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课后部分答案·第八章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用书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用书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9页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3)特点①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含义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错误!(2)社会因素错误!导致住宅区的分化(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

特别提示(1)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1.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时间差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2.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楼房的建设成本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楼房就向高处发展,因而楼层越来越高.3.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现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0页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特点1.城市三大功能区特点的比较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分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其分布形态与特征可对比分析如下: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城市的外缘,与2。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地图学复习练习一:《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初中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检测题参考答案

初中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检测题参考答案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检测题参考答案1.B 解析:昆仑山是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秦岭是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

2.D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且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河,导致中下游含沙量大。

下游地区基本没有支流汇入,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下游流速慢。

3.D 解析: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证明了黄土来自西北方向。

4.B 解析: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历史上生态环境良好,由于人口增长、战争、轮荒、开矿等原因,导致了如今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继续增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还在延续,生态环境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地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5.A 解析:植树种草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生物措施,还需要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陡的地方种草、灌木和山杏,坡缓的地方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的小麦、谷子等作物的重要产区,过度放牧的地方应减少放牧的牲畜,改天然放牧为圈养,发展畜牧业和种植农作物。

6.B7.A 解析:6.图中的地表景观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是长期水土流失的结果。

7.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人们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区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延绵3 000多千米。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课后部分答案·第八章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课后部分答案·第八章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第八章课后部分答案4、政区地图的特点:用途广、政治性强、现势性要求高。

与普通地图相比,在对各要素的表示方面有什么特点?一、境界线是政区图上最重要的要素,应根据比例尺表示的最大可能性完备而正确地表示。

尤其是国界线,每一个弯曲和转折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测绘局审定的现势图标绘。

二、居民地。

一般表示出各国的首都、国内一级行政中心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城镇、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海港等。

符号注记的大小以人口数为分级依据。

我国的政治行政区划图中,县级以上居民地全部表示。

行政区划图尽可能多的表示居民地。

三、交通网。

选择考虑它对于各个行政中心的联系。

四、水系。

与同比例尺的普通地图相比,政区地图上水系的表示较为概略,只表示水系的总的结构特征。

五、地貌及其他。

政区地图上一般不表示地貌,但可以用晕渲法显示区域地形的起伏特征。

5、反映人口分布现象的主要方法一、定点符号法。

以一定大小的符号,用分级比率表示。

这种方法能给人一个居民点人口是多是少的直观形象,但无法判断人口分布的密度。

二、定点符号法与点数法配合。

城市按“比率”的定点圈形符号法,而农村用点数法。

为了反映农村人口不均匀分布的特点,用定位布点法。

这种方法对地区内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作了较为完善的描述,反映的是绝对的数量指标。

农村人口的差异从点子的疏密反映。

三、定点符号法和分级统计图法配合。

农村人口以分级统计图法反映其相对密度差异,当农村的人口密度不大时此法较好。

四、分级统计图法。

如果区划单位划分的较小,在统计时又区分了人口居住区和无居民居住的地区,则编图时按居民实际分布区域计算其相对密度并分级涂色。

五、伪等值线法和分级等密度区域法。

在编制小比例尺人口密度分布图时,往往根据区域统计的数据计算转换为规则几何网格的人口密度值,经内插勾绘成等密度线或联结成分级等密度区,以表示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

前者显示分布趋势较好,并反映其过渡特征;后者反映区域间的对比则较强。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尔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和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2、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间断成片分布范围的表示方法。

3、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面积、符号准线、等和表示要素四数量指标具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4、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以电子屏幕实时现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为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5、普通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概貌的地图。

6、质底法:按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普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质量差别的表示方法。

7、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

8、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但是两者纸币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而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上某种函数关系条件。

9、视觉重力:地图上的图形,由于所处的位置,图形本身的大小、颜色、结构以及其背景的影响,有些给人轻的感觉,有些给人重的感觉。

10、定位图表法:是一种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的表示方法。

11、连续比率符号: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符号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

12、互补色: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外一原色为互补色,混合可得黑色。

二、填空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数字资料、文字报告和图片四种。

参考答案-地图编制部分

参考答案-地图编制部分

参考答案-地图编制部分一、单选题1. 《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D)。

A.沈括B.魏源C.贾耽D.裴秀2. 已知一块耕地的实地面积为6.25km2,图上面积为25cm2,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B )。

