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三大类岩石的区别
三大类岩石的区别一、三大类岩石的概念: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
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二、三大类岩石概述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岩石因地球内部压力和温度作用,发生物质成分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矿物组合,占地壳总体积约27.4%。
变质岩的家族非常庞大,其种类远多于火成岩和沉积岩。
以表征可分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粒状岩石等5大类。
通过研究变质岩,可了解地球早期历史,研究各种地下深处的信息,推测出地球内部岩石和结构状况,以及地壳热历史、变质原岩的面貌等许多科学信息。
同时,研究变质岩,可指导人们找寻相关矿产资源。
其主要作用有建筑及装饰材料、工艺品原料、非金属工业原料等,另外变质岩中直接产出金属矿产,可说我们人类的生存是离不开变质岩的。
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还常含微量磁铁矿等副矿物。
根据岩石SiO2含量,可分为四大类:SiO2<45%的超基性岩;SiO2=45~52%的基性岩;SiO2=52~65%的中性、碱性岩;SiO2>65%的酸性岩。
岩石碱度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
另外矿物成分也是岩浆岩分类的依据之一,因为岩浆岩中常见的一些矿物的成分和含量由于岩石类型不同而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另外,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每个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一致,仅由于形成环境不同,造成它们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差别。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知识分享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地球科学概论地球上的岩石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一)、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
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
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①构造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2、岩浆岩的分类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
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
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二)、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鉴别特征 一
三大类岩石的鉴别特征一三大类岩石的鉴别特征浏览次数:324次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11-1-5 13:17 | 提问者:匿名最佳答案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上的岩石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一)、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
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
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①构造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2、岩浆岩的分类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
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
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二)、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高中地理 比较分析三大类岩石的特征
高中地理比较分析三大类岩石的特征(1)组成标本1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则标本1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分析发现,B标本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磁铁矿,在采集B标本的岩层处为板岩,则B处岩石类型为_____________.标本3为砾岩,标本4为页岩,这两个标本同属于_____________类岩石,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在B处,有同学发现其岩石类型与标本2相同且比标本3形成要早,几个同学据此推测,正确的是()甲. 在此地下有煤或石油矿藏乙. 仔细寻找,可以在B处找到化石丙. 在B地最有可能找到的矿藏是一些有色金属丁. B处向上的山地与B处岩石是同一种类型(3)当地住在海拔250米以下的人多发氟骨症,而住在此高度以上的人群这一发病率极低,试分析原因。
分析:从题干可知,本地的地层剖面下部为岩浆岩,上部为沉积岩,在这两类岩石相接触的地方形成了变质岩。
从岩层构造和新老顺序可知应为背斜,愈向下岩层愈老,而氟骨症是由于当地环境中氟含量超标导致的,从剖面图可知,当地氟的来源应为底层的岩浆岩。
答案:(1)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标本3(2)丙(3)250米高度以下的地区,其水源接触到了该地底层的岩浆岩,这类岩石中的氟含量超标。
例2、我国在东海大陆架正式开发的春晓油气田,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钻探表明该海域的地质构造垂直剖面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含油气构造的油页岩从成因上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最底层的辉石含有气孔构造,属于_______________类岩石的_______________型,具有气孔构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地石灰岩中含有珊瑚的化石,说明该处岩石形成时期,本地为_______________环境,它是属于_______________类岩石的_______________(形成方式)。
