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预防传染病教案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预防传染病(第1课时)淮南实验中学刘兵一、教学分析在学习了健康及其条件后,学生初步建立了健康生活的观念,对生活中常见疾病认识的紧迫感凸显了出来。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将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止疾病传播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体会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生理基础知识;身边时常出现的传染病也让他们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关系到如何健康地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生更有兴趣去了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有过患病经历的学生可将自己患病的体会分享给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做到学以致用。
三、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得到全面培养。
本节教学的核心概念是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性证据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构建这一重要概念,并逐步建立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的生命观念;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常见传染病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的基本环节,并推理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的实验可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传染病知识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而且会更好地理解全民健康、人人有责的观点,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健康地生活。
本章共分4节内容,本课为第2节预防传染病。
前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健康的含义以及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加之学生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也已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
《预防传染病》教案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
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
教学策略1、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
如本课时引入“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3、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引入传染病的概念,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用《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这节课,使气氛温馨快乐。
4、教学流程【1】、引入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生:难受。
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生:(开怀大笑)。
恐惧、怕、无奈……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生:因为它会传染。
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
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预防传染病》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课题: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十三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
艾滋病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与展示,实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双重效果,共同对抗艾滋病。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过了“健康及其条件”,对健康的含义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对传染病或多或少有过亲身体验,因此他们对此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传染病这样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从而获取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已开始具有初步的辩证逻辑思维特点,他们乐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好,自主能力较强,他们一定会在前人伟大科学精神的感召下,在兴趣和探索欲的引领下,成功的完成该知识的学习任务。
【设计思想】创设富于趣味性、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自己所患疾病病名、病因是否有传染,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愿望;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认识肉眼看不见,却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及多种病毒;让学生用角色表演,讲解和演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避免填鸭式的旧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依据教材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完全采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各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将小组学习活动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别的小组提出补充和修改建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旨在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案例以“探究传染病奥秘,共建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贴近生活的实例分析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
4.运用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小组合作:本案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分析某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总结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1.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帮助其建立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疫情防控的时事新闻,引发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疾病?如何预防?
3.学生分享各自对传染病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传染病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同时,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为出发点,用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1.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其巩固记忆,形成系统。
2.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2预防传染病 教案设计
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通过体验人类对抗SARS疫情的历程,综合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2.认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1.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
2.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查找2003年SARS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准备病原体相关图片,制作PPT;印制补充材料。
教学策略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另外,教师在授课中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分析近几年流行的新型传染病。
从“非典”到“禽流感”,从“甲型H1N1流感”到“急性肠道疾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简案新课导入[事例]黄先生感觉不太舒服,头疼、流鼻涕。
