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形容明志的成语
![形容明志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d7b205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1.png)
形容明志的成语
1.淡泊明志
成语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
成语解释: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2.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成语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成语解释: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3.负石赴河
成语拼音:
fù shí fù hé
成语解释:
河:这里指黄河。
背着石头跳进黄河。
比喻人以死明志。
亦作“负石赴渊”。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
淡泊明志的意思
![淡泊明志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2db2858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7.png)
淡泊明志的意思
展开全文
所谓淡迫明志,志是什么志?人人都有自己的志向,还用淡泊干什么?还明?
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过程-人在把自己的爱好、喜好洗得淡泊了之后,心-人人具有-都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会明白地发现自己真正喜爱的是高洁与高华。
而要达到进一步的高华,就是自己的真正的志向。
而被不良嗜好所污染的心,不会明白此心所要达成什么志向,只是被污秽的情欲所牵引或名利牵引,导致心里也越来越污秽,这就谈不到淡泊明志了。
淡泊宁静反义词
![淡泊宁静反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f91f4f23763231126edb11f9.png)
淡泊宁静反义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孔明的千古遗训,也应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以下是XX 整理的淡泊宁静反义词,欢迎阅读。
一、淡泊的反义词【淡泊的解释】1.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2.家道清贫【淡泊反义词】:浓厚,浓重,热衷【淡泊造句】1、爸爸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从来没有和同事发生过争执。
2、送给立志成才的人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3、他生性淡泊,绝不是那种利欲熏心的人。
4、他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潜心于科学事业。
5、老王向来淡泊名利,最不喜欢玩这种勾心斗角的游戏。
6、高老师常用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7、他一生安于清贫,淡泊名利。
8、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9、他淡泊名利,将所谓的荣华富贵看作过眼烟云,可对朋友间的情谊却非常珍惜。
10、我们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1、这位老科学家一生都淡泊名利,只顾工作。
12、当了三十多年中学校长,门生故吏的确不少。
可他并不去利用这些关系,仍然安于淡泊的生活。
二、宁静反义词【宁静反义词】:吵闹、喧哗、喧嚣、喧闹、喧阗、嘈杂、烦嚣、烦躁、热闹、纷扰【宁静造句】1、珠峰下,那一片寂静的墓地。
夏林。
一切都沉进远古洪荒的宁静里,连来路上的淙淙水声,也在这儿悄然凝冻。
2、夜晚有一种不一样的声音,似乎是微风与云的翻动,反而更衬出宁静的气息。
路灯的白光微微照映着一小片地方,远处是深深的黑暗,月亮在迷雾一般的云层里,朦胧地泛出诡异的光晕。
4、唐代大诗人李白蔑视权势,放弃了荣华富贵,体会到了平凡的超脱,写下了清新飘逸的诗篇;田园诗人王维在描写田园风光中体现了悠闲潇洒静谧淡泊的风格,意境深邃悠远;大概,只有在平平淡淡中才能体会到心灵的宁静恬然吧。
5、心灵是一方广阔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6、我不能说她从来就没给我带来过幸福,但是与她相处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宁静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4ebf1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4.png)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出自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的写作背景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出自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诫子书》的写作背景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为什么要反复强调静《诫子书》反复强调静的原因为,“静以修身”,是一种精神境界,“静"是一种修养,静不仅可以思考,也可以养性、养心。
纵观历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是以静制动!在静思的过程中,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可能会更上一个台阶。
而对于俭以养德,则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办法,德行的提高在于对于自身的约束,而“俭”则是对于自身的一种约束,对于德的修养则无疑是有好处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淡泊记叙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淡泊记叙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7d6cb4e45c3b3566ec8b14.png)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淡泊记叙文一个从上帝那儿传来的声音:人生命的需要——一颗清净淡泊的心!在物质极其丰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忙忙碌碌中赢得了金钱、跑车、别墅、山珍海味、玉盘珍馐……而灵魂却在纷乱的尘世中变得喧哗、浮躁、虚伪……心灵被庸俗的污垢遮蔽,从而一颗心变得再难平静,为外物所役,在不断追求丰厚的物质生活过程中变成了一个不停奔跑的加速器,而我们生命中所需要的不是让一颗心在繁华的人间变得疲倦而是让它变得清净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
拥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就拥有了一份虽口中粗茶淡饭却仍能醉然吟诗的雅致;拥有一颗清静淡薄的心就拥有了一份乐观、豁达的胸襟;拥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就拥有了一种永恒的安宁与悠然。
