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人物之四:子思 (1)

合集下载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500字作文素材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500字作文素材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500字作文素材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关于儒林外史里面的四个真正的儒者的故事。

这四个真儒者分别是曾参、程伊川、金文都和顾佥臼。

我努力回想了自己所读过的关于他们的典故,希望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

第一个真儒者是曾参。

曾参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为人谦逊有礼,安贫乐道。

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讲学,当地的官员希望他能给自己的孩子单独补课赚外快。

但曾参断然拒绝了,因为他认为知识理当公平对待每个人。

这件事体现了曾参高尚的品德和公正无私的精神。

第二位是程伊川。

程伊川是北宋理学家,他勤恳好学、崇尚诚信。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考上了功课很好,但程伊川坚持给他77分。

别人都很惊讶,问他为什么。

程伊川说:"尽管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的品行有些小毛病。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程伊川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对于品德修养也是百分之百地重视。

第三位真儒者是金文都。

金文都也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

他待人宽厚谦逊,对师长非常尊重。

有一次,他的老师请他喝酒,金文都坚持给老师的酒杯里先斟满酒。

老师说:"你我之间有什么分别,何必如此谦逊?"金文都回答说:"尽管您是我的老师,但您已年过七旬,我理应给您最大的敬意。

"可见金文都虽然学富五车,但仍怀有一颗谦卑之心。

最后一个是顾佥臼。

顾佥臼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大儒。

他为官一尘不染、操守正直。

当时有个官员想通过行贿的方式得到他的提拔,可是顾佥臼严词拒绝了,从而错过了仕途上的发展机会。

但是,顾佥臼宁愿牺牲自己的前程,也决不会做出违背操守的事情。

这种高尚的品德实在是可敬可佩!通过回顾这四个真正的儒者的典故,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他们虽然生活在古代,但其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崇尚诚信的品德操守、宽仁谦逊的处世态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值得学习和传承。

孔伋简介+生平+评价+主要作品+成就荣誉

孔伋简介+生平+评价+主要作品+成就荣誉

孔伋孔伋(前483-前402),战国初期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孔伋,字子思,祖籍河南省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

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

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评价社会评价在这里,《中庸》没有明文说性善,实际是说性善。

这是《中庸》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论点。

在思想史上,《中庸》是人性论的创始人,是孟子性善论的先行者。

《中庸》的作者强调素其位而行。

他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平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

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激幸。

”这就是说,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作好自己份内的一切活动,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别人。

这是顺从天命而率性,尽性的为法,也是作者企图用以消解矛盾的办法。

孔子罕言命。

孔子言性与天道,子贡不得与闻。

《中庸》则以言性与天命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

《中庸》则说君子之道“质诸鬼神而无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对于孔子的继承来说,《中庸》是对于儒学的唯心主义的放大,其间还涂抹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中外哲学家,子思,作《中庸》

中外哲学家,子思,作《中庸》

中外哲学家,子思,作《中庸》公元前483-公元前402〖战国〗子思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姓孔,名伋,孔子之孙。

相传曾受业于曾子。

宣扬儒家道德观念“诚”,以为“诚”是世界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核心。

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

后世封建统治者尊其为“述圣”。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

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为其所著。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而不详其生卒年。

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汉书·艺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

孔子孙,为鲁穆公师”。

子思二十三篇久佚。

《中庸》为《礼记》所收,流传于世。

《孔丛子》记有子思固于宋的细节及子思与鲁穆公的问答,都不一定可信。

《中庸》,司马迁称其为子思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

《中庸》所说“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浅,”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都是秦汉人的口气,当非出于战国时人之手。

《中庸》作者认为,人的贫富穷通、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有天命来决定。

人的本性能对天命作出正确的反应,表现为行为的准则,这就是道。

道是不可须臾离的,如能修养得好,可以与天地相参。

他在书中举出几个标准人物,其中有文王、武王和孔子。

他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结,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于,富有四海之内,家庙飨之,子孙保之。

”这是说文王武王的命好,但同时也离不开“文武之德”,离不开“文王之德之纯”。

《中庸》作者特别说到孔子,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

涛。

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子思和孟子

子思和孟子

子思和孟子前几次,我们写了战国三教九流里面的法家、兵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却没讲过儒家。

