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课程表(武汉大)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课表

信息安全课表

章名称节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上课地点第1章概述第1讲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与信息系统的安全(35分)2014-03-2208:00:002014-03-2208:50:00公教楼A203第2章访问控制第2讲身份鉴别(32分)2014-03-2209:00:002014-03-2209:50:00公教楼A203第3讲自主访问控制(34分)2014-03-2210:00:002014-03-2210:50:00公教楼A203第4讲强制访问控制与安全策略(33分)2014-03-2211:00:002014-03-2211:50:00公教楼A203第5讲安全模型(32分)2014-03-2214:30:002014-03-2215:20:00公教楼A203第6讲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32分)2014-03-2215:30:002014-03-2216:20:00公教楼A203第3章密码体制与加密技术第7讲密码学的基本概念(32分)2014-03-2216:30:002014-03-2217:20:00公教楼A203第8讲典密码体制(32分)2014-03-2217:30:002014-03-2218:20:00公教楼A203第9讲密码学的信息论基础(31分)2014-03-2308:00:002014-03-2308:50:00公教楼A203第10讲传统加密体制-DES(32分)2014-03-2309:00:002014-03-2309:50:00公教楼A203第11讲传统加密体制-AES(32分)2014-03-2310:00:002014-03-2310:50:00公教楼A203第12讲公钥密码体制-RSA(33分)2014-03-2311:00:002014-03-2311:50:00公教楼A203第13讲序列密码(32分)2014-03-3008:00:002014-03-3008:50:00公教楼A203第14讲密码分析(31分)2014-03-3009:00:002014-03-3009:50:00公教楼A203第15讲 hash函数MD5(322014-03-30 2014-03-30 公教楼分)10:00:00 10:50:00 A203第16讲常用鉴别技术(31分)2014-03-3011:00:002014-03-3011:50:00公教楼A203第4章审计第17讲审计子系统的功能(33分)2014-03-3014:30:002014-03-3015:20:00公教楼A203第18讲审计子系统的实现机制(32分)2014-03-3015:30:002014-03-3016:20:00公教楼A203第19讲审计中的相关问题(32分)2014-03-3016:30:002014-03-3017:20:00公教楼A203第5章数据库安全第20讲数据库安全与访问控制(32分)2014-03-3017:30:002014-03-3018:20:00公教楼A203第21讲数据库的自主访问控制(31分)2014-04-0719:00:002014-04-0719:50:00公教楼A303第22讲数据库的强制访问控制(32分)2014-04-0720:00:002014-04-0720:50:00公教楼A303第23讲数据库加密(32分)2014-04-1208:00:002014-04-1208:50:00公教楼A203第6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第24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32分)2014-04-1209:00:002014-04-1209:50:00公教楼A203第25讲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32分)2014-04-1210:00:002014-04-1210:50:00公教楼A203第26讲网络加密(31分)2014-04-1211:00:002014-04-1211:50:00公教楼A203第27讲密钥管理(31分)2014-04-1308:00:002014-04-1308:50:00公教楼A303第28讲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分配和证书(32分)2014-04-1309:00:002014-04-1309:50:00公教楼A303第29讲公开密钥基础设施(32分)2014-04-1310:00:002014-04-1310:50:00公教楼A303第30讲防火墙技术(32分)2014-04-1311:00:002014-04-1311:50:00公教楼A303。

4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安全课程)

4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安全课程)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12
强壮口令应符合的规则
+ X 电话号码、
个人名字 或呢称 生日等敏感 信息
X+
+
输入8字符 以上口令
X
记录于纸上或 放臵于办公处
+
X
使用重复 的字符
=强壮的口令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13
对付线路窃听的措施

使用保护口令机制:如单向函数。


对于每个用户,系统将帐户和散列值对存储 在一个口令文件中,当用户输入口令x,系 统计算其散列值H(x),然后将该值与口令文 件中相应的散列值比较,若相同则允许登录。 安全性仅依赖于口令
安盟身份认 证服务器
354982
相同的种子 相同的时间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22
C.基于智能卡的机制

