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红色娘子军》鉴赏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红色娘子军舞剧观后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红色娘子军舞剧观后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者:日期:一、前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一部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的舞剧作品。
它通过舞蹈、音乐、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事迹,让观众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二、舞剧简介《红色娘子军》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芭蕾舞委员会创作的一部舞剧。
该舞剧以1935年红军战士娘子军为原型,讲述了她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壮丽事迹。
舞剧分为三幕,通过舞蹈和情节的展现,生动刻画了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与顽强。
三、第一幕:娘子军的成立第一幕主要描绘了红军战士娘子军成立的过程。
舞台上呈现出一片草地,女孩们身着便装,带着红军队伍的旗帜,表演出娘子军队伍集结的场景。
在音乐和舞蹈的伴随下,观众可以感受到她们走向革命的决心和坚定。
四、第二幕:战斗与牺牲第二幕展现了娘子军的战斗与牺牲。
舞台上再现了红军战士们与敌军的激烈战斗场面。
娘子军用灵活的舞步和精准的配合,展现出她们的勇敢和果敢。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看到了娘子军建立了许多战功,并为了革命事业,舍身忘死。
五、第三幕:胜利与希望第三幕描绘了娘子军最后取得胜利的场景。
舞台上呈现出红军战士们高举胜利的旗帜,娘子军们互相庆祝的欢乐场景。
观众可以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与希望。
舞蹈和音乐表达了娘子军们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所付出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六、结语通过观看舞剧《红色娘子军》,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娘子军的英勇和无私。
她们在革命战争中,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
舞剧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人的音乐和精彩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她们的英勇和不屈的精神。
附件:本文档不附带任何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不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舞蹈探析
2020-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舞蹈探析张海东(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第一部成功借鉴欧洲芭蕾形式而创作的大型现代舞剧,是一个时代所能产出的最佳作品。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上体现了音乐主题鲜明的特征,舞蹈编创上则体现出动静对比鲜明的特征。
其音乐与舞蹈在剧中的交织展衍,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戏剧性,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音乐;舞蹈中图分类号:J723;J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9-0097-01一、引言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成功借鉴欧洲芭蕾形式而创作的大型现代舞剧,,它多元而复杂的艺术内质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解读它、研究它,可以成为一项耐人寻思的工作。
本文以1970年版的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舞蹈进行综合研究,探寻其音乐特点和舞蹈特色。
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舞蹈特征(一)音乐主题鲜明1.娘子军主题。
作曲家选用了同名影片中的《娘子军连歌》,作为这部舞剧音乐的贯穿主题之一。
“主题动机”(la-la-re)是一个纯四度的音程结构,成为贯穿全剧的音乐素材,根据剧情发展给予不同形式的变化处理。
娘子军主题动机出现在多个舞蹈场景的音乐中,成为全剧音乐最坚实的“底色”。
娘子军主题不同的地方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在第二场,以女声合唱形式展现红色娘子军的飒爽英姿;过场中的音乐是由“娘子军主题”发展而来,这段音乐气势磅礴,塑造出红军战士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伟大形象;最后部分以极快的速度,混声合唱的形式完整再现,以极强的号召性将舞剧推向高潮。
2.吴清华主题。
吴清华主题音调素材和调式与《娘子军连歌》有着紧密联系,其内涵和意韵更为丰富。
如:序幕中,被铁链吊在木柱上的吴清华双目圆睁,一个昂首摆头,乐队激昂、铿锵有力地奏出音乐主题,主题具有小调风格,开始的“主题动机”给人一种不屈、愤怒、反抗的音乐形象,其中三短一长的节奏组合和四五度的音程跳进,使这个音乐主题获得一种戏剧性张力。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观后感《红色娘子军》是著名的芭蕾舞剧之一,讲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崇高精神。
观后感如下:这部芭蕾舞剧充满了革命时期的气息和革命精神,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伟大。
整个舞剧表现了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勇敢和坚定,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斗争意志。
剧中的舞蹈和音乐都非常优美动人,演员们的表演非常到位,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
特别是舞蹈中展现出的女性柔美与坚韧,非常具有感染力。
《红色娘子军》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舞剧,它传递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展示了女性在革命时期的优良品质和革命斗争中的伟大贡献,使观众深受感动和启发。
除了情感和精神的表现,该剧的舞美和服装也非常出色。
舞美设计紧密贴合故事情节,将革命时期的场景和气氛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服装设计也充满了时代特色,既展现了传统服饰的美丽,也体现了妇女们在革命中所穿的便于行动的服装。
除了舞美和服装,该剧的编排也非常精妙。
舞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非常到位,使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此外,该剧也为芭蕾舞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它不仅充分展示了舞者的技艺和才华,也为芭蕾舞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除了情感和精神的表现,该剧的舞美和服装也非常出色。
