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试验计算公式汇总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变压器是一种电力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压转换为更高或更低的电压。
它也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变压器的计算公式代表了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性能的参数,它是实现恒定电压转换和改善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础。
1.压器电压转换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电压转换比称为变压器的转换比。
它是由设计时指定的输入电压(短名为Vi)除以输出电压(Vo)所得到的商数,即:转换比 (K) = Vi / Vo2.压器电阻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的电阻比是由主报纸(R1)、辅报纸(R2)的比值所得的,即:电阻比 (Kr) = R1 / R23.压器线圈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的线圈比(Ks)是由主报纸(N1)、辅报纸(N2)的比值所得,即:线比 (Ks) = N1 / N24.压器因数计算公式变压器因数是对变压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转换因数 (TF) = Po / Pi其中,Po是变压器输出功率,Pi是变压器输入功率。
5.压器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变压器的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是由变压器的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功率因数 = P / S变压器的功率因数越高,表明该变压器在传输电力时,损耗越低。
6.压器磁铁通路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的磁铁通路比(KT)是由磁铁的面积(A)、电感(L)的比值所得,其表达式为:磁铁通路比(KT) = A / L磁铁通路比越大,表明变压器的电感越小,因而提高了设备的效率。
以上就是变压器计算公式的介绍,变压器的性能参数除了上述参数之外,还包括容量、效率、损耗等,变压器性能参数的正确计算,是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以及提高变压器效率的关键。
变压器的计算公式还包括回路阻抗公式、变压器负载能力公式、变压器耐热能力计算公式等,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变压器的性能参数。
从而正确选择变压器,以满足变压器的使用要求。
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公式

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公式环形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发电厂、变电站、工厂、建筑等。
环形变压器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变压器的额定功率、电压比、短路阻抗、冷却方式等。
在进行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时,需要通过一些公式和参考内容来进行计算和判断。
一、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公式1. 变压器额定容量计算公式环形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额定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额定容量(KVA)= 三相电流(A)×系统电压(V)×根号32. 变压器二次电流计算公式变压器二次电流可根据变压器额定容量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比计算得出。
二次电流(A)= 额定容量(KVA)/ (二次电压(V)×根号3)3. 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公式变压器短路阻抗是指在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流时,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下的电阻和电抗分量。
短路阻抗是变压器稳定运行和保护的重要参数。
短路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短路阻抗(Z)= 线电压(V) / 短路电流(kA)二、环形变压器相关参考内容1. 变压器设计手册变压器设计手册包含了变压器的设计、制造、选型、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时,可以参考变压器设计手册来了解环形变压器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方法。
2. 电力系统分析书籍电力系统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和暂态分析的一门学科,也是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的基础。
