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4张PPT)
8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视察:察看,审察【P94】 腐草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P94】
尽信书不如无书:原指完全相信《尚书》, 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 拘泥于书本。【P95】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P95】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攻自破: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 反驳、攻击
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从文章概括两 个分论点时运用的关联词“不仅”“也”看出来。
2020/7/3
13
3.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每一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 疑”,或“学则须疑”) 。
2020/7/3
4
文体知识:
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
①举例论证: 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使论证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使说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020/7/3
5
作者 简介
2020/7/3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 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 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 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中国 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 一。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 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 究。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 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古史辨》 《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 《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 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2020/7/3
12
2.找出本文的过渡句,说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书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
2、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及之间 的逻辑联系;
3、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 用;
4、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 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自学指导一
读课文3----5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
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
【1】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 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 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 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 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 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 基本条件”。
史略》、《史林杂识初编》
等。
自学指导一
• 初读课文,标识生难字
• 辨伪去wàng_ • mò守—— • 不gōng自破—— • 停zhì •塾 •譬 •惰 •儒
妄,虚无的不真实的 墨,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攻,比喻观点、言论等经不起推敲。 滞,
shú pì
duò
rú
自学指导二
• 默读课文,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 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 关键句子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讨 论和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时间8 分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
3、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 用;
4、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 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自学指导一
读课文3----5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
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 学问》 课件( 共31张P PT)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
【1】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 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 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 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 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 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 基本条件”。
史略》、《史林杂识初编》
等。
自学指导一
• 初读课文,标识生难字
• 辨伪去wàng_ • mò守—— • 不gōng自破—— • 停zhì •塾 •譬 •惰 •儒
妄,虚无的不真实的 墨,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攻,比喻观点、言论等经不起推敲。 滞,
shú pì
duò
rú
自学指导二
• 默读课文,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 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 关键句子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讨 论和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时间8 分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8 《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0张ppt)
②三皇、五帝,腐草为萤 列举“三皇、五帝”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了人们
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 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③戴震质疑《大学》。 列举戴震的事例,从正面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
2020/8/19
14
对比论证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 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 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 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2020/8/19
20
③在论证怀疑对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将怀疑到 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 五步。
2020/8/19
18
3.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 引用论证 ✓ 举例论证
2020/8/19
19Biblioteka 1.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 举出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反之,请 说明理由并辅以相关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 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 问题的具体事例。
这段话先从反面说理,再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020/8/19
15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
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须步骤; 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020/8/19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宋·陆九渊
这句话是否正确?你能否从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事例来 证明你的看法?
2020/8/19
1
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 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③戴震质疑《大学》。 列举戴震的事例,从正面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
2020/8/19
14
对比论证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 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 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 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2020/8/19
20
③在论证怀疑对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将怀疑到 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 五步。
2020/8/19
18
3.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 引用论证 ✓ 举例论证
2020/8/19
19Biblioteka 1.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 举出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反之,请 说明理由并辅以相关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 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 问题的具体事例。
这段话先从反面说理,再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020/8/19
15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
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须步骤; 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020/8/19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宋·陆九渊
这句话是否正确?你能否从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事例来 证明你的看法?
