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锦句120条

合集下载

中医100句经典

中医100句经典

中医100句经典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8、亢则害,承乃制。

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0、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11、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1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1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1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5、痢无补法。

1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18、疹是太阴风热。

19、癍是阳明火毒。

2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1. 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解释:治疗疾病并不难,难点在于诊断病情。

这句话强调了准确诊断病情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准确地诊断出病情,才能针对性地开出药方进行治疗。

2.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解释:作为医生,必须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关心、体贴患者,才能真正地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德的重要性。

3.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解释:医生必须熟悉医书,才能够理解医学原理,从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4.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刑。

解释:治疗疾病需要像用兵一样讲究策略和方法,医生需要像用刑一样严格遵守医学原则和规范。

这句话强调了治疗疾病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5.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解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治疗疾病时医生应当怀有崇高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6. 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解释:药物既能治疗疾病也能带来副作用甚至致命危险,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十分谨慎。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在用药时的严谨性和责任心。

7. 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解释:世界上没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只有不善于治疗的医生;药物没有难以替代的品种,只有不善于使用药物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8.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解释: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或抑制疾病的发展,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因为大多数疾病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因此,要彻底治愈疾病,需要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9.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中医的顺口溜

中医的顺口溜

以下是关于中医的顺口溜60句:1.上火分虚实,实火清热虚火补。

心火黄连肝火栀,胃火石膏肺火芩。

2.养生先养德,心静自然凉。

淡泊名利少烦恼,乐观开朗寿命长。

3.脱发严重心忧愁,七宝美髯丹可求。

何首乌与菟丝子,牛膝茯苓补骨脂。

4.心悸心慌不安宁,炙甘草汤来调平。

炙甘草参桂姜枣,麦冬麻仁生地胶。

5.牙痛难忍如火燎,清胃散可把火消。

黄连升麻当归地,丹皮石膏泻火妙。

6.腹泻不止脾胃伤,参苓白术散帮忙。

健脾渗湿止泻痢,肠胃舒适身体强。

7.眼睛干涩视不明,杞菊地黄丸能行。

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药山萸茯苓泽。

8.耳鸣如蝉肾虚显,左归丸来补肾元。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牛膝菟丝子。

9.皮肤瘙痒抓破血,消风散可祛风邪。

荆芥防风蝉蜕牛,苦参苍术木通草。

10.胸闷气短不畅快,瓜蒌薤白白酒在。

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良。

11.产后虚弱气血亏,生化汤中当归推。

川芎桃仁炮姜草,养血祛瘀产后宜。

12.口苦口臭胃热盛,清胃黄连丸可行。

黄连黄芩栀子地,石膏丹皮升麻清。

13.手脚冰凉阳气虚,附子理中丸可医。

附子干姜人参草,温中健脾暖四肢。

14.失眠健忘心火旺,朱砂安神丸来尝。

朱砂黄连地黄草,镇心安神功效强。

15.胁痛口苦肝胆郁,柴胡疏肝散可愈。

柴胡枳壳香附芍,川芎陈皮甘草调。

16.水肿胀满小便少,五苓散可利水消。

猪苓茯苓泽泻术,桂枝化气行水妙。

17.咳嗽气喘痰多黄,清气化痰丸可尝。

胆南星与瓜蒌仁,黄芩杏仁枳实苓。

18.腰膝酸软无力行,右归丸来补肾精。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菟丝子。

19.月经后期量少淡,八珍益母丸可暖。

八珍汤加益母草,气血双补经自调。

20.小儿厌食脾胃弱,异功散加山楂作。

人参白术茯苓草,陈皮山楂健脾和。

21.自汗盗汗心气虚,牡蛎散中黄芪宜。

牡蛎麻黄根浮麦,固表止汗有奇效。

22.口苦咽干目眩烦,小柴胡汤解邪难。

柴胡黄芩人参草,半夏生姜大枣全。

23.腰背疼痛常困扰,杜仲牛膝有奇效。

强筋壮骨补肝肾,缓解疼痛效果好。

24.气血不足易疲劳,八珍汤来把气调。

中医养生最经典的一句话

中医养生最经典的一句话

1.中医养生,遵循自然之道,调和阴阳平衡,健康长伴左右。

2.中医养生,以自然之法,享健康人生。

3.治未病,调气血,中医养生之道,守护家人健康。

4.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中医养生,健康之源。

5.中医养生,让您远离疾病,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6.中医养生,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今天开始。

