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相关链接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预习+知识点梳理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文词语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文知识点梳理. (6)同步练习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后习题答案.. (6)优秀教案 (6)课文朗诵下载下载地址: https:///s/18Dmw_hWwYYlbaQmKBaxw-g提取码: 2tex课文21.《古诗三首》写字表出塞先秦长征词语催办醉人豪杰人云亦云英雄项目第21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塞:关塞要塞边塞塞外塞翁失马秦:秦代秦朝秦岭秦始皇朝秦暮楚征:征战出征征程征文南征北战词:宋词填词词语歌词义正词严催:催促催命催化催眠催人泪下醉:醉鬼醉酒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英杰豪杰杰出杰作人杰地灵亦:亦然人云亦云亦庄亦谐雄:枭雄英雄雄伟雄鸡雄心壮志项:强项项目款项项圈望其项背课文原文文字版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课文知识点梳理一、我会写组词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组词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 (以为)wèi (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歌不是⽆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产⽣共鸣,从⽽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境。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谈话导⼊,介绍诗⼈。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诗《草》,记得吗? (师⽣齐背《草》) 这⾸诗的诗⼈是谁?(⽩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居易的另⼀⾸脍炙⼈⼝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2)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出⽰课件——⽩居易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7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7张PPT)

诵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yuán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侧峰庐缘
左右结构: 侧 峰 缘 半包围结构: 题 庐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从这四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 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题 西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 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 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 山的全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 两句诗借景说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峰”和“岭”有什么不同?
峰:高耸入云
岭:连绵不断
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 有什么不同?
远眺 重峦叠嶂
近观 危崖险岩
仰望 遮天蔽日
俯瞰 深沟幽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 想到哪组词?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 身在庐山之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课件

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 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之后来到 了庐山脚下的西林寺,他把自己的 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那他写在 哪呢?
如何理解题目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题写。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 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思考源自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
?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
的面积广大而均匀。如果换成“照”或“射” 则不能体现照的面积大这一特点。
朗读指导
前两句要用柔和、平缓的语 气读出是人的闲适之感。
读古诗后两句思考:作者描写 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 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雪梅
雪——晶莹洁白 对 比
梅——清香四溢
各有千秋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 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1.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 2.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1.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
三首诗都采用借景 抒情的写法,表达了作 者的情感和看法。
2.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知诗人 解诗题
暮江吟
白居易
诗人在秋天黄昏的江面 欣赏美景,随口吟诗。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
铺:指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 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凉州词》是边塞诗。盛唐边塞诗 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 诗长于七言 ,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 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情 感,大多具有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 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大多慷 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 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尤以 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 岑诗派”。下面我们欣赏几首边塞 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自古以来 古来征战几人回。 您
晶莹的夜光
葡萄美酒夜光杯杯盛,满了殷红的 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马上琵琶 声催促而来。
醉倒在沙场,也
醉卧沙场君莫笑,请您不要见笑,自 古来征战几人回。古男儿出征,有
几个活着回来的?
凉州词
译文:
[唐]王翰 晶莹的夜光
杯盛满了殷红的
古诗赏次析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
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 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 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 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 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 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 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 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 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 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
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 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 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 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 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 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 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
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诗的后两句蕴含哲理,它给人们带 来了什么启发呢?
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 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 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填写观察档案
古诗
诗人
《题西林壁》 苏轼
观察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
庐山
各不同
表现手法
即景说理
只缘③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 〔题〕书写,题写。 ②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 庐山脚下。 ③ 〔缘〕因为。
明诗意,品诗句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题①西林②壁 从正[面宋看] 苏,轼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 巍横峨耸看立成;岭从侧远成处峰、,近处、注释高处、低处看,庐山 会远呈现近出高各低种各不不同同的。样子。① ② 之〔 〔题 西所〕林以书 〕写西认林,不寺题清,写在。庐今山江西真庐 正不的只面缘识貌③庐身,山在是真此因面山为目中我,。正身处山 ③脚庐〔下缘山。〕之因为中。。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9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与卢钺共赏雪梅
知诗人
卢钺,出生年月不详。字威节,一作 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代表作品 有《雪梅》,因此也被叫做卢梅坡。
读古诗
雪梅
[宋]卢钺



