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食品发酵工艺学
![食品发酵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488df40b4e767f5acfceed.png)
名词解释1. 发酵工业:经纯种培养和提炼精制获得的成分单纯、无风味要求的产品的生产过程叫发酵工业。
如酒精、抗生素、柠檬酸、氨基酸、酶、维生素、某些色素等。
2. 酿造工业:经自然培养、不需提炼精制、产品由复杂成分构成并对风味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或调味品的生产过程。
如黄酒、白酒、清酒、葡萄酒、酱油、醋、腐乳、豆豉、面酱等。
3. 发酵食品:指经过微生物(细菌、酵母和霉菌)或酶的作用,使加工原料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而制成的具有独特风味和特有风格的食品。
4. 白酒:以曲类、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利用粮谷或代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调制而成的蒸馏酒。
5. 酒度:白酒中酒精容量的百分比,也就是酒精的含量。
6. 大曲:大曲酒的糖化发酵剂。
以小麦或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经破碎、加水拌料、压成砖块状的曲坯后,再在人工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风干而制成。
7. 小曲:也称酒药、白药、酒饼等,是用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自然培养或接种曲母,或接种纯粹根霉和酵母,然后培养而成8. 黄酒:黄酒是以大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或高粱为原料,经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的各类低酒度(15%)酿造酒9. 煎酒:利用加热的方法将黄酒中的微生物杀死和破坏残存的酶,使黄酒稳定,同时促进黄酒老熟和部分溶解蛋白质凝聚使黄酒更清亮透明的过程。
10. 啤酒:啤酒是以大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 饮料酒11. 自然选育: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变异,通过分离、筛选,排除劣质性状的菌株,选择出维持原有生产水平或具有更优良生产性能的高产菌株(目的:保持菌种优良性状的稳定性,尽量减少变异或降低变异退化速度,获得纯种微生物。
)12. 诱变育种:人为地、有意识地将对象生物置于诱变因子中,使该生物体发生突变,从这些突变体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株的过程。
发酵工程 第二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讲解
![发酵工程 第二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dcfcf0d360cba1aa911da92.png)
种类:分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及半知菌 类,目前已知的酵母菌有56属,大约500多种, 与其他类群比,种类要少得多。
分布:酵母菌主要分布在含糖质较高的偏酸 性环境,诸如果品、蔬菜、花蜜和植物叶子上, 特别是葡萄园和果园的土壤中,因而称为糖菌 (Sugar fungus)。
裂殖酵母
5. 担子菌——蘑菇(mushroom)
6. 藻类
许多国家已把藻类作为人类保健食品和饲料。 螺旋藻
可通过藻类将CO2转变为石油;国外还有从“藻 类农场”获得氢能的报道。
三、工业微生物的来源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 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从发酵制品中分离目的菌株 自然界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菌种选育:自然选育、人工诱变、原生质体融 合、基因工程改造
第一节 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菌种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多种多 样的微生物,它们和我们 的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已知微生物约有10万种,分布在以下各界中:
原核生物界:例如细菌、蓝藻 真菌界:例如酵母菌 原生生物界:例如草履虫、变形虫 病毒:例如艾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能在廉价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目的代谢产物产量高 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满足代谢控制的要求 抗噬菌体和杂菌的能力强 遗传性状稳定,菌种不易变异退化 发酵过程产生泡沫少 对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不作为碳源利用 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
如何在后续的操作中使这种可能性实现?
从自然界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是菌种选育的重要 和基础的步骤。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分离培养方法能揭示 一个试样中所包含的所有微生物总数和种类。
在任一试样中所存在的微生物仅为极少数特定种 类的菌株;在工业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应及时调 整检测方法,以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生长和代谢之 微生物相适应。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7415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特性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
它是人类在食品加工、酿酒、面包制作等方面的重要工艺。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酸奶、面包和啤酒三个方面来探讨微生物在发酵中的作用。
一、酸奶的发酵过程酸奶是一种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食品。
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乳酸菌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微生物。
乳酸菌通过对乳糖的发酵,将其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呈现出酸味和独特的口感。
此外,乳酸菌还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提高肠道的健康水平。
因此,乳酸菌在酸奶的发酵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乳糖转化和增加产品营养价值的作用。
二、面包的发酵过程面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
在面包的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是起到发酵作用的微生物。
