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
论卡夫卡的身份焦虑
在异乡土壤上扎根 , 他们使出全副 t力 使 自己 变 得 同 那 些 当 地 人 完 l , 全 一样 以便 与之 接 近 , 而 他 们却 然
从未完成哪种融合” 。也 正 因 为 如 此, K始终 没 有 在村 子 里扎 根 , 始终 没 有 被 村 子 里 的人 接 纳 , 管 他 已 尽 经 屈 身 为学 校 的看 门人 了 , 然 无 仍 济于事 。这就像 是一种宿命 , 犹太 人 注 定 是 要 被 放 逐 的 民族 , 定 终 注
学教 育
论 卡夫 卡 的身份焦虑
圄 夸柳枫
内容摘要 :0 2 世纪 ,在 多语 言多文化 交织的文化空 间里生活并创作的著名犹太作 家卡夫卡一生都在追寻个 人身份与集体身份的认 同, 一生都处在寻求 自我独特身份建构 的身份焦虑之 中。 他独特 的出身 、 浓厚的民族 觉醒 意识注定 了其一生 的孤独。 他与家人 、 尤其是 与父亲 的微妙关系致使 他始终处在被孤立 的位置 , 而他对 写作 的执 着、 与生活的冲突则使 其永远无法找到合适 的社会角色。这在他 的生活, 在他 的作 品中都有所反 映。
2 世 纪 , 多语 言 多文 化 交 织 0 在 的 文 化 空 间 里 生 活 并 创 作 的著 名 犹 太 作 家 卡 夫 卡 一 生 都 在 追 寻 个 人身份与集体身份 的认 同, 一生都
第一 , 民族 身份 的 焦虑 。 作 为 出 身 在 布 拉格 的犹 太 人 , 卡 夫 卡 从 小 就 有 着 浓 厚 的 民 族 觉 醒 意识 , 对 他 父 亲 对 犹 太教 不甚 他 看重 的 做 法十 分不 满 。从 根本 上来 说 , 夫 卡 的 民族 身 份 焦 虑 首 先在 卡 于 他 是 一个 犹 太 人 , 且 是 一 个 不 而 入 会 的犹 太人 。 每 个 犹 太 人 都 渴 望 有 一 个 家 园 , 为 此 而 不 断 寻 找 , 在 卡 夫 并 这 卡 的长篇小说 《 城堡》 中有着 最真 实 的反 映 ,异 乡 人 K 远 千里 来 到 不 个 陌 生 的村 子 寻 找 家 园 。但 是 , “ 都 不 是 谁 的 同伴 。” 实 上 , 谁 事 这 就 是 犹 太 人 特 有 的感 情 , 他 们 想 “
【百度精品】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主题思想
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主题思想摘要《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非常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依旧采取离奇荒诞的写作风格。
作品从两条主线展开,两条主线的人物看似毫无联系却在逐渐靠拢。
这部小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部成长小说,但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包括对少年成长问题、社会暴力问题及人生命运问题的看法,所以本文试图从成长、暴力、命运这三个最能体现他思想的社会现实来研究分析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卡夫卡;成长;暴力;命运AbstractKafka on the shore is a very important novel written by haruki murakami, the novel still take bizarre and myth writing style. He works from two main line,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seem to has no connection is gradually close. The novel in essence is a growing novel, but in fact is the attention to social reality, including the problem of the young growth, the social violence and the life destiny, so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growth, violence, the fate of the three most can reflect the social reality of his thought to study and analysis the theme of Kafka on the shore written by haruki murakami.Key words:Kafka ; growth ; violence ; fate前言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由“青春作家”向“国民作家”转型后的一部很重要的长篇小说,发行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称在阅读本书时会有“疗愈、解脱、救赎”的感觉,是因为这部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
卡夫卡百年家书重读
卡夫卡百年家书重读
卡夫卡百年家书重读,我们相当赞叹在这些家书中所蕴含的文学智慧和文化底蕴,为
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家书,我们需要从卡夫卡的文化背景、文学思想、写作风格等方
面进行深入解读。
卡夫卡的文化背景
卡夫卡生长于文化昌盛的中欧地带,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文化熏陶。
当时的
捷克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国家,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卡夫卡接受了多
个国家和文化的影响。
他熟练掌握了德语、捷克语和意大利语,对英语、法语也有一定的
了解。
在卡夫卡的成长过程中,强烈的宗教氛围也对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犹太教徒,他也在犹太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成长。
在他笔下的作品中,犹太教和
基督教的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
卡夫卡的文学思想深受叔本华、尼采和斯特凡·乌尔本等人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对人性、命运和存在的疑问始终是主题。
在卡夫卡的笔下,人类的处境总是异常复杂和矛盾的,人们的人性和道德观念总是难以掌握和理解。
他用寓言、夸张、暗示和幽默的手法,构建
出一个充满恐怖和荒诞的世界。
卡夫卡的写作风格
卡夫卡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他的语言简洁、
清新,却总能在读者内心引起深刻的共鸣。
卡夫卡的笔下,人物的精神状态总是缠绕于疑
惑和恐惧之间,这种写作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卡夫卡的作品和家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深刻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学思想
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些成就了他伟大的文学成就和卓越的文化贡献。
卡夫卡的资料
栖向石间的寒鸦我是一只渴望在石头间藏身的寒鸦。
——卡夫卡误入世界错误地来到这个世界,也就无可回避的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苦难。
卡夫卡说:“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苦难。
”犹太文化的幽灵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首府布拉格。
历史上,布拉格是一座苦难深重的悲剧性城市。
作为奥地利行省波希米亚的首府,在奥地利与德意志及普鲁士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冲突中,布拉格是首当其冲的要害地区和枢纽城市。
自13世纪以来,这块是非之地就一直卷裹在政治纷扰和铁血较量的无尽苦难中,从查理大帝的一手遮天到哈布斯堡的暗无天日,布拉格的城头上频频变换着大王旗,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哈布斯堡寿终正寝,捷克斯洛伐克从奥匈帝国碎裂的疆域上独立出来。
今日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混居着各种各样的人群: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普鲁士人、犹太人……他们形形色色交错着的语言,暗喻着布拉格无可言说的凝重苦难。
在这样一座城市出生长大并一生与之难分难解的卡夫卡,很早的时候即已体味到一种“存在性不安”。
这种“存在性不安”是布拉格乃至整个欧洲动荡不安的历史凝固成的,它渗透在欧洲人人性的土壤中,构成人的先天存在的一部分。
背上这样一个纷繁扰攘的地域文化背景,本已是卡夫卡的悲哀,然而更可悲的是,卡夫卡还是一名犹太人,一名讲着德语的犹太人。
有人说,如果历史要挑选某个民族代表所有上帝子民去认识人的天命,那么历史多半会挑选犹太民族。
犹太民族是最先受到上帝宠爱的民族,像其他优秀民族一样,犹太民族为世界文明贡献出了《圣经•旧约全书》。
然而由于某种神秘的无可逃脱的命数,犹太民族又成了上帝惩罚最多的民族。
从出埃及后的辗转沙漠,到“巴比伦之囚”的奇耻大辱,辛酸的泪水交织着绝望的呼告,犹太民族始终曝露在上帝的淫威下,默默领受着神秘的命数。
公元70年,犹太民族终于迎来了末日审判的腥红:风雨飘摇的耶路撒冷在罗马帝国铁蹄的践踏下洗劫一空,然后淹没在全城犹太人的血泊中。
解读卡夫卡小说的叙事风格
140《名家名作》·研究郝 敏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化研究共存,国家间、文化间、学科间通过对话和沟通相互渗透、包容,最后达到共融,这是未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叙事学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兴起,其研究迅速影响并扩展到其他国家,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叙事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的潮流。
西方现代文学起步于19世纪末期,而卡夫卡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出生在优渥的家庭,且在学生时期主修法学与文学,这也让卡夫卡在学生时期形成了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观察眼光。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卡夫卡将自身的生活感悟以别样的形象融入文学作品中,并且将自己的人生思考也贯穿到作品体系中。
可以说,小说不仅是卡夫卡对外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更是其洞悉社会现实、搭建自身思想体系的有效路径。
卡夫卡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发展中沉重的现实作为小说创作的主题,在营造出压抑的小说氛围的基础上,通过滑稽和荒诞的描写,调节了作品本身的基调,同时也时常令读者寻味。
从目前国内对卡夫卡的研究来看,对其生平的研究较多,真正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不算多。
要真正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不但要有情感上的共鸣,更应有理性的分析与把握。
一、卡夫卡:精神感受和文化人格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犹太民族经历了沉重的发展历史,联想到千年以来犹太民族在西方国家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当下西方国家以及其他种族人群对犹太民族的异样眼光,卡夫卡内心不断积郁为为民族伸冤与对不平的呻吟,而这种对民族发展的危机感,也自然地成了卡夫卡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进一步凝结成了卡夫卡阴郁悲观的文学气质,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想去拥抱生活,但是又带着累累的伤痕,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否定。
