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四轮驱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四轮低速电动车调查
![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四轮低速电动车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4321ad3bad51f01dc381f12f.png)
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四轮低速电动车调查一、四轮低速电动车总述近年来,电动汽车的身影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四轮电动车节能环保、便利出行、经济性能高、充电成本低等优势,使电动汽车渐渐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它不仅符合新时代“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标准,也很好地满足了当代人们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日前,国标《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草案)》出台,对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限定。
为此笔者以微型电动轿车为例,大家对四轮低速四轮电动车的了解和评价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四轮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二、低速四轮电动车调查的结果及分析1.四轮低速电动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1)市场是需求的产物青睐四轮低速电动车年龄跨度范围较大。
调查分析,年轻人喜欢低速电动车是因为它跟传统汽车的外观等设计差异不大,环保节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很多老年人选择低速电动车,是因为体积小停车方便,操作简单。
2017年9月我国出台新政策,决定启动制定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禁止生产传统燃油车,这为低速电动车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2)国家受益:推动经济发展国务院对低速电动车采取“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政策。
国家一直在关注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看到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地调整政策来推动该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许多地方政府也相续出台保护低速电动汽车的政策,为低速电动汽车赢得了市场。
(3)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环保出行低速电动车采用电机驱动,不像传统汽车会排放大量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它节能环保的优势,正符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为减轻大气污染做出了努力。
低速四轮电动车产业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方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减轻环境问题的新想法新措施,引导国民们的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2.四轮低速电动车发展也有许多突出问题(1)行驶里程较短,充电不方便。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0002a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d.png)
汽车四轮转向研究现状汽车四轮转向技术是一种改良传统两轮转向系统的创新技术,它可以通过控制车辆的四个轮子,实现更灵活、更稳定的转向效果。
汽车四轮转向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汽车的操控性能、提高行驶稳定性、减小转弯半径,以及增加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汽车四轮转向技术在行业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汽车四轮转向技术已经在市场上推出,并且得到了一些汽车制造商的应用和推广。
一些高端品牌如奥迪、宝马、奔驰等早已采用了四轮转向技术,并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而在中低端车型中,一些汽车厂商也开始关注和引入四轮转向技术,以提升整车的竞争力。
因此,可以说汽车四轮转向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汽车设计和制造的热点领域之一现阶段,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汽车四轮转向技术,分别是被动式四轮转向和主动式四轮转向。
被动式四轮转向是指根据车辆的转向角度,通过机械连接装置控制后轮转向,以达到提升车辆操控性能的目的。
而主动式四轮转向则是通过电子和电动装置控制后轮转向,以实现更加灵活和优化的操控效果。
在被动式四轮转向技术中,通过机械装置将前轮的转动角度传递给后轮,并通过悬挂系统和补偿机构来实现后轮的转向。
这种技术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在操控性能和适应性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一些车辆采用这种被动式四轮转向技术,可以在低速行驶时,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驾驶的舒适性。
主动式四轮转向技术则更加复杂和先进。
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检测车辆的速度、转向角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控制后轮的转向角度,以实现更加灵活和优化的操控效果。
这种主动式四轮转向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车辆在低速行驶时提升操控性能,还能在高速行驶时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操控性能。
目前,主动式四轮转向技术在高端豪华车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推出了具备主动式四轮转向技术的车型,并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反馈。
这种技术在一些高速行驶和紧急变道等情况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现状
![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472cf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6.png)
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显,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现状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系统和辅助系统等方面。
其中,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保证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正常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功能主要包括对动力电池进行监测和管理,防止电池过充、过放、过温等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
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由电机和电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其中,电机是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续航能力和驾驶舒适度。
而电控制器则负责控制电机的转速、扭矩等参数,保证电机工作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充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设施,可以为电池充电,满足车辆行驶的能源需求。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充电方式,分别是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无线充电。
其中,直流充电速度较快,适合在外出旅行时使用;而交流充电和无线充电则适合在家庭和公共场所使用。