7.中医锦句:养生先养气,养心先养身。

8.气血通畅,筋骨强健,中医养生,扶正祛邪。

9.固本扶元,培补元气,中医养生,健康无虞。

10.五脏六腑,经络畅通,健康养生,长寿相伴。

11.中医金句七: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这句话指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
阳气,而静养则可以减少身体的阴气,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12.中医锦句: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13.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14.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15.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枸杞入肝、肾经,具有养阴补血、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的功效。

中医经典名句60条

中医经典名句60条

中医经典名句60条1. 上工医未病,中工医欲病,下工医已病。

2. 阴阳失调,百病乃生。

3. 气血调和,百病不侵。

4.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5.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

6.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

7. 肝主疏泄,开窍于目。

8. 肺主气,开窍于鼻。

9. 脾主运化,开窍于口。

10. 肾主水,开窍于耳。

11. 阴阳互根,互为其根。

12. 阴阳消长,相互制约。

13. 阴阳平衡,健康之本。

14. 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之纲。

15. 标本缓急,四诊合参之要。

16.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法。

17.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18. 扶正祛邪,阴阳并调。

19. 攻补兼施,治病之要。

20. 调理气血,固本培元。

21. 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22. 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23. 疏经通络,气血畅通。

24. 扶正祛邪,恢复平衡。

25. 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26. 食疗养生,治未病之先。

27. 情志养生,心身和谐。

28. 运动养生,强身健体。

29. 导引养生,吐纳调息。

30. 中医养生,健康长寿。

31. 药食同源,药补食疗。

32. 食药兼用,调理身体。

33.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34. 分清寒热,用药之要。

35. 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36. 调和阴阳,固本培元。

37. 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38.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39. 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40. 调和气血,阴阳平衡。

41. 平心静气,调畅情志。

42. 劳逸结合,保持健康。

43. 戒烟限酒,健康之基。

44. 适时进补,增强体质。

45.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运动。

46. 预防为主,治未病之先。

47. 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48. 心静自然凉,清心寡欲。

49. 养心安神,睡前静心。

50. 中医养生,健康之宝。

51.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52. 病理从内,正气为主。

53. 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54. 扶正祛邪,阴阳调和。

55.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56. 食药同源,药补食疗。

中医传承的美句

中医传承的美句

中医传承的美句
1.治病先治心,心气和顺则病可愈。

2.休养生息,顺应自然,才能保持健康。

3.每人是有自己的生命力,若用得当便可远离疾病。

4.饮食调理是调整身体阴阳平衡的基础。

5.养生不分年龄,要预防在早。

6.中医药治愈病症,从根源生起。

7.中医把人看做整体,而治疗时不局限于某一部分。

8.处理身体疾病应该是病源与人体关系的综合观察,而非单一的症状。

9.经常按摩可以舒畅经脉,促进体内气血循环。

10.中医的合理药膳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11.祛湿、和血、通气、提神,这是传统中医的主张。

12.舒服是健康的重要指标。

13.病情严重时也许会借助现代医疗技术,但中药仍然是日常保健的首选之一。

14.保持内心的宁静有助于身体健康。

15.在人体的微观世界中,万物皆有合适之物。

16.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是必须平衡的。

17.中医是警惕性主义医学。

18.黄帝内经强调预防胜于治疗。

19.中药的治疗效果长期以来已被证实。

20.一味用现代医学技术来治疗某些疾病是不可取的。

21.每一个病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定制个人化的治疗方案。

22.治疗病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合作。

23.偏方不可信,只有正规医师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24.走出门,据阳找阴,补益闲居,定期保健,躯干健康,神清气爽。

中医妙语122句,看懂了你会明白三分之一的病

中医妙语122句,看懂了你会明白三分之一的病

中医妙语122句,看懂了你会明白三分之一的病中医妙语122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中医锦句107条

中医锦句107条

中医锦句107条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经典中医锦言片语

经典中医锦言片语

经典中医锦言片语1.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疏肝莫忘麦芽(我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辨证前提记牢(以上只是个人经验,辨证虽非万能,却是中医之精髓,时刻不能忘记)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唐] 孙思邈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唐] 孙思邈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短句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短句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短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老中医:临床必备120句

老中医:临床必备120句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通邪三法汗、吐、下。

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金句214条,句句经典,不可不知!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金句214条,句句经典,不可不知!