其实儒家人物在战国中也还是很活跃的。

这次集中讲一讲战国初期两个重要儒家人物的故事吧。

子思孔子有个儿子叫孔鲤,字伯鱼。

不过伯鱼不算长命,五十岁的时候就先于孔子过世了。

孔子这时候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很悲惨。

幸好孔鲤也有儿子,叫孔伋,字子思。

子思受学于曾参,是吴起的同门师兄弟(或者是师叔)。

虽然比不上吴起那么能打,但这个子思依然很厉害,被后世尊为儒家“述圣”。

他是儒家四书之一《中庸》的作者,也是“亚圣”孟子的老师。

《通鉴》上记载的事情都发生在子思在卫国做官的时候。

一次,子思向他老板卫侯推荐一个叫苟变的人才,说,这个人打仗很厉害,可以做将军。

他老板回答他说,我知道他这个人,我也知道他很厉害,但是这小子在做基层办事员的时候,有一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这种人的人品是不是有问题呢?所以我不准备用他。

子思没有退却,继续劝诫卫侯,他打了个比方,说,好的老板选拔人才,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呢,如果有一根很好的木料,但却有几个地方腐烂了,高明的工匠是绝对不会忍心扔掉的。

现在老板你处于乱世之中,正是要不拘一格吸收人才的时候,你却因为两个鸡蛋而放弃一个那么厉害的将才,这种事情如果让邻国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卫侯听了,确实是这个理儿,对子思一再拜谢。

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了,儒家的人不是一向都很迂腐的么,不是一向都对个人修养和道德有很高的标准的么。

拿老百姓俩鸡蛋,虽然物质上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在道德修养上,却是很大的污点。

为什么子思这位儒家早期嫡系人物会向国君推荐一个有道德污点的人去关键岗位呢?儒家对个体道德要求确实很高,但我所理解的儒家还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第一,在儒家传统里,从来没有完美的人。

这或许是儒家与基督教、佛教最大的区别。

基督教的“神”和佛教的“佛”都代表着“完美个体”,基督和释迦牟尼的一生都被后人描述为完美的一生;而儒家“圣人”不是,孔子自己也犯过错误。

《中庸》·《子思》·《子思子》--子思书源流考(1)

《中庸》·《子思》·《子思子》--子思书源流考(1)

《中庸》·《子思》·《子思子》--子思书源流考(1)据《韩非子·显学》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思之儒”,《荀子·非十二子》亦将子思与孟子并称,故子思无疑是战国初期非常重要的思想家。

然其书散失,其学放佚,不知曾令多少学者为之扼腕而叹!是以郭店竹简中有关子思的文献一经公布,立即唤起人们一揭千古之谜的浓厚兴趣。

窃以为就竹简所见,澄清全部事实的证据仍然不足,但确实为推断这一公案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可据以落实部分事实。

一、南宋以前子思书的流传关于子思书,大家都知道原书早已亡佚,现在行世的是南宋汪×和清代黄以周的两种重辑本,皆名曰《子思子》,但对南宋之前是书的流传情况,恐不甚了了。

我在反复推敲历史上有关记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从先秦至南宋,子思名下的这部书前后出现过三种传本,分别代表其演变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先秦至刘向校书前的《中庸》四十九或四十七篇。

现存最早谈到子思著作的文献是《孔丛子》:子思曰:“文王困于×里,作《周易》。

祖君困于陈、蔡,作《春秋》。

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四十九篇。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与此相合:伯鱼生×,字子思,年六十二。

尝困于宋。

子思作《中庸》。

过去,由于人们判《孔丛子》为伪书,故不相信其史料价值。

李学勤先生曾撰文指出,此书乃汉魏间的孔氏家学。

我认为,这一判断应该是符合事实的。

既然此书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所作,故其主体部分当成于孔鲋之手,后由孔氏家族陆续增补完善。

无论如何,《孔丛子》的这段记载与《史记》相合,当为信史。

不过,有人怀疑:“孔子作《春秋》在归鲁之后,不在困于陈、蔡时。

子思于其祖不应谩言。

”[1]其实,这里所说的文王困于×里作《周易》、孔子困于陈、蔡作《春秋》、子思困于宋作《中庸》,皆不应该机械地理解为受困之时著书,而应理解为受困之时发愤著书,及其真正著书,也许在受困之后。