2020/8/19
1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23张PPT)
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 张。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 证明论点的过程。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2.论据类型
①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 实、统计数字。 ②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 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怀疑与学问
学习路线图
必背字词 程颐 譬如 腐草为萤 虚妄 盲从 停滞
必背句子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要知道实际 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 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
疑难问题 易错问题
掌握重要字词的音形义,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品味本文语言,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意义。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3.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核心,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是中心论 点的几个方面,就实质而言它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是论据。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4.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答疑全频道
4. 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答疑: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 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 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 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 张。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 证明论点的过程。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2.论据类型
①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 实、统计数字。 ②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 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怀疑与学问
学习路线图
必背字词 程颐 譬如 腐草为萤 虚妄 盲从 停滞
必背句子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要知道实际 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 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
疑难问题 易错问题
掌握重要字词的音形义,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品味本文语言,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意义。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3.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核心,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是中心论 点的几个方面,就实质而言它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是论据。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4.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答疑全频道
4. 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答疑: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 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 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 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_对__照___论__证__、_比__喻__论___证__。
●论点和论题的区分:
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主张,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 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结构式是词语或词组。
请判断以下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 论题 )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论点)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都不是 )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点 )
2.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 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3.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
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怀疑与学问
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2)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部分:(3—6)阐明总论点,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
第一层:(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 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层:(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研读第四、五段:
1 .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2. 第四段举例论证有何作用? 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简明易懂。
3. 第五段是怎样论述正确对待书本、学问的态度的?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先正面说,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 部以后,这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然后从反面说,如果不是这样,就 是盲从,就是迷信,最后引用孟子名言,使论证更有力。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
●论点和论题的区分:
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主张,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 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结构式是词语或词组。
请判断以下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 论题 )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论点)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都不是 )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点 )
2.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 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3.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
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怀疑与学问
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2)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部分:(3—6)阐明总论点,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
第一层:(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 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层:(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研读第四、五段:
1 .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2. 第四段举例论证有何作用? 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简明易懂。
3. 第五段是怎样论述正确对待书本、学问的态度的?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先正面说,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 部以后,这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然后从反面说,如果不是这样,就 是盲从,就是迷信,最后引用孟子名言,使论证更有力。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怀疑与学问》课件
事前的思索和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 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 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 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 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 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 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举二例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4、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 什么?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 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 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 律了。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6、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都有什么作用?
❶将有无怀疑精神对于学问的不同意义进行对比 ❷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 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这一观点 ❸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深刻、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的作用❶通过将……与……进行对比❷从正反两 面论述了……的观点❸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深刻、更全面、 更有说服力。
又经过数年计算,他终于肯定自己,在生命的最后 一刻,他将真理公之于众,发了一场子让革命。
达尔文物种起源论。 达尔文这个被宗教界称为怪物的科学家,冒着生命
危险,大胆质疑上帝造人说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 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演变而来的。
达尔文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 确性,并勇敢地发表出来,终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 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 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 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 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 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 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举二例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4、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 什么?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 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 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 律了。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6、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都有什么作用?
❶将有无怀疑精神对于学问的不同意义进行对比 ❷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 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这一观点 ❸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深刻、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的作用❶通过将……与……进行对比❷从正反两 面论述了……的观点❸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深刻、更全面、 更有说服力。
又经过数年计算,他终于肯定自己,在生命的最后 一刻,他将真理公之于众,发了一场子让革命。
达尔文物种起源论。 达尔文这个被宗教界称为怪物的科学家,冒着生命
危险,大胆质疑上帝造人说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 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演变而来的。
达尔文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 确性,并勇敢地发表出来,终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 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怀疑与学问》精品课件
二 写一写字形
程yí( 颐 )
凶xiǎn( 险 )
视chá( 察 )
腐草为yíng( 萤 )
三 记一记词义
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有的说,
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 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
6. 文章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从正面 阐述学问 家做学问的态度。
7. “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 的学问 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 怀疑、提问、评判、 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 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2. 分析事例,透辟周密。 文章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首先表明学问的基础是事 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有两个来源,即亲见和传说,而传说不一 定可靠,从传说中找证据又是治学所不可缺少的,这样,就很自 然地推论出对于传说都应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的道理。又如对“怀疑精神”,作者阐释得明确而透彻。所谓怀 疑,就是绝不轻信,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再决定信与不信;进 而把怀疑科学地分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在论证怀疑对 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把从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细致地分为 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五步。这些分析都很透彻、周密。
2. 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 作用? 【答案】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 述 “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 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 【答案】 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 能亲自看到,便只能 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 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8 怀疑与学问》教学课件
中心论点 学则须疑
分论点一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须步骤
分论点二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方法拓展
分析论证思路,把握论证结构
1.考点解说 论证思路是作者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 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
问题(结论)”的思路组织文章。 一般议论文总是先提出问题,点明论点,也就是“引论”。问题提出
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 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 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 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是说“要抱怀疑的态 度”,第二个“常常”是说“和书中的学说辩论”,“怀疑” 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是说“评判书中的学 说”,第四个“常常”是说“修正书中的学说”,“评判”是 “修正”的前提。
示例: ①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③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 知道一切。(高尔基) ④学贵精不贵博。(戴震)
小练笔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 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 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 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 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么看?