辅助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车辆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其中,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而车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和外部世界的智能互联,为驾乘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二、技术面临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面临着许多技术和政策上的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成本依然较高,难以降低整车价格;其次,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和寿命问题仍然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再次,电驱动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客户对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需求;最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三、未来发展方向未来,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将致力于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汽车性能和使用体验。
论文资料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
![论文资料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84529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8.png)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电驱动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和技术走向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系统高效化、电机高压化、高速化电机、电磁兼容性优化、集成化驱动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等方面,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系统高效化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降低能源消耗,电驱动系统的系统高效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优化电机、控制器和传动系统等部件的设计,提高整个驱动系统的效率,是电驱动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电机高压化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的高压化成为了一种趋势。
采用高压电力电子器件,可以降低内阻和损耗,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同时,高压电机还可以减小电机体积和质量,为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高速化电机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加速能力,高速化电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高速电机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较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速度。
但是,高速电机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机械强度、冷却方式、轴承结构等,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电磁兼容性优化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需要与其它电子设备协同工作,因此电磁兼容性成为了电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电驱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电磁兼容性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屏蔽、滤波、接地等手段,降低电磁干扰对电驱动系统的影响。
六、集成化驱动系统随着电动汽车设计的紧凑化和轻量化,集成化驱动系统成为了电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趋势。
集成化驱动系统将电机、控制器和传动系统等部件集成在一起,实现紧凑设计和轻量化。
这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七、智能化控制策略智能化控制策略是电驱动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电驱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2024年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d7c2d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1.png)
2024年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新能源车电控电机是指在新能源车辆中,负责控制电机运行和驱动车辆运动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控电机市场也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对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
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市场特点1.技术创新: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创新的特点。
随着电动车辆技术的不断突破,电控电机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提高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2.产业链成熟: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
从电机制造到电控系统集成,整个产业链中的企业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使得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得以有效保证。
3.增长潜力: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预计在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应用:随着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增加,电控电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除了常见的电动汽车以外,电控电机还被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并且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有了广泛应用。
2.智能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电控电机也趋向于智能化。
通过与车载系统的互联互通,电控电机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维护等功能,提高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持续优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不断优化产品,提高性能和效率。
同时,也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多元化应用和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车电控电机市场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机控制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机控制器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d7927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5.png)
电机控制器发展现状及趋势电机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设备,它可以调节电机的速度、方向和扭矩等参数,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电机控制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控制器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目前,电机控制器正朝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新型的电机控制器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机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了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行业应用拓展:电机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目前,电机控制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
