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e79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c.png)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源B. 评价环境质量C. 控制污染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D. 噪声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等距采样D. 以上都是4.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物理污染?A. 温度B. 辐射C. 噪声D. 重金属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生物污染?A. 悬浮颗粒物B. 细菌总数C. 化学需氧量D. 氨氮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方法不适用于水质监测?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重量法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土壤湿度B. 土壤温度C. 土壤pH值D. 土壤有机质含量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水温B. 水压C. 水色D. 水质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噪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分贝B. 赫兹C. 频率D. 波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环境监测中,大气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3. 环境监测中,水体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4. 环境监测中,土壤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5.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阐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 描述环境监测中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试题3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试题3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a1c9b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c.png)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学 学学 学学 学学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 。
A、常规检测B、特定目的监测C、空气污染监测D、研究性监测2.优先监测是对环境中 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A、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低B、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C、潜在危害小,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D、环境中所有3.消减断面通常设置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米处。
A、500B、1000C、1500D、20004.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区域内有多个污染源,且分布比较均匀时,宜选用布点法。
A、同心圆布点法B、网格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5.可疑数据是否剔除,判断的方法有: 。
A、狄克逊检验B、与算术平均值比较C、格鲁布斯检验D、与中位数比较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 的颗粒物。
A、<100μmB、>100μmC、>10μmD、<10μm7.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金属元素时,需对样品进行 预处理。
A、萃取B、蒸馏C、消解D、离子交换8.用电极法测定F-,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 。
A、增加水样总离子强度,使电极得到响应B、中和强酸、强碱,调节pH为中性C、恒定离子强度,消除干扰离子和酸度影响D、避免F-被瓶壁吸附9. 测定空气中NO x时,吸收液能与 反应,最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A、NO B、NO2 C、NO3- D、N2O10.测定烟气中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较采样速度 。
A、大B、小C、相等D、无所谓11.测定水样的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 。
A、有机物的含量B、金属化合物含量C、色度D、离子总浓度或含盐量1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N时,应选用 比色皿,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石英,紫外分光光度计B、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C、石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石英,气相色谱仪13.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砷、六价铬及强致癌污染物时,采样点应设在。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目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abaabf603d8ce2f01662322.png)
环境监测复习题一、问答题①环境污染物作用于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之发生突变,导致先天性畸形。
生殖细胞突变可遗传性,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体细胞,引起体细胞突变也可引起畸形,但无遗传性。
②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现染色体不离开现象,即在细胞分裂中期成对染色体彼此不分开,以致一个子细胞多一个染色休,而另一个子细胞少一个染色体,从而造成发育缺陷。
③核酸的合成过程受破坏而引起畸形。
④母体正常代谢过程被破坏,使子代细胞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缺乏必需的物质,影响正常发育等等。
①监视性监测,也叫常规监测和例行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水、噪声;污染源监督监测:②特定目的监测,也叫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排污收费、数据仲裁等;考核验证监测:业务考核、上岗培训、验收监测等;咨询服务监测:③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
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研制监测环境标准物质、制订统一监测分析方法、优化布点、采样等的研究;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标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或因素)与人或生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97c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e.png)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环境监测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C 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D 同时设计、同时规划、同时投产答案:A解释:“三同时”制度要求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以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大气污染物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法B 富集采样法C 自然沉降法D 溶液吸收法答案:C解释:自然沉降法通常用于颗粒物的监测,而非大气污染物的采样。
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法和溶液吸收法是大气污染物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3、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时,常用的氧化剂是()A 重铬酸钾B 高锰酸钾C 过氧化氢D 次氯酸钠答案:A解释:在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时,通常使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反应来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
4、以下哪种噪声测量仪器适用于测量环境噪声的频谱()A 声级计B 频谱分析仪C 噪声统计分析仪D 个人噪声剂量计答案:B解释:频谱分析仪能够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了解噪声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情况。
5、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A 干法灰化B 湿法消解C 微波消解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都是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多选题1、环境监测的目的包括()A 评价环境质量B 追踪污染源C 确定环境容量D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答案:ABCD解释: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通过监测可以评价环境质量状况,追踪污染源,确定环境容量,为环境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以下属于水质物理指标的有()A 温度B 色度C 浊度D 电导率答案:ABCD解释:温度、色度、浊度和电导率都是水质的物理指标,能够反映水的物理性质和状态。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c7b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d.png)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保环境安全B. 评估环境质量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B. 水质C. 土壤D. 人口数量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分层采样D. 所有选项4.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统计分析B. 化学分析C. 物理分析D. 所有选项5. 环境监测中,哪个指标常用于评估空气质量?A. pH值B. 悬浮颗粒物(PM2.5)C. 溶解氧D. 土壤有机质含量6.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采样时间B. 采样地点C. 采样深度D. 所有选项7.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指标通常包括哪些?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微生物含量D. 所有选项8.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的单位是什么?A. 分贝(dB)B. 赫兹(Hz)C. 米(m)D. 秒(s)9.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评估生物多样性B. 监测生物健康状况C. 确定污染物的生物积累D. 所有选项10. 环境监测中,哪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土壤肥力?A. 氮含量B. 磷含量C. 钾含量D. 所有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几种仪器设备及其功能。
