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ppt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下地理 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课件 (共36张PPT)

中图版七下地理 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课件  (共36张PPT)
(8) 武陵源 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闻名于世。
苏州古典园林以 私家园林为主,一 般在布局上以水为 中心,充满江南情 趣;
现存名园十余处, 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西园、网狮园、怡园等。
留园冠云峰
拙政园 沧浪亭
网狮园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 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 体,以云为衣,其瑰丽 壮观的“云海”以美、 胜、奇、幻享誉古今, 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 冬季景最佳。
黄山美在奇松、怪石、 云海、温泉“四 绝”“集天下奇景于一 体”。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 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 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炭酸为主, 可饮可浴。
迎客松位于黄山“玉屏峰”
迎 正面的“玉屏楼”前,枝干弯 客 曲,酷似张开手臂在迎接远道 松 而来的客人,表达着美好的祝
福。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 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其形态 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 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 形象逼真。
布 达 拉 宫
红山是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布达拉宫始建于公 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是西藏古 建筑艺术的精华。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居中央的红宫主要用 于宗教事务,两翼刷白粉的是白宫,是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
五岳之首泰山
•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 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是世界规模最

大、结构最奇特、

内涵最丰富的帝

王陵墓之一,秦

始皇兵马俑坑是

秦始皇陵陪葬坑。


1987年秦

始皇陵及兵马

俑坑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世界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ppt课件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ppt课件

A、泰山 B、衡山 C、恒山 D、华山
河南淮阳羲城中学
巩固训练
1.著名的黄山“四绝”指的是( B )。
A.彩池、雪山、峡谷、森林 B.怪石、云海、温泉、奇松
C.奇峰、怪石、秀水、溶洞 D.奇松、怪石、溶洞、汤泉
2.《乔家大院》是一部反映晋商闯天下的电视剧。由此可以
推知,乔家大院的故事发生在( B )。
三、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地方文化特色 推动当地旅 游业的发展
地方文化特色是 重要的旅游资源
河南淮阳羲城中学
地方文化特色对 旅游的影响
七 年 级 下 册
保护地方文化 促进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
四、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检测指导: 1、 闭卷检测,独立完成(3分钟) 2、 出示答案,对子互批(1分钟) 3、 自主纠错,反思错因(1分钟) 4、 质疑解惑,互帮互学(1分钟) 5、 小组汇报,师生点拨(1分钟)
河南淮阳羲城中学
坚决抵制不文 明的旅游行为
河南淮阳羲城中学
拓展提升
在旅游时,存在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怎样 才能做到文明旅游?
在景观上随意刻画 攀爬到景物上
不乱涂乱画
不乱扔垃圾
攀折花草树木
不攀折花草
随意丢弃废弃物
增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
起,从我做起。 (答案合理即可)
河南淮阳羲城中学
A.山东
B.山西
C.河南
D.安徽
3、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景观,
又被称为“五岳之尊”的是( A )
A、泰山 B、衡山 C、恒山 D、华山
河南淮阳羲城中学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三] 保护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课件(新编)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课件(新编)

新知2
地方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独 特 建 筑
布达拉宫
新知2
地方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历 史 遗 迹
敦 煌 莫 高 窟
新知2
地方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历 史 遗 迹
乐 山 大 佛
新知2
地方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自 然 风 景
安 徽 黄 山
新知2
地方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自 然 风 景
知识总 结
北方地区
1.生产:农
南方地区 业发展 北方和南方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差异 2.生活:衣 西北地区 食住行 青藏地区
1.生活:居
住 2.生产:农
西北和青藏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差异
业发展 退 退出后,进入预习检测模 高效上好每节 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出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和山地,耕作制度为
水田

为主,是我国 柑橘 香蕉 、蚕丝的主要产区,盛产 、 、荔
( 2)南方地区的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注意通 枝、龙眼、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风散热,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点3:西北地区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要点点拨
青藏高原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
高寒畜牧业 ,地势高,以 牦牛
高原 山地 上,地形多为
青稞

