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抗弯拉强度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C40(5.0MPa抗弯拉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0(5.0MPa抗弯拉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3.2 56.6
57.0
180
1
145
28
55.4
54.7 56.7
60.1
54.0
50.8 52.4
52.3
180
1
140
28
54.5
51.2 52.9
53.1
43.3
45.8 45.9
48.5
180
1
140
28
46.6
47.9 46.2
44.1
试验监理人员意见:
试验:
日期: 复核:
主管:
日期:
表观密度(g/cm3):2.694
规格:4.75~26.5mm 堆积密度(g/cm3): 1.52
孔隙率(%):44
掺和料 产地:-
品名:-
规格:-
产地:贵州中兴南友建材有限公司 外加剂
规格:RST-B
品名:RST-B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12
试件尺寸:150*150*550mm 其他
养护情况:标准养护
贵州公路建设项目 汕昆高速贵州境板坝至江底公路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EPB-06
施工单位: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
合 同 号:T3
试验单位
汕昆高速板坝至江底公路T3项目部工地试验室
用途
隧道工程
制件日期
2010.08.14
报告5.0MPa抗弯拉)
水泥标号
P.O42.5
设计坍落度(mm)
140~160
拌制方法
机械拌制
水源 者告河河水
水泥 厂家:贵州荣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P.O
日期批号:2010.08.17/H086

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摘要: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来源广、造价低、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作为我国两种主要路面结构之一,广泛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中。

但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断裂损坏现象,大大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致使维修养护费用增加,给社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完成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标准。

因此,抗弯拉强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控制最重要的强度指标之一。

基于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质量控制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以前使用的混凝土道路面临着很大的交通压力,其中一些道路开始出现健康问题,而对移动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混凝土道路的清理趋势正在扩大。

道路混凝土路面质量状况研究提供了道路物理质量状况的信息,并为项目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基本信息和基础。

1设计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面层板分析应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混凝土设计强度采用28d弯拉强度,其标准值按照交通荷载等级确定,旧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采用实测值。

采用该规范进行水泥混凝土结构厚度设计时,设计标准为车辆荷载、温度应力共同作用下面层板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产生疲劳断裂,以满足路面结构性能要求条件;在两个作用力最大时不发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

并考虑路面结构重要性和施工变异性二个可靠度因素,即在一定的交通、环境条件下和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弯拉强度设计要求的概率。

2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方法2.1层间组合设计(1)为了保证沥青层与原有混凝土层之间的良好结合,并防止沥青层进一步滑动,原有混凝土涂层层应在沥青层铺设前均匀铣削,厚度不超过1mm。

铣削后清理道路垃圾并用高压水枪清洗。

(2)防污贴剂和玻色纤维的应用是由玻璃纤维、沥青等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抗拉强度高、施工方便、耐高温、防水等优点,可以更好地与混凝土结合。

路面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021/3/27
CHENLI
Cement Concrete
33
配合比参数的确定原则
水灰比 水与水泥间的比例关系。当组成材料一定
时,对砼强度和耐久性起关键性作用。在满足强 度与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较大值。
单位用水量 指1 m3砼的用水量,反映水泥浆与
骨料间的比例关系(浆集比)。当W/C一定时, 是控制砼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在满足流动 性的前提下尽量取较小值。
无 按机 胶
石膏类 硫磺
石膏混凝土 以天然石膏及工业废料石膏为胶凝材料。可做天花板及内隔墙等制品 硫磺混凝土 硫磺加热熔化,然后冷却硬化。可做粘结剂及低温防腐层

水玻璃 水玻璃混凝土 以钠水玻璃或钾水玻璃为胶凝材料。可做耐酸结构

碱矿渣类 碱矿渣混凝土 以磨细矿渣及碱溶液为胶凝材料,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可做各种结构
钢筋混凝土 用普通钢筋加强的混凝土。其作用最广
钢丝网混凝土
用钢丝网加强的无粗骨料混凝土,又称钢丝网砂浆。可用于制作薄壳、 船等薄壁构件
配筋类
纤维混凝土
用各种纤维加强的混凝土,其中钢纤维混凝土最常用。其抗冲击、抗拉、抗 弯性能好,可用于路面、桥面、机场跑道护面、隧道衬砌及桩头、桩帽等