A. 1∶1万B. 1∶5万C. 1∶10万D. 1∶50万3. 图号为E24C010011地形图的比例尺是( B )。

A. 1∶50万B. 1∶25万C. 1∶10万D. 1∶5万4. 以下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是( B )。

A. 1∶30万B. 1∶25万C. 1∶20万D. 1∶15万5. 以下属于1∶1万地形图图号的是( C )。

A.G49E007008B.G49F048016C.G49G096002D.G49H0010016. 以下地形图图号正确的是(D)。

A.J50B001004B.J50C004016C.J50D016012D.J50E0240247. 在我国范围内,1∶5万地形图的图幅经纬差是(C)。

A.20′×10′B.30′×20′C.15′×10′D.30′×15′8.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划分为(B)1∶25万地形图。

A. 4幅B. 16幅C. 64幅D. 256幅9. 一幅1∶25万地形图可划分为(C)1∶5万地形图。

A. 9幅B. 16幅C. 36幅D. 64幅10.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 A )。

A.地图投影B.投影变换C.投影反解D.曲面映射11. 我国地形图常用的高斯投影是指( D )。

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B.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等角横切圆柱投影D.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12. 目前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B )。

A.高斯投影B.等角圆锥投影C.改良多圆锥投影D.等积圆锥投影13.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它们的投影变形分布规律( A )。

基于ArcMAP实现昆明市1_20万系列专题地图编制

基于ArcMAP实现昆明市1_20万系列专题地图编制

2007年文章编号:1672-8262(2007)03-64-03 中图分类号:P285 文献标识码:A 基于A rc MAP 实现昆明市1∶20万系列专题地图编制解智强3,吴俐民,王贵武,刘增达,铁金平3 收稿日期:2007—01—07作者简介:解智强(1973—),男,测绘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地图制图工作。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51)摘 要:使用A rcGI S 910软件,并结合原有基本地形图数据及最新调绘资料,完成昆明市行政区划、山脉水系、道路交通和旅游4个专题地图的编制,为地图编制、更新及其与GI S 的结合寻找到一条新的合适方法。

关键词:A rc MAP;F ME 地理数据转换;地图整饰1 A rc MAP 在地图制图中的运用特点A rc MAP 是A rcGI S 中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为核心的功能模块,A rc MAP 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它既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辑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表生成器,A rc MAP 集成运用了CAD 的制图功能和GI S 软件的分析查询功能,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运用环境。

针对上述两项功能的实现,ArcGI S 提供了数据视图和版面制图两种浏览工具,在数据视图中,用户无须考虑地图要素就可以实现地图交互,版面视图则考虑地图制作过程中的所有交互过程,包括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最后形成地图数据,这成为Arc MAP 编制地图的基础。

A rc MAP 还提供了目录表(T OC )来管理数据,T OC为制图工作提供了一个类似图例的显示,数据集的显示效果通过T OC 来进行改变。

同时,T OC 也是地图显示的图层控制器,向数据视图添加数据的同时就创建了图层,每一个数据集都成为T OC 的图层之一,它包含用来定义其名字、投影、绘制方式和属性表示的菜单,通过每个层上的数据控制集改变专题地图的类型、分类方法、色彩分级和符号方法来改变传统软件(如Corel D RA W 、Illastrat or 等)的绘制方法。

《北京市行政区划图志》的编制特点

《北京市行政区划图志》的编制特点

《北京市行政区划图志》的编制特点侯海鸥;王庆社【摘要】《北京市行政区划图志》是一本中型行政区划专题地图集,主要反映了1949年~2006年间北京市、区县、街乡镇三级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等内容,它真实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行政区划沿革历史,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志书种类,在全国尚属首次。

本文结合编制实践,从图志资料使用、选题、表示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编制特点。

%The Beijin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tlas is a medium-sized atla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It is a reflection of the adjustments and chang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ities,countries as well as townships in Beijing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9 to 2006.As a true record of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Beijing'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it represents a new type of atlas which has become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country.This paper is to make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compilation features of this atlas from the aspects of atlas use,topic selection,its contents and methods based on the author's working practice.【期刊名称】《城市勘测》【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行政区划;图志;编制特点【作者】侯海鸥;王庆社【作者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8;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5.24一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发展演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1]。