酵母菌能够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并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使面团膨胀发酵。
同时,酵母菌还能产生香气和味道,使面包更加美味可口。
此外,酵母菌还能促进面团中蛋白质的降解和水解,提高面包的质地和口感。
因此,酵母菌在面包的发酵过程中起到了增加体积、改善质地和提高口感的作用。
三、啤酒的发酵过程啤酒是一种以大麦芽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饮品。
在啤酒的制作过程中,酵母菌也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微生物。
酵母菌通过对麦芽中的淀粉分解产生麦芽糖,然后将其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乙醇赋予啤酒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而二氧化碳则使啤酒具有起泡沫的性质。
此外,酵母菌还能降解麦芽中的蛋白质,产生氨基酸和多肽,增加啤酒的营养价值。
因此,酵母菌在啤酒的发酵过程中起到了产生香气、增加口感和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
总结起来,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代谢特性,将原料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有用的产物,同时赋予产品独特的特点。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酸奶、面包和啤酒,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食品和工业领域。
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二章_工业发酵菌种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二章_工业发酵菌种](https://img.taocdn.com/s3/m/b147017c1ed9ad51f01df289.png)
代表微生物类型 革兰氏阳性球菌
高产培养基设计的几个原则
制备一系列的培养基,其中有各种类型的养分成为 生长限制因素; 使用一聚合或复合形式的生长限制养分; 避免使用容易同化的碳源或氮源,防止分解代谢物 阻遏; 确定含有所需的辅因子(Co2+,Mg2+,Mn2+,Fe2+); 使用pH缓冲剂以减少pH变化; 前体、促进剂及抑制剂的采用。
酶发酵生产常用的微生物
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黑曲霉 米曲霉 青霉 木霉 根霉
生产的酶类
α -淀粉酶、蛋白酶、β -葡聚糖酶、碱性磷酸酶等 谷氨酸脱羧酶、天冬氨酸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 糖化酶、 α -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 酶、核糖核酸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 糖化酶和蛋白酶、氨基酰化酶、磷酸二酯酶、果胶酶等 葡萄糖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磷酸二酯酶、脂肪酶、凝乳酶、核 酸酶等 纤维素酶等 糖化酶、 α -淀粉酶、转化酶、酸性蛋白酶、核糖核酸酶、脂肪酶、果 胶酶、纤维素酶等
样品的预处理
目的:提高分离效率 方法:
物理方法:热处理(减菌);膜过滤法(浓缩); 离心法(浓缩) 化学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某些化学成分来增加特
定微生物的数量。
几丁质——放线菌;CaCO3——嗜碱性放线菌
诱饵法
石蜡、花粉、蛇皮、毛发等
分离方法的选择
根据目的菌有无选择性特征来选择分离方法 菌种的营养特征独特 选择性分离 生长特征独特 无选择性特征 根据产物的特征进行 随机分离
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株数量的一种技术 技术特点: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 或不利于目的菌以外的其他菌型生长的条件 培养方式 分批培养方式:以最大比生长速率 (μmax)筛选, 存在选择压力的控制、移种时间和次数等问题 连续培养方式:以比生长速率( μ)筛选
发酵食品工艺学
![发酵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1fe4c6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c.png)
发酵食品工艺学引言发酵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食品通过发酵过程进行加工的学科。
发酵食品是人类自古以来便开始使用的食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原料能够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发酵食品工艺学的研究旨在了解并优化发酵过程,使食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口感和健康需求。
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发酵食品是指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或酶源,使原料发生化学变化,改变其组织结构、形状、营养成分及风味的食品。
根据微生物参与发酵的方式和原料的不同,发酵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非酒精性发酵食品:如酸奶、豆腐等,主要通过乳酸菌或豆腐乳菌等乳酸菌类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2.酒精性发酵食品:如啤酒、葡萄酒等,主要通过酵母菌类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3.醋酸发酵食品:如米醋、苹果醋等,主要通过醋酸菌类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4.纳豆、味噌等食品:利用若干种特定的发酵微生物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类物质,对原料进行发酵。
5.干酪、木耳等食品:利用某些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对原料进行发酵。
发酵食品的发酵过程发酵食品的发酵过程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下面以酸奶为例,介绍典型的发酵过程:原料准备酸奶的原料主要包括牛奶、乳酸菌等。
首先需要在卫生条件下对牛奶进行处理,将其加热到80℃以上,以杀灭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
添加发酵剂将预处理好的牛奶冷却至适宜的温度(一般为40-45℃),并将乳酸菌发酵剂加入其中。
乳酸菌发酵剂是由生产厂家培养纯净的乳酸菌并制成的。
添加乳酸菌后,需要搅拌均匀。
发酵过程将搅拌均匀的牛奶发酵液放入恒温箱中,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35-45℃)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利用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降低pH值。
同时,其他物质也发生一系列的酶解、氧化还原和代谢过程,使牛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发生改变。
停止发酵当酸奶的pH降至适宜的范围(一般为4.0-4.5)时,即可停止发酵。
此时,酸奶的口感酸甜可口,具有一定的保质期。