子思名词解释

子思名词解释

子思名词解释子思(前505——前402)是孔子的孙子,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他以《中庸》、《论语》、《孟子》为主要依据,又将老子的辩证法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史称“子思学派”。

其弟子以曾参、孔汲、颜之推等较为著名。

子思非常喜欢推究事情的原因,在他看来,探求道理最好从根本上入手,也就是从“天命”开始研究。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所因”、“所以”,没有“所因”、“所以”,事情就不会发生。

因此,子思的学说不像他的老师孔子那样偏重于社会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是更注重于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性。

在孔子的“德治”之后,他创立了“仁政”的学说。

“子思”的“仁政”,与孔子的“德治”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是试图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让二者处于和谐状态。

但二者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明显区别:孔子的“仁政”,是一种“礼治”的政治,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子思的“仁政”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协调,提倡“天人合一”,这也正是道家学派的一贯主张。

在具体措施上,子思主张以民为本,[gPARAGRAPH3]粮于民。

对统治者来说,他强调轻徭薄赋,并用“富民”的办法来治理国家。

“思”,即思考、思索,亦指研究、思想。

《论语·子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唐韩愈《石鼓歌》:“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牛羊马蹄甲士饱,弃甲曳兵亦效多。

”清顾炎武《赠大梁吴太夫人》诗:“或吟或咏或感慨,三复太息以长吁。

”叶圣陶《线下》:“书桌前的一小片地方,已经给窗外的蔷薇花和茉莉花爬满了。

还有书籍和杂志,好象已有半个书架的模样。

于是把它们移到窗前去。

望着窗外,黑暗中微光闪动,我似乎思索些什么。

”“思”,又作“脩”。

“修”,本义是“反覆摩擦”,引申为修饰,修整。

《荀子·儒效》:“当今之世,其发使之然乎?”高诱注:“言当世之君,使其教令修饰,故可以动物也。

简说子思与《中庸》

简说子思与《中庸》

简说子思与《中庸》简说子思与《中庸》一、子思其人(一)为孔孟之道架起两百年传承联系的子思子思,名孔伋,孔子之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生于春秋中晚期,孟子生于战国中期,被尊为亚圣,历史上儒家学派又称之为“孔孟之道”。

可是孔孟生活年代相差近两百年历史。

他们的思想又是怎样传承联系起来的?这就要归功于子思。

子思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83——402年间。

子思虽是孔子之孙,但其少年时期,孔子就去世了,他并没有亲随孔子受业,而是跟随孔门多位弟子的学习,才全面掌握了孔子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特点。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孔子之后一代一代众多的儒学思想家,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以孟子最具代表性,正是孟子完善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体系。

孟子曾受学于子思的门人,并深刻接受子思的影响,故后世称之为“思孟学派”。

可见,为儒家提出以“中庸”立身,以“诚”修身的子思“上承孔子,下启孟子”,同样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

(二)儒家述圣子思子思对于儒学发展的建树首先在于他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揭示了修身在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以“中庸”立身、以“诚”修身的思想。

子思在《中庸》中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在此,子思鲜明的指出“修身成德”是达致“天人合一”的唯一路途。

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持守中庸之道,率性修道以达中和。

而要达致中和,则要实践以“诚”为本的修身方法。

持守以“诚”为本的修身方法,就要择善而在固执之,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工夫,达致成己成物、修己安人、参赞天地的崇高境界。

子思以“中庸”立身、以“诚”修身而至“天人合一”的修身思想,丰富了孔子所主张的修身思想,启发了孟子尽心知性、存心养性的心性论,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上具有杰出而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孙子--孔伋

孔子的孙子--孔伋

孔子的孙子--孔伋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

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求学于子思的门人,《孟子题辞》则称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荀子· 非十二子》称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论子思、孟轲之学,谓:"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