3. 解释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某重金属的浓度为5mg/L,根据国家排放标准,该重金属的排放限值为2mg/L。
计算该工厂排放的废水超标了多少倍,并提出可能的整改措施。
2. 某城市在一天内,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了连续监测,共收集到24个数据点。
如果这些数据点的平均值为45μg/m³,标准差为10μg/m³,请计算其变异系数,并评估其数据的稳定性。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e92176a0116c175e0e482b.png)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布点、采样及分析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方法,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长时间定期或连续监视测定,以获取反映环境质量代表值信息和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基体环境样品中,除污染物外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称为基体。
3.基体效应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在实际测定中带来的误差。
4.生化需氧量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
5.化学需氧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6.优先监测对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7、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8、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9、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0、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11、准确度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1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13、平行性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4、重复性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5、再现性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6、灵敏度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17、空白试验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18、校准曲线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19、检测限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20、测定下限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21、测定上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二、填空题1、按目的分,环境监测可分为__研究性监测_、特定目的监测和___监视性监测__;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又可分为四种,即污染事故监测、___仲裁监测_、__考核验证监测__及咨询服务监测。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2213bb852458fb760b56e9.png)
一 名词解释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A A 。
分贝符号为“d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环境监测复习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复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b5823777232f60dccca147.png)
环境监测复习题有答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环境监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浊度:浊度是反映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污水和废水中不溶物质含量高,一般要求测定悬浮物。
测定浊度的方法有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计法等。
2、矿化度: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总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一般只用于天然水。
3、凯氏氮: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
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4、危险废物: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和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5、细菌总数:评定水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一。
指1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 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
6、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7、土壤污染: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土壤能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坏了土壤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逐渐占据优势,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性状改变,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导致土壤环境污染。
8、噪声污染:因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引起各种不需要的声音,超过了人类所能允许的程度,以致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9、底质:137页10、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11、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12、固体废物: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20b5608a1284ac85043d2.png)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14.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B、四C、三D、二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C、105 5℃烘箱内烘干D、室内自然干燥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B、可疑数据C、正常数据D、剔除数据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 A布点法。
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 A ppm。
环境监测期末试卷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dc3b5502020740bf1e9b57.png)
《环境监测》课程A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审题教师: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得分:分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酸度4.高锰酸盐指数(CODMn)5.二次污染物6.环境标准7.生物监测8 .土壤背景值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得分:分1、环境监测的特点:______ 、______ 、______。
1、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2、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____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__ 、______ 、______、______。
3、3、选择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的原则:__①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②方法成熟;③抗干扰能力好;④操作简便。
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第1页共10页4、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加入硫酸-硫酸银的作用是:_控制溶液反应处于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快速进行_____、______。
5、LD50表示______,TLm表示______。
LD50表示半数致死量,TLm表示半数存活浓度6、氨氮测定时,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__消除钙镁等金属离子的干扰____。
7、生物监测的步骤包括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消解和灰化,提取、分离和浓缩 3、污染物的测定______ 、______、__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 __1.5m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得分:分1、BOD和COD都可表示水中的有机物的多少,但COD<BOD。