关于专题要素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关于专题要素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关于专题要素的特征及表示方法摘要:本文解释专题要素的特征,表述专题要素的表示方法,专题地图是各学科长期研究积累的知识的高度概括,又为深入研究和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的灵魂,是核心,只有做好专题要素才能做出理想的专题地图。

关键词:专题地图;专题要素;特征;表示方法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atic elements, expressed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hematic elements, thematic map is a highly condensed summary of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to study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but also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guide the production. Thematic elements of thematic maps of the soul, are the core, and only do a thematic map of thematic elem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ideal.Key words: thematic maps; thematic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representation专题地图,又称特种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数种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题内容,图上突出表示的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有关特征。

二是地理基础,用以标明专题要素空间位置与地理背景的普通地图内容,主要有经纬网、水系、境界、居民地等。

Adobe Illustrator地图编制的方法

Adobe Illustrator地图编制的方法

Adobe Illustrator地图编制的方法摘要:Adobe Illustrator是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软件。

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体贴用户的界面已经占据了全球矢量编辑软件中的三分之一份额。

由于它的强大的矢量绘图功能以及设计美工的强大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地图行业中。

Illustrator软件引进地图行业,地图加以美工设计,使原本枯燥的地图变得生动,给人以美的视觉效果,这是地图产业的一大进步。

本文浅谈Illustrator编制地图的方法。

关键词:Adobe Illustrator;地图编制Abstract: Adobe Illustrator is published, multimedia and online image industry standard vector illustration software. With its powerful and considerate and the user’s interface have dominated the global vector editing software a third of the share. Because of its powerful vector graphics functions and design of the artists great strength, at pres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map. Illustrator introduce map software industry, the map to a graphic design, make originally boring map becomes vivid, give a person with the beautiful visual effect, this is a major progress of map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for the method of Illustrator map.Keywords: Adobe Illustrator; Map of一设计准备根据需求确定出版地图的尺寸,地图范围,然后确定出制图比例尺。

汶川5.12地震陕西灾情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

汶川5.12地震陕西灾情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

汶川5.12地震陕西灾情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张雪颖;余晓松;郭勇;闫正龙;杜安丽【摘要】介绍了在"5·12"汶川大地震后,进行实时编制陕西省灾情专题地图的技术路线,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灾情专题地图在信息表达和图面表达等方面的设计,突出了快速、易用、全面、动态的编制原则,并对测绘在灾后应急保障任务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期刊名称】《测绘技术装备》【年(卷),期】2009(011)004【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汶川地震;编制原则;灾情信息;设计与表达;实时编制【作者】张雪颖;余晓松;郭勇;闫正龙;杜安丽【作者单位】国家测绘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汶川,由于距离陕西西南较近,而且陕西的一些地区恰好位于地震的烈度带上,灾情较为严重。

为了给政府及时提供我们陕西受灾地区的实时灾情分布状况,陕西测绘局13日下午临时成立地震应急小组,组织技术骨干赶制了“5·12”大地震陕西省灾情专题地图、宁强、略阳县抗震救灾工作系列用图、汉中、宁强、略阳卫星影像大型挂图等多批应急图件。

在这次应急服务工作中,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尤其是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地进行图集的设计和编制,实行24小时制坚守工作岗位,而且领导也亲临一线收集灾情信息并指挥工作。

在15日就赶制完成了第一批20幅左右的应急图件——“5·12”大地震陕西省灾情专题地图,及时地送给政府用于抗震指挥,充分发挥了我们测绘行业给政府决策提供应急保障服务的优势,下面结合“5·12”大地震陕西省灾情专题地图的具体设计过程谈一谈在此次大地震中我们测绘行业所做的一些应急服务工作。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课后部分答案·第四章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课后部分答案·第四章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课后部分答案·第四章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1、地图的用途决定了地图投影的选择方向。

大比例尺的自然地图,都是反映国家和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的基本地图,要求形状、面积正确,与同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地形图一样,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比例尺地图用国际的UTM 投影。

