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a1eacd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b.png)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一、什么是谜语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物谜即民间谜,狭义的谜语仅指民间谜.二、谜语的起源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开始的谜语只是一种人们打趣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谜语文化.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斗勇,制谜技巧日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霄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霄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机构.现在我们国家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民团组织.三、谜语的分类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现在所说的谜语是指狭义的谜语,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一事物谜也叫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一个人,只有一寸长. 打一字:府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打一动物:鱼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莲藕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确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 拖拉机猜用物:歌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 自行车猜用品常用: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床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头发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飘飘,日出慢慢散. 雾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插秧练习:1、老大老二和老三,三个兄弟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站在最下边.打一字柰2、王大娘,白大娘,两人谈话坐在石头上.打一字碧3、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荷花4、两个兄弟一样长,你要吃饭它帮忙,喜欢给你添菜,不爱给你舀汤.打一生活用品筷子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你若猜不着,向我瞧一睢.打一身体器官眼睛6、圆肚皮,紧绷绷,肚子里头空又空.不打它,不吭声,一打就喊咚咚咚.打一乐器鼓7、身穿白大褂,头上十字花,速度非常快,救人全靠它.打一交通工具救护车8、一间屋子方又方,只有门来没有窗.屋外炎热又晴朗,屋里寒冷又下霜.打一家用电器冰箱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物画10、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鹅11、年纪不大,胡子一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打一动物山羊12、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去林间.这敲敲,那听听,要动手术把头点.打一动物啄木鸟13、屁股一冒烟,直冲九重天,人造小星星,靠它送上天.打一物火箭1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打一食物花生15、头戴黄色帽,身穿绿色袍,生的孩子多,向着太阳笑.打一植物向日葵16、像糖不是糖,能用不能尝,遇水就起泡,去油又去脏.打一生活用品洗衣粉17、有时圆圆,有时弯弯,有时像香蕉,有时像小船.打一自然景物月亮18、一个大哥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人们看着它眼色,要是乱闯出危险.打一交通设施红绿灯19、身穿大红袍,串起像鞭炮.你咬它,它不叫,它咬你,汗直冒.打一蔬菜红辣椒20、说你呆,你不呆,推你一下你一歪.叫你躺下去睡觉,你却仍然站起来.打一玩具不倒翁21、一物真奇怪,专把钢铁爱,遇上就粘牢,分开使劲拽.打一物磁铁22、兄弟两个瘦又长,扭在一起下池塘,池塘里面打个滚,捞起变得黄又胖.打一食物油条23、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若是走错路,就要笑死人.打一衣服饰物纽扣二、文义谜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例:1、七十二小时.——打一字晶2、久不练功.——打水浒传一人名武松3、朱子.——打西游记一人名红孩儿4、庄稼人.——打一作家名田汉5、归心似箭.——打一称谓思想家6、收徒.——打一称谓留学生7、江山如画.——打一国名美国8、固.——打中国一省名内蒙古9、驿站.——打河南省一地名驻马店10、彻底平反.——打一节气大雪11、口若悬河.——打一天气预报用语多云12、雨点儿能落上——打一走兽熊13、东京见闻录.——打一文学体裁词语日记14、哑语.——打一修辞手法比喻15、朱阁神游.——要一书名红楼梦16、掌声大作.——打一乐器手鼓17、水淹七军.——打象棋用语过河卒18、年关紧缩开支.——打一俗语压岁钱1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打一俗语龙抬头20、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一数学名词无理数21、鹊桥断.——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22、诛.——打一地理名词赤道练习:1、次子.——打一字元2、共同留下复习.——打一字翼3、自传连载.——打一成语年年有余4、一再说要走.——打一七字俗语三句话不离本行5、进寺只观如来像.——打一七字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6、味精广告.——打一常用语鲜为人知7、子女把你记心上.——打一礼貌用语您好8、此处禁止放牛羊.——打一古代人名杜牧9、木耳附子藏木香.——打一古代诗人李白10、强盗法则.——打一古代人名寇准11、进步的关键.——打一明代人名于谦12、鲲鹏展翅.——打一三国人名张飞13、有耳听不见.——打一字龙14、给一半,留一半.——打一字细15、僧穿彩衣.——打一水浒人名花和尚16、美哉中国.——打一红楼梦人名妙玉17、船出长江口.——打一中国省份名上海18、疑有阴私.——打一河南城市名信阳19、认祖归宗.——要一民族名回族2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打一节气立夏21、恍然大悟.——打一昆虫名知了22、九九归一.——打一花卉名百合23、三更时分.——打一书名子夜24、龙井茉莉值千金.——打一书名茶花女2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打一美术用语速写26、毫不利已.——打一乐器名吉他27、中国昂首向前进.——打一民俗语龙抬头28、来人变了样.——打一粮食大米29、小丑的装束.——打一服装名牛仔服30、由.——打一动物名短尾猴31、区区小事也当真.——打一电影名鸡毛信32、一狗守洞口.——打一字突33、剖腹.——打一病名拉肚子34、足下生风.——打一病名脚气35、某某.——打一人体部位名无名指36、举世瞩目.——打一人体部位名眼球37、货真价实.——打一数学名词绝对值38、鹊桥断.——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39、坡.——打一地理名词地壳三、事物谜民间谜语与文义谜灯谜的区别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先看一个民间谜语: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再看一个灯谜:谜面:留发.谜目:打一成语.谜底:置之不理.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1、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面.谜面抓着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音响、出处、用途等各个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喑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形、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相扣合.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看它们在扣合方式上有哪些更深的不同.例1:谜底是燕子.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衣服假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外表衣服似缎子、形状尾巴像剪子、生活习性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进行了形象地描述.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在扣合方式差别是很大的.再看例2:谜底是“雪”.民间谜的谜面是:是花不能戴,轻轻飘下来,空中开六瓣,大地一片白.灯谜的谜面是:倾盆大雨冲倒山.前者把雪比作花,抓住其形状“六瓣”,雪后“大地一片白”等特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雪”的形象.后者只着眼于“雪”的字形、写法,取“雨”冲倒“山”——彐,从而为“雪”.下面,大家看几组谜语,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第一组民间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中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灯谜:零头.