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防霉剂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
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织物的功能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织物抗菌和防霉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菌和防霉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物品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2. 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常见的面料抗菌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超声波杀菌、光照杀菌和高温杀菌等。
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抗菌剂有银离子、锌离子、氯酚等。
这些抗菌剂会与细菌的细胞膜或酶发生反应,进而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抗菌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乳酸菌、益生菌等。
3. 面料的防霉性能防霉性能是指面料具有抑制霉菌滋生的能力。
常见的防霉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面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热风处理和高温处理等。
3.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防霉剂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防霉剂有氯酚、浸渍剂等。
这些防霉剂会破坏霉菌的代谢过程,从而阻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3.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防霉效果。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利用真菌菌种等。
4. 面料抗菌和防霉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面料的抗菌和防霉性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细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和微生物测定等。
4.1 细菌抑制率测试细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抗菌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细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细菌的抑制率。
4.2 霉菌抑制率测试霉菌抑制率测试是评估面料防霉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面料上接种霉菌,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计算出霉菌的抑制率。
常见防霉剂介绍
常见防霉剂介绍
1. 氧化剂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氧化有机物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防
霉剂有:
- 双氧水: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除臭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防
霉场景。
- 过氧化氢:能够杀灭霉菌并防止霉菌再生,在家居和医疗环
境中被广泛使用。
- 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能够杀灭空气中的霉菌和细菌。
2. 孔隙杀菌剂
孔隙杀菌剂是一种能渗透到物体表面和内部微孔中杀灭霉菌的
化学物质。
常用的孔隙杀菌剂包括:
- 合成孔隙杀菌剂:包括三氧化硫、氨气等,能有效杀灭霉菌
并防止再生。
- 天然孔隙杀菌剂:包括茶树精油、薄荷精油等,具有天然的
杀菌功效,可用于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中。
3. 有机酸
有机酸是一种能抑制霉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有机酸防霉
剂有:
- 柠檬酸:具有抗菌和除臭作用,常用于食品加工和家居防霉中。
- 苯甲酸:具有广谱杀菌能力,可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防霉处理。
4. 离子型防霉剂
离子型防霉剂是一种通过释放抑制霉菌生长的离子来达到防霉
效果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离子型防霉剂有:
- 银离子防霉剂:通过释放银离子的杀菌作用来防止霉菌滋生,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制品等领域。
- 铜离子防霉剂:能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常用于木材和建筑
材料的防霉处理。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防霉剂及其介绍,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防霉剂可以有效预防霉菌的滋生和传播。
两种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及几种常用原料的防霉效力
( 广东华农温 氏畜 牧股份有 限公 司 , 广东 新兴 5 7 0 ) 2 4 0
[ 图分 类 号 ]8 1 中 S2. 4 【 标 识 码 ] 文献 A [ 章 编 " 10 5 8 1 (0 0 0 — 0 5 0 文  ̄ 10 — 6 3 2 1 )8 0 1— 2 '
一
10 0 5 0
一
10 0 —
5 0
10 0 5 O
10 0
1 00
5 0
—
— 5 O
5 0 一
沸石 粉
1号 绝对
沸石 粉
一
~
一
5 O
~
试验 材料 选用 两种 常用 防霉 剂 :防霉 剂 1 , 号 以丙 酸 钙 和 富马 酸 为 主要 成 分 ; 防霉 剂 2号 , 以丙
分别添加 两种防霉剂 , 密封室温 (5 3 c 保存 。 2~ 5C)
考 虑 到试验 的简易 性 , 组没 有设 置重 复 。试 验起 各 始时间为 20 08年 7月 3 0日, 9月 1 日结 束 , 计 0 共
4 2天 。
12测 定 指 标 .