预应力混凝土
用先张法、后张法或化学方法使混凝土预压,以提高其抗拉、抗弯强度的配 筋混凝土。可用于各种工程的构筑物及建筑结构,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等
砂率 砂与石子间的比例关系。对砼拌合物的和易
性,特别是黏聚性和保水性有很大影响。在满足 黏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较小值。
2021/3/27
CHENLI
Cement Concrete
34
配合比设计的算料基准 计算1 m3砼中各材料的用量,以质量计。 计算时,骨料以自然风干状态质量为基准。 自然风干状态:细骨料含水率≤1.0%, 粗骨料含水率≤ 0.5%。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说明一.计算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二.材料来源:1.水泥:采用萍乡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材”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上栗县金山镇南华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9.5~19mm :4.75~9.5mm = 30% :55%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砂:采用湖南平江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72。

4.水:饮用水。

5.坍落度为30~50mm,砂率为39%三.计算步骤:1、确定5.0Mpa配制强度F cf,o=K F cf,o,K=1.15×5.0=5.75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 F cf,o+1.0079-0.3987F CEf)=1.5684/(5.75+1.0079-0.3987×7.4)=1.5684/(6.7579-2.95038)=0.41 取W/C=0.393、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04.97+3.09H+11.27×C/W+0.61ßS=104.97+3.09×3+11.27/0.39+0.61×30=161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co=Mw0/(W/C)=161/0.39=413kg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砼2420kg/m3Mso+Mgo=2420-161-413=1846砂率为39%Mso=1846×39%=720kg/m3Mgo=1846-720=1126 kg/m36、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水:161kg、水泥:413kg、砂:720kg、碎石:1126kg7、确定调试后的配合比采用理论配合比配制砼,调试坍落度、和易性,得最佳每立方米砼配合比为:1:0.39:1.74:2.73比例为:水泥用量砂用量碎石用量水用量413 720 1126 161比例: 1 :1.74 :2.73 :0.39四.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按增加和减小水灰比0.03及保持砂率基本不变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做试块,标准养护,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弯拉强度检验,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用试验编号为2的配合比为路面用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经28天强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配合比设计与计算是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配合比设计的原则、计算方法、配合比调整等方面。

二、配合比设计的原则1.强度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要考虑的是混凝土的强度需求。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包括28天抗压强度、28天抗拉强度、28天抗弯强度等。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根据该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工作性原则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坍落度等指标。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标,并通过配合比设计来实现。

3.耐久性原则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抗冻融、抗渗透、耐化学侵蚀等指标。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耐久性要求。

4.成本原则混凝土的成本是指混凝土材料的采购成本、混凝土生产成本、施工成本等。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三、配合比设计的计算方法1.配合比计算基础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基础包括水泥用量、水用量、骨料用量、粉煤灰用量、矿渣粉用量、掺合料用量等。

2.配合比计算方法(1)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重量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工作性会有所下降。

确定水灰比的方法一般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参考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表来确定。

(2)确定骨料配合比骨料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重量比。

骨料的种类、粒径、含水率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抗弯拉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抗弯拉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抗弯拉5.0Mpa 砼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材料的选用1、水泥:P.O42.5R 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河砂、中砂3、粗骨料:4.75~31.5mm 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木钙减水剂,(网上查掺量为水泥的0.25%,减水率12.0%)。

二、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要求,按弯拉强度≥5.0MPa 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 计算28天弯拉配制强度 fc ::取值:(1)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r=5.0MPa (2)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s=0.5MPa(3)保证率系数:t=1.36(n 取3组) (4)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v=0.07 fc=[fr/(1-1.04cv)]+ts=[5.0/(1-1.04╳0.07]+1.36╳0.5) =6.07MPa.2、 确定水灰比:sc f f C W 3595.00097.15684.1-+= W/C =1.5684/(6.07+1.0097-0.3595╳8.5)=0.39灰水比为:c/w=1/0.37=2.563、 确定砂率:查桥涵用砂细度模数在2.3~2.5之间,故选定砂率为34%。