发酵食品的营养与健康价值发酵食品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消化系统: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和其他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86ce560b1c59eef8c7b4e5.png)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第一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食品腐败变质:指食品收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第一节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一、生物学因素(一)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温度(≥100℃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pH、气体成分、Aw、基质条件。
(二)害虫和啮齿动物:害虫、啮齿动物、寄生虫。
二、化学因素(一)酶的作用:①酚酶:酶促褐变需要酚酶或多酚氧化酶、氧气和底物三要素;脂氧合酶,可作用于脂肪酸,产生多种不完全氧化产物。
②酯酶,催化酯键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水溶性酶。
③果胶酶,可使细胞壁及细胞间的果胶物质转变为水溶性的果胶,质地变软。
④蛋白酶,催化蛋白质中肽键水解。
(二)非酶褐变:1、美拉德反应(羰-氨反应)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反应生成棕色甚至黑色的大分子物质。
食品为加热或长期贮存后褐变的主要原因。
防止美拉德反应的措施:降低储藏温度;调节食品水分含量;降低食品pH值,使食品变为酸性;用惰性气体置换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氧气;控制食品转化糖的含量;添加防褐变剂如亚硫酸盐等2、焦糖化反应,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发生脱水与降解发生褐变3、抗坏血酸氧化褐变①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进而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产红褐色产物;②抗坏血酸在缺氧的酸性条件下形成糠醛并进一步聚合为褐色物质的结果。
防止措施:降低产品温度;用亚硫酸盐溶液处理产品,抑制葡萄糖转变为5-羟甲基糠醛,或通过还原基团的络合物抑制抗坏血酸变为糠醛,从而防止褐变。
4、食品成分与包装容器发生的的化学反应。
(三)氧化作用:食品中含有的不饱和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
脂肪的氧化酸败,主要是脂肪水解的游离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双键容易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并进一步分解的结果。
发酵工程考试整理
![发酵工程考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8190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e.png)
发酵工程考试整理1. 引言发酵工程是研究微生物在繁殖、代谢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
发酵工程考试是对学生在发酵工程学习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本文将对发酵工程考试内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2. 理论知识2.1 发酵微生物•常见发酵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菌等。
其特点、分类、培养条件和应用需牢记。
•发酵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生长速率和生长限制因素是发酵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代谢产物,如乳酸、酒精、酸碱等,理解产物的生成途径和影响因素很重要。
2.2 发酵罐的设计和操作•发酵罐的设计包括体积、氧气传递、搅拌、温度、pH值等因素,掌握其设计原理和参数调控方法。
•掌握发酵罐的清洁和消毒操作,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2.3 发酵工艺•主要发酵工艺包括批次发酵、连续发酵、半连续发酵等,了解各工艺的特点和优缺点。
•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是保证发酵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涉及培养基的配方、气体供给、搅拌速度等因素。
3. 实验操作3.1 培养基的配制•掌握培养基中各成分的配比和消毒操作,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培养基的pH值的调节和测定是常见的实验操作,了解调节方法和相关仪器的使用。
3.2 各类发酵系统的操作•批次发酵系统的操作包括发酵罐的准备、培养基的接种、参数的调控等。
•连续发酵系统的操作需要了解进料和出料的流程控制和稳定性维护。
•半连续发酵系统的操作涉及在连续发酵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原料以实现特定产物的生产。
3.3 检测和分析技术•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如pH值的测定、温度的测量等。
•常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等,了解其原理和操作流程。
4. 问题解决和应用展望4.1 问题解决能力•发酵工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微生物感染、发酵罐温度控制失常等,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是考察的重点。
第三章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第三章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b5933eb52acfc789ebc9b5.png)
用途
水解淀粉制造葡萄糖、麦芽糖、糊精 水解淀粉成葡萄糖 水解淀粉成直链低聚糖
软化肌肉纤维、啤酒果酒澄清、动植物蛋白 质水解营养液 用于制造干酪和奶油,增进食品香味,大豆 脱腥等 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脱皮,淀粉制造
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脱皮,提高果汁澄清 度 用于柑橘脱囊衣,饮料、果酒澄清等
来源 细菌、霉菌 细菌、霉菌 细菌、霉菌 细菌、霉菌
(二)酿酒
我国是一个酒类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酒文化文明古 国,在应用酵母菌酿酒的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啤酒
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
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 的一种含有CO2、低酒精浓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啤酒的发酵温度:30ºC左右
7ºC左右
