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学生学科:化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 识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2)了解酸、碱、盐类的化学性质。
(3)了解学过的三种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4)NaOH+HCl=NaCl+H2O 这个反应属于以上三种反应类型吗?为什么?
二、教学课题(复分解反应)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本节课的设计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从相应练习中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后归纳复分解反应类别,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其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难点: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引入概念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分别具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后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
(2)学生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A)N a2C O3+C a(O H)2=
(B)N a C l+A g N O3=
(c)NaOH+HCl=
(D)H2SO4+BaCl2=
(3)点评后,让学生讨论:以上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这几个反应有何相同点?
(4)由相同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各成分互相交换;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导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一、复分解反应:
(1)定义
(2)符号表示:AB+CD→AC+BD
(3)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的区别
(5)练习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定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写出方程式并分析它们是否是复分解反应?
(1)镁在空气中点燃
(2)用氯酸钾制备氧气
(3)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4)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反应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6)乙醇的燃烧
教师点评:(略)
2.分析、归纳出条件
提出问题:是否化合物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复分解反应能进行?
学生对下列几个反应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A)Na2CO3+Ca(OH)2=CaCO3↓+2NaOH
(B)NaCl+AgNO3=AgCl↓+NaNO3
(C)NaOH+HCl=NaCl+H2O
(D)H2SO4+BaCl2=BaSO4↓+2HCl
(E)Na2CO3+2HCl=2NaCl+H2O+CO2↑
(F)NaCl+KNO3=NaNO3+KCl(此反应不存在,不能发生反应)
学生归纳:有气体或沉淀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学生练习巩固:1、判断下列物质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
(3)硫酸和氯化钾溶液
(4)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5)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教师点评(略)
练习2、有Ba(OH)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四种物质,两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学生讨论并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如:钾钠铵盐硝酸盐均溶;盐酸盐中除银不溶;硫酸盐中除钡不溶;碳酸盐中除钾钠铵镁外其余不溶;碱中除钾钠铵钡钙外其它不溶。
4、小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类型
六、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教学结构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学生归纳、分析得出结论,使知识得以内化。同时补充适当练习让学生练,后加以讲评,这样可使学生学会致用。但由于学生对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记得不牢之缘故,影响了解题的速度,同时也间接影响到我授课的进度,这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
1、盐+酸→新盐+新酸
2、酸+碱→盐+水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
新盐+新碱
5新盐+新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