拥有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苏轼泛舟游于东壁之下,李白悠然攀上蜀道之巅;陶渊明厌弃官场,选择了清净淡泊,因此有了:“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与飞鸟作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便是他的淡泊;“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是常建的淡泊;“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管心自闲”,这是……他们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清净与淡泊,他们超越了物质,他们褪去了生命的浮华,他们在精神的境界里享受淡泊。
拥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便能“平凡中见雄奇,渺小中见伟大”,面对困难就有一种“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无畏与豁达。
心静如水波澜不惊,以淡泊的心乐观的对待生活,迎接每一次挑战,无谓于得失,淡泊会让我们内心春风洋溢。
面对名利,一颗淡泊的心能摒除一切私欲,让我们拥有笑看过眼云烟的超然和轻松。
拥有一颗淡泊的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把灵魂引入一个宁静的天地,拥有这份淡泊,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恼”,这真可谓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一颗淡泊的心仿佛是无价的宝石,让心灵的宫殿永驻光辉,让生命因淡泊而更加绚烂。
淡泊怎么造句
![淡泊怎么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4ebc63bf011ca300a7c39060.png)
淡泊怎么造句导读:淡泊拼音【注音】:dan bo淡泊解释【意思】:【澹泊】v书〉不追求名利:〜明志。
淡泊造句淡泊造句:1、科学不依赖于淡泊名利、专业地位、金钱,亦或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2、天生就坚忍淡泊的他更是将写作变成了另外一个自我。
3、如今,新年假期清空了马路,以至于令人想起那个淡泊宁静的年代,而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4、他向我们极力证明,华盛顿总统有能力组建一支上下团结一心的军队和他能成为另人骄傲、淡泊名利的最高统帅的楷模比任何一场战斗的胜利都值得称颂。
5、你的生活达到了一种宁静的境界,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6、我们也要淡泊知足,不要有不舍之心。
7、他们淡泊名利,不图成就仅做修道士该做的足矣。
8 —个又一个的垂钓者那么安静地坐着,悠闲淡泊,走过了人生的四季,终于找到了人生中许多难题怕答案。
9、爱茶,爱的是民族的文化;爱茶,爱的就是传统中这一份善良、平和、典雅与淡泊。
10、不爱的时候,心情最为平静,心态最为平稳,性情最为淡泊,与他人最好相处。
11、瑶里,演绎着一段千年的淡泊,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也照亮了历史的隧道。
12、笑对人生是淡泊一切的孜孜追求。
13、也有的画家视绘画为生命,淡泊名利,为艺术而终生求索,同样受到人们的敬重。
14、淡泊了许多,始终未曾真正忘记那份失去的美丽,黑夜里充斥的都是煎熬。
15、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到可以说是淡泊的雅愿。
16、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17、与一般观众的印象不同,吴冠中不是一个超脱、淡泊的'艺术家。
18、一些医生相信在专业人群中患有精神疾病的问题被夸大并且以对这个问题的淡泊和虚张声势为荣。
19、该追求成功还是追求淡泊?20、黄昏将至,天边少了夏日晚霞的装饰,有的是它秋日该有的淡泊宁静。
21、而道家把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看得比其他的一切都更为重要。
22、爱因斯坦是一个简朴,直率,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人。
23、让青春在创新和奉献中激情飞扬,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用淡泊造句
![用淡泊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1cfbb1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2.png)
用淡泊造句
淡泊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超脱尘世繁华的态度。
它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对名利地位的淡然处之。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用淡泊造句的例子,来展示淡泊的意义和作用。
1.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淡泊,远离物质的诱惑,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2. 他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选择低调生活,追求内心的淡泊和自由。
3. 这位艺术家以他淡泊的心态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4. 她拥有无数的奖项和荣誉,但她仍然保持着淡泊的态度,专注于自己的创作。
5. 对于他来说,成功并不意味着名利,而是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6. 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的心,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7. 淡泊是一种智慧,它让我们看清人生的真相,远离功利和虚荣。
8. 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淡泊,不被物质和外界评价所左右。
9. 淡泊不是放弃追求,而是在追求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为外在的成功所扰。
10.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境界,它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11. 只有拥有淡泊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以上是我列举的一些用淡泊造句的例子,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淡泊的含义和作用。
淡泊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让我们远离虚荣和浮躁,拥有更多的内心满足和平静。
愿我们都能学会淡泊,享受生活的真谛。
淡泊明志怎么造句
![淡泊明志怎么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2d5a6f8f8bd63186bcebbcec.png)
淡泊明志怎么造句导读:【词语】:淡泊明志【拼音】:[dànbómíngzhì]【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造句】:1、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
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李嘉诚2、对人恳切,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情安乐,必少很多失意之苦。