舞美设计紧密贴合故事情节,将中国革命时期的场景和气氛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服装设计也充满了时代特色,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丽,也体现了妇女们在革命中所穿的便于行动的服装。
除了舞美和服装,该剧的编排也非常精妙。
舞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非常到位,使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此外,该剧也为中国芭蕾舞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它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舞者的技艺和才华,也为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
技巧动作,通过这些强有力的动作来切实传达出吴琼花逃脱 恶霸追捕的决心。此外,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舞蹈语 汇还对民族民间舞进行了大量借鉴。例如,舞剧中的斗笠舞、 黎族舞、钱铃双刀舞等颇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充分展现了中国 人民勤劳朴实、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
图1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 被捆绑在牢笼柱上的吴琼花剧照
图2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吴琼 花与老四搏斗的剧照
贝斯”的动作幅度明显加大,在外形方面还加上了高抬手臂 与握拳,将原本轻柔曼妙的舞姿转变为坚毅灵动的姿态,塑 造出了鲜明的娘子军的人物形象。并且,舞剧中的“女战士 瞄枪”“九人刀舞”等动作均是在“阿拉贝斯”基础上转化而 来的。
巧妙地应用足尖技巧可展现出芭蕾舞别样的轻盈感、线 条美,所以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创作人员没有将 这一技巧舍弃,而是把它与舞剧表现内容进行巧妙融合,让 足尖技巧在整部舞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创作 人员结合吴琼花的反抗个性,在一些展现反抗精神的场景中 巧妙利用足尖强劲力度、向上的动势,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 人物与敌人誓死斗争的狠劲,颇具个性。如图 强 烈的反抗意味。
四、结语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革命精神, 时至今日仍历久弥新,不仅推进了西方芭蕾与中国故事的有 机融合,以戏剧化的手法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历史,与人民群 众生活相贴切,与国人的审美趣味相契合,还让外国观众眼 前一亮,向世界讲述了专属于中国的芭蕾故事。
53 2024 DANCE FASHION
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特色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伴奏源自于同名电影中 的插曲《娘子军连歌》,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艺术处理。 这一主题曲与芭蕾舞剧的剧情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了对全剧 音乐的全面引领。相较于同名电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中的音乐数量更多,这也是创作人员前往海南采风后潜心创 作的成果。因为创作人员是以海南传统民歌为参考进行创作 的,所以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有着鲜明的海南特色,观众可 从中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例如,吴琼花这一角色的主题音 乐是由海南传统音乐《江河水》改编而成的,该角色在舞剧 中是旧社会时期劳动妇女的象征,展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 所以她的音乐主题为小调风格。基于《江河水》改编的音乐 主题节奏富有弹性,音调具有跳跃性,与洪常青这一人物的 音乐主题、《娘子军连歌》一同构成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 军》的音乐主题。洪常青的音乐主题是一个大小调混合的音 乐主题,颇具男性化特色,并展现出了坚定沉着、刚强豪迈 的情感基调,与其他两个音乐主题相契合,共同塑造了洪常 青理想远大、胸襟广阔的人物形象。《娘子军连歌》鉴于电影 的上映得到了广泛传播,音乐形式简洁、朗朗上口,极易引 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且这首歌也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歌风格 的进行曲,展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在塑造娘子军群体形 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人员将三个音乐主题贯穿于《红 色娘子军》始终,塑造出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助推舞剧整 体形象的塑造。另外,舞剧音乐还汲取了大量民间音乐素材。 在实际演奏中,除去西洋管弦乐,还引入了各种民族乐器, 包括柳琴、琵琶、大三弦等,赋予了舞剧音乐鲜明的民族特色。
舞剧 《红色娘子军》选曲分析
剧
现代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 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 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舞剧音乐是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作的 音乐。它对舞剧起到了塑造人物性格、描绘景色、 表达故事情节等作用。 舞剧音乐的种类有芭蕾舞剧音乐、民族舞剧 音乐、现代舞剧音乐三种类别样式。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于1964 年。这是一 部在中国40年来久演不衰 的经典舞剧。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的中国海南岛。舞剧讲述了从恶霸 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 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名苦大仇 深的农村姑娘,逐渐转变成一名有着坚 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
《五寸刀舞》选自舞剧第二场的 第三首舞曲。这是一首引子加带 变化再现的四段式结构,徵调式, 3/4拍子。
旋律轻快活泼,优 美抒情,表现了红军 女战士的乐观主义精 神,刻画了她们活泼 热情充满朝气的形象 以及炊事班长幽默风 趣的形象。
如果没有舞剧音乐仅欣赏舞剧画 面,将有怎样的感受?
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 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可以这样说—音乐是 “听得见”的舞蹈,舞 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二者密不可分。
曲调优美轻盈,描绘了 姑娘们手捧斗笠,载歌 载舞,欢唱军民鱼 水情的情景。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 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 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舞剧音乐起到了塑造人物性格、描绘景色、 表达故事情节等重要作用。
议论:舞曲的旋律怎样? 该段舞蹈音乐表现了什么?
