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的些许思考

合集下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价值理念,也是近年我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

1990年12月费孝通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

16字箴言意味着人们不仅要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性地欣赏他人创造的美,并将自身之美和他人之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大同之美。

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主张通过协调和整合不同国家的优势与长处,达到天下的和谐与统一。

当今时代,人类生活在由不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所组成的世界里,各个国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精辟思想和先进理念,对于理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首先崇尚的是“和谐精神”。

儒学经典著作《论语》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谐”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境界,在这里和谐是一种相互谦让与互相尊重的君子行为。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提倡“兼收并蓄”、主张“求同存异”,这意味着一个民族要有宽广襟怀,一个国家要有宽宏雅量。

正如《论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有利于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和实现利益最大化。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寓意极为深远和超前,有着较为强烈的当下价值。

“各美其美”指的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都有一套自认为是美的价值标准,这些价值标准也许在别的国家和民族眼中不一定是美的,甚至认为是丑的,但是一些国家和民族从最初接触交流开始,始终坚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价值标准,即“各美其美”,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而当国家间民族间平等地、频繁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之后,人们才发现别的国家和民族认为美的价值标准自己也觉得美,即“美人之美”,而这就进入了相互认可互相接受的高级境界,这种境界的形成与升华为“美美与共”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

B R I D G E O FC E N T U R Y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张璐(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北京100081)摘要: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费孝通先生通过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入思考而提出了“文化自觉”思想。

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来诠释“文化自觉”的历程,并提醒我们不仅需要在文化上保持自主性,也需要在学术上保持一种自觉性。

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和交流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与学术成果,在追求“文化自觉”的同时培育“学术自觉”意识,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挖掘学术思考的新视角。

关键词:文化自觉;学术自觉收稿日期:2014-03-26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课题“‘燕京学派’的学术贡献及其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项目号:YETP09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璐(1991-),女,黑龙江东宁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013级硕士研究生。

一、“文化自觉”的思想背景“文化自觉”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闭幕发言中提出的,其思想来源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流一直与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密切相关,费孝通先生视通中西,见微知著,较早地提出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间对话的问题,这为“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积蓄了力量。

“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既源于费孝通个人的文化与学术思考,也植根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一)“文化自觉”的微观思考二十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重新开始了对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力求以“从实求知”的态度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试图推陈出新。

“文化自觉”思想是费孝通先生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研究中萌发的,这也体现了他坚持深入实际、从事田野调查的“从实求知”的学术作风。

费孝通先生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考察内蒙古鄂伦春聚居地区时,发现近年来由于森林的日益减少,致使这个长期生存在森林中以狩猎和饲鹿为生的民族难以存续;90年代末他考察的黑龙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也存在同样严峻的现状。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作品,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费孝通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把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用平实又生动的方式给你一一道来。

读他的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架子,反倒是像在听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讲述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就拿他对于乡村社会的剖析来说吧。

以前呐,我对乡村的理解,那可真是简单又片面。

觉得不就是些农田、农舍,还有一群朴实的农民嘛。

可费孝通先生的书里,乡村那可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规则和文化的小世界。

他提到的差序格局,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里,那一圈一圈的波纹。

以自己为中心,亲近的人在里圈,关系稍远的在外圈。

这跟咱平常生活里的相处模式简直太像啦!比如说,家里有点啥好事儿,肯定先想着自家人,然后再是亲戚朋友。

这种亲疏有别的观念,在乡村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还有他讲的乡村的礼俗,那细节可真是丰富得让人咂舌。

就拿婚丧嫁娶来说,在乡村里那可都是大事儿。

结婚的时候,提前好久就得开始准备。

新娘子的嫁衣得找村里手艺最好的裁缝做,那针脚、那款式,都有讲究。

办酒席的时候,村里的大厨们纷纷亮出自己的拿手好菜,从采购食材到烹饪上桌,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大家的热情和期待。

请来的乐队也是充满了乡土气息,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再说丧事,那更是庄重肃穆。

家里的长辈去世了,晚辈们得披麻戴孝,守灵哭丧。

葬礼的仪式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什么时候该磕头,什么时候该上香,一点都不能马虎。

请来的道士念经超度,那经文虽然听不懂,但在那个氛围里,就是让人感到一种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参加过的一次葬礼。

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懂这些事儿,只觉得大人们都很严肃。

我跟着大人一起跪在灵堂前,看着周围的人来来往往,有的在哭,有的在帮忙做事。

到了出殡的那天,长长的队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哭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

我偷偷看了一眼棺材,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害怕和悲伤。

费孝通语录

费孝通语录

费孝通语录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以下是他的一些语录:1. "学问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要有耐心和毅力,要有决心和勇气。