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机控制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3. 环保节能趋势: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电机控制器也在朝着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新型的电机控制器采用了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节能效果。
此外,一些电机控制器还采用了软启动技术,可以减小电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和热量损失,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延长电机寿命。
4.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电机控制器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电机控制器领域,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等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未来,电机控制器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总之,电机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与科技、环保、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电机控制器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汽车转向新技术-四轮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
![汽车转向新技术-四轮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https://img.taocdn.com/s3/m/6c190d2fccbff121dd3683ce.png)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一、技术概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把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转向轴或齿条,进行转向助力的机构。
该系统由转向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机、离合器和减速机构组成。
比起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它的优点是:系统中的电机只在需要转向助力时才工作,汽车大部分时间正常行驶时电机并不工作,这样能量消耗很小,而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液压泵及管路和油缸组成,为保持压力,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总要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
据估计,电动助力转向只是液压助力转向能耗的1/2,前者比后者使整车油耗下降3%。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美国德尔福等国际上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已开发出产品,并在一些车上装用。
三、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机、离合器、减速机构技术等。
汽车电子控制四轮驱动与四轮转向技术一、技术概述--汽车电子控制四轮驱动技术(4 Wheels Driving System 4WD)汽车的驱动力来源于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四轮驱动充分利用了车轮对地面的附着,当然会获得好的驱动性能。
但因转向时各轮的转弯半径不同,车轮转动的速度也就不同(内外、前后),四个轮不能通过刚性传动系统连接,必须在左右两轮间,在前后驱动轴间设置差速器。
带来的问题是四个轮的驱动力受与地面摩擦力最小的轮的限制,需要再设置差速锁。
汽车电子控制四轮驱动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感知四个轮路面的情况,通过微电脑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电磁阀驱动,改变黏液偶合器的特性,在前后驱动轴之间,在左右轮上分配驱动力。
--汽车电子控制四轮转向技术(4 Wheels Steering System 4WS )汽车在行驶中转向时,由于受恻向力的作用,前轮有不足转向的特性,后轮有过度转向的倾向。
后者会引起汽车失去转向行驶的稳定性,车速越高问题越明显,甚至出现侧滑翻车。
解决措施一般是通过使后轮在与前轮相同的方向转动1-2度角进行补偿。
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d028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7.png)
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是指车速在30km/h以下的载人电动车辆,因其节能环保、成本低廉、便捷灵活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对环保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加,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走向多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的日益严重,传统燃油车辆的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环保出行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四轮低速电动车因其零排放、低噪音的特点,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多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上牌等政策,加大了对低速电动车的扶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产品技术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四轮低速电动车的产品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包括电池技术、车辆安全性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品质。
4.企业竞争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四轮低速电动车制造商和品牌也在不断增加,竞争激烈。
一方面,传统汽车厂商纷纷转型涉足低速电动车领域,一大批新兴厂商也涌现出来,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
5.品牌建设逐渐成熟: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四轮低速电动车的品牌建设也逐渐成熟起来,一些头部品牌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二、存在的问题1.制造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四轮低速电动车制造商和品牌众多,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小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2.市场秩序混乱: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野蛮生长”的现象,一些厂商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采取价格战、恶性竞争等手段,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益,市场秩序混乱。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835f6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d.png)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机控制器市场的不断壮大。
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规模在近几年持续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加,电机控制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元。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和电机控制器专业厂商。
其中,国内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份额上占据较大比例,但随着国内电机控制器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厂商的崛起,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4. 市场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机控制器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一代电机控制器采用更高效的功率电子器件,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工作效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的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电机控制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4.2 市场占有率变化随着电机控制器技术的进步,市场占有率正在发生变化。
