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之宋代嬗变

合集下载

从档案文献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嬗变及其意义

从档案文献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嬗变及其意义

(605)19051300700111605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项伟大发明和创造,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乃至东亚、欧洲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据档案文献记载,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多年,其间先后产生了多名状元,近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就不计其数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了从创立、发展、鼎盛到衰亡的客观历史过程。

纵观这一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期:.创建完善期(隋、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

隋统一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进士科的创建,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办法,并在制度上进行了完备。

唐朝实行地方、中央二级考试制,定期举行,自由报考,以考试结果决定去留。

考试的科目主要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分期董奕王伟从档案文献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嬗变及其意义506892702唐朝常科的考生有两大来源:一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送往尚书省的受试者叫“生徒”;一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

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最受青睐的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朝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科举制度自唐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变革,对于社会结构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本文将以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为线索,分析其对社会结构的演变造成的影响。

唐代开创科举制度,其目的是选拔人才,壮大国家实力以及维持社会稳定。

科举制度分为明经科、明儒科和进士科,其选拔的对象主要是士人子弟。

在唐初,科举考试被视为一种崇高的选拔方式,被社会广泛认可。

然而,由于制度的滞后性,以及封建社会的固化,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推动了后来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唐代科举制度的第一个变革可以追溯到贞元年间的宰相魏征。

魏征提出了“科应务实”的观点,主张考试内容应该与实际工作相匹配,而不仅仅是对文学典籍的死记硬背。

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唐代科举制度开始朝着实用性的方向转变,考察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更加注重学以致用。

这一转变为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唐代科举制度的第二个变革出现在安史之乱后。

由于战乱的破坏以及封建社会的动荡,士人子弟的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唐代科举制度逐渐无法保证选拔到真正有才华的人才。

这一问题使得唐代士人们反思科举制度的合理性,开始提出种种改革建议。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韩愈提倡的“贵行实学”观点。

韩愈主张将考试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把才能与德行相统一,以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唐代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后来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演变,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代,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士人阶层日益壮大,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士人们通过科举制度的选拔,得以进入官场,成为官僚阶层的一员,享受多种特权和地位。

这种特权地位的确立,使得士人成为社会的权贵阶层,影响了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了士人阶层的影响力。

新的科举考试开始注重实用性,更加重视应试能力和经验,而非仅仅依靠书本知识。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唐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两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唐朝(618年-907年)和宋朝(960年-1279年)。

这两个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演变和,下面将从政策背景、制度设置、考试形式、选拔标准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首先,唐朝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在大唐盛世之后,国力强盛的条件下,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以提高国家的人才储备而制定的。

它的制度设置主要分为进士科、明经科和明经举人制度。

进士科是通过唐代的乡试、会试和殿试进行,只有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考试才能获得进士科的资格,成为官员的候选人。

明经科主要是为了选拔官僚的后备干部,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书,通过明经科考试的人员可以获得明经举人称号。

明经举人与进士不同,他们不具备参与科举考试的资格,但在后来逐渐失去作用。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宋代科举制度的背景是宋朝国力的衰落,需要选拔更多的人才来维持国家的发展。

为了解决官员的滥发问题,宋朝科举制度的设置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科举制度的设置从原先的三个考试阶段减少为两个,即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第一轮考试,主要通过孝廉制度选拔考生,乡试通过后即可获得举人称号。

殿试是最后一轮考试,主要选拔进士,通过殿试的考生有机会成为官员。

其次,为了提高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宋朝科举制度注重考试内容的,除了经书之外,注重考察候选人的实际才能和国事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在选拔标准方面,唐宋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同。

唐朝科举制度对考生的选拔标准主要是看重其才干和知识水平,通过考察学问的广博程度来评判候选人的优劣。

而宋朝科举制度则注重考察候选人的品行和政治道德,例如考察他是否贪污、廉洁、体恤民情等方面。

这种倾向在宋代更加明显,科举制度开始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专利,类似平民百姓很难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总结起来,唐宋科举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唐朝科举制度注重选拔优秀人才、重视学问,设置了进士科和明经科。