三大类岩石的区别
一、三大类岩石的概念: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从地表向下16 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
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二、三大类岩石概述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岩石因地球内部压力和温度作用,发生物质成分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矿物组合,占地壳总体积约%。
变质岩的家族非常庞大,其种类远多于火成岩和沉积岩。
以表征可分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粒状岩石等5 大类。
通过研究变质岩,可了解地球早期历史,研究各种地下深处的信息,推测出地球内部岩石和结构状况,以及地壳热历史、变质原岩的面貌等许多科学信息。
同时,研究变质岩,可指导人们找寻相关矿产资源。
其主要作用有建筑及装饰材料、工艺品原料、非金属工业原料等,另外变质岩中直接产出金属矿产,可说我们人类的生存是离不开变质岩的。
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还常含微量磁铁矿等副矿物。
根据岩石SiO2 含量,可分为四大类:SiO2v 45%勺超基性岩;SiO2=45- 52%勺基性岩;SiO2=52〜65%勺中性、碱性岩;SiO2> 65%勺酸性岩。
岩石碱度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
另外矿物成分也是岩浆岩分类勺依据之一, 因为岩浆岩中常见勺一些矿物勺成分和含量由于岩石类型不同而随之发生有规律勺变化。
另外,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每个大类勺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一致,仅由于形成环境不同,造成它们勺结构和构造有明显勺差别。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三大岩类
按岩石形成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
其中花岗岩类的岩石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在地壳中慢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在冷却之前形成晶体,称为侵入岩。
还有一类情况是岩浆快速上升,直到喷出地表,接触到大气或海水时冷却形成岩石,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黑曜岩。
花岗岩是一种侵入岩,矿物颗粒往往较粗,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有三种:带红、黄、灰色调的浅色长石、无色或灰色的石英、白色或黑色的云母。
花岗岩的色彩多样,有灰白色、肉红色等,美观大方。
它质地坚实,抗蚀力强。
玄武岩是常见的喷出岩。
玄武岩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容易大量溢出地表,形成面积很大的玄武岩覆盖层。
这种岩石的组成颗粒细小致密,主要成分为橄榄石、辉石。
在地面上经常可看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这是玄武岩冷却时体积收缩产生的一种裂开。
这种裂开常常呈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玄武岩石柱高可达数米至十多米。
(2)沉积岩根据沉积物类型把沉积岩分成三类:碎屑岩、有机岩和化学岩。
碎屑岩是岩石碎屑挤压在一起形成的沉积岩,大多数沉积岩都有岩石碎屑组成。
碎屑岩可根据组成岩石碎屑的大小或颗粒进行分类。
页岩是一种常见的碎屑岩,由微小的黏土颗粒组成。
页岩的形成要求沉积的黏土颗粒必须在非常薄而且平整的地方一层一层沉积。
黏土颗粒无需胶结就能紧紧粘在一起,颗粒间的空隙非常小,水都不能渗透。
页岩摸起来很平滑容易辟成薄片。
砂岩中的沙来自海滩、洋底、河床和沙丘。
砂岩是小的砂粒挤压和胶结形成的一种碎屑岩,大多数砂粒的主要成分是石英。
因为胶结过程不能填满砂粒间的全部空隙,因此砂岩中有许多小洞,容易吸收水分。
圆砾岩和角砾岩,有些沉积岩由大小不同的岩石碎屑组成。
小的碎屑如细沙和小鹅卵石,大的如大漂砾。
如果碎屑物有磨圆的边缘,它们形成的碎屑岩称为圆砾岩;由有棱角的大碎屑组成的岩石称为角砾岩。
有机岩,植物和动物残骸沉积物积得很厚时就形成有机岩。
岩石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岩石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岩石分类,是指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岩浆岩根据成因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根据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等,变质岩根据作用类型可分为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以及交代变质岩。
扩展资料
1、岩浆岩
岩浆岩是一种火山爆发之后形成的岩石,这种岩石属于地球内部的,属于熔融物质。
岩浆岩是经过岩浆溶解冷却之后形成的岩石,在有火山的地方比较多见。
岩浆岩的形成不需要时间,只需要有火山。
2、沉积岩
沉积岩也叫作水成岩,这种岩石一般是在地表的.常温和常压的条件下形成的。
沉积岩是经过风化和沉积而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火山的碎屑和一些有机物。
沉积岩也可以细分为很多的种类的,沉积岩是地球上最多的岩石,一般是有层次和构造的。
比较知名的沉积岩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化石。
三大类岩石的描述与定名
5、次生变化及其它;
6、正确定名。
B
20
火成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对于侵入岩命名,一般要按顺序考虑如下 几个方面:
(1)根据主要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定出大类名 称,如花岗岩。 (2)根据次要矿物,定出岩石种属名称;若有多 种次要矿物,则按含量多少的顺序排列,多者在 后,少者在前,如黑云角闪花岗岩。 (3)根据绝对粒度,加上修饰语,如中粒云闪花 岗岩。 (4)某些岩石(标本)B 的颜色特殊,命名时考虑21
叠层构造
水平层理
同生结核
生物遗迹构造
平行层理
成岩结核
虫迹和虫孔
交错层理
次生结核
生物成长构造
递变层理
晶痕与假晶
韵律层理 层面构造
鸟眼构造 缝合线
冲刷
波痕
变形
同生变形构造
B
5
沉积岩矿物成分
沉积岩与火成岩的平均矿物成分(%)对比
矿物
沉积岩
火成岩(65%花岗
利思与米德(1915) 克里宁(1948) 岩+35%玄武岩)
石灰质白云岩
根据方解石和黏土含量划分
岩类
方解石/%
黏土/%
岩石名称
石灰岩
100~90 90~75 75~50
0~10 10~25 25~50
石灰岩 含泥石灰岩
泥质灰岩
0~10
100~90
泥岩
泥岩
10~25
90~75
含灰泥岩