( 周书伟等 ,0 7 刘学剑 ,02 唐执文等 ,0 1。 20 ; 20 ; 20 )
品种 中价格 较 高 的品牌 , 而部 分厂 家则 选择 价格 相 对 低廉 的品牌 以节 约成本 。
测 定绝 对性 时间绝 对 发霉 时 间 ( ) 天 =开始 发
霉 日期 一试 验开 始 日期
2试验 结果
及 力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两种 防霉 剂均 起 到 了一 定
程 度 的防霉效 果 。 以丙酸 钙 和富马酸 为 主要成 分 的 防霉剂 1 较 以丙 酸和 乙酸 为 主要 成 份 的 防霉 剂 号 2号 防霉 效果 更 好 。从 几种 原料 的防霉 效 力 来看 ,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实践Practice100饲料营养文 ⊙ 王丽娜 周盛昌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生猪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引起畜禽和人类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
做好原料和饲料的防霉和脱霉工作是减少霉菌毒素危害的途径之一,而饲料中防霉剂和脱霉剂的应用可达到很好的防霉去毒效果。
1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是一类能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饲料霉变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而言,饲料水分含量超过12%时必须使用防霉剂。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复合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3类。
1.1 化学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等。
其中,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无毒性,对各类霉菌、芽胞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霉剂。
一般丙酸的添加量为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0.2%~0.5%。
因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而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因此,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的复合防霉剂是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1.2 复合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是由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既能保持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型,如复合型丙酸盐的防霉效果就优于单一型丙酸钙。
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型防霉剂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酱油中常用的七种防腐防霉剂
酱油中常用的七种防腐防霉剂酱油中常用的七种防腐防霉剂酱油是我国传统调味品,优质酿造酱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但酱油在长期储存中易受微生物污染产生变霉、变味、变质。
据国内外大量研究与应用,在酱油中添加防腐防霉剂可防止变霉、变质。
这些防腐防霉剂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无色无味无毒、抗菌广谱,对细菌、酵母、霉菌都有抗菌作用,对食品的化学活性极低,防腐持续性强,适应pH广,化学性质稳定,无论在酸性、碱性、中性均能奏效。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具有酚基结构,比苯甲酸与山梨酸钾防腐剂使用量少、抗细菌性强,毒性低。
在酱油中应用效果好。
添加对羟基苯甲酸酯用量均按对羟基苯甲酸用量标准。
日本酱油中添加苯甲酸为0.25g/l。
丁香、甘草、迷迭香丁香、甘草、迷迭香对食品常见的污染菌有抑菌作用,应用于酱油保存防霉,可取代常用的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同时也赋予酱油特殊香味,应用效果显著。
丁香的抑菌谱宽,对酵母、细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力,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3.125—6.25mg/m l),热稳定性好(100℃以内稳定),适应pH宽(pH4.0—6.0)。
迷迭香与丁香各项性能相似,各项指标略低,但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甘草对细菌的抑制力强,在温度低于80℃环境中性质稳定。
双乙酸钠双乙酸钠是霉菌和细菌的高效抑制剂,尤其对黄曲霉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它通过渗透于微生物细胞壁,干扰细胞内各种酶体系而产生作用。
酱油中添加0.05%—0.1%双乙酸钠酱油的适口性与防霉效果均好,可直接添加到加热后的生酱油中,然后澄清、贮存。
使用该防腐剂成本较低。
脱氢醋酸钠脱氢醋酸钠是国家批准确认的新开发的一种广谱类抑菌力极强的食品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的抑制力强,不仅可用于酱油、酱菜等调味品防霉,还可用于面包、蛋糕、饮料等食品防腐、防霉,作用持久。
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是广谱防腐剂,酱油中使用量50—100μg/ml,就能有效抑制酱油中的腐败细菌,可代替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等,并能减轻酱油和巴氏杀菌强度,保持酱油原有的营养成分、风味、色泽,延长保存期。
介绍商品防霉腐的方法