"八儒中韩非子将子张列为首位。

陶渊明将贫民子思,列为首位,颜氏指孔子死后尊颜回的留在曲阜之徒,也是《论语》的编纂者。

可见出走的子张的与原宪的教育方法,知名度超过了老师孔子。

所以老儒家只能算是第三位从《韩非》与《庄子天下残文》,我们足以了解到,战国末年,子张,子思虽然学术影响巨大,但是已经处于少数派地位。

《天下残文》歌颂其他六儒,按诗书礼乐春秋易,六艺顺序对六儒家,进行了褒扬,单独对子张,子思进行嘲讽。

可知一,原来分裂出去的五儒,已经在战国末年趋于统一,而且承认了鲁国的曾子学派的正统地位。

论功行赏,不再固执的予以对抗。

可知二,唯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抗拒到底,成为乱臣贼子,道家不耻。

孔伋:孔子之孙,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孔伋:孔子之孙,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孔伋:孔子之孙,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本文导读: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

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

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

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主要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

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认为《小戴礼记》中之《中庸》即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偶有怀疑者,如南宋的叶适在其《习学纪言序目》中就表示怀疑)。

程朱一派对《中庸》尤为尊崇,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唐宋开始,"道统"论兴起。

学者一般认为,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

但近世学者对《中庸》是子思所作的传统说法颇有疑问,认为其中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语,当出自秦汉之际儒者之口而非子思所撰。

陈盘在《大学中庸今释》中,举隐公元年《左传》"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为例,说明"车同轨"这话,在孔子以前就有。

至于"书同文",他也认为华夏的文字都是从六书发展下来,春秋时尽管国别很多,然而朝聘天之,会盟诸侯,文书使节交互往来,不可能彼此之间的文字不通晓,这就是同文了。

子思的故事

子思的故事

子思的故事
子思啊,那可是儒家的一位大名人。

他是孔子的孙子呢,这出身就很不一般。

就好比他一出生就自带儒家智慧的光环。

子思这个人特别聪明,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

他整天跟着那些大儒们学习,就像一块超级吸水的海绵,拼命吸收着各种知识和智慧。

他在传播儒家思想方面那可是出了大力气。

当时的社会有点乱糟糟的,各种思想在打架。

但是子思就坚定地扛着儒家的大旗,到处去跟人讲仁义道德。

有一次啊,他去一个地方讲学。

那个地方的人都很野蛮,不太懂什么礼仪。

子思就一点也不害怕,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开始跟他们唠儒家的那些事儿。

他讲得那叫一个生动啊,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道理,被他说得像故事一样有趣。

那些原本野蛮的人听着听着,眼睛都瞪大了,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子思还特别有自己的想法。

他虽然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也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创新。

就像给儒家思想这辆大车又加了几个新轮子,让它能跑得更远更稳。

而且子思还很有骨气。

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想让他改变儒家的一些理念,来迎合他们的需求。

子思呢,就像个倔强的小老头(虽然他当时可能不老哈),坚决不从。

他说儒家的思想就像天上的星星,是不能被随便抹黑或者歪曲的。

总之呢,子思在儒家的发展史上就像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一直照耀着后世的人们,让大家都能在儒家思想的光芒下不断成长和进步。

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与英雄传说

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与英雄传说

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与英雄传说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还流传下来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英雄传说。

下面将介绍几位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英雄色彩。

1.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之一。

他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提倡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强调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的教诲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倡导人际关系的和睦,并强调了遵守礼仪、尊重传统的重要性。

2. 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齐国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霸主。

他以其睿智和勇敢而闻名于世。

齐桓公推行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重用人才,聚集了一大批的智者和能臣。

他还积极发展农业和商业,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齐桓公的改革为后世君主树立了典范。

3. 晏婴晏婴,字子行,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相。

他以其睿智和智谋才华赢得了历史上的赞誉。

晏婴善于谋略和策划,他在处理国家内外事务时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智慧。

他曾提出“灭齐之策”,成功地使晋国一度崛起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4.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思,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人性善良,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提出“性善论”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他反对战争,主张尊重民众的权益,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

5. 吕不韦吕不韦是春秋时期赵国的丞相,也是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六国前的重要政治家。

吕不韦以能力卓越而闻名于世,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使得赵国在短时间内实力大增。

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还有许多其他创业英雄和巨人,如楚庄王、越王勾践等,都为这个时代增添了无数的传奇色彩。

总之,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和英雄传说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精彩而辉煌的时代。

论子思的人格及思想

论子思的人格及思想

论子思的人格及思想
民国著名史学家许慎说过:“子思,自古一人,不朽世界。

”其实,子思的人格和思想深入人心,让人难以抹杀,其冲突的矛盾性思考,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们对大道至简、对社会平衡的不断追求。