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新富裕的资产阶级代表,比较专横和不近人情,母亲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他自己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出身、父权、婚姻对卡夫卡的影响
问:许多书都提到在卡夫卡的一生中,犹太人的出身、父亲的威严以及婚姻,这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影响很大,能不能具体谈一下。
答:以上三方面确实对卡夫卡的一生以及作品有很大影响,以下分三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1、犹太人的出身对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属于犹太民族,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公元前64年罗马将军庞培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野蛮统治与横暴掠夺,致使反抗斗争连绵不断。
公元73年和135年犹太民族大起义惨遭镇压,幸免罹难者被迫逃离巴勒斯坦,流散于西亚、北非、欧洲和其他地区。
所有犹太人从此成了没有祖国、备受歧视、凌辱的流浪者。
19世纪末,奥地利的经济危机和无政府主义的颠覆,使反犹主义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在维也纳流传着传单,要求抵制犹太人的商店,1882年11月,在布拉格大学教书的神学教授奥古斯特·罗林发表了一篇文章,他断言犹太人的宗教允许犹太人消灭一切基督徒并掠夺他们的财产,他在《信犹太教的犹太人》一书和许多煽动性文章中重申了这一诽谤之词,这就使无数不明真相的欧洲人认为犹太人是他们的灾祸之源。
犹太民族的处境给卡夫卡精神上很深的刺激,使他感到自己是个失落了身份的异乡人,一个充满敌意环境中的精神漂泊者,他在给女友米伦娜的信中这样愤慨地描述犹太民族的遭遇:“他们被莫名其妙地拖着、拽着,莫名其妙地流浪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肮脏的世界上”,这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忧患意识使卡夫卡能从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高度,审视人类的非理性和难以乐观的前途。
后来希特勒的犹太人种族灭绝政策、奥斯维辛集中营、达豪集中营消灭了成百万犹太人,说明卡夫卡并非“杞人忧天”。
卡夫卡对尼采的“永恒循环论”,“权力意志论”等理论很感兴趣。
卡夫卡要求“法”(事物发展规律)的绝对合理性,但这种理想与现实世界相去甚远,这就导致着种族原罪及生存荒诞意识成为了卡夫卡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
2、父权对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是个来自社会底层的野心家,他体魄健壮,精明强干,具有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论卡夫卡小说艺术
浅析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独创性【内容摘要】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
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诸多艺术上的创新,使卡夫卡的小说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卡夫卡;表达艺术;荒诞;冷漠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
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
”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卡夫卡的小说之所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除了其内容的深刻性外,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独创性。
表现主义运用的创作手法如形象的怪诞变形,人物的符号化,时代和环境的淡化,情节的虚幻性等,在他的作品中全都有成功的应用。
但是,卡夫卡又不局限于表现主义,其他流派如象征主义、识流小说、诞派戏剧等表现手法他也能熟练运用。
本文试从神秘的象征、现实的怪诞、主观的色彩、冷峻的笔调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卡夫卡小说艺术的独创性。
一、神秘的象征人们常常把卡夫卡的作品说成是一个象征性的寓言。
这话不假,象征是卡夫卡使用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手法之一 ,这种象征是“卡夫卡式”的 ,它传达的意蕴既非不可理喻、难懂,又非意旨鲜明、一目了然,从而给人以一种神秘的印象。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弗兰兹·卡夫卡个人简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弗兰兹·卡夫卡个人简介本文导读: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
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人物经历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
而“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都是犹太人的语言)。
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
1902年夏天去利勃赫(易北河畔)度假。
初次与布洛德相遇。
1903-1904年开始创作《一场斗争的描写》第一稿。
1907年开始创作《乡村婚事准备》以及其他早期作品(已遗失)。
1908年,开始任职于工伤事故保险公司。
3月在《希佩里昂》杂志上首次发表作品。
1909年,在《希佩里昂》杂志上发表《一场斗争的描写》中的两个部分。
开始记日记。
9月与布洛德兄弟同去意大利里瓦和布雷西亚,观看飞行表演。
1910年,在《波希米亚德文报》上以《观察》为题发表一组短篇散文作品。
10月与布洛德兄弟去巴黎。
1911年,夏天与布洛德游历苏黎世、卢加诺、梅腊诺和巴黎。
之后卡夫卡独自在苏黎世附近疗养。
创作《旅游日记》。
1912年,开始创作长篇《下落不明的人》(即《美国》)。
夏天与布洛德去莱比锡和魏玛。
之后,独自留在哈尔茨山中的一个山城疗养。
8月13日与费莉丝相识;8月14日将《观察》手稿寄给罗沃尔特出版社。
简析卡夫卡
209
文化视点
认知经济原则和信息度理论 在语篇衔接和连贯中的应用
文⊙ 宋丽君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烟台)
摘要: 本文试图将话语分析和认知科 学 结 合 起 来 ,探 讨 认 知 经 济 原 则 和 信 息 度 理 论 在 语 篇 交 际 中 的 应 用 .两 者 实 质 上 都 是 强 调 语 篇 效 率 ,而 两 者 的 具 体 操 作 反 映 的则是发话人和受话人双方的交际权衡. 关键词: 认知经济原则;信息度;衔 接;连贯 一,引言 在话语分析领域,衔接和连贯是语言 学 界 关 注 的 热 点 话 题 之 一 .关 于 衔 接 和 连 贯 的 研 究 多 集 中 在 两 者 的 表 现 形 式 上 ,而 很 少 涉 及 语 篇 内 在 的 心 理 机 制 .本 文 将 从 认知经济原则和信息度理论的角度出发, 探讨语篇生成及其连贯性的认知过程. 二,认知经济原则在语篇衔接和连贯 中的应用 语篇的作用在于在发话人和受话人之 间 构 建 起 一 座 桥 梁 .发 话 人 可 以 通 过 生 成 语 篇 有 效 地 传 递 信 息 ,而 受 话 人 则 可 以 通 过 语 篇 充 分 地 接 收 和 理 解 信 息 ,与 语 篇 效 率(textual efficiency)有关. "语篇效率是一 个 交 际 权 衡 问 题 ,其 实 质 是 ,在 语 篇 利 用 过程中能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处 理回报. ( 陈忠华,2 0 0 4 :1 4 5 ) 这就涉及到 " 语篇操作中的一种调控原则——认知处理 经济原则. 认知处理经济原则,即认知经济原 则,或简称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 该原则认为各个知识单元不是以个体的形 式 独 立 存 在 于 人 的 心 智 中 的 ,而 是 相 互 连 接 构 成 一 种 知 识 网 络 .这 种 网 络 是 一 个 有 机的统一体,不包含任何多余的信息. 借助于知识网络模型也有助于分析语 篇的衔接与连贯. 例 1 :① T w e l v e y e a r t e r m o f imprisonment. ② LONDON, APRIL 10. ( 上接 2 0 9 页) 望,写出完全出自我心灵深处 的全部的恐惧不安,把这种状态写进那纸 的深处,就像来自于我心灵的深处,或者 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它写下来,以使我能够 将我所写下来的东西统统吸纳到我的身 上.这不是艺术家的愿望. (1 1 )我们在 " 此可以看到,卡夫卡写作的实质,他的写 作就是生活,生活的全部就是写作,写作 是实现与他的父亲 / 上帝(在犹太文化中, 父亲与上帝形象往往联系在一起)发生联 系的方式.而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们常 常读到的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弱者形象, 被 赶 出 家 门 的 卡 尔 ( 司 炉 》 , 地 洞 》里 《 )《 那只无名的永远处于无名恐惧状态的小动 物,永远徘徊在"城堡"之外的土地测量 员 K ,等待"审判"的约瑟夫. K 等等,他 们无一不"弱" ,庸庸碌碌的生活就是他们 ③ The London court has convicted a Brighton president to twelve years im- prisonment for accessory to murder. ④ The victim was fatally wounded in a shoot- ing incident in a Winchester restaurant last year. 例 2:① I bought a Ford. ② A car in which President Wilson rode down the Champs Elys é es was black. ③ Black English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④ The discussions between the presidents ended last week. ⑤ A week has seven days. ⑥ Every day I feed my cat. Cat has four legs. ⑦ The cat is on the mat. ⑧ Mat has three letters. (王寅,2007:355) 通 过 比 较 我 们 发 现 ,例 1 所 构 建 的 知 识网络以中心语义作为焦点触发相关的节 点使整个语篇成为一个清晰的整体来传递 语篇内容.图 3 所表示的例 2 所构建的知 识网络的中心和边界都很模糊,受话人要 付出很多的努力来处理语篇所提供的内 容,且很难理解语篇所要表达的中心内 容.例 1 是一个连贯的语篇,例 2 则不是. 三,信息度理论在语篇衔接和连贯中 的应用 发话人通过语篇传递信息,首先根据 自己对受话人知识状态的预设,即发话人 预期(speaker expectation),将所要传递的 信息分为旧信息和新信息两种. 发话人对生成的语篇信息有预期,受 话人同样对其有预期,即信息度. Beaugrande 和 Dressler 将信息度分为三个 等级,具有第一等级信息度的语篇预测性 最强,信息处理容易,但交际价值较小; 具有第二等级信息度的语篇是常规语篇, 有一定的预期性,受话人可以理解且具有 活着的全部,这其实就是卡夫卡的生活哲 学,人永远处于生活中,永远无法在生活 之上睥睨生活,只能忍受生活,接受生活 的命运.所以这一个个弱者只能永远匍匐 在大地上,仰起脖子,静观周围的生活.卡 夫卡喃喃自语: 巴 尔 扎 克 的 手 杖 上 刻 着: " 我在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则是: 一切障碍在摧毁着我. (1 2 ) "
卡夫卡女歌手约瑟芬和耗子民族论文
贯穿卡夫卡一生的1.孤独、恐惧、罪感在小说中,作者借“我”之口说出孩子“没有时间当孩子”,而“必须像成年人一样照顾自己”,结果是“我们民族充满了某种无法泯灭,无法消除的孩子气”。
卡夫卡在写给马克斯,勃洛特的信中说“我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
27卡夫卡转”正是无法消除的孩子气的反映。