一些新兴的电机控制器制造商凭借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性能,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同时,传统汽车制造商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自身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的竞争力。
4.3 政策支持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也为电机控制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些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电机控制器,推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5. 结论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电机控制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企业应积极创新、提高产品性能,以迎接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2d794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3.png)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和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限制加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前沿发展趋势的角度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未来。
首先,随着电动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将会不断提高。
通过采用先进的磁性材料和电机设计技术,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可以被大幅减小,从而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行驶里程。
此外,电机的高功率密度还将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输出,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其次,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
智能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机驱动系统具备了更强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驱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电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需求,实现智能控制策略的自动调整。
这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品质和安全性,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第三,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系统的整合和协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动机、电池、电控系统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整车系统级的优化设计,以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和整车性能。
此外,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还将与智能网联技术相结合,实现车联网的功能,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
最后,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还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供能方式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可再生能源。
同时,电机的制造和回收过程也将更加环保和节能。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提高功率密度、智能化和自适应、系统整合和协同以及可持续发展。
这些发展趋势将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效能提升,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41bdf0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2.png)
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扩大和电机技术的不断创新,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机控制算法研究。
包括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电机转矩控制、电机电流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2. 电机控制器硬件设计研究。
包括控制器的智能化、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
3. 电机驱动系统集成研究。
包括电机、电池、控制器等部件的集成优化,以及驱动系统与车辆整体设计的协同研究。
4. 电机驱动系统节能降耗研究。
包括电机能效提升、能量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未来,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电机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电机驱动系统。
2. 提高电机的能量利用率,降低电机能耗,进一步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3. 研究发展新型电机,如无刷直驱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以提升电机的能效和性能。
4. 电机驱动控制器集成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控制器将成为电动车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来看,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将在未来继续深入,为电动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电动车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升级。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032f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9.png)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四轮转向技术是近年来汽车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它通过车辆前轮和后轮均能转向的方案,实现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车辆操控性能。
本文将从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车辆各个轮子的转向角度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行驶效果。
通常,四轮转向技术的实现需要将车辆尾部搭载特制的电机和转向系统,以实现后轮的转向。
而前轮的转向则可以采用传统的手动或者电子控制转向系统。
通过这种组合方式,在低速行驶时,后轮可以与前轮反向转向,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转弯半径;在高速行驶时,则可以使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二、四轮转向技术的优势1. 提高车辆操控性能:四轮转向技术可以让车辆更加灵活和敏捷。
在低速行驶时,可以通过后轮反向转向,使得车辆的转弯半径更小,从而增强车辆的敏捷度和可控性。
而在高速行驶时,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则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2. 提高驾驶舒适性:四轮转向技术可以降低转向的力度和转向角度,减少驾乘人员的疲劳感,同时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3. 提高安全性能:四轮转向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的制动和防翻车性能,从而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感。