子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得益于他完善的人格魅力。

他的郑重正直至今仍在传诵:他深谙“心性正,则谓之圣”的真理;他总能在权力、尊卑利弊面前注重人伦之道,怀着一份坚定不移的原则;他有着扎实的学识和坚实的信念,坚持“只有学有所用才能作成大事”,尤其是在权贵的施压下,他拒绝改变信念,坚持书面策校的使命让历史学家们所感动。

同时,子思的思想精髓也打动我们:他生动活泼的思想,实在指引着前行者“索本溯源”,深入研究内涵,把握本质;他极其重视“治萃本固”,绝不蹉跎步伐,对阅读、分析和鉴别历史给予深度重视;他倡导“平日德,非分朝廷”,敦促社会拒绝片面、偏激的学术,拥护多元化、包容性学术;他在处理和积极处理朝代更迭问题时,表现出很强的治理能力,始终坚持“利令智昏,苟以己利”的教育观念。

子思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他正是他的教育思想,才使我们受惠良多。

他主张“学习,无时无处不在”,主张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只有不断追求才能找到把握历史的真谛。

他在教育领域的丰功伟绩,使得今日的教育、学术和社会知识都受益于他伟大的思想,他成为高校和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灯塔。

子思如同指南星般,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照亮着前行者不变的信念,提醒着我们,智慧是沉积而来,追求是持久的。

我们将永远敬畏子思的人格,永敬畏他的思想,坚持奔赴到新的里程,走自己的路,方能到达的大道至简,实现公平的社会。

子思的五种道德观

子思的五种道德观

子思的五种道德观
1.仁爱:子思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爱护和帮助,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2. 德行:子思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诚实、正直、勇敢等美德,不断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3. 孝顺:子思认为孝顺是一种道德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应该尽其所能地尊敬和照顾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4. 礼仪:子思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遵循社会规范和礼仪,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类尊严。

5. 忠诚:子思认为一个人应该忠于自己的信仰、家庭和国家,不背叛自己的信任和责任,为了正义和公正而奋斗。

- 1 -。

子思生卒年表(483BC-421BC)

子思生卒年表(483BC-421BC)

子思生卒年表(483BC-421BC)553BC.12.28,儒略历(1519802)正月乙卯,鲁襄公二十一年552BC.10.09,儒略历(1520087)十月庚子,孔子生,0岁534BC.11.29,儒略历(1526712)正月乙丑,鲁昭公九年533BC,夏秋,孔子娶亓官氏,孔子,18岁(十九)533BC.12.17,儒略历(1527096)正月己丑,鲁昭公十年533BC,夏秋,孔鲤生,字伯鱼,0岁,孔子,19岁(二十)485BC.12.25,儒略历(1544636)正月己酉,鲁哀公十一年484BC,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从卫返鲁484BC,孔鲤卒,字伯鱼,49岁(五十)484BC.12.15,儒略历(1544991)正月甲辰,鲁哀公十二年483BC,孔伋(遗腹子)出生,字子思,0岁,庶子(有兄)469BC,鲁哀公二十七年468BC,四月己亥,季康子季孙肥卒468BC,八月甲戌,鲁哀公(想请越国讨伐三桓)到了公孙有陉氏那里,由此又避居于邾国,后来就乘机去了越国,国内的人们拘捕了公孙有山氏468BC,鲁哀公薨,子公子宁立,是为鲁悼公447BC,鲁悼公二十二年446BC,魏文侯魏斯初立,逾年改元446BC,鲁悼公二十三年(445BC,魏文侯元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439BC,鲁悼公三十年(438BC,魏文侯八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438BC,鲁悼公卒,子公子嘉立,是为鲁元公-另一版《史记》鲁悼公在位三十年438BC,鲁悼公卒年,季昭子季孙强问丧于孟敬子仲孙捷-《檀弓》438BC,鲁元公元年(437BC,魏文侯九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424BC,鲁元公十五年(421BC,魏文侯二十三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423BC,韩武子启章伐郑,杀郑幽公,其弟郑繻公立423BC,鲁元公十六年(421BC,魏文侯二十四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422BC,宋后昭公被弑(早年曾失国后逃亡,后回国),司城子罕(皇喜,司城【立皮】)专权,戴氏代宋开始,立宋悼公,宋悼公后朝于楚求帮助(戴氏代宋,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一样),楚简王(围宋十月)定宋公室,并在"定公室"之后,又城黄池,城雍丘,威胁到了中原,从而引发了与三晋的冲突。

子思为什么是“述圣”呢?