(X)2、污水中BOD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
( X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
(√)5、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 X )6、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e708b8240c844769eaeeeb.png)
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6、按环境监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4237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2.png)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是什么?A. 确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范围B. 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政策D. 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益答案:D2.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什么?A. 全面性B. 可靠性C. 及时性D. 公正性答案:A3.环境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环境样品采集D. 数据记录和处理答案:A、B、C、D4.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对象?A. 大气环境B. 水环境C. 土壤环境D. 人体健康答案:D5.环境监测技术中的“遥感监测”是指什么?A. 利用遥感卫星对环境进行监测B. 利用遥感设备对环境进行监测C. 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环境信息D.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评估答案:C二、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各组成部分和因素进行观测、测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其基本目的包括确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范围,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政策,以及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益。
2.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公正性。
- 全面性:要对环境各组成部分和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
- 可靠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 及时性:监测数据要及时获得,以便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问题变化趋势。
- 公正性:监测过程和结果应公正、公正,杜绝人为干扰和误导,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3.请列举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
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 定性分析:通过对环境样品的观察和特征分析,确定环境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 定量分析:利用各种分析仪器和方法,对环境样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 环境样品采集:采集环境样品,如大气颗粒物、水样和土壤样品等,作为监测的基础。
环境监测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ca9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d.png)
环境监测习题及参考答案《环境监测》复习题一、填空题1、环境监测按照学科性质分为物理监测、和。
2、优先控制污染物是指、、残留多、检测方法成熟的污染物。
3、环境监测按照监测目的分为、和科研监测。
4、环境标准的核心是和。
5、两个声源作用于某点的声压级都为90dB,都运行时该点总声压级为 _ dB。
6、环境标准分为、和三级。
7、环境监测的分析质量控制通常包括和。
8、土壤监测布点方法、、梅花形、蛇形布点法9、监测企业噪声排放是否达标时监测点应布设在,并且监测点应围墙。
10、土壤样品测定中湿法消解的作用、、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11、环境监测按照监测目的分为特例监测、和。
12、优先控制污染物是指、、残留多、检测方法成熟的污染物。
13、环境监测按照监测目的分为、和科研监测。
14、环境标准的核心是和。
15、两个声源作用于某点的声压级都为65dB,都运行时该点总声压级为 _ dB。
16、环境标准分为、和三级。
17、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通常包括和。
18、监测企业噪声排放是否达标时监测点应布设在,并且监测点应围墙。
19、土壤样品测定中湿法消解的作用、、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20、化学试剂的级别一般化学试剂分为三级分别代码、、。
21、噪声按照来源分为工业企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22、优先控制污染物是指、、残留多、检测方法成熟的污染物。
23、环境监测按照工作性质分为、。
24、环境标准的核心是和。
25、两个声源作用于某点的声压级都为85dB,都运行时该点总声压级为 _ dB。
26、环境标准分为、和三级。
27、环境监测的分析质量控制通常包括和。
28、土壤监测布点方法、棋盘形、、蛇形布点法。
29、土壤样品测定中湿法消解的作用、、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30、植物样品采集必须具有三性、典型性和。
二、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光化学氧化剂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过氧乙酰硝酸酯 D.一氧化氮2.BOD.COD.TOD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答案(全)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49204119910ef12d2bf9e78f.png)
1.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不是越严越好,制度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现实相统一,才能满足既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状况,又促进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制度要符合4个原则:(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0um的颗粒物。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10和TSP 浓度。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物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在预处理过程中,常因挥发、吸附、污染等原因,造成欲测组分含量的变化,故应对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率考核。
预处理包括消解(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富集和分离(气提顶空和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5.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采样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列出5种)?(一)溶液吸收法(二)填充柱阻留法(三)滤料阻留法(四)低温冷凝法(五)静电沉降法(六)扩散(或渗透)法(七)自然积集法(八)综合采样法7.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的仪器组成。
气体采样器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
收集器: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吸收管:气泡吸收管和多孔玻璃吸收管,主要用于吸取气态或蒸汽态的污染物,后者还可采集雾态气溶胶,如喷洒的农药乳剂。
冲击式吸收管主要用于采集烟尘和颗粒物。
②滤料采样夹:用于采集烟尘和颗粒物。
滤料有用无机物的,如玻璃纤维膜、石英滤膜;也有用有机物的,如醋酸或硝酸纤维膜、氟树脂膜、聚四氟乙烯膜和尼龙膜等。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e515016fc700abb68fcc3.png)
一 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A A 。
分贝符号为“d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64695bdd3383c4bb4cd2f9.png)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
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
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
0500→14.0 ; 14。
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B、四C、三D、二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C、105 5℃烘箱内烘干D、室内自然干燥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B、可疑数据C、正常数据D、剔除数据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 A 布点法.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 A ppm。
环境监测期末试卷答案版
![环境监测期末试卷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7bf63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6.png)
环境监测期末试卷答案版一、名词解释(10)1、BTEX是石油中常见的苯,甲苯、乙基苯、三种二甲基苯的异构体邻二甲苯,的合称,属于单环芳烃类质。
BTEX主要存在于原油和石油产品中,作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制造业。
BTEX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释放到环境内,造成环境污染,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2、气相分子吸收法是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基态的气体分子能吸收特定紫外光谱的一种测量方法, 其原理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目前用于测定氨氮、总氮、硫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
