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
现代诗歌的变革与探索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中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必读书目 闻一多:《太阳吟》、《忆菊》、《发现》、《死水》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一首》、《再别 康桥》 李金发:《弃妇》 习 题
1.如何评价闻一多、徐志摩在新格律诗上的探索?
2.李金发对新诗发展有什么作用?
闻多
青岛山东海洋大学内闻一多旧居
闻一多为潘光旦著《冯小青》 插图
徐志摩
绘画美—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寓情思于意象之中。
观念之二: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的精神,是诗的精神的形式 化。
因而它的格式永远层出不穷,不似旧诗只有一个格 式;它的格式永远是诗人独创的,不似旧诗格式是前人 替我们创造的
观念之三:翻译和移植外国诗体形式。 例如商籁体(又称十四行诗),诗行总数十四行, 有固定音律。商籁体到莎士比亚手里成熟,所以又叫莎 士比亚体。
[例4]
死水
闻一多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新格律诗理论:
欲新中国之诗,必新诗歌之形式;欲新诗歌之形式,必 从新诗格律入手。 诗体语言的特点: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 观念之一:新诗格律要有三美。 音乐美—废旧诗平仄,主张用音节(音尺、音步、顿数) 加强新诗音韵节奏感。
“新诗老祖宗”创立的“新典范”——胡适《尝试集》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应该说,这首诗作确实超越了中国古代情爱诗词中相思、
悼亡的迷情模式。如此丰沛、复杂的情感纠葛,出之以节制、含 蓄的表达方式,可谓匠心独具。更为难得的是,如此短小的一首 诗,包含着“我、他、 ‘他’”以及“上帝”四个主体,爱的艰
试集》在白话诗的创作上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并藉以评说其在文
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这十三首诗作中,《老洛伯》、《关不住了!》、《希望》 是翻译作品。其中的《关不住了!》被胡适看成是他个人的当然 也是整个的“‘新诗’成立的纪元”。在今天看来,翻译与创作
似乎不能混为一谈,但在五四时期的诗人们,却往往将两者等同 起来,比如郑振铎在1 922年就曾说过: “所谓文艺的出产自然
从这个方案上惹出了后来做白话诗的尝两相比对我们会发现胡适的翻译在诗节的划分诗行的外在排列方式上和原诗大体一致但在韵律句式上胡适却有意破坏原诗偶句押韵语句凝练的特点使胡适年以来的白话诗创作于年月由亚东
诗人地标
羹
主持人:张德明
万方数据
囊诗歌理论.中旬刊
胡适《尝试集》批评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
作为“个人主张文学革命的小史”,胡适1916年以来的白 话诗创作,于1920年3月由亚东图书馆以《尝试集》为题结集出
版。当这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于1 922年10月挟销售一万部的骄 人战绩印行第四版时,胡适也就在该版自序中理直气壮地宣布:
“新诗的讨论时期,渐渐的过去了。——现在还有人引阿狄生、
强生、格雷、辜勒律己的话来攻击新诗的运动,但这种‘诗云子
意破坏原诗偶句押韵、语句凝练的特点,使得译诗具有明显的散 文化倾向。翻译、发表这首诗作时,胡适有关新诗的看法已渐趋
37
万方数据
嗣诗歌理论.中旬刊
中国近代史第七讲
第七讲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第七讲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诗界革命,是清末资产阶级文学家和进步诗人,适应维新、革命运动发展的社会潮流和民主、民族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在古典诗歌基本形式范围内,突破传统创作原则,转换诗歌发展方向,革新诗歌内容性质,寻求语言和某些形式解放的一场诗歌变革运动,是诗歌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七讲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黄遵宪第七讲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黄遵宪一、黄遵宪生平经历第一时期:读书科考时期(1864—1877)这一时期的诗作,集中表现了诗人走出传统学术窠臼,告别传统人生道路的渴望与苦闷。
一、黄遵宪生平经历吁嗟制艺兴,今已五百载。
世儒习固然,老死不知悔。
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
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
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杻械。
英雄尽入彀,帝王心始快。
——《杂感》第二时期:海外使节时(1877—1894)1877年11月26日,黄遵宪随何如璋从上海乘船前往日本,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辗转于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的海外使节生涯。
此前¡°足迹殊难出里闾¡±的诗人幸运地成为走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一、黄遵宪生平经历《日本杂事诗》初刊于1879年,计154首。
1890年,《日本杂事诗》重订,计200首,显示着黄遵宪对日本及欧美政治学术认识的进步。
走出国门而又以¡°别创世界¡±为职志的黄遵宪,以其海外使节时期的诗作,为国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之外世界的窗户。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环球六七雄,鹰立侧眼窥。
应制台阁体,和声帖括诗。
二三老臣谋,知难济倾危。
欲为树人计,所当师四夷。
逐客篇呜呼民何辜,值此国运剥。
轩辕五千年,到今国极弱。
鬼蜮实难测,魑魅乃不若。
岂谓人非人,竟作异类虐。
茫茫六和内,何处足可托。
《日本国志》全书40卷,分12志,即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
梁启超的三次“诗界革命
梁启超的三次“诗界革命一提起“诗界革命”,人们想到的多半是梁启超1899年在《夏威夷游记》(下文简称《游记》,又名《汗漫录》)中揭橥的“诗界革命”之说:“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1];又或者是1902年后陆续在《饮冰室诗话》(下文简称《游记》中一再提及的“诗界革命”之语:“革命者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