小比例尺的自然地图根据制图位置、大小、形状选择,反映资源分布的重视面积概念,一般选择等面积性质的,航空图选择等角性质的。

2、“视觉变量”指能引起视觉差别的最基本的图形和色彩的变化因素。

7个基本视觉变量:形状,符号在视觉上最重要的差别;尺寸,直径、宽度、高度、面积、体积上的变化;方向;明度;密度,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颜色;结构,指符号内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

3、几何符号的构图方法:一、轮廓变化;二、内部结构变化,这是主要手段;三、方向变化;四、变形;五、组合;六、颜色。

按照系列设计的概念来设计几何符号的系列结构:利用不同的基本形态表现一级分类,依据各自的差异表现二级分类,再依不同的颜色表现三级分类。

有时候颜色比结构明显,也可作为二级分类依据。

建立系列结构的原因:几何符号简单的图形不易与对象联系,使读者难以记忆,所以从根本上降低了读图的效果。

4、如何利用不同的面状符号表现面状要素从定名尺度到比率尺度的所有变化:面状符号的主要表现类型有两种:一种以图纹和色彩差异反映不同质量特征;另一种以明度差异表现等级概念。

如线的方向、交叉和各种结构形式形成不同的图案效果反映面状要素的质别差异(定名);通过线的粗细、间距和组合密度反映区域间的数量等级差异。

用“普染色”,色相变化表示质量差别,用同一色相或近似色相的颜色体系中的明度或饱和度变化反映数量差异。

5、组合图例的构建方法:先按单一系列单独设计,然后按其组合状况,在图例中将它们组合起来。

如地貌类型图,设计时一方面按形态的系列用越高越暗的思想确定由平原到山地的饱和度的变化原则,另一方面按照成因因素设计主色调,然后在具体的各基本类型中体现两者的结合。

中图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8章 第2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含答案

中图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8章 第2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含答案

第2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阶段人地关系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依赖的关系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萌芽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1)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认识已产生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天人合一”理论、“顺天时,量地利”思想、因地制宜等。

2.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①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②内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危及后代人发展即代际公平强调代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③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④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

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图文助记1.人类依赖自然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

2.人类征服自然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

这种思想造成人地关系对立,环境问题突出。

3.可持续发展论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具有反作用力,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应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揭阳模拟)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3.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减轻了淡水变咸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C.减轻海洋污染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解析:第1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第2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径流、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剧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第3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答案:1.D 2.B 3.B(2018·岳阳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5.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B.1990-1995年C.1995-2000年D.2000-2005年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85年到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在下降,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在降低,但数值仍较高,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济发展指数上升;资源、能源消耗的指数依然比较高,且经济发展指数较低,因此人地关系并没有协调发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单元测试含解析新版湘教版20220505177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单元测试含解析新版湘教版20220505177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开展一、选择题1.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 塔里木盆地内部B. 盆地边缘和局部沿河地区C. 准噶尔盆地内部 D. 天山和昆仑山山区2.以下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澳门矿产资源丰富B. 香港的标志是“大三八牌坊〞C. 台湾博彩旅游业兴旺 D.港澳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3.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而行,其原因是〔〕A. 地面崎岖B. 千沟万壑 C. 一望无垠 D. 雪山连绵4.如图是台湾省局部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台风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5.台湾岛是一个美丽的宝岛,以下风景名胜位于台湾岛的是〔〕A. 长白山天池B. 日月潭 C. 西湖 D. 石林6.以下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表达中,正确的有〔〕①这里地形破碎,气候干旱②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③这里台风多发,易发生洪涝灾害④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②③④D. ②③7.目前,台湾开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是〔〕A. 采矿业B. 高新技术产业 C. 出口加工工业 D. 农产品加工业8.为了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控制人口增长B. 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C. 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D. 大面积开垦耕地,以获取更多的粮食9.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 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B.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C.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 人多地少,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水土流失加剧10.以下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A. 江西B. 山西 C. 黑龙江 D. 西藏自治区11.黄土高原东面的地形区是〔〕A. 华北平原B. 内蒙古高原 C. 四川盆地 D. 青藏高原12.我国目前在西部地区大力勘探开发石油,其地点是〔〕A. 河西走廊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1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B. 修路、采矿破坏地表C. 黄土土质疏松D. 降水集中,多暴雨14.“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状况,改善最明显的是〔〕A. 酸雨的减少B. 沙尘的减少 C. 水土流失的减少 D. 泥石流的减少15.以下关于台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生物等资源严重缺乏B. 多地震、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C. 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D. 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16.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华北平原17.以下优良畜种主要产于新疆牧区的是A. 三河马B. 三河牛 C. 细毛羊 D. 滩羊18.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是〔〕A. 云贵高原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19.台湾经济开展的各个阶段,其主导产业为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劳动密集型产业、③原料密集型产业,请按先后顺序排序〔〕A. ①②③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20. 今年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开展〞.结合如图,答复以下问题。

