原理( )A .波的干涉B .多普勒效应C .波的叠加D . 波的衍射14.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体积越小,压强越小B .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体积越小,压强越大C .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越低,压强越大D .一定质量的气体,只要温度升高,压强就一定增大15.在处理某些物理问题时,人们常常采取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
运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中的抽象和想象的力量,分离事物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及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便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以下选项都属于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是( )A. ①单摆 ②光线 ③质点 ④理想变压器B. ①匀强电场 ②电阻箱 ③系统 ④点电荷C. ①光滑平面 ②机械波 ③点电荷 ④匀强磁场D. ①轻质弹簧 ②天平 ③点光源 ④电场线1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只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a 、b 、c ,频率νa >νb >νc ,让这三种光照射逸出功为10.2eV 的某金属表面,则( )A. 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12.09 eVB. 从n =3跃迁到n =2辐射出的光频率为νb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51 eVD. 光a 、b 、c 均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7.如图1所示,物体A 以速度v 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均为L ,图1中的虚线是A 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图2中的曲线是一光滑轨道,轨道的形状与图1中的虚线相同。
让物体B 从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B 下滑过程中没有脱离轨道。
近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磁场 3 几种常见的磁澄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磁场 3 几种常见的磁澄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535a23c8d376eeafaa3141.png)
2017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3 几种常见的磁澄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3 几种常见的磁澄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3 几种常见的磁澄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几种常见的磁场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7题为多选题)1.(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错误!( C )A.磁感线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B.磁铁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C.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D.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就是小磁针S极在此位置的受力方向解析: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但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磁感线在磁铁的外部是从磁铁的N极到S极,在磁铁的内部是S极指向N极,磁铁内部的磁感线与外部的磁感线形成闭合曲线,故B错误;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故C正确;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N极在此位置的受力方向,故D 错误,故选C.2.(广东汕头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联考)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错误!( B )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D.a处没有磁感线,所以磁感应强度为零解析:由图可知b处的磁感线较密,a处的磁感线较疏,所以B a<B b,故A错,B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导线在磁场中的放置方向有很大关系,而不是仅仅取决于B与LI的大小,故C错,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而又不可能在存在磁场的区域内全部画磁感线,故D 错。
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检测(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e0bc29ce2f0066f43322d6.png)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C .氢弹利用了核聚变反应 D .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2.(0分)[ID :130903]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
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A .123()m m m c +- B .123()m m m c -- C .2123()m m m c +-D .2123()m m m c --3.(0分)[ID :1309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C .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弹力、电磁相互作用D .根据速度定义式v =x t ∆∆,当△t 极短时,x 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4.(0分)[ID :130887]有关原子及原子核方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出来的γ光子,是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B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所产生的D .轻核聚变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5.(0分)[ID :130884]如图是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γ射线C .图中原子核D 和E 聚变成原子核F 要吸收能量 D .图中原子核A 裂变成原子核B 和C 要放出核能6.(0分)[ID :130871]麻省理工学院要建人类史上第一个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该发电站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A .23411120H H He n +→+ B .238234492902U Th He →+C .2351891441920365603U n Kr Ba n +→++D .1441717281N He O H +→+7.(0分)[ID :130866]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射一个α粒子而变为钍核,在匀强磁场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 )A .1是α,2是钍B .1是钍,2是αC .3是α,4是钍D .3是钍,4是α8.(0分)[ID :130865]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2131671H+C N+Q →,115121762H+N C+X+Q →,方程式中Q 1,Q 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原子核 11H 32He42He126C137N157N质量/u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057 15.0001A .X 是32He ,Q 2>Q 1B .X 是42He ,Q 2>Q 1 C .X 是32He ,Q 2<Q 1 D .X 是42He ,Q 2<Q 19.(0分)[ID :130862]钍核23290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A .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 ,它比23290Th 少8个中子 B .铅核的符号为20478Pb ,它比23290Th 少16个中子C .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 ,它比23290Th 少16个中子D .铅核的符号为22078Pb ,它比23290Th 少12个中子10.(0分)[ID :130949]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图甲为圆板衍射条纹,图乙为共振曲线,图丙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图,图丁为核反应堆示意图。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章末检测B
![教科版物理选修31作业第1章 章末检测B](https://img.taocdn.com/s3/m/b51ef8d26c85ec3a86c2c50a.png)
第一章 静电场 章末检测(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1.如图1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 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
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C 。
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 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答案 ACD解析 由于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当带负电的球P 慢慢靠近它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靠近P 的一端的电子被排斥到远端,从而显出正电荷,远离P 的一端带上了等量的负电荷.导体离P 球距离越近,电子被排斥得越多,感应电荷越多.2。