为主,放牧
等牲畜,一些河谷地带适合 账房 、藏北牧 三种形式。
发展 等为主的高寒农业。 碉房 ( 2)青藏地区的民居,主要有藏南谷地的 区的 木构建筑 、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服务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业。
新知1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三 保护地方文化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Protect the loc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四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一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tourist resources
3 地方文化的国际性:
到2019年8月我国已有55处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tourist resources
3 地方文化的国际性:
五岳之尊的泰山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象征,是我国第
3 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包
括历史文化古迹、园 林艺术、著名工程和 建筑群、革命纪念地、 民族风情、风味佳肴 和购物娱乐等。
二 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①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3 陕西秦兵马俑坑:
二 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①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3 陕西秦兵马俑坑:
二 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中图版七下地理第5章第二节

中图版七下地理第5章第二节

鲁菜经典名菜,以水发海参和大葱 为主料,是“古今八珍”之一,葱 香味醇,营养丰富,滋肺补肾。
拓展延伸
视频:桂林山水
拓展延伸
视频:杭州西湖
拓展延伸
视频:赛龙舟
新课学习
地方文化的国际性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具有世界性
山西五台山
中国南方喀斯特
我国的地方文化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征和悠久 的历史,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
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6.我国已有( A )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
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A.41
B.42 C.47 D.51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
知道了文化及地方文化的概 念;了解了我国地方文化的 范围以及我国有哪些地方文 化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新课学习
(6)工艺特产
年画
陶瓷
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 “门神画”。大都用于新年时 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 年吉祥喜庆之意。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 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新课学习
水煮肉片
(7)风味佳肴
葱烧海参
川菜的一种,因肉片未经划油, 以水煮熟故名。水煮肉片特色是 “麻、辣、鲜、香”。
作业布置
1.说出5个中国地方文化旅游景观。
2.说出5个中国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板书设计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第1课时)
(一)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概念 地方文化范围 地方文化的国际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中图版地理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复习课件-PPT说课讲解

中图版地理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复习课件-PPT说课讲解

例2.旅游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地方文化,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协调好哪两者的关系?(

A.地方政府与商家 B.国家和地方 C.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 D.传统资源和现代建筑
【考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分析】我国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又因长期受国家高度保护,缺乏市 场竞争机制,以致我国旅游业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应扩大开放范围,完善与旅游相关联 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安全,并加强 建立有关法规和人才的培养。
(2)__地__形__对民居影响非常大。例如,在山区盖房时要考虑_坡__向__、_坡__度__等因素。贵州和湘西的_吊__脚__楼__、平 原地区的__四__合__院__。
(3)人们在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例如,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建造石屋;黄土高原的 人们利用黄土建造_窑__洞__;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竹木建造__竹__楼____。
知识点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1、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 的文化内涵。
(2)我国的地方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地方文化特色是最具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 础。到2011年6月,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西__班__牙_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2、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___泰__山____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2)旅游业已成为我国___国__民__经__济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3、保护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地旅方游文业化的特发色展具只有有较立高足的于科__研_地_价_方_值_文_和_化_文_特_化_色_价_,值协。调好文化保护和____资__源__开__发__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目标。提倡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环境。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创新(1)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创新(1)课件
(3)地方文化,包括历史文物 、文化遗产 、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 俗、 工艺特产、风味佳肴等。
(4)到2011年6月,我国有41处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教师点拨
知识点1: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五岳之尊的泰 山是中华民族精神 的象征,是我国第 一个被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的景观。
山东泰山南天门
教师点拨
知识点2: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苏州园林以水为主 题,小巧玲珑,清秀典 雅,布局结构成功地运 用了比例陪衬关系和对 比手法,是古典园林的 代表作。
江苏苏州园林
教师点拨
知识点2: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始于公元 前246年,是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 皇陵的陪葬坑。
教师点拨
知识点2: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 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 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 成公主而建,是西藏古 建筑艺术的精华。ຫໍສະໝຸດ 西藏布达拉宫教师点拨
知识点2: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黄山美在奇松、怪 石、云海、温泉“四 绝”,“集天下奇景于 一体”。千百年来沉积 了丰厚的文化。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激趣导入 点拨
知识梳理
激趣导入
教师点拨
你知道什么是旅游业吗?
旅游业是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业。
教师点拨
知识点1: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 精神财富的 总和。 (2)地方文化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人 类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2节《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课件 (共35张PPT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2节《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课件 (共35张PPT
七年级地理
学习目标:
•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地方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2、了解我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景观。
• 过程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
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情态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的认识,激发热 爱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情感。
A、遵纪守法
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C、废物装进垃圾袋 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
3、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D )
A、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 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 C、猎取旅游景点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 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
4、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这样做会造
自然环境 地方文化
人类历史活动
历史文物 文化遗迹 古典建筑 文化艺术 风土民俗 工艺特产 风味佳肴
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 保护可持续发展 文明旅游、生态旅游
课堂检测
1、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文化价值,其特点不包括(C )
A、独一无二 B、不可替代 C、可替代
2、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D)
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名胜古迹—丽江古城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 光秀美,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 故乡。
名胜古迹—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 大石窟艺术宝库。
成(D )
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课件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课件