目前,四轮转向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技术之一,国内外许多汽车品牌都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技术。
未来,四轮转向技术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 城市汽车应用:城市汽车行驶速度较低,转弯频率高,四轮转向技术可以缩小车辆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敏捷性和操控性能。
2. 高速公路汽车应用:高速公路行驶速度快,需要拥有高稳定性和强制动性能,四轮转向技术可以通过后轮同向转向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3. 跑车和超豪华车应用:四轮转向技术可以提高跑车和超豪华车的操控性能和驾驶带来的乐趣。
4. 货车和工程车应用:对于重型货车和工程车而言,四轮转向技术可以提高其可操控性和操作效率,降低工程和运输成本。
汽车四驱发展现状
![汽车四驱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32504bdf8c75fbfc77db288.png)
汽车四驱技术发展现状四驱系统使得汽车四个车轮都能分配得到驱动力,极大增加了汽车的越野能力和驾乘乐趣。
四驱也是分为不同形式的,其主要指的是四轮介入时间,从这方面分类,目前市面上四驱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全时四驱、分时四驱、适时四驱。
全时四驱:代表技术:奥迪 quattro,奔驰 4matic技术特点:反应速度快,脱困能力强,动力大车辆在任何状态下,所有车轮均会获得动力。
全时四驱车型通过障碍物能力极强,反应速度更快。
但是比较费油。
新技术:quattro ultra 将全时四驱进行改变,理论上quattro Ultra可以实现前驱模式,如此一来,燃油经济性就大大的提高了,这恰恰是解决了油耗偏高的问题。
适时四驱:技术特点:相比分时四驱,模式切换更智能。
相当于全时四驱的弱化版本适时四驱(Real Time 4WD)是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车辆才会使用四轮驱动,其它情况下仍然是两轮驱动的四驱系统。
相比全时四驱,适时四驱的结构更简单,较适合于前横置发动机前驱平台的车型配备,这使得许多基于这种平台打造的SUV或者轿车有了装配四驱系统的可能。
适时四驱会根据车辆的行驶路况,自动切换两驱或四驱模式,不需要人为操作。
这种四驱系统相对于分时四驱系统来说,免去了繁琐的手动操作,缺点是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受制于结构本身的缺陷,无法将超过50%以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轴,还有部分适时四驱系统的前后轴间采用开放式差速器,在一些复杂路段行驶时,出现单侧两个车轮打滑时,车辆无法脱困,所以遇到复杂一些的越野路段就无能为力了。
分时四驱:代表车辆:哈弗H5,丰田LC70系技术特点:可靠性强,车辆依据行驶情况自动切换四驱,反应速度相对较慢。
缺点:对车主的驾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驱动形式的选择取决车主对行驶状况的判断。
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箱切换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很多“硬派”越野车常用的四驱形式。
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e2e03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3.png)
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其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电控技术,它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发展现状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电控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都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提高电控技术水平,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电控系统。
2.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渗透,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也在不断智能化升级。
电控系统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新能源汽车在能源管理、驾驶辅助、维护保养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3. 安全可靠性得到保障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采用了双冗余控制系统、智能化故障自诊断等先进技术,大大降低了电控系统的故障率,增强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放心的用车体验。
二、发展趋势1. 电动化趋势加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电动化趋势将会加速发展,而电控技术作为电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和投入。
未来,电控技术将更加注重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
2. 联网化趋势加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联网化将会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通过智能化的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将实现与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3. 轻量化、小型化趋势明显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轻量化、小型化将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结合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将电控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不断降低,为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提供更大的空间。
国内外主要汽车厂商四驱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主要汽车厂商四驱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419fde14afe04a1b071de67.png)
国内外四驱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四驱系统一般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
全时四驱指的是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模式。
这种驱动模式拥有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但它不能根据路面情况做出扭矩分配的调整,油耗偏大,经济性差。
分时四驱是由驾驶者手动切换的驱动模式,驾驶者可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
这是SUV车型中最常见的驱动模式,其优点是既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又能兼顾燃油经济性,略显不足的是驾驶者需要自行判断路况,手动操作驱动模式。
适时四驱又称为实时四驱,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它由电脑芯片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
该系统的显著特点就是它在继承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的优点的同时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它能自行识别驾驶环境,根据驾驶环境的变化控制两驱与四驱两种模式的切换。
在颠簸、多坡多弯等附着力低的路面,车辆自动设定为四轮驱动模式,而在城市路面等较平坦的路况上,车辆会自行切换为两轮驱动。
1 欧洲车系1.1 宝马Xdrive四驱系统1.宝马X1、X3、X5车型Xdrive中文称之为智能全轮驱动系统,即适时四驱系统,和传统越野车传动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分动箱没有高低挡。
因为它是由电机控制一组离合器来调节前后力扭分配的中央差速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液力耦合中央差速器LSD(限滑差速器)。
Xdrive全轮驱动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由奥地利的马格纳•斯太尔研制的分动器,以对扭矩分配进行不间断地调节。
Xdrive系统根据道路情况不断改变扭矩的分配,向前后车轮传输各自所需要的扭矩,最高可达到40:60的分配比例。
宝马xDrive系统(X1、X3、X5车型)行驶过程中,如果系统发现车辆可能转向不足,也就是前轮开始被拖向弯道外侧,就会减少分配给前桥的扭矩,将几乎所有动力都输送至后桥。