优点


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方式是一种双因素的认证 方式(PIN+智能卡) 智能卡提供硬件保护措施和加密算法

缺点


智能卡和接口设备之间的信息流可能被截获 智能卡可能被伪造 职员的作弊行为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23
=

1110110100 0101010110 1010101010
Algorithm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20
认证过程
登录者
User-ID: 安盟 password: 1234 234836
ACE/代理
ACE/服务器
访问请求 访问请求被通过 (加密的 (加密的 ) )
算法
PIN 1234
1234 234836

身份认证目的: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709课程名称:信息安全学时/学分:46/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开课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方向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数学基础理论、密码学相关知识和信息安全体系的学习,把数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信息与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当中,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课程内容涉及大量前沿科技动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信息方向的核心课程,所以该方向的学生均需学习并掌握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的相关技术理论和工具方法,这是深入理解和从事有关信息安全行业工作的基础。

因此信息安全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C程序设计》等,学生应掌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密码学的原理、思想和算法都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基于密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中的地位,并引导了解密码学领域及信息安全领域的新进展、新方向。

掌握本课程后,可以为以后的网络安全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各种信息安全概念、传统密码算法、公钥密码体制、Hash函数等多种密码学工具,培养学生的密码学素养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各种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查)(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1.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和密码学的概念与研究目标,从而对本课程的内容与应用范围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信息安全 课程表

信息安全    课程表
2-5 7-18周)1-0304
线性代数(3、5、7、9、11、13、15、17周)5-0101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2-17周)6-0201赵春蕾
9、10节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3、5、7、9、11、13、15、17周)6-0201
离散数学(3、5、7、9、11、13、15周)4-102
电工与电子技术(2-17周)
1-0206
3、4节
线性代数(2、4、5 7-18周)5-0101马仲立
电工与电子技术(2-5 7-18周)6-0110徐伟
体育Ⅲ篮球(2-5 7-18周)
大学英语Ⅲ
(2-17周)7-0404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Ⅱ(2-17周)6-0201
7、8节
大学物理AⅡ(2、4-5 7-18周
11、12、13节
体育欣赏(2、4-5 7-14周)
6-0108房学琴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发展(2-5 7-13周)4-0101安薇
信息安全课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2节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4、5、7-18周)
5-0101曹靖
大学英语Ⅲ
(2-5,7-18周)6-0101
大学物理AⅡ(2-5 7-18周)
5-0103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Ⅱ(双周)6-0208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单周)5-0101
离散数学(2-18周)

信息安全课程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大纲I. 课程简介A.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B. 课程类型:必修课C. 学分:3学分D. 授课方式:面授 + 实践E.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F. 开设学期:大学本科三年级II.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信息安全问题的识别、评估和解决能力。