这孩子气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造成的呢?除了文中提过的民族繁衍旺盛,我认为原因还有三点:1)犹太民族的悲剧命运卡夫卡作为说德语的犹太人,一方面遭到日耳曼排犹情绪和基督教反犹倾向的打击迫害,另一方面又受到对一切说德语的人怀有敌意的捷克民族的排斥,卡夫卡从小在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正如小说中所说“我们的敌人太多,我们的生活危机四伏,防不胜防,因此,我们不能让孩子们远离生存的斗争”。
卡夫卡饱尝了被排斥的孤独感,排斥与压迫所造成的恐惧感。
2)父亲的培养模式“生存的斗争”还来自父亲的培养模式。
卡夫卡的的父亲希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造就卡夫卡,把他培养成坚毅顽强的人,继承他历尽艰辛开创的事业。
他专制的用辱骂,威吓,讽刺,抱怨等粗暴、野蛮的方式将他的意志强加在卡夫卡身上,让卡夫卡的童年充满恐惧和不安同时他还强调他的恩惠和宽容饶恕,使卡夫卡充满了罪感。
3)宗教熏陶和上帝之爱的缺失卡夫卡的童年里缺乏宗教熏陶,失去上帝的爱,他的罪感无处消解,罪的折磨没有出口,“无法以任何补赎或后悔的方式将它剔除002-----10----96”只能变成一个孤弱无助,茫然四顾的孩子。
这样的上帝缺失的世界是为精力过剩的强者和肌肉饱满的成年人所准备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卡夫卡只能被罪感所压倒,生命无法展开。
永远拥有“无法消除的孩子气”,使卡夫卡“心酸而短暂的童年”只剩永远的罪感,恐惧和孤独。
卡夫卡经受着孤独,恐惧和罪感,生命的能量和成长被剥夺,被封闭,使他永远像一个孩子。
2.对犹太民族的关注布罗德在谈到卡夫卡的创作特色时说“卡夫卡出了些共同的人类悲剧外,尤其注重写他那不幸的民族,写那无家可归,幽灵般晃荡的犹太民族423”1)对犹太民族前途的思考小说中提到“我们的生活很艰辛”,“我们的生活动荡不安,每天都会出现意外、惊恐、希望和震悚”“我们民族几乎总在奔波”。
试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孤独情结
试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孤独情结摘要梦靥般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优柔寡断,胆怯敏感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性格使他在写作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创作出让世人称赞的作品。
生活环境的不幸造就了卡夫卡在写作上一生的辉煌,所以生活环境对其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忧郁;分裂性一、引言卡夫卡是从文学边缘走进我们的,但他作品的一切冷漠,一切悲哀,一切战粟,一切筋疲力尽都变得称颂,这些作品就是精灵,上半身是神,下半身是野兽。
一方面为我们带来多重的美学意蕴,另一方面又让我们不得不紧皱眉头苦苦探索这些声嘶力竭的独自背后的意义。
二、环境的影响(一)卡夫卡出生和生长环境卡夫卡出生的地方,在布拉格的一处阴暗、充满霉味、狭隘的街区里,这虽然不会对尚未有任何人情世故感知的小孩子内心造成影响,但是冥冥中,注定了卡夫卡在成长后,内心里会留下自己出生的这处地方的阴郁方面的影响。
在卡夫卡《致父亲的信》以及马克斯•勃罗德的《卡夫卡传》中都多次提到了卡夫卡那阴郁的童年,这段不快乐的童年间接导致了他的内心的孤独,以及在后来对于这个世界和事物的忧郁孤独的看法。
“我根本不想获得新衣服,因为既然我长得难看,何必不穿得舒适一些呢?再说,既然世界已经看惯了旧服装,又何必向它展现新服装的丑陋呢?我老是拒绝母亲的意图,她总是让人给我做这种新衣服,她那大人的目光总能发现新旧服式间的区别。
我的这种不断的拒绝对我影响很大。
使我认为父母亲的行动业已证明,我的长相实在是不值一谈。
”这段摘自于《卡夫卡传》的文字,就很好的说明了卡夫卡童年时代的心里,他自卑,孤独,并且羸弱,而这样的心里也一直延续到了他成年后的生活。
(二)一个社会工作人员的生活卡夫卡在脱离大学生活后,便踏上了他的工作之旅。
他当过保险销售员,一个内心孤独忧郁的人,居然跑去当保险销售员,这不正好说明了在卡夫卡身上的分裂性?!保险销售员,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份容易做好的差事,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人,要做好这份工作是难上加难,但是卡夫卡居然迎难而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逐户逐位的向客户兜售保险时,要面对怎样的心理难关?但是事实也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一旦踏过了第一关卡后,他在往后几乎都可以应对自如了,而且就他曾经就读的专业,还有他在大学时代的畅所欲言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性格中也还存在着开朗的一面。
卡夫卡与古希腊文化
卡夫 卡 同古 代 希腊 人 、 代 罗 马人 的关 系 , 古 比他 同
10 8 0年左 右 古典 主 义 的关 系更 为密 切 。 Ⅲ ” 如 果 我 们试 图全 面 而深 入地 理 解 和思 考 卡夫 卡思 想
和创 作渊 源 , 我们 还必 须 同样 深入 地思 考 和探 讨 卡 夫卡 与古 希腊 罗马文 化 的关系 。 卡 夫卡 在其 书信 日记 中多次论 及古 希腊文 化 , 对 于希腊 神话 更是 耳熟 能详 , 用 自如 。譬如他 在 运 日记 中一 会 儿提 到潘 神 , 会 儿 提及 奥 尔普 斯 , 一 转 而 又论及 西西 弗斯 。f 2 ] ’ 夫卡 曾经观看 过 卡
广泛而深入地涉猎希腊文化, 借用、 利用、 消解 , 甚至改写希腊神话。 他从 古希腊文化 中吸纳了有关荒诞、 迷宫的观念 ,
以及 西 西 弗斯 的 形 象 , 然后 演绎 、 展 成 了他 笔 下的 悖谬 、 发 谜语 意 象和 结构 , 以及 一 系列 的 与 西西 弗斯 同命 运 的 “ K
个 方 面 对 软 弱 的牺 牲 , 另 一个 方 面必 定 是 坚 强 在
的增 添 。 [ ∽卡 夫 卡是 表 现 主 义 作 家 中最 有 创 ”7 1
作 成 就而 生活 上最无 成 就者 。他 对父 亲 既爱又恨 ,
旦他想喝水 , 水就退去 ;他饥饿难耐 , 头上垂着 长满 果 实 的 树枝 , 他 一 伸 手去 摘 , 枝就 离 他 而 但 树
的问题 。
一
的关注他的犹太身份、 民族角色、 奥匈帝国背景 、 捷
克 文化 传 统 , 以及 中 国文化 传 统等 等 , 似乎 有 点 这
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弗朗茨·卡夫卡介绍中文名:弗兰兹·卡夫卡外文名:Franz Kafka国籍:奥匈帝国民族:犹太出生地:布拉格出生日期:1883年7月3日逝世日期:1924年6月3日职业:小说家毕业院校:布拉格大学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
1904年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弗朗茨·卡夫卡一生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
1924年6月3日弗朗茨逝世。
在逝世后,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回响。
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
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文小说家,开创了现代主义之一的象征手法。
相当数量的短篇本质上是智慧寓言,无需探求寓意,仅仅是智慧的一种形式。
长篇小说用迄今为止最客观深刻的叙述事实的手段,挑战人们对传统坚守的决心,在此过程中几乎一切事实都被叙述重新创造,读者对此除了接受不应该有别的任何目的。
因其小说技巧超越其它一切同时代小说家,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洞穴》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
长篇小说《城堡》可以说是《审判》的延续,不仅主人公的遭遇继续下去,主要精髓也是一脉相承。
奥地利文学家卡夫卡的简介
奥地利文学家卡夫卡的简介卡夫卡奥地利著名作家,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卡夫卡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卡夫卡生平简介弗兰兹·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
在卡夫卡简介中,提到最多的是他生命的短暂和他一生所遭遇的不幸。
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接受的是德语教育。
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并于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08年起,卡夫卡在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终年41岁。
从卡夫卡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年仅41岁就离开了人世。
而且,卡夫卡的一生也是非常不幸的。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的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
作为犹太人的卡夫卡与撕拉夫人没有什么往来,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人;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这样一来他的生活显得特别孤立。
卡夫卡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
卡夫卡从小就感觉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这样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特点,以至于写作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卡夫卡真的是犹太人吗弗兰兹·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他出生于1883年7月3日。
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样的问题应该从他的家庭史上来分析。
卡夫卡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犹太人,从这方面讲,卡夫卡应该是一位地道的犹太人。
对于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个问题应该是非常明确的。
从卡夫卡的出生地来看,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西米亚首府布拉格,也就是现在的捷克西部,那里正是犹太人的聚集地,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推断,卡夫卡就是犹太人,同时,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那么卡夫卡是犹太人那是必然的。
为何变形_卡夫卡_变形记_解析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 ……” 这也就是 《
& $ #
尔的生存处境。他之所以变形是在于缺乏沟通 和理解,而之所以缺乏沟通和理解又是因为他 丧失了人类用于沟通和理解的工具—— — 语言。 主人公在变形后最不能理解的是他自己的 声音。 “ 格里高尔听到自己的回答时大吃一 惊,这分明是他从前的声音,但这个声音中却
DEG) C 。她的在位年代是 DE)’ 年至 DEG) 年。这个 专制女皇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通信之谊,自称 是伏尔泰的崇拜者。在其执政期间,俄国曾出版 过一些伏尔泰的著述。 阿历克斯的秘密》〕法国作家迪克雷—迪米尼 , 〔《 ) # 尔 A DE)D —DFDG C 的一部长篇小说。 维克托,或称森林之子》〕迪克雷—迪米尼尔 - 〔《 ) # 的一部小说。 厄洛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 . 〔 ) # 茹科夫斯基 A DEF+ —DF*’ C 〕俄国浪漫主义诗人。 / 〔 ) # 巴丘希科夫 A DEFE —DF** C 〕俄国诗人。 % 〔 ) # 翼琴〕一译古钢琴,现代钢琴的前身。 & 〔 ) # 波洛涅兹舞〕波兰一种旧式的隆重的交谊舞。 ’ 〔 ) # 马合烟〕一种下等烟草。 ( 〔 ) # 骟 A :HI5 C 马〕被阉割过的马。 * 〔 0 #
’’ * +% ,-.% * .(/% & 0
决》一样, 《 变形记》也是 “ 卡夫卡的精神自 传” % 。变形是卡夫卡逃避现实生活潜入创作 生活、逃避外在生活进入内心生活的一种方
0$$- .(() * (.12
!"#$
% & ’(()
!"
