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北师大版)最新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学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学案

第二课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学案【课堂互动】知识点1 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S/v。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也常用平均速度描述。

例1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例1 C知识点2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通常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要和路程段或时间段相对应,因此,平均速度只有在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才有意义。

例2 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s/t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v的大小与s、t的选取无关B.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C.在任何情况下,v是不变的D.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才有意义例2 D知识点3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例3 某同学参加百米比赛,前50米的平均速度约为8m/s,后50m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则他在整个赛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A.8.5m/s B.约9.2m/s C.9.0m/s D.约8.9m/s例3 D知识点4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如:摩托车行驶时速度计上显示的是汽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例4 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短时间内的速度B.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路程过程中的速度D. 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例4 BD知识点5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2)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物理: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物理: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问题:①利用定义可以求出以上两个过程的
s (2)定义: t

2(km/min); 1.5(km/min)

?结果说明什么?
②前8min内的前4min内的位移为8km吗? !
(3)注意: ①平均速度也为矢量,方向为对应的位 移方向,不一定是运动方向;
②平均速度与哪段有关,但匀速直线运
动的平均速度与哪段无关; ③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是对应过程的 平均速率 ④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某段的总体
2)第6s末的即时υ=? 8m/s
3)前7s内的 =? 4)全程的 =? 36/7m/s 56/9m/s
5)已知在最后0.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在这前的1.5s 内的平速均度为多少? 25/3m/s
3.一质点在直线ABC上依次运动,已知: AB段平均速度 为 1 ,BC段平均速度为 2 ,相应的时间为t1,t2,则: 1)AC段的平均速度=? 2)若AB=BC,则用1 , 2 表示的 AC 3)若t1=t2,则用1 , 2 表示的
21 2 1 2
1 2
2
41 2 1 3 2
1 3 2
4
5.一汽车在一直线上运动,第一秒内通过 5m ,第二秒 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第四秒内通过5m,则最初 7.5m/s ; 最 后 2 秒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2 秒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___________ 10m/s 。 12.5m/s ;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__________
E.变速直线运动中即时速度是时刻改变的。×
F.两个时刻t1、t2,即时速度υ1>υ2表示,t1前的运动快慢比 × t2后的运动运动快慢要快。 G.某段 的方向即为该段的位移方向。√ H.某时υ的方向即为该时的运动方向。 √

八年级物理课件(北师大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共18张PPT)

八年级物理课件(北师大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共18张PPT)

3.如右图所示为王老师 在一次打车时得到的出 租车发票,请你根据发 票计算出在王老师乘车 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 度。
4、思考 题
某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上由甲地开往
乙地,在前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 10m/s,在后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 15m/s,则汽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m/s?
练习:
• 招手停开往西固城,开始0.5小时 走了12 Km,中间休息5min,后 0.5小时走了15Km,求该汽车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前 0.5小时的平均速度?后0.5小时
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即:
V
V1+V2
=
2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 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 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
1、判断下列哪些指的是瞬时速度
1.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2.汽车经过某一电杆时的速度; 3.第5秒末的速度; 4.我国高速动车组的运营速度约90 m/s
5.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700 m/s
6.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1.5m/s
7.你骑车超过行人的速度
8.飞机起飞时的速度
9.运动员终点冲刺速度
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 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 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 子的_____速度快。
验速。武度器,是是否物合体格在。极在短这的些时情间况内下的测速量度的。
定义:指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某一
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 快慢。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 瞬时速度。 3.当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或所用的时间短 到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可以忽略的时候,平 均速度就转化为了瞬时速度;反之,瞬时速 度也可以看成是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某一段 路程或者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 置时的运动快慢.
以龟兔赛跑的幽默故事为例
龟兔赛跑
兔子跑的快 指的什么速度大
乌龟最后胜利 是指什么速度大
思考: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能求出它运动的瞬时速度吗?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当堂检测 达标评价
1.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 中途的度是9m/s,最后的速度是10m/s ,如 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 ) A.9.67m/s B.12m/s C.8.7m/s D.10m/s
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二、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一交警拦住一位 正在超速的司机
交警:对不起,同 志,您超速了,您 现 在的时 速是
60km/h.
交警:我的意思是,如 果您按这个速度行驶, 一小时后,您将开出
60km.
司机:不可能,我刚 开出不到10km.
司机:不会的,再有5 分钟我就到家了.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
预习反馈 点拨质疑
请同学们看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 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 速运动。 例如:自行车比赛过程,速度是变化的;猎豹捕 捉食物,速度是变化的。
想一想
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变化的,我们怎么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 慢呢? 又如何去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分组合作 探究质疑
• 阅读课本69页“你知道吗” • 小组讨论:
通过计算回答,刘翔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 相同吗?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课件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课件