1) 止咳常用麻黄 ,缩尿益智桑蛸 ,疏肝莫忘麦芽 ,闭经还须归芍,崩漏海蛸茜草,辨证前提记牢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4) 久病必瘀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久病入络8) 百病挟痰9)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0)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11)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12)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3)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14)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15)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16)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唐] 孙思邈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唐]孙思邈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28)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9)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0)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1)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32)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37)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600句中医顶尖名句

600句中医顶尖名句

600句中医顶尖名句(一)一、天人合一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二、养生保健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4.养心莫善于寡欲。

中医妙语122句

中医妙语122句

中医妙语122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中医精髓句子

中医精髓句子

中医精髓句子作者:从容美文时间:2021-10-091、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2、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3、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4、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5、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6、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7、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8、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9、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0、若要疯气好,岩蚕、鱼鳖草。

11、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12、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3、诸药为各病之药。

14、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5、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16、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17、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18、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19、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20、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21、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22、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23、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24、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25、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26、亢则害,承乃制。

27、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8、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29、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30、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31、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32、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33、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34、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35、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36、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37、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38、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39、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40、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41、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42、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43、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44、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45、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46、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47、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48、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中医经典语录句子

中医经典语录句子

中医经典语录句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伤感签名、微信签名、霸气签名、情侣签名、唯美签名、说说短句、说说美文、说说感言、说说标语、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ntimental signatures, WeChat signatures, domineering signatures, couple signatures, aesthetic signatures, short sentences, beautiful articles, testimonials, slog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医经典语录句子本篇内容为大家整理中医精神名言,中药最经典的语句,中医文化唯美短句,中医经典朋友圈文案,中药文案简短吸引人,100句中医经典语句,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中医必背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122条经典格言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胡希恕先生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朱良春先生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122条中医金句精句解读了古今名老中医门的临床的经验

122条中医金句精句解读了古今名老中医门的临床的经验

122条中医金句精句解读了古今名老中医门的临床的经验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锦句120条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六经病欲解之时间六经病欲解之时间:(1)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2)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2)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4)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5)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6)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针灸在人体X形平衡法中的神奇秒用一、“中字”的妙用无穷百会穴:此穴非但主治心血管病与各类精神病,还可治脱肛.鼻炎,酒病,尤其是“百病皆治”,乃是最高的评价,百会应是治诸脑病的“钥匙”,妙用无穷。

风府:此穴可治心血管病,治鼻、咽病、肝病、精神病,其中评价最高的乃是“头中百病”既然头中“百病皆治”,也是我们治脑病的要穴,指压风府,也会妙用尤大。

涌泉穴:可以治五十余种疾病,同样有百病皆治之效。

头为诸阳之会,百会在其中点,脚为诸阴所聚.涌泉为其中点,若要调和阴阳,保持阴阳平衡,便需重视将两穴结合施用。

涌泉穴对肺部病,心脏病,肝病,胃肠病,腰椎病,皮肤病,妇科病、腹水,沁尿、生殖病、精神,均有疗效,实为人体难得之要穴。

二、“足三里”与“胃肠点”将双足三里穴与双胃肠点(手胃肠点在大鱼际纹的中点)相配合,非但是治疗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肠炎有效,而且对急性胃炎、急性胃痉挛镇痛也有效。

胃、肠均有病的患者,可取双胃肠点配双足三里穴,如果仅仅是肠炎患者,则可取双足三里配双三阴交为好。

目前,用足三里穴,还是仅仅用于胃肠道,而对心脏、精神、热病、腰膝、泌尿等诸方面的用是值得开发的项目。

三、精神病克星双合谷与双太冲穴此两穴作用最大相同处便是镇痛与镇静作用,实乃人体镇痛与镇静之要穴。

合谷可镇头痛与头面诸痛,太冲可镇肝与心痛,腹痛,合谷属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热生于肺,故而退热作用强,亦可镇住神经病之狂躁、大热。

太冲穴属肝经,风生于肝,故此穴可熄风镇惊,一般精神病患者狂躁,精神崩溃、紊乱,正如狂风大作,此穴有镇风、熄风之妙用,故而双合谷配双太冲穴,可以调动人体神奇平衡力,用以治疗各类精神病。

双合谷配双太冲,还有许多作用,如皮肤病,心肝病,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等,例如其中太冲穴可治嗌干善渴.是不是可治糖尿病呢?四、指压“三阴交”的功能利用“三阴交”穴,治疗慢性肠炎与各类妇科月经病,确有特效。