" - 《学问与学术研究》2.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要看他有多聪明,更要看他有多努力。

" - 《学问与学术研究》3. "学问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探索,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不断的思考。

" - 《学问与学术研究》4.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5.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 -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6. "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 -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7. "社会科学研究要注重实证和理论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 -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8.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

"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9. "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客观、科学、严谨的态度,不能受到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

" -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10. "经济学研究要关注人的行为和选择,以及其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 - 《经济学原理》11. "经济学研究要注重实证和理论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推演的层面。

" - 《经济学原理》12. "经济学研究需要考虑经济活动的整体和局部,以及宏观和微观的相互关系。

" - 《经济学原理》13.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 - 《教育改革与发展》14.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完费孝通先生的

读完费孝通先生的

读完费孝通先生的第一篇:读完费孝通先生的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所谓的落叶归根。

确实,根的观念是植入人心的,并且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一个人在外漂泊数十年,可到老来终究还是想回到自己的故土。

归根结底,这与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是不无关系的。

在农业社会里,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了土地,生活就有希望,家业才会兴隆。

在很多农村地区,土地神是地位很高、受人膜拜的神。

当然,我们还知道土地在空间上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也使得农业社会的中国出现常常生于斯,死于斯,在同一块土地上世代定居的情形。

正是由于土地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所扮演的神圣地位及其地理属性的特殊性,逐渐产生了人们这种故土难离的情怀。

通过这本书,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乡土社会——这个中国最基层的社会结构,实行的是合乎传统规范的礼治社会,这有别于当今大城市的法理社会。

在相对封闭的村落中,人们行为处事都遵循礼,礼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约束,是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它是不同于法律和道德的。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行为的规矩”就是传统。

传统的规范使得人们自觉地产生正确的行为。

因为礼是传统,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所以,在当代中国,强调传统的重要性,正是为了人们能自发地遵守道德规范。

众所周知,中国的人际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我记得有人曾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这种差序格局:中国人际的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这种人际关系好似一张蜘蛛网,呈现自我主义的放射状,跟自己越接近的人关系就越好,这与外国的个人主义观念是不一样的。

长此以往,中国人心中就会不自觉形成一种自私的心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这种心理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也助长了世态炎凉的不良风气,可以说乡土中血缘氏族与地缘村落的形成以及自我主义观念的盛行(自我主义也是在乡土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中国江湖气息浓厚的交际圈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心得体会:费孝通的从实求和 志在富民

心得体会:费孝通的从实求和 志在富民

费孝通:从实求和志在富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作为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他留下的700余万字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宝贵记忆。

本文作者将费孝通一生的学术经历概括为:“从实求知看世界,三级两跳论中国,差序格局说乡土,多元一体求认同,志在富民是心愿,城乡边区重行行,文化自觉强九州,和而不同安天下。

”费孝通的学术研究,始终贯穿着他所倡导的“从实求知”精神和“志在富民”的抱负,很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际、学术和应用、高深和普及的关系。

他的学问对国家有贡献、对人民有关怀,对社会有用处、对学术有意义,为后辈树立了为学为人的标杆。

费孝通:从实求和志在富民费孝通(1910—2005),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学研究院。

1936年至1938年留学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接受马凌诺斯基教授的指导,专攻社会人类学。

回国后,他一直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费孝通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写的《江村经济》(即《中国农民的生活》)、《乡土中国》,是第一次将社会人类学的方法用于研究现代农村的著作,深受社会学界、人类学界的好评。

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87年到1990年,我有幸跟随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边区开发。

在从事民族研究的近三十年历程中,我对恩师的民族研究思想亦步亦趋,也总陷于一城一地的局部领悟状态。

蓦然回首,我才发现,费孝通先生从来不是孤立地研究民族问题,他从“民族”这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入手,或者说以此为线索,不断推进对人类文化的认识,其终极目的是研究如何让社会更美好。

费孝通思想的关键词

费孝通思想的关键词

费孝通思想的关键词作者:赵旭东来源:《读书》2018年第07期如果讨论费孝通晚年的思想,也就是伴随着一九七八年之后中国改革开放而有的费孝通“第二次学术生命”的不断展开而出现、形成和发表出来的概念、论述以及理论,行、访、实、知、觉这五个关键词是无法真正避开的,由此而对其思想的思考才是真正富有价值的。

其中,行和访贯彻于费孝通学术生命的始终,也是能够出现后来的实、知、觉状態的两个重要前提,而最终体现费孝通思想特征的实、知、觉三者,则是其思想智慧不断向上攀升的学术境界的真实体现。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行才是根本,没有四处行走,便没有真正的田野考察。