III. 课程内容A. 信息安全基础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2. 信息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3.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B. 密码学与加密技术1.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2. 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3. 安全散列算法与消息认证码C.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1. 计算机安全原理与机制2.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技术3.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D.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1. 安全策略与安全管理模型2. 风险评估与安全策略制定3. 安全事件响应与恢复E.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1. 数据分类与敏感信息保护2. 数据备份与恢复3. 个人隐私保护与信息泄露风险管理IV. 教学方法A. 理论讲授1. 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 分析典型的信息安全案例和攻击手段3. 解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B. 实践操作1. 进行密码学和加密技术的实验操作2. 搭建实验环境,模拟网络攻击与防护3. 设计安全策略和应急响应场景C. 案例分析1. 分析信息安全案例,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2. 就真实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讨论和研究D. 小组讨论在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话题和问题,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V. 课程考核A. 平时成绩1. 出勤与参与度(占比10%)2. 实验报告与项目作业(占比30%)B. 期中考试(占比30%)C. 期末考试(占比30%)D. 课堂讨论与小组展示(占比10%)VI. 参考教材A. 《信息安全导论》 - 作者:某某某B.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 作者:某某某C. 《信息安全管理与实践》 - 作者:某某某VII. 附加资源A. 网络安全学术期刊、会议论文B. 相关信息安全认证资格考试材料C. 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技术博客、论坛和社区VIII. 课程备注A. 学生须自备计算机,并安装相关实验软件和工具B. 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日后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目的和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识别和评估信息系统中的潜在威胁,并掌握保护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具备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信息安全基础1.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 威胁和风险- 威胁和攻击类型- 风险评估和管理3. 密码学基础-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数字签名和认证4.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 网络安全架构第二部分:信息系统安全1.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2.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的安全性要求- 数据库安全保护措施3. Web应用程序安全-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 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测试4. 移动设备安全- 移动设备的安全风险- 移动设备安全措施第三部分:信息安全管理1. 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 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 信息安全标准和合规性2. 安全培训和意识- 员工信息安全培训- 安全意识提升活动3. 事件响应和恢复- 安全事件的响应流程- 紧急响应和恢复计划4. 法律和伦理问题- 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伦理和道德问题评估方式:- 作业和项目(30%)- 期末考试(70%)教学资源:- 课本:《信息安全概论》- 网络资源:相关的文献和案例分析备注:本课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信息安全》课程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信息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包括密码学、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等领域;2、熟悉和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策略,如黑客攻击、病毒、木马、钓鱼等;3、学会分析并解决实际信息安全问题,具备应对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包括信息安全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常见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等;2、密码学基础,包括密码学的概念、加密算法、散列函数、数字签名等;3、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协议的安全性、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扫描等;4、操作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系统漏洞、安全配置等;5、应用软件安全,包括Web应用程序安全、数据库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等;6、网络安全事件分析,包括日志分析、入侵检测、应急响应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作业和考试本课程将布置定期作业和进行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作业内容将涵盖课堂讲解的重点内容和实际应用案例,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六、参考资料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课程将提供以下参考资料:1、《密码学原理与实践》(作者:冯登国);2、《网络安全:攻防与实战》(作者:刘晓辉);3、《操作系统安全》(作者:S.W.McDonald);4、《Web应用程序安全》(作者:石磊);5、《信息安全事件分析技术》(作者:罗守山)。

1概述(武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安全课程)

1概述(武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安全课程)


从被动保护转为主动防御,强调信息系统 整个生命周期的防御和恢复 PDR模型

防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反应(Reaction)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34
P2DR模型

美国国际互联 网安全系统公 司(ISS)提出以 安全策略为中 心的模型。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主动攻击,常常是对数据流的修改,可以被检测 到,但难以防范

篡改(Modification) 伪装(Masquerade)

重放(Replay) 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41
安全威胁 -- 被动攻击

消息内容泄露(Release of Message Content)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6
网络应用的发展
电子交易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复杂程度
Intranet 站点
Web 浏览 Internet Email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7
不安全的网络

网络是开放的;
网络设计, 缺乏安全考虑;
管理人员的缺乏及对安全知识和意识的不足; 网络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和进化性(Non-repudiation)

发送方和接收方不能抵赖所进行的传输 确认实体是它所声明的 确认信息的来源是它说声明的 确保实体的活动可被跟踪 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32

认证性(Authentication)


审计(Accountability)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39

安全服务

信息安全大三下学期课程表

信息安全大三下学期课程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嵌入式系统
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方法1-13(1,2)1-15(1,2)1-13(1,2)1-15(1,2)1-17(1,2)梅登华
李剑
梅登华
李剑
何军辉第2节
A1104A1102A1104A1102A4103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计算机安全Ⅱ计算机安全Ⅱ计算机网络
存储
计算方法1-13(3,4)1-10(3,4)1-10(3,4)1-16(3,4)1-17(3)胡金龙李家春李家春吕建明何军辉A1107
A1108A1108
A1302
A4103
第4节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PKI 原理与技术网络信息检索1-16(5,6)1-11(5,6)1-16(5,6)董守玲唐韶华董守斌第6节
A1305A1502A2201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PKI 原理与技术网络信息检
索1-16(7)1-11(7)1-16(7)董守玲唐韶华董守斌A1305
A1502
A2201
第8节第9节多媒体技术
1-11(10,11,
12)第11节张艳青第12节
A1302
时间早晨
上午
下午
晚上
第1节第3节
第5节
第7节
第10节
注:红色课程为已选课程。