该系统还不断与动态稳定系统DSC 交换信息,从而可以从一开始就识别到车轮打滑。
前后驱动轮发生打滑后,ECU根据车辆速度传感器和转向角度传感器等发回的信号,把指令信号发给中差电机,然后电机带动一个类似“八字轮”开始转动,八字轮带动八字臂开合。
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7796a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b.png)
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电机驱动是指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各种设备或机械进行运动或工作。
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工业、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动态。
一、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机驱动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目前,电机驱动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直流电机驱动向交流电机驱动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新的技术和应用。
1. 直流电机驱动直流电机驱动是最早应用的一种电机驱动技术,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和调速范围广。
然而,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较短、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存在较大的电刷摩擦损耗等问题。
2. 交流电机驱动交流电机驱动是当前主流的电机驱动技术,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交流电机驱动技术分为感应电机驱动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两种主要形式。
感应电机驱动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电、工业制造等领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具有高效、高精度、高可控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工业机械等领域。
3. 新型电机驱动技术除了传统的直流电机驱动和交流电机驱动技术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电机驱动技术。
例如,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在电动工具、电动车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高效、低噪音、低维护成本等优点;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在精密定位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高精度、可控性强等优点。
二、电机驱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电机驱动技术也在不断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高效节能高效节能是电机驱动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要求电机驱动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效率和可控性使其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首选驱动技术。
2. 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电机驱动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93a15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5.png)
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摘要】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重要性和市场发展情况。
然后对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关键挑战、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指出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挑战、前景、发展方向、潜力、关键。
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重要性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选择,其电控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能效和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可以提升车辆的能效。
通过电控技术对电动机、能量管理系统等进行优化控制,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减少能源浪费,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可以改善车辆的性能。
通过精确控制电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可以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增强驾驶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还是保障车辆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电控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可以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安全保障,预防事故发生,保障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高度。
1.2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迅速随着全球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销量也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70e42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4.png)
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电机驱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电能为动力源驱动机械设备运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机驱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文将围绕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电机驱动的发展现状1. 高效节能: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电机驱动技术在节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传统的电机驱动系统存在能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高效节能的电机驱动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驱动系统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电机驱动系统能够通过感知、分析和决策,实现自主控制和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3. 高精度:在一些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机床加工、医疗设备等,电机驱动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的特点。
目前,高精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已取得一定进展,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多功能一体化:传统的电机驱动系统往往需要多个独立的设备进行配合,而现代电机驱动系统更加注重一体化设计。
通过将驱动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多种功能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
