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简述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简述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简述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的通信交换技术,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硬件交换设备。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
1. 虚拟化技术:软交换技术采用虚拟化的方式实现,将交换功能从硬件设备转移到软件中。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更多的网络功能转移到软件中,实现网络功能的灵活配置和部署。

2. 云化发展:软交换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软交换技术与云计算相结合,实现交换功能的弹性扩展和资源的共享。

3. SDN和NFV技术:软交换技术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网络的动态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性,通过冗余设计、自动容错和故障转移等技术,实现交换功能的持续可靠运行。

5. 多媒体和实时性支持:随着通信应用的多样化和实时性要求的增加,软交换技术需要支持更多的多媒体通信功能和实时性需求,如视频会议、实时语音传输等。

总之,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虚拟化、云化、智能化、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多媒体和实时性支持等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和灵活性。

浅析软交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软交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现异构 网络到核心传输网 以及异构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 同时集 中业 务数据量并将其 通过路 由选择送 到 目的地 :传输 服务层提供一个稳 定、 可靠 的核心传输网 . 负责传输 各层之 间的数据交换 , 完成业务数据 和控制层与媒体接人层间控制信 息的集 中承载传输 : 控制层是软交换 网络体系 中的核心层 它决定 呼叫的建立 、 接续和交换 . 将呼叫控制与 媒体业务相分离 . 理 解上层生成 的业务请 求 . 通知下 层网络单元如何 处理业务流 业务应用层 中 , 由各种应用服务器提供执行 、 管理 、 生成 业务 的平 台. 并 负责处 理与控制层 中的软交换的信令接 1 2 1 . 提供开放 的A P I 用于生成和管理业 务 而媒体服务器则是用于提供 专用媒体资 源( 会议 、 传真等) 的平 台 , 并负责处理与媒体 网关的承载接 口。 应用服 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相结 合 ,便可 以给用户 提供各式各样 的 我们不难分 析得 出: 位 于控制层 的 软交换 . 通过传输服务层 中的核心传输 网 . 与处于媒体接入 层中的媒 体 网关交互作用 . 接受正在处 理的相关信息 . 根据业务应用 层已定义 好 的相关设定 . 指示媒体 网关完成呼叫 这可以说是软交换网络体系 的基本处理框架 为了流 畅的完成以上这一系列基本 数据处理流程 . 成熟 的软 交换体 系必须具有 以下几项主要功能 : 1 ) 呼叫控制 和处理功 能 呼叫控制和处理功 能是软交换最基本 的功能 ,它可 以为基本业 务、 多媒体业务 呼叫的建立 、 维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 , 包括呼叫请求 的处理 、 连接控制 、 智能呼 叫功能和资源控制等 , 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

1 软 交换 技 术 的概 念
软交换 的概念最早起源 于美 国 在 当时的网络环境下 . 用户采用 基 于以太 网的电话 . 通 过一套基 于 P C服务 器的呼 叫控制软件 . 实现 P B X功能 这种系统不需单独铺设 网络 . 只通过与局域 网共享就可实 现管理 与维护 的统一 . 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 的 P B X 由于当时的企业 网环境 对设 备的可靠性 、 计费 和管理要求不 高 . 主要用于满 足通信需 求. 设备门槛低 . 许 多设备 商都可提供此 类解决方案 . 因此 I P P B X应 用获得 了巨大成功 受到 I P P B X成功的启发 . 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 营 效益 . 网络 的发展更加趋 于合理 、 开放 , 更好 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 出 了这样 一种 思想 : 将传统 的交换设 备部件化 . 分为呼 叫控制 与媒体处 理. 二者之间采 用标准 协议 ( MGC P、 H 2 4 8 ) 且 主要使 用纯软件 进行处 理。 于是 . 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 从广义上讲 . 软交换技术就是指 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的下一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软交换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软交换
• 实施效果:通过华为软交换解决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通 信网络的平滑升级和扩展,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 本和风险。
典型企业案例介绍
案例二
中国移动软交换网络改造
背景介绍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其网络规模和用户数 量庞大,对通信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解决方案特点
中国移动采用了先进的软交换技术对现有通信网络进行改造,实现了 网络的平滑演进和升级,提高了网络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物联网业务需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业务已成为未来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NGN能够提供可靠的物联网连接和数 据传输服务。
02
CATALOGUE
软交换技术原理及架构
软交换技术原理
基于分组交换
软交换技术采用分组交换原理,以IP网 络为基础构建通信网络,实现语音、数 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融合传输。
络的发展。
产业链协同发展机遇挖掘
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合作
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可以共同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 ,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实现互利共赢。
跨行业合作
下一代网络将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 、智慧医疗等领域提供强大支持,推动数字化转型。
创新业务拓展
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运营商可以开发更多创新业务和应 用场景,如超高清视频、VR/AR、自动驾驶等,拓展收入 来源。
通信融合。
数据通信领域应用
基于软交换的数据通信
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数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提供高速、稳定的 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增值业务
通过软交换提供的开放接口和协议,实现数据增值业务的快速开发 和部署,如短信、彩信等。
多网融合数据通信