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虽然,若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是又满洲政府变法维新之类也。
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2]。
这也是一般学界通行的看法。
然而,实际上梁启超曾在三个阶段三次提到过“诗界革命”,并在不同时期对之进行了相应地调整。
《游记》是首次倡导,《诗话》是再次阐释,此后,在1920年《〈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中第三次提出了“诗界大革命”之说。
一、“三长”理论的调整对于梁启超前两次提出的“诗界革命”,学界固然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它的起点(起源、或发生时间)、基础、表现、发展、变异、原因、人物、理论、意义、评价及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等各方面。
不过,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些争议,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点是从《游记》到《诗话》,他将“诗界革命”的主张“三长”理论调整为“二长”是否意味着去掉了其中“一长”(新语句)。
在《游记》中首次号召“诗界革命”时提出了“三长”理论:“欲为诗界之哥仑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即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到《诗话》中时却基本上不提“新语句”,只一再强调“新意境、古风格”这“二长”:“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3],“能镕铸新理想入旧风格”[4],“以新理想入古风格”[5],“独闢新界而渊含古声”[6]、“理想风格,皆茹今而孕古”[7]之类。
于是有不少学者认为是梁启超将“新语句”抽掉出(或挤出了)“诗界革命”之外。
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新语句”是“新意境”的载体,语言(新语句、新名词)是用来传达思想(新理想、新意境)的工具。
第七章 诗界革命的尝试与实绩
第七章诗界革命的尝试与实绩诗界革命是20世纪初年兴起的一场由梁启超发起、由维新派和革命派诗人共同参与、依托国内外近代报刊、接受域外思想影响、服务于新民救国的主旋律、在古典诗歌基本形式范围内革新诗歌内容性质、转换诗歌发展方向、寻求语言和某些形式解放的进步的文学思潮;是一场有理论、有阵地、有队伍、有实绩、有声势且影响深远的诗歌近代化革新运动。
第一节别创诗界的黄遵宪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协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思少日喜为诗,谬有别创诗界之论。
然才力薄弱,终不克自践其言。
---黄遵宪《与丘菽园书》一、生平与著述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
同治六年(1867)中秀才。
1867-1876年间,四次参加乡试,皆落第;应试之余在香港、天津、北京、烟台等地的游历,开阔了视野胸襟。
光绪二年(1876)秋中举,次年随同乡何如璋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外交官生涯。
光绪三年十月(1877年11月),随何如璋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
旅日第二年,动笔纂辑《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
《日本杂事诗》初刊于1879年,计154首;1890年重订,计200首;显示着黄遵宪对日本及欧美政治学术认识的进步,为国人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之外世界的窗户。
1882年春,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继续撰写《日本国志》。
1885年9月,请假回国,埋头修订《日本国志》,于1887年修成四十卷。
论其遇,审其志,知所戒备,因以为治,无使后世咨嗟而累欷也。
[梁启超]黄遵宪著《日本国志》具有十分强烈的用世之志,意欲借助史书形式记述日本明治维新成就,曲折表达自己的救时思想。
1889年以参赞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
1891年调任新加坡总领事。
1894年冬奉调回国,任江南洋务局总办。
第七讲 ,80年代文学思潮
6、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召 开。邓小平《祝辞》提出: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 ,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 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 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 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 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国伟大人民、 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 术成果。”
这场有关于现代派的讨论,看似是 一场对西方现代派的评价问题,但 实际上是牵涉到中国当代文学打破 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和有意突破的 “试水”。当代作家和研究者不再 满足于原有的创作模式和基调,显 示出对创作个性的追求和对创作自 由的向往。
三、“清除精神污染” 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年初,文 艺界展开了一场“清除精神污染” 斗争活动。
3、关于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 文学界关心的。徐敬亚《崛起的诗 群》作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 注意表现人的自我心理意识; 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 反对传统概念中的理性和逻辑; 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 潜意识。
4、讨论的背景:西方的影响。 从整个文化思潮背景来看,80 年代中国文坛受西方哲学、美学 影响最大、最广、最深的是西方 现代主义,尼采、弗洛伊德和萨 特是对80年代中国文学影响最大 的西方思想家。
其二,创造主体性从心理结构角度说, 是作家超越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消极 性归属需要和尊重需求而升华到自我实 现需求的精神世界。 从创作实践上说,创造主体性包括超越 性、超前性和超我性,这就是主体对世 俗观念、时空界限及“封闭自我”的超 越,这种超越导致作家精神主体进入充 分自由的状态。
