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蜻蜓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学会借助课文的描述,进行想象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关爱、合作共赢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蜻蜓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蜻蜓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蜻蜓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蜻蜓。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蜻蜓的了解。

(3)简介课文《放飞蜻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 探究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1)学生观察蜻蜓的图片,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

(2)小组讨论:蜻蜓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在水边飞行?(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想象与创作(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蜻蜓在空中飞舞的场景。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飞蜻蜓第二课时9篇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1作者:青蓝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0《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作者:青蓝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2、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

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3、初读,理清脉络:(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

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读第三段(11自然段)(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苏教版三下《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下《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下《 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表达次序。

4、初步感觉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初步认识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利动物的情感。

教课重、难点:识字、写字,熟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教课过程:一、看图导入1、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小精灵,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一同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蜻蜓图片)认识它们吗 ?(1)板书“蜻蜓”,提示学生注意字形,认读,读准后鼻音。

(2)有一群孩子也很喜爱,想捉几个好好赏识一下呢,不事以后又把它们放飞了,板书“放飞”,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风趣的故事,(读题 )。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归纳出两个主要问题:(1)既然那么喜爱,为何捉了又要放掉它呢?(2)课文中是谁放飞了蜻蜓?二、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经过方才的朗诵,就开始提出的问题你有没有能解决的?(一 )初步解疑,引出主人公“翠贞、陶行知”。

1.文中是谁放飞了蜻蜓?(课件相机出示“翠贞”,读准生字“贞”)2.为何孩子们又急不可待地要放飞蜻蜓?(相机出示“陶行知”的画像,简介 )(评论,同学们就读了一遍课文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继续读下去,必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哪些人愿意来为我们读课文的 ?)(二 )指名读课文,理解生词,感知文章脉络。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捉蜻蜓”)2.作为伟大教育家的陶行知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又是如何谆谆教导进行教育的呢?开火车指名一人一段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①从这几段的描绘中,你看到了一个如何的陶行知?(相机出示“慈祥”认读、理解 )我们身旁还有哪些慈祥的人呢?②当陶行知问蜻蜓吃什么时,孩子们怎么说的?(出示“七嘴八舌、抢着”)A 、请三名学生模拟回答,评论中理解“众说纷纭、抢着”。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案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案2

学科名称:语文教材版别: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适应对象:三年级学生案例片段一、紧扣“放”字,导入新课。

1、从“了解陶行知”入手,揭示并板书课题。

2、抓住“放”字,设置悬念,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片段实录】老师:同学们,陶行知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直以“生活教育”而享誉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他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放飞蜻蜓。

老师:孩子们为什么要放飞蜻蜓?(在课题“放”字下面打个一个重重的“?”)【我的思考】这是本次授课的主问题!我们一直希望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能够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避免细枝末节的紧抓不舍而耽误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由此,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在和学生的对话中,所提的问题太碎、太繁呢?我们是不是能够从整体上抓住文本让学生进行感知呢?二、初抓“放”字,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初步回答“孩子们为什么要放飞蜻蜓”。

(2)师生紧扣“放”字,探讨“放飞蜻蜓”的原因。

【片段实录】老师:通过我们的第一次朗读课文,你知道“孩子们为什么要放飞蜻蜓”吗?学生1:因为蜻蜓是我们的朋友,所以孩子们放飞了蜻蜓。

(板书:我们的朋友。

)老师: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蜻蜓是我们的朋友?学生2:因为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吃的都是害虫,所以蜻蜓是我们的朋友啊!学生3:因为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孑孓,所以我知道了蜻蜓是我们的朋友。

学生4:我通过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得到蜻蜓是吃害虫的,所有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老师:那我们能不能通过再现当时热烈讨论的场景,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对“蜻蜓是人类的朋友”这一看法有具体的认识呢?投影出示:陶行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翠贞(想了一下):吃虫子。

男孩:吃露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陶行知: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