4、 单位用水量确定:W o =104.97+0.309S L +11.27WC +0.61S P W o =104.97+0.309╳40+11.27╳2.70+0.61╳34=168kg计算掺外加剂的砼单位用水量:W ow =W o ⎪⎭⎫⎝⎛-1001β =168╳(1-12.0%)=148kg 5、 单位水泥用量确定:C o =⎪⎭⎫ ⎝⎛W C W o Co=2.56╳148 Co=3796、减水剂用量确定:减水剂=379╳0.25%=0.95Kg/m3三、通过上述的计算,以上计算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是否能满足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并进行7d 和28d 的抗折、抗压强度检验验证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合用标准文案报告编号:B检(14)—SJSY-TPB001检验报告委托单位:牡丹江市大东建筑总公司检测项目: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日期:2014 年7月18日中心实验室名称: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兰屯路71 号邮编: 021008电话:(0470 )3998512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设计书一、资料说明:原资料 :水泥采用海拉尔蒙西复合硅酸盐(P.C 32.5 )水泥;砂采用海拉尔河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 2.87 ,表观密度为;碎石采用哈克南碎石场( 4.75-31.5mm )合成级配,其中:碎石10-20mm 掺量为 40%, 20-40mm 掺量为60%;水采用自来水;原资料检测详见试验报告。

编制依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设计抗折强度 4.5Mpa 中等交通。

二、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1) fc=fr/1-1.04cv+tsⅹ ⅹ 8%Fc- 配制 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 按表取值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t-按表取值2)水灰比 (W/C) 的计算()Fs- 水泥实测 28天抗折强度( Mpa)3)查表确定砂率( βs ) = 34%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依照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 1 0― 50mm查表 mwo =170 kg/m3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C0=(c/w)wo=170/0.44=386 kg/m36 )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co+mwo+mso+ mgo=2450βs=mso÷( mso+ mgo)× 100砂( mso)用量为 644 kg/m3,碎石( mgo)用量 1250 kg/m3 ;(1)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碎石:砂= 386:1250:644:=1: 3.24 :水灰比=0.4 4(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资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各种资料用量为:水泥=386ⅹ 0.03= 11.58 kg水= 170ⅹ砂= 644ⅹ0.03= 19.32 kg碎石= 1250ⅹ 0.03= 37.50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弯拉强度):fc=fr/〔1-1.04c v〕+ts=其中:f c为28天试配弯拉强度(Mpa)f r为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 v为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在下表的规定范围取值;无统S为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2. 工作性:不同的施工工艺,最佳工作性要求不一样;坍落度SL一般在10mm~60mm 之间。

3. 耐久性:〔1〕根据有无抗冻性、抗盐冻性要求及混凝土最大公称粒径,混凝土含气〔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kg/m3 ,掺粉煤灰时,最大单位胶凝材料不宜大于注:掺粉煤灰,并有抗冰(盐)冻要求时,不得使用32.5级水泥。

严寒地区抗冻标号不宜低于F250,寒冷地区不宜低于F200。

4. 水灰(胶)比的计算和确定:〔1〕碎石或碎卵石混凝土W/C=1.5648/〔fc +1.0097-0.3595f s〕=〔2〕卵石混凝土W/C=1.2618/〔fc +1.5492-0.4709f s〕=其中:fs 为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水灰(胶)比。

5. 砂率(SP)的确定: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种类,按下表取值;在软做抗滑槽时,可增大注;碎卵石可在碎石和卵石之间内插取值。

6. 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粗集料种类和确定的坍落度,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集料以自然风干状态计)。

碎石:W0 =104.97+0.309SL +11.27(C/W)+0.61S P卵石:W0 =86.89+0.370SL +11.24(C/W)+1.00S P其中:W0为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按下式计算:W0W = W0(1-β)其中:β为所用外加剂的实测减水率(%)7. 确定单位水泥用量;根据水灰比公式反算,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0.30
0.60
1.18
2.36
累 计 筛 余 (以 质 量 计) (%)
80~95
71~85
35~65
5~35
70~92
41~70
10~50
0~25
55~85
16~40
0~25
0~15
4.75
0~10 0~10 0~10
• 3、路面和桥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上述两表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 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配 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掺引气高效减水剂。
>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kg/m3
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
<47%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 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 注:①天然Ⅲ级砂用做路面时,含泥量应小于3%;用做贫混凝土基层时,可小于5%;②亚 甲蓝试验MB试验方法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录B。
不得>10%筛余量不得 不得>10%筛余量不得 不得>10%筛余量不得
>10%
>10%
>10%
初凝时间①不早于1.5h 初凝时间①不早于1.5h 初凝时间①不早于1.5h
不早于1.5h
不早于1.5h
不早于1.5h
终凝时间②不迟于10h 终凝时间②不迟于10h 终凝时间②不迟于10h
不迟于10h
不迟于10h
氧化镁① 不得 > 5.0% 不得 >6.0%
氧化镁① 不得 > 5.0% 不得 >6.0%