其三,接受主体性的实现包括两种基 本路径:一是通过接受主体的自我实 现机制,使欣赏者超越现实关系和现 实意识,以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实 现人的自由自觉本质;二是通过接受 主体创造机制,即通过欣赏者的审美 心理结构,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 能动性。
现代文学(1章)文学革命
博达学院
一、文学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
1、清末民初的历史准备 2、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 3、欧战期间中国无产阶 级的壮大
2019/2/27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21 No. 21
博达学院
二、文学革命的发生
1915年9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第二卷以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 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胡适发表著名的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事”:须 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 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 字俗语。也称为“八不”主义
2019/2/27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No. 2
2
博达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
1、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 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 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已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 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 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 3、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 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 王瑶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2019/2/27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18 No. 18
博达学院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考核要求: 1.识记:(1)现代文学分期;(2)《新青年》; (3)文学革命;(4)“八不”主义;(5)三大主义; (6)《狂人日记》;(7)文学研究会;(8)创造社; (9)新月社; 2.领会:(1)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意义。 (2)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主张及贡献。 (3)创造社的成立、主张及贡献。 (4)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3.分析:(1)五四文学风貌的基本特征 2019/2/27 19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诗界革命”:中国文化的自省与自救
“诗界革命”:中国文化的自省与自救作者:韩珮瑶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4期“诗界革命”是一场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的诗歌改良运动,一直绵延至戊戌变法之后。
早期的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位。
1899年,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倡导“新意境”“新语句”和“以古人风格入之”的新诗写作风格。
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二者互相牵绊,导致革命难以深入推进,产生了诗体限制内容的问题,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却也成就有限。
一、何以自诗歌始诗歌是历代中国文人纯粹崇高的精神故土,更是中国文化的根。
中国文化传统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儒家文化,说中国文化是“诗文化”正与这一传统密不可分。
诗歌在儒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诗经》是孔子删减选编而成的,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摘自《论语·为政》。
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诗歌,虽然诗歌格律形式在与时俱进,但诗歌却始终在中国艺术的宝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
诗歌的精神充斥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主宰着中国艺术的精神世界。
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想当年大唐气象,鼎盛繁荣,万国来朝,却有“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说法,大唐气象就在这诗中磅礴而出。
西方人将《圣经》当作人生指南,中国人靠诗歌体察人生。
历代文人骚客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
诗歌里蕴含着的是中国人的处事之道、做人的智慧。
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二、诗界革命的背景一场革命爆发的大背景往往发生在当前统治者的统治力量被削弱,政局不稳或者天灾人祸导致经济衰退,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之时,诗界革命的背景亦是如此。
诗界革命发生在内忧外患不断的清朝末年。
当时古老的中国在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底层百姓更是备受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诗界革命三主张