——打一字第二组民间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打一家用作物灯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打一字第三组民间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打一农作物灯谜:木兰之子——打了农作物第四组民间谜:脱了衣服见头发,拔开头发就见牙.——打一农作物灯谜:珍贵的稻子.——打一农作物名第五组民间谜: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打一人体器官灯谜:没有关联.——打一字2、谜底的范围不同谜目不同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当然,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一动物名一”.3、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的四句形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乘张皮.——打一日用品日历又如: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偿,帮你改错字,纸上来回忙.——打一文具橡皮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大家都笑你.打一中国地名谜底:齐齐哈尔可上可下.打一字谜底:哥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谜底:望眼欲穿动力消耗.打一字谜底:云导.打一成语谜底:抱残守缺4、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格.5、猜射对象不同由于民间谜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四、谜语的组成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运用特殊方法制成的灯谜还有谜格.1、谜面谜面是谜语的脸面,也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供人来猜的说明文字,是为了揭示谜底答案所给的条件或是提供的线索.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地讲,民间谜事物谜,包括简单的字谜口述的多,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比如: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凤头虎尾——打一字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和“虎”字的“尾”正好都是“几”字.还有一些谜语,谜面没有文字,而是由图像、实物、动作、符号、数字、字母,甚至棋谱、篆刻等形式组成的.2、谜目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谜目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谜底就限定了只能是一个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几个.比如:客满——打字二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立人“亻”与“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即“人”“多”合成“侈”.3、谜底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后还能成谜.比如:泵——打成语一“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作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泵”.4、谜格谜格是构成灯谜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灯谜创作过程中,制谜者为了广开谜路,通过“格”的设置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格助谜语”的作用.例如:函授卷帘格,打常用词一在这则谜语中,“卷帘格”就是谜格.不同的谜格,对谜底的字数,形式有不同的规定.猜带谜格的谜语,首先一定要理解该谜格的格规,否者,无从下手.根据卷帘格的格规,此谜的谜底为“讲信用”.就谜格而言,历史上虽然出现过500多种谜格,然而传流至今的仍有生命力的仅四十多种,常用的也就二十余种.有关谜格的知识,我们将在以后给大家逐步介绍.5、加注除以上几个组成部分外,有的谜语还有加注.谜面加注是提示谜中应增减的字的笔画、偏旁、部首或猜射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如:纪念鲁迅此谜请勿念,打成语一谜底:百年树人在这则谜语中,“此谜请勿念”就是加注.。
灯谜的知识点总结
![灯谜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c1c6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2.png)
灯谜的知识点总结一、灯谜的概念及起源灯谜又称谜语,是一种言语游戏,是一种含有隐讳意的文字谜语。
其特点是具有高度象征性,语言简洁、富有称谓性和多义性。
灯谜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最初是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
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古时候,人们常把灯谜写在纸上,拿来猜,因此称为灯谜。
后来,灯谜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节庆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灯谜的形式和类型灯谜的形式和类型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文字谜、图画谜、音韵谜、联想谜等多种类型。
文字谜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是一段文字,要求读者根据提示猜出谜底。
图画谜是通过图画来表示谜底,读者根据图画来猜出答案。
音韵谜则是通过语音形式来表示谜底,读者需根据谐音来猜出答案。
联想谜则是通过文字之间的联系来表示谜底,读者需要根据提示来进行联想。
三、灯谜的语言特点灯谜具有高度象征性,常常使用比喻、暗示等修辞手法,富有隐晦性和婉约之美。
它的语言简练、富有谐音双关,多义性等特点,使得猜谜过程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
猜谜者需要综合运用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来解答谜底,具有一定的智力挑战性。
四、灯谜与中国传统文化灯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灯谜中常常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文学名著、民间故事等,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灯谜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
五、灯谜与智力发展猜谜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智力的活动,它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联想能力。
通过猜谜,人们能够开发自己的智慧,培养自己的思维灵活性,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因此,灯谜在民间广受青睐,成为一种受人喜爱的活动。
六、灯谜与节庆活动灯谜常常与节庆活动相结合,成为节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等,人们常常组织灯谜猜猜活动,增添节日气氛。
猜谜活动不仅丰富了节庆文化生活,还有助于人们增进感情,拉近彼此距离。
谜语
![谜语](https://img.taocdn.com/s3/m/470cae1fff00bed5b9f31dd9.png)
• 历史:
• 1、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 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 据《书经》“汤誓篇”中记。
• 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 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 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 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 采 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 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
• 17、拟人法 将谜面的字词人格 化,扣合谜底。例如: • 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 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 欺负她,她就戳一枪. (打一动 欺负她,她就戳一枪. 物:蜜蜂) 蜜蜂)
• 18、拟物法 将人或人体某部分 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 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 枕头. 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 3、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 "、"龟"、"土"三个字谜,并以< 《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 才有了"谜"字一称 有了" 字一称。 有了