介绍商品防霉腐的方法
商品防霉腐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干燥防霉腐:控制商品的湿度,使其保持干燥,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生长。
可以通过干燥
剂、吸湿剂、除湿机等方式来实现。
2.低温冷藏:将商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降低霉菌生长的速度。
可以通过冰箱、冷库、
冷藏车等方式来实现。
3.化学药剂防霉腐:使用防霉腐化学药剂,将待包装商品、包装材料进行适当处理以防止
霉腐。
常见的防霉腐化学药剂有苯甲酸、山梨酸等。
4.气相防霉腐:利用具有挥发性的防霉防腐剂,通过其挥发产生的气体直接与霉菌接触,
杀死这些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
5.真空包装:通过真空包装技术,将商品与氧气隔离,从而防止霉菌生长。
6.辐射防霉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照射商品,使微生物细胞结构与代谢的某些
环节受损,从而抑制其生长。
7.生物防霉腐: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抑制霉菌的生长,例如乳酸菌、链球菌等。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和存储条件来选择适合的防霉腐方法。
同时,也需要注意防霉腐方法的合理使用,确保安全可靠。
水性涂料助剂:防腐防霉防藻剂
水性涂料助剂:防腐防霉防藻剂现在市面上的防腐剂品种繁多。
就其活性组分进行分析,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异噻唑啉酮类,释放甲醛类,苯并咪唑类,取代芳烃类,有机溴类,有机胺类,哌三嗪类等。
常用防腐剂有:,2苯并异噻唑啉3酮(,2benzisothiazolin3one),简称BIT,属于该类防腐剂的如:Proxel GXL, Proxel XL2,Troysan 586,Mergal K0N,Acticide BW20,Biocide BIGA 50M,杀菌防腐剂PT,杀菌防腐剂BTG,SD202,SD等。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英文名称为5chloro2methyl4isothiazolin3one/2 methyl4isothiazolin3one,简称CMIT/MIT,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常用罐内防腐剂,属于该类防腐剂的如:Kathon LXE,Acticide MV,Biocide K 0 SG,Acticide F, Bactrachem W5, Bactrachem TS 5,华科88,SD88,SD882等。
释放甲醛型防腐剂,众所周知,福尔马林是一种防腐剂。
其实,福尔马林就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
由于我国内墙涂料对游离甲醛含量要求比较严,释放甲醛型防腐剂(formaldehyde release,简称FR)在内墙中较少使用。
属于释放甲醛型防腐剂的如:N缩甲醛(Nformal),O缩甲醛(Oformal),O缩甲醛释放甲醛的速度高于N缩甲醛。
商品还有Troysan 74,Troysan 86,Nuosept 95,Ecocide BA等。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释放甲醛型防腐剂。
在涂料工业中,不同的防腐组分可以以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复配,以便优势互补,到达扩大抗菌谱、减少用量、降低本钱和提高环境友好性等理想的结果,称为协同作用[25]。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释放甲醛型防腐剂,简称CMIT/MIT+FR,就是一种很常用的组合复配方式,有协同作用。
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
No.5,2021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许国龙(辽宁省凌源市城郊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凌源122500)摘 要:霉菌中毒病是养殖场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引发,肝脏、肾脏、淋巴结、胃、肠道、卵巢、输卵管、子宫等是受侵害的主要靶器官,可造成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繁殖障碍,机体衰弱,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中毒的畜禽在短时间内会死亡。
目前用于治疗霉菌中毒的产品中,大多以葡萄糖氧化酶、蒙脱石、丙酸钙、微生态、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硫酸铜、中草药类抗霉剂等为主要活性成分,不同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临床可结合自身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霉菌病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是加强对饲料和饮水的管理,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
关键词:养殖;霉菌;产品;使用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5.019 霉菌及其危害霉菌又称“丝状真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一种真菌微生物,空气、河流、污水沟、食品、动物体表等都有分布,大部分的霉菌对动物没有致病性,有少量种类的霉菌如黄曲霉、赭曲霉、纯绿青霉、寄生曲霉、软毛青霉等毒性较强。
霉菌在体外易培养,对培养基营养的要求不高,环境适宜时不到24h即可长出肉眼可见的菌丝,菌丝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3部分,营养菌丝主要在底部,可深入培养基内部进行营养的汲取,从而促进菌丝的不断生长。
气生菌丝主要生长在外面,通过不断发育转变为繁殖菌丝,繁殖菌丝能产生孢子,待孢子成熟后就可以脱落菌丝飘在空气中,遇到合适的培养基能重新长成一个霉菌落。