名作 欣赏
丁袁源 素材 弗兰兹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成为美学上、哲学上、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论年龄和创作年代,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派一代,但他并没有认同于表现主义。
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孤岛上,对歌德、克莱斯特、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马斯·曼等名家的作品怀有浓厚的兴趣。
在特殊的文学氛围里,卡夫卡不断吸收,不断融化,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风格”。
他作品中别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那深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的语言之中的、多层交织的艺术结构。
他的一生、他的环境和他的文学偏爱全都网织进那“永恒的谜”里。
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观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一生。
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他移居到柏林,试图摆脱不再属于卡夫卡的布拉格。
在这个融汇着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的布拉格,卡夫卡发现了他终身无法脱身的迷宫,同时也造就了他永远无法摆脱的命运。
实际上,随着卡夫卡命运的终结,一个融汇了捷克—德意志—奥地利—犹太文化的布拉格精神也宣告结束。
像所有的艺术家一样,卡夫卡也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社会现实、家庭环境、个人身体状况以及其他具体的因素,决定了他的命运和创作。
他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末期:随着哈布斯堡王朝日薄西山的挣扎,布拉格的德语文化走向衰败,但作为艺术家的卡夫卡并没有去猎取当时时髦的风格,借以表现现实的经历与感受,而是赋予表现那种末日现象以卡夫卡式的形式,一种并未使他生前发表的为数不多的作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形式。
如果卡夫卡在他绝大多数作品和札记里表现了绝望和徒劳的寻求的话,那么这无疑不只是犹太人命运的写照,而更多溯源于哈布斯堡王朝面临衰亡和自我身心的绝望,也就是处于社会精神和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人的困惑。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情结及其深层内涵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情结及其深层心理内涵――卡夫卡对袁枚《寒夜》一诗的“着迷”林和生摘要:犹太人卡夫卡一直深陷于父亲与世界、生存与文学、婚恋与文学等一系列二难困境,他的生命能量基本上消耗在竭力保持平衡和张力的斗争中。
卡夫卡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长期的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既源于现代犹太人对异质文化的一般兴趣,也出自卡夫卡个人无意识的深层心理需要。
卡夫卡中国文化情结的突出表现,见于他对清代诗人袁枚《寒夜》一诗的“着迷”。
《寒夜》一诗包含着生动而丰富的古代中国文化内涵,有可能为卡夫卡提供他所需要的心理图像。
他对《寒夜》一诗的“图像学”解读,充分反映了卡夫卡文学斗争的艰巨、微妙和复杂。
据此,后人有可能对卡夫卡的牺牲和贡献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卡夫卡;中国文化情结;袁枚《寒夜》西文现代文学和思想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卡夫卡之谜”,学界多年致力于破译于这一神秘之谜,留下卷帙浩繁的研究文献,以至形成一门炙手可热“卡夫卡学”。
1“卡夫卡之谜”原因既在文学,也在人生。
早有人指出:卡夫卡(1883-1924)的文学风格表面看来像是现实主义,“然而通过这现实主义表达出来的,却是一个秘密,或说得更准确些,是一个猜不透的秘密。
”2文学秘密的根源在于人生。
卡夫卡生前友人维利·哈斯写道:“卡夫卡的生命是由自我折磨、自我遣责、恐惧、甜蜜和怨毒、牺牲和逃避组成的巨大的漩涡”,俯视这个漩涡,足以令人晕旋。
3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卡夫卡心理深层存在着诸多症结和情结:失眠症,强迫症,神经症,婚恋综合症,患病情结,世界情结和父亲情结4,文学情结等。
一般人多半想不到,在上述症结和情结之外。
卡夫卡身上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情结:中国文化情结。
大约1921年左右,卡夫卡的青年友人雅诺施惊讶地发现,卡夫卡拥有德文本的《论语》、《中庸》、道德经》、《列子》和《南华经》,而且早已进行过长时间的深入研究:我深入地、长时间地研读过道家学说,只要有译本,我都看了。
卡夫卡的犹太性
犹太人 的特性或 犹太性 , 对犹太文 化个 体而言 , 是一种 普遍 的、 可剥夺 的精神感觉 , 不 一种 固存在 内心深 处的文化 情结 。首先就是流浪性 , 不断 的流浪史程构成了犹太 民族基
本 的 经 验 因素 , 以 犹太 散居 者 在 本 质 上 都 是 一 个 无 家可 归 所
姆斯 ・ 乔伊斯并称为 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 的先驱 和大 师。卡
夫卡就是 出生于捷克首都 布拉格 的犹太 商人家庭 。他 的作 品中的犹太 因素 以特定的方式被消解为文学 的构 因 , 呈现 出 犹太气质 。希伯来圣经传 统上把 宗教文学 相结合应 用于宗
遭到父母 姐妹 的拒绝。 弗朗茨 ・ 卡夫卡( 德文 :rn a ̄,8 3年 7月 3日 一 FazK fa 18 l
人 当中不是 自己人 。作为波希米亚人 , 他不完全 属于奥地利
人 。 -他 的这种身份危机感使得他 以“ ”3 变形” 的手法塑造 了
~
系列异化 了的形象。 对于希伯来 民族 最早 的文化 母题 “ 与予 ” 在 整个现 父 ,
还有一个倍受其 他欧美的犹太 作家认 同的论断 ,作 为犹太 “
人, 他在基督徒 当中不 是 自己人 。作为不 入帮会 的犹太 人 , 他在犹太人 当中不是 自己人 。作为会说德语的人 , 他在捷克
象成 了现当代 犹太 文学 的突出形象 。卡 夫卡《 变形记》 中的 主人 公就 是旅行推 销员 , 已经完全 无力胜 任 自己的工作 , 且
的流浪者 。其次 , 律法学说 , 塔 木德》 《 是一本犹太 人至死研
读 的 书籍 , 犹 太 教 口 传 律 法 的 汇 编 , 次 于 《 经 》 典 是 仅 圣 的
“共同体焚毁”之后:论卡夫卡的当代意义
2022年第1期(总第318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18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共同体焚毁 之后:论卡夫卡的当代意义曾艳兵ꎬ贾思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ꎬ北京100872)摘㊀要:卡夫卡的小说描绘了共同体的焚毁ꎬ预示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ꎮ卡夫卡一生似乎缺乏统一的坚定的宗教信仰ꎬ但他始终不缺乏对个人乃至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ꎮ这种关怀就是深藏于内心的 不可摧毁之物 ꎮ在卡夫卡那里ꎬ希望是有的ꎬ但似乎不在这个星球上ꎮ逃出地球ꎬ流浪地球ꎬ或者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ꎮ卡夫卡最终抛弃了一切ꎬ他选择了创作ꎬ因而拥有了最后的希望ꎮ卡夫卡的作品总是纠缠在死亡与自杀这些致命的问题上ꎬ正如卡夫卡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深陷其中一样ꎮ在卡夫卡看来ꎬ那些最有意义的书就是一些类似自杀的书ꎬ 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 ꎮ关键词:卡夫卡ꎻ 不可摧毁之物 ꎻ希望ꎻ死亡中图分类号:I106.