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杠杆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本身B.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长度C.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角度D.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重量2.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等于:A. 动力与阻力之比B. 阻力与动力之比C. 动力与阻力之和D. 动力与阻力之差3. 省力杠杆的特点是什么?A.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B.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C.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D. 动力臂与阻力臂无关4. 以下哪个杠杆是省力杠杆?A. 剪刀B. 鱼竿C. 钳子D. 撬棍5.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A. 动力等于阻力B.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C.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D. 动力乘以阻力臂等于阻力乘以动力臂答案:1. A 2. A 3. B 4. C 5. C二、填空题6. 杠杆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7.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________。

8.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是________杠杆。

9.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之和等于________的长度。

10. 杠杆的支点是杠杆绕着________的点。

答案:6.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7. 阻力臂 8. 省力 9. 杠杆 10. 转动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杠杆的力臂,并举例说明。

12. 描述一下如何使用杠杆原理来提高工作效率。

答案:11.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例如,在使用撬棍时,撬棍与地面的接触点是支点,而撬棍上的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

12. 利用杠杆原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增加动力臂的长度来减少所需的动力。

例如,使用钳子时,钳子的手柄部分较长,这样可以在不增加手部力量的情况下,更轻松地夹紧物体。

四、计算题13. 已知一个杠杆的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是0.5米,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2米,动力是100牛顿。

求阻力的大小。

杠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一、 知识概述1、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之为杠杆;2、 杠杆有五个要素:支点(0)、动力(F 1)、阻力(F 2)、动力臂(11)、阻力臂(丨2);3、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 i l i=F 』2;4、 杠杆应用时可分为三类:省力杠杆(11>|2);费力杠杆(l<2);等臂杠杆(l 1=l 2);5、 天平是等臂杠杆,杆秤和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二、 重点知识归纳『定义:能绕着固定不动的点转动的硬棒.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0表示动力:促使杠秆转动的力」用片衣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耳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成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勺责示平衡条件:昭"込[省力杠杆:动力曹大于阻力曹的杠杆 分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肯的杠杆 . 〔等臂杠杆:功力臂等于狙力臂的杠杆三、难点知识剖析一根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 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

例如:汽水扳 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因此,一根硬棒成为杠杆时,必须具备以下要素:①支点:能绕其转动的固定点。

用同一根硬棒作杠杆时,使用中方法不同,支点位 置也会不一样。

如撬石块的过程中支点可在棒的一端 [图1(A )]也可在棒的中间[图1 (B )]。

要素, 杠杆=②动力和阻力:动力使杠杆转动,阻力阻碍杠杆转动。

动力和阻力的区分是根据实际情况或人为因素决定的。

例如:剪刀剪布时,需要使刀口合拢,手作用于剪刀的力就是动力;布的作用是阻碍剪刀口合拢,布对剪刀口的作用力是阻力。

必须注意,不论动力或阻力,杠杆都是受力体。

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体。

③力臂: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长。

所谓力作用线是指沿着力方向上可向两端延伸的一条直线。

表示力臂的线段可以在杠杆上,[图2( A)],也可以在杠杆外[图2 ( B)、( C)]。

杠杆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答案

杠杆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答案

)( 初中物理——机械和力二四、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 1、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的”表示;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常用字母“点叫做”表示,沿着该力的方向,向两边延长所画的直做,常用字母“,常用;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线叫做”表示,沿着该力的方向,向两边延长所画的直线叫做。

字母“2、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实际就是在几何学上,到的距离)。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常用字母“”表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常用字母“”表示。

3、画出下列(1)-(7)杠杆的对应力臂。

4、(不做)如图(8)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在探究时,一般将杠杆的中心(即杠杆的)支撑在支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的重力通过,避免杠杆本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B的作用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力的力臂与杠杆,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未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则应。

5、杠杆平衡条件是,其数学表达式是;6、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种情况:其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它虽然省了力,却费了;另一种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它虽然费了力,却省了;还有一种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是杠杆。

7、用一根轻质硬棒撬起一重600N的石头,其动力臂是1m,阻力臂是20cm,撬起这块石头至少要 N的动力。

8、在一根轻质杠杆上,已知动力是100N,阻力臂是30cm,则:(1)若阻力是500N,那么动力臂是 m;(2)若动力臂是5dm,那么阻力是 N;(3)若阻力与动力之比为4∶1,那么动力臂是 m;(4)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阻力是 N。

