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主要的数学模型-PPT精选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模型思想的教学
1.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 证”的数学活动过程。 体现了《标准2019》中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也 有利于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积 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质。 这个过程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有相似之处。
2. 重视对数学模型的解构、表征和变式。 “建立数学模型应该是提取加还原的过程”[1]也就是 说在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后,还要注重模型的多种 表征形式,包括模型的还原、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培 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如用方程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建模 的过程。陈千举老师《方程》一课体现了这一理念。
[1]吴正宪、张秋爽《对数学核心概念的思考》,2019 年《课程教材教法》增刊。
3.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目标达到的水平、语言理 解水平、思维水平、生活经验等各方面因素都决定 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的艰巨性、长期性。 低年级的数学模型主要是应用加、减、乘、除及 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这是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 基础。 传统上,应用题按类型进行教学,让学生死记硬 背一些关键词和公式。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抓住问 题的核心,没有真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以加法为例,学生对加法的理解有一个逐步抽象概 括的过程。 加法的情境和题型非常丰富,从开始的两个数相加,
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
10以内的连加,3个数相加
打破了加法是 熟悉情境的传 统。需要从加 法的概念入手, 去理解用加法 计算的道理。
一下: 同数相加 的加法
二上: 求比一个数多 几的数。
2019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 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 生理解并掌握了各种基本的数学模型后,面对变化多 端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利用已有的模型求解,把握数 学的本质,而不至于被各种杂乱的表面信息所迷惑。
2019版课标与原课标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在课程内 容的十大核心概念中是唯一以“思想”出现的,并具体 解释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 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 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 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 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 兴趣和应用意识”。 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
第二,有些数学模型,由学生进行探索是有难度的。
如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为s=vt,利用 这个基本模型可以解决各种有关匀速运动的简单的实际 问题。但是由于这个模型比较抽象,不适合学生进行探 索。教师只需要通过现实模拟或者动画模拟,使学生能 够理解模型的意义便可。再如反比例关系等,让学生进 行实验探究也是有难度的,可借助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发 现规律,理解概念。
第三,应用已经掌握的模型解决问题。
需要学生理解各种生活语言,不仅仅是看到一共用 加法,如前面案例,再转化为数学语言: a+b+c+…= 最后抽象概括出“把若干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就是加法”。
再比如等式的性质,如何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有些老师会问形如a-x=b, a÷x=b的方程如何解。 说明对等式的性质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 质中说的数可以是已知数,也可以是未知数。
二、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数学模型在当今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已经有比较 广泛的应用;因而,模型方法在数学方法中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如果说符号化方法更注重数学抽象和符号表达, 那么模型思想更注重数学的应用,即通过数学结构化解 决问题,尤其是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当然,把现实情境 数学结构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4百度文库数学建模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学生可以经历构建模型的探索过程。 现实生活中已有的数学模型基本上是数学家、物理 学家等科学家们把数学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经过艰辛 的研究创造出来的,使得我们能够享受现有的成果。 如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平衡的杠杆,物体到 杠杆支点的距离之比,等于两个物体质量的反比,即 F1:F2=L2:L1。在学习了反比例关系以后,可 以利用简单的学具进行操作实验,探索杠杆定律。 再如各种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的探索,运 算定律的探索等等。
二上: 连续两问的 问题。
二上: 多个数相加。
案例1:二年级1班男生有26 人,女生有29人。二年 级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 案例2:二年级1班男生有26 人,女生比男生多3人。 二年级1班有多少女生? 案例3:二年级1班男生有26 人,男生比女生少3人。 二年级1班有多少女生? 第3题传统上是反叙的应用题,难度较大,低年级 不再编排。同时说明有部分学生对加法的概念还没有 达到理解和掌握的水平。 实际上即使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也需要学生理解 “男生比女生少3人”这句话,才能正确列出方程。
小学数学中主要的数学模型
王永春
一、 对数学模型的认识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 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 在义务教育阶段,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表达 的数学的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函数、不等式及各种 图表、图形等都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思想是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学模型的主 要表现形式是数学符号表达式和图表、图形,因而它与 符号化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有一个重视训练技 能的传统,这是对的。但是一定要建立在基础知识扎 实的基础上,这是最重要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基础知识扎实基础上的技能训 练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反之,有些老师进行题海训练 但成绩不理想,道理就在于此。 基础知识包括: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等。 要让学生达到: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的水 平。 再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