3、送给立志成才的人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4、他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潜心于科学事业。
5、高老师常用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6、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7、人们常说淡泊明志,宁静以致远,试问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8、虎曰:龙腾虎跃,方见财运兴隆;兔曰:淡泊明志,方享怡乐年华;神曰:执着追求,方显鸿途开阔;我曰:收藏快乐,方能万事无忧。
祝兔年运更旺。
9、有些时候,真的是觉得万念俱灰,说什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要不是身上还有那么多责任未了,是真的想割舍掉这红尘。
10、以童心和纯真,淡泊明志于功利之外。
11、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血压越来越高。
杜绝妄想淡泊明志,欲海无边减压扬帆。
少食油腻多吃菜蔬,粗茶淡饭加强锻炼。
虚荣无聊攀比无知,崇尚自由我行我素。
10月8全国高血压日,学会减。
12、原本抱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目的来写,散慢而断续。
13、修身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官之“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报国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他言信行果的。
14、的方面,就是淡泊明志、立身端方、守清正节,包含宠辱不惊、功成不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等。
15、这水很平凡,既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也没有“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静谧,它只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地流淌,不紧不慢不追不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16、人之初,不是性本善,而是一个充满欲望的潘朵拉魔盒,就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陶潜,这样的圣贤都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淡泊明志是不是褒义词
![淡泊明志是不是褒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91a87836f5335a8102d220d2.png)
淡泊明志是不是褒义词
导读:典故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近义词
平平淡淡
反义词
争权夺利
英文翻译
show high ideals by simple liv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成语举例: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指不追求名利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造句
1、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
淡泊
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李嘉诚
2、送给立志成才的'人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3、他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潜心于科学事业。
4、高老师常用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5、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是不是褒义词】
1.憨厚是不是褒义词
2.文从字顺是不是褒义词
3.通权达变是不是褒义词
4.安如泰山是不是褒义词
5.连帙累牍是不是褒义词
6.自豪是不是褒义词
7.傲慢是不是褒义词
8.兵贵神速是不是褒义词
上文是关于淡泊明志是不是褒义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https://img.taocdn.com/s3/m/de2cb68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6.png)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今天我们来谈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首先,“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也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止,胜而不美。
淡泊是一种人生的智慧,看窗外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这一副对联儿是明朝陈卫公幽窗小记里面著名的一句,说的是为人做事,能视重补,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化,才能无意。
一副对联儿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
对人对立的应有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这样的平和心境,这样的淡泊自然,谁都可以拥有的境界,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得到。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人无志不立。
奢华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自古
英才出于韩文。
正是由于家境一般,享乐诱惑就少,知道世事生活不容易,寒门之子自然会早早立志,发奋努力。
有关淡泊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有关淡泊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5b97fd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c.png)
有关淡泊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淡泊解释】:(¢名利等)超脱,不追逐:淡泊名利|非淡泊无以明志。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整理淡泊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淡泊的近义词和同义词淡薄 [注释]①含量少;密度小;稀薄:香味淡薄。
②(情感等)不深刻;不浓厚:感情渐渐淡薄。
恬淡 [注释]心情淡泊;不追名逐利:恬淡安贫|恬然视富贵恬澹 [注释]1.亦作"恬憺"。
同"恬淡"。
2.清静淡泊。
淡泊的反义词浓厚[注释]①(烟雾、云层等)很浓:浓厚的烟雾|浓厚的乌云。
②(色彩、意识、气氛等)重:浓厚的地浓重[注释](蠢彩、气味、烟雾等)很浓、很重:设色浓重|浓重的香气|江面上的雾越发浓重了。