•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 • 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 “二形一体”,是指“井”字由 “一”、“|”两种笔型融为一体; • “四支(肢)八头”,描摹出“井” 字是由四肢产生出八个梢头; • “四八一八”加合起来为五八,即 四十,拆分“井”字恰为四个十; • “飞泉仰流”,是说从井里汲水, 由下而上水流的情状。
• 南派谜以大拢会意为主,谜面多 采用现成的古文句、古诗词句或 其它面句……等,在扣合的文字 机巧上下功夫,或追求古色古香, 典雅浑成,或追求大拢会意,天 然扣合,一气呵成等。
• 7、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 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 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 谜。
端午节的谜语有什么作用
![端午节的谜语有什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17a0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6.png)
端午节的谜语有什么作用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玩谜语等活动。
而这些传统风俗和习俗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围绕“端午节的谜语有什么作用”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探究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渊源。
一、谜语的起源和发展谜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历史记载,谜语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在那个时代,谜语被用来作为娱乐和智力锻炼的一种方式。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谜语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谜语更是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二、谜语的文化意义端午节的谜语是一种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传统习俗。
它既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首先,谜语可以锻炼人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猜谜语,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谜语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不同地区的谜语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它们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民俗。
在猜谜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从而增强文化交流和融合。
三、谜语与端午节的联系端午节和谜语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谜语成为了人们庆祝节日和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
人们会在粽子、艾叶和龙舟比赛等活动中,在家庭或社区组织猜谜活动。
这些谜语内容既有关于端午节的历史和传统的知识,也包含了当地的文化和民俗。
通过这些谜语,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承。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谜语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社会中,谜语虽然不再是必要的生活技能,但它仍然是一种有益的智力活动和文化交流方式。
通过猜谜语,人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来猜谜,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谜语的起源
![谜语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35169921bd64783e09122bb9.png)
谜语的起源我国的谜语,在古代被称为叟(音sou,隐藏、藏匿之意)辞、隐语、灯虎、春灯、灯谜等等。
谜语在我国起源很早,据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之《谐隐》篇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周密的《齐东野语》中也说:“古之所谓叟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
”“叟辞”在《国语晋语五》里就有记载,说:“有秦客叟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韦昭注曰:“叟,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
”说明在古代就把谜语用到外交斗争中去了。
其实,在夏、商、周时,已有隐语出现,如见于《周易》“归妹”上的商代短谣“女承筐”,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封羊,无血。
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
秦汉以后,谜语逐渐兴盛起来,因猜谜活动多在元宵灯节举行,称为“灯谜”。
“谜”字由“言”“迷”两部分组成,意思是迷惑人的言语。
有人说“谜”字是南朝文学家鲍照创始的,此说确否,待考。
猜谜(俗称打灯谜)活动,在我国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论古今,不分南北,不论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几乎都有大量的猜谜爱好者。
著名小说《红楼梦》里,还有专门描写贾府老小猜灯谜的生动篇章,足见猜谜活动对我国人民生活影响之大。
的确,我国人民创造的谜语浩如烟海,有些谜语虽然也打上了剥削阶级的思想烙印,但多数是健康的。
谜语的内容十分广泛,格式多样,色彩缤纷,引人入胜。
尤其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谜语,大都采用诗歌形式,不仅启人思索、饶有情趣,而且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历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例如,有这样一个民间谜语: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
这分明是一首爱憎分明、感情深挚的好诗,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但又是一则形象生动的谜语,打一物,谜底是“船篙”,十分贴切准确。
像这样的谜语,既有很好的思想意义,又能引导人们去思考猜想,艺术水平也是很高的,堪称谜语中的珍品。
猜猜谜语解密中华谜语文化
![猜猜谜语解密中华谜语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30b78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d.png)
猜猜谜语解密中华谜语文化中华谜语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谜语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和智力挑战性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谜语是一种以猜测、推理和思考为基础的语言游戏,在解密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解密中华谜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部分:谜语的定义和特点谜语是一种将常识、幽默和智慧相结合的语言游戏,由问题和线索组成,要求解答者用逻辑推理和联想思维找出正确答案。
谜语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隐喻性、语言激发性、推理性和幽默性等。
通过谜语,人们可以培养思维敏捷、逻辑推理和联想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第二部分:中华谜语的起源和发展中华谜语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三皇五帝时代。
在古代,谜语常用于智力竞赛和文化交流,是古代士人的风雅娱乐之一。
谜语在中国历史上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谜语文化,如华语谜、对子谜、字谜等。
第三部分:中华谜语文化的内涵中华谜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谜底中通常隐藏着大量的文化和历史知识,通过解读谜语,人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地理知识、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真正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部分:中华谜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华谜语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
在现代社会中,谜语文化面临着丧失和荒废的困境,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加强谜语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引导年轻一代了解和喜爱谜语,让中华谜语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结语:中华谜语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智力挑战性和娱乐性。