子思为什么是“述圣”呢?

子思为什么是“述圣”呢?《中庸》被后世称为“孔门心法”,但实际上这部书并不是孔夫子所著,著作权是属于孔夫子的孙子孔伋。

孔伋字子思,他的学问不是直接从孔子那里来的,而是师从于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大学》的作者曾子。

曾子在孔门诸子中以孝著称,他的代表作除《大学》之外,还有一部《孝经》。

《孝经》在宋代以前,名气仅次于四书中的《论语》,远远不是《大学》《中庸》所能相比。

当然,宋代以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学》《中庸》成了四书的半壁江山,《大学》因为其结构简捷、学修次第井然,因而号称“入德之门”。

我们看现在出版的四书,一般都是把《大学》和《中庸》都合成一本书出版,书院给大家推荐的这个版本,也是把《大学》和《中庸》合并成一本书。

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的核心精神,完全是一脉相承。

其实,四书在后世儒家学术中的地位之所以那么高,甚至超过了对五经的重视,就是因为这四部经典的内容简洁明快、精要得当,其精神脉络也一以贯之,学修上也有次第可寻。

说起子思来,他在早期儒学的传承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一谈到儒家学问,往往都会说“孔孟之道”,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传承下来的学问。

但是,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中间相隔了好几代人,那么,孟子是怎样承接了孔夫子的学问呢?我们都知道,孟子对儒家学问是很有发展的,他提出了很多斩钉截铁的观点,比如“性善论”、“养气说”等等。

中国人人都知道的《三字经》,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从孟子这里来的,因为孔夫子是“罕言性与天道”的,他老人家不怎么讨论这些哲学命题。

孟子还明确地提出了“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我们是人,尧舜这些圣人也是人,既然大家都是人,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人,人人都可以像尧舜那样心怀天下苍生。

另外,孟子还提出“养气说”,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解释这个“浩然之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古人故事5:子思荐苟变

古人故事5:子思荐苟变

古人故事5:子思荐苟变古人故事5:子思荐苟变(子思像)孔伋(前483~前402,一说前491~前431),字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期思想家。

据传子思为曾子的学生,儒家经典《中庸》是他的述著,孟子则以子思的门人为师,后人把他们的思想体系称为儒家的思孟学派,子思则被尊为述圣。

古代文献对子思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他的话语多散见于《礼记》、《孟子》、《孔丛子》等书籍,下面介绍一个“子思荐苟变”的故事,文字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子思是鲁国人,有一段时期居住在卫国。

有一天,子思与卫侯对话,卫侯是指卫慎公,他是卫国第37代国君。

卫国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位于现在河南省的鹤壁、新乡一带。

子思向卫侯提起苟变这个人,子思说:“他的才能可以统领兵车五百乘。

”在古代中国,兵车一乘上有甲士三人,下有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就有三万七千五百人,也就是说子思认为苟变是一个大将之才。

卫慎公回答:“我知道他是个将才,其实苟变曾经当过官,当年他在征税时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

”子思不以为然:“圣人选人任官,就如木匠选用材料,会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因此一个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一根合抱的大树有几尺腐朽而把它扔掉。

”子思接着指出:“现在国君您正处在战国纷争之世,需要收罗锋利人才之时,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能够守卫城池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慎公闻言一再拜谢说:“谨尊教诲了!”后来苟变成为了卫国的名将。

(老平 2012-11-1)附:《资治通鉴·周纪一》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擅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也,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

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

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

孔子之孙、孔鲤之子。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孔伋生平简介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

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终年八十二岁。

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

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孟子和孔伋的故事孔伋的门人是孟子的老师,孔伋是孔仲尼的孙子。

孟子和孔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差了四代。

通过史书证实,孟子出生的时候,孔伋已经逝世30余年了,但孟子还是受到了孔伋的影响。

孟子受教于孔子的门人,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读书的好环境,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做了孔伋门人的邻居。