淡泊造句1.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2.静以修生,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励操行以修法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4.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目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乐,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
5.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6.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或许终身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7.要淡泊名利做“大写的人”,要心系群众做“贴心的人”,要心静如水做“可敬的人”,要与时俱进做“有朝气的人”,要事业为重做“有作为的人”。
8.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9.人人怀念童心。
童心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境界。
保持童心,做人就会单纯透明,以诚待人,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尽情挥洒自己的生命,活得自由自在。
永葆童心,入睡是甜,醒来是笑,快乐每一天。
10.重视健康,淡泊钱财,死不带去,生不带来。
11.知足之修成淡泊操守;自律之为扬清廉正气。
12.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
淡泊以明志的造句与意思
![淡泊以明志的造句与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4407d3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7b.png)
淡泊以明志的造句与意思以下店铺整理淡泊以明志的意思和造句,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造句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练习形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以同学们要多做一些练习。
淡泊以明志的意思:拼音:dàn bó yǐ míng zhì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人的修养淡泊以明志的造句:1.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牢记在心间,长寿过百年。
2. 我们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3. 淡泊以明志,清廉以正风。
4.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5.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6. 写了这么一段自我介绍,“世事尚不洞明,人情亦未练达;平生惟知耕田以奉亲,读书以自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7.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而浮躁与功利的心态则局限了视野,终究很难使事业有长远发展,更谈不上成功。
8. 尽管是儿子代为转达,但这样的回答正是于敏一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真实写照。
9.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10. 因为和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思想很符合,与世无争。
11. 他是新中国的“氢弹元勋”,他的名字曾是绝密;他毕业于北大物理系,被公认为难得一遇的人才;他醉心中国哲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他的座右铭。
12. 他欣赏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尊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气节。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e15852e87101f69e3195ff.png)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是什么意思?本文导读: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全文如下(《艺文类聚》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白话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候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扩展资料:这篇文章大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用淡泊如何造句
![用淡泊如何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23880c7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c.png)
用淡泊如何造句诸葛亮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淡泊相关内容。
淡泊的释义【解释】淡泊(dàn bó),可指不追名逐利、清淡寡味、生意清淡等。
淡泊的同义词有恬澹,反义词有浓厚、浓重。
淡泊的造句1) 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
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
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3) 菊,是一种淡泊,一种“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的淡泊。
菊,是一种坚强,一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坚强。
菊,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的境界。
4) 兰花的花语和象征及代表意义是:淡泊,高雅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万多个兰花的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蝴蝶兰、兰花、蕙兰等。
其实,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花语,但是,兰花总的花语就是淡泊,高雅。
5) 如何能得到快乐,抛弃仇恨,远离烦恼,生活简单,淡泊名利,为人着想,笑口常开,心中有爱。
6) 云,生得平静,活得淡泊。
它不会追求天空那梦幻般的蓝,它甘愿用最纯净的白做装饰。
它驾着风,沐浴着阳光,载着鸟儿,游历于五湖四海之间,漫步于浩瀚的天际。
它俯瞰人间,认定尔虞我诈争名逐利都是虚无。
7)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
8)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9)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诸葛亮10)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2) 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