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2)01-0144-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卡夫卡与中国文学㊁文化关系之研究 (17AWW002)作者简介:曾艳兵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贾思稷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ꎮ㊀㊀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㊁杰出学者㊁结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希利斯 米勒在«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一书中指出ꎬ研究卡夫卡作品和大屠杀小说责无旁贷ꎮ 卡夫卡的作品预示了奥斯维辛ꎬ凯尔泰斯的«无命运的人生»回应了卡夫卡ꎬ而莫里森的后奥斯维辛小说«宠儿»具有卡夫卡小说的特征(Kafkaesquefea ̄tures)ꎮ [1]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预示了大屠杀ꎬ是因为他的小说描绘了共同体的焚毁ꎮ卡夫卡的作品不仅预示了大屠杀ꎬ还预示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ꎮ当代欧洲著名哲学家南希在«无用的共同体»一书中写道: 现代世界最严峻㊁最痛苦的见证就是对共同体崩解㊁错位和焚毁的见证(thetestimonyofthedissolutionꎬthedislocationꎬortheconflagrationofcommunity)ꎮ [2]共同体的焚毁导致诸多人类灾难的出现ꎬ因此ꎬ重建共同体ꎬ或者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当代中国学者的使命和责任ꎬ也是当今全人类应当思考和关注的问题ꎮ在这种背景下阅读卡夫卡ꎬ或重新阅读卡夫卡ꎬ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ꎮ㊀㊀一㊁ 不可摧毁之物在 共同体焚毁 之后ꎬ人类最珍贵的就是共同的信心㊁信念和信仰了ꎬ用卡夫卡的话来说ꎬ就是人的内心的 不可摧毁之物 ꎮ卡夫卡认为ꎬ 人不能没有对自己内心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持久的信赖而活着ꎬ而无论是这种不可摧毁之物还是这种信赖也许都长时间地潜藏在他身上ꎮ这种潜藏的表达可能性之一是对一个自身上帝的信仰 [3]48ꎮ这种对 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持续不断的信赖 就是对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赖ꎮ在卡夫卡心中的上帝是存在的ꎬ虽然对于这个上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ꎮ卡夫卡的 自身上帝 不能说是什么ꎬ但一定是 不可摧毁之物 ꎮ1918年1月18日ꎬ卡夫卡在一则笔记中写道: 上帝说ꎬ亚当必将在吃知识之树的果子那天死去ꎮ按上帝的说法ꎬ吃知识之树的果子的结果是当场死亡ꎬ按蛇的说法(至少人们至此还能理解它)ꎬ其结果则是与上帝比肩ꎮ二者都以同样的方式表现为不正确ꎮ人没有死ꎬ而是变成有死亡的ꎬ他们也没有变得与上帝同等ꎬ但却获得了成为同等的不可或缺的能力ꎮ二者也以同样的方式441表现为正确的ꎮ不是人死去ꎬ而是天堂的人死去ꎬ他们没有成为上帝ꎬ但是得到了上帝的智慧ꎮ [3]58在亚当偷食知识之树的果子这件事上ꎬ一方面上帝和蛇所说的都不正确:亚当既没立即死去ꎬ也没有成为有上帝ꎻ另一方面上帝和蛇所说的又都正确ꎬ因为从此人必有一死ꎬ但人同时得到上帝的智慧ꎮ人虽有一死ꎬ但又可以思考死ꎮ正是因为有了死亡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ꎮ死亡是所有人都必须思考㊁关注和面对的问题ꎮ宗教的荒诞并不成为否定它的理由ꎬ反倒成为它存在的依据ꎮ因为按照卡夫卡的逻辑ꎬ上帝的逻辑和人的逻辑从来就不是一回事ꎮ克尔凯郭尔曾特别论述过亚伯拉罕的牺牲: 依世人的标准来看ꎬ上帝的要求既蛮横又不公正ꎬ而另一方面ꎬ世人的责任就是按照这种他无法理解的神的法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ꎬ哪怕是他从天上得不到丝毫的帮助也得如此 这就是卡夫卡信仰的另一面ꎬ而这正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城堡»的戏剧基础ꎮ [4]57-58从这个意义上说ꎬ宗教方面的胜利就意味人世方面的失败ꎬ反之亦然ꎮ 卡夫卡所写的全部故事都是关于一个问题的直接的想象的表达ꎬ这个问题就是:置身于这个世界的人类怎样才能调节自己的生活以便与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法律保持一致ꎬ这种法律的奥秘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确切地加以解释的ꎬ尽管看上去这些奥秘并不是什么奥秘ꎮ [4]565人类怎样与另一个世界的法律保持一致?后者与其说是法律问题ꎬ不如说是信仰问题ꎬ也就是 不可摧毁之物 的问题ꎮ卡夫卡一生似乎缺乏统一的坚定的宗教信仰ꎬ但他始终不缺乏对个人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怀ꎬ他对 不可摧毁之物 的坚信终其一生ꎮ卡夫卡写道: 心理分析学认为宗教的起源也无非在于单个的人的 疾病 之中ꎮ当然今天没有宗教的共同体ꎬ分支不计其数ꎬ而多半又局限于单个的人ꎮ [3]195在卡夫卡的心中ꎬ一方面没有上帝ꎬ另一方面又必须有上帝ꎮ这一点与他被认作具有血亲关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相似ꎮ上帝是什么ꎬ或者上帝是谁㊁谁的上帝或许并不重要ꎬ重要的必须有上帝ꎮ这个上帝就是 不可摧毁之物 ꎬ就是卡夫卡内心坚定的信仰ꎮ就宗教而言ꎬ对卡夫卡影响最大的当然还是犹太教ꎮ一直以来ꎬ犹太教就存在着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两股对立的潮流ꎮ理性主义试图通过哲学思辨来阐明犹太教信仰ꎬ而神秘主义则主张消灭自我ꎬ进而达到灵魂的飞升ꎬ强调的是内心体验ꎮ在卡夫卡的宗教观中ꎬ这两种潮流此消彼长ꎬ从未达到过和谐统一ꎬ任何一种潮流或者作为总体的犹太教显然并没有成为卡夫卡心中的 不可摧毁之物 ꎮ卡夫卡的 不可摧毁之物 应该另有所指ꎮ不可摧毁性 是卡夫卡思想的核心: 他的信仰观和人正论都是通过这一观念来表达的ꎮ人之不可摧毁ꎬ乃因为他有神性本质ꎬ神性包含在人受造之初的天堂状态即 原始性 之中ꎬ是每个人生命的基质ꎬ是人的潜在性和可能性ꎮ [5]卡夫卡认为: 不可摧毁性是一体的ꎻ每一个人都是它ꎬ同时它又为全体所共有ꎬ因此人际间存在着无与伦比的㊁不可分割的联系ꎮ [3]53这种不可摧毁性ꎬ就像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一部伟大的作品ꎬ既是特殊的ꎬ又是普遍的ꎻ既是唯一的ꎬ又是整体的ꎮ1918年2月25日ꎬ卡夫卡在他的笔记中写道: 并不是惰性㊁恶意ꎬ或笨拙 导致了我的失败ꎬ或者甚至都谈不上失败:家庭生活㊁友谊㊁婚姻㊁职业和文学ꎮ这里缺少的是立足之地㊁空气和法规ꎮ我的任务就是去创造这些ꎬ并不是为了补回过去损失ꎬ而是为了不失去任何东西ꎬ因为这一任务就像其他的任何任务一样有益 我不是像克尔恺郭尔那样被基督教的那只沉重的手指引着去生活ꎬ也不是像犹太复国主义者那样抓住了正在飞逝的犹太教袍的最后的衣角ꎮ我就是终点或开端ꎮ [3]74-75①卡夫卡既不是基督徒ꎬ也不是犹太教徒ꎬ但他也说不上是无神论者ꎬ因为他也总在祈祷ꎮ卡夫卡一方面在最大胆地怀疑ꎬ另一方面又在最虔诚地祈祷ꎮ卡夫卡是一个总在怀疑的祈祷者ꎮ他通过写作表现了他的怀疑ꎬ又通过写作实现了他的祈祷ꎬ因为 写作就是他的祈祷的方式 ꎮ卡夫卡一生都在追求无限和完美ꎬ这种无限和完美就是他的终极关怀ꎮ 他不是一位宗教作家ꎬ但他把写作变成了一种宗教ꎮ [6]写作就是他541①译文根据英译本略有改动ꎮ的终极关怀ꎬ就是他心中的 不可摧毁之物 ꎮ卡夫卡将写作当作自己的唯一财富ꎬ为此他甚至排斥生活ꎬ更是拒绝普通人的生活方式ꎬ 充满罪孽的失误ꎬ对生活的亵渎 ꎮ一方面ꎬ卡夫卡特别害怕死亡ꎬ因为卡夫卡都没有好好生活过ꎬ而死亡会终结他的创作ꎻ另一方面ꎬ卡夫卡必须拼命写作ꎬ而这种拼命又将他一步步逼向死亡ꎮ卡夫卡终其一生都在与他写作的障碍ꎬ诸如工作㊁恋爱㊁疾病做斗争ꎬ这种斗争惨烈异常ꎬ卡夫卡最终几乎葬身于此ꎮ然而ꎬ这种斗争又是卡夫卡创作的主题ꎬ他总是从这种斗争中汲取力量和灵感ꎮ这种斗争最后便成为了卡夫卡写作的对象和意义ꎮ生命㊁斗争㊁写作ꎻ写作㊁斗争㊁死亡ꎬ结局就是终点ꎮ1922年1月23日ꎬ卡夫卡对自己短暂的一生作了概括: 在我这一边ꎬ我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生活方式荡然无存了ꎮ我好象同其他所有的人一样ꎬ有了一个圆心ꎻ我也好象同其他所有的人一样ꎬ得先走出一条半径来ꎬ然后按这条半径ꎬ划一个美妙的圆圈ꎮ可是我并没有这么做ꎮ我总是在刚走完助跑线㊁开始走半径的时候ꎬ就不得不停下脚步来ꎮ 卡夫卡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ꎬ他感到自己一无所获ꎮ 我以刚开始走的那条助跑线为半径ꎬ划了一个圆圈ꎬ以上那些事情在这个圈子里凝固了ꎮ我也不可能作任何新的尝试了ꎬ我已上了年纪ꎬ什么神经衰弱等毛病ꎬ我都无所谓了ꎮ我也知道ꎬ再作任何努力也是白费ꎬ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ꎮ [7]卡夫卡一生执念于写作ꎬ这就是他的生命之中的 不可摧毁之物 ꎬ即便在生命的最后ꎬ卡夫卡委托朋友布罗德焚毁他的手稿ꎬ但有些已经发表的作品ꎬ并不在卡夫卡焚毁计划之列ꎮ卡夫卡对他的作品㊁人类和世界仍然抱有希望ꎮ㊀㊀二㊁ 无限多的希望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㊁评论家伊格尔顿在2015年出版了«不乐观的希望»(Hopewith ̄outOptimism)一书ꎮ伊格尔顿在这本书的书名上借用了卡夫卡的表达方式ꎮ卡夫卡的朋友布罗德在卡夫卡去世后撰写的«卡夫卡传»中写道ꎬ有一次他问卡夫卡: 还有希望吗? 卡夫卡说: 哦ꎬ很有希望ꎬ很大希望ꎬ但不是对我们来说ꎮ 伊格尔顿随后解释道: 卡夫卡的意思很隐晦ꎬ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他指上帝在倒霉的时候创造了宇宙ꎬ当时他因消化不良而情绪低落ꎬ很容易地ꎬ可能确实如此容易地创造了其他宇宙ꎬ在别处造了无数宇宙ꎬ那里希望明显还在ꎮ所以我猜想从那个角度看还是有某种希望的ꎮ [8]关于这段对话ꎬ伊格尔顿的引文或者译文还不够准确ꎮ关于上帝 因消化不良而情绪低落 说法ꎬ并不可靠ꎮ这段对话原文见于布罗德撰写的«卡夫卡传»ꎮ1920年2月28日ꎬ卡夫卡对布罗德说: 我们是上帝头脑中涌现的虚无主义思想ꎮ 布罗德随后引证了诺斯替教关于世界的恶创造者德米乌尔根关于世界是上帝的原罪的学说ꎮ卡夫卡说: 不对ꎬ我相信ꎬ我们不是上帝急剧的堕落(aradicalrelapseofGod s)ꎬ而是他的一次恶劣情绪ꎬ一个糟糕的日子ꎮ 布罗德问: 那就是说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存在着希望啰? 卡夫卡微笑着说: 许多希望 对上帝 无限多的希望 但不是对于我们ꎮ [9]①有关人类的命运和前途ꎬ我们究竟有无希望?在卡夫卡看来ꎬ希望是有的ꎬ但与我们无关ꎻ上帝是有的ꎬ也与我们无关ꎮ存在着无限多的希望ꎬ但却不在这个世界之内ꎬ而在这个世界之外ꎮ卡夫卡说: 我仅仅就我自己而言ꎮ拿我来说ꎬ如果我置身于自由之中ꎬ就比如将要到来的拯救会带给我们的那种自由ꎬ我将几乎无法忍受ꎬ或者说ꎬ我真的无法忍受ꎬ因为我现在坐在监牢之中ꎮ当然ꎬ我并非追求监牢生活ꎬ而只是笼统地希望离开一切ꎬ也许到另一个星球上去ꎬ先到另一个星球上去再说ꎮ可是那儿的空气是能够呼吸的吗?