鼓励诗人勇于探索新的诗歌形式和语言风格,以丰 富诗歌的表现力。
黄河泰岱两山横,当代诗人几不成
指出当时诗坛的困境和挑战, 呼吁诗人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
强调诗人应关注社会现实和人 民疾苦,用诗歌为时代发声。
鼓励诗人要勇于担当,以高尚 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推动诗歌 的繁荣和发展。
03
诗界革命实践与成果
探索新的诗歌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应鼓励诗人探索新的 诗歌形式,以适应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面向未来,推动诗歌事业繁荣
加强诗歌教育
将诗歌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人们的诗歌素养和审美能力 ,培养更多优秀的诗歌人才。
举办诗歌活动
通过举办各类诗歌朗诵、创作、研讨等活动,激发人们对诗歌的热 情和关注,推动诗歌事业的发展。
强调诗歌社会功能
部分革新派诗人主张诗歌应具有 强烈的社会功能,反映现实和时 代精神。
追求诗歌艺术美
另一些革新派诗人则更注重诗歌 的艺术美,追求意象、语言和音 韵的和谐统一。
倡导诗歌大众化
还有部分革新派诗人提倡诗歌的 大众化,主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争论中体现文化碰撞
中西文化冲突
诗界革命中的争论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保守派和革新派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 在明显分歧。
传统与现代交织
争论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织,双方都在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点。
文化自信与文化焦虑
诗界革命中的争论还反映了当时中国文化自信与文化焦虑的矛盾心理,革新派试图通过 诗歌变革来寻求文化自信,而保守派则表现出对文化变革的焦虑和担忧。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06
当代视角下反思与启示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诗界革命”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和质量。
革命之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李时珍、李太白以及郭沫若的“诗社”活动为主要的推动力。
“诗社”旨在鼓励年轻诗人创作、汇集新诗,并由他们创办《英雄诗社杂志》,成为新诗运动的总部。
此后,中国诗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新诗人如李白、陈通、陈忠实、林采儿等冒出头来,用他们细腻优美的诗歌来表现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诗界革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它大大扩大了诗歌的范围和影响,有许多新派诗歌流派出现,如“走出江湖”的诗歌流派,以及后来的“新短诗”、“新浪漫主义”。
而且,“诗界革命”也推动了一场新的文学思想运动,新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它向人们展示了社会公正精神,以及人的尊严与自由的理念,把诗歌从传统的宗教和理想主义的诗歌转变为现实主义的文学形式,从而使诗歌更具体、更现实,这些变化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和质量,为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诗界革命”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有些人认为,新诗表现出对生活的抗拒,似乎有失对普通人生活中的痛苦和苦难的敏感。
此外,部分新诗歌受到了宗教和传统文化的抵制,还有涉及性的内容,被指责具有败坏的性质,令大众震惊。
综上所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诗界革命”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它大大改变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和质量。
在当代,它使中国文学更加多元、丰富,有许多新派文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不可否认,它也因涉及性质而受到批评,反映出人们对于宗教和传统文化的抵制以及对生活的痛苦的敏感程度。
因此,如何正确诠释“诗界革命”,以及继续开发它的文学精髓,对于当今的文学认识和文学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中国新诗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潮流,其中“诗界革命”是其中一个最具影响力的潮流。
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新诗的写作风格,重塑了新诗的结构,为诗人的审美视野提供了新的空间。
今天,诗界革命的功能已经超越了新诗本身,其发展既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当今中国文学创作中的诸多方向。
“诗界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新诗正处在解放前沉闷的局面之中,诗人们被禁止担负挑战传统的诗歌风格,被迫居于政治歌颂的保守范畴。
此时正迎来一群热情的诗人,他们恢复了新诗的对话,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新诗的技场,主张新诗解放,他们召唤出了“新诗革命”。
“新诗革命”的核心代表是毛泽东、陈毅安、钱钟书等当时被誉为新诗宗师的朝鲜战争时期诗人。
他们推翻了传统诗歌的技巧,用新的技法和新的内容改写新诗,把古典文献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投射在他们的作品中。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和社会的缩影,更是革命的号角,它们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实质的基础,彻底改变了中国新诗的写作风格。
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新时期诗歌在50年代末迎来了大规模的发展,随着文革的爆发,新文艺运动正式兴起,新诗正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流派,被称为“诗界革命”。
这场革命不仅改写了诗歌的格调,也把新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一种新的现代化诗歌风格诞生了,这种风格不仅能表现出新的内容,更能带出新的节奏和新的结构,进一步加强了新诗的表现力。