浅谈软交换技术发展

浅谈软交换技术发展

接, 智能网完成业务的提供。 智能网将 得 新的 收八渠道 。软 交换 是下一 代话 建立关系, 这些关系可能是一个简单的 呼叫连接和业 务提供相分离 , 极大地提 音网络交换 的核心, 如果说传统电信网 呼叫 , 也可以是一个鞍复杂的处理 软
一 J^ ■t摹
维普资讯
但是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 未来新公焱网的组成元素中, 软交换将
是新老网实现融合的 待巳经进行了巨额投资的传统 P T 承载多 化,必须将 呼叫控制和承载进 是一 个重要组件, S N, 样 如何改造P T 适 应 B S N以 益增加的数据

步分 。网络分成接人和传输 层、 离 媒 枢纽 。

部分购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
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 为控制 、 交
由 此可见 , 然原有田络近期不会 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既
采 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提供 业务的 方 消失 , 那么就产生 了新旧网绍融合互通 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 式, 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交换机 的 问题 。如何灵活 、有 效地使现有的 控制协 议结合起 来, 实现业务转移 。 其 的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 PSTN 与分组 交换 网实现互 通 ,将 中更重要的是 , 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 细规范 如要增加新业务 , 首先需修订 P T S N逐步地向I 网络演进 , P 其关键的 用程序接 口 { P) 允许在交换机制中 A I, 标准再对交换机进行改造, 每提供一项 网络 产 品 就 是 软 变换 设 眷 ( t 灵话引人新业务 。 S0f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 接 新业务都需要较长 的时间周期 S ih,有时也称 为呼 叫服 舟嚣 (a 控制、 w c) t Cl l 翻译和选路 、 网关管理 、 呼叫控 Sr r、 叫代理 (a Ae ) e e) 呼 v (l gn 或媒体 制、 ;l t 带宽管理 、 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
通话。
信令协议介绍及作用
0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 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它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 种业务,并具有灵活、可扩展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02
H.323:一种ITU-T推荐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栈,包括H.225呼 叫信令协议、H.245控制协议和RTP/RTCP媒体传输协议等。 H.323协议栈支持在分组网络上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 服务。
软交换网络架构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口 标准,可以与各种异构网络进行互联 互通。
模块化结构
软交换网络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各 功能模块相互独立,便于灵活配置和 扩展。
关键网元功能描述
软交换机(Softswitch)
负责呼叫控制、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网 元。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开放接口与标准协议
采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便于与各种业务和应用 进行集成。
分布式架构
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处理能 力。
多业务支持
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满足了用户多样化 的通信需求。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软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宽带接入 网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丰富的通信服务。
1 2
开放API接口的重要性
通过开放API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软交 换平台开发丰富的业务应用,提升平台的业务提 供能力。
API接口设计原则
包括接口的统一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 计原则。
3
典型API接口介绍
如呼叫控制API、媒体处理API、用户管理API等 典型API接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分析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析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通过增强 软交换、T G 等 网络 设备 的反入 侵能力 ,来增 强系统稳定性和 安全性 ,用户 的
账号和密码 等数据的安全性保 障 ,则仅 可以采取数据加密 来解决 。因此 ,在 网络数据传 输的安全性方 面,存在较大
的隐患。
3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 势
3 . 1 提 高O o S n  ̄ 务质 量
O o S 属于较为关键 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讲 ,软交换 自身 并不可 以解决Q o S 中存在 的问题 ,而是根据其所承载的 网络 来确保其服务质量 。承载网络现在主要有A T M 以及I P 两种形 式 。针对A T M 的承载 网络来讲 ,它本身就具有 非常强的Q o S 机制 。然而 ,针对I P 的承载网络 来讲,怎样处理好O o S 的问 题 ,在基 于软交换技术 的未来发展 中,是一个需要重视 的
2 软 交换 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 . 1 技术 经验 欠缺 目前 ,国 内行业 中,对大型 网络 的组 网和建 设经验缺
乏 ,传统 电信 网络建 设经过长 时间的积累 ,已经 有 了较为
问题 。由于从现在厂家 的设备研发状况 与网络的发展等 总 体形式来看 ,用I P 来作 为承 载网络属于顺应 形势 ,也将成 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问题 ;软交换 技术基础上 的电话业务与 智能业务 的相 关标 准 ,也在不 断地 实现和完善 中 。目前 ,软交换技术 已经取 得较 大的进步 ,它的结构体系 成为现在业 内探讨 的热 门话 题 ,在行业 中也得到广泛 的应用 。
2 . 4 网络 安全 与 网络 O o s 问题
现今 ,行 业中还未有较 为完善 的解 决方案来处理 网络
1 . 2 软 交换 技术 的发 展现状 目前 ,我国软交 换技术 已经取 得较好发 展,其架构 、 功 能 、性 能和 使用 范 围等 都 已成型 ,在 以下方 面得 以体 现: ( 1 )在 架构 方面 ,软交换 技术 中采取 的是分 层结 构 模 型 。全部 设 备通 过标 准接 口来进 行传 输 ,提 供基 于策 略 的O S S 与 通用业 务平 台, 同时,还支 持平 面组 网形 式 。 ( 2 )在功 能方面 ,软交换技术实现协议调配 、呼叫处理 、 接入媒体 、代理业务 、互联互通 、网络资源管 理和策略支 持等众 多功能,支持业 务编程和拓 展,在功 能方 面实现多 样化 。 ( 3 )在 性 能方 面 ,软交换 可 以满 足 中大型 电信工 程设备 的需求,在数据 处理、话务量 中全部都实现 了特定 标准 。 ( 4 )在覆盖 范围方面 ,软交换的定位 为N G N ,重点 解 决通信 网络 中I N 、P S T N 、I n t e r n e t 、P L M N 和C A T V 等融合

