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9课 十月革命
![第19课 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3af1e10bcd126fff7050b57.png)
第19课:十月革命导入:来自于十月革命20周年献礼片《列宁在十月》,及斯大林期间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过程艰难险阻、波澜壮阔,意义非凡。
披露的大量史料证实,革命期间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相反还“非常平静”,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
历史细节的发掘使十月革命的镜像渐变清晰,但对知识碎片化的沉迷又将十月革命抽象为模糊的表象。
但专注于看似客观的知识碎片,却回避了宏观整体理解。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客观:①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解说:1906年列宁曾发表过一个小册子,叫《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提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必然会迅速灭亡。
列宁认为,当时的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属于军事封建型帝国主义。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沙皇专制制度依靠贵族地主阶级和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
因实力不足而依赖西方强国,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
因此,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2)主观: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解说: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俄国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比西欧各国晚,受机会主义危害较小。
经过1905年革命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
俄国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
更为重要的条件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1.1917年3月8至15日,二月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https://img.taocdn.com/s3/m/2e57083e6bd97f192279e981.png)
A
C
9.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无论是我, 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 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 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 要是围绕 (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解析]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主张应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所以分歧在于要不要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故选A项。 10.“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 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 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直接任务不是 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 品生产和分配。”材料反映了 ( )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 B.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 令》的要求
c
C
3.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 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 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 “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 (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 智慧 C.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D.逐步明确俄国革命 18 的任务和方式
(1)背景: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 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 ②,_________ 义战争。 1917年4月 、彼得格勒 (2)时间地点:___________ (3)内容: 民主革命 转变为 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_________ 社会主义 革命的任务。 _________ 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和平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______ 方式取得政权。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50张PPT)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ea97c2be1e650e53ea996e.png)
级社会主义革命转
十 月 革 命
1917 年11 月
推翻
资产
阶级
临时 政府
社会
主义 革命
建立
社会
主义 国家
变;从过程来看,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
命的开端和准备,
十月革命是二月革 命的发展和结果。
延伸探究: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相 性质 同 方式 点 背景
领导者 不 同 权力机构 点 结果
影响
材料三:1914年,俄国参加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战争使得沙俄经济陷入 困境……国家债务……猛增……由于 军需供应不足,军事指挥失误,再加 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在战争中不断 失利……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激发 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 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 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 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俄 国 ■历史条件(背景)■ 十 月 ■革命进程■ 革 命 ■历史意义■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
哪些方面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③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实行土地国有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339e41df18583d04964591f.png)
分析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
项目 任务 性质 目标 领导者 组织性 结果 对外政策 影响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面包、停战” 工人、士兵 十月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
布尔什维克党 自发,没有指导纲领 有组织有准备,以 《四月提纲》为纲领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继续进行一战 坚决退出一战
结束封建王朝专制统治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的胜利
四月提纲提出的纲领性政策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 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一切官员应由选举产生 国内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由当地 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把全国所有银行并成一个国家银行,由工人代表苏 维埃进行监督 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 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
一战加剧社会矛盾,危 机四伏。
战争期间食品供应 不足,图为排队购 买面包的队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小结:二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加快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 残余,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大体同西方国家同时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 环节。 4、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俄国社会矛 盾,社会危机四伏。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中 的 俄 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壕中的俄国士兵
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https://img.taocdn.com/s3/m/459d9e0903d8ce2f00662325.png)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十月革命的经过回顾
二 月 革 命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 苏维埃 继续战争 七 月 事 件 十 月 革 命
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1、对俄国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成功的实践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人民解放斗争,开创了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 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3、七月流血抛幻想 (1)原因 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2)结果 临时政府大肆捕杀布尔什维克党人;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武装起义
4、十月革命现曙光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诞生。
革命措施:
(1)政治上: 最核心 《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布一切权力归工 兵农代表苏维埃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
列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线索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客观条件:
1)经济: 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2)政治: 沙皇专制下社会矛盾尖锐
3)催化剂: 一战激化了矛盾
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1)组织上: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思想上: 列宁主义的指导
2、四月提纲指方向
材料解析: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 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 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 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请回答: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 制定的 ②这一文献的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③规定的 革命方式是什么? ①出自《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的报告。 ②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 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③和平方式。
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革命
![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0b74b25dd36a32d73758108.png)
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1.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发展成为中等发展水平的帝国主义国家,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2.由于改革不彻底,俄国在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经济上土地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使社会矛盾集中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于腐朽,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激化了各种矛盾。
4.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农民。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
时间:1917.3.8 工人市民士兵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的提出背景: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继续进行战争。
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内容:①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②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③提出退出一战。
作用:《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七月事件。
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11.6,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次日凌晨攻占冬宫,革命取得胜利。
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①革命后召开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②苏俄建立: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1922年,苏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1.地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d9af550b4e767f5acfcedd.png)
满足了人民 的土地要求
新生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性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政权。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事件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Q:革命带来了什么?