9、如图,OA∶AB为2∶3,已知F=200N,那么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实?若物体是一个边长为5dmkgN为多少?物体的质量为多少3?(g=10N/kg)kg/m心正方体,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点挂一重物,在C所示,在杠杆上的10、如图(10)A 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F端用最小的力端着地,在11、在图(11)中,AB是一根自重为100N的均匀木棒,BA F= N时,恰好在如图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力F的图示。

初三物理杠杆试题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试题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试题答案杠杆原理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杠杆本身B. 支点C. 力臂D. 动力和阻力答案:ABCD2.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这是描述杠杆平衡条件的: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杠杆原理D. 浮力原理答案:C3. 当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增加,为了保持平衡,阻力臂应该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4. 在使用杠杆时,如果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这种杠杆属于:A. 直杠杆B. 弯曲杠杆C. 省力杠杆D. 费力杠杆答案:A5. 省力杠杆的特点是:A.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B.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C.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D. 动力和阻力臂无关答案:B二、填空题1. 杠杆原理最早由古希腊科学家________提出。

答案:阿基米德2. 在杠杆中,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称为________。

答案:力臂3. 当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

答案:1/24. 使用杠杆时,如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这种杠杆被称为________。

答案:费力杠杆5. 杠杆不仅在物理实验中应用广泛,也广泛应用于________和日常生活中。

答案:机械设计三、计算题1. 一根长2米的直杠杆,一端挂有20N的重物,另一端施加的力为50N,若杠杆平衡,求支点距离施力端的距离。

答案:0.4米2. 某工地上,工人使用一个动力臂为1.5米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阻力为600N,若动力臂长度为0.5米,问施加在动力端的力是多少?答案:1200N四、简答题1. 请简述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杠杆主要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减少施加的力,但需要移动更长的距离;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需要施加更大的力,但可以缩短移动距离;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力的放大比例为1,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 举例说明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杠杆实验测试题及解析答案

杠杆实验测试题及解析答案

杠杆实验测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作用力、反作用力、阻力B. 支点、力臂、作用力、阻力、阻力臂C. 支点、力臂、力矩、作用力、阻力D. 支点、力臂、力矩、作用力、阻力臂答案:B2. 根据杠杆原理,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B. 动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长,越费力C. 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杠杆平衡D.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杠杆不平衡答案:D二、填空题3.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这种力的乘积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力矩三、简答题5. 请简述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杠杆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相对长度,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长于阻力臂,可以省力但需要较长的运动距离;费力杠杆的动力臂短于阻力臂,需要较大的力但可以缩短运动距离;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 解释为什么称杠杆为“机械之母”。

答案:杠杆是最基本的机械之一,它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实现了力的放大或缩小。

杠杆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因此被称为“机械之母”。

四、计算题7. 一个杠杆的阻力臂为0.5米,作用力为100牛顿,若要使杠杆平衡,动力臂应为多少?答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 作用力 = 0.5米× 100牛顿 / 100牛顿 = 0.5米。

8. 如果在上一题的杠杆上施加一个150牛顿的作用力,要使杠杆平衡,动力臂应为多少?答案: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 作用力 = 0.5米× 100牛顿 / 150牛顿≈ 0.333米。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一个杠杆、一个支点、一个测力计和不同重量的物体。

小学杠杆测试题目及答案

小学杠杆测试题目及答案

小学杠杆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A. 增加速度B. 增加力C. 改变力的方向D. 以上都是答案:D2. 杠杆的三个主要部分是什么?A. 支点、力臂、阻力B. 支点、阻力臂、动力C. 动力、阻力、力臂D. 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答案:D二、填空题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2. 当杠杆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时,杠杆属于_________杠杆。

答案:费力三、判断题1. 杠杆的支点可以位于杠杆的任何位置。

()答案:错误2. 使用杠杆时,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就可以省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答案:杠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使得较小的力可以产生较大的效果,或者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当动力作用在力臂上,通过支点的转动,可以在阻力臂上产生更大的力,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五、计算题1. 假设有一个杠杆,动力臂为2米,阻力臂为1米,已知阻力为100牛顿。

求动力的大小。

答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动力 = 阻力×阻力臂 / 动力臂 = 100牛顿× 1米 / 2米 = 50牛顿。

六、应用题1. 小明想用杠杆把一块重500牛顿的石头从地面上抬起来。

如果杠杆的支点距离石头1米,小明需要将杠杆的另一端放在距离支点多远的地方,才能用最小的力抬起石头?答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已知阻力为500牛顿,阻力臂为1米,设动力臂为x米,则有x × 动力= 500 × 1。