在费孝通的晚年,先后有两本书可以说是他行走的记录,这两本书分别记录了其在一九七八年以后的许许多多行走留下的足迹,这两本书便是《行行重行行》(一九九二)以及《行行重行行》(续集)(一九九七)。

由此可以看出,行作为一种主基调如何影响着费孝通晚年的生活,如果算上他早年在大瑶山、江村、欧美以及云贵川诸地的行走,“行”这个字可以说是贯穿费孝通一生的学术生命历程之中的。

很显然,这种行走绝对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空洞行走,不是游山玩水般的旅游式行走,而是有着特的学术研究目的的行走。

行中有访,访中有行,行访之间相互渗透,并且由行与访这样的认识途径去直接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发生或社会事实。

人类学家的“访”有多种形式,可以访人,也可以访物;可以访新,也可以访旧;可以访南北,也可以访东西。

总之,访不仅是西方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中的参与其中的观察,更为重要的还是尝试着在自我和他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的关联,这是中国语境之下独有的理解。

“访”这个字的偏旁“言”实际是指一种面对面的交谈,而“访”字的另一半“方”则意味着诸多的城邦国家,故《说文》解释“访”字为“泛谋也”,便是此种与他者之方国建立起一种面对面的联系之意。

“访”这个字因此在汉语语境之中便不再仅仅是英文 participate observation(参与观察)意义上的那种主客之间、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可能隐含有的对立,而是一种相互性的往来,是面对面的联络。

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读后感

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读后感

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读后感在看这部分内容之前,我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就像一团乱麻,没有什么清晰的头绪。

但是费老的“差序格局”一下子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这团迷雾。

他说中国的人际关系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水里,激起的一圈圈波纹一样。

中心是自己,然后按照亲疏关系一圈圈地往外扩散。

这比喻真是绝了!我立马就联想到自己家的情况。

就拿过年来说吧,一到过年,家里的亲戚往来就特别频繁。

最核心的那一圈肯定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这时候,不管是好吃的、好玩的,还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是先想着他们。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糖果,我妈总是先把最大的那几颗留给我和我哥,这就是那种以自己为中心,最亲近的人优先的体现。

再往外一圈呢,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虽然也很亲,但感觉和父母兄弟姐妹还是有点差别的。

再远一点的亲戚,像表叔、堂姨之类的,就更疏远一些,这种亲疏关系就像那一圈圈的波纹,越往外越淡。

而且我发现这种差序格局在人情世故方面也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果是自己兄弟姐妹找自己帮忙,那肯定是两肋插刀,全力以赴。

但要是稍微远一点的亲戚,可能就会犹豫一下,考虑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代价了。

这在农村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比如说村里有人家盖房子,关系近的亲戚可能就会主动去帮忙,不要工钱,还自带工具。

而关系远一点的,可能就是去随个份子钱,意思一下就行了。

从社会层面看呢,这种差序格局也有它的利弊。

好处是它很有人情味,整个社会关系网络像是一张有弹性的大网,大家都在这个网络里相互依存。

在乡村里,这种关系让大家在困难的时候能够互相扶持。

比如哪家突然遇到个天灾人祸的,亲戚邻居都会来帮忙,送点粮食啊,捐点钱啊之类的。

但坏处也不少,这种格局很容易形成小团体,滋生裙带关系。

在一些乡村选举或者资源分配的时候,就可能不是按照能力或者公平的原则,而是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出现。

再和西方的人际关系一对比,就更有趣了。

费老说西方的人际关系更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个体之间界限分明。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22篇)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22篇)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22篇)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篇1“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开门见山的写到。

那么他们到底愚在哪里呢?首先,愚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笨,蠢;另一种则是大智若愚的愚。

相信很多人对于乡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识字,粗鲁野蛮。

但是现在一定没有人会不愿意识字了,因此他们只是缺少环境让他们学习罢了。

在我的老家——一个普通的小农村,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都有许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点高中或是一流大学。

每次回到乡下,听家里的人说起,我总是羡慕不已。

可见,乡下人并不愚,只要拥有学习的机会,他们一定不比别人差。

尽管如此,还有一小部分乡下人是不识字的,但是费孝通先生却这么说“乡下多文盲是不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因为他认为,从空间阻隔角度,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面对面社群”决定了人与人的交流只需要语言,甚至是特殊语言,无需文字。

的确,每到周末,回到老家,村里的人们总是很亲切,我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发出脚步声,他们就会探出头来打招呼。

母亲每次都会与左邻右舍通过方言来交流。

他们所说的方言,是否就属于费孝通先生说的“特殊语言”呢?小时候,听到方言,我常问母亲,这个字怎么写呢?她总是笑笑,然后我又问,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母亲狠狠地拍了下我的头就走掉了。