大家觉得他可能得了什么病呢?[提问]是流感吗?为什么你认为是流感而不是普通感冒?大家说因为黄先生将感冒传染给别人了,所以是流感。
我们知道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到底什么样的疾病才算传染病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一)什么是传染病1、通过课前调查,统计全班同学患过这些疾病的人数。
提问这些疾病的病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够传染。
(学生回答问题)2、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教师指导并展示概念。
(P109)3、认识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图片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师:解释传染病的定义,及其兼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表格]引导学生从病原体和传染病特点入手,判断常见疾病。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预防传染病 教案
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知识: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学会用显微镜检查蛔虫卵的方法;学会调查的方法并填写调查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介绍贵阳地区防“非典”工作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思考及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病例的余地和空间很大,在精选实例方面,我除了选择书上介绍的三种传染病病例外,还选择了艾滋病及最近两年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非典”“禽流感”,想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社会责任感。
因为学校不仅要成为预防传染病的主阵地,也要成为宣传科学预防措施的主阵地。
设计思路设计意图:给学生开发、创设亲切生动的学习情景,重视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示意图、流程图、角色表演等形式完成对学习过程的总结汇报,将感性层面的经验上升为理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设计思路分析:(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自己所患疾病病名、病因是否有传染性、流行性的课前调查,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愿望;(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认识肉眼看不见,却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及多种病毒;(3) 两人一组开展竞赛活动“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比比谁的操作规范、准确,每位同学完成活动评定表,进行自评和互评;(4)让学生用角色表演和流程图的形式,讲解和演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避免填鸭式的旧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5)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贵阳实际情况,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完全采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各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将小组学习活动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别的小组提出补充和修改建议。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2预防传染病 教案设计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预防传染病》一节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且近几年中各种新旧传染病此起彼伏,艾滋病、非典、肝炎等的猖獗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关注。
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知道的很少,故有强烈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及特点;2、列举常见传染病,说出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的方法,训练实验操作能力,形成用实验进行探究的意识。
2、利用各种方式展开调查,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学会判断、筛选、分析、归纳传染病及预防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2、在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通过生动形象的录像和动画来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传染病概述”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两个环节;第2课时:认识几种传染病。
六、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思想技能准备:具有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学科整合的意识,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制作简单课件。
2、多媒体课件和教师制成的专题知识网(传染病的有关图片,动画,影视资料;传染病及预防的文字资料和网页)。
七、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二节预防传染病第一课时一、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流行性传染性病原体概念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二、传染病流行和预防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教案
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P108—112《第13章健康的生活第2节预防传染病》,无需前部的内容作为基础可进行单独教学,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懂得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并为下一节《人体的免疫》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2)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手机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2)通过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四)学情分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对环境的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传染病的认识也不少,譬如腮腺炎、水痘、流感、艾滋病等等都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及对人的影响。
对于传染病部分名词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的认识未够了解,需要继续积累学习。
二、教学环节与过程(一)先学。
根据教学需要,提前设计导学案并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将本节的教学重点在学案中展示出。
(二)后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前制作课件,通过四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1、导入。
通过利用微信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带出朋友传给“我”的视频,并让学生观看视频《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高达90%》,从而带出“传染病”,并进入主题。
2、生物全垒打。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一垒,1+1>2。
设计4个任务,让小组代表抽取任务卡,让小组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5min)通过利用教材和导学案进行讨论解决其任务。
设计的任务有:①任务1:说出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同时解释什么是病原体;②任务2:通过流感的传播过程,说出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并解释和举例;③任务3:说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并进行解释和举例。