要使动力最小,动力臂x应尽可能大。

因此,动力臂x = 500米。

小明需要将杠杆的另一端放在距离支点500米的地方。

杠杆专题练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杠杆专题练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杠杆专题练习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阻力臂为动力臂4倍的杠杆是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该杠杆受到的阻力为20N,则当动力为 N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3、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

右图中,剪刀是省力杠杆;理发时应选用剪刀。

(选填“甲”或“乙”)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在钳子、起子、镊子、钓鱼竿、锄刀、筷子这些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天平是杠杆。

6、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

7、如图所示,O为支点,每小格长度相等,每个钩码质量相等。

现在A处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应在处挂4个这样的钩码。

8、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A.弹簧测力计B.杆秤C.台秤D.托盘天平9、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A.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10、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11、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三、计算题12、长lm的杠杆水平放置,支点在距左端0.8m处,现在左端挂20N重的物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的最右端挂的重物是多重。

13、如图13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2米,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30牛的物体G。

若在杠杆上A端施加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 的方向?大小为多少牛?14、学好科学需要手脑并用,请画出下图中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F1、F2的力臂。

17、(2分)如图13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F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18、在图①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在学习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学习杠杆的同学们来说,练习题能够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提供了一个检验自己掌握程度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杠杆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一个杠杆的长度为1米,支点到力臂的距离为0.5米,力臂上的力为10牛顿。

求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力臂上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乘以支点到力臂的距离。

即10牛顿乘以0.5米等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乘以1米。

解方程得到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为2米。

第二题:一个杠杆的长度为2米,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为1米,支点到力臂的距离为0.5米。

求力臂上的力。

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力臂上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乘以支点到力臂的距离。

即力臂上的力乘以0.5米等于1米乘以2米。

解方程得到力臂上的力为4牛顿。

第三题:一个杠杆的长度为3米,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为2米,力臂上的力为6牛顿。

求支点到力臂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力臂上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乘以支点到力臂的距离。

即6牛顿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2米乘以3米。

解方程得到支点到力臂的距离为1米。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原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物理原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学习杠杆的同学们来说,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除了以上的练习题,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杠杆练习题可以供同学们练习。

例如,可以通过给定力臂上的力和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来求支点到力臂的距离;或者给定支点到力臂的距离和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来求力臂上的力。

这些练习题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杠杆原理。

在学习杠杆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来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悬挂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杠杆上,来观察力臂和支点到力点的关系。

杠杆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及摩擦知识。

2.关于衣服夹的说法,正确的是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3.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4.当直尺AB挂5N的重物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5N。

5.把OB段对折后,铁丝仍保持平衡。

6.欲使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一端抬离地面,采用方法乙时,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7.省距离杠杆的例子有:梳子、钳子、钳制火柴、钳制电池、鱼竿等。

8.在重木棒从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减小,M无法确定。

9.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的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在水中浸没后,杠杆仍然平衡。

10.在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直杆始终是省力杠杆。

11.如图所示,杠杆在F1和F2的作用下平衡,已知AO>BO。

若F1和F2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L,那么杠杆仍保持平衡。

12.如图所示,直尺AB在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O′上放两支蜡烛。

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将始终保持平衡。

13.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甲”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力臂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14.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9 N,方向向上。

15.如图所示,用一根木棒撬大石头,没有撬动。

为了撬动大石头,应将垫在木棒下的小石块向远离石头的方向移动,这实质上是增大了力臂,同时又减小了阻力臂。

16.一根长2.2 m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 N的力。

小学杠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杠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杠杆测试题及答案
一、小学杠杆测试题
1. 简答题:
(1) 什么是杠杆?
(2) 杠杆原理是什么?
2. 选择题:
(1) 杠杆可以用于:
A. 推动物体
B. 支撑物体
C. 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增强物体的质量
(2) 杠杆的作用是:
A. 简化工作
B. 增加工作量
C. 改变工作方向
D. 使工作更容易完成
二、小学杠杆测试答案
1. 简答题:
(1)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刚性杆和支点组成,用于支撑或提起物体。

(2) 杠杆原理是利用杆与支点的作用,通过施加力臂和负重臂的比例关系,来增加或减少施加力量的效果。

2. 选择题:
(1) 答案:B. 支撑物体
(2) 答案:A. 简化工作
总结:
通过这次小学杠杆测试题,我们了解了杠杆的定义和原理,并通过选择题检验了对杠杆的理解。