现在,我慢慢的了解,每次当他们讲方言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围绕着他们,尽管我还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会这样进行交流,但是我却能体会到其中的感情。

乡下人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文字所不能够表达的情,这种表达是文字替代不了的。

我认为如果一定要说乡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

在老家我总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们家种的,那他又是哪里来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邻居的菜时,我才知道菜的由来。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给我们家菜呢?一天中午吃完饭,外婆坐下来慢悠悠的说,“我帮他们家捡了几颗青菜去,没到他们今天拿了这么多菜过来,真的是。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著作,真的是让我感慨颇多。

费孝通先生通过深入的实地研究和敏锐的观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社会画卷。

在他的文字中,我仿佛能看到那些乡村的炊烟袅袅,听到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感受到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就拿他所描述的乡村社会结构来说吧。

以前我一直觉得乡村生活简单、纯朴,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什么特别复杂的。

但费孝通先生让我看到了乡村里那看似简单却又极其微妙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

比如,在农忙时节,谁家要是人手不够,邻里之间不用招呼就会主动过来帮忙。

这帮忙可不是简单的搭把手,这里面有讲究。

帮忙的人不会敷衍了事,而是尽心尽力,因为他们知道今天自己帮了别人,明天自己有难处的时候,别人也会同样伸出援手。

这就是乡村里一种不成文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互助规则。

还有乡村里的家族观念,那也是根深蒂固的。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长辈有着绝对的权威,晚辈们都得恭恭敬敬。

过年过节的时候,祭祀祖先那可是大事,全家老小都得参与,那庄重的氛围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家族里要是出了什么纠纷,往往不是靠法律来解决,而是由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来评判调解。

这种方式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却能有效地维持着家族的和睦与稳定。

再说乡村的婚姻制度,也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在那里还是起着很大的作用。

年轻人自己的意愿往往要让位于家族的利益和传统的观念。

有时候,两个年轻人在结婚之前甚至都没怎么见过面,就被硬生生地凑到了一起。

可神奇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能在婚后慢慢培养出感情,相濡以沫地过一辈子。

这让我不禁思考,爱情和婚姻到底是靠激情和浪漫维系,还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相互包容、相互扶持才更长久?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村经济也让我大开眼界。

农民们辛辛苦苦在土地上劳作,一年到头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

可有时候天灾人祸,一场洪水或者一场旱灾,就能让所有的希望化为泡影。

即便风调雨顺,农产品的价格也往往被压得很低,农民们的收入微薄。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著作,心里像是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费孝通先生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亲切的长辈,拉着你的手,和你坐在村头的老树下,慢慢地讲述着那些关于乡土、关于人情的故事。

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那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也不是一味的贫困落后,而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关系和深厚情感的世界。

就比如说他提到的“差序格局”,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这么形象地被比喻成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以“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洞察,真的是太妙了!这让我想起了我老家的村子。

我们村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

大家彼此都认识,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那叫一个亲近。

村里有个张大爷,那可是个热心肠。

谁家有点啥事儿,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帮忙。

有一回,村里的李婶儿家里盖房子,人手不够。

张大爷知道了,二话不说,天天起早贪黑地去帮忙搬砖、和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可他脸上还总是挂着笑,嘴里说着:“邻里邻居的,这点忙算啥!”还有王奶奶,她自己一个人住,儿女都在城里打工。

每到逢年过节,村里的人都会给她送点吃的用的。

我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妈包了饺子,让我给王奶奶送过去。

我到了王奶奶家,她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眼睛里都闪着泪花。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邻里之间的温暖和牵挂。

这可不就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差序格局”嘛!大家以自己为中心,一圈一圈地把关系往外推,越靠近中心的,关系越紧密,感情也越深。

但这又不是那种完全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在这个圈子里,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编织着乡村生活的温暖画卷。

再说说村子里的红白喜事。

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哪家有喜事,全村人都跟着高兴,大家一起帮忙筹备,布置场地,准备酒席。

要是哪家有了丧事,那更是全村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一起帮忙料理后事,送逝者最后一程。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费孝通,中国近代杰出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受广大读者的尊重和崇敬。

他的著作《乡土中国》和《中国社会变迁研究》被誉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我,在阅读这位思想巨擘的著作之后,也对他的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感悟与思考。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深受西方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影响,但他又通过深入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现象,提出了“乡土社会论”、“中西文化论”、“民族问题论”等重要思想,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用独特的视角和严密的论证方法,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思想形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丰富的学术内涵和思想体系。

在费孝通的思想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乡土社会论”和“中西文化论”这两个重要思想。