2.质点运动规律s(t)=t2+3,则从3到3.3内,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
为( )
A.6.3
B.36.3
C.3.3
D.9.3
答案:A
解析:s(3)=12,s(3.3)=13.89
∴vത=s
3.3 −s 3.3−3
3
=10.8.39=6.3,故选A.
3.如果质点M按照规律s=3t2运动,则在t=3时的瞬时速度为( )
跟踪训练2 某手机配件生产流水线共有甲、乙两条,产量s(单位: 个)与时间t(单位: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接近t0天时,下列结论中正 确的是( )
A.甲的日生产量大于乙的日生产量 B.甲的日生产量小于乙的日生产量 C.甲的日生产量等于乙的日生产量 D.无法判定甲的日生产量与乙的日生产量的大小
答案:B
f x2 − f x1
即ΔΔyx=____x_2 _−_x_1____.我们用它来刻画函数值在区间[x1,x2]上变化 的___快__慢___.
状元随笔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正可负,反映函数y=f(x)在[x1,x2]上变化的快 慢,变化快慢是由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决定的,且绝对值越大,函数
值变化得越快.
=8.
题型探究·课堂解透
题型一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例1 已知函数f(x)=2x2+1, (1)求函数f(x)在[2,2.01]上的平均变化率; (2)求函数f(x)在[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
解析:(1)由f(x)=2x2+1
得Δy=f(2.01)-f(2)=0.080 2
Δx=2.01-2=0.01
∴Δy=2Δx+ Δx
Δx
Δx
2
=2+Δx.
故选C.
题型二 平均变化率的实际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试题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试题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试题6
典型例题2
逆水航行的轮船以12m/h 的速度行驶5h 从甲地到乙地,返航时以5m/s 的速度行驶,问返航需要多少时间?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教会学生解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
分析:错解1:60km 5h km/h 12=⨯,
h 3133.6km/h 560km =⨯ 错解2:km 6011==t s υ,h 3
1322==υs t 错解3:6051211=⨯==t s υ )h (3136.35602
2=⨯==υs t 错解分析:上述三种错解都是书写过程不规范,这是初学者易出的错误.错解1没有交待根据什么原理或物理规律,没有列出所用的公式,错解2没有代入数据的过程.错解3虽写出物理公式,也有代入数据的过程,但在代入数据时却忘记注明单位.
正确解法:km /h 18m /s 52==υ
甲、乙距离:km 60h 5km /h 1211=⨯==t s υ 返航时间:min 20h 3h 3
13km/h 18km 6022====υs
t 答:轮船经过了min 20h 3从乙地返回甲地.
小结:解物理计算题要按一定的规则列式解答,应根据题意列出公式,代入数据,注明单位,然后运算求解,有时得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单位应预先统一好.。

新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课件

新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课件

【解答】解:A、因为运动员不是匀速运动,故测 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不能确定在前5秒内运 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故A错误;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路程不知,所以不能求得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v=st=100m10s=10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乌龟最后胜利 是指什么速度大
平均速度
归纳与小结
1.平均速度与路程或时间相对应,瞬时 速度与位置或时刻相对应。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 于瞬时速度。
3.汽车速度表,雷达测速器上显示的 速度是瞬时速度。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全程的
小资料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物体 喷气客 铁路列 奔跑的 骑自 人步 蜗牛