杠杆作为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支撑或提起物体,同时也能简化工作过程,使工作更加容易完成。

对于学习杠杆的小学生来说,通过这样的测试题可以加深对杠杆的理解,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杠杆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杠杆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杠杆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如图,工人师傅使用硬棒撬石头时,硬棒可以视为一个杠杆,下列各图能正确的表示其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2.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坩埚钳B.剪刀C.筷子D.镊子3.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A.l1B.l2C.l3D.l44.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然后再由B 位置向上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5.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时,杠杆平衡,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杠杆重力不计,则()A.G1>G2B.G1<G2C.G1=G2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使杠杆在同一位置保持平衡。

已知F1竖直向上,F2与杠杆垂直,F3水平向右,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F1方向的力最小B.沿F2方向的力最小C.沿F3方向的力最小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7.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如图所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C.推开门最省力的方式是,推力与门垂直且在门轴处施力D.推开门最省力的方式是,推力与门板面平行且在把手处施力8.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的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②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③“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④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才能重新恢复水平平衡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二、填空题9.用如图所示的“开瓶起子”开瓶盖,A、B两点中点是支点,开瓶盖时在C点处施加(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杠杆练习题和答案

杠杆练习题和答案

杠杆练习题和答案答案:杠杆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杠杆原理是基于力矩平衡的。

B.一根长臂杠杆的力臂长度比短臂杠杆的力臂长。

C.使用杠杆可以通过减小力的大小来增加力臂的长度。

D.一个杠杆系统中,力臂越长,所需的力越小。

答案:B2.以下哪种杠杆在原理上与其他三种杠杆不同?A.一级杠杆B.二级杠杆C.三级杠杆D.匀速旋转杠杆答案:D3.杠杆的力矩等于:A.力乘以力臂长度B.力除以力臂长度C.力乘以力臂长度的倒数D.力除以力臂长度的倒数答案:A4.一个杠杆系统中,力臂为10cm,力矩为20Nm,求作用力的大小。

A.20NB.2NC.200ND.0.2N答案:B5.以下哪个条件会使杠杆系统失去平衡?A.作用力等于力臂乘以力的大小B.力矩平衡C.杠杆组成的图形是完全对称的D.力金字塔的高度等于底边长度乘以重力加速度答案:A二、填空题1.杠杆原理是基于力的__________。

答案:平衡2.力臂是指作用力施加点__________杠杆支点的距离。

答案:相对于3.与力臂成__________的力会产生较大的力矩。

答案:垂直4.一个杠杆系统中,力臂长度为10cm,作用力大小为10N,则力矩为__________。

答案:100Nm5.在一个杠杆系统中,力臂的长度与力矩成____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三、计算题1.一个力臂长为20cm的杠杆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力的大小为40N,求杠杆支点处的反作用力。

答案:80N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的大小等于反作用力的力臂乘以反作用力的大小,即20cm * 40N = 反作用力的力臂 * 反作用力的大小。

由此可得反作用力的大小为80N。

2.一个杠杆系统中,力臂长度为15cm,作用力大小为20N,求力矩的大小。

答案:300Nm解析: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即20N * 15cm = 300Nm。

3.一个杠杆系统中,力矩为200Nm,力臂长度为25cm,求作用力的大小。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及答案杠杆练习题及答案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原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无论是使用工具还是进行体力活动,杠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杠杆的练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答。

1. 钳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原理。

假设一把钳子的两个臂长分别为10厘米和5厘米,如果施加在较长臂上的力为10牛顿,那么在较短臂上的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力乘以力臂的长度是相等的。

因此,10牛顿乘以10厘米的力臂等于未知力乘以5厘米的力臂。

解方程得到未知力为20牛顿。

2.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1米,支点在中间,左侧施加的力为100牛顿,距离支点1米,右侧的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左侧的力乘以左侧的力臂等于右侧的力乘以右侧的力臂。

因此,100牛顿乘以1米的力臂等于未知力乘以1米的力臂。

解方程得到未知力为100牛顿。

3.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2米,支点在一端,左侧施加的力为50牛顿,距离支点1米,右侧的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左侧的力乘以左侧的力臂等于右侧的力乘以右侧的力臂。