他认为,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就必须深入到乡村,寻找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而在“中西文化论”中,他提出了独特的文化比较方法和分析框架,指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在其中加入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解读,从而推动了文化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此外,费孝通在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元性,并提出了“民族问题论”,意在探究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

他认为,只有在尊重各民族的特殊历史和文化背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阅读费孝通的著作之后,我对于他所代表的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深感敬佩和感悟。

他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真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究中国社会和人的本质,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读“方李莉《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之路》”有感

读“方李莉《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之路》”有感

读“方李莉《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之路》”有感作者:崔杉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及“十六字箴言”,以作者方李莉观点为视角进行了论文的论点和论述方式、论证方法以及表达思想的讨论,并结合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求,最后总结得出文化自觉的现实意义,对不同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应持的态度,对个人、对国家的积极影响,以达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继承发扬;共赢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文化讨论需要我们诉诸价值关切,因为文化反思的目的是文化自觉。

中国的文化自觉之路应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关切,在全球化视野下对人类文化危机的反思和觉醒,并通过积极参与文化变革,开拓文化发展新方向、新道路,以期实现中华文化的自我升华。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一种时代的要求,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空想。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

[2]近日阅读方李莉《“文化自觉”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之路》一文,方李莉认同费孝通之观点思想,呼吁用“文化自觉”的态度抓住发展机遇,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不仅要对自己的文化尊重、自信同时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求同存异;对待传统文化和其他文明采取文化反思、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方式,为未来的新的社会形态重建新的人类文化与新的世界秩序,希望其能为人类带来新的和平与新的发展之路。

笔者也深入领会体会到文化导向和建设问题是国家强力、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所在,我认为,这便是全文的三个分支论点。

“我国能否文化上自主转型,是否能做到民族文化复兴并重新崛起,是否能率先领导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潮流,脚踏实地研究中国文化并看清中华文明未来发展之路”作者特别强调。

关于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的些许思考

关于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的些许思考

关于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的些许思考关于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的些许思考----记一次同材异构课堂的评课后感费孝通老先生在晚年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美之。

”一说法。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美,我们应该让其百花齐放,让美丽与美丽和平共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狭隘和统一标准的单调美。

我想这番话同样可以放到我们的教育领域上来。

此话怎说?首先我们得明确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独到的美,这种美是很精彩的,却也很脆弱,稍纵即逝。

尤其是教育不当,孩子的个性美就有可能被抹杀了。

其次,老师也有属于自己的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或者说味道,绝对不可以只用一种标准来评判好坏。

再者,课堂自身也有属于它们自身的美,我们没有必要去寻找固定程序。

甚而每个学校都会散发出自己的美来,每个学校都会有属于每个学校自身的特色。

这就是“各美其美”。

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怎么做到“各美其美”呢?我们以今天的一堂五年级的同材异构公开课为例。

(注:五年级的刘琴老师和李梦老师分别二三节课上,课后孙建锋专家做了细致点评。

)这篇课文是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小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的是季老在德国留学时所看到的风景:德国人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窗外,如此一来整条街都是花的海洋,可谓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季老被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深深打动,几十年忘不了。

上课之前,老师必须得先自己把文本吃透,也就是找到这篇课文的核心处。

当然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读者把握到的核心都是不同的。

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老师,课堂的风向标,得把课堂的“靶子”立起来,也就是传道者得把这篇课文的“道”清晰坚定地展现出来,并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接收到。

对于这篇课文的“道”,两位老师的理解可谓大同小异,都抓住了季老在文中提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品质,并且都反复渲染了文中描绘的德国小街的那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感。

对费孝通十六字箴言的理解

对费孝通十六字箴言的理解

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歲言”意思是: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人们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解答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需要各美其美。

②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需要美人之美。

③十六字箴言符合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十六字箴言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⑤十六字箴言遵循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的表现,能使不同文化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费老致力阐扬“和而不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他认为,我们应该加强“文化自觉”反思,也就是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

这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的关系。

因为无论世界上的哪种文明,皆由多个民族单位的不同文化融会而成,都是多元一体的。

费老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程中,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终于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文明拥有的与“异文化”交流互鉴的丰富经验,在今后越来越广泛且深入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能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明的关系做出贡献。

费老的“十六宇箴言”立论于“和而不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与中国哲学史开拓者冯友兰和张岱年两位先生不谋而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积累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今天我们特别需要深入发掘、全面总结、发扬光大。

面对信息爆炸、异域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理应以一种理智、稳健的,而非轻率、情绪化的交往心态,欣赏并鉴别不同的文化。

无论世界上的哪一种文化,皆非十全十美,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有所理解,另一方面更要有所选择,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乡土中国后记批注笔记

