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规范解释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全面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全面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全面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全面解读,详细介绍其中的要点和相关措施。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背景和意义建筑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本原则1. 火灾防控原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火灾防控的各个环节,包括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方面。

2. 防火分区原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防火材料原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选用符合防火标准的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4. 疏散通道原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建筑物。

5. 消防设施原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系统等,以提高火灾扑灭的效率。

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具体要求1. 建筑结构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的结构要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

2. 防火隔离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将建筑物内部分隔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3. 防火门窗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防火门窗,以阻止火势蔓延。

4. 疏散通道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内部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通道宽度和数量要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5. 消防设施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内部设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系统等,以提高火灾扑灭的效率。

四、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实施和监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实施和监督是确保规范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解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解解读

9
建规历年版本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 局部修订:95年、97年、2001年 10章5个附录252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2章1个附录387条,强制性条文176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局部修订送审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修订送审稿初稿)
耐火极限 不燃烧体 难燃烧体 燃烧体 闪点 爆炸下限 沸溢性油品 半地下室 地下室 多层厂房(仓库) 高层厂房(仓库) 高架仓库 重要公共建筑 商业服务网点 明火地点、散发火花地点 安全出口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防火分区 防火间距 防烟分区 充实水柱
27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11
章节划分(共12章)
总则 术语 厂房(仓库) 甲、乙、丙类液体、 气体储罐(区)与可 燃材料堆场 民用建筑 消防车道 建筑构造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防烟与排烟 采暖、通风和 空气调节 电气 城市交通隧道 附录A 隧道升温曲 线
12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6
其他相关规范
1、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及施工规范》GB50156-2006 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4、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5、 《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 6、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9、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6年版) 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新版防火规范讲解

新版防火规范讲解

新版防火规范讲解汇报人:2023-12-24•新版防火规范概述•新版防火规范主要内容•新版防火规范与旧版对比目录•新版防火规范实施影响•新版防火规范实施建议01新版防火规范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火灾风险也随之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旧版规范不足国际经验借鉴原有防火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当前消防安全的需求。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防火规范的水平和实用性。

030201规范背景规范目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防火规范,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消防科技进步推动消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

建筑领域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如商场、酒店、医院等。

公共场所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如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

工业领域规范适用范围02新版防火规范主要内容防火分区与安全出口规定建筑物内应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防火门与防火墙要求建筑物内部应安装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阻止火势蔓延。

建筑耐火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确定不同的建筑耐火等级,如一、二、三级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设计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灭火器配置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消火栓系统,包括消防水箱、消防泵和消火栓等设备。

消火栓系统对于高火灾危险性的场所,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现早期灭火。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03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01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建筑物产权方、使用方和管理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02消防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条文理解及设计常见问题的处理强制性条文0.105年版《高规》中的有黑体字的条文是05年修订时所修改过或增加的强制性条文。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中的有关《高规》的条文内容,只要仍存在于《高规》05年版中的,仍然是强制性条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分告》第361号文所列出的经修订后的强制性条文一样,必须严格执行。

0.3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相关法律、法令内容:0.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六条: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

……0.3.2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编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一)项目批准文件;(二)城市规划;(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四)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0.3.3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从事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建设活动,必须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0.3.4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性质已属于建设工程的最严格的法规,违反强制性条文会导致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总则1.0.3.0 本条文主要阐述《高规》05年版的适用范围: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附图一)·居住建筑以层为计算单位,并非以建筑高度为计算单位,建筑高度超过24m的9层居住建筑并不算高层建筑。