25~50
B75~50
灰质泥岩
8
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碎屑岩手标本观察的基本内容
B
2
沉积岩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按照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 其中原生色又可划分为继承色和自生色。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三类岩石的区分方法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三类岩石的区分方法一、专题讲解三类岩石的区分方法1.根据形成原因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其中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2.根据岩石特点岩浆岩中,花岗岩致密坚硬,玄武岩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或含有化石。
3.三大类岩石的比较二、同步训练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
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完成1~2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C.岩浆喷出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思维探究][答案] 1.D 2.D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 000米长的“巨人之路”。
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
据此完成3~5题。
3.“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知,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的,故C项正确。
4.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喷出岩答案 D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由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石柱组成的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故D项正确。
5.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最重要的特征是( )A.层理构造B.气孔构造C.坚硬致密D.含有化石答案 B解析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凝形成的,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岩浆中大量挥发性成分快速逸出,从而形成气孔构造,故B项正确;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A、D两项错误;喷出岩因多气孔,一般不具有坚硬致密的特征,C项错误。
岩石的种类
岩石的种类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风化作用是一个主要渠道,它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机械风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是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风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
此外,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也是沉积物质的来源之一;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
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常具有成层构造,层状构造是沉积岩所独有的特征。
而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则常常见到节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层理;在矿物组合上,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容易保存。
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岩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强调,这是变质岩区别于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关键所在。
首先,变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一定的深度,也就是发生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
既不是沉积岩的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也不同于岩浆岩形成时的高温高压条件;另外一点就是变质作用中的矿物转变是在固态情况下完成的,而不是岩浆岩那种从液态的岩浆中结晶形成的。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有三大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具体类型和它们的形成过程的具体总结,全都在这里!不懂得同学看这里,懂得同学复习一下!一、沉积岩(1)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2)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3)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
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份,火成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显晶质结构凭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颗粒者称显晶质。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2)岩浆岩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结构:1、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这种结构常见于侵入岩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自然界中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由一种或多种组成的集合体,称为岩石。