乡土中国后记批注笔记

乡土中国后记批注笔记一、关于费孝通先生的初心费孝通先生写这本书啊,那可是有大志向的。

就好像一个大厨,想把中国乡土社会这道大餐的烹饪秘诀告诉全世界呢。

他在后记里提到的研究初衷,那是源于对中国乡村深深的热爱与担忧。

我仿佛能看到他在乡村的小路上走来走去,皱着眉头思考着乡村的现状和未来。

他说要把乡村里那些习以为常却又蕴含深意的社会现象剖析出来,这得多不容易啊。

就好比从一团乱麻里找出线头,他要找出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那个线头。

咱们在生活里不也经常遇到这种事吗?想把一件复杂的事弄明白,就得像费先生这样下功夫。

二、田野调查的背后费先生做田野调查的时候,那可真是吃了不少苦。

你想啊,他要深入到各个乡村,和各种各样的村民打交道。

这就像探险家走进了一片未知的森林,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他得和那些村民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家族关系。

有时候可能村民还不理解他呢,觉得他这个外乡人问东问西的干啥。

但是费先生还是坚持下来了。

他在后记里说那些田野调查的经历就像一块块拼图,慢慢拼成了他对乡土中国的完整理解。

这就像我们拼一幅超级复杂的拼图,一块一块地,最后才能看到全貌。

我就在想,如果是我,能不能有这样的毅力呢?三、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在的后记里,费先生对传统文化也有很多思考。

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乡土中国的土地里。

费先生就像一个园艺师,仔细研究着这棵大树的根脉。

他发现那些传统的家族观念、礼教习俗,在乡土社会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说一个村子里的祭祖活动,那可不仅仅是个仪式,背后有着复杂的家族关系和等级观念。

这就好比一场大型的舞台剧,每个村民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这些角色都是传统文化规定好的。

我们现代人有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很古老很遥远,可是在乡村里,它们就像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自然。

我就感叹,传统文化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觑啊!四、社会变迁的触动费先生看到了社会变迁对乡土中国的冲击。

那感觉就像一阵狂风刮过平静的湖面,把原来的平静都打破了。

他在后记里提到,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开始进入乡村,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开始动摇。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2篇)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2篇)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韩寒的一句著名的语录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我看到这句话的不仅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另我们自己都感到费解。

确实,每个国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独有的文化体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中国的人情社会,即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世方式让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

而西方人的一视同仁也让中国人觉得有些缺乏人情味。

作为中国人,我对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感到熟悉,但有时也会心生疑惑,为何中国人会有这些特点?《乡土中国》描绘出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个方面的体系。

因为是初次阅读,我对于书中的内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观点也是让我觉得似懂非懂。

但本书描绘的体系解答了我对中国一些社会现象的困惑,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中过于西方的那些文化社会差异在我看来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国的人情社会有时也会令人感到苦恼。

走出社会靠人脉,办事注重人情关系,这些现象时常让我对将来走出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感到一丝压力,光靠个人的奋斗还不足以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时也会感叹中国人为什么无法像西方人那样公平地靠个人实力竞争。

《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文中,作者费孝通先生论述了中西社会格局的差异,并从这差异出发解释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观念。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与他人发生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如波纹般一圈一圈向外层推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圈子内,与中心的关系密切程度当然不同。

因而,中国人无法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处于不同圈子的人一视同仁。

而西方人的观念中,个人是依托自己属于的团体而与这个团体内的人发生相互联系的。

同时他们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而他们认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是理所当然的。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他人时更注重关系的亲疏程度,所以就会对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人给予更多关照。

人情社会有时令人伤脑筋,但不得不承认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合理的。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16 字言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16 字言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16 字言费孝通的16字言“知其不可而为之,行其不可而止之”是他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总结和思考。

这16个字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学研究的本质和方法,也反映了费孝通作为一位优秀的社会学家的研究态度和品质。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味着研究者应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明确其内在的限制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需要关注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规律和结构的存在。

在研究中,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完美和理想,而应该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入了解,有所取舍和抉择。

这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行其不可而止之”,强调了在社会研究中的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应该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只有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真实情况。

同时,社会学研究也应该追求实际的可行性和应用的效果,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探索,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费孝通的这句话还强调了研究者的责任和担当。

“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研究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和关注,不回避困难和挑战,勇于面对并解决问题。

“行其不可而止之”则表明研究者应该有决心和毅力,不畏艰辛和曲折,持之以恒地推进研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费孝通的16字言“知其不可而为之,行其不可而止之”是对社会学研究的精辟总结。

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学研究需要既有理论的思考,又有实证的分析;既要关注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又要明确社会的规律和结构;既要有理想和追求,又要有实践和应用。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学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1今天看完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记录一下读后感。