宋朝科举制度在考试形式和选拔标准上进行了调整和,将科举制度逐渐革新为以政治道德和品行为重的选拔制度。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上)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上)
“ 主 ” 而 自称 “ 座 , 门生 ” 互 相 结 为 以 提 携 与 感 恩 为 ,
士廉 等 , 赐纸 札 , 各 别试 诗 赋 。 “ ” 乙亥 ( 二十 一 日) , 上御 讲 武 殿 亲 阅 之 , 进 士 二 十六 人 … … 皆 赐 及 得 第 。…… 自兹殿 试遂 为常式 。 口2。 ” 1 粥 卯
六 年三月辛 酉 ( 日) 新 及第 进 士 、 科诣 讲 武殿 七 , 诸 谢 。宋 太祖 “ 以进 士武济 川 、 三传刘 浚材 质最 陋 , 应 对失 次 , 黜去 之” 。武济 川是权知 贡举 李叻 同乡 , 太 祖不悦 。“ 士徐士廉 等击登 闻鼓 , 防用情 , 舍 进 诉 取
唐宋 时 期政治 、 济 、 化等 各方 面 的 变迁 都具 有 经 文 重要 意 义。科 举 分 为 贡举 、 举 、 举 、 子 举 等 武 制 童 等; 贡举又分 为 秀才 、 经 、 士 、 明 进 明法 、 书 、 明 明算
二柄取 士耳 , 为其下鬻 恩也 。 ’ 太祖 “ 无 ” 乃令 贡 院 籍终场 下第 者 姓 名 , 三 百六 十人 。 “ 酉 ( 得 ” 癸 十九 日) 皆召见 , , 择其 一 百九 十五 人 , ( ) 以下及 并 宋 准
县长官 主持 , 合格者 解送至 中央参 加 尚书省 主持 的 考试 , 称为 省试 。省 试合 格 , 即赐 及第 。唐代 省 试 的取 土 大权 , 由吏 部考 功 司掌 管 , 际 由考功 员 初 实 外 郎主管 ; 唐玄宗 开元二 十四年 ( 3 ) 7 6 以后 , 改由礼 部掌管 , 实际 由礼部侍 郎 主管 。应 举人 称 主考 官为
的变化 , 而仍 然 属 于量 的 、 度 上 的 变化 。 其 质 的 变 化 与 其 说 是 在 唐 宋 之 际 , 如 说 是 在 南 北 朝 程 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1.科目的变化:增加殿试、武举,重视明经和进士2.考试内容的变化: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重帖经、墨义3.主持考试机构的变化: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改为礼部侍郎主持二、唐宋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1.改善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2.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对诗词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当时经久不息的社会风尚正文(篇1)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宋朝的社会发展。

首先,在科目方面,唐宋科举制度增加了殿试和武举,同时对明经和进士科的重视程度加大。

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全面,不仅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还考察他们的实际能力。

这样的改革有助于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在考试内容方面,进士科逐渐重视诗赋,而明经科则注重帖经和墨义。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以及对经义的深入研究。

因此,唐宋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再次,在主持考试机构方面,唐宋时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的考试改为礼部侍郎主持,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严肃和正规,有利于选拔出真正有才识的人才。

总的来说,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对宋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改善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其次,通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目录(篇2)一、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1.科目的变化:增加殿试、武举,重视明经和进士2.考试内容的变化: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重帖经、墨义3.主持考试机构的变化: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改为礼部侍郎主持二、唐宋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1.改善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2.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对诗词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当时经久不息的社会风尚正文(篇2)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宋朝的社会发展。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变革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变革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变革唐宋时期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有着经济、文化的昌盛,也有着科举制度的变革。

在唐代,科举制度经历了从初试到会试的发展,但进士制度却始终未变。

而宋代则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它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

唐代科举制度总体运作机制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基本上采用的是三步拔尖的选拔方式,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个选拔方式在唐以前就已经被使用了,唐代则是推广并使之制度化。

在乡试中,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读书人,需要通过基础知识测试,这个测试能够说是非常容易的,因为甚至没有统一的准则,科举考官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发放成绩。

而会试中就显得比较有难度了,要求考试者需要以自己的限制条件草拟诗文、论文或者写信等等,这个相对于乡试就增加了考生的个性化。

进入殿试则相当于英雄赛场,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十分严格,是历史上古代抬举门第达官贵族的一种方式。

进士制度的特点唐朝的科举体系是会试制度,但是进士制度却比较特殊。

相对于今天的高考,进士考试十分严峻,而且对于考生的门第出身、家庭背景要求尤为认真。

一名官员的儿子就算是成绩平平,进去也很轻松,但是一个贫苦学子的话就会比较难以打破这样的门槛。

这种以出身为根据的体系不仅是对于读书人的排挤,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很不利。

这也就是唐朝科举体系所面临的局面。

告别进士制度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发生了一些变革,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进士制度的改革。

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取消了进士制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那么大家考试的目标现在是什么?这时科举制度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重点是选拔优秀人才而非门第出身。

在宋代,进士制度被废除后,科举制度从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部分中取任用之材,而不再强调读书人的家世,让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改革,成为了一个较为公正的选拔制度,将才华优异的人尽可能多地纳入国家工作,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尊重。

总结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发生过巨大的变迁,这不单是对科举制度本身的改革,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变化与内化。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张希清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唐宋之际是一个变化更革非常之大的时期。

研究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对于研究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举分为贡举、武举、制举、童子举等等;贡举又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其中贡举中的进士、明经两科取士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其影响也最大。

现仅举其荦荦大端,简述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一、变“恩归有司”为“恩由主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一)创立殿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掌握取士大权唐代贡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两级。

解试由州县长官主持,合格者解送至中央参加尚书省主持的考试,称为省试。

省试合格,即赐及第;不合格者,则黜落之。

唐代省试的取士大权,初由吏部考功司掌管,实际由考功员外郎主管;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改由礼部掌管,实际由礼部侍郎主管。