用捏脊,指压足三里、三阴交,治愈一二十来年肠炎患者。

而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一)用来辅助老人健康长寿。

胃为“后天之本”,该穴既有补脾胃作用,用此穴防治脾胃功能老化,退化,必有妙用。

(二)用来试治瘫痪。

其中有足症不能行,四肢不举,手足逆冷等,均对治瘫有利。

(三)用来试治贫血。

如失血过多,血崩晕等。

(四)肠胃病与各类妇科病。

五、治肺部大出血神效的双鱼际穴(1)呕血尿血,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因为它非但治肺而且治肾出血,金生水,肺为母,肾为子,故母子兼治。

(2)酒病,这似是人体唯一解酒穴。

(3)治感冒,恶风寒,虚热,身热头痛,咳嗽哕,伤寒汗不出,舌上黄,喉中干燥,寒惊鼓颌,因热生于肺,退寒热而镇咳,理所当然。

(4)镇痛作用强,头痛,痹走胸背痛不得息,腹痛不下食,咳引尻痛,看来它不仅治头,也治胸背、腹、尻痛,即上下痛皆治。

(5)其他:目眩,心烦少气,肘挛肢满,乳痛,胃气,因肺与心连,故治心烦,因肺外为乳房,故治乳痈,既有镇痛镇静作用,故亦治目眩,看来此穴大有作为,潜力可挖,并不仅止于治出血神效、鱼际穴,易取易认,安全可靠,当是调动人体神奇平衡力的重要穴位。

六、双神门配双昆仑治脑神经衰弱神门与昆仑之同一性在于皆治心脏病与精神病,尤其是在镇静与镇痛方面更是可以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七、双少商配双隐白治疗呼吸道病消化道病其两穴之同一性乃是咳喘与镇静消炎,很明显少商与咽喉,气管关系大,而隐白与胃肠关系大,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土生金,两者又是母子关系,故将两穴相配(双取),不但可治呼吸道、咽喉病。

亦可治胃肠病,实为不可多得之妙穴,更需重视其止血的功能。

八、双商阳配双厉兑治咳喘病与面部诸病商阳与厉兑的同一性甚多,一是胸中气满而胀,二为热病汗不出与恶寒,三为面病与口、齿病。

四为镇痛功能,前者治肩背引缺盆痛,后者治胸下前侧诸痛。

九、双少泽配双至阴治颈椎、腰椎病少泽与至阴之同一性是(一)头项肩背腰脊病。

(二)眼病:目生翳,目痛。

(三)头痛,寒热病,取双侧少泽与双侧至阴,用重压法,可以治疗颈椎,腰椎病与眼病、热病。

十、双曲池配双曲泉治疗皮肤病、妇科病看来两穴作用同一性在于镇痛与妇科病,男女泌尿病,双穴同取。

十一、双列缺配双太溪穴治精神病与慢性气管炎两穴相同点在于精神系统与呼吸系统,用X形疗法,取双列缺配双太溪,对精神病有高度镇静作用,亦可用来治急慢性气管炎与哮喘病。

十二、双太渊配双商丘穴治胃肠炎与安眠双太渊穴与商丘穴相配,重要是治消化道之胃肠炎诸症,且对精神系统的镇静安眠,以及上下镇痛,均有良效。

十三、双偏历穴配双复溜穴有消肿镇痛作用按照X形法,取双偏历配双复溜穴,可以起到消肿与镇痛作用,尤其是治疗臂痛,腰痛与齿痛。

十四、双支正配双附阳治颈椎腰椎病取双支正配双附阳,可以用来治疗腰痛,颈椎痛,臂病,瘫痪,并有强壮作用。

十五、双腕骨配双京骨有镇痛与治眼病良效取两原穴双腕骨配双京骨,有强烈镇痛作用(头痛,腰背痛、心痛等)又是治疗各种眼病的要穴,对颈椎病,腰椎病、精神病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十六、双通里配双昆仑治颈椎病与头痛双通里配双昆仑,对治疗颈椎病、头痛,眼病、妇科病效果好,其镇痛作用强。

十七、治疗妇女子宫脱垂曲泉穴属肝经,可治男子阴肿,阴茎痛,女子血病,小腹肿,阴挺出,阴痒,其中阴挺出,即子宫脱垂。

曲池穴属大肠经,可治月经不通,有治筋作用。

取双曲池与双曲泉指压,每穴每天指压一次,一次八分钟,二十天为一疗程。

然谷穴属肾经,可治小便淋沥血浊,男子精泄,妇人无子,阴挺出,月事不调,阴痒,列缺穴属肺经,可治溺血精出,阴茎痛,小便热等,泌尿系病,取双列缺配双然谷,治子宫脱垂,其按法如前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