使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很多,而适合酿醋的主要是曲霉菌。
(2)酒精发酵微生物
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
菌株,其发酵能力也不同,产生的滋味和香气也不同。 (3)醋酸发酵微生物
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二)发酵乳制品
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 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 发酵乳制品。常用发酵乳制品有酸奶、奶酪、酸奶油、马 奶酒等。
(2)柠檬酸发酵机制
关于柠檬酸发酵的机制虽有多种理论,但目前大多 数学者认为它与三羧酸循环有密切的关系。糖经糖酵解 途径(EMP途径),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羧化形成C4化 合物,丙酮酸脱羧形成C2化合物,两者缩合形成柠檬酸。
(3)柠檬酸发酵用原料
柠檬酸发酵的原料有糖质原料、淀粉质原料和正烷 烃类原料3大类。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生物直 接用糖类发酵生产谷氨酸获得成功,并 投入工业化生产。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完整版PPT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df206651e79b89690226ad.png)
面包的配方原料
基本原料:面粉、酵母、水 辅助材料:油脂、砂糖、蛋品、乳品、食盐等
面包的配方一般是以小麦粉的用量100作基 准,其余的各种原料,用相对小麦粉用量的质 量百分数来表示。
原辅材料的预处理
面粉的处理
调温 冬季于投产前置于车间或暖和地方;夏天置 于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过筛出杂质 除去杂质,打碎团块,冲入空气。
面团翻到槽的上面来。
微生周物在期食品制短造中、的应产用 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水的pH和矿物质含量对面团调制有密切关系。
但风味较差 按照质量标准配兑,灭菌,包装,成品。
A:菌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
辅料:大米、玉米、啤酒花
D:利酒用假精底积存发的醋酵汁喷前淋醋醅工,保艺证发酵与温度酶。 法液化同,醋酸发酵采用发酵罐进
醋酸杆菌的选用标准: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 强,不分解醋酸。
醋酸杆菌的培养和保藏:培养基中加入中和剂 (碳酸钙),0~4℃低温保藏。 适宜生长温度:28-32℃,最适pH3.5-6.5
②用手将面团撕开,如内部呈丝瓜瓤状并有酒 香,说明面团已经成熟。
10-12℃最后到2-3℃(生产现场)
霉菌在食品酿造中的主要作用:
第一节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 及其应用
一.食醋 成分:醋酸(3~5%)、氨基酸、有机酸、糖、 维生素、醇、酯等。 合成醋 分类 酿造醋 再制醋
生产原料:甘薯、马铃薯、粮谷类、粮谷加工下脚 料、果蔬、野生植物等。
辅料:麸皮、谷糠、玉米芯(色、香、味) 添加剂:食盐、砂糖、芝麻、茴香等 生产菌种:曲霉菌、酵母菌、醋酸细菌
途径:糖 → EMP → 丙酮酸 →
入麸皮、谷糠 → 红曲霉:紫红曲霉、安氏曲霉、变红曲霉 润水 → 蒸料 → 冷却→ 接种(曲
发酵食品工艺学
![发酵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701b8251fe4733687e21aa26.png)
绪论1、发酵食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或者食品配料都可以称为发酵食品(食品原料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产生的一系列酶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及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物的总和)2、在微生物的发现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是17世纪后叶的列文虎克,他用自制的手磨镜,首次观测到了单细胞生命体——微生物。
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论”,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提出了巴氏消毒法。
“曲颈瓶实验”科赫建立了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种培养技术,利用这些技术研究炭疽病时,发现动物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细菌引起的。
由此得知,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一样,可以根据它们的种属关系加以明确区分。
布赫纳阐明了微生物的化学反应本质。
发现任何生物又具有引起发酵的物质——酶。
3、四个转折点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
人工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发酵技术是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
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结合是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四个转折点。
4、发酵食品分类:a、按照产业部门分类:酿酒;传统酿造(酱、食醋、腐乳等);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等);酶制剂;氨基酸;功能性食品(低聚糖、多糖等);维生素b、按照产品性质分类:代谢产物发酵;酶制剂发酵;生物转化发酵;菌体制造5、什么是发酵广义:通过微生物的培养,使某种特定代谢产物或者菌体本生大量累积的过程。
狭义:厌氧微生物或者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能量代谢的一种方式。
第一章1、发酵食品常用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A、发酵食品工业常用的细菌:a,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醋酸杆菌b,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丙酸杆菌c,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d,革兰氏阳性球菌:明串珠菌B、发酵食品工业常用的酵母菌:酿酒酵母(用于发酵白酒、葡萄酒等),卡尔斯伯酵母(主要用于发酵啤酒)C、发酵食品工业常用的霉菌:根霉,毛霉(发酵豆制品),曲霉(可生产多种酶制剂)2、3、复壮定义:狭义: 从已经衰退的菌种中分离尚未退化的个体广义: 在菌种未衰退前,分离正突变个体。
发酵工艺学习题答案
![发酵工艺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8dc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2.png)
发酵工艺学习题答案发酵工艺学习题答案发酵工艺学习题是发酵工艺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解答一系列问题来检验学生对发酵工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发酵工艺学习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发酵工艺。