应举人称主考官为“座主”,而自称为“门生”,互相结为以提携与感恩为纽带的密切关系。

唐代还大兴“行卷”之风,士人纷纷请托达官贵人延誉,以求及第。

宋初承唐及五代之制,仍分为解试、省试两级考试。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了殿试制度,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合格奏名举人的覆试,又称御试、亲试、廷试等,是三级考试中最高、最后的一级考试。

关于殿试创立的经过,南宋史学家李焘有详细记载。

其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四云:开宝六年(973)三月辛酉(七日),新及第进士、诸科诣讲武殿谢。

宋太祖“以进士武济川、三传刘浚材质最陋,应对失次,黜去之”。

1武济川是权知贡举李昉的同乡,太祖很不高兴。

“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诉昉用情,取舍非当。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唐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两个主要阶段,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士人的一种制度。

它在唐代达到了相对完善的状态,而在宋代则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和调整。

本文将重点介绍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唐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唐太宗贞观年间。

贞观时期,太宗开设了明堂、构造乐府、废除残兵坊等多项制度,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其中,科举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为了选拔贤能,创设科举,并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初期的文科科举分为明经科和直学士科,明经科是选拔文科人才,而直学士科则是选拔政务人才。

唐代科举制度在制度设置上基本沿袭了前代秀才、进士制度的惯例,但是在内容和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扩大,特别是增设了进士科,即进士及第之后为官,成为官员的唯一途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得以完善。

而作为科举制度的一项重大,唐玄宗时期开始以进士科为主要选拔途径。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考试难度,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富贵门第靠世袭而腐败的现象。

唐代的进士科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即乡试、省试和殿试。

借助这一,唐代科举制度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随着唐朝的衰落,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动乱导致了科举制度的瘫痪。

然而,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重新恢复和发展。

宋代科举制度从官制和考试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

首先,宋代修订了进士科,规定以乡试、省试和殿试的方式选拔进士。

在乡试中,将县试的范围扩大到州级,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考试;在省试中,增设了试论科目,以增加对经义、史书等非经典文学的考察;在殿试中,增加了多次考试的机会,扩大了选拔范围,提高了考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在官制方面,宋代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

首先,宋代废除了唐代的阶级制度,以平级官为主,减少由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决定官职的现象。

其次,宋代创立了新的官职分类制度,将科举考试的成绩和官职挂钩,使得考生能够凭借考试的成绩来晋升官职。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下)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下)
之 别 , 五 经 , 三 经 , 二 经 , 学 究 一 经 , 三 有 有 有 有 有
的设 置 , 大致 可 分 为 两 个 阶段 : 宋 神宗 熙 宁 四年 在
(0 1 王 安 石 贡 举 改 革 之 前 的 4 0多 年 间 , 主 要 17 ) 0 为 以进 士 、 经 、 科 取 士 阶 段 ; 此 之 后 ( 实 上 是 明 诸 在 事 宋 徽 宗 政 和 六 年 ( 16 之 后 ) 8 0 多 年 间 , 进 11 ) 的 0 为 士 一 科 取 士 阶 段 。 这 说 明 , 举 科 目经 历 了 一 个 由 贡 简 到繁 、 由繁 到简 的发展 演变 过程 。 又
由 以 上 可 知 , 13 0 的 科 举 史 上 , 举 科 目 在 0年 贡
代 , 主要 的贡举 科 目是 明经与 进士 。 最 唐初 , 明经 只 是 指 通 两 经 者 ; 概 在 武则 天 前 大
后 , 增 加 了 五 经 、 经 及 学 究 一 经 。 唐 德 宗 贞 元 又 三
与 隋唐之 间。
[ 关键 词 ] 唐 宋; 举 制度 ; 迁 ; 科 变 平等 竞争 ; 经世 致 用
[ 中图分 类号 ] D 6 1 3 9 . [ 献标 志码 ] A 文 [ 文章 编号 ] 1 7 - 1 (0 0 0 -0 80 6 24 7 2 1 ) 20 1 -6 9 经, 因其均 主要试 帖经 、 口义或 墨义 ; 是 宋代 的明 三
( ) 举 考 试 内容 的 演 变 二 贡
礼 , 三传 , 史科 。 虽 然明经 包括 的科 目最 多 , 有 有 ” 取 士人 数也 最多 , 但远 没有 进士 及第 受人 尊重 。 北宋前 期 , 唐 及 五 代 之 制 , 承 贡举 科 目主 要 有

唐宋时期的科举及其制度演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及其制度演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及其制度演变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制度成为唐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内核。

本文旨在探究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过程,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被广泛实施。

唐肃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 - 公元741年),设立了“明经馆”,后改为“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中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

此举标志着唐朝科举制的正式出现。

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五经》和《礼记》。

唐朝政府每年会在国子监举行“制科”考试,经过多轮筛选,最终选拔出的人才将被封入官职,成为唐朝政府的一员。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宋朝时期通过“科考会试”的方式,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举制度。

据历史记载,通过考试者可以获得“进士”、“举人”、“贡士”等不同的称号。

其中,进士是最高级别的考试成绩,可以自动晋升到爵位;举人和贡士则要经过多次选拔和考试的筛选,才有机会成为官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不仅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和政治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对于中国社会的战略安排和文化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演变虽然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演变也是不断进行的。

