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问题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将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实证代理理论和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正是为研究如何减少代理成本而形成的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有其各自的特点和方法。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缺陷。

关键词:委托代理关系;实证代理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经济学家们不满于阿罗———德布鲁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开始深入研究关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希望更全面理解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从而形成了“现代企业理论”。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的逐步分离而产生的。在18世纪,业主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企业主即是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到了19世纪中期,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场联系扩大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但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才能有效的组织企业进行生产,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来源和组成结构就发生了变化,一批新兴的职业经理人员逐渐形成,成为所有者的代理人旧时的“企业主企业”演化为现代的“经理人员的企业”。

现代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股东数量庞大且分散,不能对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支配,必须把企业委托给经理经营,而经理就是所有者(股东)的代理人,拥有经营决策权。Bert和Me ans指出: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上已经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Chandler则称之为“经理人员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企业主资本主义的衰落过程。”笔者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正是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2.1委托代理理论内涵界定

所谓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这一契约,一个人或一些人(委

托人)授权给另一个人(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项活动,但这又不同于一般的雇佣关系,委托人授予代理人相当大的自主决策权,而委托人很难监控代理人的活动。委托代理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量地表现为股份公司中资产的所有者和企业最高决策者(董事会或总经理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和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每一个管理层级上。

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而这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因此,委托-代理理论又被称为信息经济学。它的第一个研究领域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经济分析,研究信息成本及最优信息搜寻问题。第二个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进行经济分析。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和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可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前者被称为逆向选择,后者被称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投入资源直接开展消除信息不对称活动。二是建立信誉。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如果代理人的行为可以观察,可用强制合同方法进行有效制约。二是如果代理人的行为不可观察或监督成本太高,则委托人可以根据可观测的行动结果来奖惩代理人。

2.2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实证代理理论

实证代理理论,又称为“代理成本理论”,是Jensen和Mecking (1976)经典文《厂商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开拓的。在此文中JensenMecki ng注意到由于“企业内部所有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安排所产生的企业管理人员不是企业完全所有者的事实”,其努力程度具有不完全性,从而导致在这种情况下的公司的价值低于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产生“代理成本”,包括委托人监督支出、代理人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三部分。Jensen和Meckin用这一分析框架来解释厂商的所有权结构或资本结构,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在Jensen和Mecking的模型中,偏好和相对价格决定了管理者最大化企业价值和在职消费之间的选择,而在职消费的价格是管理者所有权份额的一个增函数,由于管理者持有的股份不断减少,其在职消费价格不断下降,在职消费的数量就随之上升,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增加代理成本。Jensen和Mecking认为必须建立完善的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来减少代理成本。

总结代理成本理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点(1)要增加代理人行为的合作性,就应该建立基于结果的代理合同而不是基于行为的代理合同。但这样会增加代理人承受的风险,存在代理人是否接受的问题。(2)委托人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如果能够尽可能充分的掌握代理人的信息,在测评行为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就可以有效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2.2.2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Ross于1973年最早提出了委托人—代理人一词。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是由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非对称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发展起来的。它集中研究“如何设计一个补偿系统(一个契约)来驱动另一人—代理人理论中,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而在交易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因此,该理论认为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

简而言之,基本模型的框架就是在“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两个条件下考虑委托人如何选择激励计划,让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这一模型有两个基本的结论: (1)在任何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条件下而使委托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机制或契约中,代理人必须承担部分风险; (2)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立性者,可通过使代理人承受完全风险的方法达到最优激励的结果。

2.2.3代理理论的理论结构

上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人员改革了传统管理会计赖以建立的经济数学模型。先后把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引入了管理会计模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斯卡彭思教授曾对代理理论进行一些研究!并把人的行为因素纳入经济数学模型。把管理会计的改革推进了一大步斯卡彭思教授用经济数学模型来反映代理理论的结构主要包括代理人的成果函数表明代理人在不确定环境下执行任务代理人的努力成果取决于执行任务的特定情况和代理人选择的行动’"代理人的报酬函数指代理人可以按合同的规定根据努力成果获取报酬’代理人的效用函数表明代理人获得的效用产生于他所获得的报酬而他的努力则是一种负效用’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就是该项任务或合同被执行获得的成果减去按合同支付给代理人的报酬’委托人的目标函数即促使代理人采取最优行动使委托人效用最大化’委托人目标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