通过解密谜语,人们可以不仅增强智力,还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加强谜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这一瑰宝继续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中华谜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华谜语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
![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https://img.taocdn.com/s3/m/2c3843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d.png)
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摘要:一、猜谜语的起源与历史1.猜谜语的起源2.猜谜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二、观音庙与猜谜语的联系1.观音庙与猜谜语的结合2.观音庙猜谜语的民间传统三、三个数的猜谜语特点1.三个数的猜谜语概述2.三个数的猜谜语举例与解析四、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的传承与意义1.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的传承2.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对民间文化的意义正文:猜谜语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称为“廋辞”或“隐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猜谜语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各个地区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猜谜语文化。
观音庙与猜谜语的联系源远流长。
观音庙,又称观音堂、观音阁,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场所,供奉着观音菩萨。
在古代,人们在观音庙里进行各种民间活动,如祈愿、祭祀等,其中就包括了猜谜语。
观音庙成为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猜谜语在这里得到了繁荣发展。
三个数的猜谜语是猜谜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三个数的猜谜语是指谜面中涉及到的数字恰好为三个。
这类谜语既考验猜谜者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对民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三点水,一横,猜一字。
”这个谜语的答案是“冰”。
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的传承与意义深远。
这种形式的猜谜语不仅丰富了民间文化的内涵,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通过猜谜语,人们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增长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依然在一些地区得以传承,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猜谜语观音庙三个数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民间文化信息。
猜灯谜的由来和寓意简短
![猜灯谜的由来和寓意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3b792a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a.png)
猜灯谜的由来和寓意简短
灯谜起源于西汉时期,猜灯谜的主要寓意: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灯谜起源于西汉时期的隐语,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了谜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灯谜”。
2、三国时期,谜语就变的十分的流行。
3、宋朝的时候,人们会将写好的谜语放到写好的诗词中供人们进行猜测,并且这项节目成为当时元宵节最不可缺少的节目之一。
4、相传有一个地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会巴结,而见到了穿着破烂的人就会欺负。
有一个年轻人由于穿着破烂被他欺负了以后,就在大花灯上写了一首诗去嘲讽他,但他却不能够明白。
第二年的时候人们纷纷将谜语写在了花灯上供人们取乐,所以就叫做灯谜,后来就慢慢变成了元宵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个蜜蜂叫师傅谜语
![四个蜜蜂叫师傅谜语](https://img.taocdn.com/s3/m/51bd6b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f.png)
四个蜜蜂叫师傅谜语摘要:1.谜语的概述2.谜语的来源和历史3.谜语的种类和形式4.谜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5.四个蜜蜂叫师傅谜语的解答正文:一、谜语的概述谜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文学形式,它是通过巧妙的语言构思,使谜面与谜底之间形成既紧密相连又充满趣味的联系。
谜语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谜语,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
二、谜语的来源和历史谜语起源于远古时代,最早的谜语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谜语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学形式。
到了汉代,谜语更是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谜语作品既有承袭传统的,也有创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谜语的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谜语的类型和形式也日益丰富。
唐宋时期,谜语已经成为了文人雅士喜爱的文学形式,这一时期的谜语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两代,谜语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谜语的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谜语的种类和形式谜语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谜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内容上分,谜语可以分为自然类、社会类、历史类、文化类等;从形式上分,谜语可以分为文字谜、图画谜、实物谜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谜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四、谜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谜语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首先,谜语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谜语的创作和解答,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其次,谜语具有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许多谜语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文化信息,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最后,谜语具有娱乐功能,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增进人际交往。
五、四个蜜蜂叫师傅谜语的解答“四个蜜蜂叫师傅”是一道文字谜,它的谜底是“蜂”。
谜面中“四个蜜蜂”暗示了“蜂”这个字,因为“蜂”字是由四个“虫”字组成的。
关于字谜的各项研究报告
![关于字谜的各项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6072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关于字谜的各项研究报告
字谜是一种常见的趣味游戏,也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本报告将从字谜的起源与发展、字谜的分类、字谜的创作与解释以及字谜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首先,字谜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根据历史记录,字谜最早出现在古埃及,随后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地流行起来。
字谜的发展受到文化、语言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字谜有着各自的特点。
其次,字谜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字谜类型包括谐音字谜、字词转换谜、汉字谜语等。
每种类型的字谜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特点,挑战着玩家的智力和语言能力。
第三,字谜的创作与解释是字谜研究的关键环节。