从王小波的杂文集知道了费孝通,依稀记得有篇论述农村同性恋研究的文章,引入费孝通关于农村社会的研究结论,作为佐证,不知道为何就一直记得这个作者和这本书。

正好在找书看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本书,一共也就一百来页,看起来毫无压力,于是带着好奇,开始了。

我看书的习惯就是必须从头看到尾,前文,目录,正文,后记,必须全部读过才算是安心,这样的好处是从前文,后记中可看到写书的一些背景,更有助于理解书本,坏处就是会效率低些,但是我觉得一本值得看的书,前文后记也是非常值得了解的。

看书最重要的是先看目录,对于作者如何论述有一个框架的了解,就像是勾勒出了树干和树枝的轮廓,看的过程中将一些点作为叶子,点缀在树上。

初看目录,可能因为对论述主题的生疏,无法全然明白和记住结构,没有关系,看的过程中,读完几章后再回头看就会觉得清晰,读完全书再看一遍,如果脉络已深深印入了你的脑海,说明书已经融入了你的记忆,倘若对于某个章节还能有更生动细节的'回忆,那就是你和这本书的缘分所在了。

分享了自己看书的一点心得,回到乡土中国这本书。

首先,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成因,演化等。

乡土社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农村社会。

这本书的妙处在于语言平实,逻辑清晰,章节之间环环相扣,从土地,到人和土地的固定连接,到人形成家庭,形成社会,让你读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乡土社会的特点,进而通过这个切入点,了解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和西方社会的区别。

做产品讲究don't make me think,这本书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

它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思考,寻味的,而它的论述过程很自然,让你省去了诸如考虑这句话啥意思,这篇和上篇啥关系的总结,验证的过程,会有非常顺畅的阅读体验,丝毫不费力的跟着作者去思考社会学,这样本来会特别让人难以理解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的些许思考
----记一次同材异构课堂的评课后感
费孝通老先生在晚年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美之。

”一说法。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美,我们应该让其百花齐放,让美丽与美丽和平共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狭隘和统一标准的单调美。

我想这番话同样可以放到我们的教育领域上来。

此话怎说?首先我们得明确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独到的美,这种美是很精彩的,却也很脆弱,稍纵即逝。

尤其是教育不当,孩子的个性美就有可能被抹杀了。

其次,老师也有属于自己的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或者说味道,绝对不可以只用一种标准来评判好坏。

再者,课堂自身也有属于它们自身的美,我们没有必要去寻找固定程序。

甚而每个学校都会散发出自己的美来,每个学校都会有属于每个学校自身的特色。

这就是“各美其美”。

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怎么做到“各美其美”呢?我们以今天的一堂五年级的同材异构公开课为例。

(注:五年级的刘琴老师和李梦老师分别二三节课上,课后孙建锋专家做了细致点评。

)这篇课文是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小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的是季老在德国留学时所看到的风景:德国人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窗外,如此一来整条街都是花的海洋,可谓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季老被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深深打动,几十年忘不了。

上课之前,老师必须得先自己把文本吃透,也就是找到这篇课文的核心处。

当然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读者把握到的核心都是不同的。

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老师,课堂的风向标,得把课堂的“靶子”立起来,也就是传道者得把这篇课文的“道”清晰坚定地展现出来,并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接收到。

对于这篇课文的“道”,两位老师的理解可谓大同小异,都抓住了季老在文中提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品质,并且都反复渲染了文中描绘的德国小街的那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感。

不同的是,刘老师的最后落脚点在于让学生去描写身边的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而李老师则从原文最后一句“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为收场点,让学生创作“季羡林的梦境”。

思维不同,落脚点必然不同,其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为刘老师更偏重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传递,所以她在课堂上的拓展阅读,选择了季老的另一篇表达莲子无处不发芽的顽强品质的小文《清塘荷韵》。

李老师则偏重于这篇文章的自传性和文学色彩,所以她在课堂导入时,稍稍介绍了作者季羡林的身世,尤其是“他在德国留学十年”这一事实,在后来的拓展阅读中,李老师便选择了一篇关于季老在德国留学思乡的小文章,并且在课堂上把课文的文段以诗歌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朗读。

由于对“道”的侧重点不同,贯穿课堂的“零部件”和关注的“大件”也不同,这无可非议,因为语文课堂里的文学欣赏性和教化功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刘老师侧重课堂上的教化功能,她让学生体会到了一种奉献的精神;而李老师更注重作品里洋溢出来的浓厚的文学性,所以她是让学生去感受文学美。

这两位老师的出发点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也正是老师的“各美其美”,我们要“美美与共”,能够同时欣赏两位老师的美。