车 野兔 行车 行
速度 200~30 15~100 18
0
3 ~5 1.2~1. 0.0015~ 5 0.0054
˷
二 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例如:兵工厂要测枪弹或炮弹的瞬时速度,检验
武器弹药是否合格.
平均速度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 C 前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 D 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
的平均快慢程度
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
20m/s的是
(A )
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实际上,我们在上一节的探究中得出的速度, 就是平均速度。
你知道吗
我国运动员刘翔于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 男子110m栏决赛上,随着发令枪响,以完美的 起跑,第一个跨栏后就已经处于领先的位置。随 后的比赛,他在栏间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很好的节 奏令他将领先的优势扩大,并最终以领先亚军一 个半身位的距离冲过终点线,以12.91 s的成绩平 了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 世锦赛上创造的世界纪录,他也成了中国乃至亚 洲第一个在田径短道项目上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选 手。观察下表你认为刘翔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相 同吗?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解析:(1)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时间的比值(v ),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2)
t
物体的加速度a=v v1 v0 8m / s 2m / s =3 m/s2.
t t
2s
提示: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所用时间t,带
入公式a=ΔvΔt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t
值叫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若用v0表示匀变速运动的初速度,
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1,则物体的加速度a=
v t

v1
t
v0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开始时的速度是2 m/s,
运动2 s后速度变为8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m/s2.
例1 (江苏南通中考)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 长度的一半.如图3-3-1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过 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 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B( )
A.30 km/h C.90 km/h
图3-3-1 B.60 km/h D.120 km/h
解析:由图知,相机曝光了3次,有两个时间间隔,则 轿车运动的时间t=0.5 s×2=1 s;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 车身长,已知1个车身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约4.5 m,所 以1 s内汽车走过的总路程s=4.5 m×4=18 m,轿车的平均速 度v= s 18m =18 m/s=64.8 km/h,选项B最接近.故选B.
轴平行的直线,对应的v-t图像在时间轴上. (3)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图像比较复杂,运动状
态不同,图像也各自不同. (4)物体的运动图像可以精确地表示出它的瞬时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作业(含解析)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作业(含解析) 北师大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以下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某同学从超市步行到学校速度约为1.5 m/sB.摩托车飞越某障碍物时的速度约为80 m/sC.飞机起飞时的速度约为120 m/sD.交通标志中的限速牌中限速为80 km/h2.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可知( )A.高速列车的速度最大B.军舰的速度最大C.“嫦娥二号”的速度最大D.三者一样大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4.运动会上百米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5.物体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做直线运动,测得它通过最后2 m所用的时间是0.5 s,那么物体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3 m/sB.4 m/sC.4.5 m/sD.06.(一小汽车在一段10 km的平直公路上,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A.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 km的平均速度B.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大于10 km的平均速度C.在任意1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0 mD.在第1 s内通过的路程与第2 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7.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 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 m,则它在4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A.1.67 m/sB.1.5 m/sC.2.17 m/sD.2 m/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0分)8.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 km。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公开课教案)北师大版1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公开课教案)北师大版1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2、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3、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建立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景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公式及,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几幅图,想一想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到几个物理量?常见的比拟方法有哪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是否变化?在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需要用到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

〔二〕新课学习1、平均速度大家都坐过公共汽车,它在直路上启动、加速、到站前减速、停止后乘客上下车;我们坐汽车去一个地方,人们对于汽车在路程中由于等红灯、乘客上下车或由于路况而车速的变化等细节并不是十分关心,人们关注的是汽车在全程中总共用了多少时间,利用汽车经过的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出的汽车的速度应叫做什么速度?如何去理解?给出行驶的总路程和所用时间,计算汽车的平均快慢程度,给出平均速度公式。

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短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用表示平均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例题:火车沿京沪线从北京站至济南全程 498km,行驶4.5h,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分析:公式的正确运用、单位正确换算。

==2、瞬时速度播放动画,学生易理解,表针指数随时变化,是显示汽车在某个瞬间的速度。

表针所显示的速度是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汽车在某个瞬间的速度?速度计的指针是随着汽车的运行速度随时变化的,所以速度计表示的并不是平均速度,而是某一个瞬间的速度。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练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练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C)
A.启动后 20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90 km/h B.启动后 20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90 m/s C.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 km/h D.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 m/s 8.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 50 m,第二分钟走了 40 m, 连续走完 180 m 长的大坝共用了 4 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他走 180 m 路程的即时速度是 0.75 m/s B.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 C.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他走 180 m 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0.75 m/s 9.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 291 km. 它的通车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等 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某列从宜昌开往武汉的火车当日午夜出发、到站时刻如 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C)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某同学进行跑步训练,通过前一半路程速度为 6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 度为 4 m/s,则该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4.8__m/s. 13.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 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3.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 AB 和 BC 所用时间均为 0.1 s. 水滴由 A 位置下落到 C 位置运动的路程是__20.0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 平均速度是__1.00__m/s. 该水滴下落过程是__变速直线__(填“匀速直线”或 “变速直线”)运动. 4.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 志 牌 , 标 志 牌 上 的 数 字 “40” 表 示 的 意 思 是 __ 汽 车 的 行 驶 速 度 不 能 超 过 40_km/h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 需要__1.5__h.