糌粑
青稞
南北方食品差异
南北方食品差异
南米北面——饮食的自然环境烙印
北方产小麦,面是主食;南方产稻 ,米 是主食(所谓“南稻北麦”)
除夕年夜饭,北方饺子南方鱼
南细北粗——饮食的社会环境烙印
南方饮食比较细腻,北方饮食比较粗犷
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方的人的
口味却千差万别,这是因为受到这个地区的自 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 习惯等影响。。
这种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就是我们今日津津乐 道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等等的历史渊源,也是中 华民族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历史遗产。
饮食与自然环境
选料
影响
自然环境
饮食 口味
适应
习惯
第八章 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
第一节 地方文化特色 ◆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方特色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中 国 的 区 域 差 异 图 自然环境是:地形、气候、河流
第一节 地方文化特色 ◆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方特色
哪幅是南方的?哪幅是北方的?为什么?
中国传统民居——南方民居
吊脚楼
竹楼
中国传统民居——南方民居
墙壁薄、屋 内有火塘
屋顶坡度很大且镂 空、屋檐外伸很多
窗小、深 处檐下
建材以竹子 木头为主
离地面较高
西南地区气候炎 热、潮湿、日照 较强、地形复杂
南方民居的特点
材料
影响
自然环境
民居 结构
适应
样式
蒙古包
窑洞
维吾尔民居
撮罗子
这些民居体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你介绍民族的服饰有哪些特点? 其特点与该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南方服饰——黎族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5.2第二节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精品PPT课件 1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5.2第二节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精品PPT课件 1

山西面食
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东北的炖酸菜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居民喜食辣椒
九转大肠
宫保鸡丁 佛跳墙 清炖狮子头
西湖醋鱼 东安子鸡 无为熏鸭
珍珠南瓜
你鲁能、够川按照、“闽八、大菜苏系、”将浙这、些湘名菜、对徽号、入座粤吗?
南 方
南北方食品差异

饭 南米北面——饮食的自然环境烙印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 部、黑龙江省
狍皮 帽
狍皮 靴长