近年来,“诗界革命”的思想被广泛的引入到现代文学创作中,并不断的激起新的火花,触动着中国文学的新纪元。
“诗界革命”打破了文学的传统形式,从技巧上突破了古典诗歌的桎梏,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方式。
新诗不仅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格调,也突破了古典诗歌对词语的制约,因此新诗能更加契合现代语境,在新形势下展现出传统文学的无限魅力。
论述文学革命的实绩
论述文学革命的实绩文学革命是指一种变革,它旨在打破传统文学形式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创造出新的文学风格和独特的文学形态。
文学革命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学的新鲜感,从而进一步拓展文学的边界并推动文学的发展。
文学革命的实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推动思想观念的更新。
文学革命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变革,更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
通过对旧有文学形式的颠覆和突破,文学革命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观念,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通过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其次,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创造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文学革命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和束缚,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例如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出现,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和夸张形式的新诗体,为后来的现代派文学奠定了基础;而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小说《尤利西斯》则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意识流技巧引起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小说形式的革命。
此外,文学革命的实绩还在于对社会的启示和警醒。
文学作品往往是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文学革命通过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能够更加真实地揭示社会的丑恶和问题,并以此警示人们要积极追求社会正义和人类尊严。
例如中国的现代文学革命,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反叛和突破,以及对残酷现实的揭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作家呼唤尊严和寻求真理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最后,文学革命的实绩还在于丰富和拓展了文学的内容和主题。
传统文学通常以叙述爱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为主题,而文学革命则探索了更多的内容和主题。
例如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和感受,揭示现代社会对个人造成的压迫和焦虑;20世纪的女性文学运动则突破了男性中心的文学传统,开展了对女性生活和身份的探索。
这些都拓展了文学的范畴和内容,使得文学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简述“诗界革命”
简述“诗界革命”
(1)诗界革命的概念
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这时只不过在诗句里运用些新名词,还没有真正从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去进行革新。
①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艺术传统,并结合新事物利用新语言。
②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继续鼓吹“诗界革命”,他批判了“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的诗风,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力求解决诗歌为改良运动服务的问题。
(2)诗界革命进步性与局限性
①进步性
a.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b.诗界革命的作者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取法西方。
这一时期,民间歌谣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利用。
后期诗界革命更是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这有着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②局限性
a.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束缚了手脚,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b.随着改良派政治上的堕*落,诗界革命的旗帜逐渐收起。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政治上对立,他们中部分人接受过诗界革命影响,但是,不愿意明确地以诗界革命相号召,有的人则企图“别创一宗”,于是诗界革命就很快衰落,乃至销声匿迹了。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
作者: 郭延礼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5-12页
主题词: 诗界革命;新学诗;新派诗;新体诗;诗界潮音集
摘要:“诗界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迈向近代化的开端。
早在“诗界革命”这一口号未正式提出前,近代诗坛已呈现出变革的趋势。
“诗界革命”的起点是“新学诗”,中章经过了“新派诗”、“潮音集”和“新体诗”几个阶段。
“诗界革命”近代诗坛上的一次革新思潮,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范围内,也应包括“南社”中的部分诗人和资产阶级革命诗人秋瑾等。
何谓“诗界革命”?