材料1:“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不平等的特权 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企业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
三、结果
结合课文和所提供的材料,想一想, 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 支持?
P90页:学思之窗
三 、 结 果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新政权为什么能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以上政策分别满足了人民怎样的要求?
满足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 的和平要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事件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Q:为什么会爆发革命?
探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客
观
①经济基础:
②政治基础:
③社会条件:
④国际条件:
一、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 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902年成立的金属销售辛迪 加掌握了全国冶金工业资本的70%,1904年成立的顿涅茨 煤炭销售辛迪加控制了俄国南部煤产量的75%,12家银 行控制了全国银行资本的80%。
十月革命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无产阶级社会 主义革命
三 、 结 果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在首都召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宣布一切权 力转归工兵 代表苏维埃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建立政府—— 人民委员会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1ae7867bcd126fff7050b63.png)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目标】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出现;十月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1.历史条件①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进行改革,推进,为创造了条件(物质条件)。
②由于改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使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俄国的,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激化了各种矛盾。
④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农民(主观条件)2.酝酿准备:①1917年3月,工人和市民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沙皇被迫退位。
二月革命推翻统治俄国年的王朝,形成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列宁发表《》,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夺取政权,实现,通过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
意义:《四月提纲》成为的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并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③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并掌握越来越多的的领导权,起义时机日趋成熟。
二、概况1.爆发:1917年11月6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推翻,取得起义胜利。
【合作探究】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2,建立政权:全俄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通过了《》和《》,选举组成,世界上国家诞生。
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苏俄政治体制建设初具规模。
【思考】苏维埃政体有什么特点?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的束缚和的统治,建立起专政,开辟了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的道路,开创了的新模式。
【重难诠释】1、十月革命的特点:(1)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
(2)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2c11d1cf78a6529647d5354.png)
1. (2017· 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 20)《列· 托 洛茨基自传》中写道“在布尔什维克领导 下……消除人类躁狂精神病周期性发作的悲剧, 并为人类最高的文明奠定基础” 。材料中的 “基础”奠定于( ) A.推翻了沙皇专制B.二月革命的胜利 C.十月革命的成功D.《四月提纲》的提出
【答案】示例一:巴黎公社点燃了人类社会新的希望。(3分) 原因:巴黎公社建立了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是第一次废除剥削压迫的革命,巴黎公社 采取的相关措施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它代表了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方向。(9分) 示例二:社会主义运动不过是人类社会的“怪胎’’和“偶然事件”。(3分)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极大挫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底子薄、时间短,其优越陛还没有充分发挥;西方国家反社会主义的 宣传。(9分)
4. (2015· 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期末·17)“退出帝国主义战 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 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 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 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材料 反映了( )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 B.“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
【解析】材料“人类最高的文明”指共产主义文明,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 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苏维埃两大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因此不符合题意, 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俄国国内又出现两大政权并存 的特殊局面,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的成功,是俄国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推翻了 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共产主义文明的基础, 故C项正确;【答案】C
人教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人教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4917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c.png)
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矛盾 尖锐,农民生活困苦,工人阶级 受到残酷剥削,民族矛盾也日益 激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带来了经 济的繁荣。
阶级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社会阶级 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分化加剧,工人 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人教必修1第19课《俄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2023-12-13
• 引言 •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 十月革命的爆发与过程 • 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 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结语回顾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
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包括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等。
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世界历 史新纪元。它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 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鼓舞力量。
Part
02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
政治制度
俄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沙 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严 格的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崭露头角,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03
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榜样,鼓
舞了他们的解放斗争。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01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历史必修一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上课)
![历史必修一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3633c823a76e58fafbb0030d.png)
探究点3 十月革命的意义 史料 见下图
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思考 (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清扫的对象有哪些? 答案 十月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 (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他扫到中国来了吗?怎样理解这一漫画? 答案 扫到中国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指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 的影响。 (3)这幅漫画说明了十月革命的什么作用? 答案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 制度,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二月革命 (1)爆发:1917年3月, 彼得格勒 工人和市民示威游行,旋即转变为武装 起义。 (2) 结 果 : 统 治 俄 国 300 多 年 的 罗 曼 诺 夫 王 朝 被 推 翻 , 资 产 阶 级 建 立 起 临时政府 。 2.《四月提纲》 (1)背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 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
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拓展提升 俄国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 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 俄国国情决定的。 (3)从革命的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 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 (4)从革命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 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6143a7225c52cc58bd6be80.png)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比较
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革命道路: 基本国情: 革命性质:
悲剧:
有人主张提出安葬存放在红场上的列宁墓当中的列宁遗体。 他们认为墓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列宁遗体,列宁遗体的大部分都 已经被丢弃或替换。为此他们开设了一个名为“再见列宁”的 网站,并组织了一次对是否支持安葬列宁的网上调查。而最终 调查显示,大约68%的调查者赞成安葬列宁,只有32%的人 反对。有分析认为,他们希望通过搬走这一俄共苏联的标志性 建筑,淡化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建设的历史。 20 世纪90年代初, 苏联解体, 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万 恶之源”, 要求宣布 11 月7 日为“国难日”,而且说“由于十 月革命诱惑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实现了一场不成功的试验”, 因此,十月革命是“悲剧”。 有人谩骂十月革命, 攻击列宁和社会主义。比如, 有的说布 尔什维克是 “俄国法西斯的变种”,有的讲十月革命使用暴力 手段是“对世界进行共 产主义改造最畸形的形式”,还有的提 出十月革命是对俄国社会进行最严重的革命破坏的开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 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 ——马克思
• 材料: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 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 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 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 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 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 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 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 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人类文明图鉴.战乱 中的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38404b3b3567ec102d8a8f.png)
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 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它的胜利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 个缺口,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故改变了世界面 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A项。 答案 A
深化探究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伟大的开端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 义 (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将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 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伟大的开端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 临时政府 被 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和平法令》:建议交战国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
和平。
(3)《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 国有化 。 (4)苏维埃政权建立: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诞生。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易错提醒
俄国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这是因为从革命任务来看,它是要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从革命结果来看,推翻了 罗曼诺夫王朝,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9f96bcfb102de2bd960588be.png)
俄国十月革命背景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
国家。
②政治基础:社会矛盾尖锐。
③社会条件: 一战激化各种矛盾。 ④国际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卷入 战争,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
(2)主观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 党——布尔什维克党。 ③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 宁主义。 ④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 同盟军。
• 经济状况: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但是小农经济占优势,贫富差距较大,是 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 其“落后”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 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依然存在。 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经济实力最弱, 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材料二
因为参加一战,在1917年,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 粮食收获量减少1/4。 参战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 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 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 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一战让俄国人民蒙受巨大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
——列宁
材料一
美35.8%
2 德15.7% 4法6.4% 5 俄5.3% 6
1
英14%
3
•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 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 的1/8,英国的1/6,法国 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 入只有美国的1/7。
其他
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 总产值所占比例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 国资本。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 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1901年,西 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 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 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6170536af45b307e8719792.png)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条件。
2 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爆发、性质、结果。
(2)四月提纲发表的背景、时间、地点和内容、影响。
(3)七月流血事件(4)确立武装起义的方针(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3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召开的地点、内容。
4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人类历史、对世界、对俄国)5 俄国革命的特点。
一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1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4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主观)5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主观)6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
(主观)7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
(主观)二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1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2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残余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俄国同西方列强的矛盾间的矛盾。
4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矛盾。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三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比较9.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哪一影响()A.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D.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0.说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6c4a31b14791711cc7917e6.png)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背景:1、(客观条件)政治:1861年俄国进入资本主义,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但经济上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政治上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存在。
(说明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制度落后,或者走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或者走社会主义道路,关键看当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对比)2、一战是催化剂。
一战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苦难,也暴露了沙俄的腐朽与落后,沙俄各种矛盾激化。
3、(主观条件)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纲领:《四月提纲》方针:武装起义方针武装: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着革命武装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理论:列宁主义(二)、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1、革命的爆发: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面包和停止战争,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
2、主力:工人和士兵。
3、特点:自发的武装起义。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依据革命内容)5、结果:(1)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2)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2)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是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同时,起义者工人和士兵也在起义中组织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6、革命后的形势: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三)、《四月提纲》:1、提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列宁回国,发表了被称为《四月提纲》的重要演说。
2、内容:列宁在提纲中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和平方式夺权;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意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四)、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1、时机的成熟:(1)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激化。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1bab33014a7302768e99396d.png)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事件 4、十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 历2月23日 ),彼得格
