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复习和加深学生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以及金属的溶解性等。

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较好地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常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2.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的认识和实践;3.金属的溶解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是物质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

学生需要掌握金属的一些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导电性是金属的重要性质之一,金属能够自由地传导电流。

导热性指的是金属能够快速地传导热量。

可塑性和延展性是金属的另外两个重要性质,它们能够使金属可以被轻松地制成各种形状。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学生需要熟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其中,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例子,学生需要掌握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3. 金属的溶解性金属可以被不同的溶液溶解,学生需要了解金属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包括金属的类型、溶液的成分以及温度等因素。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掌握金属的溶解性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复习金属的常见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2. 引入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展示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非金属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3. 实验探究金属的溶解性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带领学生探究金属的溶解性。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反应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总结与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与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2)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3)学会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总结等方法,巩固金属的化学性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及现象;(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促进学生思考;3. 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铜、铝、镁等金属材料,氧气,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2.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3. 教学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格、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2)提问: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什么?2. 实验观察(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2)金属与酸的反应:铜片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氢气;(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铝和铜。

3. 现象总结(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与氧分子结合金属氧化物;(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金属盐和氢气;(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与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金属盐和另一个金属。

4. 金属活动性顺序(1)引导学生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钾> 钠> 钙> 镁> 铝> 锌> 铁> 镍> 锡> 铅> 氢> 铜> 银> 金;(2)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导学案

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导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一、【目标导学】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判断及金属与酸、盐反应的条件。

能力目标:练习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学习浓缩记忆方法,学习全面地分析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记忆、思考及知识归纳方法的指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习重难点:金属的活动性的判断及应用。

二、【自主学习】Array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Y能跟稀H2S04反应,而X,Z不能;将X浸入Z的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 析出。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 )。

A、X>Z>YB、Y>X>ZC、 Y>Z>XD、Z>Y>X4、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反应,若反应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 Cu+H2SO4Zn+FeSO4 Fe+ZnSO4Cu+AgCl(固) Cu+Hg(NO3)2三、【合作探究】情景导入:如何鉴别真假黄金?(假黄金是锌铜合金)问题一、判断金属活动性1、Mg在空气中能燃烧,Fe只能在氧气中能燃烧,Cu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加热时与氧气可以反应,金与氧气加热时却不能反应,它们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2、A、B、C、D、E四种金属粉末,已知D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其它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把A、B、C、E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C、E无明显现象,A、B均产生气泡,且B的反应速度明显比A快。

将C放入E的硝酸盐溶液中C 能把E置换出来。

它们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归纳】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有哪些?①根据元素的存在: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元素比单质形式存在的元素活动性______;②根据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的活动性___加热、高温、点燃条件下与氧气能与氧气反应的活动性____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的活动性。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导学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导学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金属是非常常见的物质,比如铁、铜、铝等,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你知道吗?金属之间其实也有着一定的活动性差别。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目标1. 了解金属的活动性观点。

2. 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 能够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预计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三、知识点讲解1.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指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倾向性。

活动性越大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更容易发生反应。

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钾、钠、钙、镁、铝、锌、铁、铜、银、铂、金。

在这个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活动性更强,排在后面的金属活动性较弱。

四、示例分析1. 钠和铜的反应: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我们可以知道钠的活动性比铜强,因此钠可以取代铜的位置,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2Na + CuSO4 → Cu + Na2SO4。

2. 铁和硫酸的反应: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的活动性比硫酸中的氢原子强,因此铁可以取代硫酸中的氢原子,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Fe + H2SO4 → FeSO4 + H2。

五、练习题1. 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预计以下反应是否会发生:铝 + 铁(II)氯化物。

2. 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预计以下反应是否会发生:镁 + 铜(II)硫酸。

六、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金属的活动性观点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帮助我们预计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进一步加深对金属化学的理解。