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 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
分论点一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须步骤
分论点二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方法拓展
分析论证思路,把握论证结构
1.考点解说 论证思路是作者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 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
问题(结论)”的思路组织文章。 一般议论文总是先提出问题,点明论点,也就是“引论”。问题提出
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 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 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 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是说“要抱怀疑的态 度”,第二个“常常”是说“和书中的学说辩论”,“怀疑” 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是说“评判书中的学 说”,第四个“常常”是说“修正书中的学说”,“评判”是 “修正”的前提。
示例: ①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③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 知道一切。(高尔基) ④学贵精不贵博。(戴震)
小练笔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 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 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 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 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么看?
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 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0张PPT)(优质版推荐)
不重复。 第4自然段主要是介绍什么是怀疑精神 ,以及在做学问时,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疑 问。第5自然段则是从怀疑精神所适用的范 围,及怀疑在做学问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述 ,所以,这两段虽都在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 的意义,但谈论的角度不同,所以并不重复 。
合作探究
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 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顾颉刚
2020/3/20
新课引入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幼年读的书 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 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 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 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 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 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 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 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 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
不能。 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
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 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到整体 ,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写作特色
(1)善于引用名言、列举事例来论证论点, 说服力强。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古代著名学者的 名言,列举了诸多事例,作为论据,大大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 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 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第5段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写作特色
第4段以听说“三皇、五帝”和“腐草 为萤”时的追问为例,论证做学问时怀疑的 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 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列举了清 代大学问家戴震善疑多问的事例作为论据, 很有说服力。
合作探究
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 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顾颉刚
2020/3/20
新课引入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幼年读的书 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 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 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 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 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 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 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 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 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
不能。 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
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 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到整体 ,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写作特色
(1)善于引用名言、列举事例来论证论点, 说服力强。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古代著名学者的 名言,列举了诸多事例,作为论据,大大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 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 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第5段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写作特色
第4段以听说“三皇、五帝”和“腐草 为萤”时的追问为例,论证做学问时怀疑的 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 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列举了清 代大学问家戴震善疑多问的事例作为论据, 很有说服力。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怀疑与学问》(共12张PPT)
18.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课前导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qīng xìn( 轻信 ) 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bù gōng zì pò( 不攻自破 )了。 (3)否则便是máng cóng( 盲从 ),便是迷信。 (4)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tíng zhì( 停滞),人 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为什么? ______不__能__。__“__文__化__”__这__个__概__念__比__“__学__术__”__大__,__ _它__们__是__包__含__关__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反思 9.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_盲__从__或__迷_信__。 作者关于_怀__疑__与__学_问___之间关 系的论述对今天的 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解析】视察: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或现场检查工作。 察看:细看以求了解情况;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 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启迪:开导; 启发。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 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 穹”) B.“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 主,充分展示了青春的风采。(删除“大多”) 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可以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删除“的原因”) D.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 别人回赠的玫瑰园。(把“不仅”改为“虽然”)
课前导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qīng xìn( 轻信 ) 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bù gōng zì pò( 不攻自破 )了。 (3)否则便是máng cóng( 盲从 ),便是迷信。 (4)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tíng zhì( 停滞),人 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为什么? ______不__能__。__“__文__化__”__这__个__概__念__比__“__学__术__”__大__,__ _它__们__是__包__含__关__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反思 9.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_盲__从__或__迷_信__。 作者关于_怀__疑__与__学_问___之间关 系的论述对今天的 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解析】视察: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或现场检查工作。 察看:细看以求了解情况;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 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启迪:开导; 启发。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 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 穹”) B.“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 主,充分展示了青春的风采。(删除“大多”) 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可以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删除“的原因”) D.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 别人回赠的玫瑰园。(把“不仅”改为“虽然”)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6张PPT)
怀疑与学问
作者:顾颉刚
凶险( ) 视察( ) 轻信( )
虚妄( ) 盲从( ) 折扣( )
流俗(
) 墨守( ) 停滞( )
不攻自破(
)
凶险(xiōnɡ) 视察(chá ) 轻信(qīnɡ) 虚妄(wànɡ) 盲从( mánɡ) 折扣(zhé ) 流俗( sú ) 墨守(mò ) 停滞(zhì ) 不攻自破( ɡōnɡ )
原理、定理、公式等。(引用论证(引证))
③比喻论证:打比方。 ④对比论证: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比较。(正面论证和反面论
证)
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 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 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 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 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 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常常”能不能去掉?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 换,为什么?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 么看?