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4 结语
软交换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为以后 的通信 网络业务 的扩 展和其他技术 向全交换系统过渡打下了基础 ,也 为今后 的视 频等方面 的网络与软交换之间的融合提 供了一定的条件 ,有 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 先进 的信心服务 , 有助于推动我 国 通信 网络 的发展 。 参考 文献 :
能够 使用统一 的维护和 管理系统 , 可 以节余成本。 在 网络环境
中, 不仅需要设备的稳定实用, 更要求管理 以及维护简单, 在这 样的要求下网络运营做出了变化 , 软交换技术就在这样 的环境
诞生了, 并受到了人们 的高度关注 , 软交换技术是将分组 网作
为基础, 采用程控软件来控制和处理媒体 , 同时提供与之相对 应的设备和系统, 因此, 这种技术能从传输层 中, 把对呼叫控制 的功能分离出来 , 采用软件来进行控制, 实现呼叫传输与 呼叫 控制的分离, 为软件编程 、 交换等功 能构建分离平台。软交换 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传输控制功能,还 能够对 网关 宽带做 出管 理、 选录和详细对呼叫情况进行记录, 还可 以把应用层和业务 接 口结合起来 , 还可 以封装 网络资源 , 为开展新业务打下基础。
在整体的呼叫中, 其 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本地呼叫, 其 中这个
过程中的电路加倍就会增加一定的建设成本 , 先由R A N到MS C,
2在 通信 网络 中采用软 交换 的优 点
2 . 1运营 费用 低
相 比于 传 统 的设 备 交 换 , 软交换技术在功耗 、 集 成 度 等 方
接着再 由 MS C到 P S T N, 这个过程 中通信 电路都是在 围绕着 本地 。而在软交换技术中, 它的结构体系是把 MS C当做一个
2 . 2 建设 成本 低

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史雪珠

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史雪珠

浅析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1262310109 史雪珠世界电信业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信网的发展凸显融合、调整和变革的新趋势。

各种电信业务从本质上来说,由语音、数据和视频3种基础业务构成。

目前,传统语音业务仍是电信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开拓更丰富的数据及增值业务,发展视频娱乐业务,并以有效的方式实现语音提供,以应对多种业务分流的替代和威胁。

业务的提供应向更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实现多种业务的捆绑,并根据需求向融合业务的方向发展。

业务的发展引导网络的发展,网络的转型不是对现有网络的简单改造或扩容,而是针对多种业务的支撑,优化网络构架并降低总投资和运营成本,实现高效网络。

目前,大家清楚地看到网络正在向以IP为构架的NGN方向演变。

在网络转型的过程中,软交换技术、固网智能化技术、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接入控制技术和实施多样化的宽带接入等都是网络发展的重点。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是固网转型的标志之一。

中国通信标准协会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完成的软交换技术系列行业标准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全面覆盖软交换技术领域重点技术的标准体系。

软交换系列标准主要参考ITU-T、IET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最新技术标准和我国运营商的实践,对软交换技术中的重点领域,如软交换设备、媒体网关控制器设备、媒体网关设备、信令网关设备以及接口协议和业务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研究,并结合国内网络实际情况以及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商的研发经验制定。

2005年,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重点完善了基于软交换设备的网络组网总体技术要求,并启动了网络融合的研究,完成了基于软交换的综合接入设备管理系统(IADMS)测试方法、媒体网关(支持多媒体的媒体网关)设备测试方法、软交换业务接入控制设备技术要求、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开放业务接入应用程序接口(Parlay)网关设备技术规范、基于互联网服务(WebService)的开放业务接入应用程序接口(ParlayX)技术要求和相关SIP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软交换通信技术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前景