浅谈正交试验法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谈正交试验法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9期(总第221期)试验研究・淒谈IE交试验法面层水潟混凝土配合此谡计吴善圳(福州建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108)摘要以某高速公路弯拉强度为5.0MPa水泥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设计为例,根据原材料、路面结构及施工工作性要求,通过正交试验拟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性参数,选用水泥用量、砂率、用水量3个因素,并选用L/33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通过测定坍落度、抗弯拉强度,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标配合比。

关键词正交试验;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1正交试验目的及要求正交试验是利用正交表来安排与分析多因素、多指标试验优化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是由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通过对这部分试验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

指标是衡量试验效果的目标值。

如混凝土配合比最终试验结果要求达到抗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相关要求。

本次试验指标为抗弯拉强度、坍落度。

因素是在试验中直接影响指标的事件,称它们为因素。

如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外加剂掺量和品种等。

因素水平是因素在试验中所处状态的变化会引起指标的变化。

如水泥用量的变化、水灰比和砂率的变化等。

本次试验选用水泥用量、砂率、用水量3个因素水平,并选用L/33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通过测定坍落度、抗弯拉强度两个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目标配合比。

2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要求根据委托单位提供要求,配合比用于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交通荷载等级为特重等级,设计抗弯拉强度为5.0MPa,施工坍落度30~50mm o3原材料选择及技术指标要求(1)水泥:漳平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要求。

(2)粗集料:石灰岩碎石,产地为联建隧道出口碎石场,经过筛分试验分析,试验选用4.75~26.5mm的连续级配碎石。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要求: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施工坍落度H=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2、公路等级一级,施工单位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0.4MPa(n=9)二、原材料检验说明:1.碎石:山东3.水泥:P.O42.5山东磐磊,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配合比试配强度已知设计抗弯拉强度(f cm)=5.0MPa,根据设计公路等级,结合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等,计算配制抗弯拉强度为:f c=f cm/(1-1.04Cv)+ts=5.0/(1-1.04*0.12)+0.61*0.4=6.0MPa(2)计算水灰比:已知配制抗弯拉强度f c=6.0MPa,水泥抗弯拉强度f s=7.8MPa,代入公式得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7.8)共 7 页第 4 页=0.37(3)确定砂率。

已知砂的细度模数为2.6,取砂率βs=32%(4)确定单位用水量:已知水灰比W/C=0.37,砂率βs =32%,取坍落度S L =20mm,代入公式得mw 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61kg/m3(5) 计算水泥用量:Mc0=Mw0/0.37=161/0.37=435Kg/m3(7)计算粗集料(Mg)、细集料(Ms)用量(体积法:)Mc0/ρc+ Mw0/ρw+Mg0/ρs+Ms0/ρg +0.01a=1Ms0/(Ms0+Mg0)*100=βS则:435/3100+161/1000+ Mg0/2655+Ms0/2577+0.01a=1Ms0/(Ms0+ Mg0)*100=32解得:Ms0=579Kg/m3,Mg0=1230Kg/m3因此,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1:1.33:2.83:0.372、工作性、强度检验,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进行试拌,测得其坍落度为20mm,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和易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亦符合要求。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C50混凝土是指其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表示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确定水泥、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水和掺合料的用量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综合性能。

以下是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

1.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的。

在确定C50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时,首先要确定其设计强度等级为C50。

C50强度等级表示混凝土在28天龄期下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为50 MPa。

2.骨料选用粗骨料一般选择碎石或砾石,细骨料一般选择天然细砂。

在C50混凝土中,骨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适当的强度和粒径分布。

3.水泥选择C50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等。

水泥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水泥品种。

4.掺合料的使用在混凝土中常使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等。

掺合料的适当添加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热收缩性能。

在C50混凝土中,掺合料的使用量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求确定。

5.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合理的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在C50混凝土中,一般采用低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6.配合比的制定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用量比例。