何谓“诗界革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过后不久,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资产阶级相继掀起了改良主义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程度上能从思想上武装和鼓舞人,可以起到鼓吹革命和扩大声势的作用,所以中国资产阶级在文学领域也掀起了一场“革命”,即“文学救国运动”,反映到诗歌领域就是“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中涌现了一大批热血诗人,他们喜欢使用通俗的语言写作所谓的“新派诗”,写诗时大量采用新名词、外来术语和典故,展现外国的新事物和新科技,同时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感情。
这是一些阐发崭新思想的诗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诗界革命”的旗号最早是由梁启超于1899年提出的,黄遵宪是“诗界革命”大旗下的中坚力量。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县人。
他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先后数次奉旨出使日本、英国等国,并根据出国见闻写了一本《日本图志》,在书中提到了日本的飞速发展,并提醒中国人应当提高戒心,可惜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战争的悲剧果然接踵而至了。
黄遵宪的诗作,基本上是诗人广泛经历的诗化表达,有着深厚的历史内容和宽广的胸襟见识。
首先,其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反帝卫国。
《冯将军歌》赞美爱国将领冯子材,在宏伟的语言气势中,通过一组鲜明的数字对比,指出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冯军虽然只有区区五千,但骁勇善战,人人视死如归,敌寇虽然万头攒动,但却不堪一击,怯懦如鼠。
将冯将军大义凛然、威猛果敢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此外这类诗还有《悲平壤》、《哀旅顺》、《台湾行》、《渡辽将军歌》等,其实就是一部用诗歌写成的血泪斑斑的战争史。
其次,他的诗热烈呼吁变法图强,在《感怀》、《赠梁任父同年》、《感事》等诗作中,对不少陈腐事物进行了猛烈的批评,热烈讴歌变法维新运动,希望变法能让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第三,黄遵宪作诗广泛借鉴古体,但主张“我手写我口”,以“吟到中华以外天”的气魄,大胆使用新事物、新名词等入诗,如《今别离》一诗,向依旧在“天国”美梦里的中国人展现了电报、轮船、火车、照相等新事物和新科技。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晚清文学之八: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晚清文学之八: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中国晚清文学之八: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民族危机也在越来越加深。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震动,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亡国之祸,于是以救亡图强为宗旨的维新变法思潮,迅速取代洋务运动而形成为相当广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
" 诗界革命" 和"文界革命" 就是改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诗界革命" 的口号是在1896年至1897年间由夏曾佑、谭嗣同等人首先提出的,并试作新诗。
当时所谓的" 新诗" ,只不过是" 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 ,借用某些宗教教义牵强附会地表达变革的要求。
这些诗往往是科学名词、宗教名词和外来语音译词杂糅,使人" 无从臆解"。
如谭嗣同的《金陵听说法》三首之一:而为上首普观察,承佛威神说偈言。
一任法田卖人子。
独从性海救灵魂。
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
大地山河今领取,庵摩罗果掌中论。
其中" 卖人子" 一典出自《新约》:" 喀私德" 为英语Caste 的译音,指印度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几个等级的种姓制度;" 巴力门" 为英语Parliament的译音,指英国议会:" 法田" 、" 性海""庵摩罗果" ,都是佛家语。