《放飞蜻蜓》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放飞蜻蜓》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放飞蜻蜓》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重点: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并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

教学难点: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课本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1)揭示课题(2)指名读。

(3)集体读。

(4)提问: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故事?(5)过渡,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0节,从陶先生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2、生自主阅读。

3、组织交流。

4、找出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5、指导朗读。

6、默读比较,发现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7、师讲解蜻蜒点水8、检查预习情况:说说蜻蜒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9、迁移练习:10、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过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蜻蜓却如此神奇,孩子们听得都入神了。

(引读最后一节)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觉悟,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蜻蜓)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

”(焦急的心情,希望蜻蜓早回家。

)翠贞张开小手往上一送,蜻蜓张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什么?指导朗读:将这些描写陶先生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总结全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什么收获?3、师小结四、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19 放飞蜻蜓好朋友——蜻蜓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并加深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放飞蜻蜓》故事书。

2.模型制作所需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蜻蜓的照片,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2.引导学生回忆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蜻蜓的一些特点。

感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述《放飞蜻蜓》故事,重点讲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回答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操练(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每组按照故事中的情节,合作制作一个蜻蜓模型。

3.学生用彩纸剪出蜻蜓的形状,再用其他材料进行装饰和粘贴。

4.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蜻蜓进行创意设计。

总结(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蜻蜓模型。

2.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彼此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拓展(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蜻蜓的生长环境,了解蜻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重要价值。

2.教师鼓励学生对小动物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学生继续通过制作模型等实践活动,加强对自然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制作模型的完成情况。

2.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的技巧。

3.收集学生对小动物保护的建议和想法,评价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放飞蜻蜓》故事书。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放飞蜻蜓》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二段(2—10小节)听课文录音2—10小节,观看多媒体,整体感知学生自学:在陶行知和小朋友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指名交流评议,补充完善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蜻蜓的`相关知识教师。

总结感悟朗读自读指名读学生评议练读感情朗读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1小节)自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讨论交流(理解孩子们放飞蜻蜓时的迫切心情)朗读感悟三、自读讨论,感悟陶行知的为人自读思考: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总结:陶行知是一个慈爱,有学问,尊重学生,懂得教育方法的大教育家。

四、课后调查陶行知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

这个说法对吗?查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板书设计:20,放飞蜻蜓陶行知捉放《放飞蜻蜓》教案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到底会不会吃自己的尾巴。

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1、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2、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的设计与应用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1、展示蜻蜓图片,师导入欣赏展示蜻蜓的图片,配合播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创设学习情境。

2、师:同学们,这些小精灵是谁啊?(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

[全]《放飞蜻蜓》三年级苏教版教学设计

[全]《放飞蜻蜓》三年级苏教版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三年级苏教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3、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二、学时重点1.练习读好人物间的对话,品味重点词句,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

2.了解蜻相关知识,积累语言,内化语言,懂得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三、学时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进一步体会陶行知的人格魅力。

四、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19、放飞蜻蜓(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回顾文本。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读——《放飞蜻蜓》,下面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慈爱抚摸商量七嘴八舌入神放飞结构复杂保持平衡掌握方向1、指名读、齐读。

2、读后,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每行词语后显示:陶行知、孩子们、蜻蜓)3、你鞥根据这三个人物之间关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师引说:陶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后来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最后孩子们放飞了蜻蜓。

(捉谈放)4、孩子们为什么最后放飞了蜻蜓?陶行知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和这些孩子一起走进陶先生的课堂。

二、精读课文,了解蜻蜓,感悟人物魅力。

(一)了解蜻蜓吃什么,品读语言,读好人物对话。

1、陶先生首先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什么?自由朗读课文2-6小节,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从陶先生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2、交流感悟出示课文2-6小节这是陶先生和孩子们的对话,从中你了解到了蜻蜓的什么?(1)吃什么。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显红:“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2)你说蜻蜓吃什么?(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你从哪里知道的?(显红:“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3)点红孑孓,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出示图片,认识孑孓(蚊子的幼虫,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呈深褐色。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9、放飞蜻蜓》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9、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和探究有关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材地位】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设计理念】本次微课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进我们的好朋友——蜻蜓。

