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作者:赵迎春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8期
摘要:现阶段,高校发展的趋势之一有基于情境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其内部的管理方式和服务于读者的工作更加突出。本文简要分析了在情境感知技术下的智慧图书馆的运行现状,再立足于我国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深入探讨智慧图书馆使用,系统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感知;智慧图书馆;智能手机
在现代化社会中,日益进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断创新的先进技术,使各种各样的知识不断涌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背景。作为信息资源的巨大载体,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中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改变服务载体,更新服务观念等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先进技术为保障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应运而生。
1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和实现形式
按目前的发展前景,智慧图书馆可以呈现为三个维度:(1)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高渗透性感知图书馆的环境。情境感知的过程就是通过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识别用户的信息和所处的环境,分析用户的情境信息,根据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业务服务。情境感知技术有更人性化的用户体验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情境信息的感知和获取在于多样化和多类型的物理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多触点的数据采集,可以在图书馆的安全预警、场景管控和日常业务工作方面实现预见性的调控,实现监控和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图书馆架构;(2)畅通高速的信息传输层面,将实时采集到的多源异构的动态信息和数据流,转化为相应的数据格式。通过网络传输到图书馆的数据处理中心;(3)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平台。由传感器网络等构成智慧图书馆的中枢系统,在对情景感知数据进行存储、分析、计算和预测后,获得高级的情境信息,实现图书馆各个系统的反馈运作。智慧图书馆还能通过移动情境感知的自适应机制,根据预设的规则触发相应功能,调用相应服务。
2 基于情境感知的智慧图书馆建构
基于情境感知的高校图书馆体系的建构,主要是以高校的师生的资料去求以及科学研究为中心和指导思想,借助对图书馆用户类型的分析和聚类,利用灵敏感知多源异构的动态信息,做出对应的反应。这种做法有利于为智慧图书馆独特服务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实现高校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和宗旨。
2.1 自动感知层。自动感知层可以说是智慧图书馆感受外界情况的外层。它会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感受和辨识外界的事物,比如会运用到条形码、红外线、摄像头、电子TAG、多样化的传感设备等。能够实现实时获取信息,收集资料。通常情况下,感知到的信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图书的感知。运用RFID系统的电子TAG感应设施,这种感知的方式的显著特点是无方向性和无接触式;第二个方面是对来访读者的感知。信息感知的主体是读者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使手机连接到图书馆的局域网后,利用手机上的定位系统来辨识读者的需要和动态;第三个方面是对图书馆物理条件的感知。前端会使用智能型的传感设备来调控节点收集的不同数据,并且采用不同方式来调节被控的对象,以此来保证物理条件的和谐性。
2.2 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是智慧图书馆的运行中心。借助ZIGBEE、WIFI、3G网络来与智能网关连接,以通信网络作为完成传输的媒介,促进跨越时空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同时还能够将收集和获得的不同信息数据上传到云端的服务区中,开始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工作,并反馈给控制器,促进智能化的调节、智能化的决策。
2.3 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智慧图书馆具体的运用体现。它主要包括图书馆中的各类业务的管理工作,以及关于读者的信息的传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OPAC体系和图书馆对于危机的管理和控制体系等方面。
3 智慧图书馆的集成功能模块分析
3.1 运用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管理工作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使用的RFID技术已经投入了具体的应用中,不再是过去的条形码扫描形式,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标签感应形式。运用RFID技术有利于有效的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工作的质量。RFID技术可以说是建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中,一般相适应的技术是UHF的超高频电子标签。这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和拓展能力好、识读效率高,具备很多优势。同时它的读卡距离能够达到三米到十米,每秒钟平均可读100张卡。RFID技术法运用,促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多方面、多角度的高效服务。比如:(1)读者自助借还书。尤其在假期前后的借还高峰期,自助借还书大大简化了借阅流程,增进流通速率;(2)快速盘点清架。RFID的批量读取标签和无线实时传输数据的特性,使盘点工作达到高效;(3)防盗门禁系统。RFID 的EAS系统将防盗信息存储在电子标签中,实现对异常标签的监控,达到防窃目的。
3.2 图书馆环监测与危机管理
3.2.1 馆藏纸质文献的保护。目前,在图书文献资料保护方面,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采集书库内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实时数据,通过智能化判断,自动控制通风系统的开关、窗帘的开合等,能保证存书环境的最优化设置。
3.2.2 应用环境敏感的安全服务。通过提供安全服务位置感知的传感器,可识别用户的位置、行为和活动。位置感知的传感器可以帮助用户应对危险情况下通过检测人,以确定他们的运动智能空间。
3.2.3 支持移动端的OPAC感知系统。智能化的OPAC系统是将自动感知定位功能赋予在传统形式OPAC系统中,包括图书定位和用户定位。图书定位是通过RFID技术实现的,通过阅读器获取该层书架上所有书籍的标识信息,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需要实时调用;用户定位则通过室外GPS定位和室内WIFI+Zigbee定位的无缝结合技术,实现对读者所携智能手机的感知。当读者检索到相关图书后,OPAC系统发起图书定位请求,利用RFID系统定位图书,获取图书标识后,通过内嵌的移动终端地图系统,即可导航到相应的地理存放位置,实现最优化的查找。
结束语
现阶段,数字环境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主要依赖于基于情境感知技术。基于情境感知技术能够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智慧图书馆是教育信息和科研资源的传播与发布核心,因此高校图书馆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环境升级形式,有利于推动用户开展知识框架的建立和知识体系的完善,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信息氛围。同时还有利于用户利用快速、方便的自然交互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的资料信息。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时彦艳.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的构建[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6).
[2]马骏涛,黄文,宋欣,苏叶.用户情境感知—移动图书馆发展新方向[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5).
[3]张剑.移动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情境感知服务系统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5).
[4]袁静.情境感知自适应: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