【速度】2020北师大版物理八上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第2课时

【速度】2020北师大版物理八上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第2课时
1.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B、8.3m/s;C、7.15m/s;D、7.75m/s.
2.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3速度的公式是变形公式s=.v=
【导学释疑】
例1..汽车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了20分钟,又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了10分钟,求汽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它从早上9点出发,中午11:30到达目的地,一共走过了200千米,你能算出这辆车的速度吗?
【巩固提升】
3教室的长度为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s.
【检测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2.一位同学以3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路程后,立即又用5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关键字】速度
安边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学科导学稿执笔人:李小玲总第23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间:第十二周
集体备课
个人空间
二、教学过程
1.能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2会用速度公式计算简单的应用题
【温故知新】
1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4m/s的物理意义是
2.速度的国际单位是,1m/s=km/h
3.一列车长150m,以54km/h的速度匀速前进的火车,当它越过一列长130m以5m/s的速度同向行走的队伍时,需要多长时间?

3、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 21-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 21-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不能认为是各段路程的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 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求平均速度,应严格按照公式用总路程除 以总时间去求。
例题 例 1 : 我 国 优 秀 运 动 员 刘 翔 在 2004 雅 典 奥 运 会 上 勇 夺 110m 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
归纳新知
平均速 度与瞬 时速度
平均速度
概念:平均速度等于运动物体所通过 的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段路程 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公式:v=s/t
瞬时速度
概念: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瞬时速度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的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平均速度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 度相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课堂练习
1.中考期间,某中学的学生乘坐某种新型安全校车到9km外的考 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15min后安全到达考点。求:校车在送 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 t=15min=15×60s=900s
v s 9000m 10m/s t 900s
50 m 6 s
50 m 7 s
分析:
8.3 m/s
7.1 m/s
100 m 13 s
解: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8.3m/s
v2
s2 t2
50m 7s
=7.1m/s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 小明前、后50 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 内)运动的快慢程度。通常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 的是平均速度。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北师大版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教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北师大版

教案《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是北师大八年级教材,与原来教材相比,增加了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本节在初中物理中只是让学生初浅的对各种运动有一些认识,并对多种角度描述这些运动的快慢有所了解,为高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运动对学生来说时时刻刻都有接触,但是变速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比较抽象,学生对变量的理解力还较弱,因此教学要求不宜过高。

尽量多采用形象的具体事例加以分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及平均速度的公式。

2、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分别从哪个角度描述了同一种运动的快慢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动图与文字的配合使用,使学生建立用描述运动过程的图形来解决运动问题的习惯。

2、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并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学生在实际物理情景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的习惯。

2、培养学生物理知识既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维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仪器】多媒体、图片等【设计思想】本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了解,部分内容属于高中课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初中学生的特点,加大了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如: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强调对比、分析的方法,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减少抽象思维给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如:不采用极限法理解瞬时速度;多采用例题和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如:平均速度的含义是指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如:警察如何判断汽车超速的等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回忆上节课内容并回答:方向是直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此问题为学生归纳变速运动的特点作好铺垫。