在C5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各成分的用量比例。

配合比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原材料品质、施工工艺和材料消耗等因素。

7.施工工艺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灰比和拌合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以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和耐久性提高。

8.质量控制及试验在C50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试验工作。

包括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试验、混凝土强度试验、物理性能测试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85(28天)5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要求: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施工坍落度H=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2、公路等级一级,施工单位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0.4MPa(n=9)二、原材料检验说明:1.碎石:山东共 7 页第 3 页3.水泥:P.O42.5山东磐磊,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配合比试配强度已知设计抗弯拉强度(f cm)=5.0MPa,根据设计公路等级,结合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等,计算配制抗弯拉强度为:f c=f cm/(1-1.04Cv)+ts=5.0/(1-1.04*0.12)+0.61*0.4=6.0MPa(2)计算水灰比:已知配制抗弯拉强度f c=6.0MPa,水泥抗弯拉强度f s=7.8MPa,代入公式得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7.8)=0.37(3)确定砂率。

已知砂的细度模数为2.6,取砂率βs=32%(4)确定单位用水量:已知水灰比W/C=0.37,砂率βs =32%,取坍落度S L =20mm,代入公式得mw 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61kg/m3(5) 计算水泥用量:Mc0=Mw0/0.37=161/0.37=435Kg/m3(7)计算粗集料(Mg)、细集料(Ms)用量(体积法:)Mc0/ρc+ Mw0/ρw+Mg0/ρs+Ms0/ρg +0.01a=1Ms0/(Ms0+Mg0)*100=βS则:435/3100+161/1000+ Mg0/2655+Ms0/2577+0.01a=1Ms0/(Ms0+ Mg0)*100=32解得:Ms0=579Kg/m3,Mg0=1230Kg/m3因此,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1:1.33:2.83:0.372、工作性、强度检验,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35:579:1230:161进行试拌,测得其坍落度为20mm,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和易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亦符合要求。

5MPa路面砼配合比设计说明-水灰比0.36

5MPa路面砼配合比设计说明-水灰比0.36

石吉高速C3标5MPa抗弯拉砼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1、设计依据:JTG F30-2003、JTG E30-2005及施工图纸2、设计参数:要求混凝土设计抗弯拉强度标准值f cm为5.0MPa,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差s为0.4MPa(n=9)。

混凝土由机械搅拌并振捣,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施工要求坍落度30-50mm。

3、组成材料:○1、水泥:红狮P.O42.5水泥,推算水泥28d抗折强度为6.5MPa,水泥密度ρc=3100kg/m3;○2、细集料:赣江中砂,表观密度ρs=2640kg/m3,M X=2.78;○3、粗集料:五峰山隧道碎石场5-16mm碎石(掺量70%),16-31.5mm 碎石(掺量30%),表观密度ρg=2668kg/m3,振实密度ρsh=1670kg/m3;○4、外加剂:江西瑞州FDN-242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5%;○5、拌和水:自来水。

二、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弯拉强度(f c)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样本数为9时,保证率系数t为0.61,起变异水平水平等级为“低”,混凝土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 v=0.05~0.10,取中值0.075。

根据设计要求,f cm=5.0MPa,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混凝土配制弯拉强度为:f c=f cm/(1-1.04C v)+ts=5.0/(1-1.04×0.075)+0.61×0.4=5.67MPa2、确定水灰比(W/C)按弯拉强度计算水灰比。

由已知资料,水泥推算28d抗折强度f s=6.5,计算得到的混凝土配制弯拉强度f c=5.67MPa,粗集料为碎石,代入公式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W/C: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5.67+1.0097-0.3595×6.5)=0.36耐久性校核:混凝土为高速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冻要求,依据规范查表得知最大W/C为0.44,故按照强度计算的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取W/C=0.36,C/W=2.78。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某公路管理部门对辖区G106国道开展2020年度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工作,受委托的检测机构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对其中10km 路段进行检测与评价。