舞曲的旋律活泼奔放,起 伏跌宕,表现了赤卫队员粗犷 强悍、威武机智的英雄风貌。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红色娘子军舞剧赏析论文
红色娘子军舞剧赏析论文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电影原作,梁信的剧本、谢晋的导演艺术、黄准的娘子军连歌以及祝希娟、王心刚、陈强等表演艺术家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为芭蕾舞剧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创作依据。
从银幕形象转换到芭蕾形象能否获得成功,主要从两方面加以审视:第一要体现原作的精髓,第二要充分发挥芭蕾舞艺术的表现特征,使观众在形象转换的观赏中,获得有别于银幕的美感享受。
根据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术特点以及肢体语言的局限性,改编中首先着眼于两方面,一是精简人物,二是浓缩情节。
在电影中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十三位,对舞剧无疑是太多了,经反复斟酌,只保留六个人,正面人物琼花、洪常青、连长、小庞,去掉了符红莲、阿贵等人,反面人物南霸天、老四,去掉了大管家、黄振山、陈旅长等人。
在交代情节上尽可能压缩篇幅,采取简练手法,而在抒发人物情感的地方,则尽最大可能给以渲染和深化,发挥音乐、舞蹈的优势。
《红色娘子军》剧音乐的总体构思可概括为“三个主题一个歌”,一个歌就是指电影中的《娘子军连歌》,它流传很广,是娘子军战士群体形象的生动写照,因而要在舞剧中贯穿运用。
而更重要的是要写好琼花、洪常青、南霸天三个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这决定着舞剧的成败。
浅析军旅题材舞蹈表演中的“肢体与情感”——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
浅析军旅题材舞蹈表演中的“肢体与情感”——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一)研究价值真正好的芭蕾舞作品应当为至少具备一般艺术欣赏能力的观众所理解,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还要使更多的观众在有机会初识芭蕾舞的同时一点点的了解芭蕾舞,增加芭蕾舞的受众人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能力,这就更加需要好的作品去传播和引导。
《红色娘子军》是以军旅题材为背景芭蕾舞剧,以中国式的音乐、服装、舞美等为元素,以中国芭蕾舞演员为核心的演出,在西方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部优秀的,广为大众所接受的中国式芭蕾舞剧,做到了西方古典芭蕾舞技术与中国元素的良好结合,这也是其有众多观众和至今长久不衰的原因。
因此,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来分析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碰的碰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新一代芭蕾舞演员和以后的中国芭蕾舞编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意义在芭蕾舞这种以西方文化为来源为基础的舞蹈形式,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必定会与中国文化发生碰撞,怎样将中国文化与其很好的融合从而和谐的通过芭蕾舞展现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对传统芭蕾舞的改变和演进。
如果只是简单生硬的把中国式故事剧本套用芭蕾舞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不深入的思考其通融度,只能会不伦不类,使观众有较差的芭蕾舞观看体验。
本论文选题主要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肢体与情感的运用为例,来讨论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融合,这对芭蕾舞在中国发展出自己特色,在世界芭蕾舞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一)研究步骤1.初期收集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相关资料,并采访相关教师进行资料收集。
2.搜集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为以后的论证做有力的论据。
3.确定论证题目,积极准备论证。
4.确定参考文献和开题报告。
5.整理论证自己的课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细化,与指导老师进行多次商讨,多次修改后确定论文。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视频观察法3.归纳整理法(三)研究措施1.结合归纳整理好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论观点深入分析舞剧《红色娘子军》演绎技巧。
舞剧红色娘子军
舞剧红色娘子军篇一:舞剧《红色娘子军》鉴赏舞剧《红色娘子军》鉴赏作者:羊羊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新中国芭蕾舞台上的佼佼者,《红色娘子军》将古典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剧中处处逼人一种浓烈的中国风格。
芭蕾这门艺术本来是舶来品,其中充斥着公主与王子的浪漫影像。
很难想象,用军帽、军鞋、长衣、长裤装扮的芭蕾舞剧所刻画的革命形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
但恰恰这种对古典芭蕾的挑战与背叛,展现出了芭蕾独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情。
自从1964年公演以来,《红色娘子军》广受各界推崇。
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花木兰形象,为亚洲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此舞剧场次介绍:序幕海南岛,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内,关押着南府丫头琼花。
激进派团丁党徒老四奉命要卖掉她,琼花乘老四不备,踢倒老四,在难友的掩护下,夺门而逃。
第一场黑夜,暴雨倾盆。
琼花逃出南府,但又与前来搜捕她的老四相遇,琼花落入魔爪。
南霸天怒不可遏,命人狠狠鞭打,琼花昏迷不醒。
南霸天认为琼花已死,率奴仆回府。
红军娘子军连党代表洪常青化妆通讯员小庞率领去执行任务,路遇苏醒过来的琼花,遂指引七宝去投奔即将成立的红色娘子军连。
第二场红军独立师建立了红色娘子军谭震林连。
琼花赶到会场,受到官民的亲切关怀。
琼花看到“打倒南霸天”的标语,控告愤怒地控诉南霸天对她的迫害,群情激愤。
党代表洪常青接受琼花入伍。
第三场南霸天寿辰,黎族少女在皮鞭下被迫起舞。
洪常青化妆养病为归国探亲的华侨巨商前来祝寿,而里应外合因着是约定午夜后与娘子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南霸天的团丁并生擒南霸天。
入夜,琼花和战友潜入南府与小庞联络,指点南府道路,并待机接应大队。
适遇南霸天送客,琼花按捺不住心头怒火,不顾战友阻拦,开枪打伤南霸天,破坏了原定的计划。
红军听到枪声,出击南府,南霸天与老四从地洞逃遁。
琼花因违犯纪律,打乱了作战部署,懊悔异常。
红军打开了南霸天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群众。
第四场在红军的营地上,洪常青正给娘子军上政治课。
《红色娘子军》,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研究对象
《红色娘子军》,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研究对象舞剧《红色娘子军》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部舞剧作品,中国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迄今中国所创作生产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声誉最高的舞剧作品。
在今天的世界上,无论在欧洲还是美洲,对于中国大陆舞蹈艺术的认知,可以说基本上都肇始于这部作品。
这种情况当然与这部作品在国内外舞台上的频繁亮相、广为演出而直接相关。
的确,一部作品演得多了、接受的面广了,自然就会被更多的人认知到、欣赏到,这是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得以传播并产生影响的外部原因。
从其自身来看,这部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别样风貌,也的的确确会让那些看过它的人过目难忘。
因此,由于这部舞剧在演和观之间持续不断的良性互动,才会让这部中国舞剧作品自问世始,便一直动力不断地延续至今。
这里面,既有创作者们的呕心沥血,更有一代代“中芭”舞人的奋力支撑,而每一代舞者都花费了毕生的艺术生命来呵护它、维护它,才使得这部作品走向了更多的观众和更广的空间。
伴随着这部作品不断地走向更多人的进程,它同时也塑就了中国舞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和神话。