有些岩石是由一些矿物组成,如纯大理岩是由方解石组成;而多数是由两种以上矿物组成,如花岗岩是由正长石、云英和云母等多种矿物组成。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成分。
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成因可分为三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
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成因及其相关作用:(1)、岩浆岩岩浆在地下深处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
当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局部压力降低时,岩浆就向岩石圈压力降低的方向运移。
由于运移途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岩浆也不断改变自己的性质和成分,最后岩浆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石。
包括岩浆的形成、运移和冷凝成岩的整个活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岩浆岩,岩浆岩约占地壳总质量的95%,是三大类岩石的主体。
岩浆作用包括喷出作用(火山活动)和侵入作用,分别生成喷出岩(火山岩)和侵入岩。
岩浆喷出地表的活动称为喷出作用,由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岩浆喷出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1气体喷出物。
岩浆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由于压力逐渐降低,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物就以气体形式分离出来而成为岩浆喷发的前导。
气体喷出物以水蒸气为主(一般占60%~90%),还有CO2、S、硫化物以及少量的HCl、HF、NaCl、NH4Cl等。
○2液体喷出物。
喷出地表而逸散了气体的岩浆称为熔浆,由熔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熔岩。
硅酸含量少的熔浆称为基性熔浆。
基性熔浆因粘度小、温度高、流速大,在流动过程中,往往表层先冷却,而内部尚在流动,导致表层熔岩形成波浪起伏状或绳状,通常称为波状熔岩和绳状熔岩。
硅酸含量多的熔浆称为酸性熔浆。
酸性熔浆因粘度大、温度低、流速慢,在流动过程中很快冷凝成块状,通常称为块状熔岩。
○3固体喷出物。
火山爆发的固体喷出物称为火山碎屑物。
其来源有三,在地下已冷凝的岩浆物质被喷射出地面;液体岩浆喷射到空中冷凝成固体;围岩炸碎抛出地面。
火山碎屑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以下几种。
○a火山灰:粒径一般小于0.01mm,是最小的火山碎屑物。
○b火山渣:粒径0.01mm~100mm,外形不规则,多具尖锐的棱角,包括火山砂(0.01 mm~2mm)、火山砾(2~100mm)。
○c 火山集块:粒径大于100mm。
其中,岩浆在空中冷凝降落过程中因发生旋转而扭曲,外形常呈纺锤、梨、饼等特殊形状的火山集块称为火山弹。
火山碎屑物经压缩胶结形成火山碎屑岩,它是岩浆岩与沉积岩的过度岩类,因有外力作用参与其形成,故可划归沉积岩大类。
岩浆上升到地下某一深处,占据一定空间,基本停止运移,最后冷凝结晶,这种活动称为侵入作用,由岩浆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岩浆在距地表3km以下冷凝结晶者称为浅成侵入作用,其所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
(2)、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松散破碎阶段。
地壳表面原来的各种岩石,长期遭受自然界的风化破坏作用,主要是风吹、雨淋、冰冻、日晒、水流或波浪的冲刺和淋蚀溶解作用,以及生物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结果,使原来坚硬的岩石,逐渐破碎形成大小不同的碎屑物质,甚至改变原来的物质成分和化学成分,形成一种新的风化产物。
○2搬运阶段。
岩石风化破坏的产物一部分停留在原地堆积起来,但大多数情况下,经过水流、风力和岩屑本身的重力作用,搬运到其他地方。
在搬运过程中,不稳定的成分继续淘汰,稳定成分的比例不断增加,具有棱角的不断磨圆,颗粒的圆度增加,颗粒变细。
○3沉积阶段。
当搬运力量逐渐减弱时,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沉积的物质具有较明显的分选性。
因此,在同一地区便沉积着直径大小相近的颗粒。
最初沉积下来的物质呈松散状态,称为松散沉积物。
○4硬结成岩阶段。
最初沉积的松散物质,被后继的沉积物所覆盖,进入与原介质隔绝的新环境,在上覆岩层的压力和一些胶结物质(如胶体颗粒、硅质、钙质、铁质等)的作用下,逐渐使原物质压密,孔隙减小,脱水凝固起来而成较坚硬的整体岩石,这种作用称为硬结成岩或石化作用。
(3)、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古老的前寒武纪地层中及其他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壳活动带、岩浆侵入体周围及断裂带内。
地壳中原来的岩石由于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一方面它是在地下一定深处较高的温度、较大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因而不同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另一方面,这种作用是在固态下进行的,所以也不同于岩浆作用。
根据变质因素和变质方式的不同,变质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是由岩浆活动引起的,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和接触带内的一种变质作用。
当地壳深处的岩浆上升侵入围岩时,围岩受岩浆高温的影响,而产生变质,所以它仅局限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距侵入体越远,围岩变质程度越浅。
根据变质过程中侵入体与围岩间有无化学成分的相互交代,接触变质作用可以分为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两种类型。
○a热接触变质作用,亦称热力变质作用,是由于眼睛侵入体释放的热能,使接触带附近围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主要表现为原岩成分的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而化学成分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如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砂岩变为石英岩等。