一、简答题1. 什么是发酵工艺?答:发酵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如酵母菌、细菌等)在特定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代谢,产生有用产物的一种工艺。
它是一种将生物资源转化为有用产品的方法。
2. 发酵工艺有哪些应用领域?答:发酵工艺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酿酒工业、饲料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
例如,面包、酸奶、啤酒、乳酸菌制剂等都是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的。
3. 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pH值和营养条件下,通过对底物的代谢,产生有用产物。
微生物通过分解底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副产物。
4. 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有哪些?答: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底物具有特异性,因此在发酵工艺中选择适宜的微生物对产物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二、计算题1. 一批发酵液中初始糖浓度为50g/L,发酵过程中有30%的糖被消耗,求发酵结束后的糖浓度。
答:糖的消耗率为30%,即剩余糖浓度为70%,则发酵结束后的糖浓度为50g/L * 70% = 35g/L。
2. 一批发酵液中初始细菌数为1×10^6 CFU/mL,经过12小时发酵后,细菌数增至1×10^8 CFU/mL,求细菌的增长速率。
答:细菌的增长速率可以通过计算细菌数的对数增长量来获得。
初始细菌数的对数为log(1×10^6) = 6,发酵结束后细菌数的对数为lo g(1×10^8) = 8,增长速率为(8-6)/12 = 0.17 log(CFU/mL)/h。
三、综合题1. 某种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乙醇,其产酒率为0.4g/g。
在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
![在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ff8e871a37f111f1855bd4.png)
白黎芦醇具有多种保健和 医疗功能,其主要功能 有; 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及高血脂症的作用。 ②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自由 基 、抗衰老作 用。 ③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作用。
④具有抗癌、抑制肿瘤的作用。
原料:葡萄 主要菌种:葡萄酒酵母
食品制造中的 主要霉菌及其应用
一、酱类 二、酱油 三、柠檬酸 四、苹果酸
生产工艺 P219
葡萄酒
葡萄酒:由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通过 酵母的发酵作用而制成的一种低酒 精含量的饮料。
葡萄酒 按含糖量的多少分: 干型葡萄酒: 该酒中含糖量在4g/L以 下,一般尝不除甜味 半干型葡萄酒:该酒中含糖量为(4- 12)g/L,微弱甜味 半甜型葡萄酒:含糖量为(12-50)g/L, 有明显的甜味 甜型葡萄酒:含糖量在50g/L以上,有 特别浓厚的甜
双歧杆菌的益处:
预消化牛乳中的乳糖、蛋白质,使之分 解为人体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产生双歧杆菌素,杀灭肠道中的致病菌。 能分解积存于肠胃中的致癌物质N-亚硝
基胺,防止肠道癌变
提高免疫能力
发酵乳制品中的风味化物质:
乳糖的乳酸发酵是所有发酵乳制品 所共有的和最重要的乳糖代谢方式, 乳酸则是发酵乳制品中最基本的风 味化合物。一般乳液中含有4.7%~ 4.9%的乳糖,它是乳液中微生物生 长主要的碳源和能源。
微生物酶制剂的生产
(一)、菌种的选择: 条件: 1、酶产量高 2、容易培养和管理 3、产酶稳定性好 4、利于酶的分离纯化 5、安全可靠
(二)、产酶培养: 固体培养法: • 原料:麸皮或米糠 • 辅料:谷糠、豆饼 • 优点:产酶量高,原料简单,不易
污染,操作简便,酶提取容易,节 省能源。
• 不足:不便自动化和连续化作业, 占地多,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
最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PPT课件
![最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e4f8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7.png)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采用了共生混合的发酵方式,双歧杆菌生长迟缓的 状况大为改观,总体产酸能力提高,加快了凝乳速度,所得 产品酸甜适中,富有纯正的乳酸口味和淡淡的酵母香气。
此工艺生产的酸奶最好在生产7d内销售出去,而且在生 产与销售之间必须形成冷冻链,因为即使在5~10℃以下, 存放7d后,双歧杆菌活菌的死亡率高达96%,20℃下存放7d 后,死亡率达99%以上。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1 微生物与乳制品 5.2 微生物与发酵调味品 5.3 微生物与酿造酒 5.4 微生物与单细胞蛋白 5.5 食品工业中微生物酶制剂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② 乳酸链球菌。细胞呈双球、短链或长链状。同型乳 酸发酵。牛乳随便放置时的凝固大部分由该菌所致。产酸能 力弱。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最适生长温度30℃。对热抵抗力 弱,60℃,30min全部死亡。常作为干酪、酸奶油及乳酒发 酵菌种。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① 共同发酵法生产工艺
共同发酵法双歧杆菌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乳 ↓
标准化 ↓
调配←(蔗糖10%+葡萄糖2%) ↓
均质(15~20MPa) ↓
杀菌(115℃,8min) ↓
冷却(38~40℃) ↓
适量维生素C→接种←(双歧杆菌6%、嗜 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3%)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Nisin是一种仅有34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分子量约为 3500Da,正常情况下,以二聚体状态存在,在分子组成中 Nisin含有羊硫氨酸(lanthlonine)β-甲基羊硫氨酸(βmethy llanthionine)、脱氢丙氨酸(dehy droalanine)、 β-甲基脱氢丙氨酸(β-metly ldehydroa lanine)四种不 常见的氨基酸残基。
食品发酵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发酵工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00a6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b.png)