字谜的创作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和创意才能,而解谜则需要读者对字谜进行理解、推理和解析。
同时,字谜的解释需要考虑语言的多义性、隐喻和谐音等因素。
最后,字谜对人类思维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参与字谜的游戏,人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字谜还可以激发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综上所述,字谜研究在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字谜的起源、分类、创作与解释以及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等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字谜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字谜
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字谜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可以提升人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谜语解谜解开语言谜题
![谜语解谜解开语言谜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2066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b.png)
谜语解谜解开语言谜题谜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它通过巧妙的描述和提示,让人们猜测、解答出隐藏在其中的问题。
谜语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表达形式,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
本文将探讨谜语的起源、分类以及解谜的技巧,带您一起解开语言谜题的迷雾。
一、谜语的起源谜语源于人们的好奇心和智慧创造力。
早在古埃及和古中国时期,人们就开始玩谜语游戏。
这些古老的谜语往往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巧妙的描述来考验人们的智力和观察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谜语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多样化的谜语类型。
二、谜语的分类谜语可以按照形式、内容和题材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就形式而言,谜语主要分为字谜、绕口令、猜一猜、联想谜等。
字谜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文字的巧妙安排和提示,让人们猜测隐藏在其中的词语、诗句或成语。
而绕口令则是通过一连串难以快速正确发音的句子,来考验人们的口齿和音韵感。
猜一猜是将一个事物或人物的特征进行描绘,让人们从描述中猜出谜底。
联想谜则主要通过类比和联想,让人们思维跳跃,找到隐藏在谜底中的关键。
三、解谜的技巧解谜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谜技巧:1. 注意细节:谜语通常会在细节中隐藏关键线索,因此解谜者应该仔细观察文字中的提示,注意每一个细微的差别。
2. 多角度思考:有时,一个谜语可能有多个解释,解谜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可能的答案。
尝试理解作者的用意,推敲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常常能找到答案的线索。
3. 联想和推理:利用聪明才智和灵活思维,尝试进行联想和推理,通过蛛丝马迹找到正确的答案。
有时需要跳出常规思维,勇于尝试新的解法。
4. 学习和积累:解谜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谜语,了解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可以提升解谜的能力和水平。
四、谜语的魅力谜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它还具有其他独特的魅力。
首先,谜语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解谜过程,人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介绍一下谜语的历史和发展
![介绍一下谜语的历史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1de4c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f.png)
介绍一下谜语的历史和发展一、起源:1、古代民间口头文学: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是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就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有这样的歌谣“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这被认为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
2、早期文字记录:《周易·归妹·上六》篇中的商代短谣“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运用了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这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但在当时还没有类似“谜语”的专门名称。
二、形成与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廋辞”和“隐语”的名称。
一些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比如《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这时候的谜语多为口头表达,在民间和上层社会中流传。
2、秦汉时期:猜谜游戏逐渐流行开来,涌现出更多的谜语作品。
比如东汉末年暗讽董卓衰亡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前三句话拼出“董卓”二字。
3、魏晋南北朝时期:谜语有了重大发展,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谜”的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一直沿用至今。
三、成熟与繁荣:1、宋代:谜语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专业谜语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的概念,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
2、元明两朝:谜语继宋之后仍盛行不衰。
明代开始有了成熟的民间谜语,并且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如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
3、清代: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
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谜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发展和普及。
字谜的发展历史
![字谜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0db1c9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d.png)
字谜的发展历史字谜,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少的足迹。
下面从字谜的起源,发展与现状三个方面来探索字谜发展的历程。
一、字谜的起源字谜,起源尚不可考,但是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就已经流行了一种“洛水卡曼陀”(即“轮关卡漫陀罗”)的文字游戏,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字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字谜逐渐成为了一种不仅健身,而且益智的文化娱乐形式。
二、字谜的发展1.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中国的字谜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当时,字谜一般在诗文里编写,更加独具匠心。
唐朝的“十二诗话”和宋朝的“桃花扇”中都有大量的字谜。
由于这些字谜诗文中的深刻内涵,使得字谜的谜面更加难猜。
2.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字谜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很多文人墨客们喜欢写字谜。
在这个时期,在饮食娱乐和学习读书的空闲时间里,人们就会聚在一起,比赛谜语、寻找谜底,从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当代到了当代,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娱乐方式也不断地发展和更新。
但是,字谜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地位,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今,字谜不仅存在于纸上,而且还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形式,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认可和喜爱。