毋庸讳言,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舞坛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和神话。
它自五十年前滥觞于中国舞坛之后,虽历经周折,却始终绽放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风采,为新中国的芭蕾舞事业、乃至舞蹈事业被世人所广为认知,提供了一个说不尽道不完、完美而理想的言说对象。
一、国际芭蕾视野中的根性追索舞剧《红色娘子军》(下简称《红》剧)的确是一部怎生了得的中国舞剧宏篇巨制。
它无论在中国舞蹈史还是世界舞蹈史中,都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放眼国际,今天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的世界芭蕾舞艺术迄今已走过四百余年的辉煌发展史。
虽然我们不能对这条历史线索中的所有芭蕾作品都能进行逐一地分析评说,但从那些有幸传衍至我们视野中的优秀舞作中,却可以分明看到一条清晰的历史轨迹。
在这条轨迹上,芭蕾艺术的每一步进展,可以说都与其自身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分不开,法王路易十四、诺维尔、彼季帕、福金、巴兰钦、纽里耶夫、格里戈洛维奇......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所书写出的不仅仅是芭蕾的不断进步,更是一个在创新和超越上有所追求的具体写照。
选修作业《红色娘子军》赏析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实验1101班邢悦学号:2011111708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自1964年问世,一直到现在演了40多年了。
它以中国革命历史作为创作的历史依托,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
《红色娘子军》的剧情取材于梁信的同名电影剧本。
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农家姑娘吴琼花,由于家中贫穷被恶霸地主南霸天强抢为奴。
有一天,南霸天家来了一个华侨巨商,琼花又被作为礼品转到了那位“巨商”手中。
巨商把她带到路途中,把她放了。
她冒着风雨来到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红色娘子军。
她见到党代表洪常青才明白,放走她的那位华侨巨商就是党代表洪常青乔装改扮的。
在一次侦察任务中,琼花见到南霸天,她不顾侦察纪律,擅自开枪射击南霸天,结果暴露了目标,使南霸天逃脱。
洪常青对她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她提高了觉悟。
后来,南霸天勾结国民党军队进犯根据地,洪常青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负重伤被俘英勇就义。
不久,红军解放了椰林寨,击毙了南霸天。
战斗中,琼花因表现英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接任娘子军连党代表职务。
1964年9月26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
周恩来观看演出后走上台,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天桥剧场演了天,紧接着就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装台。
10月8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都观看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演出后,毛泽东主席上台与演职员合影,并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方向上是正确的,艺术上是成功的。
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十分成功,主旋律不仅动听,而且音乐形象和人物形象性格相吻合,音乐的发展和故事情节的展开结合密切,很有戏剧效果,引人入胜。
该舞剧音乐的序曲直接从原电影插曲《娘子军连歌》中取材。
此后,该歌曲又作为“舞剧主题歌”不止一次地运用在娘子军连队集体形象出现的场面中,有时是乐队演奏,也有许多时候是通过齐唱、合唱直接表现出来。
论红色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审美特征
一
、
舞剧《 色娘子 军》 红 的诞 生及 其主要 内容
走访 了真正 的“ 子军 ” 士 , 受 了往 昔 时代 的火 娘 战 感 热 斗争 , 悉 当地 民风 民俗 , 集 到第 一 手 生 活 素 熟 搜 材, 通过探 讨 和 尝 试 , 确 定 以 芭蕾 模 式 表 现革 命 才
电影《 红色娘子军》 16 于 90年公映 , 它是 由梁 信编剧、 谢晋 导演。电影展 现 了奇 特 的海南 岛风
年前往海南深入生活, 电影《 红色娘子军》 剧本作者 梁信 , 重新写作了舞剧提纲。创作组在万泉河附近
o h n s al t I s o n se q ii n la a t t d c ma e lo sh g r f e a d i a c tl s fC i e e b l . t mu i s u d x u s e a d p e s n ;i a e i g k ih p o i n t d n e s e i e s c t s n o l s y
u i ewi e e i Is a tsi h r ha n o r g d g n rto r m e r t n t tu ge o t u e s o nqu t d v r t t ritc c a m s e c u a e e e a n fo g nea i o sr g l n wi h s y. i o ho tc a e f r
代人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不止。 关键词 :芭蕾 ; 色娘 子军; 红 审美
中图分类号 :63 2 J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17 2 1)5— 14—0 17 1 X(00 0 0 4 3
On teAetei C a a trs c f h lsi Da c a e tc me t f Wo n s t h r cei i o eC as n eDr maR dDe h n me h h c ts t c a o
春节的传统舞剧与舞蹈演出评析
春节的传统舞剧与舞蹈演出评析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球华人最隆重的庆祝日之一。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各种传统的舞剧和舞蹈演出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将对春节期间常见的传统舞剧和舞蹈演出进行评析,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舞剧《红色娘子军》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现代舞剧的代表之一,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演出之一。
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红色娘子军为题材,讲述了她们为了抵抗侵略而英勇奋斗的故事。
舞剧《红色娘子军》以舞蹈形式展现了当时娘子军的革命情感和英勇精神。
舞剧中的舞蹈动作优美流畅,既充满力量感又展现了女性的柔美,通过精致的编排和演员的精湛技艺,将观众带入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时期。
二、舞蹈《广场舞》春节期间,广场舞几乎成为了每个公共广场的标配。
广场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形式,通常由一群中老年人组成,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在广场上跳跃起舞,传递着愉悦和健康的正能量。
广场舞的舞蹈动作简单明快,节奏明确,适合广大中老年人参与。
它的音乐多样,可以是传统的民乐,也可以是现代的流行曲,从而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
广场舞在春节期间的演出中,不仅展现了老年人的热情和活力,也成为了社区交流和娱乐的平台。
三、舞蹈《扇子舞》扇子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舞蹈形式,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演出之一。
在扇子舞中,舞者手持扇子,通过翻转、扇动等手法,展现出扇子舞的独特韵味。
扇子舞的编排灵活多样,可以有独舞,也可以有合舞。
舞者们通过熟练的动作和协调的配合,将扇子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扇子作为舞蹈的道具,与舞者的身体动作相融合,既增加了视觉的美感,又增添了舞蹈的魅力。
四、舞蹈《龙的传人》春节期间常见的还有龙灯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舞蹈《龙的传人》。
该舞蹈展现了中国龙的神圣形象,以及传统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
舞蹈《龙的传人》中的舞者身穿华丽的龙袍,手持彩龙灯,随着悠扬的音乐起舞。
他们通过优美流畅的动作,模仿龙的奔腾、飞跃等动态形态,展现了中国龙的尊贵与威严。
为什么《红色娘子军》会成为经典?