3、环境过程监测:5.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 指的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20)1.环境监测的特点___综合性__、___连续性__、___追溯性_2.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_国家环境保护标准_、_地方环境保护标准_、_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_。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__国家环境质量标准__、__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__、__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__、__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__、__国家环境基础标准_ 五类。
(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保仪器和设备标准。
两级是:国家级、地方级)3.国家标准体系河流断面分为__对照断面__、__控制断面_、_削减断面__、__背景断面_。
4.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__苯酚___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二苯碳酰二肼__5.大气采样中,常用的布点方法有__功能区布点法__、_网格布点法_、__同心圆布点法__、__扇形布点法_。
6.空气样品富集采样法有__溶液吸收法__、__填充柱阻留法__、__滤料阻留法__、__低温冷凝法__、__静电沉降法__、__扩散(或渗透)法__及__自然积集法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名词解释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 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A A 。
分贝符号为“d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11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12遥感监测:是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检测手段。
13 突发事件:是指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害。
或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计划或者认识范围以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
14 环炉检测技术:是将样品滴于圆形滤纸的中央,以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样品,借助于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利用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洗出,并通过环炉加热而浓集在外圈,然后用适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达到分离和测定的目的。
15 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是监测常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控制分析数据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围内,保证常规分析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问答题1 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要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含量低,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且随机多变,不易准确测量。
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
这就要求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计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2 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指定过程:明确检测目的——调查研究——确定检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效率——选择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a 对照断面、b 控制断面、c 削减断面。
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上游100—500m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口或回流处。
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可设多个。
削减断面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
直设一个。
采样点位的确定: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根据河宽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垂线);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根据水深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点)3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方法有:(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4 水样在分析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除: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5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进行比色测定,可以测定六价铬。
在酸性溶液中,将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进行比色测定。
可测定总铬。
6 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①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氧化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量。
MnSO4+2NaOH=Na2SO4+Mn(OH)2沉淀2Mn(OH)2+O2=2MnO(OH)2棕色沉淀MnO(OH)2+2H2SO4=Mn(SO4)2+3H2OMn(SO4)2+2KI=MnSO4+K2SO4+I22NaS2O3+I2=Na2S4O6+2NaIl②电极法;广发应用的溶解氧电极是聚四氟乙烯薄膜电极。
根据工作原理分为极谱型和电池型。
极谱型电极原理,电极腔内充入氯化钾溶液,聚四氟乙烯薄膜将内电解液和被测水样隔开,溶解氧通过薄膜渗透扩散。
当两极间加上0.5~0.8V固定极化电压时,则水样中的溶解氧扩散通过薄膜,并在阴极上还原,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
阴极;O2+2H2O+4e=4OH-阳极;4Ag+4Cl-=AgCl+4e7 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测定它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①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min,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
意义:污泥沉降比大致反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污泥排放;它的变化还可以及时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
②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
计算式如下:SVI=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干污泥体积/混合液污泥浓度。
意义: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8 简要说明制订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主要内容:一、检测目的二、调研及资料收集: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2.气象资料 3.地形资料4.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5.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三、监测项目四、监测站(点)的布设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2.采样点数目3.采样站(点)布设方法(①功能区布点法②网格布点法③同心圆布点法④扇形布点法)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六、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9 简要说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的原理,用简图示意怎样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NO2、NO和NOX?原理:用无水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空气中的NO2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
在无水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空气入口→显色吸收液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瓶→显色吸收液瓶→干燥瓶→止水夹→流量计→抽气泵10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用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测定可吸入颗粒物:将PM10收集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出PM10的质量浓度。
11 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静态配气法的优点是所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但因有些气体化学性质较活泼,长时间与容器壁接触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容器壁也有吸附作用,故会造成配置气体浓度不准确或其浓度随放置时间而变化,特别是配置低浓度标准气,长引起较大的误差。
动态配气法使已知浓度的原料气和稀释气按恒定比例连续不断地进入混合器混合,从而可以连续不断地配制并供给一定浓度的标准器,根据两股气流的流量比计算出稀释倍数,根据系数倍数计算出标准气的浓度。
优点:提供大量的标准气,还可通过调节原料气和稀释气的流量比获得所需浓度的标准气,尤其适用于配制低浓度的标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