在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中,科举考试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定向于经典文献,这也就导致了尽管进入官场的人才浑厚,但其接触到的知识和实物都比较单一,知识结构也比较局限。

这导致了一些人才可能在特定领域有局限性,而影响了各种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演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演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演变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影响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演变,也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以及其对文化演变的影响展开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概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贯穿了1300多年的一项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时期,直至清朝废除。

根据制度规定,人们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共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每个等级考试均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诗文、经义、史传等。

通过考试后,这些人便可以进入官场,并得到相应的功名。

这种制度使得士人有了一个通过努力获得文化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途径,也使得文化成为社会精英的象征。

二、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的演变1. 唐代科举制度的建立唐初,在房玄龄的推动下,一部《新制》被制定出来,其中规定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的考试。

到了唐玄宗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科目增加到五科,分别是经义、礼、修文、策及户。

唐朝末年,大臣李德裕提议废除科举制度,但是由于唐朝内部战乱频繁,这一提议并没有被实现。

2. 宋代科举制度的变革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高潮时期,除了设立了进士科之外,还增加了明经、明法、明史等科目,并将考试的难度逐渐加大。

在宋代,科举制度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还成为整个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科举功名的士人不仅可以在官场上升迁,还可以享有许多特权。

这种特权地位也进一步增加了科举的重要性。

3. 科举制度的逐渐衰落虽然宋代开始后科举制度还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其逐渐衰落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首先,在宋代后期,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相对固定,许多贪官污吏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得考试中的题目,这样就导致了考试的不公正。

其次,在明清时期,买官卖官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使得科举制度逐渐失去其考试的公正性。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演变的影响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唐宋科举制度的变革

唐宋科举制度的变革

唐宋科举制度的变革中国古代王朝选拔人才制度经过了军功爵制、举荐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科举制使用时间最长,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最大。

它萌芽于南北朝,创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之久。

而唐宋时期作为科举制度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对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考察有助于对当世人才选拔机制和古代整体科举制度的了解,同时对于科举制影响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唐代的科举制度在于其确立之初,尚有许多局限之处,宋代在“宋承唐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固定“殿试”制度。

“殿试”制度首现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仅在一些时期里使用,没有成为固定的制度。

而唐代“门生座主”导致了朋党现象滥发。

宋太祖为了防止此现象,同时也防止世家大族对科举的垄断,规定固定“殿试”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由州、省、殿试三级组成。

州一级考试合格者称“贡生”,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礼部负责的全国性省试。

而省试合格者最后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最后成为“天子门生”。

2、废除“过堂”和“谢主司”, 改为“朝谢”。

在唐代,进士放榜后, 须先到中书省都堂谒见宰相, 称为“过堂”。

“过堂”之后, 还要向知贡举官谢恩, 称作“谢主司”。

并且,第一次谢恩数日之后, 还有再次谢恩, 称为“曲谢”, 以确立和加深座主与门生的关系。

宋代为了防止知贡举官与及第举人结为朋党,明令禁止及第举人向知贡举官谢恩,废除了“过堂”和“谢主司”, 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 而是诣閤门, 向皇帝谢恩, 称作“朝谢”, 也称作“门谢”。

3、创立“特奏名”制度。

唐代开科取士, 及第者固然欣喜欲狂,屡试不中的失意者却也可能因此对朝廷怀恨在心甚至造反,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宋朝为了笼络下第士人, 遂在礼部“正奏名”之外创立了“特奏名”制度, 即凡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 积累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 不经解试、省试, 即由礼部特予奏名, 直接参加殿试, 分别等第, 并赐出身或官衔的一种科举制度。

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作用

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作用

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作用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特别的选拔制度,它起源于唐朝时期,延续至清朝的晚期。

其作用是选拔有才华、有能力的考生进入政府机关,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作用。

一、唐朝科举,选拔人才的新尝试唐朝时期,学术繁荣,文化氛围浓厚。

而采用举子制度的招贤官制,往往导致官场上浅薄无能之辈太多,滥竽充数之例非常普遍。

为找到真正有才干的人才,唐朝政府推出了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的新尝试。

唐朝科举制度主要有进士、秀才和举人三种考试。

其中,进士为最高科举,只有通过了进士考试的人才能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员。

而秀才和举人则分别为中级和初级科举。

唐朝的科举制度,不但拓宽了选拔官员的渠道,同时也促进了知识分子与政府机构的互动,有助于政府的改革和升级。

二、宋朝科举,改革创新的探索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出现了诸多新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首先,宋朝在科举考试中增加了乡试,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

其次,宋朝取消了唐朝时代的殿试,采用了阁试,使科举系统更加科学、民主。

最后,宋朝推行了科举制度和贡院制度相结合的考官制度,大大增强了考试的公正性。

宋朝科举制度不但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官员,同时还有助于打破地方势力的束缚,减弱地方对选官的控制,促进王权的巩固。

三、明朝科举,全面推行的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被全面推行,成为了官员选拔的唯一途径。