为什么《红色娘子军》会成为经典?笔者出生在90年代,成长在21世纪,但从小到大也知道《红色娘子军》这部经典。
电影《红色娘子军》创下全中国8亿人口有6亿人观看的盛况!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
虽然知道这个剧取得过如此多的成就,但当真正花两个小时在家里看完这部充满年代气息的电影时,笔者似乎隐约明白,为什么《红色娘子军》可以成为经典。
壹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现在常常在人的情感纠纷上引用毛主席的名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看了这部剧之后,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什么这部剧能成为经典?因为这部根据真实历史改变的艺术作品里有大家都想说的话。
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已经成立二三十年了,但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前,回望1840年之前的封建时代,整个社会上什么人最多?倍受封建地主ya迫和bo削的苦命人最多!而《红色娘子军》生动地把地主的丑恶表现了出来,生动地把劳苦群众对地主的“恨”表现了出来。
从前,话语权不掌握在工农群众手里,没有人能说出他们的心里话;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劳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了,那当然要把话语权夺回来!无论是经济主权还是政治地位或者文艺话语权,都是时候回到占中国人口99%的工农群众手里了。
当然,电影里对封建地主压迫农民的表现还是深深地震撼着笔者的心灵!看完电影之后,还是有许多片段萦绕在笔者心间无法释怀,其中一段就是:祝希娟扮演的吴琼花在逃出南霸天牢狱获得了自由的时候,追着娘子军的队伍,打算加入她们,洪常青问她:“无产阶级吗?”吴琼花大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旁边的小战士提醒她:“有地没有?”她答:“我也不知道有地没有,十岁就卖给人家了!”哪怕只是看到这段文字,成长在新时代的笔者也会为琼花的悲惨命运所痛心、所揪心!怎么会有如此命苦的人!又问她,为什么要参加娘子军,吴琼花一把拉开衣领,露出里面的累累鞭痕,大声说:“造反,报仇!杀那些当官的,吃人的大肚子!”为什么琼花对南霸天的仇恨之深?就是因为南霸天,自己的日子才过得如此悲惨!因为痛恨,所以一定要报仇,把这些压在自己身上的束缚彻底推翻!凭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都被南霸天占了去!贰吴琼花遇到了党组织幸好琼花最后遇到了党组织,让她想要报仇、想要翻身的愿望实现了!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都想tui翻“吃人”的人,但却难逃“勇士变成恶龙”的命运。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作曲。
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梁信同名剧本改编。
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编导。
1964年在北京首演。
舞剧的音乐对塑造洪常青、吴清华等的舞蹈形象起了积极的补充和衬托作用。
贯穿始终的娘子军连的主题是对全剧主题思想的概括,表现了娘子军这个战斗集体的音乐形象:剧中两个主要人物也各有其特定的音乐主题,洪常青的主题简朴奔放、豪迈有力:吴清华的主题性格鲜明,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两个主题随着剧情的展开而贯穿、发展。
序幕的女声领唱与合唱,采用了海南民歌音调,表达了劳苦大众斗争和反抗的呼声。
第一场最后一段三人舞,音乐真挚恳切,深沉动人。
第二场吴清华叙述身世并要求参军的一段小提琴独奏,如诉如泣,充分表达了人物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
第四场快乐的女战士以及军民联欢的一段混声合唱,轻快明亮,生气勃勃。
第六场洪常青英雄就义的一段音乐,悲壮深沉而具有英雄气质。
全剧的音乐,人物性格鲜明而有戏剧性,在处理民间音调和交响性发展手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参照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是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和的典范。
舞剧1964年首演,1970年被拍成电影作为“样板戏”在全国放映,“文革”之后,它曾一度沉寂达十年之久,进入90年代,当人们拉开一段历史距离去审视这一中国特定时期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重新给予它高度评价:它是用西方唯美的芭蕾形式,大胆地运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题材,它是中国芭蕾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同时也是一部讴歌伟大女性的代表作品。
这部舞剧在美国、英国、俄罗斯、丹麦、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上演,为中国芭蕾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关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精选范文3篇)
关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精选范文3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3篇第1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在几个星期前的中外舞蹈赏析课上,我们欣赏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这部六场的芭蕾舞剧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才知道,《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剧作品,以此为标志,中国芭蕾舞真正迈开了创立民族风格进程的一步。
《红色娘子军》诞生于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六十年代,那时正是新中国红色艺术蓬勃开展的时期。
当时的我国在文化艺术生活方面受苏联影响很深,这正给了我国芭蕾舞开展以绝好的时机。