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q 1、q 2、q 3,恰好都处在平衡状态,除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外不受其他外力作用。
已知q 1、q 2间的距离是q 2、q 3间的距离的2倍.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
q 1、q 3为正电荷,q 2为负电荷 B.q 1、q 3为负电荷,q 2为正电荷C 。
q 1∶q 2∶q 3=36∶4∶9D 。
q 1∶q 2∶q 3=9∶4∶36答案 ABC3。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 q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 =错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 =错误!中的场强E 是电荷q 产生的B.E =错误!中的场强E 是电荷Q 产生的C 。
E =错误!中的F 表示单位正电荷的受力D.E =错误!和E =错误!都只对点电荷适用答案 B解析 公式E =F 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q 为试探电荷的电荷量,E =k 错误!仅适用于计算点电荷的场强,Q 为场源点电荷的电荷量.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B 。
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C.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D 。
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一定变化答案 C解析 电场中电势的高低具有相对意义,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因此电势与场强没有直接的联系,场强大的地方电势可能低,反之亦然,A 错;负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地方,其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B 错;由U =Ed 可知,距离相同时,场强大的地方电势差大,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C 正确;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在一个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此时电场力不做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变,D 错.5、如图2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 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图2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C解析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2gh=v错误!、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使粒子的动能由错误!mv错误!变为2mv错误!,则根据动能定理,有Uq-mgh=2mv错误!-错误!mv错误!,解得,A、B两点电势差应为错误!、6.一带电粒子沿着图3中曲线JK穿过一匀强电场,a、b、c、d为该电场的电势面,其中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受的重力,可以确定( )图3A。
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检测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af510cc8d376eeafaa318e.png)
一、选择题1.(0分)[ID:129751]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该气体在温度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则T1()T2。
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比较2.(0分)[ID:129748]若已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A.每个分子的质量B.每个分子的体积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D.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3.(0分)[ID:1297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自行车的轮胎打气越来越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4.(0分)[ID:129727]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5.(0分)[ID:1297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是固体分子的运动B.让两个相距很远的分子在恒定的外力作用下靠到最近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所以只要空间分子密度相同时温度高的压强大D.一定量的100C的水变成100C的水蒸气,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但内能不变6.(0分)[ID:129703]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7.(0分)[ID:129689]将1cm3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cm3油酸酒精溶液。
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3月一模考试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卷
![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3月一模考试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799c9d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2.png)
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3月一模考试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卷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如图所示电路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不考虑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其中最亮的灯泡是( )A.灯泡B.灯泡C.灯泡D.灯泡第(2)题人类太空探测计划旨在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宜居行星。
在某次探测中发现距地球数光年处有一颗质量为M的恒星A,可将该恒星视为黑体,其向外均匀辐射能量的功率为;恒星A有一颗绕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B,该行星也可视为黑体,其向外均匀辐射能量的功率为P,其半径大小为R。
已知行星B的温度保持不变,恒星A射向行星B的光可看作平行光,不计其他星体的影响,引力常量为。
则行星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A.B.C.D.第(3)题小明同学家里部分电器的消耗功率及每天工作时间如表所示,则这些电器一天消耗的电能约为()电器消耗功率/W工作时间/h电茶壶20001空调12003电视机1002节能灯164路由器924A.6.1×103W B.6.1×103J C.2.2×104W D.2.2×107J第(4)题某电子的质量为、德布罗意波长为,一质量为m的油滴与该电子具有相同的动能,则该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A.B.C.D.第(5)题某型号智能手环在工作时会发出红光和绿光,与绿光相比()A.红光频率高B.红光波长短C.红光光子能量小D.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快第(6)题某均匀介质中两持续振动的振源P、Q分别位于x轴上和处,时刻两振源同时开始振动,时刻在x轴上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振源P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B.振源Q的振动方程为C.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 cm/sD.两列波在处相遇后,该质点的振动始终加强二、多选题 (共4题)第(1)题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
一束单色光PQ平行于角平分线OM射向OA,在界面OA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到M点(不考虑反射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测量数据 ma 和 m b 有相同精度。 B.测量数据 ma 和 m b 有相同的不确定度和相同的相对不确定度。 C.测量数据 ma 和 m b 有相同的不确定度,有不同的相对不确定度。 D.测量数据 ma 和 m b 有不同的不确定度,有相同的相对不确定度。 7. 下面那一组因素产生的误差都是属于系统误差? A. 天平不等臂,游标卡尺零点不准,电源不稳,照相底片感光乳胶收缩。 B. 静电影响,温度变化,测量仪器的零点漂移,仪器的水平调节不到位。 C. 刻度盘偏心引起的误差,电表的接入误差,天平不等臂,螺纹空程误差。 D. 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毛细管粗细不均匀,实验台的振动,实验者的失误,米尺因温度 的变化引起的伸缩。 8. 下面测量数据中那组符合科学记数法的要求? A. 0.00857 C. 0.596 10
2
B. 62.50 10 D. 7.81 10
3
3
9. 用最小分度为 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 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 个? A. 56.4(0.1)s B. 56.40(0.10)s C. 56.40(0.06)s D. 56.4(0.2)s 10. N 3 x 2 y , 已知 x 和 y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 u ( x) 和 u ( y ) , 哪个是计算 u ( N ) 的
2 4
正确公式? A. u ( N ) C. u ( N )
6 xu ( x) 8 y 3u ( y ) (6 x ) 2 u ( x ) 8 y 3 u ( y )
B. u ( N ) D. u ( N )
6 x 2 u 2 ( x) 8 y 6 u 2 ( y )
(6 x) 2 u 2 ( x) (8 y 3 ) 2 u 2 ( y )
b 取三位或四位有效数字。
X Y
2.0 15.34
4.0 18.50
6.0 21.30
8.0 23.80
10.0 26.12
12.0 29.44
14.0 33.06
16.0 35.34
3
24. m 35.65(0.35)g 25. U 5V(150mV) 26. n 1.46257(1.35 10 ) 27. E 1.93 10 (4.55 10 ) N m
11 9 2
3
28. D 6371km 6371000m 637100000cm 29. H 29.05 10 (1500)km
4
四、计算题(共 16 分,每题 4 分) 30.