二、电机驱动的发展趋势1. 高效节能仍是主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效节能仍是电机驱动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未来的电机驱动系统将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采用新型的材料和结构,降低系统的能耗和损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智能化与自主控制: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电机驱动系统将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电机驱动系统将能够通过感知、分析和决策,实现自主控制和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3. 精密化与高性能: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机驱动系统在精密化和高性能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的电机驱动系统将更加注重运动的精度和控制的稳定性,通过改进设计和优化算法,提高系统的精度和响应速度,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驱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电驱行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47bd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0.png)
电驱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电驱行业是指以电力作为能源,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行业。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电驱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电驱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驱行业的背景电驱技术是现代化工业的关键领域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领域以及交通运输行业。
与传统的燃油驱动技术相比,电驱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低噪音等优势,成为了全球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驱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电驱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电驱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万亿美元。
市场的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工业自动化的推动。
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措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崛起。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270万辆,同比增长6.9%。
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的30%。
电动汽车的崛起带动了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
电驱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逐渐增加。
此外,为了满足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迅速推进。
工业自动化的推动工业自动化是电驱行业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
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电驱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为电驱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制造业领域,电驱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电驱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可以实现快速、精确、高效的生产过程。
此外,电驱技术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成本。
电驱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尽管电驱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池技术的瓶颈限制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电池的高成本、低续航里程以及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制约了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2-6886(2005)06-0074-02电控四轮驱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李素华(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作者简介:李素华(1971—),女,湖北天门人,江汉大学讲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从事汽车专业课的教学及汽车动力学、汽车性能的仿真控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5-4-20摘要:电控四轮驱动技术是汽车的新技术,本文阐述电控四轮驱动技术研究现状,展望四轮驱动技术的发展,推动电控四轮驱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四轮驱动 变扭矩 驱动力分配 发展趋势Survey on St a te of D evelop m en t and Trends i n Electr i c Power Four 2whells D r i v i n g TechnologyL I Su 2huaAbstract: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electric power four 2wheels driving technol ogy is exp licated,The devel op ing trends of this tech 2nol ogy is p r os pected,which is very i m port m ent t o push the further devel opment of research and app licati ons of 4WD technol ogy .Key words:4WD;changeable t orque;tracti on force distributi on;devel opment trends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各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的电控四轮驱动(4W heels D riving Syste m,4WD )技术能够根据前后轴的转速等信息,控制并分配前后轴驱动力,使汽车具有防滑能力、良好的加速性和行驶稳定性。
四轮驱动已由70年代以前主要用于越野车发展到目前以轿车为中心迅速普及开来。
随着对4WD 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出现了多种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用4WD 系统。
粗略地将四轮驱动分类,有短时四轮驱动和常时四轮驱动之分。
如果按前后扭矩分配方式进行分类,常时四轮驱动可分为二种,其一是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其二是变动扭矩分配方式。
其中,变动扭矩分配方式的四轮驱动又可分为另外两大类,一种是利用前后轮转速差分配驱动扭矩,这种方式叫做被动分配方式,一种是利用电脑控制液压油压力分配驱动扭矩,这种方式叫做主动分配方式。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电子控制变扭矩分配方式的四轮驱动技术,也叫全轮驱动AWD (A ll -wheel -D rive )技术。
AWD 系统使汽车在运行中,能适应汽车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把驱动扭矩合理地分配给前后轮,能充分发挥各轮胎的驱动力,并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1]。
1 电控四轮驱动技术的研究现状电控四轮驱动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全轮驱动已经在许多高档轿车上装用。
在电控变扭矩四轮驱动系统的两大类型中,采用被动式的四轮驱动系统的产品代表有德国奥迪公司的Quattr o 系统和采用粘性联轴器的常时四轮驱动系统。
奥迪的第二代四驱技术Quattr o 系统采用了Torsen (Torque Sen 2sitive 意思是扭矩感应)差速器。
Torsen 差速器是一套由蜗轮和蜗杆组成的纯机械系统,在车轮没有产生滑转的情况下,向两输出轴各分配一半的转矩;在一边车轮产生滑转的情况下,Torsen 差速器会向另一边车轮输出更多的转矩,转矩分配的比例达80/20。
由于是机械装置,其锁止动作是渐进却快速的,因而平稳、少冲击;具有扭矩感应特性的T orsen 差速器在车轮产生滑转动作开始之前就能对车轮滑转预先感应,而不是在车轮已经滑转后才开始校正;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Torsen 差速器在制动时并不锁止,因而四个驱动轮可各自以不同的速率独立运动。
采用粘性联轴器的四轮驱动系统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产品有保时捷的911Turbo 和三菱欧蓝德四驱系统等,该系统是在依靠前后轮转速差分配扭矩,在车轮发生空转以后才介入的,又叫转速差感应式四轮驱动。