·《高规》条文解释中,对于住宅以层数计算,除考虑登高消防器材的有效使用,以及我国大多数的地方消防车供水能力之外,高层住宅的数量约占高层建筑的40%-50%,且住宅的每个单元间防火分区面积均不大,并有较好的防火分隔,火灾发生时蔓延受到一定限制,危害性较少,故作区别对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讲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讲解
的过程环节。概括地讲,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有: 1、建筑的总平面布局方面(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a、控制建筑规模和方位。如控制危险物品(可燃、易燃 液体储罐、气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的容积和设置方位, 控制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容积和高度。
b、控制建筑密度。是通过限制建筑的安全间距实现的。 c、合理布置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
6、其他措施。如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等的防火措施,以及提高工艺设备 本质安全方面的措施等。
1. 防火的基本思路、建筑防火的 基本内容以及现有的防火设计方法
1.3 防火的设计方法
最基本的,就是按照现行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目前个别项目是运用火灾工程学的知识,对照
现行的规范,进行性能化设计。
1. 防火的基本思路、建筑防火的 基本内容以及现有的防火设计方法
1.2 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
3、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方面:
c、合理布置危险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和贵重物品 在建筑中的位置。如对有较大火灾危险性或爆炸危险 性的设备和物品,不宜布置在建筑的地下部位,减少 对结构的破坏以及便于扑救;人员密集场所、老弱病 残弱质群体的活动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三层, 便于逃生;对贵重设备、贵重物品等价值高的财产进 行保护,尽量远离危险物品和设施场所,尽量分隔成 一个独立的防护单元等。
1. 防火的基本思路、建筑防火的 基本内容以及现有的防火设计方法
1.2 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
2、建筑结构的耐火及防爆等方面。控制和 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尽量采用一、二级耐火等 级建筑),促使建筑物外壁不燃或难燃化;控制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控制建筑材料、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对建筑防火分隔构件上的 开口、空开口采取防火封堵措施,以维持建筑构 件的耐火性能;对有爆炸危险性的建筑(主要指 工业建筑),采取抗爆的建筑构件、泄压设施等, 减少爆炸时对主体结构的破坏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版)解-文档资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版)解-文档资料

修订内容(续)


对民用建筑的防火规定作了部分修改,补充 了多用途建筑的组合建造原则和安全出口、 疏散用门、中庭、商店疏散人员计算等防火 设计要求,对燃油、燃气锅炉房、柴油发电 机房的设置要求作了修改补充。 对“消防车道”的设置作了部分修改与补充。 补充了建筑幕墙、管道穿过墙、楼板处的空 洞、缝隙的封堵、带推闩装置的疏散用门等 规定,对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火门、 防火卷帘和防火阀等防火要求作了部分修改。
建筑层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 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 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 储藏室、敞开空间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 楼梯间等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 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 层,应计入层数。
修订内容(续)


对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作了部分调整,并对 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 限与燃烧性能分别进行了规定,编入相应章 节中。 对原规范章节的编写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 “仓库”一章中有关仓库的规定,与“厂房” 合并;其余内容,单独编入“甲、乙、丙类 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一 章;对厂房、仓库的防火设计规定作了部分 修改,如“厂房的防爆”等。
建筑高度


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 其檐口的高度;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 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 度;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 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 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 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 度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释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释义

1、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开有防火门时,两个防火分区可各自设一个安全出口。

而将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在高层建筑中,此项规定的适用前提是,这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的1.4倍。

2、防火墙:耐火极限为4小时。

要求从基础一直到屋顶。

作为防火墙内部的梁柱均应按防火墙要求设置。

防火墙不允许开洞,留孔。

如果开门要甲级防火门,有管道穿过要增加防火措施,墙两侧窗洞的窗间墙要大于2m。

防火墙高出屋面不小0.4米,(屋面耐火极限不小于0.5小时的情况下可砌至板底)。

建筑物内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米。

3/商住楼、综合楼中的住宅部分疏散楼梯设置数量是按商住楼、综合楼确定还是按住宅确定。

3.1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因商住楼、综合楼属公共建筑,若住宅部分疏散楼梯数量按商住楼、综合楼确定,则不论住宅层面积多大、层数多少,均应设置两座及两座以上的疏散楼梯,这对于符合设置一座疏散楼梯的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来说是很困难、也是显得不合理的。

3.2 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商住楼、综合楼如果首层、二层是商场或其它使用性质、上部是住宅,其住宅部分疏散楼梯设置按住宅设置,但必须是独立设置,与商场或其它使用性质的楼层分开。

如按要求只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商场或其它使用性质的楼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楼板与住宅分隔开,且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米的防火挑檐,以提高其耐火性能和防止火灾蔓延;(2)将建筑本身应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接入住宅层走道、前室或楼梯间,确保疏散楼梯的安全可靠。