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E第八章

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E第八章

第八章识图用图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地图?地图的分类有哪些?答: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图式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测绘于平面上的图。

地图按表示内容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

2.什么叫地图比例尺?设甲乙两点间的图上长为5厘米,实地水平距离为500米,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答:图上长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

比例尺M=实地水平距离/图上长,通过计算该图比例尺M为1:10000。

3.什么叫地理坐标?答:确定地面某点位置的经、纬度数值,叫该点的地理坐标。

4.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各是什么?答:(1)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是:等高线是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如常见到的平静水库和池塘水面的边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特性是: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

②同一幅图上或同一等高距的图上,线多,山高;线少,山低;线密,坡陡;线稀,坡缓。

凹地相反。

③等高线弯曲形状与实地地貌保持相似关系。

山背上的等高线凸向山脚,山谷的等高线凸向山顶或鞍部。

④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一般情况下互不相交。

但当通过绝壁、陡坎时,曲线可能会出现重合。

5.何谓方位角?方位角有哪几种?答:从某点的指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量至目标点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某点至目标点的方位角。

方位角有坐标方位角、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

6.什么是地形?地形可分为哪几类?答: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平原、丘陵、山地等。

地物是指地面上位置固定的人工的或自然的物体,如:居民地、道路、河流等。

依地貌的状态,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地、山地和高原;依地物的分布和土壤的性质,可分为居7.现地判定方位时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答:现地判定方位,就是在现地辨明东、西、南、北方向。

它是现地用图和遂行工程保障任务的前提。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指北针判定;(2)利用太阳和时表判定;(3)利用北极星判定;(4)利用自然特征判定。

中国地图版一轮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第八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中国地图版一轮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第八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八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时间:45分钟,满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精良处莳植。

图1示意华北某山药莳植基地的地形,图2示意该地接纳攀爬网莳植山药。

据此完成第1~2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2.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B.有利于田间排水D.便于果实的收获2.C1题,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弯曲形态可知,甲地是山脊,南面有一山丘拦截,光照较差,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乙地位于山谷中;丙地阵势低洼,排水不便;丁地位于山脊,光照较好,受冷空气影响小,因此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丁。

第2题,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山药的充实采光。

“第六产业”是指庄家不但莳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贩卖,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

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明显提拔。

据此完成第3~4题。

3.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A.茶叶加工B.茶叶销售C.茶园旅游D.茶叶种植4.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A.改进茶叶品格,拓展销售渠道B.延伸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C.增长就业岗亭,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4.B解析第3题,茶叶种植是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央财产,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茶叶莳植而创建的,没有茶叶莳植,其他财产不会存在。

第4题,“第六产业”把单一的茶叶种植产业拓展成了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和销售及“观光景点”的产业链,增长了茶叶的附加值,经济效益明显提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第八章课后部分答案
4、政区地图的特点:用途广、政治性强、现势性要求高。

与普通地图相比,在对各要素的表示方面有什么特点?
一、境界线是政区图上最重要的要素,应根据比例尺表示的最大可能性完备
而正确地表示。

尤其是国界线,每一个弯曲和转折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测绘局审定的现势图标绘。

二、居民地。

一般表示出各国的首都、国内一级行政中心及其他具有重要意
义的大型城镇、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海港等。

符号注记的大小以人口数为分级依据。

我国的政治行政区划图中,县级以上居民地全部表示。

行政区划图尽可能多的表示居民地。

三、交通网。

选择考虑它对于各个行政中心的联系。

四、水系。

与同比例尺的普通地图相比,政区地图上水系的表示较为概略,
只表示水系的总的结构特征。

五、地貌及其他。

政区地图上一般不表示地貌,但可以用晕渲法显示区域地
形的起伏特征。

5、反映人口分布现象的主要方法
一、定点符号法。

以一定大小的符号,用分级比率表示。

这种方法能给人一个居民点人口是多是少的直观形象,但无法判断人口分布的密度。

二、定点符号法与点数法配合。

城市按“比率”的定点圈形符号法,而农村用点数法。

为了反映农村人口不均匀分布的特点,用定位布点法。

这种方法对地区内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作了较为完善的描述,反映的是绝对的数量指标。

