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深圳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作者:许笑平
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14期
[摘要]新常态下,深圳物流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文章在介绍深圳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深圳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深圳;产业集聚;发达国家
[DOI]10.13939/ki.zgsc.2020.14.022
1 深圳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稳定期。增速放缓,但对质量的要求持续提升,尤其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深圳带来了新的机遇。深圳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国际贸易、多样化的高层次人才,将在“一带一路”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即深圳各行业的优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
长点,为创新创业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互联网+”背景下将推动深圳物流业向着创新型、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用深化改革和创新推进结构调整,调整要素配置不合理,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时效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对物流业而言,为构建高效率、高品质物流服务提出了新方向。深圳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2 深圳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制约
2.1 深圳物流产业发展与现状
深圳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期积聚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蛇口港开工建设深圳首个3000吨级泊,标志着深圳拉开了本地物流业发展的序幕;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将物流业定位为本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推动深圳物流业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三是转型升级阶段。2011年至今深圳物流业进入新常态下增幅缓慢的转型升级阶段(见表1)。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物流业的综合水平在全国位居领先。2016年深圳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984.50亿元,同比增长9.42%,占同期GDP比重达到10.18%。深圳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42.48亿元,同比增长9.03%。深圳市社会物流总额为37625.47亿元,同比增长6.61%。运营效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至2018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为2541.58亿元,同比增长9.35%。物流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市GDP比重为10.49%。
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在内的现代物流体系已初步形成;以“两港”(海港、空港)为核心,以公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主干道)为骨架,面向全球的交通运输平台基本形成;初步构建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电子口岸平台、区域信息系统(如物流园区等)、企业端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截至2018年深圳物流企业有17000多家,供应链管理企业上千家,这些物流企业服务水平高、实力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自主创新活跃,以信息化武装物流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物流政策平台、较完善的市场体制及整体配套环境佳的局面。
2.2 深圳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深圳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21世纪的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为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深圳产业转型的升级要求更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相匹配。物流业作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主体之一,与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及服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见表2、表3)。深圳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扶持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深圳现有土地资源有限,物流公共设施难以得到保障,部分物流园区功能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物流通道能力
需进一步提升,深中通道、东部过境高速、沿江高速等尚未形成网络化建设,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总部基地间的通道尚未打通;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展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企业数量较少,现有信息平台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效果不理想;中小物流企业居多,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物流成本高,综合竞争力弱,与深圳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难以实现融合发展。
3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3.1 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导运营
发达国家在本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给予政策、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范、行业发展、公共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方面是主导。
德国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如注重各种法律、制度、政策之间的配套与衔接,通过完善的法规制度对物流产业进行约束与规范。微观层面上,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引导,建立物流联盟,整合资源,发挥各个物流经济主体的力量,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提升物流服务的总体效应。
美国政府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经营管理层面的事务完全由企业主导。市场需求决定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向,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或个人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也都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物流产业进行严格管制,通过这些法规条例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引导本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如物流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物流二法》《物流效率化法》《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等法规制度,旨在“建立一个国际国内相统一的、安全与环保相协调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系统。”见表4。
3.2 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
物流产业集群是指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以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等)、科研开发组织(如物流技术、物流信息平台的研发等)、管理部门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及其相关制造、流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
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是物流园区。国外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加速了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进度。美国通过制订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为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大力提倡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合理化、一体化发展,鼓励法人和自然人投资物流园区,有效地实现了物流产业集聚化发展。管理模式上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和自然人为主体的管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