通过阅读电力系统分析方面的书籍,可以了解电力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环形变压器的计算有所帮助。
3. 电力系统标准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电力系统标准,其中包括环形变压器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环形变压器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和运行等方面的要求,对于进行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4. 相关网站和论坛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与环形变压器设计和计算相关的网站和论坛。
在这些网站和论坛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会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和技巧,对于进行环形变压器初级计算时可以寻找到一些实用的参考内容。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电气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有关于变压器的变比、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
1.变压器变比公式:变压器的变比是指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用符号"k"表示。
变压器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Ns/Np其中,k为变比,Ns为二次线圈(副线圈)匝数,Np为一次线圈(主线圈)匝数。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
2.变压器电流变比公式:变压器的电流变比与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有关。
电流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Ip/Is=Ns/Np其中,Ip为一次线圈的电流,Is为二次线圈的电流。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3.变压器电压变比公式:变压器的电压变比与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有关。
电压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Vp/Vs=Np/Ns其中,Vp为一次线圈的电压,Vs为二次线圈的电压。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
4.变压器的功率计算公式:变压器的功率计算公式是根据功率守恒原理推导出来的。
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如下:Vin * Iin = Vout * Iout其中,Vin为输入电压,Iin为输入电流,Vout为输出电压,Iout为输出电流。
5.变压器的效率计算公式:变压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效率计算公式如下:Efficiency = (Pout / Pin) * 100%其中,Efficiency为效率,Pout为输出功率,Pin为输入功率。
这些是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使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来计算变压器的变比、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变压器,以满足特定的电气需求。
变压器运行负荷计算公式

变压器运行负荷计算公式
变压器运行负荷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公式:
1. 容量(kVA)= 视在功率(kVAR)+ 有功功率(kW)
2. 视在功率(kVAR)= √3 × U × I
其中,U 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I 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3. 有功功率(kW)= P × Cosθ
其中,P 为变压器的输出功率,Cosθ为功率因数。
4. 无功功率(kVAR)= Q × Sinθ
其中,Q 为变压器的无功功率,Sinθ为无功功率因数。
这些公式仅提供了一般的计算方法,实际的变压器运行负荷计算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变压器运行负荷计算时,还应考虑变压器的效率、负载类型、功率因数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电气工程标准和规范。
如果你需要更准确和详细的计算,请咨询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或相关技术人员。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变压器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能有效地调节和调整电压。