毛领
狍皮宽 肥长袍
活动:落实教学目标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服饰最主 要的是功 能、在保 证功能的 基础上寻
求美观
说一说:中国藏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是如何适应当地气候的 ?
宽大毛质、棉质 或皮质长袍
高领
宽肥长袖
学生说出: 青藏地区的 地形、气候
• 适应早晚气温的变化,脱、穿 都很方便
西部地区房屋多用泥土夯砌而成,
墙厚顶平,经久耐用,冬暖夏凉。
活动:落实教学目标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牧民与帐篷
2、我国四大牧区为什么多搭建帐篷与蒙古包?
便于逐草而居,放养牲畜,帐篷和蒙古包拆卸方便,便于 运输,同时抗风能力强,牧民青睐。
目的:落实教学目标1——分析、归纳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方民居图及相关资料,能够从气温、水分等方面举例 说明自然环境对民居特点的影响。(突破重难点) 2、运用民族服饰图及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举例说明自 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3、运用地方饮食图及相关资料,能够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饮食 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我国民居、服饰和饮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7 2006.7 2007.6 2007.6 2008.7 2008.7 2009.6 2010.7 2010.8 2011.6 2012.6 2012.7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地域名称 长城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 宫)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甘肃敦煌莫高窟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批准时间 1987.12
1987.12
1987.12 1987.12 1987.12 1987.12 1990.12 1992.12 1992.12 1992.12
2000.11 文化遗产
2000.11 2001.12 2003.7 2004.7 2005.7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安阳殷墟 中国南方喀斯特 开平碉楼与村落 福建土楼 江西三清山 山西五台山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国丹霞 杭州西湖 元上都遗址 中国澄江化石地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 胜区
1996.12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北京颐和园
1998.11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福建武夷山
名称 昆曲 古琴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和端午节等22个 项目 中医针灸、京剧
批准时间 2001.5 2003.11 2005.11 2005.11
2009.9
2010.11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台湾日月潭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杭州西湖
自然风光
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
吉林长白山天池
返回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长城(八达岭)
长城(山海关)
长城(嘉裕关)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秦陵兵马俑 洛阳的龙门石窟
北京故宫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拉萨布达拉宫
承德避暑山庄 明代十三陵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返回
遗产种类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 寺庙
1994.12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 孔林
1994.12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旅游业的特点:
•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 •“无烟工业”
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
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革命纪念地 民族风情
自然风光
长江三峡(瞿塘峡)
长江三峡(巫峡)
长江三峡(西陵峡)
自然风光
桂林山水
自然风光
黄山(云海)
黄山(温泉)
黄山(怪石)
名胜古迹—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华里,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历 史久远,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 “奇观”之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它那浩大的工程, 雄伟的气魄,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创造 精神。
八达岭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居庸关与山海关、嘉峪关,同是长 城全线的重要城墙关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城上,可以清楚地看 到长城的结构。它总是外侧高险,有的地方下临绝壁,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要想 循着险峻的山势攀登到城下,再无依无傍地进行仰攻进而破城取胜,几乎是不可能 的。城的内侧有石梯门洞,上下十分方便,城墙上外有城垛,内有宇墙。同时,在 一定的距离处,或者是在险要的地方,设有“墙台”和“敌楼”。“墙台”是防守 士兵休息的地方,“敌楼”可以瞭望和射击,也可以施放狼烟或烽火以报警,这些, 现在还都有遗迹可寻。
名胜古迹—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 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四 川阆中)。
名胜古迹—丽江古城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 光秀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 的故乡。
名胜古迹—布达拉宫
布达拉是梵语的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因 而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布达拉宫矗立于红山之腰,依山而建,海拔3700 多米,与山势融为一体。东西长360米,南北宽140米,主楼高达117米,占地面 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外观13层,墙体全部由花岗岩砌成。它始 建于公元7世纪,公元17世纪由五世达赖喇嘛重修,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规模 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由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 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红宫为宗教活动场所,除了佛殿,还有存放历代达 赖喇嘛的肉身灵塔。参观者经平措堆 朗大门,进入半山的德央殿广场, 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和僧俗官员 观看金刚神舞和藏戏的地方。布 达拉宫内还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 史文物,其中有2500平方米的壁 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 上万幅唐卡,还有贝叶经等珍贵 经文典籍,以及明清两代皇帝赐 封的金册、金印、玉印和大量的 工艺珍品。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 市)、清东陵 (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 县)、盛京三陵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南三江并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澳门历史城区
1999.12 1999.12 2000.11 2000.11
文化遗产 文化与自然 双重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 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 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12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3处,其中文化 遗产30项,自然遗产9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革命纪念地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遵义会议会址
革命纪念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革命纪念地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南昌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返回
民族风情
傣族的泼水节
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
民族风情
彝族的火把节
侗族的芦笙节 元宵节的舞龙灯
民族风情 蒙 古 族 的 那 达 慕 大 会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丰富的旅游资源
什么是旅游?
旅游是人与自然及历史的交流,是一种享受人生的品赏和体验。 是现代人一种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有什么好处 ?
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综合性行业叫做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外汇,而且能 带动工业、农业、建筑、商业、邮电、运输、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