如果有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商场或其它使用性质,则上部住宅的疏散楼梯则应按公共建筑确定。

另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3A条只规定了“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建议综合楼中住宅楼梯也应独立设置。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释义(1)21:01:59减小字体增大字体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为建规)是设计人员使用最多的规范,是实践中总结出的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火灾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运而生。

这些规范旨在规定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建筑分类及防火等级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和危险性等因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防火等级。

例如,住宅建筑的防火等级通常要求不低于二级,而高层办公楼则需要达到更高的防火等级。

三、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对于建筑物的整体防火能力至关重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各种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

例如,墙体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时间,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挡火势蔓延。

四、防火隔离与疏散通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内部设置防火隔离带和疏散通道,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防火隔离带通常由不燃材料构成,能够有效地隔离不同区域的火势。

疏散通道则应保持畅通,设置明确的标识和紧急照明设备,以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五、消防设施与器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与器材。

例如,建筑物应配备消防水源、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这些设施与器材的设置能够在火灾初期提供有效的灭火手段,防止火势蔓延。

六、电气设备与线路布置电气设备是建筑物中常见的火灾隐患之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线路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电线电缆应采用阻燃材料,电气设备应设置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七、防火检测与监控系统为了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物内部应设置防火检测与监控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烟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等设备,能够及时感知火灾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人员能够及时疏散和灭火。

防火规范附录一名词解释

防火规范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续表
注:①确定墙的耐火极限不考虑墙上有无洞孔。

②墙的总厚度包括抹灰粉刷层。

③中间尺寸的构件,其耐火极限可按插入法计算。

④计算保护层时,应包括抹灰粉刷层在内。

⑤现浇的无梁楼板按简支板的数据采用。

⑥人孔盖板的耐火极限可参照防火门确定。

附录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四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五本标准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标准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有关的标准、标准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非必须按所指的标准、标准或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消防局
参编单位:机械委设计研究院、纺织工业部纺织XX、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XX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市建筑XX、XX市建筑XX、中国市政工程华北XX、市公安局消防总队、化工部寰球化学工程公司
主要起草人:X永胜、蒋永琨、潘丽、沈章焰、X嘉福、X吕通、潘左阳、冯民基、庄敬仪、冯长海、赵克伟、X铁一。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新规范逐条解读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新规范逐条解读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新规范逐条解读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而制定的。

以下是对新规范的逐条解读。

1. 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2. 建筑物结构应符合耐火性能要求。

建筑物的结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减少火势的蔓延。

3. 建筑物的外墙应设置防火带或使用防火构造。

为了防止火灾从外部进入建筑物内部,外墙应设置防火带或使用防火构造,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能力。

4. 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定。

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物间的传播,减少火灾扩大的可能性。

5.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

建筑物内部应划分为合理的防火分区,将火灾蔓延的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便于疏散和灭火。

6. 建筑物的防火门应符合要求。

建筑物内部的防火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一定的防火隔离性能,保证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7. 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要求。

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要求,能够在火灾中保持正常运转,不引起额外的火灾危险。

8. 建筑物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

建筑物应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以增强火灾扑救的能力,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9. 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应合理设置。

建筑物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顺利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10. 建筑物的外部消防通道应符合规定。

建筑物外部应设置适当的消防通道,以便消防车辆和救援人员进入建筑物进行救援。

综上所述,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新规范的逐条解读,涵盖了建筑物的结构、外墙、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火门、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能力,保障人员的安全。

这些规定的实施将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领域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这些规定,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析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进行解析,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防火分区划分、火灾报警系统、疏散通道设计等方面。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设计中,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的基础。

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防火等级。

例如,墙体材料应选择防火等级达到一定要求的材料,如砖墙、混凝土墙等。

地板材料应选择不易燃烧的材料,如石材、水泥地板等。

屋顶材料应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石板、金属板等。

二、防火分区划分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分区划分是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限制火势蔓延的范围,确保人员疏散和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火灾风险等级,可以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阻止火势的扩散。