19 、齐(板书:蜻蜓)二、进入(一)捉蜻蜓1、课文一开始就像我们介绍了一群孩子在捉蜻蜓,试想一下,孩子们捉住蜻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指答】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老师感觉到你的快乐了?谁在来试试看?你的笑容感染了我。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份快乐中。

(二)放蜻蜓1、通过上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故事的开头是捉蜻蜓,也知道故事的结尾是——放蜻蜓?只有翠贞一个人同意放蜻蜓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点红:异口同声】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同一种声音,这就叫做“异口同声”【指读】字正腔圆。

你也来,声音非常响亮,我们一起来。

(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句子中有两个“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指答】是啊,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像放飞蜻蜓了。

让我们也一起加入他们。

齐【齐读】(三)谈蜻蜓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10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陶行知先生的讲解中读出了一只怎样的蜻蜓呢?(课件2:蜻蜓是_______。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过程;2.认识蜻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3.通过亲自制作蜻蜓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蜻蜓的生长发育过程;2.学生认识蜻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蜻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蜻蜓的欲望。

步骤二:知识讲解1.通过投影或绘图,向学生展示蜻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如清晰的翅膀、复眼、触角等。

2.讲解蜻蜓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蛹和成虫。

并介绍蜻蜓的繁殖方式和寿命。

步骤三:制作蜻蜓模型1.准备材料:彩纸、铁丝、颜料、剪刀、胶水等。

2.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彩纸和铁丝制作蜻蜓的模型。

先让学生按照指导进行实操,然后再让学生自行发挥创造力进行制作。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设计独特的蜻蜓模型。

3.指导学生用颜料给蜻蜓模型上色,并在模型上标注出各个身体部位。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蜻蜓模型。

鼓励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理念和创作过程,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提问。

步骤五:探索蜻蜓的栖息地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等地考察蜻蜓的栖息地。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在树叶上的寄生现象,感受大自然中生物的互动关系。

步骤六:课堂小结小结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再次强调保护环境,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制作蜻蜓模型的过程和成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听取学生对蜻蜓的认识和理解,评价学生对蜻蜓知识的掌握程度。

3.观察学生在栖息地探索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观察力,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五、板书设计:放飞蜻蜓- 形态特征:翅膀、复眼、触角等- 生长发育过程:卵、若虫、蛹、成虫- 制作蜻蜓模型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蜻蜓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了蜻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通过制作蜻蜓模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放飞蜻蜓_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放飞蜻蜓_苏教版

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陶衡”等4个字,会写“蜻蜓塘”等9个字,学习“七嘴八舌”等词语。

2、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明白得爱护有益动物。

1、谈话导入,2、因题设疑。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读中勾划生字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课文要紧写的是什么?要紧人物是谁?2、读后你有什么方法?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明白得的词语。

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明白得词语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学。

1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3、整体感知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2、边读边勾划生字3、自学生字1、学习生字交流经历的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明白得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形,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适应。

学生活动一、细读课文,明白得内容。

1、结合课题,2、提醒学生注意“蜻蜓”两个字的结构。

3、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5、找出难明白得的句子重点指6、导学生朗读。

二、反复朗读引导体会。

1、围绕“陶行知如何样劝小孩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2、找出五处描写陶行知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3、深入体会。

2、每次陶行知说完话后,小孩们有什么表现?从小孩们的反应进一步衬托出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对小孩们的关爱。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汇报自己不明白得的问题简单的,请同学自己解决,3、体会下面的句子: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明白得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适应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语文:第六单元《放飞蜻蜓》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