除红色课程外时间段均有空。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06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71205w专业名称: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二、专业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把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列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优先发展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是一个交叉学科。

本专业以学习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主,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

要求学生在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两个方面都得到培养提高;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其中前三学年在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四学年到单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推荐或考上研究生的同学,直接进入导师课题组实习。

学分要求:毕业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1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7学分,专业必修课9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9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

其他主干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信息隐藏技术、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等。

七、双语课程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应用实验、程序设计综合训练、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网络安全实验、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等。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信息安全3.英文名称:Information Security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5.课程简介:信息安全是一门学科专业课,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科)的必修课。

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学生获得进行信息安全技术防护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数据备份与容灾、加密与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漏洞扫描技术、隔离技术、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系统访问控制与审计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基于内容的应用安全技术,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步骤。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入理解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基本概念,理论联系实际,深刻认识信息安全技术在现代网络环境中的重要意义;(2)掌握密码学的主要理论、对称密钥体系和公开密钥体系的内涵、特征,特别是实现密钥体系的常见算法;(3)掌握消息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常见的信息安全技术;(4)掌握网络环境对信息安全的提出的要求,如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网络黑客攻防技术等;(5)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根据具体条件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涵盖了信息安全的技术与管理两大体系,有助于学生信息安全整体解决理念的形成。

2.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3. 后续课程:4.周课时、总学时:2课时;总学时:32课时,理论课24课时,实训课8课时。

5.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6.考试方法:平时成绩(含作业实验)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60%。

7.教学方式:采用课件授课,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8.教材:《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俞承杭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9.教学参考资料:(1)《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石志国,2004年(2)《网络安全管理与技术防护》,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姚小兰,2002年(3)《信息安全技术实训》,自编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1章信息与信息安全风险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已提升为制约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有些行为方式也受信息技术的约束,自然人之间的交流也日趋机器化。

信息平安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信息平安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信息安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信息安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更新:2018-12-14 13:38:35主干课程,在校期间,不仅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对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除学习理工专业公共基础课外,学习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

学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体系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将在毕业设计中接受严格训练。

信息安全专业相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71201)、微电子学(07120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71203*)、科技防卫(071204W)、信息科学技术(071206W)、光电子技术科学(071207W)自动化。

信息安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信息安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更新:2018-10-10 19:56:04信息安全专业考研方向每年信息安全专业的同学在面临考研方向选择的时候,信息安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有哪些都是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高考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安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安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

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得是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考书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指定教材《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电路与电子技术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参考书目《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简介信息安全专业是为适应国家“信息强国”战略而设的一个新兴本科专业。

湖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自2012年首次招生,每年招生规模在40人左右。

依托于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建设,2016年6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联合申请并成功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本专业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信息安全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分为网络安全和系统与应用安全两个专业培养方向。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信息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

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业务素质、较强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080904K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实施信息安全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毕业要求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知识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译、听、说和初步的写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2)掌握通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密码学、信息安全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了解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国际法律、法规,了解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1)具备在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信息安全与保密关键技术的分析、设计、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以及安全设备与软件的应用、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与管理的能力;(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安排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安排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安排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具备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安排。

一、密码学基础密码学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学科,也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该课程主要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密码算法的分类和应用,以及常见的攻击手段和防护措施。

学生通过学习密码学基础,可以了解到信息加密的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信息安全课程打下基础。

二、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该课程主要介绍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和监控的方法和工具。

学生通过学习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了解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三、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和攻击技术。