因此,50牛顿乘以1米的力臂等于未知力乘以2米的力臂。

解方程得到未知力为25牛顿。

4. 一把梯子的长度为3米,梯子的重心位于距离底部1米的位置。

如果梯子的重量为100牛顿,底部支撑点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杠杆原理,重力乘以重力臂等于支撑力乘以支撑力臂。

重力臂是指重心到支撑点的距离,支撑力臂是指支撑点到地面的距离。

因此,100牛顿乘以1米的重力臂等于支撑力乘以3米的支撑力臂。

解方程得到支撑力为33.33牛顿。

5.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4米,支点在一端,左侧施加的力为200牛顿,距离支点1米,右侧的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杠杆原理,左侧的力乘以左侧的力臂等于右侧的力乘以右侧的力臂。

因此,200牛顿乘以1米的力臂等于未知力乘以4米的力臂。

解方程得到未知力为50牛顿。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

杠杆不仅存在于物理学中,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完整版)杠杆练习试题带答案解析

(完整版)杠杆练习试题带答案解析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1.认识杠杆的形状:(1)不一定所有的杠杆都像“杠”或“棒”,有的杠杆像“板”或“片”.(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其他位置.2.杠杆支点与动力方向和阻力方向之间的关系:若支点在杠杆中间,两力方向基本相同;若支点在杠杆的一端,两力方向应该相反.3.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前者促使杠杆转动,后者阻碍杠杆转动,它们的作用效果总是相反的.4.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用牛顿,而力臂的单位可以是米、分米、厘米,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注意这时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计算功,单位也不是焦耳.1.力臂是点到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既不是力相等,也不是力臂相等.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问题时,当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时,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否则杠杆不平衡.01课前预习知识点1杠杆及其五要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棒叫杠杆.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3.当杠杆处于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4.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________=阻力×________,即F1×______=F2×________.02当堂训练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有支点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2.(潍坊中考)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A.F1·OC=F2·OA B.F1·OD=F2·OBC.F1·OE=F2·OA D.F1·OE=F2·OB3.(南宁中考)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6个4.(北京中考)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________(填“OA”或“AC”)表示力F的力臂.5.(益阳中考)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________,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 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___N.03课后作业6.(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B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上,在杠杆的A点悬挂一重为20 N 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B长为50 cm,OA长为30 cm,∠B=30°.(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1的力臂.(2)拉力F1的大小是多少?【提示】从支点作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即可得到动力臂l1.由于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则阻力臂l2=OA=30 cm,根据几何知识可知:l1=OB/2=50 cm/2=25 cm,则F1×l1=F2×l2,F1×25 cm=20 N×30 cm,F1=24 N.【答案】(1)如图所示(2)24 N【方法归纳】解答与杠杆相关的计算题,一定要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杠杆的五要素.7.(广州中考)AC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C两点施加力F1、F2,F2的方向沿OO′线,棒在如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A .F 1<F 2B .F 1=s 2s 1F 2C .F 1力臂小于s 1D .F 2方向沿OO′线向下8.(厦门中考)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 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 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两车的质量相等B .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C .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 .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9.(莱芜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 1、F 2的作用下(F 2未画出)处于平衡状态.O 为支点,L 2是力F 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 1的力臂L 1和力F 2的示意图.10.(聊城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次数 动力F 1(N)①________②________阻力臂l 2(m)120.110.2(3)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11.(烟台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 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 ,使杆从OA 位置匀速转到OB 位置的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 )A .一直是变大的B .一直是变小的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第2课时生活中的杠杆1.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从而使动力小于阻力.生活中的撬棒、羊角锤、手推车、起子等都是省力杠杆.2.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动力臂要小于阻力臂,从而使动力大于阻力.生活中钓鱼竿、筷子、缝纫机脚踏板、铁锹、理发剪刀等都是费力杠杆.3.等臂杠杆: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生活中的天平、跷跷板、定滑轮都可看成等臂杠杆.1.动力和阻力不一定必须在支点的两侧,也可以在支点的同侧;2.求最小动力时,一定要在杠杆上寻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动力作用点.如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小明用一木棒扛一包裹吃力前行.为减轻肩部所受压力,他可以把肩膀向________移动,离包裹________一点.【提示】以手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肩L肩=F物L物,若要减小肩部所受压力,应增大肩的力臂,把肩膀向后移动,离包裹近一点.【答案】后近01课前预习知识点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________省力,但______距离.2.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______省力,但______距离.3.等臂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4.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地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________;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________.02当堂训练1.(潍坊中考)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镊子B.钳子C.起子D.天平2.(滨州中考)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3.(吉林中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支笔构成了一个________,可以轻松地举起很重的书,小指离支点越远,所用的力越______.4.市政府实行的“绿色早餐工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应早餐,餐点均匀摆放在推车内.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后一种情况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_杠杆.03课后作业5.(常州中考)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A.一定是省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宁夏中考)校工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省力B.减小阻力臂,省力C.增大动力臂,方便D.减小动力臂,方便7.(南通中考)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8.(威海中考)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B.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9.如图甲所示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胶棉拖把,只需要用手在A处向上拉动即可把海绵里的水挤干,非常方便、卫生.这里拉杆ABC是________(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如图乙所示,海绵被折叠、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0.如图所示是一个小鸟自动饮水玩具,只要这个玩具小鸟面前有水它就会不断点头饮水.这个玩具小鸟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小鸟的头部所受重力看做动力,尾部所受重力看做阻力,在小鸟工作到图示位置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菏泽中考)用一杆秤称得物体的质量是2 kg,如图所示.根据杆秤上秤钩、提纽和秤砣三者的位置关系,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_kg.挑战自我12.(无锡中考)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了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配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悬挂点B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 cm,OA=9 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 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1)大象的重为__________N.(2)设计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课前预习1.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静止匀速转动 4.动力臂阻力臂l1l2当堂训练1.B 2.D 3.B 4.OA 5.杠杆40课后作业6.A7.C8.C9.10.(1)右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且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2)动力臂l1(m)阻力F2(N)(3)不可靠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11.C第2课时生活中的杠杆课前预习1.大于能费 2.小于不能省 3.等于 4.省力省距离当堂训练1.D 2.D 3.杠杆小 4.后轮前轮省力课后作业5.D 6.B7.C8.D9.省力形状10.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11.0.512.(1)3×104(2)消除槽钢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杠杆原理的应用例题及答案