软交换通信技术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前景
容, 在一定程 度上 降低了业务 内容 中承 载网络类型 的局限性, 推动了网络业务在灵活性方面的发展。以S O F T S W I T C H 为网络核 展 时期 , 但在 使用过程 中缺 乏一 定的成 熟性和稳定性 , 没有 统

的技 术标准和原则 。 因此 , 不 同厂家间的技术交流还 不能有
途径。
P S T N 与R A N 之 间构建不 同的话音 回程电路。 在进行整体呼叫时, 很大一部分 的本地 呼叫会 让电路加 倍, 同时也增加了很大一部 分的建设投入成本 , 从R A N  ̄ ] I M S C 再 ̄ I ] P S T N , 整 个通信过 程的电
2 软交换在通信网络运用中的优点
从现阶段我国经济 体制 的发展趋 势来看, 通信网络的整 体 达到减 少网络成本的最终 目的。
要求由先前承载单个业务项目的独立网络朝着能够承载多项业 2 . 2建设成本低
务项 目的网络, 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N G N 网络 的方 向发展。 不论是 以往 的网络交 换在构架上有一定程度 的封 闭性 , 与现今的 从功 能上还是容量 上看传统 的电路 信息交换 法都不能满 足现 软交换技 术所拥 有的开放性相 比在 交换 结构上存在很 大的差 今通信的发展需求 , 接 口兼容的软交换、 多信息共融、 大储存空 别, 新型的软交 换技术 在核心控制 方面也作出了 一 些改变 , 通
新 研发出来的N D N 技术充分发挥 了网络通信 的作用 , 在改 3 . 1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方 式的联 系空间, 使得网络业务实现了从所未有 的高独立性和 C D M A 和T D M A 是 自由空间传 播的电磁波 中运用 的借 口技 术, 分 别
散 发性 。 这种的独 立性业务能够 依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关业务内 拥 有码分多址和 时分多址的基本特性 。 软交 换虽处于迅速 的发

全IP软交换的技术创新与进展

全IP软交换的技术创新与进展
l化标 准化和设备 实现都 比较成熟 ,但3 P P GP 早期仅仅对
图 1 移 动 软 交换 I化 演 进 路 线 P
A 口信令 面的 I化 进行 了规 定 ,在 用户面的 l化方面 尚 接 P P
属一片空 白。
3 全 I软 交 换 催 生 技 术 创 新 P
31分离 式架构催 生新 的部署策略
局互通话务 的就远 出I路 由方式。 P
化, 按先话音 、 信令 的思路演进 ;对于话音 I , 先 再 P 化 按 汇接 、再 端局 的思路 演进 ;对 于端 局 I化 ,按先 分离 架 P
构 、再 I承载语音 的思路演进 ,具体如 图1 示 : P 所
核心网 I P 承载语音 的上述路 由方式保证 l P 端局 之间媒 体直连 ,I— D 互通 话务尽量 由本地网转接 , PT M 降低汇 接
( 4)为保证长期投资 的有效性 ,使移 动通信网络平
滑演进到下一代网络 ,针对网络 I 既有驱动 力、又存在 P 化
很大风险的实际情况 ,移动软交换 1化应遵循分步骤逐渐 P
演进 的策略 。主要体现 为 :对于全 网I化 ,按先 R 移动 P 4
Q l
通 信
、 U l 2 1年第7 J 00 期
网T MG扩容规 模压力。
33无 线 接 入 网 l化 实 现 端 到 端 全 面 l承 载 , P P 对 于网络 l 的策略 ,在全 l软交换 的基础上 ,引入 P 化 P 无线接入 网l ,可实现端到端全面 l P 化 P 承载 。 B S B C 的A i 口目前为设 备厂 家 的私 有接 T与 S 间 bs 接 口,主 要采用 设备厂 家的 自有 方案实现 I 载 ,Gb E P 承 接 l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路由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为互联网的更快、更安全、更稳定的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论述。

一、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1. 互联网通信互联网的核心就是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网络又离不开路由交换技术。

对于互联网通信而言,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数据传输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能够通过寻找最优的传输路径,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保证数据的快速、安全、稳定的传输。

2. 企业网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网络已成为各大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企业网络中,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内网和外网之间的高效数据传输,满足企业内部各种业务的通信需求。

3. 无线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网络之一。

而在无线网络中,路由交换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无线网络可以实现数据包的快速传输,保证移动设备的稳定连接和网络服务的高效运行。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路由交换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网络的工作模式,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和数据面进行了分离,统一的网络控制器通过外部程序对网络进行控制。