该路段是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一个评定单元(1000m)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为91,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为95.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为93,路面跳车指数PBI为75,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为87,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为85.各指数权重WPCI、WRQI、WRDI、WPBI、WSRI、WPSSI分别为0.35、0.30、0.15、0.10、0.10、0.0。

请完成下面题目:A.87.67B.90.0C.90.50D.90.5【答案】 C2、回答连续式平整度仪试验方法的测试的有关问题。

(2)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时,其技术指标是()。

A.标准偏差B.单向累计值C.国际平整度指标D.最大间隙【答案】 A3、标准筛由()种不同孔径筛子组成。

A.15C.17D.18【答案】 C4、某工地试验室的试验人员开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请根据你掌握的试验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A.5mm±1mmB.6mm±1mmC.5mm±2mmD.6mm±2mm【答案】 B5、灌砂法试验测得试坑材料湿密度为2.30g/cm3,含水量为5.5%,该材料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为2.25g/cm3,则该测点的压实度为()A.92.4%B.96.6%C.96.9%D.102.2%【答案】 C6、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中,同批试件组数为10组时,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值,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不低于A.0.85B.0.9D.1.15【答案】 A7、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公里的一路段沥青路面应按()进行质量评定。

5.0抗弯拉强度配合比设计

5.0抗弯拉强度配合比设计

5.0MPa 抗弯拉强度配合比设计一、原材料说明1、水泥:浙江“豪龙”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指标符合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范要求。

2、河砂:中砂,浙江乐清生产,细度模数2.40,含泥量1.2%,。

3、碎石:乐清生产,单级配碎石1(4.75~16.0)mm 与单级配碎石2(16.0~31.5)mm=30%:70%组成合成级配(4.75~31.5)mm,,含泥量0.4%,压碎值11.4%,针片状含量10.2%。

4、使用部位:主车道路面二、配合比设计1、基准配合比①、试配弯拉强度:f c=1.15f cm =1.15×5.0=5.8MPa ②、BW =1.5684/( f c +1.0097-0.3485 f S ) =1.5684/(5.8+1.0097-0.3485×6.5)=0.34根据施工经验及JTJ/T037.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膜施工技术规程》及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取BW =0.46 ③、根据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砂率取32% ④、坍落度10~30mm ,根据经验取20mm⑤、W 0=104.97+0.309SL+11.27(C/B)+0.61 S P=104.97+0.309×20+11.27×2.06+0.61×32=156kg根据经验取200kg⑥、M CO= W 0/W/C=435kg⑦、M SO =581kg⑧、M gO =1234kg基准配合比水泥:水:细集料:碎石1:碎石2=435:200:581:370:8642、水胶比减少0.02 ①BW =0.44 根据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砂率取31%②W0=104.97+0.309SL+11.27(C/B)+0.61 S P=104.97+0.309×20+11.27×2.27+0.61×31=156kg根据经验取200kg③M CO= W0/W/C=455kg④M SO=556kg⑤M gO=1239kg调整配合比水泥:水:细集料:碎石1:碎石2=455:200:556:372:8673、水胶比增加0.02W=0.48①B根据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砂率取34%②W0=104.97+0.309SL+11.27(C/B)+0.61 S P=104.97+0.309×20+11.27×2.08+0.61×33=155kg根据经验取200kg③M CO= W0/W/C=417kg④M SO=605kg⑤M gO=1228kg调整配合比水泥:水:细集料:碎石1:碎石2=417:200:605:368:860。

弯拉强度5.0路面混凝土标号

弯拉强度5.0路面混凝土标号

弯拉强度5.0路面混凝土标号摘要:一、前言二、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定义与意义三、影响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因素四、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测定方法五、我国相关标准和规定六、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混凝土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

其中,弯拉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相关知识。

二、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定义与意义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是指混凝土在弯曲和拉伸的复合应力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这个标号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因素1.原材料:水泥、骨料、掺合料、水等原材料的性质和质量对弯拉强度有直接影响。

2.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提高弯拉强度。

3.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正确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挥。

4.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发挥。

四、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测定方法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计算出弯拉强度,从而判断混凝土是否达到5.0 标号。