同时,防火分区内的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也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三、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疏散和进行灭火工作。

火灾报警系统应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器、联动控制器等设备,并与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进行联动。

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疏散通道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疏散通道设计是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的重要环节。

疏散通道应设置合理,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通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通道的出口应明显标识。

同时,疏散通道的材料和装饰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以确保通道在火灾发生时不易燃烧。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对于保障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合理划分防火分区、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和疏散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建筑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达到标准。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要求解读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要求解读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要求解读建筑是人类的重要生活空间,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解读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规范要求,包括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定、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设置等内容,旨在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和使用者对防火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一、防火分区划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物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限制火灾蔓延的范围。

划定防火分区的原则包括:分区明确、相邻分区间的火灾扩散受控、相同分区内的火灾扩散得到控制等。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定时,需要考虑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以及人员疏散等因素。

常见的防火分区包括独立分区、半独立分区和公共分区。

独立分区一般用于重要场所,具备防火墙和防火门等设施,能有效隔离火灾。

半独立分区一般用于次重要场所,如建筑内的不同楼层,防火门和防火窗可以有效控制火灾扩散。

公共分区则用于居住区和非重要场所,通常需要满足疏散通道宽度、防火材料等要求。

二、消防设施防火规范要求建筑设计中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以提供灭火和疏散的条件。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消防设施的规定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建筑物内部应配备灭火器,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使用功能,灭火器的数量和种类也有要求。

灭火器应放置在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如厨房、电气设备房等。

其次,建筑物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这种系统可通过探测火灾烟雾或温度的变化,自动启动喷水装置进行扑灭。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和办公楼等场所。

另外,疏散楼梯和疏散楼梯间也是防火规范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物内的疏散楼梯应符合规定的宽度和坡度,同时需要设置防火门和防火门窗,以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三、疏散通道设置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设置疏散通道是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疏散通道的宽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容量,疏散通道的宽度有所不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

新规范与上述两规范旳旳相比,重要变化有如下几点:1.调整了两项原则间不协调旳规定,将住宅建筑旳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长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构造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旳规定,系统规范了木构造建筑旳防火规定;3.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旳防火规定;4.将消防设施旳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旳规定,分别由对应旳国标作出规定;5.合适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小.100.旳高层民用建筑旳防火技术规定;6.补充了运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旳防火规定;调整、补充了建材、家俱、灯饰商店和展览厅旳设计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旳防火规定,调整了液氧储罐等旳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旳有关规定。

1.有关《建规》与《高规》旳合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如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如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旳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旳不一致,有旳是合理旳, 由于《建规》强调 " 外救 " ,《高规》强调 " 自救 " 。

如:屋顶消防水箱旳容积、水箱旳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 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旳性质和原则确定水箱容积。

《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旳静水压力。

消防水泵接合器旳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旳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旳设置。

消防水泵旳设置, 《高规》强调设置; 《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

消防备用泵旳设置, 《高规》强调设置; 《建规》容许消防用水量少旳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旳条文两本规范应当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与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旳条文规定。

《建规》旳条文阐明说不计入, 《高规》在 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 " 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 " 这句话划掉了,但与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阐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讲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讲解
目的
通过制定和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保障人 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 稳定。
规范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早期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基 于实践经验和火灾事故教训,逐 渐形成了基本的防火设计原则和 方法。
标准化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各国开始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和 标准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适 应日益复杂的建筑结构和火灾形 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讲解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概述 •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 防火分区与安全出口 •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与防火措施 • 电气设备与消防设施要求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概述
规范定义与目的
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一系列针对建筑 设计的防火安全标准,旨在预防火灾 的发生,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 害。
国际合作阶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各国标 准化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 推广国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促 进全球范围内的建筑防火安全。
规范重要性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能够有效地 减少火灾对人员的危害,保障
人民的生命安全。
保护财产安全
通过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可以降低火灾对财产的损失, 减少经济损失。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疏散距离进行了明确的限制,以 确保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到安全区域。
04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与防火措施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
01
02
03
04
A级
不燃烧材料,如大理石、花岗 石、石膏板等。
B1级
难燃烧材料,如酚醛泡沫塑料 、聚酰亚胺等。