如果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动物采食后就会对肝脏、肾脏、淋巴结、胃、肠道、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造成危害,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繁殖障碍,机体衰弱,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2]。
严重中毒的畜禽在短时间内会死亡,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1]。
常用的防霉菌产品2.1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是可以催化葡萄糖分解为单原子氧的一种有机酶,分解产物单原子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霉菌毒素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
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导言】防霉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它可以预防和控制发霉和腐败的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防霉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防霉剂。
【正文】一、防霉剂的成分防霉剂的种类繁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霉剂成分:1. 有机防霉剂有机防霉剂是由有机化合物制成,包括一些碳氢化合物、有机酸、醇类、酚类、醛类、胺类等。
这些有机防霉剂对霉菌具有显著的杀菌和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食品、纺织品等发霉。
常见的有机防霉剂有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己内酰胺等。
2. 无机防霉剂无机防霉剂是由无机物质制成,包括铜、锌、汞等金属离子、含氮化合物等。
与有机防霉剂相比,无机防霉剂具有更广泛的抑菌谱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无机防霉剂有氧化锌、硫酸铜等。
3. 合成防霉剂合成防霉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一种抗菌剂,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性好等优点。
常见的合成防霉剂有异噻唑啉酮类、杂环酮类等。
二、防霉剂的作用防霉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霉菌的生长防霉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破坏霉菌的细胞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些成分通过与霉菌细胞壁、膜、酶等发生反应,破坏其生理代谢过程,达到杀菌的效果。
2. 预防食品变质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防霉剂还可以阻止霉菌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等,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 保护纺织品和建筑材料防霉剂可以应用于纺织品和建筑材料中,起到抗菌和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
这样可以有效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和舒适性;在建筑材料中使用防霉剂,可以防止湿度导致的霉菌滋生,从而保持建筑物的结构完整和室内环境的健康。
【总结】防霉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发霉和腐败现象,保护食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不受霉菌侵害。
木材除霉剂的主要成分
木材除霉剂的主要成分一、杀菌剂杀菌剂是木材除霉剂中的重要成分,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杀菌剂有氯化物类和有机物类。
氯化物类杀菌剂如氯化钠、氯化钙等,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霉菌。
有机物类杀菌剂如苯并咪唑、三唑酮等,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并且对环境友好。
二、防腐剂防腐剂是木材除霉剂中常见的成分之一,它可以防止霉菌侵蚀木材,并保护木材的质量和耐久性。
常用的防腐剂有硼酸盐、有机锡等。
硼酸盐是一种无毒、无味、无色的防腐剂,对霉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人体无害。
有机锡是一种高效的防腐剂,能够渗透到木材内部,形成保护膜,有效抵御霉菌的侵蚀。
三、湿度调节剂湿度调节剂是木材除霉剂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调节木材的湿度,防止霉菌的生长。
常见的湿度调节剂有二氧化硅、氯化钙等。
二氧化硅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可以吸附木材中的湿气,保持木材的干燥状态,从而防止霉菌滋生。
氯化钙也是一种常用的湿度调节剂,它可以吸湿并形成水合物,有效控制木材的湿度。
四、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剂是木材除霉剂中常见的成分之一,它可以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霉菌的侵蚀。
常用的表面处理剂有蜡、油漆等。
蜡具有很好的防潮和抗霉作用,可以形成一层薄膜,保护木材免受霉菌的侵害。
油漆也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剂,它可以有效地封闭木材表面的毛细孔,防止霉菌侵入。
