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儿科医学-常用利尿剂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利尿剂及注意事项

利尿剂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尿液生成的过程,特别是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利尿药的分类可分为五类

袢利尿药又称为Na 同向转运体抑制药和高效利尿

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隨质部和皮质部,抑制Na 同向转运体,利尿作用强。如呋塞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

一【袢利尿药】

-K -2Cl

+ + —+-K -2Cl — —呋塞米:属于磺胺类化合物,是邻按基本甲酸衍生物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利尿作用迅速、强大、短暂。呋塞米

可使肾小管对Na 的重吸收由原来

+

的99.4%下降为70%-

80%。正常状态下,持续给予大剂

量呋塞米可使成人24h 小时内排尿

达50-60L 。②扩张血管

扩张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这在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预防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

理论基础;还可扩张小静脉,减轻

心脏负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肺水肿,也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不完全,吸收率为60%。口服后15~60分钟内起效,60~1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4~6小时。静脉注射作用更快,5分钟起效,30分钟达高峰,维持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9%,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结合率可减少9%~14%。呋塞米可通过胎盘,并可经乳汁分泌。主要经肾小管有机酸分泌机制分泌,主要以原形经尿排出。因排泄较快,反复给药不易在体内蓄积。

【临床应用】

①严重水肿

对心、肝、肾性水肿等均有效,因易引起电解质紊乱,主要作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水肿。

②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静注呋塞米能迅速扩张容量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在利尿作用发生之前即可缓解急性肺水肿;治疗脑水肿是继发其利尿剂用,使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减轻脑水肿。

3.急性肾功能衰竭

早期应用呋塞米,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主要通过利尿、增加肾血流量,以维持一定的尿量,并减轻肾小管萎缩、坏死。

4.高钙血症

抑制Ca 的重吸收,降低血钙,通过联合应用袢利尿药和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而大

大增加Ca 的排泄,这对迅速控制高钙血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2+5.加速毒物排出

可用于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等药物中毒的抢救处理,配合输液可促进药物从尿中排出。这一作用仅对以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经肾排泄的药物或毒物有效。

【不良反应】

1.水与电解质紊乱

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因过度利尿引起,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中毒等,长期应用还可引起低血镁。其中以低血钾最为常见,一般用药后1~4周出现,临床表现为恶心、腹胀、乏力及心律失常等,且低血钾可增强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还有认为肝昏迷也与低血钾有关。故应注意严密监测血钾浓度,当低于3.0mmol/L 时,应及时补充钾盐或合并应用留钾利尿药。当低血钾与低血

+ +

镁同时存在时,应注意纠正低血镁,否则难以纠正低血钾,因Na -K -

AIP 酶的激活需要Mg 。

2+2.耳毒性表现为耳鸣、眩晕、听力减退,甚至发生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呈剂量依赖性,肾功

能减退者或合用氨基苷类抗生素尤易发生。其原因可能与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和耳蜗管基底膜毛细胞损伤有关。

3.高尿酸血症

由于利尿作用使血容量降低,细胞外液浓缩,导致近曲小管对尿酸盐重吸收增加;另外,呋塞米还可竞争性抑制尿酸经肾小管分泌排泄。长期用药多数患者可出现高尿酸血症,但较少引发痛风。痛风患者慎用。

4.其他

口服或静脉注射时可致恶心、呕吐、腹泻,剂量过大时可致胃肠出血。少数患者可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间质性肾炎等。

【药物相互作用】

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等可增强呋塞米的耳毒作用,应避免合用。华法林、氯贝丁酯等可与呋塞米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增强其毒性。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其排Na 作用。肾上腺皮质激

+

+

素可增加肾小管分泌K ,与呋噻米合用,更易引发低血钾。【其他袢利尿药】布美他尼(丁苯氧酸)为间氨苯磺氨基衍生物,利尿作用及作用机制与呋塞

米相似。利尿作用强度为呋塞米的40倍,但最大利尿效应与呋塞米相似。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率为80%。不良反应较呋塞米轻,耳毒性亦低。大剂量可出现肌肉疼痛和痉挛。本药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

托拉塞米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与呋塞米相似,利尿作用较强而持久,尿中钾、钙的排出作用较弱。

阿佐塞米和吡略他尼利尿作用的部位和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均与呋塞米相似。

依他尼酸( ethacrynic

acid ,利尿酸)的利尿作用和机制与呋塞米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多,可致永久性耳聋,现已少用。

二【噻嗪类药物】

噻嗪类药物又称为中效能利尿药,包括噻嗪类,也包含非噻嗪类,利尿作用相似。本类药物是人们在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碳酸酐酶抑制药时发现的,后来明确噻嗪类药物抑制NaCl 的转运不依赖于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主要作用于远曲

+ —

小管近端,抑制Na -Cl

同向转运体。部分噻嗪类药物虽然保留了明显的抑制碳酸酐酶活性的作用,但已不是其产生利尿作用的主要机制。

【噻嗪类】噻嗪类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中效利尿药。该类药物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由一个杂环苯并噻二嗪和一个磺酰胺基组成。其一系列的衍生物是在2、3、6位代入不同基团而得。包括氯噻嗪、氢氯噻嗪、苄噻嗪、氢氟噻嗪、苄氟噻嗪、环戍噻嗪、泊利噻嗪、三氯噻嗪、甲氯噻嗪等,其中较常用的是氢氯噻嗪。本类药物作用相似,仅效价强度和作用时间长短不同。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噻嗪类具有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作用温和而持久。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 同向转运体,使NaCl 重吸收减少,而降低肾的稀释功能,对浓缩功能无影响。尿中除Na 、

Cl 排出增多外,K

-Cl

+ —+—+的排泄也增多,主要是由于转运至远曲小管的Na +增加,促进了N a -

+K

+交换。本类药还促进远曲小管对Ca 小管内沉积,可抑制因高尿钙所致的肾结石形成。Ca

重吸收减少,细胞内Na 降低,促进基侧膜Na 交换。本类药对碳酸酐酶有轻度抑制作用,略增加HCO 3

2+的重吸收而减少尿Ca 2+2+含量,减少钙在肾重吸收增加的原因是由于Na Ca +++-2+—的排泄。故应用本类药后,尿中Na 2.抗利尿作用

+、Cl —、K +、Mg 2+、HCO 3—排出均增加。

噻嗪类药对尿崩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能明显减少其尿量及口渴等症状。其作用机制尚未闻明。

3.降压作用

噻嗪类单用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与其他抗高血药联合应用能对抗血管扩张引起的水钠潴留。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除氯噻嗪外,其他噻嗪类吸收率较高,一般在1~2小时内出现利尿作用。各个药物的消除途径不同,有的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排出,有的主要经肝代谢消除。

【临床应用】

1.水肿

噻嗪类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及肾源性水肿疗效较好,因本类药物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 时,利尿作用明显降低,故对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疗效较差。对肝性水肿与螺内酯合用有较好疗效,但易致血氨升高,有加重肝昏迷的危险,应慎用。

2.高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多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