未经科举选拔,即使身为达官贵人亦无法进入官场。

明朝科举制度有秀才、举人、乡试、会试和殿试五科考试。

其中,进入了皇家贡院上传状元进士后,可进入京官任命。

明朝科举制度的全面推行,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明朝在社会建设和官场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四、清朝科举,体制改革的必要与价值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萎靡不振,不仅考试成为了形式主义和机械化,而且也很难选拔真正优秀和有能力的人才。

在这种背景下,清朝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试图解决科举制度的问题。

宋代科举制度的调整与变革

宋代科举制度的调整与变革

宋代科举制度的调整与变革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时期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经济发展。

而宋代科举制度的调整与变革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变革三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调整与变革。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时期已经开始有了科举制度,但是当时的科举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直到宋代,科举制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

科举制度的演变在隋朝和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主要是以乡试和会试为主,还未出现殿试这个环节。

直到唐末五代,殿试才正式成为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宋代,科举制度不仅存在于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面,还存在着明经、进士等更高一级的考试。

考生凭借科举成绩可以获得诸如进士、举人、秀才等不同的官阶。

可见,从隋唐到宋代,科举制度的不断演变,使得这个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

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科举制度的演变相比,宋代科举制度的变革更多的是在制度本身的一些细节上进行的。

例如,在乡试和会试环节,规定了准考证、填写报名表、取得考试资格等方面的细节。

在殿试方面,出题方面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要考察舒适水平,更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这样的调整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保证了优秀人才的晋升机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总结可以通过对宋代科举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变革三个方面的探讨,来了解宋代科举制度的调整与变革。

科举制度不仅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机制,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导致这个制度变得更加完美,也给历史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变迁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变迁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变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各种变革与发展。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并对当时的文化变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唐代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来选拔才子的机制,分为进士、举人和明经三个等级。

进士一等的称号为状元,是最高等级,而明经则是最低等级。

进士及格后,会被任命为官员,成为负责治理国家的重要力量。

唐代科举制度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让人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去学习、去考试,并且得到了重用。

其次,它提高了社会人才的水平,使得政府干部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最后,它也为唐代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唐宋时期的文化变迁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传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诗、唐画等艺术形式在当时得到的普及,成为了当时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政治逐渐腐败,社会秩序逐渐混乱,作为政治中心的长安逐渐失去了影响力,文化中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南方的苏州、杭州等地区。

宋代派生出来的进士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也为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条件。

三、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宋代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不少变化。

宋代的进士考试更加严格,而且考试科目更加多样化,竞争压力也更加大。

进士得到的奖赏也更加优厚,他们可以担任更高级别的官员。

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也围绕着文化变迁的方向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宋代的文化是多元化的,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宋代文化也表现为一个既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特色,又充满新意和创造性的时期。

四、科举制度对文化变迁的影响科举制度对文化变迁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为士人提供了一个发表才华、推动社会变革的平台。

其次,它使得政府的干部素质得到了提高,推动了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社会知识分子的声音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得文化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朝代科举制的演变和发展

各朝代科举制的演变和发展

各朝代科举制的演变和发展科举制,这个词一提起,大家脑袋里肯定会冒出“文人”、“考试”、“仕途”之类的画面。

要说咱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那可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简直是“千古制度”。

你看,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整整经历了千年,真是风风雨雨,曲折变化,每一次变动背后,都能让你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气息、文化风貌,甚至是百姓的血泪。

说到最初的科举,其实也没那么高大上,最早的时候,隋朝为了选拔人才,搞了个“进士科”,不过那时的科举,和后来的形式差得远了。

它不像后来的科举那么有“套路”,考试内容也没那么复杂,只要能写几篇诗文,或许就能脱颖而出,成为“公门中的一员”。

但你想,这个时候,能考上的也多是家里有点背景的有钱人,想一想,也算是有点“贵族味儿”。

不过,不管怎么说,隋朝的科举制开了个好头,让中国的选拔人才有了新玩法。

到唐朝时,科举制终于进入了成熟阶段,唐太宗李世民可是深知“士为知己者死”这道理,他不仅开创了科举制的辉煌,还让它成了最公平的晋升通道。

想一想,谁家孩子学识好、才艺强,凭借科举考试,也能获得一官半职。

那些山里蹲的穷小子,凭着一腔热血、几卷书,竟然也能步入仕途,走向人生巅峰。

哈哈,这种事,要是在今天,真是“出人头地”啊!唐代的科举考试不光考诗文,连时事政务、经典知识都涉及,堪称“多面手”的考试。

考试有了系统的规范,选拔人才的路子也开始渐渐明晰了。

宋朝的科举就更加“火爆”了。

宋代的科举试题开始精细化,甚至要求考生不仅要文采出众,还要有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考察的内容就像是一本无底洞,什么知识都能涉及。

考试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有了一些变化,考得不仅仅是诗书文辞,还增加了许多针对治国理政的能力。

这不,一些大家闺秀开始露面了,姑娘们也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抢占仕途一席之地,真是“女儿当自强”啊!不过,科举的真正“重头戏”还得算是明清两朝。