孔伋门人就这样成为了孟子的老师。

孟子后来与他的门人一起写了一本书,书名和他名字一样。

它也是四书之一,与孔伋的中庸并列。

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

其实孟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位都不显,直至宋朝。

后世称呼孟子为亚圣,他是儒学中除孔子外的第一人。

因为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两者有一些共通之处,就被合并称为思孟学派。

因为典籍的缺失,思孟学派也产生不断的争议。

尽管两个学派相互独立,在有一段时间里,两者是共存的。

子思有着哪些轶事典故?子思和子贡的故事有哪些

子思有着哪些轶事典故?子思和子贡的故事有哪些

子思有着哪些轶事典故?子思和子贡的故事有哪些本文导读: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

子思曰:“先利不之。

”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

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

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

’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此皆利之大者也。

”起初,孟轲拜孔为师,曾经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

孔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

”孟轲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孔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

所以《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

’又说:‘用利益安顿人民,以弘扬道德。

’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

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

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臣司马光曰:孔、孟子的话,都是一个道理。

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

二、子思见卫侯二十五年(甲辰,公元前377年)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

”孔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

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子思【古代诗人简介】

子思【古代诗人简介】

子思【古代诗人简介】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嫡孙。

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生平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

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

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思想《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汉书·艺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

孔子孙,为鲁穆公师”。

子思二十三篇久佚。

《中庸》为《礼记》所收,流传于世。

《孔丛子》记有子思固于宋的细节及子思与鲁穆公的问答,都不一定可信。

《中庸》,称其为子思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

《中庸》所说“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浅,”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都是秦汉人的口气,当非出于战国时人之手。

《中庸》作者认为,人的贫富穷通、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有天命来决定。

人的本性能对天命作出正确的反应,表现为行为的准则,这就是道。

道是不可须臾离的,如能修养得好,可以与天地相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七情——儒家
《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YOUR SITE HERE
人之七情——佛家
佛家七情为喜、怒、忧、惧、爱、憎、欲。
YOUR SITE HERE
人之七情——医家
喜、怒、忧、思、悲、恐、惊 正常情况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 (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 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YOUR SITE HERE
二、逸闻趣事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 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 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 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 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 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 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LOGO
子思
一、生平与著作
二、逸闻趣事
三、政治思想
四、本章回顾
YOUR SITE HERE
一、生平与著作
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子思受 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 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 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 ,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北宋徽 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 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 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明确指出:“子 思作《中庸》。”另外,《礼记》中的《表记》 、《坊记》、《缁衣》也是子思的作品。据《汉 书·艺文志》所记,子思的著作有二十三篇,可 惜大都亡佚了
YOUR SITE HERE
如何管理情绪?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三分钟怒气
YOUR SITE 直言相 谏的
如果有人指 出您的错误 ,是您天大 的好事!
YOUR SITE HERE
不能文过饰非
“尧有欲谏之鼓, 舜有诽谤之木, 汤有司过之士, 武王有戒慎之鼗”。—— 出于《吕氏春秋· 不苟论第 四》
YOUR SITE HERE
子思论卫侯——文过饰非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诗经》
YOUR SITE HERE
三、政治思想——中庸
1、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A中庸之道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怒不可激,因怒不可遏
YOUR SITE HERE
方孝孺之死
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 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 庭,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 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周成王来 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 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 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 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 生不可!”孝孺执笔愤而疾书“燕贼篡位”四字之 后,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 草。”成祖暗压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YOUR SITE HERE
魏文侯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 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 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 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 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 之,以为上客。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YOUR SITE HERE
B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 人 生 不 设 限 》
YOUR SITE HERE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拿命换钱 拿钱换命
前 45岁 后
YOUR SITE HERE
于娟——《此生未完成》
YOUR SITE HERE
于娟生命日记——《活着就是王道》
于娟:一定不要熬夜 “第一,我没有遗传;第二,我的体质很好;第三, 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 45岁以上人群,我那时只有31岁。” “我想我之所以患上癌症,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 累积的结果。” “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 考GT(GRE和托福考试合称)、考研,同时,网聊、BBS 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厉害的时候通宵熬 夜。” “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 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 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 的说法并不夸张。”
YOUR SITE HERE
陈平盗嫂
《史记· 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 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 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 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 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 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 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 心乎?’平曰:‘巨事魏王,魏王不能用巨说,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 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巨裸身 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 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 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