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透明性》有感柯林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科林·罗《透明性》有感

最近拜读了柯林·罗和罗伯特点斯拉茨基撰写的《透明性》一书,全书整体比较晦涩难懂,我就我从书中所学到的一点知识谈一些感悟。作为一种视觉语言,透明性产生于现代绘画领域,并上升为一种理论,透明性是与人的视知觉相联系的,在透明性的空间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位置和空间的同时存在。透明性从明确的限定中解放出来,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开发。

一、透明性在绘画作品中的存在形式。

透明性既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本来具有的属性,也可以是一种组织关系的本来属性,更深刻来说,将透明性看作一种可以从艺术品中揭示的状态。而《透明性》一书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展开了论述,塞尚认为自然界的物体可以概括成圆球题、圆锥体、圆柱体,毕加索将其推向极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将自然形体分解成几何切面,互相重叠展开,在平面设计表现出不同视点观看物体的结构。《透明性》一书将其概括为现象的透明性。“如果一个人看到两个或更多图形叠合到一起,每个图形都试图把公共部分占为己有,那么这个人就遭遇到了一种空间维度上的两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他必须假设一种新的视觉存在,这些图形被认为是透明的,换句话说,它们能够互相渗透,同时保证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通过对不同时期立体主义画作的分析对比,进而推进至建筑学的透明。

二、透明性在建筑中的存在形式

在绘画作品中,两种透明形式只能通过间接表达的方式,即

三维空间只能表达至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但是在建筑学上,两种透明形式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三维空间在建筑学中是真实存在的,而物理学上的透明也是客观的事实。《透明性》通过包豪斯工作室的设计和加歇别墅两座建筑设计进行对比,包豪斯工作室是利用玻璃幕墙为主体进行建筑设计,而加歇别墅的设计相似,但加歇别墅与包豪斯工作室不同的是,它的设计并没有刻意展示玻璃的透明的属性,二是展示玻璃的平面属性,换句话说,即使玻璃换成相同平面,所达到的效果基本相同,我们基本可以通过外形的设计就可以推测出内部的设计,而包豪斯工作室即便使用了整个玻璃幕墙,企图使用玻璃透明的特性来作为建筑设计美德主体,但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并不能展示建筑的设计之美,这种仅仅注重了材料之美的设计,在我看来这已经从本质上讲脱离了建筑学设计的初衷。总结来说:建筑的透明材料不能成为建筑立面的主体,且立面应当与内部结构发生关系才能表现出设计之美;建筑的外立面应该具有暗示的作用,即能够暗示内部有多个不同界面的存在;空间具有多义性,空间同时从属于多个系统,建筑学上的透明性实际是通过思考来与建筑互动的。

三、透明性的研究对我设计思路的启迪

读了《透明性》一书,我的设计思路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一张画作的美感源于它的设计,话中的点线面要相互照应、相互依存,方能形成一幅设计感强烈的画作;一座建筑的设计源于各要素的相互配合,即相互的立体关系,各要素相互的立体关系配合起来,即便你面前是一个物理上不透明的物体,你仍能够感受到它的设计之美;同理,一座建筑的设计不仅考虑到它自身

的要素,它身边的物体,小到路灯、草坪、花坛,大到周边建筑都要考虑到设计之中,他这样所展现出来的设计之美可能并非它自身的设计之美,二是它作为整体之美的一份子而让人感受到的设计之美,你可能不能通过肉眼看到它的设计之美,但你能通过空间的关系、周边事物的相互影响感受到它的设计之美。

四、透明性研究仍存在一些困惑

《透明性》一书我全书通读了几遍,虽然能够理解其中大部分的概念和理念,但仍有一些让我困惑的地方。将绘画的理论和建筑的设计之间的过渡,即绘画引出建筑的设计不是很理解,感觉像是将绘画的理论强行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去,但最后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是,又很难找到立足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