语文:第六单元《放飞蜻蜓》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

放飞蜻蜓一、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写一写。

(1)依稀记得,妈妈的眼里包含了无限温暖,融入了无限cíài 。

(2)“鸟巢”拥有多个令人骄傲的世界之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jiéɡòu 最为fù zá、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

(3)我们听话时密切注意说话人的身体姿态、表情,始终bǎo chí专注的精神和rù shén 的姿态。

2.词语接力棒,一棒接一棒。

七嘴八舌七八七八千变万化千万千万又细又长又又又又选择你喜欢的词语造句:3.读一读,选一选。

入神出神坚持保持(1)小熊正望着窗外(),上课铃响了。

(2)孩子们()地听着陶行知的讲解。

(3)大家要()公共场所的卫生。

(4)遇到困难我们要有()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4.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

(1)孩子们用多而杂乱的声音抢着回答:“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2)蜻蜓的眼睛是由数量很多很多的小眼睛构成的。

()(3)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二、能力挑战。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2)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3)吃露水一个男孩说6.我的收藏夹。

(1)蜻蜓的尾巴是一节一节、。

它能、。

(2)蜻蜓的眼睛是由,可以看清。

(3)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所以我们要。

三、探究创新。

7.(1)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2)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一定也很喜欢它吧!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再写一份保护蜻蜓的倡议书。

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慈爱复杂结构入神保持2.七上八下七零八落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又高又大又小又黑3.入神出神保持坚持4.七嘴八舌成千上万生机勃勃能力挑战:5.(1)?(2)、、,(3)“。

”。

6.(1)又细又长保持平衡调整方向(2)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四面八方的虫子(3)是益虫我们要保护探究创新:7.略。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飞蜻蜓》。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同情心。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放飞蜻蜓》课文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放飞蜻蜓的故事。

主人公小明在公园里捉到了一只蜻蜓,他通过观察和了解蜻蜓的特点,决定将它放飞回大自然。

小明学到了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2.2 生字词蜻蜓、公园、捉住、观察、特点、放飞、大自然、关爱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难点: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蜻蜓和放飞蜻蜓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的图片和生活习性。

使用教具,如蜻蜓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教学游戏,如“蜻蜓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蜻蜓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蜻蜓的特点。

提问学生对蜻蜓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5.2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5.3 学习课文内容: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三篇.doc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三篇.doc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三篇篇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学会保护蜻蜓。

学习重点: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加深感悟文中重点句课前准备:课前组内帮对检查学案5、6完成情况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课内检查预习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生词都会读了吗?下面小组内帮对互相检查,随即纠正,错的改正过来,一会找同学读一读。

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快。

2、同学们把生词都会读了,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吗?下面小组内分工读,读错的及时纠正,再读一读,读对为止。

检查读。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老师一会儿检查。

3、质疑解疑:(1)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2)、通过预习,同学们可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进行汇总,一会儿提出来。

(3)、小组长汇报。

(抄到黑板上)(4)、小组间解疑。

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读书,思考、解疑,或在精读时解决。

4、精读感悟,感情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6、7、8、9、10自然段,思考蜻蜓是怎样的蜻蜓?读后谈一谈,随即指导朗读,对蜻蜓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课后第四题。

(1)、分自然段读课文。

(找5个同学读)师在读中随机指导,读到位。

(2)、全体练习读。

每个同学都像刚才老师指导那些同学一样练习读一读。

看哪组读得最认真5、听写生词,帮对检查,错了改3遍6、指导朗读分角色,自己练习7、指导课后第四题,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三、分配下节课展示任务。

1、组搜集有关蜻蜓的资料。

2、组搜集有关动物与人之间感人的故事。

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同学维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同学充溢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点: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身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维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
教学设计大全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
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
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
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
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
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放飞蜻蜓》这篇课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
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
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
形象。