五、辅助成分除了以上几种主要成分外,木材除霉剂中还常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如增稠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辅助成分能够提高除霉剂的稳定性和涂覆性,使其更易使用和保存。
总结起来,木材除霉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杀菌剂、防腐剂、湿度调节剂、表面处理剂以及辅助成分。
这些成分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保护木材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使用木材除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使用,以达到最好的除霉效果。
同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除霉剂。
防霉抗菌剂主要成分
防霉抗菌剂主要成分一、引言防霉抗菌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化学品。
它们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和细菌的生长,从而保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防霉抗菌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二、常见的防霉抗菌剂1. 有机酸类有机酸类是一种常见的防霉抗菌剂,包括丙酸、乙酸、柠檬酸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降低水分活性,使微生物无法生长繁殖。
2. 氯代异噻唑啉类氯代异噻唑啉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居清洁和消毒领域的化学品,包括三氯异噻唑啉和五氯异噻唑啉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杀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
3. 二苯基氧化锡二苯基氧化锡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它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来杀死细菌和真菌。
4. 咪唑类咪唑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化学品,包括异丙咪唑、丙硫咪唑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保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溴代三甲胺溴代三甲胺是一种常见的防霉抗菌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它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DNA来杀死细菌和真菌。
三、主要成分的作用机理1. 有机酸类有机酸类能够降低水分活性,使微生物无法生长繁殖。
此外,它们还能够调节pH值,使环境不适合微生物生长。
2. 氯代异噻唑啉类氯代异噻唑啉类能够杀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
它们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来杀死细菌和真菌。
3. 二苯基氧化锡二苯基氧化锡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来杀死细菌和真菌。
此外,它还能够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防止微生物繁殖。
4. 咪唑类咪唑类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保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它们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DNA来杀死细菌和真菌。
5. 溴代三甲胺溴代三甲胺能够通过破坏微生物DNA来杀死细菌和真菌。
此外,它还能够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防止微生物繁殖。
四、应用领域防霉抗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食品领域,防霉抗菌剂被用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在医药领域,防霉抗菌剂被用于制造药品;在化妆品领域,防霉抗菌剂被用于保持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纺织品领域,防霉抗菌剂被用于防止纺织品霉变;在建筑材料领域,防霉抗菌剂被用于保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除霉剂配方
除霉剂配方除霉剂,也叫防霉剂,是一种用于防治霉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霉菌能够在潮湿、湿热的环境中迅速繁殖,造成家居、食品、纸张和皮革等各种物品的霉菌污染。
因此,制作一种有效的除霉剂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除霉剂配方,供参考:材料:- 1杯白醋- 1杯水- 10滴茶树精油- 1个喷雾瓶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喷雾瓶。
2. 将白醋和水倒入喷雾瓶中,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加入茶树精油,并再次搅拌均匀。
4. 将喷雾瓶盖紧,摇匀以确保所有成分充分混合。
5. 喷雾到霉菌污染的表面上,直至湿润。
6. 等待约10-15分钟,然后用湿布或海绵擦拭干净。
7. 如果仍有霉菌污渍存在,可重复喷洒和擦拭的步骤。
这个配方中的成分都具有抗菌和杀菌的特性。
白醋是一种天然的除霉剂,能够通过降低表面的PH值来杀灭霉菌。
其酸性能够破坏霉菌的细胞壁,从而消灭霉菌。
茶树精油含有天然的抗菌成分,具有防霉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虽然这种除霉剂配方是常见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某些表面材料对醋的酸性可能敏感,需要谨慎使用。