食品发酵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黄曲霉菌D. 醋酸菌答案:C2. 发酵食品中产生的乳酸是由哪种代谢途径产生的?A. 酒精发酵B. 乳酸发酵C. 醋酸发酵D. 丁酸发酵答案:B3. 在制作面包时,通常使用哪种微生物进行发酵?A. 曲霉B. 酵母菌C. 乳酸菌D. 醋酸菌答案:B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A. 酒精B. 乳酸C. 亚硝酸盐D. 醋酸答案:C5.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是什么?A. 葡萄糖B. 蔗糖C. 乳糖D. 淀粉答案:A6. 哪种发酵方式不涉及微生物的代谢活动?A. 固态发酵B. 液态发酵C. 自发酵D. 酶发酵答案:D7.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哪种反应?A. 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酒精发酵D. 乳酸发酵答案:C8. 在制作酸奶时,通常使用的乳酸菌是哪种?A. 醋酸杆菌B. 乳酸链球菌C. 黄曲霉菌D. 酵母菌答案:B9.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食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亚硝酸盐D. 乳酸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哪种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A. 酒精B. 乳酸C. 醋酸D. 谷胱甘肽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人类所需的产品。
答案:生物转化12. 在食品发酵中,常用的温度控制范围是_________℃至_________℃。
答案:20-4513. 发酵食品的保质期通常比非发酵食品长,这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物质具有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
答案:有机酸、醇类14. 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酒精、二氧化碳15.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发酵、_________发酵和混合酸发酵。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2章-发酵工业菌种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2章-发酵工业菌种](https://img.taocdn.com/s3/m/7e181af40722192e4536f6e6.png)
培养过程中可加入低浓度的抗真菌剂以抑制真菌的生长。 另一富集方法是在培养烧瓶中添加细菌“附着材料”,如
无菌的植物组织或土壤浸出液。 通过改变培养温度和培养周期可选择性富集嗜冷性细菌、
中温菌和嗜高温菌。
次代培养及纯化步骤
1. 采样
(2) 采样对象
土壤、水、空气及枯枝落叶等,以土壤为主。
从土壤中采样要考虑土壤的以下特点:
① 有机质含量和通风状况
耕地、菜园 山坡上的森林
(有机质丰富、通气保水性能好)——细菌、放线菌
(有机质丰富、阴暗潮湿)——霉菌、酵母菌
沙土、无植被土壤、新开垦的生土、贫瘠的土地
——微生物少
② 取样的土层深度:5-25cm
3. 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的策略
(2)控制培养条件
➢ 溶氧浓度——好氧/厌氧 ➢ 高温——嗜热微生物 /非嗜热微生物 ➢ PH——嗜酸性/嗜碱性
4. 菌种分离
平板划线分离法 稀释分离法 毛细管分离法 小滴分离法
• 稀释倒 平板法
稀释分离法
• 平板 涂布法
注意:必须要做多个浓度的稀释分离平板。
1. 采样
③ 土壤的酸碱度
偏碱——细菌、放线菌 偏酸——霉菌、酵母菌
④ 土壤的植被状况
葡萄成熟时——根部酵母菌增多
⑤ 地理条件
南方土壤比北方土壤微生物含量多
⑤ 季节条件
秋季菜土样最理想
2.样品的预处理
(1)物理方法
热处理:根据目的菌较非目的菌的耐热性高 从而增加目的
菌的比例。
膜过滤法:浓缩水中的微生物细胞。 离心法:同上。
植物体上细菌的分离:无菌富集,加植物浸出 液适度培养取样,洗涤,取1ml经适度稀释后涂 布平板。
发酵工艺学
![发酵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0a0190fd0a79563c1e72f0.png)
发酵工艺学发酵工艺概论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谷氨酸,柠檬酸,苹果酸,核苷酸,多糖等;医疗保健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农用生产资料: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微生物除草剂;在化学工业上生产AA,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Use of microorganisms:适应性强消化能力强繁殖能力强1857年,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一切发酵工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巴斯德认为:酿酒是发酵,是微生物在起作用。
酒变质也是发酵,是另一类微生物在作祟。
可用加热的方法来杀死有害微生物,也可将纯种微生物分离出,获得所需发酵产品。
一、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1.直接利用微生物的机能将物料加工以提供产品的过程,又称微生物工程。
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
2.发酵工业简介Fermentation Industry发酵食品Fermented Foods有机酸Organic Acids氨基酸Amino Acids核酸类物质Nucleotides酶制剂Enzymes医药工业(抗生素…)Pharmaceutical (Antibiotics…)饲料工业(单细胞蛋白) Feedstuff (eg. SCP)环境工程(废物处理)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Waste Treatment)其它(冶金工业…)Others (eg. Metallurgical industry)二、微生物(一)为什么要利用微生物?微生物繁殖非常迅速微生物培养易于控制微生物本身也容易改造(二)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产品为什么能通过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这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特点有什么关系?1、某些微生物因争夺生存环境或营养物,会产生抗生素将其他种类的微生物杀死。
食品工艺学微生物与发酵食品PPT课件
![食品工艺学微生物与发酵食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eb98b4581b6bd97f19eaba.png)
发酵食品
发酵定义?
• 生物以厌氧方式将糖类转换成小分子化 合物的代谢过程
• 反应过程无需氧气参与 (厌氧) • 产生能量较呼吸过程要少很多 • 能量大量存在于未完全分解的终产物中 • 许多产物有工业应用价值 (例如酒精,
乳酸, 醋酸….等)
过类型发酵过程
糖类
糖解作用
丙酮酸
乳酸菌
梭胞菌
乳酸
酵母菌 肠
桿
乙醇, CO2
菌
丙 克雷 酸 伯氏 菌菌
丁醇, 丁酸, 异丙 醇, 丙酮, CO2
二丁醇, CO2
醋酸, 琥珀酸, 乙醇, CO2, H2
丙酸, 醋酸, CO2
发酵食品
• 乳酸菌产品
– 奶酪 (cheese), 酸奶 (yogurt), 优酪乳 (drinking yogurt), 养乐多, 酸泡菜, 酸黃瓜, 德式酸泡菜…. 等
• 酵母菌产品
– 面包, 发面制品 (包子, 馒头), 各式发酵饮料类 (米酒, 果酒, 啤酒…等)
• 其他
– 醬油, 醋, 豆瓣, 醬, 味磳, 天貝, 魚露….等
什么是乳酸菌?