五、我国相关标准和规定我国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

按照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对应的抗压强度等级为C30。

六、结论弯拉强度5.0 路面混凝土标号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众多。

路面抗弯拉强度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抗弯拉强度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抗弯拉强度5.0混凝⼟配合⽐设计路⾯⽔泥混凝⼟配合⽐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相关说明2.JTG30-2003 《公路⽔泥混凝⼟路⾯施⼯技术规范》3.JTG E30-2005 《公路⼯程⽔泥及⽔泥混凝⼟试验规程》4.JTG E42-2005 《公路⼯程集料试验规程》5. JGJ 55-2000 《普通混凝⼟配合⽐设计规程》⼆.设计要求:1.设计抗弯拉强度5MPa2.坍落度10-40mm三.原材料说明:1.⽔泥依据设计图纸以及JTG30-2003规范要求,选⽤⼭胜⽔泥⼚⽣产的PO42.5⽔泥.其相关技术指标如下:2.粗集料粗集料采⽤从砂⽯⼚购买的⾻料,规格分级和掺配⽐例如下:经检验起其合成级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它指标检验结果如下:3.细集料细集料采⽤0-4.75mm的河砂,检验结果如下:4.饮⽤⽔凡⼈畜能够饮⽤的⽔四.配合⽐计算: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cf c= f r/(1-1.04*Cv)+t*sf c=5.0/(1-1.04*0.08)+1.36*0.40f c=6.0(MPa)f 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5.0 MPa;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5.0 MPa,则s= f r*Cv=0.40 MPa2.⽔灰⽐的计算和确定:碎⽯混凝⼟:W/C=1.5684/( 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8.3)=0.39f s—⽔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3MPa耐久性校核,混凝⼟为⾼速公路路⾯所⽤,⽆抗冰冻性要求,查表得最⼤⽔灰⽐为0.44,故按照强度计算的⽔灰⽐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3.选⽤砂率Sp (%)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6%;4.计算⽤⽔量W o (Kg/m3)W o=104.97+0.309*S L+11.27*C/W+0.61* Sp=104.97+0.309*20+11.27*2.564+0.61*36=162 Kg/m3W o—混凝⼟的单位⽤⽔量(Kg/m3);S L—坍落度(mm), 设计坍落度10-30mm,故取值20mm;Sp—砂率(%);C/W —灰⽔⽐,⽔灰⽐之倒数; W/C=0.39,所以C/W=2.564 根据JTG F30-2003中⼩型机具摊铺混凝⼟最⼤单位⽤⽔量为150Kg/m3,故取W o=150 Kg/m35.计算⽔泥⽤量Co(Kg/m3);已知W o=150 Kg/m3,W/C=0.39,则⽔泥⽤量Co=W o/ (W/C)= 150/0.39=385Kg/m3满⾜耐久性要求的最⼩⽔泥⽤量为300Kg/m3,由此取计算⽔泥⽤量385 Kg/m3。

5.0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计算书说明书

5.0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计算书说明书

5.0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计算书说明书c30抗折5.0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公路路面工程c30抗折5.0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构造形式和施工要求,并且本着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

二、设计依据1.《jtgf30-202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Jgj55-20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5.0mpa;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四,使用部位a)主要道路混凝土面板V,原材料技术指标a)砾石碎石,规格为5-25l2、水泥鹿泉区渠寨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 5普通硅酸盐水泥。

项目比表面积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要求不小于300(m2/kg),不小于45分钟,不大于600分钟。