2024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预防传染病。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2节,即《预防传染病》这一节。学生需要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传播途径,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的卫生政策,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预防传染病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预防传染病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条理和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预防传染病》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预防传染病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和预防传染病重难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隔离患者等。
2.强调重点和难点: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预防传染病。
3.布置课后作业:
1.学生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引导他们关注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形成小组报告:
(1)如何在学校内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
(2)如何提高同学们对预防传染病重要性的认识?
(3)针对学校周边环境,提出传染病防控建议。
要求:各小组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报告,提高合作能力。
5.家长参与作业:
邀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家庭成员的疫苗接种情况,制定家庭预防传染病计划。
(1)通过讲解传染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卫生事务的积极性。
6.教学评价,反馈提高: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汇报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预防传染病》教案
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1、描述传染病特点,认识传染病2、介绍传染病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预防传染病重点:学优中考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学优中考网xYzkw]难点:学优中考学优中考网xYzkw]病原体的认识授课进程:一、引入:教师:我们人一生中可能得很多病,其中有很多便是传染病,有谁可以举几个传染病的例子吗?学优中考网xYzkw]学生:纷纷举例(可能有人谈到癌症等)教师:好,那大家觉得到底什么才是传染病呢?二、新课:1、什么是传染病?学生:会传染,可流行;由病原体引起。
教师:强调病原体是生物,多是微生物和寄生虫可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2、传染病的危害:xYzKw教师补充霍乱、艾滋病、非典等危害3、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教师:以师说,生听,空气传为例来说明传染源:病人或动物,可“发”病原体易感人群:抵抗力弱,会“收”病原体学优中考传播途径:从“发”到“收”的方法、过程。
学生:认真领会。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预防传染病呢?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隔离病人;杀灭蚊虫;打预防针;等教师:总结:控制传染源:杀害、圈养、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灭蚊、讲卫生、空气消毒等保护易感者:锻炼身体、打预防针等。
4、常见传染病:A、感冒:教师介绍:多由病毒引发,经空气传染学生思考:怎么预防(锻炼身体、注意冷暖、空气流通等)B、非典:教师介绍:非典型性肺炎(白细胞不增多),空气传播。
学生总结:我们国家如何预防非典(隔离病人为主要措施)学优中考C、蛔虫病:教师:人体最常见的传染病,人体寄生虫。
学生:阅读书本相关插图,了解蛔虫生活史教师补充:蛔虫病主要症状(消化不良,磨牙等)学生:说出如何预防蛔虫病。
学优中考D、肺结核:教师:由结核杆菌引起,经空气传播多锻炼身体、打卡介苗可预防。
E、病毒性肝炎:教师:由病毒引发,经食物传播学生:讨论:如何预防:讲究饮食卫生;与肝炎病人分开吃等教师:肝炎病人一般怕吃什么样的东西?(引发学生回顾食物的消化)F、艾滋病:教师:简介病人自我抵抗力降低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三、练习:书本:P111,T1,2四:小结:板书重述五、作业:1、查找艾滋病的有关知识,注意其传播途径2、为了预防传染病,你平时要怎么做?3、练习册有关作业。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doc
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健康地生活一章第二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基础知识,概念、名词较多。
教学中要让学牛结合牛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常见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禽流感、肝炎、艾滋病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缺乏理性的认识;针对上述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相关概念。
【学习目标】1 •能够概述病原体和传染病。
2.能够说出传染病的特性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3 •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探究活动所需材料:蛔虫卵永久装片、少量粪便、显微镜、牙签、载玻片、盖玻片等;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手段引言展示“全球甲流肆虑"的观看图片图片,以热点话题引入本节课题,激发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兴趣。
导入新课(-)组织学牛比较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疾病,让学生找出哪些病传染,哪些病不传染,如甲型流感、近视眼、结膜炎、贫血、心脏病、蛔虫病等。
(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传染病的特点,明确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学生回忆、叙述自己从小到大得过得的疾病,症状及是否会传染给他人。
(-)学生明确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小组讨论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一)设问:在致病因素上,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有没有区别?传染病有没有共同点?(二)以蛔虫病为例,学习了解病原体的概念。
1、设问: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少年。
想知道你是否感染了蛔虫病吗?用什么方法呢?2、介绍并演示粪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总结传染病的概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 预防传染病名师精选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
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
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
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四)教学策略1、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
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
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
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四)教学策略1、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
如本课时引入“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3 、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引入传染病的概念,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用《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这节课,使气氛温馨快乐.4、教学流程[1]、引入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生:难受.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生:因为它会传染.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生:有病原体.[2]、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