七、拓展1. 了解金属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2. 钻研金属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方法。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大家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加深对化学的认识。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 生 成 息,得出结论正确的 是(A、D ) (已知:的 A B C在生成物中均 质 量 为+2价)。
H2 \g
A B C
反应时间/t A 、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1)相同质量的Mg、Zn、Fe和相同质量 且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不时间的关系。(提示:假设金属质量均 为1克,H2SO4质量均为98克) ? ? ?
13.黄铜是铜、锌合金,它用亍制造机器、 电器零件等。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 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稀硫酸 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三. 走进中考 【06福州市】1.将燃着的镁条伸 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 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为2Mg+CO2===2MgO+C ,该反应属于( C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将铜丝插入硝 酸银溶液中 将铁丝插入硝 酸铜溶液中
铜丝表面出现 银白色固体 铁丝表面出现红 色固体
Cu>Ag Fe>Cu
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Cu>Ag 。
思考4.
活动性与曲线
反应快 慢程度
Mg > Zn > Fe
甲( Mg ) 乙( Fe ) ( 丙 Zn )
2Mg+O2=== 2MgO
点燃
点燃
4Al+3O2=== 2Al2O3
点燃

化学《金属的性质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金属的性质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四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能规范、熟练地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化学反应,并能用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并能够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①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及与酸反应的速率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滤渣的成分;3、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4、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特点及其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的反应及反应实质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难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三、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金属性质壱、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2、生活生产中我们对于不同的金属有哪些不同的用途?为什么?弐、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反应1、请回想:镁、铝、铁、铜分别跟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2、请写出:镁、铝、铁、铜分别跟氧气反应的方程式3、铝比铁活泼,但为何生活中很少见到铝生锈?(二)金属与酸的反应1、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意义(三点)3、以“锌和稀硫酸反应”为例解释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在反应后数目减少,数目增多,数目不变。

思考:金属与酸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如何改变?4、镁、铝、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5、实验室制取氢气金属为何用锌,而不用镁、铁?;酸为何不用稀盐酸?;等质量的镁、铝、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跟踪练习】1、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置换反应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1)铁和稀硫酸(2)铝和稀盐酸(3)铜和稀硫酸(4) 镁和浓硫酸2、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

金属化学性质复习学案

金属化学性质复习学案

金属化学性质复习学案(一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部分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流程:模块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某些不法商贩利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来诈骗,你能利用所学知识来鉴定黄金的真伪吗?(小组讨论得出鉴定黄金真伪的方法。

1.在空气中加热2.将“黄金”放入稀盐酸中3. 将“黄金”放入硫酸铜、硫酸亚铁、硝酸银中)模块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学生讨论得出方案1.利用金属和酸反应。

2.利用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得出中间金属两边盐或两边金属中间盐,即硫酸锌、铁、硫酸铜或锌、硫酸亚铁、铜)模块三: 金属和酸反应的规律等质量镁、铝、铁、锌四种金属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和盐酸反应快慢的顺序?(学生计算并在老师指导下总结出做这类试题的规律.生成氢气的质量和金属的化合价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有关,比值越大生成氢气越多.反应速率与金属活动性有关,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快)自我总结:对照目标这节课的内容你学会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一、现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因与Z的化合物反应而不能盛放Z的化合物溶液;X跟Y的化合物溶液不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二、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铁粉 B、滤渣中一定有铜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三.用实验证明Zn、Cu、Mg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这三种金属,还可选用的试剂是() A、MgCl2溶液 B、ZnSO4溶液C、稀硫酸D、MgCl2溶液和CuSO4溶液四.计算某些不法商贩利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来诈骗,现有假黄金5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1克的氢气,求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2.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通过举例和讲解,向学生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际意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时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5.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本节课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本节课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并正确解读实验结果。
3.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推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能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不同金属的活泼程度,判断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钥匙、硬币、锅具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的共性和特性。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金属的化学性质吗?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金属化学性质知识。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欲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协助学生完成作业,特别是实验环节,确保安全、顺利进行。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答方法,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3.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金属防腐蚀、金属提炼等,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4.针对本节课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深入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一份PPT或手抄报,下节课向同学们分享研究成果。
5.与家长一起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厨房中的金属器皿、家用电器的金属部件等,并记录下讨论过程和心得体会,以促进家校共育。
(3)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其他金属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有何差异?”
(4)学生讨论并发表观点,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描述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置换其他金属能力的大小。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金属活动性复习课学案