防火通用规范2022条文解释

防火通用规范2022条文解释

防火通用规范2022条文解释防火通用规范2022条文是关于建筑防火安全的法规,旨在确保建筑物在火灾事件中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抑制火势,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对部分条文进行解释:1.第一条:建筑物应按照国家有关防火规范设计、施工和使用。

这一条文强调了建筑防火安全的整体要求,建筑应符合国家的防火规范并通过审批程序,确保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符合防火要求。

2.第五条:建筑物的设置和分布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这一条文指出建筑物在设置和布置时需要考虑消防安全的要求,包括消防通道、防火门窗的设置,消防设施的布局等,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和防火设施的有效性。

3.第十条:建筑物内部装修装饰材料要符合防火标准。

这一条文要求建筑物内部装修装饰材料应符合防火标准,确保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达到要求,最大限度地阻止火势的传播,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4.第十五条:建筑物应设置消防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

这一条文强调了建筑物应设置消防设施的要求,并要求保持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灭火和疏散人员。

5.第二十条:建筑物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维护。

这一条文要求建筑物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维护,包括消防设施的检查、疏散通道的畅通性检查、灭火器的检验等,以确保防火设施的有效性。

6.第二十五条:建筑施工过程应按防火规范要求进行。

这一条文强调了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按照防火规范进行,包括防火隔离的设置、施工材料的选择、电气线路的布置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防火要求。

通过对防火通用规范2022条文的解释,可以看出其对建筑防火安全的要求比较全面和细致,旨在确保建筑物在火灾事件中能够及时发现、迅速处理,并尽量减少火势的蔓延和人员伤亡。

建筑物的建设、装修、使用和维护均受到严格的防火要求和规范,以保障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解读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解读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解读《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是中国防火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旨在降低建筑物因火灾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下面就《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具体内容做简单的解读:一、建筑物防火划分(1)根据建筑使用性质、特点和防火防爆要求,采取要求不同抗火设计尺度建筑物分为4类,分别为抗火等级A1、A2、B、C。

(2)A1级建筑物要求隔火1小时,墙壁及其它结构、金属成分要能承受火焰2小时;A2级建筑要求隔火0.5小时,墙壁及其它结构、金属成分要能承受火焰1小时;B级要求隔火0.5小时,墙壁及其它结构、金属成分要能承受火焰0.5小时;C级建筑物无要求。

二、阻火形式(1)阻火砌体:阻火砌体采用不燃材料制成,墙体厚度一般约大于120mm;(2)涂料阻火:采用涂料阻火技术,所使用的涂料具备良好的阻火性能;(3)玻璃阻火:采用耐火佩兰玻璃,该玻璃具有抗老化、耐候、耐酸碱、耐腐蚀等优点,能耐受高温;(4)水泥砂浆:采用低碱交联水泥砂浆,它与结构构件的粘结强度高,能起到隔火和耐热的效果;(5)幕墙保温:采用活性粒子阻火墙体和外墙防火、隔热保温技术,能使外墙及室内阻火、隔热保温,保持建筑物内温度;三、消防设施(1)消防灭火设施:安装水汽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确保火灾及时得到控制;(2)消防救援设施:安装消防楼梯、消防电梯、消防机械工具、消防警报装置等,确保火灾灾区安全疏散;(3)消防防护设施:安装防火墙壁、自动闭门装置、防火门等防护设施,以限制建筑物火源的蔓延;(4)消防探测设施:安装火焰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以及自动灭火系统,早发现火灾危险及时灭火,防止火灾发生和扩大。

以上就是《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解读,以便为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问题 单独建造的燃油、燃气锅炉房与民用 建筑(多层或高层)的防火间距按民用建 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布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 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 电磁炉等除外)。 3.4.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 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厂(库)房 丁类、戊类 耐火等级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防火间距(m)
一类 高层建筑 裙房 15 10 18 12 二类 高层建筑 裙房 13 10 15 10
一、二级 三、四级
2.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有关防火间距的要求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6.6.3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 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6.3的规定。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专业