二、新课进行(一)变速直线运动1、提问:下面的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播放画面:正在起跑的百米跑运动员;在跑道上滑行准备停下来的飞机;汽车遇到障碍紧急刹车;火车徐徐离开站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测试题一、单选题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华跑较快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A. 等于1.5m/sB. 大于1.5m/sC. 小于1.5m/s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的甲、乙所示,则()A. 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6秒A货物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C. 吊车钢索对A货物的拉力大于A货物的重力D. B货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4.春节假期,洋洋随爸妈去哈尔滨旅行,途中他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正确的是()A. 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是因为人受到惯性的作用B.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C.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在哈尔滨看到很多美丽的冰雕作品,它们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凝华现象5.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6.对平均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可以求它的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 平均速度可以测量D. 100m比赛过程中,最先到达终点的选手平均速度大7.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 6.25m/sB. 6.25km/hC. 400m/sD. 0.16m/s8.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6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5m/sB. 10m/sC. 4.8m/sD. 无法计算9.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越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10.小明家距学校1.5 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 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胎后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 min,接着又以6 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 4.8 m/sB. 5 m/sC. 2.45 m/sD. 4.8 km/h11.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2.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 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C. 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 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1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B. 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 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二、填空题14 2016年6月18日武石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它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市与鄂州市、黄石市的快速城际铁路,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走廊.铁路线全长95km,动车直达运行时间仅为30min,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________ km/h.为了节能,车靠站前可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在车速逐渐减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________ 仍将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把动车的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1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________ 可求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16.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7.(2013•钦州)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她在50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跑完50m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________.18.一小汽车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s后开始刹车,又经4.4s滑行52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9.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用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知识点平均速度是某一段的运动性质,瞬时速度是某一点的运动性质。

本文库整理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知识点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其大小叫速率。

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l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叫做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它是标量,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对比:(1)区别: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2)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课后练习1.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A2. 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成为冠军,而兔子名落孙山。

其原因是( )A. 乌龟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比兔子快B. 兔子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比乌龟快C. 乌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D. 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答案:C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20m的距离,那么,它在前2s 内速度一定是( )A. 5m/sB.10m/sC.80m/sD.无法确定答案:D。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题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2.瞬时速度.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区别过程与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试验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重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用平均速度解决实际问题.难点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运动和静止很熟但又很浅显教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请以小组为单位,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笔沿着桌面向前缓慢移动。

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相对于桌面,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2)相对于书,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3)关于笔是运动还是静止,提出你们的看法?[来源:学科网ZXXK .提出问题.我(教师)在教室中从前向后走,让学生判断我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思考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交流讨论并总结:以课桌为标准,我是运动的.):交流讨论.参考物是否可以任意选取?你把选取的参考物看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观察分析能力,能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一、平均速度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 _______________其中:表示平均速度, 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来源:学,科,网Z,X,X,K]3.物理意义: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来源:学。

科。

4.说明(1)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也常用平均速度描述;(2)通常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要和路程段或时间段相对应,因此,平均速度只有在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才有意义; (3)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创建情景思考交流.观看P59图片,火车窗外的树木等景物真的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这些现象怎样解释呢?怎样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要怎么样准确地描述这些运动呢?.5.交流讨论.参考物是否可以任意选取?你把选取的参考物看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参考物能选物体自身吗?6.归纳总结.参考物的特点:可以任意选取;参考物假定是静止的;参考物不能选研究物体本身.阅读自主学习要求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合上课本填学案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更正错误,标注疑惑的地方,思考并提出不会的问题.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其他学生回答.学生补问:1分钟让学生快速明确自学要求先看课本再去完成学案,这样设计能让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紧迫感,必须记住才能不看课本完成学案,这样效率更高.通过小组交流,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用双色笔会引起学生在学习中注意,也可以提醒自己以后不再犯错.让学生自己提问,他生回答,他生又补充,这样做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只是引导者,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来.直接出题节省了时间二、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三、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区别[来源:学科网ZXXK]反映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反应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2.下面以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例问题:兔子跑得快指的什么速度大?(瞬时速度)乌龟最后胜利是指什么速度大?(平均速度) 3.说明(1)平均速度与路程或时间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相对应;(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3)汽车速度表、雷达测速器上显示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1)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2)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来源:学科网](3)组织同学思考并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答:比赛中的运动员、列车、人造卫星、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4)问: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学生回答,两种单位之间的配对,由生补充回答.独立思考,完成题1个别同学去黑板板书.组内讨论不明白的问题.认真检查黑板上同学的做法,进行上台纠错.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想不教师的评价贯穿整个课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这样做每个同学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尤其对反应慢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他能具体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使组内交流更有针对性.学生检查学生的做题,并给他们改正过来,学生发现了很多细微的错误,气氛特别高涨,这样做学生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记忆远比老师讲授更为深刻.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做题时限时,使学生更有紧张意识,效率更高.培养学生自学和发现规律能力。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课件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学课件