咱们说起这段历史,得提提科举那“出奇制胜”的方法。

清朝实行了严格的“八股文”,这可把许多人憋得不轻。

唐代科举之宋代嬗变

唐代科举之宋代嬗变

略论宋代科举较唐之嬗变——以常科考试内容为中心关键词:选官制度科举制常科嬗变[摘要]:宋承唐制,但是宋代科举制在承袭唐代科举的基础上也作出了很多重大的变革。

这些变革是由于时代的变化、历史的潮流而在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尤其是在宋代常科考试内容方面,主要在明经科和进士科上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使之越来越关注现实、摒弃空谈,为国家造就更多实用型人才。

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变化不大。

不过就总体趋势来说,宋代科举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最主要的一种选官制度。

它萌芽于南北朝后期,创始于隋,形成于唐,中经五代十国,完备于宋,凝定于元明,废除于清末,前后延续一千三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实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举士制度。

1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其影响范围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

至今,也是史学界广泛关注、高度重视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

但在仔细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后,还是存在一点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对唐代科举制度和宋代科举制度分别进行研究的比较多,比如何忠礼先生写的《科举与宋代社会》,和陈飞先生写的《唐代试策考述》等等。

而将唐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较唐之嬗变的较少。

有如下数据作为参考:自科举制度废除至今百余年的时间里,有关科举的各类研究文章逾千篇,有关科举的通史及断代研究著述近70部,除去总论性的文章之外,专论隋唐科举的文章近400篇,宋近200篇。

总论唐宋者不足20篇。

2但由于宋代科举制较唐代的发展、变革至少有25个方面3的不同,本文篇幅有限,因此,笔者欲以科举制中常科考试内容的嬗变为切入点,在这里讨论宋代科举较唐之嬗变的问题。

本文还是立足于前人学者分别对唐代科举和宋代科举的研究之上,将双方进行认真、仔细的比较,说明两者的嬗变过程及原因。

不过在本文对宋代科举制的探讨中,由于宋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而基于科举史料、文献繁多的原因,本文中将对宋代科举制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北宋,一般不论及南宋。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唐宋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变迁经历了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的演变和,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但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唐朝科举制度主要包括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考取者可进入官府担任重要职位。

明经科则是对普通士子的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书和诗文,通过考试后可晋升为秀才。

唐朝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有才德的人才,培养优秀的官员,维持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然而,唐朝晚期科举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科举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考试内容过于繁杂,导致人们对于科举制度的怀疑和批评加剧。

此外,唐朝晚期社会经济动荡,士人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下降,科举制度公平性受到质疑。

这些问题加剧了唐朝政治的混乱和衰落。

宋朝科举制度的重要发生在北宋时期。

北宋初年,官员的选拔仍然以科举为主,但考试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科举考试的范围逐渐缩小,主要是经义和文坛,以贤良方正为选官标准。

此外,宋朝实行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增加了选拔官员的机会和途径。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考试,考取者成为举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省级别的考试,考取者成为贡生,可以进入太学学习。

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考取者可以进入官府担任重要职位。

这一三级考试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和竞争性,有利于选拔人才。

与此同时,北宋政府还加强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太学成为培养士人的重要场所,修学年限也得到了延长。

同时,推行科举制度也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成为许多士人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然而,随着宋朝政府的不断扩张和科举制度的变革,科举考试的规模和成本也逐渐增加。

考试的内容日益繁杂,士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考,这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由于朝廷对于科举的重视,许多地方官员都以科举成绩为评价标准,使得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官僚体制和贿赂现象。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两汉的荐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尤以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最长,直至晚清才最终消亡。

可以说,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而唐宋两代又是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萌芽于隋代,但当时惟有“秀才”、“进士”两科,各方面的制度既不健全,存在的时间也很短。

到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才获得较大的发展。

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初试和省试两部分进行,举子最终通过礼部主持的省试,便为及第或中举。

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史、三传、明法及明算等等。

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

进士科考试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方面。

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

其它诸科考试的内容各有侧重,或以对儒经的默诵、理解为主,或以对礼法、专史和律令的掌握为主,换句话说,就是都带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特点。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受到极大重视,武则天曾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考生,此即“殿试”的发端,但以后殿试并未形成定制。

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针对武士考试的“武举”制度。

唐时,科举制度虽已日渐发达,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弊端,其地位也尚未居于绝对优势。

概要而言,其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考试制度不够公平、严密。

唐代省试的主考官——“知贡举”,一般较为固定,通常由礼部侍郎等官员担任,与此同时,科考过程又允许大臣“公荐”。

于是,主考官对外公开和大臣举荐考生制度的存在,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请托现象。

达官贵人既可以凭借权势替亲友向考官说情,甚至决定录用名单,而普通举子也只得奔走于考官和显宦门下,以求其推荐。

因此,取士往往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唐人便指出“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

其二,因上述现象的存在,中举者无不视考官为恩师,而考官则视举子为弟子,又产生了彼此结成门生座主关系的问题,唐代政坛上朋党之争与此有莫大关系,如著名的牛李党争即是一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
宋朝的影响
唐宋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些变化,并对宋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唐朝的科举制度更加开放。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科和明法科,考察文学和政治才能。