13)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
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李嘉诚14) 如何才能得到快乐?抛弃仇恨、远离烦恼、生活简单、淡泊名利、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笑口常开、心中有爱。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e9414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6.png)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从《淮南子》到《诫子书》——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最早出处一千八百年前,诸葛亮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精神境界中,在隆中躬耕苦读十年。
一提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们就自然地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子书》(亦称《诫子篇》)。
其实,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其中语云:“是故非澹薄(同“淡泊”——引者)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刘安(约公元前179—公元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比诸葛亮(公元181—234年)的年龄要大出360岁。
《淮南子》是由刘安与他召集的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和政治学巨著。
全书共二十一卷,除第二十一卷《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他各卷都冠以“训”,意思是对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
《主术训》系《淮南子》的第九卷,它阐述了君王驾驭群臣、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手段。
其主题大意是,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淮南子》在对道家“无为”思想进行诠释的前提下,还大量引用了《易》、《诗》、《书》、《礼》的言论,对儒家的道、德、仁、义等观念,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综观《淮南子》全书的哲学、政治思想,最近乎老、庄,同时也融进了孔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被称为“杂家”学派,堪称集大成者。
三百六十年以后的诸葛亮,在隆中博览群书,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摄取了包括《淮南子》在内的历代各个学派的营养,从而造就了这位名垂千古的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诸葛亮汲取了《淮南子?主术训》中的精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充实、拓展、完善,直至他54岁临终前,作为《诫子书》写给了他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并以警醒诸葛氏后人。
通读《诫子书》,我们就可以发现,诸葛亮是对《淮南子?主术训》中精华的借鉴、传承与弘扬,而不是翻版、复制与克隆。
淡泊宁静反义词
![淡泊宁静反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bc64138bbb68a98270fefa1f.png)
淡泊宁静反义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孔明的千古遗训,也应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淡泊宁静反义词,欢迎阅读。
一、淡泊的反义词【淡泊的解释】[拼音] [dàn bó][释义] 1.对于名利冷淡,不看重 2.家道贫寒【淡泊反义词】:浓重,浓重,热衷【淡泊造句】⑴爸爸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从来没有和同事发生过争执。
⑵送给立志成才的人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⑶他生性淡泊,绝不是那种利欲熏心的人。
⑷他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潜心于科学事业。
⑸老王向来淡泊名利,最不喜欢玩这种勾心斗角的游戏。
⑹高教师常用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言行的守则。
⑺他一生安于贫寒,淡泊名利。
⑻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⑼他淡泊名利,将所谓的荣华富贵看作过眼烟云,可对朋友间的友情却非常珍惜。
⑽我们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⑾这位老科学家一生都淡泊名利,只顾工作。
⑿当了三十多年实验中学校长,门生故吏确实不少。
可他其实不去利用这些关系,仍然安于淡泊的生活。
二、宁静反义词【宁静反义词】:吵闹、喧哗、喧嚣、喧闹、喧阗、嘈杂、烦嚣、烦躁、热闹、纷扰【宁静造句】⑴珠峰下,那一片沉寂的墓地。
夏林。
一切都沉进远古洪荒的宁静里,连来路上的淙淙水声,也在这儿悄然凝冻。
⑵夜晚有一种不一样的声音,似乎是微风与云的翻动,反而更衬出宁静的气息。
路灯的白光微微照映着一小片地方,远处是深深的黑暗,月亮在迷雾一般的云层里,朦胧地泛出诡异的光晕。
⑷唐代大诗人李白蔑视权势,放弃了荣华富贵,领会到了平凡的超脱,写下了清新飘逸的诗篇;田园诗人王维在描写田园风光中体现了悠闲潇洒静谧淡泊的风格,意境深邃悠远;大概,只有在平平淡淡中才能领会到心灵的宁静恬然吧。
⑸心灵是一方广阔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泊明志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淡泊明志
成语读音:dàn bó míng zhì
成语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成语造句: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近义词:平平淡淡
反义词:争权夺利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不追求名利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淡泊明志成语接龙:
志得意满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志坚行苦行:行为。
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志美行厉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志同道合道:途径。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志在四方四方:天下。
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淡泊明志的意思是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