《放飞蜻蜓》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放飞蜻蜓》精
彩教学设计吧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佚名)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教学者:曹仁花)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礼嘉中心小学时勤亚)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四(作者高天流云)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三(作者: ttke)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闸西龙潭小学葛德萍)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二(刘津萍)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说课稿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Teaching plan of "flying dragonflies"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th e third grade of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编订:JinTai College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9个词语。

2、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动物。

5、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初步感受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读中感悟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和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良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课前准备:
1、说说你最喜欢的老师或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2、猜谜语:蚊子苍蝇蜻蜓等。

3、唱歌《小蜻蜓》。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猜谜语引出蜻蜓,板书“蜻蜓”,学习生字“蜻蜓”。

2、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板书:捉? 放?
3、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学会文中的生字。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抽读三个学生读生字新词,评价,纠正字音。

3、去掉音节男女生赛读新词,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个人自己读,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读,或几个同学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抽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可能不够简洁,随即按以下程序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师:要能准确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得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抽学生回答。

关键词是什么?板书:捉(起因)
(2)故事的结果怎样?抽生回答。

板书:放(结果)
(3)事情的经过是哪些自然段?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抽生回答。

板书:讲或劝(经过)
(4)讲解:概括这类写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

这种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文章,我们就说它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板书: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5)你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两种句式。

(多媒体出示要求)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这篇课文先写然后写最后写。

小结:陶行知先生给孩子们谈了些什么,又是怎样谈的,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书写蜻蜓两个字。

二、检查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抽读,全班同学认真听,看她有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教师略作评价。

2、齐读生词。

3、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板书:陶行知。

指导书写“陶”字。

课文先写……然后写……最后写…… 板书:捉讲(劝或谈)放
过渡: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三、细读课文。

(一)抽两个同学读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抽生回答。

板书:吃食尾巴眼睛
陶行知怎样给孩子们讲蜻蜓吃食这个问题的呢?
(二)学习第2——6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2-6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朗读体会情感。

查勾画和体会的情况。

理解慈爱、抚摸,出示“抚摸”,都是提手旁,学习生字“抚”。

(2)读悟第二、六自然段。

抽读、范读:体会到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和蔼可亲
指导朗读:试读、抽读、齐读。

读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和疑问的语气。

(强调“慈爱”和“抚摸”,读陶行知的话,音量小一点,语速慢一点,读出疑问的语气。


(3)小结: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陶行知的精神品质的。

同学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就能把人物的特点以及精神品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抽一生读作者的话,一生读陶行知说的话,一女生读翠贞的话,一生读男孩的话,全班同学读其他孩子的话。

想象陶行知与孩子们对话的场面,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理解“七嘴八舌抢着说”,然后再请几个孩子表演第五自然段。

板书:七嘴八舌。

师: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这时陶行知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继续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等知识。

(三)学习10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学习要求:
①迅速默读10自然段,用画出陶行知介绍蜻蜓尾巴和
眼睛的句子。

②与同桌讨论:陶行知为什么还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
巴和眼睛?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用“陶行知给孩子们介绍了……还介绍了……”的句式。

“只介绍了这些吗?”
陶行知在给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大眼睛时哪些词用得好,
用你喜欢的符号在书上把这些词勾画出来,体会“成千上万”、“四面八方”的意思。

板书“成千上万”、“四面八方”。

你能说出几个类似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吗?欣赏蜻蜓图片,教师引读。

(2)陶行知为什么还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抽生回答。

(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蜻蜓,喜爱蜻蜓,从
而保护蜻蜓,与蜻蜓做好朋友,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把蜻蜓放飞。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这时候陶行知如果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孩子们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

板书:放(多媒体出示)比较句子:
①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他放了,好不好?”
②陶行知说:“把它放了。

” 指导朗读,结合上下文体会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尊重孩子
2、孩子们把蜻蜓放飞时是怎样的心情呢?齐读课文最后两句。

看书上的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四、拓展想象:
(学生看图)你们瞧,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陶行知会说些什么呢?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