我是否会像在这监牢里一样不至于窒息而死呢?这么看来ꎬ我即使追求监牢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ꎮ [3]216-217在卡夫卡那里ꎬ希望似乎不在这个星球上ꎮ逃出地球ꎬ流浪地球ꎬ或者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ꎮ卡夫卡的寓言或者预言甚至成为当今科幻小说家创作的源泉ꎮ科幻小说家刘慈欣 其实 不小心 读过卡夫卡的所有中文译作 [10]ꎮ当641①在这里ꎬ aradicalrelapse 译成 急剧的堕落 似有不妥ꎬ译成 旧病复发 或者如同克尔凯郭尔所说的 致命的疾病 ꎬ应该更为合适ꎮ然ꎬ有时候希望甚至都不是重要的ꎬ重要的是绝望ꎬ希望就是放弃希望ꎬ献身于生活ꎮ卡夫卡说: 只要绝望ꎬ放弃一切希望就足够了ꎬ这不是什么冒险ꎮ延续ꎬ献身于生活ꎬ表面上看似乎无忧无虑地一天一天过日子ꎬ这才是冒风险的勇敢行为ꎮ [3]337希望无限多ꎬ但不在人间ꎮ卡夫卡的这种说法我们甚至在古希腊神话中也能找到例证ꎮ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先知先觉者ꎬ是智者的象征ꎮ他从奥林波斯山上盗走天火ꎬ带给人间ꎮ宙斯则命令火匠之神赫淮斯特斯制造了一个美丽的女人潘多拉ꎬ并派他去找普罗米修斯的弟弟ꎬ也就是后知后觉者厄庇墨透斯ꎮ弟弟不听哥哥的警告ꎬ收下了潘多拉ꎮ潘多拉打开了宙斯不怀好意送给厄庇墨透斯的匣子ꎮ于是ꎬ灾难㊁疾病ꎬ特别是瘟疫以及那些人类闻所未闻的东西顿时飞散人间ꎬ待潘多拉急忙关上匣子时ꎬ却将人类的希望永远锁在了箱底ꎮ希腊神话告诉我们:希望不能说没有ꎬ但却与人类无缘ꎮ2020年年初以来ꎬ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蔓延ꎬ夺走了几百万人的性命ꎬ或者就是印证ꎮ经历这一灾难ꎬ几乎所有人对失望㊁无望㊁绝望和希望都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ꎮ人类究竟是否还有希望?在卡夫卡看来ꎬ这个世界不过是上帝情绪不好时的创造物ꎬ是上帝糟糕日子的产物ꎮ如此一来ꎬ我们不禁要问:上帝也有情绪ꎬ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上帝也有糟糕的日子?那么ꎬ这个上帝与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同呢?这岂不是一个十分可疑的上帝吗?这个上帝果真是上帝吗?假若上帝是可疑的ꎬ那么ꎬ有关上帝的产物ꎬ即所谓希望也就是可疑的ꎮ如果上帝的希望是可疑的ꎬ那么人类的希望就变得有可能了ꎬ只是这个希望也许并不那么乐观ꎮ这就是伊格尔顿所说的 不乐观的希望 ꎮ克尔凯郭尔是指引卡夫卡的一颗闪亮的明星ꎮ1917年10月ꎬ卡夫卡在给奥斯卡 鲍姆的信中写道: 克尔恺郭尔是照耀在我几乎不可企及的地区上空的一颗明星ꎮ [11]2401918年3月卡夫卡在致马克斯 布罗德的信中继续写道: 我大概是在克尔恺郭尔那里迷了路ꎮ 婚姻是他的主要问题 这是我在«非此即彼»㊁«恐惧与颤栗»中读到的ꎮ 现在克尔恺郭尔老是出现在我的头脑中ꎬ无论我在什么地方干别的什么事ꎬ总是不能够完全脱离与他的联系ꎮ 在性情上ꎬ我同他有些相似ꎬ«克尔恺郭尔和她»那本书写得很明白ꎮ克尔恺郭尔是和我同住一屋的邻居ꎬ他变成了一颗闪亮的明星ꎮ对此ꎬ我不仅有赞叹之意ꎬ而且也有一丝淡淡的同情 ꎮ克尔恺郭尔对普通的人视而不见ꎬ而是在云彩上画起了一幅阿伯拉罕的像ꎮ [11]295-296①1849年ꎬ克尔凯郭尔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致死的疾病»ꎮ在书中ꎬ克尔凯郭尔提出 致死的疾病 就是绝望ꎮ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ꎬ就是违抗绝望或反抗绝望ꎮ克尔凯郭尔违抗绝望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卡夫卡ꎮ亚伯拉罕 燔祭献子 的故事表明了亚伯拉罕无条件服从上帝的虔诚性格ꎮ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一书中这样评价亚伯拉罕: 他没有怀疑ꎬ没有痛苦的左顾右盼ꎬ没有用他的祷告去向上天挑战ꎮ他深知正是上帝这全智全能者在考验他ꎮ他深知这是能向他要求的最艰难的献身ꎬ但他也深知当上帝提出要求之时就不会有什么献身是过分艰难的 于是他拔出了刀子ꎮ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ꎬ真正的信仰是信仰骑士的信仰ꎬ而真正的信仰骑士是这样的: 他饮尽深植在无边弃绝中生活的悲哀ꎬ他知道无限者的幸福ꎬ他感受到了抛弃一切㊁抛弃那世上最珍贵的东西的痛苦 ꎮ他永恒地放弃了一切ꎬ却依靠荒诞又重新赢回了一切ꎮ [12]克尔凯郭尔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一切ꎬ他赢得了他的信仰ꎻ卡夫卡也最终抛弃了一切ꎬ他选择了创作ꎮ克尔郭凯尔和卡夫卡拥有了最后的希望ꎮ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表达或透露出这种 不乐观的希望 ꎬ长篇小说«城堡»可谓最为典型ꎮ这是一部有关荒诞㊁绝望和希望的小说ꎮ加缪说: 卡夫卡同他的上帝争执道德上的伟大㊁启示㊁善与一致性 但只是为了更热切地投入他的怀抱ꎮ荒诞被认识了并被承认了ꎬ人只有听其自然ꎬ我们从这一刹那知道ꎬ它不再是荒诞了ꎮ [4]111在加缪看来ꎬ荒诞一旦被认识并被超越ꎬ人们也就超741①译文根据英译本略有改动ꎮ越了荒诞ꎮ人类的希望也就在这里ꎮ西蒙 德 波伏瓦(SimonedeBeauvoir)说: 我们还不完全明白ꎬ我们为什么感觉到他的作品是对我们个人的关怀ꎮ福克纳ꎬ以及所有其他的作家ꎬ给我们讲的都是遥远的故事ꎻ卡夫卡给我们讲的却是我们自己的事ꎮ他给我们揭示了我们自己的问题ꎬ面对着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ꎬ我们的得救已危在旦夕ꎮ [13]卡夫卡讲述的是我们自己的事ꎬ我们自己的问题ꎬ我们已经深陷灾难之中ꎬ危在旦夕ꎬ但并不是不可能得救ꎮ萨特(Jean-PaulSartre)说:卡夫卡成功地揭示了世界的苦难的本质ꎬ表现了挣扎在生活的旋涡中的人类ꎬ对于希望和自由的无限渴望和追求以及这一追求的最后的幻灭ꎮ [14]人类在苦难中挣扎ꎬ对希望无限渴望ꎬ在追求中幻灭ꎬ在幻灭中追求ꎬ周而复始ꎬ以至于无穷ꎮ如果将法国著名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与卡夫卡相比ꎬ 普鲁斯特已经表现了最低限度的希望ꎬ低于这种限度的希望是不存在的ꎮ但是卡夫卡却往下走得更远ꎬ远了很多ꎻ然而还闪烁着一线希望ꎬ那就是只要他在ꎬ就还不是完全的黑暗 [15]ꎮ只要人类社会不是完全黑暗ꎬ就总会有一丝希望ꎮ㊀㊀三㊁ 高度把握自己的死亡莫里斯 布朗肖在«文学空间»(L Espacelittéraire)中ꎬ分析了卡夫卡与其所处的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ꎬ这种冲突会导致死亡ꎬ甚至自杀ꎮ布朗肖写道: 卡夫卡深深地感到艺术是对死亡的感受ꎬ因为死亡是那种极端ꎬ谁能把握住死亡ꎬ谁就能高度地把握自己ꎮ [16]死亡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点ꎬ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终极的问题ꎮ正是死亡显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ꎮ 谁能把握住死亡ꎬ谁就能高度地把握自己 ꎬ把握自己就是把握自己的死亡ꎮ法国著名作家加缪认为ꎬ哲学的根本就是判断人生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ꎮ如果世界和人生是荒诞的ꎬ那就根本不值得经历ꎻ如果人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ꎬ那就不是荒诞的ꎬ因而是值得经历的ꎮ但是ꎬ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呢?人生没有先验的价值和意义ꎬ否则就是 本质先于存在 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人走完自己的一生之后方可获得ꎬ这就是 存在先于本质 ꎮ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ꎮ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ꎬ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ꎮ其他问题 诸如世界有三个领域ꎬ精神有九种或十二种范畴 都是次要的ꎬ不过是些游戏而已ꎻ首先应该做的是回答问题 生命的意义的问题是诸问题中最急需回答的问题ꎮ [17]自杀还是不自杀?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ꎮ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也就是人的存在的终极的问题ꎮ2013年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维克多 布朗伯特教授出版了«死亡滑过指尖»(MusingsonMor ̄tality:FromTolstoytoPrimoLevi)一书ꎬ论述了八位西方现当代作家对死亡的描述和思考ꎮ在第三章 卡夫卡:在永恒的当下的死亡之旅 中ꎬ布朗伯特写道: 他(卡夫卡)的作品始终在揭示人类的弱点ꎬ向读者展示生活中死亡是多么倔强ꎮ此外ꎬ这些作品在死亡与写作之间建立了一种必要的联系 这些幻想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疾苦㊁无尽的愧疚㊁深深的挫败感和自杀的冲动ꎮ死亡反而成了期待中的解脱ꎬ现实则让这些主人公在走向死亡的旅程总饱受磨难ꎮ [18]11卡夫卡的作品总是纠缠在死亡与自杀这些致命的问题上ꎬ正如卡夫卡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深陷其中一样ꎮ卡夫卡认为ꎬ 死亡不是时间概念上的结束ꎬ不是会很快到来的 消逝 ꎬ而是一直存在于当下的永恒痛苦 不是真正的死亡ꎬ而是一种永恒的垂死状态ꎮ死神的驳船无情地游弋在日常琐碎生活的大海上ꎮ格拉库斯身上体现了卡夫卡最深沉的恐惧 永恒的垂死的痛苦ꎮ [18]61-62这里提到的格拉库斯是卡夫卡短篇小说«猎人格拉库斯»(TheHunterGracchus)中的同名主人公ꎮ该小说写于1917年ꎮ一只小船驶入码头ꎬ两条汉子从船上抬下一副躺着一个人的担架ꎮ在船主的带领下ꎬ他们来到一幢三层的黄楼前ꎬ走了进去ꎮ一位头戴饰有黑纱的大礼帽的绅士模样的男子来到门前ꎬ敲门进去ꎮ在二楼的房间里ꎬ担架上 躺着一个男人ꎬ头发和胡子像野地里的杂草一样ꎬ乱糟糟地长在了一起ꎬ皮肤黝黑ꎬ看上去像个猎人ꎮ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ꎬ紧闭双目ꎬ似乎毫无气息 ꎮ那位先生走向担架ꎬ跪下来祈祷ꎬ在众841人离开房间后ꎬ担架上人睁开眼睛问道: 你是谁? 