而在SDN中,路由交换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智能化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2. 下一代互联网(IPv6)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的地址资源已经遭受了枯竭的压力,而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则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IPv6协议中,路由交换技术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更高效的路由选择算法和更丰富的地址空间,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用性。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网 、 制 与 承 载层 分 离 等 特 性 , 疑 控 无 是 更 为先 进 的 。实 践也 证 明 , 相 同 在
继 续 发 展 以及 应 该 如何 发 展 呢 ? 弄 要 清这 个 问 题 ,首先 需 要 对 I 与 软 交 MS 换 进 行 全 面 的 比较 和分 析 。 如 果 从 采 用 的基 础 技 术 上来 看 , 软交 换 和 I 有 很 大 的 相 似性 :都 是 MS
更 适合 于 实现 传 统 的窄 带 话 音 业务 , 因此 软交 换 后 续 的发 展 应 该 定 位于 在 分 组 交 换 网 络 上继 承 和发 展 传 统语 音 业 务 。在 这 一 定位 的基 础 上 , 交换 可 以 应 用于 公 共 交 换 电 软 话 网 (S N 长途 网 以 及 网络 智 能 化 改造 当 中 , PT ) 同时 软 交换 的一 般 网 络 架构 也 会 随 着业 务 的发 展 和 提 高服 务质 量 的需 求 而有 所 变 化 。
关键 词 : 交换 ; 软 业务 接 入 控 制设 备 ; 长途 网 ; 网络 智 能 化
A s r c : s t e u t k P Mu i da S b y t m ( b ta t A h p a e i 1 lme i u s s e n t 1 MS) e h oo y ic e s s s a e, t c n l ra e p c g n
摘要 :MS 术 的逐 渐 兴 起 , 软 交换 技 术 的 发 展产 生 了 新 的 挑 战 。与 I 相 比软 交换 I 技 对 MS
曹远}A un c0Y a
f 息产 业 部电 信 研 究院 通 信 标准 研 究所 . 信 北 京 10 4 ) o o5 (h o T e C mmu i t n tn ad R s ac n ai s Sa d r e e rh c o I t t,C R MI ei 0 0 5 h a n i e AT , I i g 1 0 4 ,C i ) st u ,B j n n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槛低 ,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 I 迅 速 P
P X应用 获得 了 巨大 成功 。 B
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主要 由少数几家设备供应
商提 供 , 价格 一般 都在 几 十万美 元 到数百 万美 元 , 且
2 什 么 是 软 交 换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
影 响最 终测 量结 果 。最终 测量 结果 为补 偿 值加 上i 快 , 贝 0 导致传输系数 ¥ 1 2 幅度测量不准确。 群时延测量 量值 , 因此最 终测 量结果 为 2775 s 4.79 。
网络 能力封 装 起来 ,通 过标 准 开放 的业 务 接 口和业 进 、 经济 和 实用 的业务 的节 奏 。
务 应用 层相 连 ,从 而可 方便 地 在 网络 上快 速 提供 新 32 软 交换给 运 营商 带来 什么 .
业务。
作 为 N N核 心 部 件 , 交换 可独 立 开 发 、 产 G 软 生
维普资讯
CNC
中 田 舟 通
C } A N E W T E L EC 0 M M U N l A T l N S T ec h nJ N C 0 f ca} E d J o n tJ
张 亚 辉
( 中国网通松原市分公 司 松原 180 ) 3 0 0
离 的平 面 。 交换 主要 提供 连 接控 制 、 译 和选 路 、 商 更熟 悉最 终用 户 的业 务需 求 , 软 翻 因此 AS3 P C P S3 P提
网关管 理 、 叫控 制 、 宽 管理 、 令 、 呼 带 信 安全 性 和 呼 叫 供 的业 务 更 贴 近 用 户 、贴 近 生 活 。 此 外 ,大 量 先 详 细 记 录等 功 能 。 此 同时 , 交 换 还将 网 络 资源 、 A P S3 P参 与竞 争 的结 果 ,可 加 快推 出多样 、 与 软 S3 P C