勒工人、士兵爆发“二 月革命”,成立工兵代 表苏维埃, 推翻了统治 俄国300多年罗曼诺夫 王朝,建立了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沙皇尼 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7年2月列宁离
1、“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2、《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苏联的成立 4、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 发布的《告工人、士兵和农 民书》。
十月革命 后的欢乐场面
开斯德哥尔摩回国
1917年4月10日列宁
回到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的一次群众集会被军队驱散
1917年11月7日俄
国十月革命爆发。
阿芙乐尔号巡 洋舰发出了进 攻冬宫的信号。
彼得堡的冬宫
冬宫前的广场
参加十月革命起 义的红军、红海军和 赤卫队员。
十月革命的起 义者攻打冬宫。
起义者们攻入 冬宫。
攻打冬宫 的战斗开 始。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资本主义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 2、社会矛盾的尖锐 3、“一战”引发革命
沙俄时期的工业化程度
种 类 棉纺织品 生 铁 熟 铁 煤 炭 铁 路 增
76% 190%
长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 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所以说,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在前线 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后方农田荒芜, 粮食产量剧减,企业倒闭,债台高筑,经济 濒于崩溃。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92478a4f767f5acfa1c7cd56.png)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革命战争前夕的沙皇俄国:(1)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的发展;(2)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3)俄国参加一战加速革命的到来:二、经过(1)二月革命:1917年3月,工人和士兵控制了首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王朝被推翻,建立临时政府。
(2)《四月提纲》:①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②意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3)七月流血事件:和平手段----武装起义(4)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7—8日攻占临时政府,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起义胜利。
注意:A、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①《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②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③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革命胜利进程的因素:①最关键因素是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②理论上指明方向,并且认为手里有武装可以和平夺权③在实践上及时作出决定,七月流血事件后作出武装起义的方针和决定。
三、苏维埃俄国建立:(标志和依据:法令和苏维埃政体都代表人民的利益。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①政权建设:新政府——人民委员会,会议还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权力机构。
(初期政府特点)②法制建设: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苏俄政治体制建设初具规模: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新模式。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20e514b69eae009581bec0a.png)
课标要求
1.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进程和历史意义。 2.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 同。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俄国资本主义发发展(物质基础) 1、经济: 2、政治:①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
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②一战激化各种矛盾。
3: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类别
十月革命 走上了社会主义 道路,给各国无 结束了罗曼诺 不 产阶级和殖民地 影响 夫王朝的专制 同 半殖民地人民展 统治 示了一条崭新的 寻求解放的道路 都是在一战造成的社会矛盾尖锐 相同 的背景下发生的;都采取了武装 起义的形式,建立了新的政权
类别
二月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 同是(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探究: 从以下两幅图,你认为,当时俄国的社会 状况如何?
1.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 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这句话 的本意是( ) A.俄国是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 重压迫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着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 主义的双重任务
下列对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无产阶级用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从城市斗争扩大到农村夺取政权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
标志: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召开。 法令:《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新政府:人民委员会(书本)
3.右面漫画《列宁清 扫地球》形象生动地 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 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 要事件。下列对此漫 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 不同的原因的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
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
有制根深蒂固
6、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7、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从图一到图三,在革命大理论和实践上体 现出怎样历史发展轨迹
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 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 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 ) 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 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10、 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优越 的革命条件,主要是指 A.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联盟 B.沙皇统治激化了国内矛盾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俄国成为众多矛盾的交汇点 1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 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 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 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 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 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4)国际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 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新生的埃政权的措施
(
满 足 人 民 三 大 要 求 )
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 ⑴颁布《告 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 外交: ----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8、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
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权力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属于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属于社会 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巩固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 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了《和平法令》 ,向一切交战国和人民建议立 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合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 地不赔款的和平。 3、通过了《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 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消灭俄国的封建 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4、选举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 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 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3、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农民。
4、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的过程
一、夺取政权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俄国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 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4、彼得格勒起义(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 农苏维埃政府。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2、主观条件:
义,封建双重压迫,有很强的革命性
1、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受资本主
2、有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 务 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 ( )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材料二: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 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 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 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空想 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实践:失败 胜利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一国胜利 多国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 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 了一定发展。
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的影响
(1)、对俄国 推翻旧制度,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维护国家独立 (2)、对世界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对人类历史
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空想到科学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