• 凡主要代谢产物为乳酸的細菌, 均可称之 为乳酸菌 (Lactic Acid Bacteria), 常简 称为LAB
• 椭圆形单細胞微生物 • 出芽繁殖 (budding) • 真菌, 无叶绿素, 不能行光合作用 • 喜好代谢糖类 • 发酵产物为二氧化碳和酒 • 较一般细菌耐酸及渗透压 • 兼性厌氧 • 在食品行业中常用來发酵面包和酒精饮料 • 在工业上生产酒精, 是未來的能源之星
啤酒酵母酵母 (Saccharomyces
• 將乳糖转化成乳酸, 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 • 产生乳酸降低腸道pH值, 抑制杂菌生长 • 分泌抗生性抑菌物质, 如 nisin 等 • 抑制杂菌产生有害胺类物质, 降低大肠癌风险 • 与病原菌拮抗, 减少疾病发生 • 调节产道能菌落分布, 改善便秘 •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 激发宿主的免疫力
食品微生物学 第五章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节微生物与单细胞蛋白
![食品微生物学 第五章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节微生物与单细胞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e1963b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7.png)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4.3 生产SCP对菌种的要求
SCP的生产工艺依据原料和菌种的特性的不同而异。以 淀粉质为原料生产SCP,需先将淀粉质原料水解成酵母菌能 直接利用的葡萄和麦芽糖,如产朊假丝酵母在这种底物上进 行液体深层发酵,蛋白产量高,而且菌体生长繁殖速度较快。 目前以淀粉质为原料生产SCP的最佳方法是酵母菌混合培养 法,即采用对淀粉分解活力高的酵母(或霉菌)与快速生长 的酵母混合培养。而糖蜜、单糖只需选用一种SCP生产菌即 可进行直接发酵。如尖孢镰刀霉菌、绿色木霉等可直接利用 废糖蜜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SCP。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4.2 生产SCP的微生物
在工业生产中,作为蛋白质资源的微生物菌体,特别的 酵母菌和细菌,它们都能利用糖类原料生产菌体蛋白,究竟 采用酵母菌和细菌哪种更好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 SCP的原料。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开发了多种 由烷烃类物质产生的SCP工艺,能够利用烷烃的微生物主要 有细菌和放线菌,如产碱杆菌、假单孢菌、节杆菌、短杆菌 等,其次为酵母菌属。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纤维质原料发酵前需经合适的预处理,冷却后即可进行 酶解。参与酶解的纤维素酶系有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素二 糖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酶的协同作用,将纤维素水解成葡 萄糖单体,为生产SCP酵母菌提供可发酵性的糖。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和饲料不足的情况日益 严重。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开发利用单细胞蛋白已成为许 多国家增产粮食的新途径。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4.1单细胞蛋白的作用
5.4.1.1 作为食用蛋白质
单细胞蛋白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其中,蛋白质含 量高达40%~80%,比大豆高10%~20%,比肉、鱼、奶酪高 20%以上,远远超过了一般动植物食品,而且氨基酸的组成 较为齐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物中含量 较少的赖氨酸。一般成年人每天食用10~15g干酵母,就能 满足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单细胞蛋白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不适,细菌无法繁殖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
是:•适宜的温度 、•水分、•营养物质(有机物)。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对 号 入 座
•酵母菌 •霉菌 •醋酸菌 •乳酸菌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食品变败的类型
➢ 腐败(putrefaction):食品的蛋白质成分在厌 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以恶臭为主的变化
•——发酵酸奶的生产菌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乳脂链球菌(St.cremoris)
•——干酪、酸制奶油发酵剂菌种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肠膜状明串珠菌(L.mesenterides)
•——生产酸泡菜及右旋糖苷(代血浆)。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可定殖在宿主的肠粘 膜上形成生物学屏障,具有拮抗致病菌、改善 微生态平衡、合成多种微生素、提供营养、抗 肿瘤、降低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保护造血器 官、降低胆固醇水平等重要生理功能,其促进 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远远超过其它乳酸菌。
•-片球菌属(Pediococcus)
•嗜盐片球菌(Pc.halophilus)
•——耐NaCl浓度18%~20%,参与酱油酿造;
•乳酸片球菌(Pc.acidilactici)
•——可在含6%~8% 的NaCl环境中生长, 耐NaCl浓度13%~20%,参与酸泡菜发酵。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并非生物分类学名词,而是指能够利用发酵性 糖类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微生物的统称。虽然有 些霉菌也能产生大量乳酸,但以乳酸细菌为主要 类群,因而通常将乳酸细菌称之为乳酸菌。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乳酸菌的发现
• 二十世纪初期, 首先发现东欧保加利 亚某一高山村落的居民极为长寿; 自其日 常饮食 yogurt (优格) 中分离出二种乳酸 菌:
1.北京棒杆菌AS 1.299
(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n.sp.AS1.299)
2.钝齿棒杆菌AS 1.542
(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n.sp.AS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第二节 食品工业中酵母菌及其应用
椭圆形单细胞微生物 出芽繁殖 (budding) 为真菌的一种,无叶绿素,不能行光合作用 喜欢代谢各种糖类 发酵产物为酒精与CO2 较一般细菌耐酸及渗透压 兼性厌氧 常用来制造面包与酒精饮料 制造未来的能源之星——酒精
•将甲、乙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
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度的环境中,几天后,
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 (1) 乙保鲜的原因是•无
。
•(2)该实验的变量是菌•有无细菌 。
•(3)乙装置采取的是•巴氏 消毒法。
•(4)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
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一、毛霉属(Mucor)