这首诗旨在批判封建等级制,表达对议会制的向往;然而正如梁启超后来所批评的," 经生涩语,佛典语,欧洲语杂用" ,成了" 七字之语录,而不甚肖诗矣"。
虽然这类诗歌并不成功,但仍然体现了改良派对新文学的热情追求,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作为" 诗界革命" 一面旗帜的,是晚清时期继龚自珍后最杰出的诗人黄遵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
诗界革命,是清末资产阶级文学家和进步
诗人,适应维新、革命运动发展的社会潮
流和民主、民族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在
古典诗歌基本形式范围内,突破传统创作
原则,转换诗歌发展方向,革新诗歌内容
性质,寻求语言和某些形式解放的一场诗
歌变革运动,是诗歌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
段。
1899年,梁启超总结黄遵宪探索“新派
诗”、谭嗣同与夏曾佑尝试“新学诗”的
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
提出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长具备”
的纲领和取法欧西的方向,标志诗界革命
的正式发动。
《清议报》、《新民丛报》开
辟“世界潮音集”专栏,发表了一百多位
作者的八百多首诗,形成了影响广泛的运
动。
康有为、丘逢甲、蒋智由等也自觉地
推进诗界革命,并取得创作实绩。
诗界革命的尝试及实绩——黄遵宪
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今人辑其诗文为《黄遵宪集》。
《人境庐诗草》计11卷,为诗人生前手
定而成,收入其1868-1904年所作古近体
诗642首,是诗人一生心血的凝聚。
《人
境庐诗草》为风云变幻的时代、为命运多
舛的中国留此存照,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
一位“无师无友,踽踽独行”的乡村书生
成为“东西南北人”的心路历程。
黄遵宪诗学主张
1、诗外有事与诗中有人:
《人境庐诗草》中,写太平天国,甲午战
争,庚子事变被称为“诗史”的诗作之所
以为人所看重,是因为此类诗描写了“今
人所遭之时势”;写轮船、电报、东西半
球昼夜相反,四时鲜花杂供一瓶等海外风
情人物诗之所以为人所珍视,是因为此类
诗所写为“今人所用之器”,“所历之境”。
诗人频频以立宪、变法、国会、帝制入诗,
其所言又是“今人所见之理”,此皆是“诗
外有事”。
诗人徘徊于科举与功名、汉宋之学与诗学
之间的苦闷,走出国门,亲历世界,触见
异域文明的惊奇与喜悦,由尊王攘夷,所
可变者轮船铁道,所不可变者伦常纲纪的
士大夫立场,到“人言廿世纪,无复容帝
制。
举世趋大同,度势有必至”的维新派
境界,其心路历程于诗中脉络可见。
此可
谓“诗中有人”。
2、出入古今,转益多师,融会新旧。
生活在“东西文明,两相结合”的时代,黄遵宪对古与今、新与旧的冲突融合保持着积极健康的态度。
新派诗的理想境界
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
①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离情别思迹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②并立:合力,一起。
③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轮船和火车)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稍有缠绵之意。
须臾,片刻、短时间。
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④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
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
⑤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⑥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⑦石尤,即石尤风。
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
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
“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⑧倏:疾速,忽然。
⑨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⑩留滞:路途阻塞。
今别离”题目来自《乐府诗集·杂曲歌
辞》,其中录有崔国辅的《今别离》。
从题
目选择看,黄遵宪是有意与《古别离》相
对举。
唐代诗人孟郊有《古别离》:“欲
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
向临邛[qióng]去!”