软交换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软交换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二 、 软 交 换 的 特 点
有 了此 功 能 虽 然 可 以对 一 些 增 值 的 服 务 进 行 开 发 和 引 入 等 等 , 但 是, 相 比之下 , 单纯从软交换的可编程的功能来讲 还是不够
高级 , 并且各个通信设备的厂家都没有给予此功能很 大的支持 力度 ,因为作为一些老 的通信设备厂商来讲, 他 们害怕被 竞争 被 超越 ,所 以他 们针对软硬件 的提供状态还保 持着独家 的身
消费 电子
2 0 1 3年 1月下
C o n s u m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Ma g a z i n e
计算机科学
软交换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梁增 元
( 中国铁 通集 团有限公 司保 定分公 司,河北保 定源自0 7 1 0 0 0 )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笔者对软 交换技 术的了解 简要介绍 下软 交换技 术的概念 ,并对软 交换技 术将 来的发展及其
应 用做 了综述 。
关键 词 :软 交 换技 术 ;发 展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T N 9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1 2 ( 2 0 1 3 ) 0 2 - 0 0 7 2 - 0 1
在我国数据网络 已经大规模的建设起来 , 覆盖 的范 围也越 软交换技 术的使用就相 当频繁 , 下面就 以软交换技术在语音长 来越广泛 。 随之 网络 结构 的存在形式也错综复杂 。问题也随之 途网络中的应用 为例进行简短介绍 。 出现 , 如何使信 息在 不同的网络之 间进行传递 , 这就成为 了一 把软交换技 术应用于长途 语音网络 中能够 极大 的发挥 其 个棘手的 问题 , 同样这个问题也是软交换技术将来大规模组建 自身的优势, 比如 以下几个 方面 : 其一 , 软交换技术与 以往 的电路程控交换相 比, 它能使长 以及得 到商家 的大规模 使用所必须 要面对并且不得 不解决 的 问题 。 途语音网 中的系统容量更大 , 如此 以来就能够用特别简单 的网 在 过 去 的交 换 网 络 中 ,用 户 的功 能 以及 业 务 的支 持 都 是 络结构来实现所需要的系统容量, 有效 的避免 了复杂 网络结构 与交 换机之 间进行 ,所 以这些功 能以及业务 的支 持都要在交 而 出现资源调配的低下的缺点。 与此同时软交换技术与原来 的 换机 的每一个 接点上来 实现 。正是因为如此 ,所 以商家在制 程控交换设备相 比, 它大大的优于传统的交换设 备的呼叫处理 造 交 换机 的 时候就 要 明确所 制造 的交换机 是 用来 提供 什 么 的能力 , 如此 以来就使交换节点的数量 大大的减 少了, 并且也 业务 的,每次增加 新的业务功 能的时候必须对交 换机进行 重 极大 的降低 了网络结构 的复杂性 , 对以后的维护 带来 了极 大的 新的改进 ,因而随着需要业 务的增多提供业 务所 需要 的时间 方便 , 并且能有效 的控制成本,因为它的使用 有效的减少 了机 就逐渐变长 。 房的数量 以及机房 的密度等 。 相 比传统的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 为 了满足 以上所需要 的业务 ,就需要 一个公共 的业务平 术可以很 方便 的对 资源进行调整 , 因为它把承载和控 制全部分 台, 所 以智能网就出现 了。 智能 网的概念主要就是呼叫连接和 离开来。 正是 因为这样 的分离 , 如果要调节资源 的时候就不用 业务的提供分开 。 呼叫连接 的功能主要 由交换机来提供 , 而业 像传统的交换 技术 那样对 网络 的结构进行改变 。 所 以这样就大 务提供的功能就 由智能 网络来提供。 如此 分开了这两个业务 的 大提高 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 了成本。 提供者就大大增强 了业务提供的能力, 同样也使业务 的提供 时 第二, 软交换技术在长途语音 网中的应用能够避免很多技 间变短 了。 但是伴随承载的不断多样化发展这仅仅 只是迈 出了 术性难题。 对于 Q o s的保 障问题上长途 网都是集 中在骨干 网络 第一步 , 接下来还需要把呼叫控制和 承载连接 两个业务 也给 分 上 , 所以对 带宽的要求 比较 高。 另 ~个特点是它与终端 的客户 离 开来 。这种分 离的主要 目的就 是要使业务全 部在网络 中完 没有任何关联, 所 以能够有 效的保证其安全性 。 正是 因为软交 成 ,并且能够有效快速的实现不同业务的提供 。这样一来 , 作 换技术有众多优势对于长途网的使用, 所 以它在长途 网的改造 为用户就 能够不用在意承载业务 的网络形式 以及终端的类 型, 和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 可 以灵活 的配 置定义 自己所需要业务 的特征 , 极大的方便了用 四 、软交换的发展方 向 户 的 使用 。 针对服务器的结构 A P I ,软交换给提供 了可编程 的功 能,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未来趋势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未来趋势

基础 , 通 过 对 存 在 的 交 换 机 功 能 进 行 相 关
性 能 的 改 造 和 设 置来 实现 控 制 和接 受 的基
3 软交换 技术 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3 . 1 软 交换技 术 的发展现 状
目 前 软 交 换 技 术 已 经 发 展 的 相 对 成
本要求。 这 样 的 改 造 能 够 使 软 交 换 网络 中
则是H . 2 4 8 , 这两 种 协议都 以各 种 的功 能特 展 方 向 , 其 中一 种 涉 及 到 多 媒 体 的 新 业 务
点发 挥 着 独 有 的 优势 。
融合等 。 将 从 前 交 换 机 中 的 功 能 全 面 的 体 2. 4 媒体 网 管之 间的协议 现在分 散的网络中去 , 软 交 换技 术 作 为 一 种新技 术, 在 具 体 的 网络 服 务 中 提 供 了实 时 性 的功 能 , 进 而 完 成 呼 叫 控 制 和 接 受 相
特色的一项新技 术 , 也 是 未 来 网络 建 设 技
来 实现 媒 体 传 送 之 间的 材 料 分析 , 其中, 主 术 的 核 心 , 是 以解 决 移 动 和 固 网融 合 以 及 要 的运 输 信 息 报 考 了语 言 、 数 据、 视 频 等 主 实 现语 音 、 数据、 视 屏 的 融 合 为 主要 的 作 用
3. 2 软 交换 网络 技术 的发展 趋势 软 交 换 技 术 的 特 点 决 定 了其 未 来 的 发
形式 , 主要 建立 在 I P多媒 体 系统 之 上 。 以 更
1 软交换 网络技术 的含义
在软 交换的 设计思想 中 , 主 要 完 成 业
务 开 展 的控 制 与 分 离 , 承 载 和接 受 的 理 念