三、字谜的现状目前,字谜的形式已经通过文化、信息网络的全球流通,逐渐走向国际化。
在国内,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文化娱乐需要的不断增长,字谜的热度也逐渐上升。
大大小小的草根字谜大赛,各种字谜查询、解密、评比网站的涌现,都充分证明了字谜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字谜,一种古老而不失时尚的文字游戏,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得到了谜友们的青睐和喜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意义。
字谜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猜字谜的来历与发展
![字谜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猜字谜的来历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890e21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2.png)
字谜的由来: 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
刘勰《文心雕龙·隐篇》说:"自魏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刘勰说谜语产生于魏代,是因为那时的文人创作了许多独立完整的字谜。
如当时大文学家 孔融 写的一首"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每句四言,每四句或两句隐射一个字。
全诗长二十二句,共八十八字。
全文如下: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寺驰张。
吕公矶钩,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鳦,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俾它可忘。
玫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这首诗的谜底连起来读是"鲁国孔融文举"(孔融字文举)。
孔融的这首离合诗,现在已被公认为我国最早制作的完整而成熟的字谜了。
这一时期,除了诗歌形式之外,人们还常常借助语言以外的实物来隐曲地表达文字之谜。
《 世说新语 ·捷悟》记载, 杨修 做主薄时,一次为 曹操 修建国府。
在始构屋架时,曹操出来巡看,颇不中意。
于是在相国府门上大题一个"活"字,不发一言就离开了。
杨修一见此字,立即叫人把相国府的门拆去重修。
他说:"'门'中加'活'字,就是'阔'字。
魏王是嫌门太小了呀。
"这件事传开之后,曹操的制谜之巧,杨修的辨谜之捷,都被当时人们传为美谈。
到了两晋 南北朝 时期,字谜就已经流行了。
不少文人名士都嗜好字谜,引为雅乐。
晋朝 的潘岳、南朝宋国的谢灵运、谢惠连、鲍照,齐国的王融,梁国的萧巡之、陈沈炯等人,都制作了许多类似孔融的离合体字谜。
当然,从这一时期的制谜技巧来看,有了很大发展。
在离合文字偏旁之处,还揉和了象形、比说、会意以及名物文化等许多方法,对后世字谜产生了积极影响。
唐宋元明时期,制谜和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
字谜也不再局限于文士之中,而是浸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谜语的起源是怎么样的
![谜语的起源是怎么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1527269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3.png)
谜语的起源是怎么样的谜语你猜过,可是谜语是什么时候就有的呢?关于谜语你又了解多少呢?就让小编给你介绍下谜语的起源吧。
谜语的起源是怎么样的谜语在我国流传已久,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具体第一人似乎已不可考证,更多的是属于中国古人民间集体智慧创造的结晶。
谜语一般来讲,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通常情况下,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谜面是最主要的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的一种表达,是供人们猜测的说明文字。
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是谜面和谜底之间的支撑纽带,起到指引作用。
谜底则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
举例来讲:谜语“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该表述即为谜面。
该谜语“打一娱乐用品”即为谜目。
谜底是“爆竹”。
二谜语的著作权法保护谜语在中国古代时多见于民间古人的“口口相传”,专门的书著甚少。
发展至近代,出于休闲、娱乐的需要,尤其是在一些节日、活动中,出现了专门“创作”谜语的行为,甚至有专门的“谜语”类图书面世。
当然,也就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借鉴”等有争议的行为,对谜语的法律保护则成为现实需求。
众所周知,谜语为了给人以娱乐、“恍然大悟”之感,往往不能篇幅过长,而多以短小精悍为主,从而也更加适合民间“流传”,那么谜语本身能否通过著作权法予以保护呢?笔者以为,要谈及谜语的著作权保护,首先需要对单个谜语的著作权保护和谜语图书的著作权保护进行区分。
(一)关于单个谜语的著作权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因此,单个谜语本身是否可以通过著作权法保护,首先要判断谜语是否构成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客体,即作品,然后在前者成立的基础上再来判断谜语构成何种作品。
1.司法实践层面目前从我国司法实践层面,并未有单个谜语作为著作权法保护客体即作品给予保护的在先生效案例出现,因此从司法判例层面,目前并未有统一的意见予以指导。
谜语的研究报告的总结
![谜语的研究报告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9f0b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6.png)
谜语的研究报告的总结
谜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游戏,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智力挑战。
本报告对谜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总结如下:
1. 谜语的定义和分类:谜语是一种语言游戏,通过巧妙的描述和提示来引导听者思考、解答。
根据谜语的形式和内容,可将其分为字谜、语谜、数谜、物谜等几类。
2. 谜语的起源和发展:谜语起源于古代文化,以培养智力、娱乐和挑战思考为目的,受到各个文化和民族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谜语也不断演变和丰富。
3. 谜语的特点和功能:谜语具有隐喻、比喻、反讽等修辞手法,通过言外之意引发思考和启发。
谜语不仅能够增加思维敏捷、培养观察力和联想能力,还可以传承文化、表达情感和加深人际交流。
4. 谜语的解读和研究方法:对谜语的解答需要运用联想、思维跳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研究谜语可以从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通过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式探讨谜语的解读规律和心理反应。
5. 谜语的教育价值和应用前景:谜语作为一种智力训练措施,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智力拓展和语言培养等方面。
谜语还可以成为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媒介,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总之,谜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游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智力挑战。
通过对谜语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谜语的起源和发展,探索谜语的解读规律,提高智力能力,并将其应用于教育、交流和娱乐等领域。
写研究报告关于谜语的
![写研究报告关于谜语的](https://img.taocdn.com/s3/m/fe04ce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2.png)
写研究报告关于谜语的引言谜语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不同文化中,并为人们带来困惑和乐趣。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谜语的起源、分类以及对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影响。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对谜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早期的谜语常常与自然界相关,例如关于天空、水和动物的谜语。
同时,谜语也有助于人们传递知识、弘扬美德和传播文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谜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发展。
从最早的口头传播到如今的书面形式,谜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娱乐的方式。
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对谜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谜语的分类与特点谜语可以根据形式、内容和解谜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