另外,如果面积较大或严重霉菌污染的情况下,建议寻求专业的除霉服务。
此外,除霉剂的配方还有其他种类。
根据应用领域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除霉剂。
例如,氯己定除霉剂可以用于木材和建筑材料的除霉、硅藻土除霉剂可用于室内墙壁和天花板的除霉、过氧化氢除霉剂可用于食品、皮革和纺织品的除霉等。
选用除霉剂时,应注意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并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
总结起来,除霉剂配方主要包括醋、茶树精油等成分。
使用除霉剂时应注意材料的适用性和使用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除霉剂。
除霉剂的使用能够有效预防和遏制霉菌繁殖,保护健康和物品的安全。
防霉剂对人身体的危害
防霉剂主要成分:季铵盐衍生物、卡松、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等。
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专药剂。
有属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
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
在原材料、成品衣料、成品衣物的储存等过程中,所用的防腐剂、防虫剂、防霉剂等化学物质的残留,也可能会刺激皮肤,特别是儿童和皮肤过敏者,对这类物质成分都是可以和空气里的水反应的碱性物质,是有毒的。
防霉剂系指为防止霉菌滋生的一种添加剂。
食品、水果、饲料、化妆品、涂料、粘合剂、皮革、水产品、塑料等在使用及存放期间,易遭霉菌污染,使成品变质。
为了防止霉菌滋生,需在产品中加入防霉剂。
防霉剂可分为有机、无机及天然三种。
常用的有机防霉剂有:联苯、邻苯基苯酚、2-吡啶硫醇-1-氧化锌等。
常用无机防霉剂有:过硫酸铵、磷酸钙、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化合物等。
天然防霉剂有:芥子萃取物、艾蒿等。
防霉剂目前已有500余种。
用于食品、水果、饲料、化妆品的防霉剂,要求不得对人畜有害,且有效期长,对霉菌广谱。
用于涂料、粘合剂的防霉剂,要求分散性好,有效期长。
喷洒或涂刷在卫生间、塑料门窗边缘等处的防霉剂,要求不溶于水,耐气候性好。
一般说有机防霉剂较无机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强。
防霉剂是能抑制霉菌生长和杀灭霉菌的一类高分子材料添加剂,能使高分子材料免受真菌侵蚀,保持良好的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
涂料的成膜物质由各种天然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组成,要经受氧、热、光、化学侵蚀物等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还会遭到霉菌等多种生物体的破坏。
涂料被微生物污染,出现黏度下降、颜料沉降、发生臭味、产生气体、容器膨胀、p H漂移和体系破坏等现象,称为腐败。
在溶剂型涂料中,腐败的问题不突出。
霉菌侵蚀涂膜,造成涂膜色变、发黏、穿孔、破坏和剥落,失去附着力,影响涂膜的保护性能及材料的整洁和外观,降低力学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给环境卫生造成危害。
丙酸钠 食品 标准
丙酸钠食品标准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防霉和调味等。
在食品中添加丙酸钠可以延长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但是,丙酸钠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一、丙酸钠的化学性质丙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甲醇,微溶于乙醇。
它具有很强的防腐、防霉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二、丙酸钠的用途1.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酸性防腐剂,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丙酸钠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变质和腐败。
2.防霉剂:丙酸钠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发霉变质,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
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丙酸钠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生长。
3.调味剂:丙酸钠可以增强食品的口感和品质,特别是在一些发酵食品中,如酸奶、奶酪等。
它可以改善食品的风味和口感。
三、丙酸钠的毒性丙酸钠是一种低毒性的食品添加剂,小鼠口服LD50为6280mg/kg。
尽管如此,对于人类来说,过量摄入丙酸钠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使用丙酸钠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
四、丙酸钠的使用标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丙酸钠可以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但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饮料不得使用。
在国际上,丙酸钠也被广泛认可并被允许在各类食品中使用。
五、丙酸钠的安全性评估丙酸钠在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分解代谢,不会积累在体内,因此相对比较安全。