移动软交换的技术标准和演进过程

移动软交换的技术标准和演进过程

移动软交换的技术标准和演进过程一、引言当数据业务逐渐取代话音业务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时,向以数据为主的分组网络演进不可避免。

由于话音仍是一种重要的业务,要求下一代网络必须根据不同业务的要求提供相应的QoS保证。

因此,形成了网络技术向NGN网络演进的主要推动力。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呼叫和承载分离。

软交换最开始提出的出发点是基于将现有的电路交换网逐步地向IP网过渡,并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网。

同时,为IP电话提供更多的业务,使IP网获得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所能提供的相同的业务。

二、软交换技术的概述固网NGN的软交换技术现在基本上按两条技术路线来发展:一条是将传统电路交换领域的业务移植到分组承载网上来实现。

另一条是全新的基于全IP的多媒体业务系统。

对于第一条路线,传统电信业务从专用TDM承载向统一的共享式IP/ATM多业务传输网络转移,并且在维持用户接入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借助接入网关完成网络层业务传输的分组化。

原电路交换网络设备被划分为物理上独立的控制面软交换和承载面媒体网关两个部分,而PSTN/ISDN/PLMN最终用户基本感觉不到业务特性及接入方式的变化。

对于全新的基于全IP的多媒体业务系统,实现了真正端到端的IP业务特性,并且引入了包括话音在内的全新实时多媒体应用。

用户以SIP/H.323分组终端的方式接入软交换网络。

网络体系结构及业务的提供方式(如SIP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电路交换网。

而UMTS移动领域的3GPP R4及R5两个阶段,正好与上述软交换发展的两条技术路线相对应。

三、移动网的下一代核心网电路域1.3GPP电路域核心网软交换在3GPP核心网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即电路域和IMS子域。

3GPP 的R4中,电路域核心网引入了控制和承载分离的网络结构(见图1)。

图1 3GPP电路域核心网在移动交换服务器核心网的电路域中,可以使用承载独立的方式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如IP,ATM或TDM。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正文部分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概述、路由器技术应用分析、交换技术在现代网络中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安全与路由交换技术之间的关系。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展望了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网络安全、结论、展望、研究成果、前景、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而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交换技术作为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路由器技术和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两种基本通信方式,它们能够有效地实现网络中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通信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升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旨在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现代网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分析网络安全与路由交换技术的关系,同时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通过对该领域的探讨和研究,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网络通信效率和质量,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网络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通信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源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企业网应用。

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再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 功能(IP 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通过与局域网共享来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主要由少数几家设备供应商提供,价格一般都在几十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且版本升级可能会花几个月时间和数十万美元,网络综合运营成本很高。

运营商非常希望能够寻求到一种替代产品与技术。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呼叫控制实际上是运行于通用硬件平台上的纯软件,媒体处理将TDM转换为基于IP的媒体流。

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这一体系具有伸缩性强、接口标准、业务开放等特点,发展极为迅速。

二、什么是软交换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通过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收处理中的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

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简单的呼叫,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处理。

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补充业务,与传统交换呼叫控制和基本业务的提供非常类似。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经过几年发展,软交换技术在标准化和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协议如H.323、MGCP等不断完善,BICC、SIP/SIP-T等新协议不断推出,一些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产品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使软交换成为NGN最为活跃和热门的话题。

三、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1、软交换给用户带来什么?
软交换可以实现跨域控制,可以对接入层面丰富多样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以及其它融合业务。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的转变,业务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软交换向ISV(独立软件开发商)、ISP、ICP、ASP(应用业务提供商)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Open API,而ISV/ISP/ICP/ASP往往比软交换提供商更熟悉最终用户的业务需求,因此ASP/ISP/ICP提供的业务更贴近用户、贴近生活。

此外,大量ASP/ISP/ICP参与竞争的结果,可加快推出多样、先进、经济和实用的业务的节奏。

2、软交换给营商带来什么?
作为NGN核心部件,软交换可独立开发、生产和采购,其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相对较低,从而使运营设备的投资相应降低。

软交换的出现,可使三网在网络层面实现网间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实现业务的渗透和交叉,使基于统一分组网络承载多种业务成为可能。