任何出身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使得士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而进入官僚体系。

而在宋朝,科举变得更加严格和官僚化。

宋朝实行了进士科举制度,参加考试的范围收窄,只限于举士家庭的子弟。

这使得科举考试成为贵族的特权,增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其次,宋朝科举制度对于宋朝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在政治理念和文化观念上具有相对统一性,这一点对于宋朝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也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逐渐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利于社会流动性的实现。

此外,科举制度还注重士人的文化修养,通过对经典书籍的考察,推动了儒家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加强了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

然而,宋朝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对举士家庭的特殊待遇,科举制度容易培养出一些权贵世家,导致官僚体系的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同时,科举制度过于偏重文学和经学,忽略了其他学科和能力的培养,给宋朝政府的决策和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唐宋科举制度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的变化,对于宋
朝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朝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宋代科举较唐之嬗变——以常科考试内容为中心关键词:选官制度科举制常科嬗变[摘要]:宋承唐制,但是宋代科举制在承袭唐代科举的基础上也作出了很多重大的变革。

这些变革是由于时代的变化、历史的潮流而在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尤其是在宋代常科考试内容方面,主要在明经科和进士科上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使之越来越关注现实、摒弃空谈,为国家造就更多实用型人才。

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变化不大。

不过就总体趋势来说,宋代科举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最主要的一种选官制度。

它萌芽于南北朝后期,创始于隋,形成于唐,中经五代十国,完备于宋,凝定于元明,废除于清末,前后延续一千三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实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举士制度。

1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其影响范围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

至今,也是史学界广泛关注、高度重视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

但在仔细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后,还是存在一点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对唐代科举制度和宋代科举制度分别进行研究的比较多,比如何忠礼先生写的《科举与宋代社会》,和陈飞先生写的《唐代试策考述》等等。

而将唐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较唐之嬗变的较少。

有如下数据作为参考:自科举制度废除至今百余年的时间里,有关科举的各类研究文章逾千篇,有关科举的通史及断代研究著述近70部,除去总论性的文章之外,专论隋唐科举的文章近400篇,宋近200篇。

总论唐宋者不足20篇。

2但由于宋代科举制较唐代的发展、变革至少有25个方面3的不同,本文篇幅有限,因此,笔者欲以科举制中常科考试内容的嬗变为切入点,在这里讨论宋代科举较唐之嬗变的问题。

本文还是立足于前人学者分别对唐代科举和宋代科举的研究之上,将双方进行认真、仔细的比较,说明两者的嬗变过程及原因。

不过在本文对宋代科举制的探讨中,由于宋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而基于科举史料、文献繁多的原因,本文中将对宋代科举制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北宋,一般不论及南宋。

但为了叙述方便,本文题目及文中往往统称为“唐宋”。

宋代大部分的政治制度都继承了唐代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发展、完善。

当然,作为政治制度中重要的选官制度也不例外。

“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

”4宋初的科举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代的科举制,但是单就考试内容这一个方面来说,由唐到宋还是发生了很多方面的变革。

而在科目设置上,唐、宋两朝大体都分为三科,即常科、制科和武科。

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常科科目考试内容进行比对、分析。

常科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考试科目。

在唐代,常科是一种大的科目系统,“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而明经之列,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此岁举之常选也。

”5这些科目都是唐代常科的考试内容。

其中的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由于它们的覆盖面较广,包容面较大,能够吸收其他科目之长,并且应试人数也较1陈秀宏著:《唐宋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页。

2陈秀宏著:《唐宋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3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废除殿试黜落制禁止结成座主与门生的关系;严格控制主考官的权利;废公卷及行卷;禁止公荐;登第即释褐授官;特奏名;扩大取士名额;糊名法;弥封制;誊录法;确立三岁一贡制;禁止举烛夜试;锁院制;锁厅制;教官试;换资试;召试;废除明经、诸科,独存进士科;进士科废除诗赋、改用经义、策、论取士;门第限制的松弛;以及力图以三舍生代替乡贡进士、进士试法律、别头试等。

4(元)脱脱等著:《宋史》卷一五五《选举一·科目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56页。

5《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多,所以延续时间比较长,是常科的科目中最重要的三个科目。

所以在后面的论述中,笔者也将重点从这三个方面讲唐宋之发展变化进行比较和阐述。

另外还有像明字、明法、明算等科目,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并且是选拔专门性人才的科目,但在当时社会不太受到人们的重视。

另外还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科目,并不经常举行,有史料可证:(宣宗大中十年)五月中书门下奏: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内,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明法、童子等九科,近年取人泛滥,曾无实艺可采,徒添入仕之门。

须议亲属,俾精事业。

6而且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在唐宋两朝中变化不大,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在分类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在后面的论述中会提到。

一、秀才。

秀才科在唐初地位最高,“谓秀才,上上等,正八品,已下递降一等,至中上等,从八品下。

明经降秀才三等。

明经、明法,甲等从九品上,乙等降一等。

”7但是秀才科要求也很高。

太宗贞观年间规定,凡是被推荐应试秀才科而未被选中的,其所在州的长官都要受到处分,如此一来,应秀才科的人数逐渐减少。

“高宗永徽二年,始停秀才科。

”8后来明经、进士两科,则成为了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由于唐代在高宗永徽二年便废除了秀才科,所以到了宋代这一科目也没有再重新设立。