农村人口的差异从点子的疏密反映。

三、定点符号法和分级统计图法配合。

农村人口以分级统计图法反映其相对密度差异,当农村的人口密度不大时此法较好。

四、分级统计图法。

如果区划单位划分的较小,在统计时又区分了人口居住区和无居民居住的地区,则编图时按居民实际分布区域计算其相对密度并分级涂色。

五、伪等值线法和分级等密度区域法。

在编制小比例尺人口密度分布图时,往往根据区域统计的数据计算转换为规则几何网格的人口密度值,经内插勾绘成等密度线或联结成分级等密度区,以表示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

前者显示分布趋势较好,并反映其过渡特征;后者反映区域间的对比则较强。

与分级统计图法相比,分级等密度区域法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

8、农作物图主要表示什么内容?如何表达?
农作物图是主要反映农业生产能力的地图。

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较窄部门的作物生产图,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等;另一种是单一作物的生产图,如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大豆、花生、甜菜……的生产图。

生产能力可以用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总产值为指标。

第一类(较窄部门)作物图,一般是以各分区为单位的分区统计图表,指标为种植面积、总产量或总产值(通常以后二者代表)。

单一性的作物生产图也同样采用上述几种指标,不过表示方法比较多样些。

用种植面积作指标时,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用相对数,即占土地总面积或全部种植面积的“比重”,用这种指标能说明其地位,一般用分级统计图法。

用总产量或总产值作指标时,一般采用点数法或分区统计图表法。

但如果表示该分区的总产量(或总产值)在全部制图区域中所占的
比重,则可以用分级统计图法。

单位面积产量是相对指标,表明了作物生产水平,一般都以分级统计图法来表示。

如果将两种统计图法配合应用,则同时可以表示其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效果也很好。

9、林业地图主要表示什么内容?怎么表达?
林业地图上应反映森林质的特征、林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林场及分布范围、各分区立木蓄积量、采伐量等等。

森林质的特征,应反映主要的树种,树龄和级别等。

用范围法表示。

林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或森林覆盖率可分别用分级统计图法表示。

林地绝对面积可与立木蓄积量以其按照分区(行政区或林区),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见图8-34)。

图8-35是概略表示森林质量和蓄积量的地图,其中圈形符号的大小表示蓄积量的数量;圈形符号外不同颜色的套圈,表示木材的性质(如分4种,即硬木超过75%者,软木超过75%者,硬木多于软木者,软木多于硬木者)。

16、城市旅游地图在符号设计、色彩设计、图面配置和版面设计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由于旅游地图的性质,决定它比其他地图更重视设计通俗、易懂、象形
的地图符号。

常用符号有:几何符号、文字符号、艺术符号(包括象形符号和透视符号)。

对于象形符号的要求:形象生动、能达到望图生意,造型优美、线条简洁、色彩醒目、大小适宜。

地图符号较小,在绘制建筑物的透视符号时,应注意线条的综合取舍,力求从建筑物庞杂繁琐的形象中,概括出具有代表性的线条。

二、要达到色彩配合优良,除了按色彩规律设色以外,还要注意颜色视觉效
应与地图内容的结合。

选色应该以少胜多。

色调是图面色彩的倾向,注意色调对人的感情的影响,各色彩的变化若服从同一基本色调,则给人以协调的美感。

三、旅游图的图面配置,除地图的主图、图名、图例、比例尺等基本内容外,
常附有较多的附图、图表、图片、文字简介和地名索引等内容,因此比较复杂,但基本原则与其他地图的是一致的。

要全面考虑、统筹安排。

四、图框设计有两种:一种是以图案组成,图案多半是以具有地方特色的风
土人情、文化古迹为题材。

另一种是简单的双线矩形框,内细外粗。

折叠方式有“之”字形,称手风琴式;另一种是剖腹翻折式,只能单面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