建筑防火设计

建筑防火问题研讨

建筑防火设计
1《建规》与《高规》民用建筑适用范围
1.1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住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 筑); 2.0.14 商业服务网点 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 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 2 过300m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且 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高层民用设计建筑防火规范》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 的住宅);
8.5.3 当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容积超过1m3时,应将其设置在高度 不低于2.2m的独立瓶组间内。 独立瓶组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8.5.3的规定。
表8.5.3 独立瓶组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项目 气瓶总容积(m3 )
≤2 25 8 15
>2~≤4 30 10 20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民用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首层及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1.2
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 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 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 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 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 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表6.6.3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m) 调压装置 入口燃气 压力级制 重要公共 铁路 公共电力 建筑、一 城镇道路 变配电柜 类高层民 (中心线) 用建筑 12.0 10.0 2.0 4.0 12.0 10.0 2.0 4.0 8.0 8.0 1.0 4.0 8.0 8.0 1.0 4.0
2.2 燃油、燃气锅炉房及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2.2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终端 变电所、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t/h或单台热水锅 炉的额定热功率小于2.8MW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可按 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其他变电所、燃油或燃气锅炉 房及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 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3.4.1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和丁类厂房 的规定执行。
住宅设计层数折算
《住宅建筑规范》 9.1.6 住宅建筑的 防火与疏散要求应 根据建筑层数、建 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注:1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 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 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 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 2.0.2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 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 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 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 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非第4.3.1 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面应按建筑 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 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 入建筑高度内: 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 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
4 电缆井和管道井设置在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时, 其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9.4.2 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0m。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2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和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 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 元式住宅。
主要
道路(路边) 次要
10
5
注:1 气瓶总容积应按配置气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3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划分 3.1 防火分区划分基本原则
防火分区划分不结合功能布局,不考虑消防设施和管网线路的配置,盲 目按面积切块,不利于火灾时的疏散救援,也不便于日常的管理使用。
不结合功能布局划分 防火分区,盲目按面 积切块,人流集中的 分区③面积超标较多, 区内只有一个直通室 外安全出口。 防火分区①480㎡自 行车库(无喷洒) 防火分区②110㎡无 用途(局部有喷洒) 防火分区③1100㎡职 工餐厅、自行车库( 有喷洒) 防火分区④545㎡机 房 (局部有喷洒) 防火分区⑤505㎡变 配电(无喷洒) ◇ 安全出口 ○ 防火门 - 疏散门
2 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2.1 贴邻建设的规定
示例 与住宅建筑贴建的变 电所、锅炉房等 存在问题 贴邻建设两座建筑物,较 高建筑贴邻外墙高出较低 屋面15m范围内开设门窗 洞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2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 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 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 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1.3 建筑层数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 注: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 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 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 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 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 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 间,以及建筑物顶上突出的 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 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内。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 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 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 跃层,应计入层数。
4 防火分隔措施 4.1 防火卷帘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5.3 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 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 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 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 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 2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 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11 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门。疏散走道在防火分 区处应设置甲级常开防火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4.5 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 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摘自表3.4.1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 m) 名称 单层、多层 丙、丁类厂房 一、二级 三级
耐火等级
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 一、二级 10.0 12.0
三级 12.0 14.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7 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摘自表4.2.7
存在问题 采用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 卷帘门两侧未设置独立的闭式自动 喷水保护系统时,也未注明采用卷 帘为背火面温升耐火极限不小于3h 的特级防火卷帘;以防火卷帘阻断 人行疏散通道时,未在卷帘一侧设 置可手动开启,并具有自行关闭功 能的平开防火门。
4.2 防火门及变形缝附近 防火门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12 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 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 的开启方向不限;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2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 开门,并在关闭后因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设置形式 地上单独 建筑
调压柜
建筑物 外墙面
中压(A) 中压(B) 中压(A) 中压(B)
6.0 6.0 4.0 4.0
8.5.2 当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 容积小于1m3时,瓶组间可设置在与建筑物(住宅、重要公共建 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除外)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 应通风良好,并设有直通室外的门; 3 与其他房间相邻的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1.5A 高层建筑内的……歌舞 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 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 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