○b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是由于岩浆成分结晶晚期析出的大量挥发物质和热液,通过交代作用使接触带附近的侵入岩和围岩,在岩性和化学成分上均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其与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区别在于围岩温度升高的同时,还有化学成分的进入和带出。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酸性、中性侵入体与石灰岩的接触带,往往形成矽卡岩。
○2动力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又称为碎裂变质作用,是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强应力作用下,使原岩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形变、机械破碎及轻微的重结晶现象的一种变质作用。
由于应力性质和强度的不同,可形成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等。
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层的强裂褶皱带或沿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
○3、区域变质作用:由于区域性的地壳活动,在大范围发生的变质作用称为区域变质作用。
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温度、压力和溶液等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都比较复杂,实际上是各种变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的岩石,可发生重结晶等复杂的变化,形成与原岩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完全不同的区域变质岩石,如片麻岩、片岩、板岩等。
在区域变质带内,由于岩石所处的深度不同,其温度、压力条件和所受岩浆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岩石的变质程度也有深浅之分。
2、三大类岩石的矿物成分(1)、岩浆岩组成岩浆岩的常见矿物不过20余种,分别是长石(60.2%),石英(12.4%),橄榄石、辉石、角闪石(16.3%),黑云母、白云母(5.2%),磷灰石(0.6%),磁铁矿、钛铁矿(4.1%),其他(1.2%)。
其中主要是硅酸盐类矿物的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等,所以他们被称为岩浆岩的造岩矿物。
组成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分类如下:○1按化学成分a、硅铝矿物。
硅铝矿物中SiO2和Al2O3的含量较高而不含铁镁,如长石、石英、白云母等,颜色较浅,常呈灰白色、肉红色,所以又称为浅色矿物。
b、铁镁矿物。
这类矿物中FeO和MgO的含量较高,SiO2的含量较低,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颜色较深,常呈黑绿色、墨绿色,所以又称为深色矿物(暗色矿物)。
一般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铁镁矿物逐渐减少,硅铝矿物则逐渐增多,岩石颜色又深变浅,相对密度也由大变小。
○2按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比和对岩浆岩分类所起的作用的分类a、主要矿物。
是指在岩石中含量一般大于10%的矿物,他们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
如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和石英都是主要矿物,没有它们便不能称为花岗岩。
b、次要矿物。
是指在岩石中含量较少,一般占1%~10%的矿物,其存在与否不影响岩石大类的划分,但对进一步命名有作用。
如石英在角闪岩中可有可无,若含有少量石英时则称为石英角闪岩。
c、副矿物。
指在岩石中含量最少,通常不到1%的矿物,肉眼不易看见,因此对一般分类命名不起作用。
常见的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钛铁矿等。
○3按矿物成因的分类a、原生矿物。
是指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出来的矿物。
如长石、石英、云母、、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
b、次生矿物。
是指原生矿物形成以后,由于受到热水溶液或风化作用所形成的新矿物。
如铁镁矿物在热水溶液作用下所形成的蛇纹石、绿泥石等;长石风化形成的高岭石等。
(2)沉积岩沉积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原来地表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使原岩在新的环境下形成新的矿物和胶结物质组成,这些矿物与原岩物质组成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目前已发现的矿物种类很多,而组成沉积岩物质成分90以上的矿物,仅有20余种。
按成因类型可分为:○1碎屑矿物。
主要是来自原岩的原生矿物碎屑,如石英、长石、云母等一些耐磨损而抗风化性较强和稳定的矿物。
○2粘土矿物。
是原岩经风化分解后而生成的次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
○3化学沉积矿物。
是经化学沉积或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石盐、铁和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
○4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是由生物残骸或经有机化学变化而成的矿物,如贝壳、硅藻土、泥炭、石油等。
(3)、变质岩组成变质岩的矿物种类很多,一部分是与原岩相同的,如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黏土矿物等;另一部分则是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只有在变质岩中才出现的矿物(称为变质矿物)。
,如绢云母、石榴子石、绿泥石、滑石、蛇纹石、红柱石、硅灰石、石墨等。
变质矿物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可以作为鉴别变质岩的重要标志。
3、三大类岩石的结构(1)、岩浆岩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空间结合方式,岩浆岩的结构类型繁多。
○1按结晶程度划分按结晶程度划分的类型有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和玻璃质结构。
a、全晶质结构。
组成岩石的矿物全部结晶是侵入岩常见的结构。
如花岗岩。
b、半晶质结构。
组成岩石的矿物既有晶质又有玻璃质。
常见于喷出岩,有时也见于浅成岩体的边缘,如石英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