如图1是该系统的布置图。
采用主动式的四轮驱动系统的产品代表有大众的四轮驱动系统“4MOTI O N ”、日产的ATTES A E -TS 四轮驱动系统和本田的车辆控制系统“SH -AWD ”等,该系统中电脑会不断收集轮胎的转速、转向盘转向角和油门的大小等信息,按预先给定的程序进行综合控制。
图2为该系统工作原理图。
・47・现代机械 2005年第6期 其中主要提一下本田的四驱技术。
本田公司着手开发四轮驱动自由控制系统是在1988年。
当时的开发目标是通过对前后轮驱动力的分配方式进行改良,来追求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
经过10多年的发展,2004年秋推出了可合理分配四轮驱动力、实现高转向性能和车辆稳定性的系统。
除前后驱动力可从70:30至30:70无级控制外,后轮左右驱动力分配还可从100:0至0:100无级控制。
后轮左右驱动力分配及前后驱动力分配采用“直接电磁离合器”。
后差速器左右两侧各配有一个这种离合器,通过踩下靠螺线管(Solenoid)控制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来分配转矩。
采用了行星齿轮的倍力器来减小操纵力。
在后差速器部位新增加了加速机构,通过油压工作,在前进加速及减速时分别通过单向离合器和减速离合器传递转矩;转弯时采用高速离合器,后轮可多转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本田在1996年上市的“PRE LUDE”上采用了向左右前轮分配驱动力的“ATTS”系统,而此次发表的系统只对后轮进行左右驱动力的分配。
采用这种设计的原因是“如向前轮分配驱动力就会转向过度”。
“S H-A WD”系统的目标是获得完全遵从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忠实转向(Neutral Steer)。
此外,电动汽车四轮驱动技术也受到关注。
由于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轮边电动机,具有扭矩响应快且精确等优点,如果控制系统设计得好,将使其操纵稳定性更佳。
东京大学的Shin-ichir o、Yoichi Hori等提出了适用于轮边驱动的电动汽车的驱动力控制系统,其建立的控制模型功能强大,能有效防止车辆的侧向运动。
Shin-ichir o、Yoichi Hori等还提出一种关于轮边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新的防侧滑的方法,即仅通过检测电动机的电流和转速来检测车轮的滑移,从而通过控制系统来防止滑移。
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日产2002年推出的MARCH上,配备了使用马达的电动四轮驱动系统“e.4WD”。
“e.4WD”是在利用发动机驱动前轮的基础上,通过电机来驱动后轮,只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四轮驱动系统。
利用开关操作即可切换四轮驱动和前轮驱动方式。
该系统由“4WD Contr ol Unit(4WD控制单元)”、“后轮驱动单元”和“专用发电机”组成。
四轮驱动时,由4WD控制单元向发电机发出指令,电力输送给配置于车身后部的电机,电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输到后轮上。
由于使用车身后部的电机来驱动后轮,因此不需要传动轴和分动器,在不牺牲车内空间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四轮驱动。
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丰田公司,推出的新式微型客车-ESTI M A(THS-C)上应用了世界第一个电动四轮驱动系统,前驱动动力总成采用并联系统,后轮完全由电机驱动。
目前国内尚未有汽车产品采用此项技术,也少有深入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其中吉林大学的郭立书、葛安林、张泰等对主动分配方式的四轮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行星齿轮式分动器(内装有湿式多片离合器)等硬件进行建模,以提高运动性能和行驶安全稳定性能、减少轮胎磨损为目的,提出一种控制前后传动轴扭矩主动分配的系统,并根据车辆运行参数和6种特定工况制定了最佳分配方案。
并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其系统优于其他4WD系统。
吉林大学的李静、李幼德、赵健等对被动分配方式的四轮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四轮驱动汽车的驱动力控制软件和控制系统,建立了四轮驱动汽车加速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弱附着地面、分离路面及松散沙地上的牵引力控制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用结果来验证其有效。
李静,李幼德等还对四轮驱动汽车沙地牵引力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油门的P I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 I控制系统,并验证了各系统能消除驱动轮过度滑转现象。
2 电控四轮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动扭矩分配方式的四轮驱动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起步加速性能、转向性能和通过性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系统的匹配,组成四轮驱动系统的结构有多种类型,怎样的组合和匹配是最佳的将是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针对4WD系统,进一步开发、设计高性能、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以便于正确地检测汽车的运动信号。
同时,可利用C AN总线和其他系统如A MT(自动变速器)进行信息共用。
3)最优控制策略的确定以及将先进的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应用于4WD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是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4)进一步简化系统,减小系统结构的体积,控制生产成本。
由于新一代各种动态稳定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未来的AWD系统将和其他电控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电控系统。
这是4WD系统研究的长远目标。
5)由于混合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优势和电机的易于控制性,电动汽车四轮驱动技术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1庄野欣司.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图解[M].刘茵等译.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香港万里机构出版有限公司,19952htt p://www.dongfengaut o.ca/inf o/4wd_intr o.ht m3htt p://www.pcaut /newcar/abr oad/v w/0407/99727_1.ht m l 4王云成,王军,林逸.4WD汽车应用粘性联轴器分析[J].汽车技术. 2001(3):4~65htt p://w w w.qdcars.co m/zxzx/hyzx/2004-04-03/hyzx1i13i4026.ht m l6htt p://aut o.s /2004/05/18/99/article220159930.sht m l7杨妙梁.从“DYC”到“SH-AWD”本田驱动力分配系统的技术进展[J].汽车与配件.2004-36:31~358Shin-ichir o Sakai,H ideo Sado,Y oichi Hori.Ne w Skid Av oidance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with I ndependently Contr olled4I n-W heelMot ors 9Yasuhir o OSH I U M IMot oki SH I N O Masao NAG A I.Tracti on Force Contr ol of Parallel Hybrid Elecrtic Vehicle by U singModelMatching Contr oller. AVEC(1998.9):129~13410Shin-ichir o Sakai,Yoichi Hori.Robustified ModelMatching Contr ol for Moti on Contr ol of Electric Vehicle11htt p://w w /cgi-bin/z wolf1/sho w.cgi?class=1&id=818 12htt p://aut /syste m/2002/09/09/000414204.sht m l 13htt p://aut /ne ws/10565.sht m l14郭立书,葛安林,张泰,岳英杰.电子控制最佳扭矩分配4WD系统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2(6):16~1915李静,李幼德,赵健,宋大凤.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4):1~616李静,李幼德,赵健,宋大凤.四轮驱动汽车沙地牵引力控制方法仿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1):75~78・57・ 专题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