变压器通过计算其容量、负载等参数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从而使变压器具有了强大的调节能力和优良的安全性能。
变压器的计算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不同的公式,其中常用的有变压器的容量、损耗和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
1、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公式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普通变压器和可控变压器,其中普通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为:KVA = ( V_1 * I_1 + V_2 * I_2 )/ 1000其中KVA表示变压器容量,V_1表示高压侧电压,I_1表示高压侧电流,V_2表示低压侧电压,I_2表示低压侧电流。
可控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为:KVA = ( V_1 * I_1 + V_2 * I_2 )/ 1000 * cosΦ其中cosΦ表示满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可通过唐洁斯计算公式计算得出:cosΦ = ( P_1 + P_2 )/ (P_1 * P_2)其中P_1表示高压侧电流,P_2表示低压侧电流2、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无论是变压还是调压,都会发生损耗,因此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公式是:P_Loss = P_1 + P_2其中P_1表示高压侧电流,P_2表示低压侧电流。
3、变压器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变压器容量和损耗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变压器的设计和使用,都必须注意变压器的环境温度。
变压器环境温度的计算公式为:T_Env = T_Air + ( P_Loss * R_Loss )/ ( U_Loss * K_Loss ) 其中T_Env表示变压器环境温度,T_Air表示环境空气温度,P_Loss表示变压器损耗,R_Loss表示变压器损耗系数,U_Loss表示变压器损耗散热系数,K_Loss表示变压器损耗散热常数。
总结变压器的参数计算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其中变压器的容量、损耗和环境温度计算公式能够更好地计算出适合不同应用场合的变压器的参数,为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电力变压器常用计算公式

电力变压器常用计算公式1、变压器空载损耗计算:00%100rT I Q S ≈0Q -变压器在空载时的无功损耗,kvar ; 0%I -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数; rT S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
2、变压器负载损耗计算%100K rT u Q S ≈ K Q -变压器在额定负载时的无功功率,kvar ; %u -变压器额定短路阻抗电压百分数; rT S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
3、变压器功率损失20K P P P β∆=+P ∆-变压器功率损失,kW ;0P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 ; β-变压器负载率;K P -变压器短路损耗,kW ;4、变压器无功功率损失20K Q Q Q β∆=+Q ∆-变压器无功功率损失,kVar ; 0Q -变压器在空载时的无功损耗,kvar ; β-变压器负载率;K Q -变压器在额定负载时的无功功率,kvar ;5、变压器的损失率202120%100%cos K N K P P P P P S P P ββφβ+∆∆==⨯++ %P ∆-变压器的损失率;P ∆-变压器功率损失,kW ;1P -变压器电源侧输入功率,kW ; 0P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 ;β-变压器负载率;K P -变压器短路损耗,kW ;N S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2cos φ-变压器负载功率因数;6、变压器的无功损失率2011%100%100%K Q Q Q Q P P β+∆∆=⨯=⨯ %Q ∆-变压器的无功损失率Q ∆-变压器无功功率损失,kVar ; 1P -变压器电源侧输入功率,kW ; 0Q -变压器在空载时的无功损耗,kvar ; β-变压器负载率;K Q -变压器在额定负载时的无功功率,kvar ;7、变压器负载率22cos N P S βφ=β-变压器负载率;2P -变压器电源侧输入功率,kW ;N S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2cos φ-变压器负载功率因数;8、变压器有功经济负载系数jP β=jP β-变压器有功经济负载系数;0P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 ;K P -变压器短路损耗,kW ; 9、变压器综合有功损耗2200()Z Q K Q K P P K Q P P K Q Q ββ∆=∆+∆=+++Z P ∆-变压器综合有功损耗,kW ; 