怀疑与学问
新知导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 早下功夫;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诀窍, 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意思,而要躬行实践, 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诗 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 的观点。诗人寓理于教,旨在激励儿子不要仅仅 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从 而获得真知。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共27张PPT
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3.请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 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一)(3、4)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思考。 (二)(5)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 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第⑥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第(10)、(11)两句是分别从什么方面论 述的?第(11)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 两个词能互换吗?
第(10)句从正面论述,第(11)句从反面论述。
程颐yí
虚妄wàng
凶险xiǎn
读 轻qīng信
准 折zhé扣
字 音
墨mò守
怀疑yí
辩biàn论
不攻gōng自破
张载zài 停滞zhì 视察chá 盲máng 从 流俗sú 譬pì如 塾shú师 顾颉jié刚 腐草为萤yíng
解词 流俗liú sú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墨守mò shǒu为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tíng zhì停下,受到阻碍。 不攻自破 bù gōng zì pò形容情节、论点虚
B.道理论证: 引用孟子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c.对比论证: (4)(5)段
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 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原因。 第五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 索’‘辨别’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 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 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共37张PPT)
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
论述的问题: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怀疑对于治学的作用)
中心论点:做学问必须会提出疑问
分论点(一)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1、(3-4段)对于传说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
信了,要查出事实和根据。【例证法】 2、(5段)对“书本、学问”要提出疑问,也不要随便盲从或 迷
理清论证层次:
第一部分(1-2段) 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引论】
第二部分(3-6段) 用分论点阐明总论点。 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本论】
品味探究:
本文的论题: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怀疑对于治学的作用)
第一部分(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引论】 1段是一句引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
18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城东中学 陈界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 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 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有的人收效好 ,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无论历史与现实,都存在 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 学习的收效好些呢?《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 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 、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 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 ——《怀疑与学问》。
自主学习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联系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简要说
出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层次)。 提示: 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个别 的在文章中间,有时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审题后整体感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人类 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 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 达列夫(原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 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书上说的, 难道还要怀疑吗?怀疑与学问有什么关系 呢?今天我们学习《怀疑与学问》, 就是 要阐明“怀疑”与“学问”的关系问题, 即“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 现。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 题,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 拿出解决办法。
艺术手法小结: 什么是讽刺?
基本解释: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 讽刺手法: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 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课堂小结
范进中举
进 中 —— 举 胡屠户 中 ——人物Leabharlann 范(生活依靠)贫穷受辱
富贵显达
科考程序介绍 资格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考点 县城 省城 礼部 保和殿 主持人 县官 督学 侍郎 皇帝 考期 一年 三年 春 秋 录取称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一名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 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范进中举前
口头的消息……b.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c.听说
“腐草为萤”…… (b、 c两个例子论证“怀疑精神是做一 切学问的基本条件”)d.戴震善问的例子。
品评赏析
本文作为议论文,语言准确、精练。请写出一些相应
的语句。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 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
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怀疑与学问》PPT课文课件
精读感知 1.课文第1、2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 并证明中心论点。
精读感知 3.课文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 “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 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整体感知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第1、2段) 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 “学 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第3—5段) 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 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
必考字词梳理
形
近
儒( rú )大儒
字
孺( rú )孺子
蠕( rú )蠕动
辨( biàn )辨析 辩( biàn )辩论 辫( biàn )辫子
必考字词梳理
近
义
词词
辨伪去妄
去伪存真
辨 析
同 都有“去除虚假内容”的意思。
异 强调辨识的过程。
强调辨识的结果。
① 对前人的学说,我们不能迷信,要用科学的态度,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 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自我研学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史学家。江苏苏州 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任中山大学语言历 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
哪些?