杠杆原理的应用例题及答案

杠杆原理的应用例题及答案1. 杠杆原理简介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工程学和机械学中常用的原理。

它描述了通过杠杆来增加力量或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各种类型的杠杆进行力的放大或方向的转换。

2. 杠杆原理的应用例题2.1 例题1:一架起重机抬升货物一架起重机正在抬升一批重物。

起重机的臂长为5米,起重臂的长度为2米,起重机的工作半径为8米。

如果货物的重量为500千克,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2 例题2:扳手的原理扳手是一个常见的工具,用于拧紧或松开螺栓和螺母。

它利用杠杆原理来提供更大的力量。

下面是一个关于扳手原理的例题:你用一把长30厘米的扳手拧紧一个螺母,需要施加50牛的力才能达到所需的扭矩。

如果你用一根长度为10厘米的杠杆,施加的力是多少?3. 杠杆原理的答案3.1 例题1答案起重机的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力矩平衡来抬升重物。

力矩平衡的表达式如下:力1 × 杠杆1 = 力2 × 杠杆2其中,力1是起重机臂上的力,杠杆1是起重机臂的长度,力2是起重机抬升的货物的重力,杠杆2是货物到起重机的转轴(即起重机底部)的距离。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值,我们可以得到:力1 × 5 = 500 × 8力1 = (500 × 8) / 5力1 = 800牛所以,起重机需要施加800牛的力才能抬升500千克的货物。

3.2 例题2答案根据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1 × 杠杆1 = 力2 × 杠杆2其中,力1是施加在扳手上的力,杠杆1是扳手的长度,力2是施加在螺母上的力,杠杆2是螺母到扭矩要求点的距离。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值,我们可以得到:力1 × 30 = 50 × 10力1 = (50 × 10) / 30力1 = 16.67牛所以,你需要施加约16.67牛的力才能达到所需的扭矩。

4. 总结通过以上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原理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杠杆原理题目及答案解析

杠杆原理题目及答案解析

杠杆原理题目及答案解析杠杆原理是力学中的基础概念,它描述了在平衡条件下物体的转动情况。

同时,杠杆原理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机械装置的设计和杠杆原理的应用等。

以下是一些杠杆原理的题目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一个杠杆的长度为2米,两个力分别在杠杆的两端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10牛和20牛,力的点对杠杆的距离分别为0.5米和1米,求杠杆的平衡条件下的支点处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在平衡条件下,杠杆两端的力矩相等。