0P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 ;K P -变压器短路损耗,kW ;β-变压器负载率;Q K -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0Q -变压器在空载时的无功损耗,kvar ; K Q -变压器在额定负载时的无功功率,kvar ;10、变压器年综合电能损耗200%%()()100100P py QrT K Q rT I u W H P K S P K S τβ=+++ P W -变压器年综合电能损耗,kWh ; py H -变压器年带电小时数,h ;τ-变压器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h ;11、变压器年有功电能损耗20T K W Pt P βτ∆=+T W ∆-变压器年有功电能损耗,kWh ; 0P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 ; t -变压器全年投入运行小时数,当全年投入运行时间时取8760h ;。
变压器参数计算公式

变压器参数计算公式
一、电压变比公式
电压变比(Vr)=输出电压(vo)/输入电压(vi)
二、有效电压系数公式
有效电压系数(Cv)=输出有效电压(Evo)/输入有效电压(Ev1)三、变压器功率系数公式
变压器功率系数(Cp)=输出功率(Pou)/输入功率(Pi)
四、电流变比公式
电流变比(Ir)=输出电流(Io)/输入电流(Ii)
五、有效电流系数公式
有效电流系数(Gi)=输出有效电流(Eio)/输入有效电流(Eii)六、变压器损耗因数公式
变压器损耗因数(α)=负载电流(Ia)*输出电压(Vo)/全部负载电流(Ia+Ib)*输出电压(Vo)*输入电压(Vi)
α=Ia*Vo/(Ia+Ib)*Vo*Vi
七、变压器损耗系数公式
变压器损耗系数(Gp)=α*Cp
八、变压器噪音系数公式
变压器噪音系数(Gn)=有效功率(Ep)/全部功率(Pt)
九、变压器厚度公式
变压器厚度(t)=负载电流(Ia)*负载电压(V)/绝缘变压器穿孔面积(S)
十、变压器温升系数公式
变压器温升系数(K)=Cv-1/Cp-1+Gp
十一、变压器损耗系数公式
变压器损耗系数(E)=Gp*Cp-1+Gn*Vr2+K*Vr2
十二、变压器温度差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变压器是一种将交流电能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的电气设备。
而开关电源是一种以开关器件(如晶体管、二极管)为控制元件,进行频繁的开关操作来调节输入电源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电源。
本文将介绍变压器和开关电源的相关计算公式。
1.变压器计算公式:变压器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变压器的变比计算、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功率的计算以及绕组的电阻和电容的计算等。
(1)变比计算:变压器的变比一般用一个转向比或变比来表示,即:\(\frac{{N_1}}{{N_2}} = \frac{{V_1}}{{V_2}} =\frac{{I_2}}{{I_1}}\)其中,\(N_1\)、\(N_2\)分别表示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匝数;\(V_1\)、\(V_2\)分别表示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I_1\)、\(I_2\)分别表示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
(2)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V_1 \cdot I_1 = V_2 \cdot I_2\)即一次侧的输入功率等于二次侧的输出功率。
(3)功率的计算:变压器的功率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来计算,即:\(P_1 = V_1 \cdot I_1\)\(P_2 = V_2 \cdot I_2\)其中,\(P_1\)、\(P_2\)分别表示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功率。
(4)绕组的电阻和电容的计算:绕组的电阻可以通过测量绕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的导电率来计算。
绕组的电容可以通过绕组的长度、半径和材料的介电常量来计算。
2.开关电源计算公式:开关电源的计算公式包括输入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开关元件的计算和功率因数的计算等。
(1)输入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即:\(V_{in} = \frac{{V_{out}}}{{D}}\)其中,\(V_{in}\) 表示输入电压,\(V_{out}\) 表示输出电压,\(D\) 表示占空比。
输入电流可以通过输入功率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即:\(I_{in} = \frac{{P_{in}}}{{V_{in}}}\)其中,\(I_{in}\) 表示输入电流,\(P_{in}\) 表示输入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温度,指绕组温度(℃)
t:温度,指测量时绕组的温度(℃)
3.绕组相电阻与线电阻的换算
Y接
RAB=RAN+RBN
(R线=2R相)
RBC=RBN+RCN
RAC=RAN+RCN