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轻度胃肠道不适或腹泻等症状。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因此,在使用丙酸钠时,应该注意控制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六、丙酸钠的合理使用建议1.在使用丙酸钠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不得超标使用。
除霉剂基本配方
除霉剂基本配方一、除霉剂基本配方除霉剂是用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从而防止霉菌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可以在各种不同的产品中使用,如医药、食品、乳制品、无机化工、消毒剂、农药、玻璃表面处理等等,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除霉剂的基本配方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成分:1.水:水是除霉剂的主要成分,可以将其他原料溶解,以便除霉剂能够更好地进入物体表面,以达到除霉的效果。
2.有机酸:有机酸是除霉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霉菌的生长。
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盐,例如乙酸、己酸、丙酸、乳酸等。
3.阻燃剂:阻燃剂可以增强除霉剂的功效,使其能够抑制更多的霉菌,并且可以防止过度消耗除霉剂。
4.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除霉剂更好地进入物体表面,以便能够起到更好的除霉作用。
5.抗菌剂:抗菌剂是除霉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除霉的效果。
6.增稠剂:增稠剂可以增加除霉剂的流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渗透物体表面,以便更好地起到除霉作用。
二、除霉剂的配制原则1、安全性:在配制除霉剂时,应保证所用原料的安全性,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毒性问题。
2、低毒性:在配制除霉剂时,应尽可能选择低毒性的原料,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3、防腐效果:在配制除霉剂时,应根据物体的材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选择有效的原料,以达到最佳的防腐效果。
4、可操作性:在配制除霉剂时,应尽可能简化操作过程,以提高除霉剂的使用效果。
5、经济性:在配制除霉剂时,应选择合理的原料,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6、可控性:在配制除霉剂时,应尽可能控制原料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的除霉效果。
三、除霉剂的使用方法1、配制:将上述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除霉剂。
2、使用:将除霉剂均匀涂抹在物体表面,待其吸收后,将多余的除霉剂擦掉,以免影响美观性。
3、清洗:使用完除霉剂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物体表面,以防止除霉剂残留在物体表面,影响物体的美观性。
杀菌剂(防霉剂)
一、杀菌剂(防霉剂)的分类类别代表例作用卤代烯丙基砜1-(二碘甲基磺酰)-4-甲苯碘炔丙基3-碘-2-炔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N-卤代烷基硫N,N-二甲基/N′-(氟代二甲硫基)N′-苯基一硫酰胺苯丙噻唑类2-(4-噻唑基)苯丙噻唑(TBZ)晴类2,3,5,6-四氯间苯二晴(百菌清)呲啶类四氯-4-甲基磺酰呲啶8-羟基喹啉类8-羟基喹啉铜氮茚类2-(氰氨基甲硫基)苯丙咪唑异噻唑啉类1,2-苯丙异噻唑啉-3酮,2-n-辛基-4-异噻唑啉-3-硫-代苯酚类对氯间甲酚季铵盐类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三嗪和噻二嗪类六氢-1,3,5-三乙基-5-三氮苯,3,5-二甲基-四氢-1,3,5,2H-噻二嗪2-硫代酰替苯胺类3,4,5-三溴水杨酰苯胺金刚烷类1-(3-氯代烯丙基)-3,5,7-三氮-1-氮蓊金刚烷氯化物有机锡类三丁基氯化锡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二硫代四甲基秋兰姆溴化茚满酮2,2-二溴-1-茚满酮其他化合物溴代乙酸苄酯(Marbac 3S)有机砷类霉克净二、作用机理在细菌,霄母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外侧存在着葡萄糖,几丁质,肽聚糖等合成酶,在细胞内侧存在电子转移系统酶等,这些均是杀菌剂(防酶剂)的作用点,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也均可成为杀菌或抑菌的作用点,也就是说杀菌(防酶)剂通过阻碍氧化磷酸化和电子转移系统,抑制–SH基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干扰细胞表层的机能和脂质代谢以及破坏几丁质的形成,从而达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如:卤代酚类除作为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外,还具有抑制–SH基的作用,以及可引起细胞膜的变化。
咪唑类可用于作用细胞壁与细胞质的膜系统上,与细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结合,导致氢离子进入病菌体内,钾离子渗出菌体外,并使细胞中的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等逸出,从而干扰能量的产生,破坏核蛋白体等。
三、涂料用杀菌(防酶)剂1. 代森铵(化学名: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mobam)CH2NHC(=S)SNH4∣CH2NHC(=S)SNH4作用用量及注意事项:通过对具有-SH基的酶进行作用而致效。
储存食品粮食防霉有效方法
储存食品粮食防霉有效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粮食的储存和防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它存在于空气、土壤和食品中,容易滋生和生长。