(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生:传染性和流行性[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师:最近我们班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们的小品《病毒来了》.有请我们的演员上台表演.生:(鼓掌)师:看完这个小品,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生: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师:什么是传染源?常见的传染源有哪些?生: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常见的传染源有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师:很好.要注意传染源是人或动物,而蛔虫是不是传染源呢?生:不是.师:非常好.蛔虫的受精卵是病原体,而蛔虫病的传染源是粪便内含有蛔虫受精卵的人.常见的传染源除了传染病病人,还有病原体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说的是体内有病原体的存在,但是该携带者并没表现出相应的患病症状.而一般情况下动物是不会传染疾病给我们的,但是有些特别厉害的病原体会从动物身上传到人类身上,如甲型H5N1流感病毒.刚才哪个小品表演谁是传染源?生:刚开始就感冒咳嗽的同学是传染源.师:很好.那么什么叫传播途径呢?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生: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师:刚才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哪个?生:空气传播.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哪类人最易成为易感人群?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老人和小孩最易成为易感人群.师:十分好.小品里谁是易感人群?生:后来患咳嗽的同学是易感人群.师: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流行性感冒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示意图.想想这三个基本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生:是.师:很好.假如我们把患病的同学隔离起来,没有了传染源,那么就不会使易感人群患上疾病了;又假如我们把易感人群留在家里,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那么易感人群也不会患传染病了;又假如我们在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起一堵密不透风的玻璃墙,那么传染源也不能把病原体传给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不会患病.所以说三个基本环节是缺一不可的.师:接下来让我们阅读书本110-111页的内容认识几种传染病,分组讨论几个问题: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第一组的同学请讨论蛔虫病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二组同学讨论肺结核,第三组同学讨论病毒性肝炎,第四组同学给他们三组挑错.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师:好了吗?生;好了.师:好,现在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发言.生: 蛔虫病传染源是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易感人群是卫生条件较差的人.师:好,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发言,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生:完全同意.师:好.现在让我们看第二组同学的成果,请学生代表发言.生: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尘埃传播,易感人群是抵抗力低下的人.师:好.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生:我同意他的说法.师:第四组同学有没有其它的不同见解呢?生:我有.易感人群是青少年.师:好.现在有请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生: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病毒性肝炎病人,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和血液传播,易感人群是健康人.师: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生:同意他的说法.师:好,这些同学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看看正确答案.[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师: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呢?生: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师:好.具体做法请看屏幕.师:记得2003年中国出了件大事.生:非典流行.师:在非典流行期间,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非典.由于当时谁也不知道非典的成因.所以大家对它是束手无策.于是国家只好在源头上抓,先控制传染源.具体的做法就是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体温检查.甚至去坐车回家都要接受体温检查.只要是体温偏高的人都送医院检查治疗,当疑似病例处理,当时隔离了不少人,很多在隔离区的医生和护士都患上了非典,死在了抗战非典的路上.而学校很多都停课.全体人民只要知道哪里出现疑似病例都很担心,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一定带口罩,家里用醋消毒,买板蓝根冲剂喝.那时候醋和板蓝根冲剂涨价得特别厉害,而且还常常没货.幸好后来发展了非典的成因,对症下药治好了非典.当时,国家也投入资金研究非典的疫苗,可惜的是,到现在市面上也难见到非典疫苗的身影,因为疫苗从研制到使用,最起码要八到十年的时间.[5]、回顾与思考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做点练习巩固相关的内容.[6]、巩固练习(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B)A 近视B 肝炎C 贫血D 龋齿(2)、水灾过后要防止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B)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获得免疫(3)、传染病的特征是( )A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 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是体虚引起的D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4)、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 全部三个环节B 任何两个环节C 至少两个环节D 任何一个环节(5)、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C)A 控制传染源B 控制传播媒介C 保护易感人群D 切断传播途径[7]、拓展延伸艾滋病,又称爱滋病,是英文全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AIDS 缩写的译音,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这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淋巴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亡。
师:相信大家都很想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现在请看资料,思考问题: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各是什么?生: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和体液传播,易感人群是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师:很好.请看相关的题目.(1)、下列途径不会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D )A 不正当的性行为B 注射毒品C 母婴传播D 握手(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艾滋病),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答: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⑵.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下面我们一起唱《爱的奉献》.5、板书设计(1)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6、教学评价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先用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导入,吸收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小品《病毒来了》直观地展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很容易的记住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接着用“非典”作例子,讲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然后用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再用一些相关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用《爱的奉献》收尾, 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提高.做得不足的地方有下面几个方面.一、就是小品的表演不够逼真.二、结尾叫学生跟唱《爱的奉献》时,没提供歌词,学生普遍跟这不上.三、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待提高.二、教学反思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传染病流行及预防的相关知识,对常见的传染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从中接受了爱的教育.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考虑欠周密,没考虑到学生可能不会唱《爱的奉献》这首歌,使这节课不能完美收宫.另外自己感觉自己的语言艺术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