21
自主学有怀
疑的精神。
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分论点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
妄的步骤。
分论点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2
3、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哪些? 【1】 事实论据: (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 (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3)听说“腐草为萤”; (4)戴震善问的例子。
【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 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 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 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 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 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 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5。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1】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 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 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 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 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 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 基本条件”。
史略》、《史林杂识初编》
等。
3
自学指导一
• 初读课文,标识生难字
4
• 辨伪去wàng_ • mò守—— • 不gōng自破—— • 停zhì •塾 •譬 •惰 •儒
妄,虚无的不真实的 墨,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攻,比喻观点、言论等经不起推敲。 滞,
shú pì
duò
rú
5
自学指导二
• 默读课文,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 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 关键句子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讨 论和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时间8 分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
21
自主学有怀
疑的精神。
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分论点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
妄的步骤。
分论点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2
3、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哪些? 【1】 事实论据: (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 (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3)听说“腐草为萤”; (4)戴震善问的例子。
【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 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 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 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 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 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 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5。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1】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 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 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 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 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 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 基本条件”。
史略》、《史林杂识初编》
等。
3
自学指导一
• 初读课文,标识生难字
4
• 辨伪去wàng_ • mò守—— • 不gōng自破—— • 停zhì •塾 •譬 •惰 •儒
妄,虚无的不真实的 墨,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攻,比喻观点、言论等经不起推敲。 滞,
shú pì
duò
rú
5
自学指导二
• 默读课文,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 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 关键句子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讨 论和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时间8 分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
人教部编版九上语文《怀疑与学问》课件(共53张PPT)
了解背景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 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 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 《史林杂识》(初编)等。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宝树园文存》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 么好处?
这种写法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 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 服力更强。
(二)第3段 1.怎样理解这一段话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 因果关系: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② 而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 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 可靠);③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 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 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 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3.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二)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理清课文的思路后,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 有怀疑的精神。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即怀疑是消极方 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3、4段):论述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 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第5段):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 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即怀疑是积极方面 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 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
这一层分两小层:第一小层是“许多大学问家、大 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小层以清代大 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向塾师发问的事例为证;第二小层 概括指出“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 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 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 的学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优质课件
生难字
虚妄( wànɡ) 停滞( zhì ) 墨守( mò ) 塾师( shú ) 折扣( zhé) 程颐(
yí )
譬如( pì )
顾颉刚( jié ) 腐草为萤( yínɡ )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腐草为萤】 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 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 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不攻自破】 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 学说)。 【辨伪去妄】 【大儒】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流俗】
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 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 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反面论证:从反面论述“怀疑”“思索”“辨 别”的必要性。
“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 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 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 行辨析时思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调整后就不符 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有《书局2011年版)。 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 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 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 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 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 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 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
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
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的写法、摆事实讲 道理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 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 意义。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 ,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 、民俗学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 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 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 、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 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 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秦 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 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 问家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 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 的基本条件。句中的冒号表示后面的一句是前 几句的总括。所以不能改为句号。
合作探究
第⑫、⑬两句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论述 的?第⑬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 两个词能互换吗?