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就是这部《红色娘子军》,它在新中国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文革中还曾被当作“八个样板戏〞之一而风行一时。
《红色娘子军》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第二场刚开始娘子军连队操练时的场景。
刚开始是人民群众的集体舞蹈,之后舞台上响起的旋律是令人熟悉的《娘子军连歌》。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爹去参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不禁冲动了起来。
随后娘子军连队登场,乐曲也从齐唱变成了乐队的激昂演奏。
之后是娘子军连队的连长的独舞,飘逸的舞步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娘子军操练的舞步将传统芭蕾舞和军队训练时的各种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芭蕾舞的柔,又有战士的刚。
之后一众男演员的五寸舞刀表演那么表现出了男演员独有的阳刚之气。
最后男演员和娘子军连队共同起舞,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娘子军连队建立的无比欢快的情绪。
常青怒视群匪和英勇就义的场景也十分深刻。
常青刚刚被敌人抓住时,只见电闪雷鸣,整个场景磅礴有力,演员的表情十分投入,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本场景充分表达了舞台布景、灯光、演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常青就义的场景把全剧推向了最后的高潮,只见常青一脸大义凛然的表情,与敌匪进行了最后的斗争,这里的舞蹈也十分有力度,最终常青被敌匪们团团围住,音乐也直转急下,《国际歌》的旋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里的引用,从听觉上呈现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红色娘子军舞剧赏析论文
红色娘子军舞剧赏析论文参与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的中芭老团长李承祥回忆:《娘子军》的创意源自周恩来总理一次谈话的启迪。
1963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演出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周总理在观看演出中说:“你们可以一边学习排演外国的古典芭蕾舞剧,一边创作一些革命题材的芭蕾剧目。
”“为了适应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可以先编一个外国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比如反映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故事。
”这是周总理对中国芭蕾舞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即由学习借鉴转入自己独立创作。
1963年底,在舞剧选题的讨论会上,由于故事感人,人物鲜明,《娘子军连歌》家喻户晓,适合发挥芭蕾舞以女性舞蹈为主的艺术特点等原因,与会者一致决定将《红色娘子军》改编为芭蕾舞剧。
事后组成了创作班子,由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担任作曲,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担任编导,马运洪担任舞台美术设计。
大家满怀激情地投身到第一部中国题材的大型芭蕾舞剧的创作中。
对于创作人员来说,首要的是生活。
李承祥回忆,1964年2月,创作班子赴海南岛深入生活,由李承祥任组长,吴祖强、刘庆棠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王希贤、蒋祖慧、马运洪、白淑湘、钟润良、王国华、李新盈。
“我们访问了当年的老革命根据地,当时的老赤卫队长给我们讲述了海南人民的英勇斗争事迹,他亲自带我们去看当年开万人大会的红场,访问经常掩护红军的革命老妈妈。
在琼海县,我们见到当年的娘子军战士,听她们讲述当年海南妇女过的悲惨生活。
受压迫最重,反抗性就特别强,当时好多妇女逃出牢笼,找红军要求当女兵。
一篇篇劳动人民的血泪史、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实物,使我们对海南人民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们将要表现的英雄人物有了更加浓厚的感情。
”李承祥回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电影原作,梁信的剧本、谢晋的导演艺术、黄准的娘子军连歌以及祝希娟、王心刚、陈强等表演艺术家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为芭蕾舞剧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创作依据。
浅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欣赏要点
大 量 的 融入 中 国 民族 舞 ,戏 曲舞 蹈 的成 份 , 比如 海 南 的黎 族 舞
在 吸 收 传 统 芭 蕾 舞 的 舞 蹈 语 言 的 基 础 上 , 结 合 中 国 国 情 , 蹈 、地方 舞蹈 : 戏 曲中 的山膀 、 卧鱼 、大射 雁 、 点地翻 身 、 串翻
中 国人 的欣 赏 角 度 , 结合 了 中 国 民族 舞 蹈 的 特 点 , 《红 色 娘 子 身 、小蹦 子 、 乌龙 绞柱 、过 门坎 、旋 子 、燕 式跳 等 等 ,让人 觉得
从 古到 今 ,芭 蕾舞 艺术 家 们就 非 常 重视 舞蹈 的服 装 ,著 名 的
年 到现 在 , 《红色 娘 子军 》在 国内外 演 出总 共超 过 两干 场 ,而 且 画 家达 .芬 奇就 曾经 为芭 蕾 舞 蹈 设计 过 服 装 , 随着 芭 蕾 艺术 的发
每 场演 出都得 到 了很好 的评价 ,甚至 有 国外 的芭 蕾 舞 团到 中 国来 展 ,服 装也 不 停 的在变 化 ,从 最 初 的假 面具 、笨 拙 的袍 套 、臀部
学 习 《红 色娘 子 军》 的创 作 艺术 ,学 习 该剧 的创 作 思维 、创 作 技 填充 物 到轻 巧 飘逸 的薄 纱 仙 女短 裙 。而 《红 色娘 子 军》 的另 一个
法 ,由此可 见 中国芭 蕾舞 剧 《红色 娘子 军 》的创 作魅 力 。
亮 点 ,是它 大 胆 的 ,史 无 前例 的将 有 中 国红 军特 色 的军 装搬 上 了
多数 中 国人还 不 知芭 蕾 为何物 时, 《红 色娘 子 军》 为世 界 芭蕾 带 理解 ,所 以特 别 亲切 。