所谓“今别离”,实际上可以视为与古
代别离(古别离)相对的现代别离,即是
一种现代的离别体验。
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
像柳永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宵风残月”常用
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
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
新奇的感觉。
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
赏新式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
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去矣
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
轻气球。
”这也使离别的情愁显得不那么
浓、悲。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上也不一样。
古人喜欢
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
对于那一
短暂时刻的景、情充分的表现。
而《今别
离》“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写出的
是一种离别的匆匆。
3.“我手写我口”,追求“适用于今,通行于俗”语言与文字合一的诗歌文体和诗歌语言。
三、诗歌主要内容1、关心国家命运
反对列强侵略
2、变法维新思想
3、新意境(异国风光、科学文明等
四、黄遵宪的影响与评价1902年,梁启超写作《饮冰室诗话》时,盛推黄遵宪其人为二十世纪诗界中独辟境界的大家,其诗是能镕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的典范。
这一时期受梁启超文学革命热情的鼓舞感染,黄遵宪别创诗界、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转换的创新意识,更趋明确与活跃。
黄遵宪论诗主张世变无穷,诗文也当随世随时而变。
在《与严复书》中论严复与梁启超关于文界革命的争论时,黄遵宪以为;“以四千余岁以前创造之古文”,“书写中国中古以来之物之事之学,已不能敷用,况泰西各科学乎?”因而造新字、变文体势在必行。
文学之道,当以“人人遵用之乐观之”为准则。
适应现时代人交流使用,为现时代人所喜闻乐见,应成为文学文体革新的依据和出发点。
文学文体的变革,又当以言文合一为基本方向。
步入生命晚年的黄遵宪,成为梁启超倡导的文学界革命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也正是在文学界革命的推动下,黄遵宪别创诗界的视野得到了大大的拓展与深化。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在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中,选择“诗外有
事,诗中有人”的诗学路径,力主以今人
所见之理,所历之境,所遭之时势入诗,
为了无生气的诗坛吹嘘进若干时代与生
命的气息;在近代古今中外新旧杂陈的文
化矩阵中,自觉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心态,
以兼容宏通的气度,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
的现代转换;穿越诗坛复古拟古的迷雾,
以“我手写我口”的胆识和倡言,昭示并
身体力行于诗体、诗歌语言变革创新之
路。
一生以“别创诗界”自期的黄遵宪,
因此而成为中国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历
史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探索者开拓者。
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创作于 1896至 1897年间的“新学诗”,原称“新诗”,又名“新学之诗”。
他们不仅首次提出了“新诗”这一诗歌史上具有变革语言和解放诗体内涵的诗学概念,而且还进行了迥异于古典诗歌的“新诗”创作实践,成为诗体探索、新诗尝试的肇始和走出传统、面向世界的起点,并由此构成了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的第一阶段。
“新学诗”不等同于“诗界革命”,它是“诗界革命”的先声,同时也对 2 0世纪初年南社青年诗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概念、理念到创作,“新学诗”的出现,都意味着新诗的自觉。
夏曾佑、谭嗣同康有为
梁启超
梁启超不仅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也是实
践者。
现存四百余首诗、六十余首词,大
部分作于在日本的十余年间,而作者致力
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实践的作品,又
集中在东渡后的1899年至1902年。
梁诗
对“欧风卷亚雨”理想的追寻,对“牺牲
一身觉天下”志向的描述,使用了很多新
语句,也创造了很多新意境。
在风格上,他确实努力于打破传统形式,自由抒写,走向散文化,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和口语入旧体诗,表现一种乐观主义、自豪感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丘逢甲
丘逢甲诗歌的主要内容:
1、丘逢甲的诗诞生在故土沦陷、国势日危、救亡图存的壮阔背景之下,其最重要的主题便是倾诉台湾沦于异族的悲愤,抒写思念故园的拳拳深情和恢复失土的壮志雄心
2、丘逢甲诗的另一重要主题是,感愤国事,哀虑时局,希冀维新自强。
《闻胶州事书感》
3、1899年前后,诗人与康有为、梁启超
以及黄遵宪等维新党人往来频繁。
在他们
的影响下,丘逢甲的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诗人热烈支持和积
极参与“诗界革命”。
在内容上,诗人进
一步突破文人诗歌感事抒怀的逼仄天地,
更加注重“直书时事”,以新的题材开辟
“诗中新世界”,写了一些反映新世界的
奇异风物以及新思想的诗。
《送季平之澳
门兼定来约》
丘诗最鲜明的艺术风格就是凌厉雄迈、悲
凉慷慨。
诗所以言志也,邱逢甲夙负大志,
惜时运不济,平生不得志十之八九,但诗
人始终坚信“凤皇语大鹏,冲天终有时”
(《凤皇别寄季平》),故其诗往往既悲且
壮、沉郁之中有豪气。
丘氏论诗“贵真”,强调“真气”。
丘逢甲的诗,始终洋溢着真挚而充沛的感情,元气淋漓。
用情深,动人亦深,这也是丘诗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