老师自己也要明确这点,始终坚信:“这堂课,我就是风向标!”如此才能有充分的底气站在讲台上,把课堂风采演绎的淋漓尽致。

把他(她)悟到的“道”在课堂上清晰而坚定地传达出来,并让学生把这个“道”心甘情愿地放进心里,而不是老师急匆匆地没有自信地把一些环节变成走过场,为上课而上课,学生敷衍着为听课而听课。

再来谈谈学生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一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就习惯性地忽略这点,有时候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没有突出孩子们的个性,有时候甚至是抹杀了孩子们的个性,非常遗憾。

对于这堂课,孙建锋老师提出应该减少全班齐读的次数,因为齐读不容易让学生静下心来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其次,在一些问题设计上,老师要用问题引出问题,在课堂上着眼于学生这一主体,灵活变动。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解惑”得先让学生提出“惑”,也就是问题。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让人不断问问题的环境。

对此,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领导管理学教授JohnKotter从1972年开始追踪1973届的MBA班的学生,一追就追了20年,这期间他尽一切可能收集整理这批学生的资料,到了90年代,这批学生都非常成功。

但在这批成功的学生中,他发现有一小部分尤其卓越优异。

他试图寻找原因,最终他发现这一小部分特别卓越优秀者都具备两个品质:一个是自信,第二个就是一直在问问题,问他们的老板,雇员,孩子,朋友,同事,他们一直保持着一种好奇心,一直向上看,抱着开放的态度,想要更加了解世界,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拿到了MBA学位就够了,相反他们一直在问问题,活到老,学到老。

提供这段资料是想突出强调提问的重要性,而提问也是保持孩子个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不同的孩子必然存在不同的问题,从孩子们提的问题里,我们可以获得非常多的信息,比如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等等。

所以课堂上,作为老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敢提问,会提问,能提问,喜欢提问。

在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让学生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小王子》里的“驯养”(王以培翻译的版本)话题。

狐狸教会了小王子如何区别小王子星球上的玫瑰与地球上那五千朵玫瑰。

怎么区别呢——驯养,没有经过驯养的玫瑰再美,也是空的。

狐狸还告诉了小王子一个秘密: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本质是眼睛所看不见的。

“是你为玫瑰付出的心血,才使你的玫瑰变得那么重要......你时刻都要对你所驯养的负起责任,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狐狸对小王子说的这番话,非常睿智,也非常感人。

这世界内容很丰富,空间也很大,但是你只能了解你所驯养的东西。

我们作为教书育人者,不同于做流水线的或者朝九晚五的公司政务职员,可以说在所有的工作种类中,我们的工作性质是最接近“驯养”内涵的。

(当然我们要区分作品中的“驯养”和平时我们口语里说起的动物园里的“驯养”动物,它们不是一个概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会成长会变化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生命和灵魂,所以我们要付出心血,精心呵护,我们还要用心去观察孩子们,不要仅仅用眼睛。

如此我们才能够像小王子那般看出自己星球的玫瑰和玫瑰园里的玫瑰的不同之处。

当然,“驯养”需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心血。

老师也是人,也会倦怠,所以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却一直无法推广。

而更让老师沮丧的是,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老师的地位早已经不是“天地君亲师位”了,而且由于非常少的一部分老师的存在,导致很多网络上甚至叫嚣老师为“教兽”。

这是我们老师的愤怒,也是我们老师的悲哀。

可能我们教师不再被社会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但是我们可以像太阳普照万物那般去对待孩子们,给予他们需要的热度。

太阳自身永远都是光芒四射的,虽然朝升西落,却永远都有新的一天,不要做那一枝枝倒霉催的蜡烛,“给予了别人光芒,却燃烧了自己。


我想但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诚如萧红在《呼兰河传》里讲述的祖父的园子那般美好。

园子里什么都有,万物在阳光的普照下自由生长,互不干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这不就是老庄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吗?
而孩子们就像园子里的一切生命,但是我们老师和整个社会以及孩子的家长们总是
害怕他们不开花不结果,或者花儿开得不够艳,果子结的不够大。

于是我们联合家长以及整个社会一起想尽一切办法,填鸭式的也好,苦口婆心的也好,威逼利诱的也罢,就一个目的——让孩子们开花结果。

殊不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让多少孩子的个性被抹杀了,可能有的孩子他就是一个倭瓜,或者他不开花他这辈子也很幸福。

我们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更别提天人合一了。

最后还是回到费老先生的那十六字箴言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美之。

”我想如果学生老师都能做到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美,并且充分欣赏别的同学和老师的美,此种美与彼种美共存一太阳下,那天下就会“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最后用王国维的三境界来师生共勉之:“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想从内心到实际行动上都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美之”这样的高度也必然得经历这三境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