形式分类1.字谜:基于文字和语言的谜语,通常要求玩家通过猜测或挖掘字义来解答。
2.图谜:通过图像和图表组成的谜语,玩家需要观察图像中的细节和隐含信息来解答。
3.数谜:基于数字和算术的谜语,常常涉及数字序列、数学运算和数学逻辑等。
内容分类1.动物谜语:涉及有关动物的谜语,例如“咬人有毒,畏人狂吠”(狗)。
2.植物谜语:与植物有关的谜语,例如“绿衣戴黄帽,百花簇蓝田”(大树)。
3.水果谜语:与水果有关的谜语,例如“红颜与绿翠,一半追逐风”(苹果与梨)。
解谜过程与特点解谜过程是谜语游戏的核心。
玩家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力和创意来猜测谜底。
谜底往往与表述之间存在隐含关系或双关含义,需要巧妙地理解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谜语的特点包括言简意赅、灵活多样以及培养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解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人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
谜语对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影响谜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类认知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解谜,人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解谜过程需要玩家思考、归纳和推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敏捷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谜语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尤其是在双关含义和隐喻的运用上,谜语常常启发人们发散思维,培养创意思考和词汇运用的能力。
关于字谜的历史
![关于字谜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58890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2.png)
关于字谜的历史关于字谜的历史字谜是古老的文字游戏,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种通过特殊的文字形式来达到隐晦聪明、调皮捣蛋的目的的文字游戏,既可以增强文化底蕴,也可以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
一、字谜的起源字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的中国唐朝。
那个时候,唐玄宗曾让文化名士“韦、杨、卢、骆”等草书大家联合出谜,以检验书法水平。
这不仅代表了唐代高度文化生活的一面,也预示着字谜之谜的产生。
二、字谜的演变在唐代以后,字谜逐渐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其中,陆续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字谜,比如取谜、铭文谜、地名谜等,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在明清时期,字谜不再是高雅之物,更多地出现在民间。
创建字谜的技巧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多样化的玩法,如叠句、对仗等等。
同时,字谜还被当成一种民间文化形式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三、字谜的作用字谜是一种文化类智力游戏,它具有很多价值和作用。
一方面,字谜可以启迪人们灵敏思维,在幽默、机智的谜底中培养人们的智商。
另一方面,字谜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对于作品的传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字谜还可以体现文化发展的历史。
较早的字谜多从音韵、细节、用字等方面着手。
后来,字谜更多的是从意义上出发,探寻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语言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帮助。
总之,字谜作为一种传统的智力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革新文化传承和智力开发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体验其中的乐趣吧。
关于字谜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500字)
![关于字谜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5f8a3a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3.png)
关于字谜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500字)一、问题的提出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汉字的知识,其中就包括谜语。
那么谜语的来源是什么呢?谜语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谜语一共分为几种类别?二、查询方法查阅资料书查询网上资料询问他人三、资料整理谜语的来源: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谜语距今的历史年份: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
谜语的类别:事谜、物谜、文谜、姓名谜、字谜、诗谜、实物谜、画谜、哑谜、神智体,共十大类。
(1)事谜:凡劝谏、答问、暗示等所采用的隐语方式多属于事谜,因是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说明一件事、一个问题,如菩提祖师用戒尺在悟空后脑打三下,以此暗示让他半夜三更从后门入。
(2)物谜: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或什么样的谜面,只要谜底是物的,都属物谜,《蚕赋》最古,另有《古诗赋败弓》:争帝图王势已倾(无靶),八千兵散楚歌声(无弦)。
乌江不是无渡船(无梢),羞向东吴再起兵(无面)。
(3)文谜:凡使用书面语言所制之谜,统称为文谜。
此以《曹娥碑》为开端,后兴起了以《四书》、《五经》语句制谜的风气。
(4)姓名谜:凡以姓名为谜的,谓之姓名谜,以孔融的《郡姓名字诗》为最早。
如:大兴安岭(林如海-红楼梦人名之一);依靠群众(赖大家的—红楼梦人名之一)。
(5)字谜:一般认是鲍照的字谜三首开始的(二形一体,四支八头。
四八一八,飞泉仰流;头如刀。
尾如钩。
中央横广。
四角六抽。
右面负两刃。
左边双属牛;乾之一九,只立无偶。
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凡谜底是字的都叫字谜。
(6)诗谜:凡谜面用诗,谜底为诗的,统称为诗谜。
以古乐府的“稿砧今何在”为开始。
(7)实物谜:凡用实物作谜面的都叫实物谜,以曹操门上题“活”为最早。
(8)画谜:用图画作谜面,叫画谜,最早见于记载是明朝徐祯卿《剪胜野闻》所说:“画一妇人赤脚怀抱大西瓜”,(以“怀西女人好大脚”讽朱元璋之妻马皇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一、什么是谜语?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
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
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物谜(即民间谜),狭义的谜语仅指民间谜。
二、谜语的起源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开始的谜语只是一种人们打趣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谜语文化。
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
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斗勇,制谜技巧日渐成熟。
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
南宋时,每逢元霄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
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明清时期元霄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机构。
现在我们国家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民团组织。
三、谜语的分类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现在所说的谜语是指狭义的谜语),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一)事物谜也叫民间谜语,儿童谜语。
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
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
比如: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一个人,只有一寸长。
打一字:府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打一动物:鱼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莲藕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确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
拖拉机猜用物:歌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
自行车猜用品(常用):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