力矩可以通过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得到,力臂是力对支点的垂直距离。

设支点处的力为F,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可得:10牛 * 0.5米 = F * 2米 + 20牛 * 1米化简后得到:5牛米 = 2F + 20牛米整理方程可得:2F = -15牛米因此,支点处的力为-7.5牛,方向向下。

题目二:一个杆的长度为3米,在杆的一端施加一个30牛的力,将杠杆固定在水平面上。

杠杆的支点距离施力点的距离为1.5米。

求支点处的力。

答案解析:同样地,根据杠杆原理,在平衡条件下,杠杆两端的力矩相等。

设支点处的力为F,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可得:30牛 * 1.5米 = F * 3米化简后得到:45牛米 = 3F整理方程可得:F = 15牛因此,支点处的力为15牛。

题目三:一个杠杆的长度为4米,一个力为12牛的力对杠杆施加一个力矩。

如果力矩的方向与杠杆的方向垂直,求该力相对于杠杆支点的距离。

答案解析:力矩可以通过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得到。

在这个题目中,力矩的大小为力乘以杠杆的长度,即12牛 * 4米 = 48牛米。

因为力矩的方向与杠杆的方向垂直,所以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出力相对于杠杆支点的距离。

设力相对于支点的距离为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 + 4^2 = 48^2化简后得到:x^2 = 48^2 - 4^2计算得到:x^2 = 48^2 - 16 = 2304 - 16 = 2288整理方程可得:x = sqrt(2288) ≈ 47.9米因此,力相对于杠杆支点的距离约为47.9米。

杠杆精选练习(含答案方法)

杠杆精选练习(含答案方法)

杠杆试题精选练习核心思路:只要是杠杆问题,不外乎寻找:支点、力、力臂、平衡方程这四个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

按下面四步进行解答,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1. 支点: 找支点的方法是支点一定是固定不动的,并且整个杠杆绕着它转动。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力:找“力”的方法是两步走第一步,确定是否要考虑杠杆本身重力(这一步很关键,题目往往在这里设陷阱!),一般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选在物体的对称中心;第二步,确定与杠杆接触的物体施加在杠杆上的力。

注意:不要有遗漏。

3.力臂:找力臂的方法是——从支点出发,向力的作用线(经常要延长成直线)作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的长度。

4.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的方法是(1)如果动力、阻力各一个: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如果动力、阻力不止一个:动力1×动力臂1+动力2×动力臂2+……=阻力1×阻力臂1+阻力2×阻力臂2+……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和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画出重力的力臂7、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要将木板从N 端抬起,请你在图2中标出支点O 的位置,并画出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 (板的厚度不计)。

8、如图3所示,重100N 的均匀木棒AB 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请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L 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9、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4),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 ,他的重心在A 点,支撑力为F ,请画出策重力和支撑力F 的力臂。

10、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5所示,请在图上画出绳子AB 段对杆拉力F 的力臂L 。

图311、右图6所示的曲棒ABC 可绕A 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 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的最小力的示意图。

杠杆及其应用(练习)(原卷版)

杠杆及其应用(练习)(原卷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杠杆及其应用杠杆五要素、杠杆平衡原理、省力费力【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浙江绍兴中考)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

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B.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C.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D.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2.(四川宜宾中考)如图所示,先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再保持杠杆左边A处所挂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不变(每个钩码重0.5N,杠杆每格长5cm),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在杠杆右边的不同位置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记录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对应悬挂位置到O点的距离L,在F﹣L坐标中作出图像。

其中正确的是()A.B.C.D .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 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