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 毛霉科。具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和糖化 淀粉的能力,常用于酿造、发酵食品等 工业。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常见的毛霉菌种
1.高大毛霉(Mucor mucedo ) 产生3-羟基
丁酮、脂肪酶。
2.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毛霉中分
布最广的一种。我国四川的豆豉即用此菌制成。
•3.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us ) 最初从小
曲中分离出来,产生蛋白酶,有分解大豆的能 力,我国多用它来做豆腐乳。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二、根霉属(Rhizopus )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一、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典型的上面酵母,又称爱丁堡酵母。广泛应用于 啤酒、白酒酿造和面包制作。在自然界中常出现于 水果, 果汁, 花蜜, 及富含糖类的食品中。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二、葡萄酒酵母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 用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4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什么是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 菌繁殖后形成 的肉眼可见的 集合体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细菌的菌落
•
真
落
菌 的
菌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酸菌种大多属于醋酸杆菌属。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主要醋酸菌种
•纹膜醋酸杆菌(A.aceti):
• 培养时液面形成乳白色、皱褶状的粘性菌膜。 能产生葡萄糖酸及醋酸。
•奥尔兰醋酸杆菌(A.orleanense):
• 法国奥尔兰地区用葡萄酒生产食醋的菌种。
•许氏醋杆菌(A.schutzenbachii):
• 耐高温,淀粉液化力强,有溶胶性,能产生 酒精、芳香脂类、左旋乳酸及反丁烯二酸。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菌种, 广泛用于柠檬酸、葡萄糖酸、淀粉酶和 酒类的生产。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 (1)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的假说是•—土—壤—中—有—微生物存在
— •(2)为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
•棉
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把---花---园---土换成
团
高温加热过的花园土 •(3)实验结束时,牛奶会—•变———,检 测的方法是•—用—PH—试—纸—检—测——酸,产生这一 结果的原因•是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把牛奶变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常见的曲霉菌
1.米曲霉( A.oryzae)
• 米曲霉具有较强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是酱油、 面酱发酵的主要菌种。
•2.黄曲霉(A.flavus)
• 有些种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曲霉毒素,使食品和粮 食污染带毒,有致癌致畸作用。
类型 项目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
形态 大小
•
•光滑粘稠 粗糙 干燥
小
•绒毛状 絮状 •或蜘蛛网状
•大
PPT文档演模板
•不同形态的菌落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下列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 • 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种类 •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 • 网状 •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
n 1.发酵乳制品 n (1)酸牛乳(Yoghurt) n (2)干酪(Cheese)。 n (3) 酸性奶油 n 2.果蔬汁乳酸菌发酵饮料 n 3.益生菌制剂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二、醋酸菌
醋酸菌不是细菌分类学名词。在细菌分类学
主要分布于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和葡萄 糖杆菌属(Glucomobacter),用于酿醋的醋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嗜高温乳酸链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优格中的乳酸菌
•乳酸球 菌 •乳酸杆菌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乳酸菌主要分布在: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
•煮沸 的•新牛鲜奶 花园土
•(—4。)牛奶在酸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营
••((56))实加验入前土先样将前牛,奶先煮 让沸牛的奶原冷因却•中避•物是至尽养的免—室量微煮—温杀生沸—的死物的原牛,牛因奶从奶是中而杀—可影死—能响新—存实鲜在验花的结园微果土生
••((78))用实棉验团前堵是住否锥需形要瓶 对的锥原形因瓶是进—行•形防—消瓶止—毒•锥,以空—?形影此气——•瓶响需证中—中实要明的—无验土微—任的壤生。何准加物理微确入进由生性之入是物前锥—,— —
A.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 B.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 C.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 D.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五、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n (一)啤酒酿造 n (二)果酒酿造 n (三)白酒酿造 n (四)面包加工 n (五)单细胞蛋白生产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第一节 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细菌
•乳酸菌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醋酸菌及其应用 •谷氨酸产生菌及其在味精等调味品中的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一、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简称LAB)
n 乳酸菌的概念及其分布
• 法国著名的速酿食醋菌种,也是目前酿醋工 业重要的菌种之一。 •醋酸杆菌AS 1.41: • 是我国酿醋工业常用菌种之一。
发酵工艺学食品工业常用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三、谷氨酸菌
谷氨酸菌在细菌分类学中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