学生通过学习操作系统安全,可以了解到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掌握相关的安全防护技术,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据隐私保护的技术和策略,以及数据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学生通过学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可以了解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五、安全评估与攻防实践安全评估与攻防实践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

该课程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信息安全评估和攻防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安全评估与攻防实践,可以了解到实际的信息安全工作流程和方法,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安排涵盖了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安全评估与攻防实践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7-05-27 13:18:33)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7-05-27 13:18:33)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7-05-27 13:18:33)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6-12-27 13:12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7、课程简介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1、参考书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应用基础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0、指定教材《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课程名称(中、英文)电路与电子技术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0、参考书目《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课程名称(中、英文)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逻辑器件与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能灵活运用逻辑代数、卡诺图、状态理论来研究和分析由逻辑器件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基本逻辑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能熟练选择和使用基本逻辑器件及常用功能器件。

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

9、指定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10、参考书目《逻辑设计》(第二版),毛法尧、欧阳星明、任宏萍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白中英、岳怡、郑岩编,科学出版社,199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逻辑》,周南良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组成原理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nstruction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

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方法,了解其硬件系统中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和总线系统的构成原理。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9、指定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三版,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参考书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Structured Computer Organization》(Fourth Edition),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Fifh Editon)2、课程名称(中、英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重点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0、指定教材《边学边用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

11、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孟庆昌,人民邮电出版社。

2、课程名称(中、英文)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各专业课程必备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论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

9、指定教材《离散数学》刘玉珍等,武汉大学出版社10、参考书目《离散数学》方世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iscrete Mathematical》Structure, B, Kolman R. Busby& S, Ross.。

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中、英文)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7、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好该课程不仅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用途,同时也是考研的重要课程之一。

突出抽象数据类型概念、应用和实践,具有先进性。

10、指定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严蔚敏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11、参考书目《数据结构》,许卓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Sorting and searching》(中译本),V ol.Ⅲ。

《数据结构与算法》(中译本),Bruno R.Preiss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中译本),William Ford、Willam Topp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二)(2007-05-27 13:15:34)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二)2006-12-27 13:15操作系统原Operating Systems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从而为分析、设计实际操作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9、指定教材汤子瀛等著《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0、参考书目《计算机操作系统》,黄水松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操作系统原理》,何炎祥、熊前兴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Operating Systems》,W.stallings,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

《Operating Systems》,H. M Deitel,Addison-Wdsten publishing Comp。

《计算机操作系统》,黄干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数据库原理Databases Principles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数据库原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为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等应用提供基本的背景知识。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重点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9、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参考书目《新一代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教程》待出版。

《Database Principles, Programming, and Performance》Second Edition,Patrick O’Neil,Elizabeth O’Neil,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学用书,《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第二版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四版,杨冬青、唐世渭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数据库系统教程》,徐洁磐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thmatic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初等数论和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同余、欧几里得算法、中国剩余定理、二次剩余、原根、连分数、群、环、域等,从而为学习密码学、公钥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9、指定教材《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陈恭亮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参考书目《简明初等数论》,潘承洞潘承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初等数论》,潘承洞潘承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数论导引》,华罗庚,科学出版社,1979。

《数论的方法》(上、下册),闵嗣鹤,科学出版社,1981。

《初等数论》(第二版),闵嗣鹤严士健,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K Rosen、Reading、MA、Addison-Wesley,1996。

《A course in Number Theory and Cryptography》,N Koblitz,GTM 114。

《应用近世代数》(第二版),胡冠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Basic Algebra 1》,N Jacobson,W.H.Freeman and Company,1974。

《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抽象代数》,盛德成,科学出版社,2000。

《群论》,M.赫尔,科学出版社,1981。

通信原理Communication Principle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模拟和数字通信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通信设计、性能分析以及实践的能力。

9、指定教材《通信原理》(第5版),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10、参考书目《现代通信系统原理》,王秉钧、孙学军、沈保锁等,天津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南利平,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