来 了一次 革命 。芭 蕾中 的主 角 ,第 一次 由翩 翩起 舞 的仙 女 、公 主
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教材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为芭蕾舞剧,1964年在北京首演。
舞剧叙述了十年内战期间,发生在海南岛琼海市椰林寨的一个革命斗争故事。
贫农的女儿吴清华,被恶霸地主南霸天摧残、迫害。
后来,从牢狱中逃了出来,在红军代表洪常青的指引下,参加了红军,并加入了红色娘子军连。
在红军的战斗生活中,她经受了考验,成才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消灭了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
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乐素材,并融合了黎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性手法,创作出符合人物性格的鲜明的音乐形象。
教学目标:1、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初步掌握舞剧和舞剧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基本知识。
2、学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坚定、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和红军的革命热情。
重点难点:1、了解舞剧和舞剧音乐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舞剧和舞剧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2、用正确的情绪、情感演唱歌曲《红色娘子军连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欣赏影片《出水芙蓉》中的形体课片段。
师: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走入今天的音乐课堂,希望我们能够快乐地度过今天的音乐时光。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2、设置疑问:a:视频中的表演形式是哪种艺术形式?(芭蕾舞)b:说说芭蕾舞给你们的感觉、印象是怎样的?(“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鞋立起脚尖起舞,上身特别挺拔,动作优美。
)3、欣赏2个芭蕾舞剧片段,并试着说出他们是选自哪部芭蕾舞剧?3、揭示课题——红色娘子军师:对,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三、新课教学1、舞剧简介师:你们对这部芭蕾舞剧有哪些了解?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为芭蕾舞剧,1964年在北京首演。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舞蹈探析
如: 在第 二场 , 以女声合唱形式展现 红色 娘子 军的飒爽 英姿 ; 过场中的音乐是 由 “ 娘子 军主题 ”发展而来 ,这段音乐气势 磅 礴 ,塑造 出红 军 战 士英 勇无 畏 、所 向披 靡 的伟 大 形 象 ;最 后部分 以极快的速度 ,混声合唱的形式完整再现 ,以极强的 号召性将舞剧推 向高潮。 () 2 吴清华 主题 。吴清华主题音调素材和调式与 《 娘子 军连歌》有着紧密联系,其内涵和 意韵更为丰富。如 : 序幕 中 ,被 铁 链 吊在 木 柱 上 的 吴清 华双 目圆 睁 , 一个 昂首 摆 头 , 乐队激 昂、铿锵 有力地奏 出音 乐主题,主题 具有小调风格, 开始的 “ 主题动机 ” 人一种不 屈、 给 愤怒 、反抗 的音乐形象 , 其 中三短一长的节奏组合和四五度 的音 程跳 进, 使这个音乐 主题获得一种戏剧性张力。富有弹性的节奏 , 具有跳跃性 的 音调,反映 出吴清华的抗 争精 神,发出了女性愤 怒的呐喊 , 给人一种男性化 了的烈女形象。 随后主题音乐情绪不断变化 和发展 :表现了作为女奴时的愤怒与反抗,逃脱后的机警 , 与 追 捕 者 的 搏 斗 与 挣 扎 , 毒 打 后 的饥 寒 , 解 救 后 的 感激 , 遭 被 仇 人 再 见 时 的 仇 恨 ,冒失 暴 露 后 的 懊 悔 , 变 了 的勇 敢 与 豪 蜕 迈等等 。 () 3 洪常青主题 。 洪常青这个音乐主题英雄性和战斗性 兼具 ,旋律错落有致 ,节奏松紧适宜,呈现高度的器乐化 。 在风格上是一个十分男性化大小调混合风格的音乐主题, 充 分表现 了洪常青作为革命者的奔放的气质、乐观 的情绪、豁 达 的胸怀、远大 的理想 。值得提 出的是 “ 常青指路 ”这段舞 蹈 的音乐是全剧 中色调明亮,最打动人 的一段 。 曲家 为了 作 突出“ 常青指路 ”的重 要性 ,显现共产党在革命斗争 的领导 作用 ,这段音乐突 出了 “ 洪常青主题 ”。伴 随着洪常青 的出 场 “ 亮相 ”,乐 队以 “ 全奏”方式奏 出英 明、神武、精干 的 “ 洪常青主题 ”。这一段 的高潮持续在G 大调属和 弦上 ,引 出的 “ 娘子军主题 ”动机 中的纯 四度音程 ( a l- e 1 -  ̄ r ),正 好是前面G 调的 “ 一主 ”,构成 一个 完全 终止 。 这种 大 属 转换在完成 了两个音乐主题的顺利交接基础上 , “ 将 常青指 路 ”这一艺术表现进行 了升华 。 2 、民族 风格 突显 作 曲家吴祖强 、杜鸣心 曾留学前苏联 ,深谙浪漫乐派 、 俄 罗斯 民族乐派 的作 曲技法 , 他们 以广 阔的视野 ,植根中华 民族音乐文化 的土壤 中汲取营养 , 舞剧音 乐创 作中体现 了丰 富而鲜 明的民族风格 。舞剧 《 红色娘子军》的音乐旋律 体现 出五声性旋法 , 局部还运用 了具体 的民间音 调;配器上加上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赏析——第一局部《序曲》[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理解舞剧这种艺术形式。
2、通过学习,理解舞蹈这种艺术用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3、对学生今后在舞蹈创作上给予一定协助。
[教学难点] 舞剧中某些动作的含意,以及一些自然景物的寓意,理解肢体语言所表述的感情。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时分配]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介绍舞剧舞剧通称“芭蕾”,即跳舞的意思。
它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戏剧、音乐、美术等要素来揭示主题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种类。