5.8 19.15 88.5 31.3
31. x 3.48 ,
x
32. x1 215.3 0.8 , x2 21.13 0.05 , x1 x2 33. 对某长度量进行多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 L1 4.176 mm, L2 4.154 mm, L3 4.163mm,
__________,其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计算 B 类不确定度时,在测量仪器相关信息缺乏的情况下, Δins 可近似按测量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取值。 16. 天平砝码不准确产生的误差为 误差,可以用 类不确定度来评定。 17. 进行单位变换时,有效数字的位数__________;在有效数字运算时,常数的有效数字 位数至少应该比其他参与运算的有效数字的位数__________。 18. 一个六位有效数字除以一个三位有效数字时,结果的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位;对于 一个四位有效数字开平方,结果的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位。 19. 用不同精度的仪器测量同一个物理量(均为单次测量)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 __________。 三、改正表达式中的错误,给出正确结果(28 – 30 小题要求要求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 (共 ..... 30 分,每题 3 分) 20. m 72.320(0.4)kg 21. d 10.45(0.34)cm 22. L 670.36km(5 10m) 23. R 3.489 10 (40)
物理实验绪论作业(2013 级) 姓名 班级 学号 上课时间 成绩
一、选择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 将所选结果的标号(字母)填入下表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择结果 1.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 理量的测量结果,下面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B.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随机误差。 C.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少误差,也与其真值无关。 2. 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 X (u ) ,X 是测量值, u 是标准不确定度, 下列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A.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可能是 X u 或 X u 。 B.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位于区间 ( X u,X u ) 之内的可能性(概率)较大。 C.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一定是位于 ( X u,X u ) 之间的某一数值。 D. 以上解释都不对。 3. 下面每组中有不同的被测物理量,全部属于间接测量的是哪一组? A. 用分光计测量介质的折射率,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理的 密度。 B.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毫秒计测量时间。 C.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用螺旋测微尺测量刚珠的直径,用透镜成像原理 测量焦距。 D. 用天平测量物理的质量,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4. 下面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 测量一个物理量时,使用的单位不同,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就不同。 B. 进行有效数字运算时,计算器显示的位数越多,得到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就 越多。 C.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D.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可疑位就是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所在位。 5. 如果下面的几组数据修约中取 4 位有效数字,那么完全正确的是那一组? A.5.3163 修约为 5.316, 4.76752 修约为 4.767. B.10.455 修约为 10.46, 15.0054 修约为 15.00. C.1.5160 修约为 1.516, 5.73258 修约为 5.733. D.62.5149 修约为 62.51, 9.21859 修约为 9.219. 6. 用一台天平分别测量了物体 a 和物体 b 的质量, 测量次数相同, 得到的测量数据 ma 和 mb ( ma mb ) ,下面的说法那个正确?
二、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 11. 下列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哪类误差?(填写“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 ) 测量中估读数据产生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生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表盘刻线粗细不均匀产生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者的固有习惯的影响产生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实验台的振动产生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方法不完善产生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测量结果 1.6050 ( 0.0004 )的有效数字是 __________ 位, 0.0010 的有效数字是 __________位。 13. 5.24 s = __________ ms =__________ μs 。 14. 对 于 有 限 次 的 测 量 , 用 来 标 证 测 量 中 任 一 次 结 果 xi 的 分 散 性 的 参 量 称 为
L4 4.139 mm, L5 4.149 mm, L6 4.159 mm,求算术平均值 L 的 A 类不确定度 u A L 。
五、实验数据处理(共 14 分) 34.用下表中的数据计算回归系数 ( a,b) ,并建立回归方程 Y a bX (不必计算相干系 数r ) 。 要求写出中间的计算过程, 有效数字在计算中可适当多取一位, 但最终回归系数 a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