第⑫句从正面论述,第⑬句从反面论 述。
道理论证: 第⑨句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尔)
合作探究
对比论证:(1)第②-⑤句:“对于别人的话 ,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 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 、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 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 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最后两句:“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 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一切学术也就 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 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 ”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合作探究
第一个分论点(3-5)
试找出第3-5段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①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②听说“腐草为萤”。
道理论证:①“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对比论证:①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 它,因为它“非”。
合作探究
课文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 候……”,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 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 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 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合作探究
第二个分论点(6)
第6段共13句,请标上序号。试找出第6段的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1)第⑦句戴震幼时善问。
(2)第⑩句笛卡尔怀疑万事万物。
(3)一位奥地利医生对儿子睡觉时眼珠忽然转动 起来感到很奇怪,经过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 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说明正在做梦。
拓展延伸
有关怀疑的名言
(1)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 (2)怀疑一切。——马克思 (3)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 该相信。(欧里庇得斯) (4)怀疑比自信更安全。(马辛杰) (5)怀疑是无限的探求。(古希腊哲学家)苏 格拉底 (6)怀疑,像针一样剌激人的头脑。(高尔基 )
合作探究
概括第3至6段的段意。
第③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第④段: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 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⑤段: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 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思索、辨别,这 样,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 己的学问。 第⑥段: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②③④⑤句是用道理去论证第①句提 出的论点。
第②③是第一层:从反面说理,指出没 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第④⑤是第二层 :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 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合作探究
第⑥⑦⑧三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三句中,又可分为哪几个小层次?
第⑥⑦⑧三句是用事例去论证第①句提 出的论点。
本文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 长短相宜。
拓展延伸
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来证明怀疑精神的重要 作用?
(1)美国麻省谢皮罗教授对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 逆时针方向旋转这一现象产生怀疑,证明这种漩涡 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对溅上盐酸的花瓣奇 迹般地变红产生怀疑,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实验中 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合作探究
作者是如何阐述“从怀疑到创新”这一治 学过程的?
作者在进一步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时,又把怀疑到 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 、修正、创新”。作者通过举例、正反说理 ,使内容阐述得鞭辟入里,无懈可击。
合作探究
第6段可分哪几个层次?
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①句),提出分论点; 第二层(第②-⑤句),从正反两方面论 述怀疑精神对学问形成的重要作用; 第三层(第⑥-⑪句),先例证,然后得 出结论,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会在 文化史上起到巨大作用; 第四层(第⑫-⑬句),从正反两方面论 述怀疑精神在学术、文化方面的作用。
有一次,顾颉刚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 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 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 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 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 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 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 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 ,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有 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 善于提问,只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
“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能互换 。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 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 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 互换位置后头两段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
第3、4自然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 ,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这种证据 有时又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 ,而这种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 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即怀疑;
①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 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 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②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 “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 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合作探究
课文中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 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第⑥句是第一层:提出一个小论点。 第⑦⑧句是第二层:用大学问家戴震和 笛卡尔的事例来证明第⑥句的小论点和第① 句的全段论点。
合作探 究“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
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 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 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 说产生。”“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 ?为什么?句中的冒号能改为句号吗?为什么 ?
合作探究
第4段的中心在哪一层?为什么?
在第三层。 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二层举例 说明在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的基础上作出结论, 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在于攻破 一切虚妄的学说。而这正是本文的第一个分 论点。
合作探究
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 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 容有何不同?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程颐(yí) 步骤(zhòu) 譬如(pì) 懒惰(duò)
虚妄(wàng) 大儒(rú) 辨别(biàn) 腐草为萤(yíng)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 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 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 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不可以,“不仅……也”表示递进关 系,分别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论证了中 心论点。
整体把握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 心论点。
第二部分:层层深入论证。 第一层(3-5):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 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二层(6):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 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合作探究
第4段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层意。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 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 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 ”到“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三皇、五帝” 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这两个例子,具 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最后一句):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 学问的重要意义。
整体把握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整体把握
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有什么 作用?
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既提出了论点 ,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 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整体把握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两个分 论点?这两个分论点可以互换位置吗?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 骤。
写作特点
(1)思路缜密、层层深入。 文章开篇引用名言,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后
,分别从消极与积极两方面进行论证。文章论述 由浅入深,层次清晰,全面而精当地阐述了怀疑 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论证充分,说理透彻。
文章使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有力地论证了中学论点。 (3)语言准确、透辟周密。
合作探究
第5自然段扩展开来,又提出“不论对 于……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观点。这样, 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 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从消 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