金属活动性复习课学案

《金属活动顺序》学案1.金属活动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用途:问题1、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与相同浓度、体积酸反应剧烈程度决定于什么?问题2、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H2哪个量最多?反应速率哪个更快?你能用图象表示该反应的情况吗?(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的是氢气的质量)问题4、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与足量Mg、Al、Zn、Fe反应产生H2哪个量最多?问题5、如图弹簧称下悬挂着一铁块,反应一段时间后,弹簧称上的读数。

A、变大 B 、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问题6、把铁片伸入下列4种溶液中,金属质量增加的是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H2SO4(稀) B CuSO4 C ZnSO4 D MgCl2练习: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组内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变化反应的是()A、Cu和稀盐酸B、Cu和ZnSO4溶液C、Ag和稀硫酸D、Zn和AgNO3溶液2.有X、Y、Z三种金属,若将Z放入X的盐酸溶液中,Z表面有X析出;将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而Z不容。

问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关系()A、Y>X>ZB、X>Z>YC、X>Y>ZD、Y>Z>X3.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分别和下列物质恰好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CaO B 、Ca C、CaCO3 D、Ca(OH)24.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少量金属a,并得到滤液b。

下列关于a或b的组成说法错误..的是A.若向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a中一定含有AgB.若向a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b中可能含有Cu2+C.若向b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b中可能含有Fe2+D.若向b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则a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5.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复习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复习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复习目标〗: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简单置换反应能否进行。

2、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3、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

〖知识回顾〗:1、完成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用化学式表示)。

金属活动性由到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例如:常温下(写出化学方程式)铝与氧气反应:。

但金不能,因此有“真金不怕火炼”之说。

(2)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Fe和HCl:(写出化学方程式)。

条件是金属要在。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Fe和CuSO4 :。

该反应的条件:①反应中的活动性强于盐中(K、Ca、Na除外);②反应物中的必须可溶。

上述反应(2)(3)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典型考题〗: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Fe-56 Cu-64 Zn-65 Ag-1081、可由金属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取的化合物是:()A、CuSO4B、Ag2SO4C、Fe2(SO4)3D、MgSO42、把锌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锌片溶解且溶液质量减轻,又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A.H2SO4 B.CuSO4 C.ZnSO4 D.AgNO3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5、X、Y、Z三种金属,X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X表面覆盖有Y;将X和Z分别投入到盐酸中,X溶解并有氢气放出,Z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__。

6、(2012年乌市中考)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7、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三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一定8、(2013•乌鲁木齐)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的三种可能的假设:a.Al>Cr>Cu b.Cr>Al>Cu c.【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填假设中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论应用】(4)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________。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学历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学历案