来人答道: 里瓦市市长(ThemayorofRi ̄va)ꎮ 躺在担架上人说: 我就是猎人格拉库斯ꎮ 猎人说ꎬ许多年以前ꎬ他在德国的黑森林里追捕一只羚羊ꎬ从悬崖上摔死了ꎮ不过ꎬ 在一定程度上我还活着ꎮ我的死神之舟迷了航 我的小船却从此航行在尘世的河流上ꎮ就这样ꎬ原来只想生活在山区的我ꎬ死后竟然周游世界各国ꎮ 死后的猎人躺在船上本来是要去彼岸世界的ꎬ但船迷了航ꎬ这究竟是谁的错呢?大声呼救是没有用的ꎮ猎人并不想继续呆在里瓦市ꎬ 我的小船没有舵ꎬ只能随着从冥府最深处吹来的风行驶ꎮ [19]20世纪美国著名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莱昂内尔 特里林(LionelTrillingꎬ1905 1975)说: 任何读过这篇小说的人几乎都会说ꎬ或许心烦意乱地大声抱怨ꎬ 它究竟在说什么?这奇怪的叙述究竟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 [20]118迷惘之后一定觉得ꎬ这篇小说一定是有意味的ꎬ它与人的精神和命运有关ꎮ它使我们想起某些广为人知的古代神话ꎮ譬如古希腊阿多尼斯的神话㊁古埃及 死亡之舟 的神话㊁奥西里斯(Osiris)的神话等ꎮ在宗教研究领域ꎬ阿多尼斯和奥西里斯常常被视为耶稣的前身ꎮ但是ꎬ 卡夫卡小说中已死的猎人可被看做一个绝望的耶稣ꎬ他没有重生ꎬ不论是 另一个世界 的掌管者ꎬ还是这个世界的人类ꎬ都永远不会 接受 他 ꎮ当然ꎬ猎人也许是耶稣ꎬ也许就是人类自身ꎬ也许就是卡夫卡自己ꎮ读者阅读小说后会产生这样一种效果: 使我们有一种囚禁在平庸和烦琐之中的无助感ꎮ但ꎬ如果我们也曾体验过人生的空虚和无意义ꎬ如果我们也曾遭受胁迫之痛ꎬ也就是我们的意志不是我们自己的ꎬ或意志终止发挥作用ꎬ那么ꎬ我们几乎无法抵挡卡夫卡对人之存在的可怕想象的力量ꎮ [20]122猎人格拉库斯意外死亡之后ꎬ他的幽灵四处飘荡ꎬ很长时间都无法进入天堂或到达彼岸世界ꎬ然而他深知ꎬ死神无论早晚都会降临ꎮ格拉库斯在走向死亡ꎬ他等于在慢性自杀ꎬ他在死亡的航程中漫游ꎮ死亡航程的长度意味着人的有限性的长度ꎬ而在这有限的长度中自杀者亦能选择自主能动性和自由意志ꎮ作为 有限的主体 的人必然会面对个体生命的终结ꎬ但他可以选择终结的方式ꎬ甚至可以选择终结的时间ꎮ这种选择就是自杀ꎮ 人类行为中还有什么比自杀更特殊的呢? [21]在卡夫卡看来ꎬ 一个人只能扔掉他确确实实占有的东西ꎮ我们可以把自杀看作是过分到荒唐程度的利己主义ꎬ一种自以为有权动用上帝权力的利己主义ꎬ而实际上却根本谈不上任何权力ꎬ因为这里原本就没有力量ꎮ自杀者只是由于无能而自杀ꎮ他什么能力也没有了ꎬ他已经失去了一切ꎬ他现在去拿他占有的最后一点东西 [3]337ꎮ像卡夫卡笔下的猎人格拉库斯一样ꎬ卡夫卡经常想象自己的死亡ꎬ并萌生自杀的念头ꎮ卡夫卡甚至认为ꎬ那些最有意义的书就是一些关于自杀的书ꎮ1904年卡夫卡在致奥斯卡 波拉克的信中写道: 我们需要的书是那种对我们产生的效果有如遇到一种不幸ꎬ这种不幸要能使我们非常痛苦ꎬ就像一个我们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人的死亡一样ꎬ就像我们被驱赶到了大森林里ꎬ远离所有的人一样ꎬ就像一种自杀一样ꎬ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ꎮ [7]26自此以后ꎬ卡夫卡在日记和书信里经常提及自杀ꎮ1911年卡夫卡因为家族石棉厂的问题与家庭发生矛盾ꎬ随后矛盾逐渐升级ꎬ卡夫卡一度想到了自杀ꎮ1912年3月卡夫卡写道: 前天由于工厂的事受到指责ꎮ一个小时后躺在长沙发上想着从 窗户 跳出去ꎮ [7]2141912年10月7日ꎬ卡夫卡在一封给布罗德的信中ꎬ再次表达了自杀的想法:㊀㊀我清楚地意识到ꎬ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在大家入睡以后从窗口跳出去ꎻ要么在以后的两周内每天去工厂ꎬ去妹夫的办公室 我没有跳窗ꎬ诱惑我写这封抉别信的力量也并不太强 同时我也想到ꎬ比起我继续活下去ꎬ我的死亡对中断我的写作更具有决定性意义[11]132-133ꎮ卡夫卡不仅自己想到自杀ꎬ他的小说中的人物也常常以自杀结束生命ꎮ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等深刻地反映了卡夫卡的自杀想象与自杀冲动ꎬ从而完成了卡夫卡对死亡问题及终极关怀的想象和思考ꎮ当然ꎬ卡夫卡的自杀臆想并不能等同于卡夫941。
犹太人问题的来源
犹太人问题的来源点击上方'中大博研'↑免费申请试听课程!所谓反犹主义并非历来就有,其本身有着基督教古老文化传统上的渊源。
犹太人,即西伯来人,属于“闪米特人”(闪族)。
闪米特人的范围很广,包括埃及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以及吉普赛人。
从这个意义来说,今天的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其实是非常近的亲戚,但是目前确实对头,水火不容。
2500多年以前,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一起居住在今天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地区。
但是众所周知,中东是各种教会势力汇集的地方,犹太人的国家由于过小而遭到周边后起强国的轮番攻击,并最终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灭。
由此,犹太人就开始了他们的流散史。
失去了祖国的“巴比伦之囚”的犹太民族漂泊流浪,客居他乡,后又作为各个国家客居的少数民族而顽强地生活下来,至今也有2600年了。
进入大流散时期的犹太民族犹太人虽一无所有,但他们却带来了最重要的一件东西——宗教,即犹太教。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
犹太教于公元前1800年亚伯拉罕时代被创立,后又经雅各、摩西等人的加工最终于公元前13世纪定型。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就已经有自己的宗教,所以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就连基督教也是从犹太教中派生出来的。
但是最终犹太教和基督教却互相敌对,这又是为何?犹太教的教义有其特殊的意义,虽然犹太民族自身在现实生活之中到处流浪,经受许多苦难,但是他们自身相信这是由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一切的苦难只是上帝给予的考验罢了。
因此,根据犹太教的教义,最终得救的只有现今受苦受难的犹太人。
当时有位犹太教徒名叫耶稣,他提出既然犹太教能让遭受苦难的犹太人最终得救,那为何不能普照于全人类,让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得救。
于是耶稣便向非犹太人传教,从而违反了犹太教只能在教内传播的规定,从而遭到迫害,被钉上十字架。
被钉在十字架的耶稣犹太教的救世主是“弥赛亚”,即希伯来语中的上帝,并且相信虽然弥赛亚现在还没来但终有一天会来解救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2011-11-01【原文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原刊期号】20054【原刊页号】97~104【分类号】J4【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601【作者】胡志明【作者简介】胡志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胡志明(1956- ),男,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
犹太教的“原罪”论与基督教的不同,体现了两个宗教信仰体系之间的差异。
卡夫卡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犹太化的情感心理结构。
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和世界图像的理解,两个宗教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卡夫卡对于自身的犹太文化底蕴的自觉有1个逐渐明晰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卡夫卡/原罪观/犹太性/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正文】卡夫卡遗著的1位编者艾里希・海勒指出:“(卡夫卡的)作品在整整1个时代里都是1个谜。
”[1] (P177)其原因就在于卡夫卡作品的多义性,甚至无解性。
人们对他笔下的人物何以会有如此行状,或者何以遭此罪孽的缘由,往往深感困惑与惘然:1方面,卡夫卡笔下的“K们”与生俱来的罪性似乎都明明白白,另1方面,我们却无从为其定性和解释。
追根溯源,关键在于卡夫卡为其笔下人物进行定位的“原罪”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原罪”说,两者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
“卡夫卡关于原罪的理解,映现出1种犹太人的关于人的本性、他与世界的联系和他跟上帝的关系的理解方式。