春/未
xiáng
肯 降①,
sāo

人②阁③笔/费

章④。
xùn
梅 须 逊⑤雪/三 分 白 ,
shū
雪 却 输 梅/一 段 香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③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 〔题〕书写,题写。 ②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 庐山脚下。 ③ 〔缘〕因为。

最新2021-2022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最新2021-2022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39
新知讲解
《出塞》是一首边塞诗,写出了历 史虽然在变迁,征战却依然存在的现实, 全诗雄浑开阔,气势磅礴,用平凡的语言 抒发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愿望,即多出 一些像“龙城飞将”这样的良将来保太平, 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40
新知讲解
让我们一起珍视和平,呼唤 和平之花长存!
41
梳理结构
出塞
【唐】王昌龄
欲饮琵琶马上催。
明诗意
句意: 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
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
72
新知讲解
醉卧沙场君莫笑,
解词语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 战场。 君:你。
73
新知讲解
醉卧沙场君莫笑,
明诗意
句意: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
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49
拓展提高
出塞 【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
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
于构成一种气氛。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33
新知讲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 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 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 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
sè 闭塞 堵塞
jiàng 将领 中将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完整版)_2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完整版)_2

自学指导
【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诗中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妙解课文
雪梅
题解:雪与梅花。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雪在“争春”上互不相让。因为梅花 在冬末春初开放,香气飘散,给人以一种春天 不久要来临的感觉;而白雪几经降落,也意味 着春天不远了。诗人要评价梅、雪、谁是报春 使者,也需要放下手中笔,好好地权衡一番。
思考
《雪梅》这首诗 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首诗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 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拓展延伸
学完这首诗,你还知 道哪些写雪和梅花的古诗呢?
雪梅·其二
[宋]卢 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层次梳理
诗文大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 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在这层峦叠翠的 深山之中。
赏析
诗的前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千姿百 态的庐山风景。诗的后两句融道理于景物中, 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思考
《题西林壁》这 首诗蕴含的道理与哪 些成语或俗语意思相 似?
雪梅
梅、雪:占尽春色 诗人:难写文章 雪花:晶莹洁白 梅花:一段清香
平分秋色 各有特色
主旨归纳
《雪梅》通过对雪、梅的评论,在比较中巧 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 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才是正理。
课后作业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
壁》。
➢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歌不是⽆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产⽣共鸣,从⽽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境。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谈话导⼊,介绍诗⼈。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诗《草》,记得吗? (师⽣齐背《草》) 这⾸诗的诗⼈是谁?(⽩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居易的另⼀⾸脍炙⼈⼝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2)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出⽰课件——⽩居易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结构梳理
雪梅
起因——梅雪争春 各有所长
对比 梅——逊雪三分白 各有所短 雪——输梅一段香
主旨概括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 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 梅和雪,从而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连一连。 mù sè sāo yuán xùn
写景
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 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 处,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诗文解读
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 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角度: 正面 侧面
位置: 远 近 高 低 启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
也会不同。
横看
侧看
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 察日记。
让我们透过文字,随诗人一起欣赏如画的自 然风光,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吧!
[]
暮 江 吟
唐 白 居 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 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叙事诗《琵琶行》 《长恨歌》等。
写作背景
《暮江吟》大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 年),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当 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 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农历已进入 深秋季节,点出 了观赏江景的季 节是深秋。
珍珠
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骚暮逊
瑟缘
随堂练习 二、课内阅读。(1)将古诗补充完整。
暮江吟 一道__残__阳__铺__水__中__, 半江瑟瑟_半__江__红___。 __可__怜__九月初三夜, __露__似__真__珠__月__似__弓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3.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不能,“ 不 肯 ” 一 词 , 写 出 了 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 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 “人杰鬼雄”之名。
4.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 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凉州词
我会认
jiàng
xiàng
将项
结构分析
比一比
项 顶
结构分析
左右结构
催雄 词 醉项
独体字
鬼 “鬼”的第一笔是 亦
我会写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 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 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他的诗多 豪放壮丽之句,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 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作 者厌战的情绪,也表现了一种毫纵的意兴。
诗句解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假如有李广将军来戍守边关, 一定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那作者,为什么要呼唤这样一位飞将军呢?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 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 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段落大意