秀才科对科举的影响也就止于唐代高宗时期了。

二、明经。

明经科与进士、秀才科有一定的区别,明经科之下还包含了一些具体科目。

《新唐书·选举志》云: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

也就是说,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合起来统称为明经。

那么明经的“经”指的就是儒家经典,因此明经主要是通过考试儒家经典来选拔其人才的。

9明经科考试的范围如下: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通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一,若中经二。

通三经者,大经、中经、小径各一。

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

《孝经》、《论语》皆兼通之。

10明经科的考试内容在唐代也有不同的发展变革。

《封氏见闻录》卷三“贡举”载:“国初,明经取通两经,先帖文,乃按章疏试罢策十道。

”《新唐书·选举志》云:“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

”由此可见,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就是帖经、问义和答策。

当然这里列举的只是唐代明经科考试内容的一个阶段表现,它的发展过程是:唐初试策,永隆二年(681),加试帖经,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规定先试帖经、次试经义,最后试策。

而发展到宋代时,“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语》十条,《尔雅》、《考经》共十条,《周易》、《尚书》各二十五条。

凡明法,对律令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11由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宋初的贡举科目设置与唐代大部分相同。

其中《九经》指《易》、《书》、《诗》、《左传》、《礼记》、《周礼》、《考经》、《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开元礼》指唐开元中萧嵩等人奉诏所撰之书;《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传》指《左传》、《谷梁》、6《册府元龟》卷六四一《贡举部·条例三》。

7《唐六典》卷三“吏部郎中员外郎”条载。

8《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9陈飞著:《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页。

10《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11《宋史》卷一五五《选举一·科目上》,第2257页。

《公羊》。

凡诗一经者则称学究,其中又分《毛诗》、《周易》、《尚书》三科。

12这些科目内容大致与唐代是相似的、基本无变化。

但是对于明经科在宋代则是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前面在介绍唐代的明经科时说到它的重要性是很大的,并且唐代的明经科不是指一个单独的科目,而是对于经义取士的科目的总称。

如五经、三经、一经等等。

但是到了宋代,如《宋史》中所记载的,对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传》、《三礼》等科目都列举了考试范围,却对明经没有作任何解释。

并且在考证了其他文献后也是如此。

因此,在宋初实际上并没有设置明经科。

但在后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六,嘉佑二年十二月戊申条记载:“又别置明经科,其试法:凡明两经或三经、五经者,各问墨义大义十条,两经通八,三经通六,五经通五为合格,兼问《论语》、《考经》十条,策三条,分八场,出身与进士等。

”据此可知,明经科是在嘉佑二年才下诏设置的。

而后在王安石变法中又废除了明经科,所以该科的存在只有十余年。

另外,在史料中提到的学究科,由唐代到宋代也发生了改变。

唐代学究科是列于明经科之下的一个科目,它的考试内容分为《毛诗》、《尚书》、《周易》三科。

而到了宋代开宝七年(974)二月,朝廷下诏:“学究举人所习《诗》、《书》并《易》为一科,及第选叙与《三礼》、《三传》同例。

”13这样一来就将原本学究所包含的三个科目合并为了一科,统称学究。

到了太平兴国四年(979)十一月,“诏以明法科于诸书中所业非广,遂废之;学究并通三经,谅难精至,乃分为三科,仍兼习法令。

”14也就是说因为明法科内容较少,于是废除了明法科,然后又由于学究一科的内容太广博、太精细,又将它分为三科,并且将明法科所习律令加入了学究科。

三、进士。

在唐代,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变化分为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唐初进士科以试策为主。

《避暑录话》卷三云:“唐初以明经、进士二科取士,初不甚相远,皆帖经文而试时务策,但明经贴文,而后问大义;进士所主在策,道数加于明经,以帖经副之尔。

”由此可知,在唐初进士科的考试是以时务策为主的,而这一时期又正好沿袭了隋朝以来的“文用骈体,重典故,讲词华,辞藻华丽,言之无物”之遗风,所以主要考察的是策文的文笔、词华,而不是文章的内容。

第二个阶段是唐高宗至玄宗前期,“调露二年(680)四月:考功员外郎刘思立‘以进士惟试时务策,恐复伤肤浅,请加试杂文两道,并帖小经。

’”15后来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进士科帖经、试杂文、对策的三场试的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个阶段是天宝至贞元年间,进士科从以文取士发展到以诗赋取士。

《登科记考》卷二(永隆二年辛已八月)引高宗《严考试明经进士记》云:“进士试杂文两首。

”下注云:“按杂文两首。

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第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

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

”也就是说进士科目正式确立以诗赋作为取士标准。

最后一个阶段是贞元以后又演变为诗赋文章并存的取士标准了。

而到了宋代,进士科目的考试内容对比唐代更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宋代,进士科是科举考试、选官制度的核心,“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