床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头发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飘飘,日出慢慢散。
雾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插秧练习:1、老大老二和老三,三个兄弟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站在最下边。
打一字(柰)2、王大娘,白大娘,两人谈话坐在石头上。
打一字(碧)3、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4、两个兄弟一样长,你要吃饭它帮忙,喜欢给你添菜,不爱给你舀汤。
打一生活用品(筷子)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你若猜不着,向我瞧一睢。
打一身体器官(眼睛)6、圆肚皮,紧绷绷,肚子里头空又空。
不打它,不吭声,一打就喊咚咚咚。
打一乐器(鼓)7、身穿白大褂,头上十字花,速度非常快,救人全靠它。
打一交通工具(救护车)8、一间屋子方又方,只有门来没有窗。
屋外炎热又晴朗,屋里寒冷又下霜。
打一家用电器(冰箱)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打一物(画)10、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打一动物(鹅)11、年纪不大,胡子一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
打一动物(山羊)12、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去林间。
这敲敲,那听听,要动手术把头点。
打一动物(啄木鸟)13、屁股一冒烟,直冲九重天,人造小星星,靠它送上天。
打一物(火箭)1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打一食物(花生)15、头戴黄色帽,身穿绿色袍,生的孩子多,向着太阳笑。
打一植物(向日葵)16、像糖不是糖,能用不能尝,遇水就起泡,去油又去脏。
打一生活用品(洗衣粉)17、有时圆圆,有时弯弯,有时像香蕉,有时像小船。
打一自然景物(月亮)18、一个大哥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人们看着它眼色,要是乱闯出危险。
打一交通设施(红绿灯)19、身穿大红袍,串起像鞭炮。
你咬它,它不叫,它咬你,汗直冒。
打一蔬菜(红辣椒)20、说你呆,你不呆,推你一下你一歪。
叫你躺下去睡觉,你却仍然站起来。
打一玩具(不倒翁)21、一物真奇怪,专把钢铁爱,遇上就粘牢,分开使劲拽。
打一物(磁铁)22、兄弟两个瘦又长,扭在一起下池塘,池塘里面打个滚,捞起变得黄又胖。
打一食物(油条)23、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若是走错路,就要笑死人。
打一衣服饰物(纽扣)二、文义谜文义谜也叫灯谜。
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
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例:1、七十二小时。
——打一字(晶)2、久不练功。
——打《水浒传》一人名(武松)3、朱子。
——打《西游记》一人名(红孩儿)4、庄稼人。
——打一作家名(田汉)5、归心似箭。
——打一称谓(思想家)6、收徒。
——打一称谓(留学生)7、江山如画。
——打一国名(美国)8、固。
——打中国一省名(内蒙古)9、驿站。
——打河南省一地名(驻马店)10、彻底平反。
——打一节气(大雪)11、口若悬河。
——打一天气预报用语(多云)12、雨点儿能落上——打一走兽(熊)13、东京见闻录。
——打一文学体裁词语(日记)14、哑语。
——打一修辞手法(比喻)15、朱阁神游。
——要一书名(红楼梦)16、掌声大作。
——打一乐器(手鼓)17、水淹七军。
——打象棋用语(过河卒)18、年关紧缩开支。
——打一俗语(压岁钱)1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打一俗语(龙抬头)20、不管三七二十一。
——打一数学名词(无理数)21、鹊桥断。
——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22、诛。
——打一地理名词(赤道)练习:1、次子。
——打一字(元)2、共同留下复习。
——打一字(翼)3、自传连载。
——打一成语(年年有余)4、一再说要走。
——打一七字俗语(三句话不离本行)5、进寺只观如来像。
——打一七字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6、味精广告。
——打一常用语(鲜为人知)7、子女把你记心上。
——打一礼貌用语(您好)8、此处禁止放牛羊。
——打一古代人名(杜牧)9、木耳附子藏木香。
——打一古代诗人(李白)10、强盗法则。
——打一古代人名(寇准)11、进步的关键。
——打一明代人名(于谦)12、鲲鹏展翅。
——打一三国人名(张飞)13、有耳听不见。
——打一字(龙)14、给一半,留一半。
——打一字(细)15、僧穿彩衣。
——打一《水浒》人名(花和尚)16、美哉中国。
——打一《红楼梦》人名(妙玉)17、船出长江口。
——打一中国省份名(上海)18、疑有阴私。
——打一河南城市名(信阳)19、认祖归宗。
——要一民族名(回族)2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打一节气(立夏)21、恍然大悟。
——打一昆虫名(知了)22、九九归一。
——打一花卉名(百合)23、三更时分。
——打一书名(《子夜》)24、龙井茉莉值千金。
——打一书名(茶花女)2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打一美术用语(速写)26、毫不利已。
——打一乐器名(吉他)27、中国昂首向前进。
——打一民俗语(龙抬头)28、来人变了样。
——打一粮食(大米)29、小丑的装束。
——打一服装名(牛仔服)30、由。
——打一动物名(短尾猴)31、区区小事也当真。
——打一电影名(《鸡毛信》)32、一狗守洞口。
——打一字(突)33、剖腹。
——打一病名(拉肚子)34、足下生风。
——打一病名(脚气)35、某某。
——打一人体部位名(无名指)36、举世瞩目。
——打一人体部位名(眼球)37、货真价实。
——打一数学名词(绝对值)38、鹊桥断。
——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39、坡。
——打一地理名词(地壳)三、事物谜(民间谜语)与文义谜(灯谜)的区别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
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
谜目:打一娱乐用品。
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谜面:留发。
谜目:打一成语。
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1、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面。
谜面抓着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音响、出处、用途等各个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喑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
猜灯谜要着眼于文字的义、音、形。
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形、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相扣合。
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看它们在扣合方式上有哪些更深的不同。
例1: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衣服假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
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外表(衣服似缎子)、形状(尾巴像剪子)、生活习性(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进行了形象地描述。
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
“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个“燕”字。
“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
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在扣合方式差别是很大的。
再看例2:谜底是“雪”。
民间谜的谜面是:是花不能戴,轻轻飘下来,空中开六瓣,大地一片白。
灯谜的谜面是:倾盆大雨冲倒山。
前者把雪比作花,抓住其形状“六瓣”,雪后“大地一片白”等特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雪”的形象。
后者只着眼于“雪”的字形、写法,取“雨”冲倒“山”——彐,从而为“雪”。
下面,大家看几组谜语,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第一组民间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中看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灯谜:零头。
——打一字第二组民间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打一家用作物灯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打一字第三组民间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打一农作物灯谜:木兰之子——打了农作物第四组民间谜:脱了衣服见头发,拔开头发就见牙。
——打一农作物灯谜:珍贵的稻子。
——打一农作物名第五组民间谜: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
——打一人体器官灯谜:没有关联。
——打一字2、谜底的范围不同(谜目不同)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物”。
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
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