9年级化学第学历案1.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铜C.铁D.锌2.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丝需要用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C.Y Z X D.Z Y X4.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专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5.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图中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C.b点时混合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7.将a g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课堂所学,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金属活泼性顺序的应用题,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观察生活中的金属现象: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与金属相关的现象,如金属制品的腐蚀、金属的冶炼等,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化学原理。
3.小组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探讨为什么不锈钢不易生锈,要求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形成研究报告。
2.学生分享自己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3.提问:“我们已经学过金属的活泼性顺序,那么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呢?”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金属活泼性顺序表,解释金属活泼性顺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金属化学性质与活泼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复习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并解释相关现象。
3.实践操作
(1)组织学生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验证金ຫໍສະໝຸດ 的活泼性顺序。4.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金属的应用和金属化学性质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金属相关的现象,如金属腐蚀、金属冶炼等。
3.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案
复习、巩固、提升。
[直击中考]
例题:某金属加工厂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向含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铁有剩余,则所得液体中所含溶质是Fe(NO3)2。
(2)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相互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教学难点
1.金属和盐混合的滤渣、滤液成分推断;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设计。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多媒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归纳整理]
金属与氧气反应知识。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不与O2反应;
反应现象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
反应条件越容易,金属活动性越强。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思考、回答,全班交流
复习、巩固、提升。
【过渡】
有些实验现象和条件可以用图片表达。
学生聆听
过渡
[图片展示]
金属与酸反应卡通图片。
观看、思考、回答。
盐的反应规律:_远距离先发生_。
填写学案,全班交流。
提升解题能力
[实验探究]
例题:
现有下列试剂:Cu、Al、Al2(SO4)3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请你选择三种试剂(注:要求只用三种试剂),设计实验方案,比较Cu、Al、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析:
方案:Al2(SO4)3溶液、Cu、AgNO3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复习学案【复习要求】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了解(镁、铝、锌、铁)等典型金属和氧气、盐酸、稀硫酸、某些盐溶液反应3、通过金属与酸、盐的反应的特点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学会设计实验探究两种金属或多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学习过程】一、合作互助来整理1、学以致用1、学以致用3.15期间某地工商人员查获了一批假黄金。

假黄金是黄铜,黄铜(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极为相似,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

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工商人员鉴别真假黄金吗?2、整理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____ Sn Pb (H) ____ __ Pt Au。

<置换反应> 由与反应,生成与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也是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想一想:铝的活动性比铁活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却比铝制品容易被腐蚀,为什么?二、典型题中学方法<应用> 1、判断金属能否与酸溶液反应练习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CuCl2B.ZnCl2 C.MgCl2 D.FeCl22、判断金属能否与某些溶液反应练习2、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1)铜与硫酸锌溶液(2)铝与硝酸银溶液(3)银与氯化铜溶液(4)镁与硫酸亚铁溶液3、确定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练习3、有X Y 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4、确定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的反应情况练习4、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则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练习5、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Zn B.Cu、Zn、Fe C.Ag、Zn、Fe D..Ag、Cu、Fe5、不同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情况练习6、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一)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丁>丙>甲>乙B. 乙>甲>丙>丁C. 丙>丁>甲>乙D. 丁>丙>乙>甲3.(2013.鞍山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B.X Z YC.Y Z XD.Z Y X总结方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金属化学性质判断依据结论金属+氧气。

金属+酸金属(X)+金属(Y)盐溶液【练习应用】1.(2013.黄石市)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2.(2013.日照市)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

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二)、设计实验证明活动性强弱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药品比较铁、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们小组合作讨论尽可能多地设计实验方案?(说出必须的药品及简单的实验方案)归纳总结: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常用方法方法一、方法二、【练习应用】1、(2011·德州)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2.(2012.临沂)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2○4B、○1○2○3C、○1○2○3○4D、○2○33、(2011年浙江绍兴)下列实验方案能证明铁、铜、银三种多情活动性顺序的是A.将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B.将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C.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D.先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再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4.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为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填化学式,下同):甲组同学选用了三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通过讨论选用了与甲组同学完全不同的三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结果两组同学都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5.(2013.吉林省)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查阅资料】(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实验探究】(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说明此样品为.(选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钯的活动性比铂.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6、(2011年山东聊城)某同学家新换了淋浴喷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喷头是铜制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①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③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回答问题】(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甲同学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你认为 (填“可行”或“不可行”).(4)乙同学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是 .【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三)控制变量法1、(2011年山东烟台)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设计现象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Cu>Al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得更剧烈Mg>Al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Zn>Fe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Fe>Cu2.(2013.安徽省)“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硫酸的浓度(均取20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①20% 锌粒31.7②20% 锌片50.9③20% 锌粒61.7④30% 锌片79.9(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丽水)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颗粒状石灰石比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