”[2] (P91)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西方文化视为“两希”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进而把“犹太――基督教文化”视为1个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而作为犹太教与基督教教义核心之1的“原罪”之说,又同是源自《圣经・旧约》中的《创世记》,所以人们更是忽略了两者间实质上存在的根本差异。
事实上,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产生背景、流传方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不相同,故而这两大宗教1系列宗教理念及其相关的体悟、解读及思维的方式,特别是关于“原罪”的理解与体验,自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和尖锐对立的。
两千年前作为犹太教1个分支教派的基督(教)运动,源起于西元纪年之前发生于犹太民族中的“弥赛亚运动”。
当时的犹太教先知和祭司为了激励备受亡国离散之磨难的犹太民族,便到处宣扬,大卫王的1个后裔将会作为“人子”,肩负着上帝的嘱托来到人间,以“受膏者”(即“弥赛亚”)的身份,帮助犹太民族重建1个人间“王国”。
部分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人则开始宣称,他们那个教派的领袖、拿撒勒的耶稣就是上帝之子,就是“弥赛亚”(希腊语即“基督”)。
这1说法显然危及着耶路撒冷犹太教上层祭司贵族们的权势和威望,所以他们协助罗马帝国犹大行省总督彼拉多逮捕了耶稣,并把他钉上10字架处死。
耶稣的追随者们却将耶稣进1步神化,称其死后第3天便已神奇地“复活”了;并把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之举,解释为是在替人类始祖的后代们进行赎罪的神圣“事件”。
耶稣的“肉身成道”,改造了人类的“原罪”属性,人们的灵魂才有可能在死后获得拯救,通过“末日审判”,重返“天国”。
1场本来意在促使犹太民族进行文化自救的“弥赛亚运动”,至此却演变为1场遍及整个罗马帝国版图、并深入到各受压迫民族的普世性的“基督教运动”。
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这1宗教、历史的“事件”,在两大宗教之间种下了世代相传的夙怨,“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告知,又把我们赶出去。
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当年保罗对其门徒如是说(《圣经・新约・帖撒罗尼迦前书》)。
犹太人大离散的遭遇则被认为是“由于犹太人拒绝过去的1个弥赛亚而受的对于民族的天罚”。
[3] (P190)罗素也曾说:“基督教对同时代的犹太人早就抱着敌对态度。
公认的见解是上帝曾和先祖、先知等圣者讲过话,预言基督的来临;但基督降世后犹太人却不承认他,因此须把他们视为恶者。
”[4] (P403)其实这夙怨之源在于两大宗教信仰体系在深层次上的严重对立。
这种对立固然与耶稣殉难“事件”直接相关,其中重要的并不在于耶稣是否遇难,或者说这1“事件”是否属实,而是在于基督教教义围绕着被神话化的`耶稣殉难“事件”,生成了1个与犹太教截然不同的信仰体系。
公元325年基督教世界性主教大会上制定了“尼西亚信经”,标志着基督教运动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体系。
尽管基督教把犹太教的《圣经》也放在自己的《圣经》里,以示其承认了与犹太教的承继关系。
然而,“旧约”(Old Testament)与“新约”(New Testament)的区分则表明,虽然“基督教并不是犹太教的否定,却是以犹太教为虚影的实体”[3] (P208),把犹太圣教史淡化为1种间接性的文化背景。
其中特别强调了,由于耶稣殉难“事件”,希伯来人的先祖亚伯拉罕与上帝所缔结的“契约”已经“陈旧”过时了;从西历纪元开始,神人之间形成了1种全“新”的契约关系。
人子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以“肉身成道”代替人类赎还了因始祖“偷吃禁果”而招致的属于全体性的那部分“原罪”,此后凡信奉“基督”的人只需通过禁欲来清赎那些属于个体性的“原罪”,其死后的灵魂就能经过“末日审判”,重返天堂。
基督教“新约”把犹太教信仰的(犹太)民族性特征改变为普世性与个体性的同时,也置换了“原罪”的实质涵义:犹太教强调的是原罪之“举”(偷吃禁果之行为),基督教则突出原罪之“欲”(偷吃禁果之冲动)。
由于“原罪”重心的变化,人的“赎罪”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神――人间新的关系的建立,这就是基督教的“新约”。
根据“旧约”,人之赎罪重在规约人的行为,所以犹太教特别强调恪守“律法”的重要性;依据“新约”,基督徒主要是忏悔与禁“欲”;同时由于耶稣的以身作则,示范了1种“赎罪――获救”的经典模式,所以对于基督徒来说,现实生命的存在只属于禁欲“赎罪”阶段,而“获救”并重返天国,只能是生命“死亡”之后的事。
原先犹太教中作为对于“原罪”最严厉的惩罚形式“死亡”,对于那些执迷于“原罪”、背弃“律法”之人,上帝所施行的最严厉的惩治,就是将其“治死”,从“挪亚方舟”所遭遇的泛滥了40天的大洪水(《旧约・创世记》),到西奈山下所颁布的“摩西10诫”(《旧约・出埃及记》),都表明人的违背诫命之罪将直接招致死亡。
而到了基督教信仰里,死亡不仅与“原罪”脱钩了,而且还成了德行之人“成圣”之旅。
这在犹太教信仰中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在“《旧约》中记载的犹太人的圣教历史,是1部充满负罪感的苦难史,祖先和国人对上帝的不诚始终像梦魇1般笼罩在犹太人头上,形成了1种比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因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获罪)沉重得多的原罪感。
”[5] (P115)人们认可“原罪”的前提,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否则人们或许无须在意“原罪”了。
正是基于这1理解,卡夫卡才如此说:“我们之所以有罪,不仅是由于我们偷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子,而且也由于我们还没有吃生命之树的果子。
有罪的是我们所处的境况,与罪过无关。
”[6] (P11)人们或许以为,卡夫卡的箴言只是其灵感偶得,与犹太教信仰不期巧合,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卡夫卡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西方化”了。
卡夫卡生活在1个欧洲犹太人纷纷被同化和改宗的时代,而且他对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表现得极为冷淡,尽管自己的密友马克斯・勃罗德也是这1运动的积极推进者。
勃罗德曾“试图改变卡夫卡,使他认识到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必要性,结果是徒劳的”,两人唯1的1次争吵就是为此发生的。
[7] (P112)早年的卡夫卡对于犹太文化,特别是对犹太教很不虔敬,他后来坦诚地承认:当时“只要我在教堂里……在那漫长的好几个小时中我不停地打呵欠和打瞌睡……”[8] (P263)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包括他生前发表的和身后由马克斯・勃洛德整理出版的,其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犹太”字样;他对希伯来语知之甚少,直至1917年他才让人教他学习这种语言,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才似乎对犹太文化传统产生了兴趣。
上述事实足以证明卡夫卡与犹太文化应当是1种相当疏离的关系。
所以西方有学者曾断言:“他(卡夫卡)1直保持着做1个(犹太世界的)局外人”。
[9] (P5)表面上看卡夫卡确实已经非常“西方化”:自称是“标准的西方犹太人”,在学校里接受的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教育;在生活或创作中,操持的就是德语。
然而,我们不要忽视犹太家庭生活对于他情感结构的塑型和思想性格的根影响。
1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和承继,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和家庭生活这两个渠道实现的,而对于1直处于大离散中、既无国家又无乡土的犹太民族来说,其民族文化传统所以能够顽强而完整地流传至今,根源就在于他们保持着犹太民族特有的宗教化的家庭生活模式。
如果说,在西元纪年之前的犹太人比较强调“托拉”(即“摩西5经”)对于民族整体生存方式的规约和引导,那么当“大流散”成为他们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生活现实时,犹太人就非常现实地对自己的(宗教)生活方式实施了重大的改造,通过1部250万字的《塔木德》,犹太人不仅把《圣经》中的教义诫命阐释得更加具体可行,而且将它与家庭生活直接融为1体,使每个人能够从最基本的家庭生活里无时无刻地受到犹太文化传统的熏陶;每个人在完成家庭角色时,其实也是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宗教使命。
“犹太人信仰上帝是和家庭联系在1起的。
”[10] (P16)“使犹太人得以生存下来的正是他们那种对家庭观念的挚信,在他们心目中,家庭既是体验人生的场所,又是属尽传宗接代义务的完美形式。
”[11] (P18)家庭成了犹太民族传承其文化传统的最根本的方式和渠道,家庭生活与其宗教生活浑然1体。
所以“Judaism并不认为自己是1种宗教,它把自己看作为由上帝与以色列立约关系而产生的教导和戒律……1种力求在道德上把每1种人类行为转变为1种同上帝进行沟通的生活方式。
”[12] (P134)[NextPage] 卡夫卡身上的犹太文化烙印,来自其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