已知:331.010kg/m ρ=⨯水,332.71k 0g/m ρ=⨯铝,338.910kg/m ρ=⨯铜,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端下降B .B 端下降C .仍然平衡D .无法判断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 可绕O 点转动,当物体C 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 、B 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已知C 是体积为1dm 3、重为80N 的实心物体,D 是边长为20cm 、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OA :OB =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 2(g =10N/kg ),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A .物体C 的密度为8×103kg/m 3B .杠杆A 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C .物体D 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D .物体C 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03Pa5.(天津中考真题)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6.(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开瓶器在A处用力开启瓶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为开瓶器的支点B.开瓶器受到的阻力方向为竖直向上C.使用开瓶器能省力D.使用开瓶器能省功7.(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8.(山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9.(浙江湖州中考真题)“竹抻面”是我国传统面点美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若阻力是500N,那么动力臂是 m; (2)若动力臂是5dm,那么阻力是
N;
(3)若阻力与动力之比为4∶1,那么动力臂是 m;
(4)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阻力是
N。
9、如图,OA∶AB为2∶3,已知F=200N,那么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多
少N?物体的质量为多少kg?若物体是一个边长为5dm的实心正方
由 OA∶AB=2∶3 得: OA∶OB=2 ∶5 则 G=500N 由 G=mg,密度=m/v 得。物体的密度是 400kg/m3 10.要求力最小,则对应力臂最长,连接 OC 为力臂,力的作用线垂直力臂。如图所示
11.求力最小,则对应力臂最长,即 AB 为力臂,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 13.如图所示。提示:AB 是力臂。由勾股定理得 AB=50cm。
的方向。试计算F=
N。
14、如图(14)所示,是一个重为1×105N的油桶,现要用最小的力F作用在油桶上,使油桶能
绕B点滚上台阶,请在如图位置上画出最小力F的方向。
15、如图(15)所示,Z字形杠杆的A点处悬挂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请在如图的C点处画出 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方向。已知:OA=BC=40cm,OB=30cm,试计算F= N。. 16、如图(16)所示,画出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
17、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பைடு நூலகம்
起子 A
道钉撬
B
筷子 C
钢丝钳 D
18、根据图示情况画出以下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用刻度尺或三角板将绳子画直)
18 题提示。物体向上运动。人在上面,则不能改变拉力方 向,即绳子末端绕动滑轮。人在下面,这必须改变拉力方 向,则绳子末端绕定滑轮。若人的位置无要求,最省力则
体,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g=10N/kg)
10、如图(10)所示,在杠杆上的 A 点挂一重物,在 C 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
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11、在图(11)中,AB是一根自重为100N的均匀木棒,B端着地,在A端用最小的力F时,恰
好在如图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力F的图示。试计算F=
中心(即杠杆的
)支撑在支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的重力通过
,避免杠杆本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在未挂钩码时,螺母 A、B 的作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力的力臂与杠杆
,便于测量力臂
的大小;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未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则应

5、杠杆平衡条件是
,其数学表达式是

6、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种情况:其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初中物理——机械和力(二)
四、杠 杆
1、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的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
,常用字母“ ”表示;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常用字母“
”表示,沿着该力的方向,向两边延长所画的直线叫做
;作用在杠杆上,阻
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常用字母“ ”表示,沿着该力的方向,向两边延长所
N 最大。
初中物理——机械和力(二)参考答案
4、杠 杆 5、 1.硬棒 支点 O 动力 F1 动力作用线 阻力 F2 阻力作用线 2.点 线 动力臂 L1 阻力臂 L2 3.略(做完杠杆作图题还不会做这道题的童鞋,面壁暑假……) 4.支点 5.动力 X 动力臂=阻力 X 阻力臂 F1×L1=F2×L2 6.省力 距离 费力 距离 等臂 等臂 7.120 8.(1)1.5 (2)166.67 (3)1.2 (4)300 9.解:(大概过程)由 F1×L1=F2×L2 得:200N×OB=OA×G
由 F1×L1=F2×L2 得:1000N×15cm=F×50cm。则 F=……(注意重力力臂是哪条)
14.如图所示要求力最小,则对应力臂最长,园直径最长。 15.如图所示:要求力最小,则对应力臂最长。F=480N 16.如图所示 17.C
18.
杠杆,它虽然省了力,却费了
;另一种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杆,它虽然费了力,却省了
;还有一种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杠杆,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是
杠杆。
7、用一根轻质硬棒撬起一重600N的石头,其动力臂是1m,阻力臂是20cm,撬起这块石头
至少要 N的动力。
8、在一根轻质杠杆上,已知动力是100N,阻力臂是30cm,则:
画的直线叫做

2、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实际就是在几何学上, 到
的距
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常用字母“ ”表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距离叫做
,常用字母“ ”表示。
3、画出下列(1)-(7)杠杆的对应力臂。
4、(不做)如图(8)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在探究时,一般将杠杆的
N。
12、如图(12)所示,杠杆 AO 在力 F1、F2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L2 是力 F2 的力臂,在图中 画出力 F1 的力臂 L1 和力 F2 在杠杆上位置和方向。
13、如图(13)所示,是一个重为1×103N油桶的纵截面,已知油桶底面直径是30cm,高为
40cm,在油桶A点处作用最小力F时,油桶恰好能绕B点翻转,请在如图位置上画出最小力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