霉菌产生的毒素不仅会破坏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储存食品粮食并防止霉菌滋生是非常必要的。
一、保持干燥霉菌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食品粮食的干燥是防止霉菌滋生的基本要求。
首先,储存食品的容器应该是密封的,以防止空气和湿气进入。
其次,储存食品的场所应该是干燥通风的,避免受潮或受到水的浸泡。
最后,一些吸湿剂,如二氧化硅胶、活性炭等,可以放置在储存食品的容器中,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保持食品的干燥。
二、控制温度温度是影响食品粮食储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霉菌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得更快,而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
因此,要控制食品粮食的储存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一般来说,储存干粮的温度应在15℃以下,储存湿粮的温度应在4℃以下。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温度的骤变,以免引起食品粮食受潮或结露。
三、避免阳光直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对霉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阳光直射也会使食品粮食受潮和变质。
因此,储存食品粮食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选择阴凉干燥的场所进行储存。
如果在室外储存,可以使用遮阳网或棉被等物品,遮挡阳光的直射。
四、定期检查和清理要定期检查储存的食品粮食,及时发现霉变或腐烂的食品,并予以清理和处理。
一旦发现霉变的食品,应立即将其分离并扔掉,以免影响其他食品的安全。
此外,储存食品的容器、场所和工具也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霉菌滋生。
五、使用防霉剂在储存食品粮食时,可以使用一些防霉剂来防止霉菌滋生。
常用的防霉剂有苯甲酸、山梨酸、乙酰乙酸等。
这些防霉剂可以通过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延缓食品粮食的变质和霉变。
六、合理包装合理的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食品粮食,防止霉菌滋生。
一些易受潮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等,可以使用密封罐或真空包装袋进行包装,以防止空气和湿气进入。
防霉粉的成分
防霉粉的成分1. 引言防霉粉是一种用于防止物品潮湿、发霉的化学物质。
它通常由多种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具有吸湿、除臭和抑菌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霉粉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 防霉粉的主要成分2.1 硅胶硅胶是一种常见的防霉粉成分,它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
硅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环境湿度,从而减少物品受潮和发霉的风险。
硅胶还能够吸附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2.2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材料。
它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和异味,净化空气,并起到除臭作用。
活性炭还能够吸湿,帮助防止物品受潮。
2.3 铜酒石酸盐铜酒石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抑菌剂。
它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霉菌和细菌的生长,减少物品受霉变的可能性。
2.4 硼酸硼酸是一种常用的防霉剂。
它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抗真菌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霉菌生长。
硼酸还具有吸湿性能,可以帮助控制湿度,减少物品受潮和发霉的风险。
2.5 香精香精是一种常见的添加剂,用于给防霉粉增加香气。
它可以掩盖异味,使空气清新,并为物品提供一种令人愉悦的气味。
3. 防霉粉的作用3.1 吸湿防霉粉中的成分具有吸湿性能,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环境湿度。
这样可以减少物品受潮和发霉的风险。
3.2 除臭防霉粉中的活性炭和香精等成分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净化空气,并起到除臭作用。
这样可以保持空气清新,防止异味滋生。
3.3 抑菌防霉粉中的铜酒石酸盐和硼酸等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这样可以减少物品受霉变的可能性。
4. 使用方法防霉粉通常以粉末的形式存在,使用方法简单方便。
一般来说,将适量的防霉粉均匀撒在需要防潮、除臭或抑菌的物品表面即可。
根据物品大小和所处环境湿度的不同,使用量可以适当调整。
5. 注意事项5.1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防霉粉属于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
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咨询医生。
5.2 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霉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