测试结果为358189min 233min安定性雷士夹沸煮合格项龄期国标合格试验结果(mpa)5.9目(mpa)抗≥3.5折抗折抗压强度3天抗≥17.0压抗≥6.5折28天抗≥42.5压b)河砂易县河砂、中砂项目筛分析泥土含量六、配合比设计过程标准2.3-3.0小于2%29.68.755.1试验结果细度模数2.91.61、确定抗弯拉强度:公式得:fc=fr/(1-1.04cv)+ts=5.81,其中fr=5.0mpa,cv=0.10,s=0.5,t=0.46;2、计算水灰比:由公式w/c=1.5684/(fc+1.0097-0.3595fs),其In,FC=5.81,FS=8.7,w/C=0.42;3、计算灰水比:c/w=1/0.42=2.384.计算单位用水量:Wo=104.97+0.309h+11.27c/w+0.61sp据细度模数查表取砂率sp=38%,设计坍落度h=30mm~50mm,取中间值,得wo=167k;根据jtgf30-2022,铺路混凝土的最大单位耗水量为156kg/m3,故取wo=156kg/m35.计算单位:水泥消耗量:co=(c/w)wo=2.38×156=371kg6、细骨料单位用量计算:(采用密度法)(2400-156-371)×38%=711kg7、粗骨料单位用量计算:(采用密度法)2400-156-371-711=1162kg七、提出基准配合比1.试配25L混凝土混合料后,实测坍落度为1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相关说明
2.JTG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抗弯拉强度5MPa
2.坍落度10-40mm
三.原材料说明:
1.水泥
依据设计图纸以及JTG30-2003规范要求,选用山胜水泥厂生产的PO42.5水泥.其相关技术指标如下:
2.粗集料
粗集料采用从砂石厂购买的骨料,规格分级和掺配比例如下:
经检验起其合成级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它指标检验结果如下:
3.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0-4.75mm的河砂,检验结果如下:
4.饮用水凡人畜能够饮用的水
四.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c
f c= f r/(1-1.04*Cv)+t*s
f c=5.0/(1-1.04*0.08)+1.36*0.40
f c=6.0(MPa)
f 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 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5.0 MPa;
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
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5.0 MPa,
则s= f r*Cv=0.40 MPa
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
碎石混凝土:
W/C=1.5684/( f c+1.0097-0.3595*f s)
=1.5684/(6.0+1.0097-0.3595*8.3)
=0.39
f s—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3MPa
耐久性校核,混凝土为高速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冰冻性要求,查表得最大水灰比为0.44,故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
3.选用砂率Sp (%)
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6%;
4.计算用水量Wo (Kg/m3)
Wo=104.97+0.309*S L+11.27*C/W+0.61* Sp
=104.97+0.309*20+11.27*2.564+0.61*36
=162 Kg/m3
Wo—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
S L—坍落度(mm), 设计坍落度10-30mm,故取值20mm;
Sp—砂率(%);
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 W/C=0.39,所以C/W=2.564 根据JTG F30-2003中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0Kg/m3,故取Wo=150 Kg/m3
5.计算水泥用量Co(Kg/m3);
已知Wo=150 Kg/m3,W/C=0.39,则水泥用量
Co=Wo/ (W/C)
= 150/0.39
=385Kg/m3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由此取计算水泥用量385 Kg/m3。

6.砂石材料用量计算
按密度法计算,混凝土单位质量取值为:2430Kg/m3,
m水泥+m水+m砂+m石=m砼
m砂/( m砂+m石)*100%=Sp%
已知m水泥=385Kg/m3,Sp%=36%,m水=150 Kg/m3 m砼=2430Kg/m3, 求m砂=682Kg/m3
m石=1213Kg/m3
验算:采用粗集料的振实密度(紧装堆积密度)ρgh计算路面混凝土中碎石的填充体积,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形成较高的嵌挤力,得
m石/ρgh×100%=1213/1630×100%=74.4%,超过70%,符合要求.
7.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385:682:1213:150 (Kg/m3)
=1:1.77:3.15:0.39
分别增加和减小0.03的水灰比,同理计算每方砼中各材料用量,分别实测砼拌和物的容重,坍落度,并成型7d,28d试件,实测各水灰比砼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结果如下: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
8.根据以上试验结果,依据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兼顾
经济性的同时既保证路面砼要有足够的抗弯拉强度,合适的工作性能,优越的耐久性,最终试验室配合比确定为:
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85:682:1213:150 (Kg/m3)
=1:1.77:3.15:0.39
9.路面水泥混凝土施工时考虑原材料含水量变化和施工变异性
等因素,计算施工配合比和每盘用量,单位水泥用量应适当增加5~10Kg以满足室内配制弯拉强度,抗压强度,耐久性等要求. 注:施工期间配合比的微调与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根据施工季节、气温和运距的变化,可微调减水剂的掺量,保
持施工现场的坍落度始终适宜于浇筑,且波动最小。

b.降雨后,应根据每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及砂石料实际含水量变
化,微调加水量,同时微调砂石料称量,其他配合比参数不得变更,维持施工配合比基本不变。

雨天或砂石料变化应加强控制,保持现场拌和物工作性始终适宜浇筑和稳定。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