运营商可终结三网分别投资的局面,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对于数据网络,几年前的网络泡沫导致投资过度、带宽冗余,而软交换技术则可利用这些冗余带宽迅速部署NGN业务,同时软交换Open API还可为运营商提供强大的业务生成能力。

四、软交换技术参考模型
图1为ISC推荐的软交换参考模型,这一参考模型涉及到传输平面、控制平面、应用平面、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等五个平面。

传输平面处于最底层,负责语音视频等具体承载数据的传送,包括交换功能、逻辑端口功能、适配功能和物理信令功能等,与传输平面相关的参考点有A、B、C。

其中:A为信令信道,采用IETF IPS7协议;B参考点处于逻辑端口功能和设备控制功能之间,采用MGCP、MeGaCo、IPDC、Q.931等协议;C参考点采用VSI、GSMP等协议。

传输平面与外部的接口1采用TDM话路或分组链路,包括带内信令。

图1 软交换参考模型
控制平面处于第二层,提供控制功能,如信令处理、承载连接控制、设备控制、呼叫腿(Leg)控制、网守(Gatekeeper)和代理信令等功能。

其中:参考点D位于信令处理功能和数据库功能之间,采用TCAP信令;参考点E在信令处理功能和会话控制功能之间,采用TCAP信令,用于IN请求等传送,业务逻辑对呼叫的控制等消息传送;参考点F1、F2分别采用呼叫控制API和承载连接控制API,如TAPI、JTAPI等。

控制平面与外界的接口2采用H.323(H.225/H.245)、SIP、TCAP(TCAP/SCCP/M3UA/SCTP/IP)等协议和信令。

上层应用平面提供业务和应用控制功能,包括会话控制、业务逻辑、翻译、路由及策略等功能。

其中:H参考点介于会话控制功能和业务逻辑功能之间,采用JAIN、Parlay等公共API;G参考点和I参考点采用TCAP、LDAP等协议;J参考点尚未定义。

应用平面与外
界的接口3采用H.323(H.225)、SIP、JCAT等协议。

数据平面提供数据库功能,如计费服务,其具体功能、参考点和接口仍待研究。

管理平面提供管理功能,包括对网络操作/控制、网络鉴权、网络维护和网络实体等管理,管理接口采用SNMPv2、CMIP等协议。

五、软交换的功能描述
软交换是多种逻辑功能实体的集合,它提供综合业务的呼叫控制、连接和部分业务功能,是下一代电信网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核心设备。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设计思想为业务、控制、传送、接入分离,实体之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下面重点介绍软交换的功能:
1、呼叫控制和处理
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
接收来自业务交换功能的监视请求,并对与呼叫相关的事件进行处理,接收来自业务交换的呼叫控制相关信息,支持呼叫的建立和监视;
支持两方或多方呼叫控制功能,提供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特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和混音控制等;
识别媒体网关报告的用户摘机、拨号和挂机等事件,控制媒体网关向用户发送音信号,如拨号音、振铃音、回铃音等,满足运营商的拨号计划。

2、协议功能
软交换是一种开放和多协议实体,采用标准协议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包括H.248、SCTP 、ISUP、TUP、INAP、H.323、RADIUS、SNMP、SIP、M3UA、MGCP、BICC、PRI、BRI等。

3、业务提供
提供PSTN/ISDN交换机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可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所能提供的业务;
可与第三方合作,提供多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

4、业务交换
业务交换与呼叫控制功能结合,可提供在呼叫控制功能和业务控制功能(SCF)之间进行通信所要求的一组功能。

5、互通功能
可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有七号信令网的互通;
可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智能网互通,提供多种智能业务;
允许SCF控制VoIP呼叫,并对呼叫信息进行操作(号码显示等);
可通过互通模块,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的互通;
可通过互通模块,采用SIP协议实现与SIP网络体系的互通;
可实现与其他软交换的互通互连,采用SIP、BICC协议;
可提供IP网内H.248终端、SIP终端和MGCP终端之间的互通。

6、资源管理
提供资源管理功能,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如资源的分配、释放和控制。

7、计费功能
具有采集详细话单和复式计次的功能,可根据运营需求将话单传送至计费中心。

对于记帐卡计费业务,具备实时断线功能。

8、认证/授权
软交换与认证中心连接,可将辖区内的用户、媒体网关信息送往认证中心,进行认证与授权,防止非法用户或设备接入。

9、地址解析
完成E.164地址至IP地址、别名地址至IP地址的转换,同时可完成重定向功能。

10、语音处理
软交换控制媒体网关可选择语音压缩算法,包括G.729、G.723等;
软交换向媒体网关提供语音包缓存区,减少抖动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六、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软交换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接口用于软交换对媒体网关的承载控制、资源控制/管理,可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Internet设备控制协议(IPDC)、SIP协议、H.323和H.248协议。

软交换与信令网关间的接口用于传递软交换和信令网关间的信令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