小资料
约1.1m/s 约5m/s
约20m/s 约250m/s
二、瞬时速度
公路上的测速器 运动员某一瞬时的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讨论与交流
(1)如何区别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一段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而
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经过某一 位置时的运动快慢。 (2)如果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平均速度与瞬时 速度有怎样的关系?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
习了哪些内容?大胆
地说说自己的体会、
感受或想法。与同学
?
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寄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 奥秘,希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 积极探索钻研,解决更多的难
题。 谢谢!
感谢观 看
一、平均速度
定义: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 一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为 s
t
公式应用
小明家距学校3km,来校时由于上坡用时 16min40s,回家时用时10min,
求:(1)小明来校的平均速度? (2)小明回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知识回顾
如何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2)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3)V s t
新课引入——生活中的运动
思考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变 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现实生活中, 运动员的100m赛跑、50m游泳,飞机降 落时在跑道上滑行,汽车在平直公路上 行驶,都可以看作是直线运动,但它们 的速度是变化的。如何描述它们运动的 快慢呢?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公式: v s 。
t
二、瞬时速度 1.概念:运动物体在_某__一__瞬__间__的速度。 2.特点: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_某__一__时__刻__或_某__一__位__置__时的 运动快慢。 3.特例: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_相__同__,并且 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相__同__。
探究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结合“体验”和相应板块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像小球一样运动快慢改变的物体,要用 运动的快慢。 参考答案:平均速度
来描述它们
2.平均速度能否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小明骑车去上学, 若中途停留一段时间,在计算他的平均速度时,这段时间是否也 应计算在内? 提示: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知道 了一个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只能大体知道它运动的快 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计算平均速度时,应用总 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所以在这段路程中停留 的时间也应计算在内 参考答案:平均速度不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应计算在 内
平均速度为: v s 100 m =6.25m/s。故B选项正确。
t 16 s
4.《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述的平均速度
约为 ( )
A.5km/h
B.50km/h
C.100km/h D.25km/h
【解析】选B。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由“朝发白帝,暮到
3.高速公路的速度路标上标有“限速100km/h”字样,是指的瞬 时速度吗? 提示: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高速公路上车 辆的速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限速规定,故路标上标的“限速 10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是
一、平均速度 1.概念:表示运动物体在_某__一__段__路__程__内__或__某__一__段__时__间__内__的快慢 程度。 2.特点:反映物体在_整__个__运__动__过__程__中__的运动快慢程度。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如下: (1)注意观察图像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结合题意找到答案。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反映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反映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的快慢程度 【解析】选B。平均速度是对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路程或 某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的粗略反映,并不能精确反映运动物体 在某一时刻或某段路程的快慢程度。
t总
路程相同,但乌龟比兔子所用的总时间短,故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达终点时的
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解析】选B。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晓燕在百米赛跑中
考点1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1】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 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 数为 km,平均速度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思路导引】
【精讲精12:25-9:25=3h;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7582km27462km=120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v=s 120 km =40km/h
t 3h
=11.1m/s。
答案:120 11.1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题的方法如下 (1)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找到路程、时间或速度,确定待求物理 量; (2)选用合适的公式或变形公式; (3)代入数据算出答案。
考点2 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典例2】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 应的v-t图像是 ( )
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体验】观察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活动1:观察一辆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行驶的小汽车。
活动2:如图所示让小球从某点静止下落。
(1)在活动1中小汽车速度
变化。
(2)在活动2中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提示:(1)没有 (2)大
1.什么叫做平均速度? 2.什么叫做瞬时速度? 3.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江陵”可知,所用的时间为一个白天,约12h;由“其间千二百里”
知,两地间的距离为1200里,合600km,故船的平均速度 v s
= 6 0 0 k m =50km/h。
t
12 h
5.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根据所学运动知识判断,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均选填
“小车”或“天鹅”)
【解析】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小 车在每一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小车做匀速直线运 动;天鹅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故天鹅速度越 来越大,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小车 天鹅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根据图甲中s-t图像判断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析各选项中的v-t图像,找到速度不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图甲是某物 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该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与之对应 的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选项B符合题意,A选项 表示在某一时刻,速度一直变化,C、D选项速度随时间变化与甲 图像表示的意思不符。
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 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如图所示。当它一觉醒 来,发现乌龟已悄悄爬过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过程中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理解。兔子在睡觉前比 乌龟跑得快;兔子在睡觉时,它是静止的,速度为零,而乌龟是运 动的,则此时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v s 总 ,乌龟和兔子通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