二、作品简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作曲,中央芭蕾舞剧团根据梁信同名剧本改编,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编导,1964年在北京首演。
全剧分六场。
三、剧情简介全剧讲了贫农女儿吴清华成长的故事。
清华是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一个女佣,因为不堪忍受欺凌、压迫,逃出南府未遂,惨遭毒打。
洪常青与通讯员小庞化装侦察巧遇吴清华,将其救起,并指引其投奔红军当上了一名红军战士,吴清华与战士们一起在党的教育下消灭了南霸天。
四、作品分析1、清华的苦难遭遇观看一段影片,思考片中情节。
明确:贫农女儿吴清华被绑吊在柱子上,狗腿子老四奉命将她卖掉。
乐曲开头是个气势磅礴的引子,清华仇恨满腔,打倒老四,夺命而逃。
不久,即被追来的恶奴捉住,打得遍体鳞伤昏死过去,刹时暴雨倾盆,南霸天料定吴清华已死,遂与奴仆仓皇而去。
2、清华被救简要表达故事情节,观看影片,请三位同学演示吴清华、洪常青、小庞三人一起的动作。
教师表达:红军干部洪常青与通讯员小庞化装侦察,途经椰林,救起清华,问明身世后,指引清华投奔红区。
紧接着,以实行曲速度奏出坚定有力的《红色娘子军连歌》主题。
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力,表现了娘子军这个战斗集体勇敢坚强、不怕困难、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
在娘子军的营地,女战士们引吭高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打碎铁锁链,翻身闹革命!”她们英姿勃勃,精神奋发地实行操练,为战斗作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剧《红色娘子军》鉴赏
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新中国芭蕾舞台上的佼佼者,《红色娘子军》将古典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剧中处处洋溢着一种浓烈的中国风格。
芭蕾这门艺术本来是舶来品,其中充斥着公主与王子的浪漫影像。
很难想象,用军帽、军鞋、长衣、长裤装扮的芭蕾舞剧所刻画的革命形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但恰恰这种对古典芭蕾的挑战与背叛,展现出了中国芭蕾独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情。
自从1964年公演以来,《红色娘子军》广受各界人士推崇。
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此舞剧场次介绍
序幕海南岛,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内,关押着南府丫头琼花。
团丁头目老四奉命要卖掉她,琼花乘老四不备,踢倒老四,在难友的掩护下,夺门而逃。
第一场黑夜,暴雨倾盆。
琼花逃出南府,但又与前来搜捕她的老四相遇,琼花落入魔爪。
南霸天怒不可遏,命人狠狠鞭打,琼花昏迷不醒。
南霸天认为琼花已死,率奴仆回府。
红军娘子军连党代表洪常青率领通讯员小庞化妆去执行任务,路遇苏醒过来的琼花,遂指引琼花去投奔即将成立的红色娘子军连。
第二场红军独立师建立了红色娘子军连。
琼花赶到会场,受到军民的亲切关怀。
琼花看到“打倒南霸天”的标语,愤怒地控诉南霸天对她的迫害,群情激愤。
党代表洪常青接受琼花入伍。
第三场南霸天寿辰,黎族少女在皮鞭下被迫起舞。
洪常青化妆为归国探亲的华侨巨商前来祝寿,而真意是约定午夜后与娘子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南霸天的团丁并生擒南霸天。
入夜,琼花和战友潜入南府与小庞联络,指点南府道路,并待机接应大队。
适遇南霸天送客,琼花按捺不住心头怒火,不顾战友阻拦,开枪打伤南霸天,破坏了原定的计划。
红军听到枪声,出击南府,南霸天与老四从地洞逃遁。
琼花因违犯纪律,打乱了作战部署,懊悔异常。
红军打开
了南霸天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群众。
第四场在红军的营地上,洪常青正给娘子军上政治课。
琼花学习后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老乡们送荔枝,斗笠慰问红军。
军民联欢。
哨兵报告国民党军大举进犯,红军主力转移,留一小分队阻击敌人。
第五场黎明前,红军主力部队已插入敌后。
洪常青率领小分队阻击敌人,坚守山口。
小分队任务完成,全队安全撤退后,洪常青等人边战边撤,不幸身负重伤,洪常青被俘。
过场红军主力进军南霸天老巢。
第六场南府庭院混乱不堪。
团丁接二连三向南霸天报告红军逼近的消息。
南霸天幻想威胁洪常青写信退兵。
洪常青大义凛然,断然拒绝,被绑在大榕树上火焚,洪常青英勇就义。
红军解放了椰林寨,群众欢庆解放。
琼花与小庞寻找洪常青,得悉洪常青就义,悲痛万分。
军民悼念先烈,很多人要求参军。
红军队伍壮大、继续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共产主义真当是领路人。
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
奴隶要翻身,奴隶要翻身。
向~前~进~,向~前~进~我们战士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这首歌词充分显达出共产党娘子军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
本剧是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
196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
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称赞《红》剧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
”此后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观看,并屡屡招待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
赏析舞剧《红色娘子军》既能够使我们了解中国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台的地位和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能提升我们对芭蕾舞剧这一高雅艺术的赏析能力,丰富我们艺术知识的相关积累,陶冶审美情操,愉悦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