琵琶:弹拨乐器,源于波拉伯,汉代经西 域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诗句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 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 琶声马上传来。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有 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 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 活着回来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 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句解段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
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 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 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一半是鲜红的。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 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此:这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放飞想象:
横着看, 庐山 侧着看, 庐山 从远处望, 庐山 从近处看, 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山岭绵延不绝 山峰高耸入云 遮天蔽日 危崖险岩 深沟幽壑(hè) 重峦叠嶂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折服。
苏轼
• 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 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都是著名文学家, 三人世称“三苏”。
卢钺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 详。历史关于他的记载 很少,几乎没有,我们 只能从他的诗词与别人 的诗词中推测他简单的 一些经历。 他最有名的词就是两首 雪梅了
这两首词可见这位文 人的雅兴和志趣。他喜 爱梅花应是到了极点 。
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 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 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 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 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精品课件
代表作品:《忆江南》《暮江吟》《钱
白居易(772 塘湖春行》《琵琶行》等。 年-846年)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 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 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 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 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初读感知·——
——·感悟提升·——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 一壑,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要想对某个事物有 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 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正如 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雪 梅宋
——·合作探究·——
这首诗一共写了几组对比?分别是哪些?
这首诗一共写了3 组对比,第一组是关于“梅” 与“雪”谁是春的化身;第二组是关于“梅”与 “雪”颜色的对比,第三组是关于“梅”与“雪” 香味 的对比。
——·整体感知·——
《雪梅》全诗中,作者通过写梅、 雪、诗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人各有 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要 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暮吟题侧峰庐缘 降阁费须逊输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字词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pū ( 铺床 ) 铺 pù ( 店铺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暮( 日暮 ) 幕( 屏幕 )
jiàng ( 降落 ) 降 xiáng ( 投降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走近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
卢 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

《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

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

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

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名师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名师课件

组词:必须 胡须
形近字:项
字义:必须,必得(děi),应当。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xùn
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
组词:逊色 稍逊一筹
形近字:狲
Hale Waihona Puke 字义:不及,差。最后一笔捺要舒 展,托住上方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翘舌音
shū
部首:车
组词:输赢
结构:左右 输入
组词:投降
结构:左右 降龙伏虎
形近字:绛
右上方罩住下方
字义:①投降,归顺。
②降服,使驯服。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fèi
部首:贝 结构:上下
组词:费劲 煞费苦心
形近字:贺
字义:花费,消耗得多,跟“省”
相对。
“弗”要写得扁平些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部首:彡 结构:左右
形近字:匙
字义:写上,签署。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平舌音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侧面 旁敲侧击
形近字:测
字义:旁。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后鼻音
fēng
部首:山 结构:左右
组词:山峰 登峰造极
形近字:蜂
字义:高而尖的山头。
返回
暮吟 题侧 峰庐 缘降 费须 逊输
笔顺:
边音

部首:广 结构:半包围
组词:庐山 三顾茅庐
形近字:炉
字义:房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
《古诗三首》相关链接
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公元756年,著名诗人李白曾这样称赞:“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是庐山著名胜迹.庐山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题壁诗】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代,题壁诗骤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百数十家,其中著名的有寒山、崔颢等.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有题咏.当时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有关题壁的佳话很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了,崔颢题写了《黄鹤楼》之后,李白惊为绝唱,自愧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