Ra=1/2(Rab+Rac-Rbc)
Rb=1/2(Rab+Rbc-Rac)
Rc=1/2(Rbc+Rac-Rab)
第六部分零序阻抗的计算
第七部分温升试验的计算
第八部分声级测定的计算
第九部分计算案例
一、直流电阻的计算
1.电阻(Ω)=电阻率(Ω/m)×长度(m)/截面积(mm2)
2.电阻温度的换算
铜RT=Rt×(235+T)/(235+t)
铝RT=Rt×(225+T)/(225+t)
RT:需要被换算到T℃的电阻值(Ω)
n :匝数
7.测量直阻对所需充电稳定时间的计算
T=L/R
T :充电时间常数(S)当I1=IO时,t≥5T时才能稳定
L :试品测量绕组电感(L)I1:测量充电电流(A)
R:试品测量绕组电阻(R)IO:试品空载电流(A)
8.试品磁场强度的计算
H=nI/l
H :磁场强度(A/m)I :流经绕组的电流(A)
C:试品电容
Xd:发电机的同步阻抗(Ω)
X2:发电机的逆序阻抗(Ω)
Xk:试验变压器的短路阻抗(Ω)
2.同步发电机带电抗器不自激的计算
Xc>(Xd+X2)XL/(Xd+X2+XL)+Xk
XL:并联补偿电抗器的感抗(Ω)
3.试验变压器容升的计算
△U=I1/IN[ercosφ1±exsinφ1+1/2(excosφ1±ersinφ1)2]
n:匝数l:铁心回路长度(m)
二、绝缘特性的计算
1.吸收比的计算
吸收比=R60s/R15SS:秒
2.极化指数的计算
极化指数=R10min/R1minmin:分
3.位移电流衰减时间的计算
Td=RC×10-6
Td:衰减时间(S)
R:绝缘电阻值,MΩ
C:变压器的几何电容值(PF)
4.吸收电流的估算
Ia(t)=BCUt-n
4.补偿电抗器容量选择的计算
SC<SX≤SG+SC
SX:补偿电抗器50HZ的容量(KVA)
SC:被试变压器在工频耐压时的试验容量,SC=U2ωc
SG:发电机容量(KVA)
5.电容分压器分压比的计算
Kc=(C2+C1)/C1
Kc:分压比
C1:高压臂电容(F)
C2:低压臂电容(F)
6.变压器漏抗的计算
XS=(UH/IH)×UK%
D接,且a-y、b-z、c-x
Ra=(Rac-Rp)-(RabRbc)/(Rac-Rp)
Rb=(Rab-Rp)-(RacRbc)/(Rab-Rp)
Rc=(Rbc-Rp)-(RabRac)/(Rbc-Rp)
Rp=(Rab+Rbc+Rac)/2
Rab=Ra(Rb+Rc)/(Ra+Rb+Rc)
RL=2Rp/3
△U :电压变化%值
I1: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流(A)
IN:试验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A)
er:试验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有功分量er=Pkt/10SN(%)
ex:试验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无功分量ex= Uxt2-er2(平方根)
cosφ1:电压与电流的功率因数φ=1-tanφ(cosφ1)2(平方根)
U:施加于绝缘介质两端的电压
C:绝缘介质的等效电容
7.介质损耗不同温度下的换算
tanσ2=tanσ1×1.3(t2-t1)/10
tanσ2:温度为t2℃时的tanσ值
tanσ1:温度为t1℃时的tanσ值
三.工频外施耐压试验的计算
1.同步发动机组未带电抗器不自激的计算
Xc>Xd+X2+Xk
Xc:折算到发电机端的负载容抗Xc=1/ωc(Ω)
XS:变压器漏抗(Ω)
UH:变压器额定电压(V)
UH:变压器额定电流(A)
UK:变压器短路阻抗(%)
四.空载试验的计算
1.空载损耗的计算
Po1=Po〃-PWV-Ps
Po1:空载损耗(W)
Po〃:实测损耗(W)
PWV:仪表损耗(W)
Ps:测量电缆损耗(W)
2.空载电流的计算
Io=(Iao+Ibo+Ico)/3Ir
Ia(t):吸收电流(A)
B :因数,与绝缘材料的性质、状态、温度有关
C:绝缘体的等效电容
n :常数,0<n<1
5.绝缘电阻值不同温度的换算
R2=R1×1.5(t1-t2)10
R2:温度为t2℃时的绝缘电阻值
R1:温度为t1℃时的绝缘电阻值
6.绝缘介质损耗的计算
P=UIcosφ=ωCU2tanσ
P:绝缘内部消耗的功率
变压器试验计算公式汇总
————————————————————————————————作者:
————————————————————————————————日期:
变压器试验计算版
第一部分直流电阻的计算
第二部分绝缘特性的计算
第三部分工频外施耐压试验的计算
第四部分空载试验的计算
第五部分负载试验与短路阻抗的计算
Io:空载电流(%)
Iao、Ibo、Ico:三相实测空载电流(A)
Ir:励磁绕组额定电流(A)
3.空载损耗校正的计算
Po=Po1[1+(U1- Ur)/U1]
Po:校正后的空载损耗值(W)
Po1:校正前的空载损耗值(W)
U1:平均值电压表测量值(V)
Ur:有效值电压表测量值(V)
4.空载试验电源容量的计算
So=0.01×K×io×Sn
So:试验电源容量(KVA)
K :系数,1≤K≤10,基本取K≥5可满足波形要求。
io:试品空载电流百分数(%)
Sn:试品额定容量(KVA)
5.单相空载损耗折算到三相空载损耗的计算
Po=(W1+W2+W3)/2=Pa+Pb+Pc
RAB、RBC、RAC、Rab、Rbc、Rac、:绕组线电阻值(Ω)
Ra、Rb、Rc、RAN、RBN、RCN:绕组相电阻值(Ω)
Rp:三相电阻平均值(Ω)
4.三相绕组不平衡率计算
β=(RMAX-Rmin)/R(三相平均值)
β:三相绕组电阻值的不平率(%)
RMAX:测量电阻的最大值(Ω)
Rmin:测量电阻的最小值(Ω)
5.测量直阻时所需的直流电流计算
IY=1.41×K×io
ID=1.22×K×io
K:系数,取3-10
io:空载电流,A
6.试品电感的计算
L=ф/I=K×I×n×S/(l×I)=K×n×S×μ/l
L:试品电感(H)
K:k=0.4π×10-6(H/m)
S:铁心截面(cm2)
l:铁心回路长度(m)
μ:导磁系数